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公司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债转股公司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一、债转股企业必须符合什么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曾雯君[1](2021)在《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应用研究 ——以新特能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薇[2](2021)在《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南钢股份为例》文中认为

徐安安[3](2021)在《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呈逐年上涨态势,许多商业银行也存在着不良贷款额不断增加的情况,企业产能过剩的情形也日益严峻。而债转股恰好是能降低公司杠杆率的一种重要工具,它不仅能够加强企业的资本实力,能够使得财务成本得到下降,在公司治理方面,也促进了股权多元化的发展。国家陆陆续续推出了市场化债转股配套政策,无论是债转股的规模,还是范围都不断扩大。近年来,不仅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都纷纷投入了市场化债转股的浪潮,但国有企业仍然是债转股的主力军。本文选择了中国中铁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了中国中铁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后的效果。首先,本文整理了债转股动因、经济效果等相关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并且界定了债转股的概念和债转股相关的理论,并对债转股进行理论分析。其次,结合中国中铁的情况,了解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原因,并介绍了其市场化债转股整体实施方案、实施机构、股权定价和退出机制,总结了中国中铁实施过程中的亮点。然后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市场对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反应,从偿债、营运、盈利和发展能力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对自身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从股权结构和经营管理的方面探究了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可能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市场对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持积极态度,对其今后的发展较为看好;第二,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后,其偿债、盈利等四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一定提升;第三,中国中铁在市场化债转股后,其股份构成更加丰富,公司的日常经营效率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司治理。最后根据中国中铁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后续企业市场化债转股提供经验与参考:一是坚持“市场化”原则,引入社会资本,拓宽资金来源;二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保障实施机构股东地位;三是采取多项措施防止杠杆率再度上升。

李俊东[4](2021)在《上市公司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泸天化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稳步增长的新常态阶段,但是,经济发展质量却匹配不上增长速度,我国的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由于市场环境和自身的缺陷存在产能过剩,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由此,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三去一降一补”,促进企业完成现代化企业改革,增强经济韧性。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16年颁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后文简称《意见》),市场化债转股大幕由此拉开。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市场化债转股投资总额超1.6万亿,较上年末增加约2000亿元。债转股的实施,有助于上市公司降低杠杆率,使企业负债和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处于合理区间,提升盈利能力。然而,新一轮债转股在我国刚开始实践,缺乏经验,如何选择合适的高杠杆企业,以及如何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优化业务结构等问题亟需解决。本文选取四川省泸州市成功实施债转股的化工企业—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简称“泸天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和经验教训,为尚未化解债务危机的优质企业提供一些经验。泸天化是我国化肥行业的知名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环保政策和市场低迷的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升高,产能过剩加重。自2013年起,在四川省政府和有关方面共同推动下,泸天化尝试了多种化解债务危机的方式,但仍未能达到目的。2018年,在政策的支持下,泸天化通过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降低了企业杠杆率,提高了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本文首先搜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债转股的研究,并对所整理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归纳总结了市场化债转股的概念和特点、实施动因、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债转股对上市公司财务和市场效果的作用路径,并梳理了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接着介绍了泸天化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包括公司基本情况,从宏观经济环境、政策以及企业自身三方面分析市场化债转股动因,以及从确定债转股标的企业、债转股受偿方案、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四个方面介绍了泸天化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并对案例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最后,本文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财务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泸天化债转股前后的股价变动情况。同时探讨了泸天化对财务和市场效果的作用机理,本文认为银行资本通过债转股进入企业,对企业投资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债务规模的减小,使得资本结构得到优化,为企业带来充足资金,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债权人实施债转股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以及重组方的引入给企业带来了资金,治理结构得到优化,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增强了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预期。