新民油田论文-李敏,陈博,阮金凤,鲍志东,臧东升

新民油田论文-李敏,陈博,阮金凤,鲍志东,臧东升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民油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浅水叁角洲,骨架单砂体,发育特征,泉四段

新民油田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陈博,阮金凤,鲍志东,臧东升[1](2019)在《松辽盆地新民油田下白垩统泉四段浅水叁角洲骨架单砂体空间发育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构型理论为指导,利用岩芯、测井曲线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新民油田白垩系泉四段浅水叁角洲骨架单砂体空间发育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建立相关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泉四段主要发育浅水叁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分别以分支河道和水下分支河道为骨架砂体。泉四段整体处于湖平面上升的沉积背景,浅水叁角洲不断向陆退积,骨架单砂体的空间发育特征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容空间与沉积物供应量的比值(A/S)是控制骨架单砂体空间发育特征的主要因素。A/S<<1时,发育浅水叁角洲平原沉积环境,分支河道单砂体垂向迭置样式主要为侧向切迭式和垂向切迭式,平面呈连片状展布;单砂体发育规模大,平均宽度为396~463m,平均厚度为5.2~5.8m。A/S≤1时,发育浅水叁角洲平原沉积环境,分支河道单砂体垂向迭置样式主要为侧向迭加式和垂向迭加式,平面呈网状展布;单砂体发育规模较大,平均宽度为308~412m,平均厚度为4.2~5.2m。A/S>>1时,发育浅水叁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水下分支河道单砂体垂向迭置样式主要为孤立式,平面呈枝状展布;单砂体发育规模较小,平均宽度为165~325m,平均厚度为2.4~4.0m。(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李敏,鲍志东,臧东升,牛博,申锦江[2](2018)在《高频基准面旋回控制下浅水叁角洲成因砂体发育特征——以松辽盆地新民油田白垩系泉四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水叁角洲相储层在陆相湖盆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明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浅水叁角洲成因砂体发育特征为砂体分布精细预测奠定基础。基于取心井岩心和密井网测井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松辽盆地新民油田白垩系泉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了高频基准面旋回控制下浅水叁角洲成因砂体发育特征。研究区泉四段为浅水叁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漫滩砂和席状砂等成因砂体。根据河道底部冲刷面、地层进积-退积作用转换面、地层退积-进积作用转换面、湖泛面和泥岩相氧化色-还原色转换面等标志识别基准面旋回界面,进而将泉四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而上分别为MSC1-MSC4)和1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而上分别为SSC1-SSC14)。其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可进一步划分为3类7亚类,即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低可容纳空间/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低可容纳空间/高可容纳空间)、对称型旋回(以上升半旋回为主不完全对称型/以下降半旋回为主不完全对称型/近似对称型)。(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张玉[3](2016)在《新民油田民3区块高含水期开发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油田民3区块进入高含水期阶段,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岩心及动态资料研究其目前生产现状,发现该区块裂缝断层发育,水淹水洗严重。针对问题,为实现稳产,对该区块进行研究,综合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对策。研究该区块扶杨油层隔夹层类型、分布特征、砂体特征,分析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针对高含水特征采取精细注水调控,水井排加密和堵水主力层位、压裂接替层等对策,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期刊2016年20期)

姜楠[4](2016)在《新民油田单砂体精细刻画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角度识别单砂体,分析了新民油田开发初、中期地下复杂的砂体平面分布、宏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利用剩余油研究成果对开发效果差、井网不适应的区块开展区块加密调整工作,改善了区块水驱开发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知识》期刊2016年03期)

袁鸿洁,孟恩,李德平,冷传旭[5](2016)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在新民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油田民114区块河道储层砂体横向变化大,纵向相互迭加,使之空间分布不稳定,给油田的开发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亟需通过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技术来精细刻画储集砂体的发育和分布状况。通过分析研究区地震、地质、测井和钻井等资料,文章对泉四段扶余油层进行了储层预测。首先对参与反演的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储层敏感测井参数分析;其次进行层位标定和子波提取;然后根据地震解释成果构建地质框架模型,并利用测井曲线插值出低频阻抗体;最后优选反演参数完成反演计算,再通过道合并得到绝对波阻抗。利用反演结果分析了泉四段储层的发育和分布状况,最终获得了目的层砂体的平面展布图和时间厚度图,为油田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6年04期)

吴万胜[6](2015)在《新民油田提高新井产能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油田构造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带向叁肇坳陷倾没斜坡上,泉四段顶面构造为从南东向北西倾没的单斜构造。新民油田储层为泉头组泉四段以及泉叁段的上部地层。主力油层是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砂岩,胶结类型主要是孔隙式和接触式,胶结物主要为泥质。新民油田1990年投入开发,经历了投产上产阶段、基础井网注水开发阶段、加密调整稳产阶段、精细油藏研究挖潜阶段,油田进入中含水期,储层认识程度低,剩余油认识不清楚,导致产能效果逐年变差,低产井和高含水井在新井中比例较大。本文通过对新民油田储层的精细划分和对比,对构造特征和沉积特征进行了描述,开展了储层四性特征和非均质性特征研究,建立了沉积相和储层特征模型,对油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油藏研究成果预测出了能有效提高新井产能的井位,为低渗透油田在后续开发中提高产能建设效果提供依据。本文对低渗透油田如何通过优化产能井位提高产能建设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5-03-01)

邓茂攸[7](2014)在《新民油田油井杆管防偏磨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油田是低孔、低渗复杂断块油气藏。新民油田抽油井特征为平均泵挂深(1200m),动液面低(1100m),泵效低(32%)。同时随着油田多年的开发,油井井况变差,综合含水逐年升高,油井生产参数不合理,近几年斜井数量增多,斜井占总井数51%,使得油井偏磨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偏磨的存在,每年因偏磨增加管杆投入费用及作业费用增加,直接经济损失大。因此有效解决管杆偏磨问题是新民油田生产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调查了新民油田抽油井的偏磨现状,分析了偏磨的主要因素,研究了新民油田油井偏磨规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新民油田抽油井防偏磨配套原则,以及防偏磨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现场试验后,取得了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新民油田抽油井偏磨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4-04-10)

王淑平[8](2014)在《新民油田电脱水工艺的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采油厂联合站现有电脱水器3台,对脱水器内部结构进行了改造,将原脱水装置平挂不等距的网状铸铁极板更新为竖挂间距为110mm均匀的锌、碳、钢合成的电极板,电脱工作的有效电场面积由原来的186.4 m2增加到226 m2,提高了脱水效率。更新改造以后,不管是W/O型还是O/W型乳化原油,在等强电场的作用下,油水很快分离,油水界面很快建立,提高了原油脱水的质量。(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4年02期)

王淑平[9](2014)在《新民油田地面系统的优化、简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油田随着开发时间延长,产油量下降,产液量、注水量及综合含水持续上升,油田地面工程系统及区域负荷不平衡,已建地面工艺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开发阶段的需要,地面设施不断腐蚀老化,运行能耗不断上升,生产运行成本控制难度增大。通过系统优化调整,既解决了负荷不平衡、高负荷地区或系统需新增能力以及能耗增高的问题,又减少了更新维护工程量,同时通过简化工艺,推广应用新技术,达到了节能降耗及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4年01期)

董耀蔚[10](2013)在《确保新民油田平稳高效注合格水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采油厂污水系统建于1991年,经过叁次改扩建,已经形成叁级沉降,二级过滤的工艺流程,污水经过处理后能满足注入要求。对2010年新民注水系统能耗统计计算发现,注水系统如考虑压力因素能耗指标较高。立足注水系统效率叁大关键环节:水质指标、泵机组效率和管网效率,开展了合理提升泵站效率、有效提升管网效率及注水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实现了新民注水系统稳压力、提效率、降能耗运行。注入水水质指标合格率达73.91%,达到油田公司考核标准要求(65%),注入水水质明显好转。2011年年末,离心泵注水系统效率由2010年的51.66%提高到52.2%;柱塞泵系统效率由43.99%提高到46.7%;注水单耗由2010年的6.387 kW·h/m3下降到6.16 kW·h/m3。(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3年11期)

新民油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浅水叁角洲相储层在陆相湖盆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明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浅水叁角洲成因砂体发育特征为砂体分布精细预测奠定基础。基于取心井岩心和密井网测井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松辽盆地新民油田白垩系泉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了高频基准面旋回控制下浅水叁角洲成因砂体发育特征。研究区泉四段为浅水叁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漫滩砂和席状砂等成因砂体。根据河道底部冲刷面、地层进积-退积作用转换面、地层退积-进积作用转换面、湖泛面和泥岩相氧化色-还原色转换面等标志识别基准面旋回界面,进而将泉四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而上分别为MSC1-MSC4)和1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而上分别为SSC1-SSC14)。其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可进一步划分为3类7亚类,即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低可容纳空间/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低可容纳空间/高可容纳空间)、对称型旋回(以上升半旋回为主不完全对称型/以下降半旋回为主不完全对称型/近似对称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民油田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敏,陈博,阮金凤,鲍志东,臧东升.松辽盆地新民油田下白垩统泉四段浅水叁角洲骨架单砂体空间发育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2].李敏,鲍志东,臧东升,牛博,申锦江.高频基准面旋回控制下浅水叁角洲成因砂体发育特征——以松辽盆地新民油田白垩系泉四段为例[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3].张玉.新民油田民3区块高含水期开发对策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

[4].姜楠.新民油田单砂体精细刻画研究与应用[J].石油知识.2016

[5].袁鸿洁,孟恩,李德平,冷传旭.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在新民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6

[6].吴万胜.新民油田提高新井产能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

[7].邓茂攸.新民油田油井杆管防偏磨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4

[8].王淑平.新民油田电脱水工艺的改造[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

[9].王淑平.新民油田地面系统的优化、简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

[10].董耀蔚.确保新民油田平稳高效注合格水的措施[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

标签:;  ;  ;  ;  

新民油田论文-李敏,陈博,阮金凤,鲍志东,臧东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