通过案例分析,本文认为泸天化开展债转股对企业债务规模的减小、资本结构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盈利能力的提升和短期市场反应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完成案例分析后,本文对泸天化债转股案例进行了经验总结:一是对案例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泸天化实施债转股对财务和市场表现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二是对其他陷入相似困境的企业提供几点启示,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应始终践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政策条件的标的企业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实施债转股后也要密切关注标的企业的价值变化。债转股在国外已有多年实践,但在我国仅于上世纪90年代末施行,市场化债转股实践经验更是寥寥无几。随着各行业的不断摸索,采用市场化债转股的队伍不断壮大。本文结合相关政策与我国特殊的国情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为我国市场化债转股的不断深入提供了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鲍思睿[5](2021)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开始启动,“破产重整”和“债转股”,由于其降低企业杠杆率、调整并缓解企业债务负担,恢复企业经营能力的功能,成为了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两个关键词。国务院于2016年10月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指出了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率;同时发布的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当前我国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总体思路、适用主体、实现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细化,市场化债转股的内涵及其功能正式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得到确认。意见的发布,从新的方向指引了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债转股,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债转股成为了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但是,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如何进行债转股,如何最大化发挥债转股的功能,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择研究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相关法律问题。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破产重整和债转股的基本概念、特征开始,分析债转股中债权与股权的关系,研究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与市场化债转股的关系,在对重要基础理论进行界定阐述后,引出破产重整程序中实施债转股的意义;第二部分,从相关法律规定和近两年的典型案例出发,分析与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相关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第三部分,通过梳理我国现行与破产重整程序、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等内容相关的法律规定,分析我国在破产重整程序中运用债转股方案的实际案例,指出当前我国破产重整程序中实施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如法律规定较少,债转股具体实施中的法律冲突等;第四部分,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争取提出对我国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债转股切实有效的完善对策。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实施债转股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化解危机,迎来重生,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其制度和执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周婷婷[6](2021)在《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基于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形势变得严峻,许多国有企业濒临倒闭,因此我国政府主导了政策性债转股,以此有效降低国企的杠杆率和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进入21世纪,经济危机又死灰复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扩展到全球,我国经济形势再次凶多吉少。很多企业的负债率与日俱增,财务负担不断加重,导致经营不善而陷入财务危机。事实上,我国经济增长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分配资源要比政府更有效率,为此政府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为了解决国有企业高杠杆的问题,我国再次开始了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的落实,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杠杆率,而且也有利于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总之,通过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后,不仅能减轻财务负担,优化资产结构,而且对实现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从长远来说,市场化债转股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探索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如今,学者们关于债转股对代理成本、各利益群体和公司绩效等方面有一定研究,而对于公司治理效率的内涵和测量指标等方面也有一定成果,而且测量指标都各有角度、比较全面,目前仍有多数学者选择公司绩效作为治理效率的替代指标;最后,关于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基本都认为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现有文献鲜少研究市场化债转股、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多数围绕债转股和公司绩效、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的研究较多,而且基本是关于单一案例的研究,很少有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市场化债转股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了A股上市国有企业的政策影响,实证研究了在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中,代理成本起到的中介作用,旨在为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和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提供建议。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和控制权理论提出假设来分析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对代理成本、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选取实验组样本是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79家国有企业,对照组样本是未实施的160家国有企业,分析了这些公司2012年至2018年的财务数据,分步回归得到如下结论:(1)实施了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比起未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公司治理效率明显提高。(2)实施了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比起未实施债转股的企业,代理成本明显降低。(3)代理成本具有中介效应,即市场化债转股通过降低代理成本而间接正向影响公司治理效率。根据结论,从政府、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助力市场化债转股成功落地,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李莹[7](2021)在《去杠杆背景下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安徽建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非金融企业杠杆水平过高、财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与质量,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供给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市场化债转股被提出。本轮债转股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促使企业降低杠杆水平、优化融资结构,从而充分激发资本市场活力。然而由于我国应用市场化债转股的时间较短,相关理论研究有限,缺乏实践指导,尤其是相关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和船舶行业,故本文选择建筑行业的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建工”),着重对其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和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首先通过挖掘去杠杆的原因、途径及效果,归纳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及进展,来对去杠杆及市场化债转股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二者间的关系。然后,从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出发,研究其市场化债转股的方案,从操作步骤、标的企业、实施主体、定价主体、退出机制五方面详细分析,凸显本轮债转股的“市场化”特征。继而联系政策推进、行业转型及自身杠杆率情况,分析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之后借助相关理论,从财务状况分析其去杠杆效果,又从治理结构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对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从目前看来,安徽建工的市场化债转股取得初步成效,杠杆率呈现下降,债务困境逐渐化解,业务承接能力有效提升,治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最后,分析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面临的困境,从转股后的股权管理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对安徽建工未来市场化债转股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以安徽建工为例,以去杠杆政策为背景,分析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动因以及效果,丰富了市场化债转股的研究视角,完善了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建筑行业的特征,为后续建筑行业进行市场化债转股提供借鉴经验。

焦梦潇[8](2021)在《债转股中转股股东股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对中国境内公司进行的债权转化为转股企业股权的不良债权整合手段。债转股的实质在于帮助有较多不良资产企业减少其不良债权,并以该债权出资进入转股企业获得转股企业股权的投资手段。市场化债转股的工具价值能否充分发挥不仅影响我国供给侧改革经济战略的实现,还决定着陷入困境的企业能否运用债务重组的方式走出经济困境,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又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在以上方面,债转股有着充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稳步增长,经济结构性失衡成为影响市场供需关系的不良因素,我国市场化经济面临结构性分化。为改善市场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调整供需关系的结构性问题、优化供给侧机制(也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曾在我国施行并有效的化解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改善经济环境、帮助陷入困境的债务企业解决债务问题的债转股被提起。但有所不同的是,为适应目前的市场化经济环境,深入贯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理念,目前债转股在实施中,被冠以“市场化”称号,简称市场化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一方面通过债权转股权短时期能够切实降低企业杠杆率。另一方面,“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也有助于企业引入多元产权结构,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市场化债转股的应用,也为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文分为四章对市场化债转股中股东权利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债转股制度的基本理论。根据对市场化债转股制度概念、本质的分析,对政策性债转股到市场化债转股的对比研究,对市场化债转股制度本身特点的探讨,对市场化债转股主体的分析,对市场化债转股债权人(即转股后的转股股东)在进入债转股企业(借款企业)后享有的股东权利以及权利保护的不足进行了探讨,来论证了研究债转股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和对市场化债转股中转股股东股权保护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债转股股东股权实际行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及分析了市场化债转股转股股权保护制度模糊、转股股权退出机制不完善,债转股转股股权定价不规范,转股股权回购法理基础不足等四大问题。第三章主要论述在实践中转股股东股权保护不足的成因分析。得出了市场化债转股在制度和实践层面的原因,在制度层面主要缺乏完善的市场化债转股转股股东股权的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债转股股权保护的司法裁判缺乏针对性、资本多数决被滥用。在实践层面主要是不重视转股协议及公司章程的设计与修改、债转优先股利益分配不周、缺乏对转股股东有针对性的保护、股权回购制度本身和在行权上尚有障碍、政府的不正当干预等对策。第四章主要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加强对转股股东股权保护的法律规范,准确选择债转股的对象企业,规范转股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规范债转股股权定价问题,为转股股东设置特殊的表决机制,完善转股股权回购渠道,减少政府不正当干预、加强转股股权退出中股权的保护等法律对策。

姬明明[9](2021)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债转股动机、效果和风险管理研究 ——以山东路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深化企业改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所在。其中国有企业作为实体支柱产业的主力军,长久以来都是企业改革的重点对象。债转股因其机制和效果能与国企混改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近几年学者们对如何运用债转股加速企业改革进程,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展开研究探索。而当2016年政府开始出台债转股相关政策和配套意见,将债转股再次纳入企业改革决策中,标志着新一轮的企业债转股正式开启。债转股发展至今,不少债转股签约项目已经实现从落地到退出的过程,本文就将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在市场化原则下债转股呈现的特点及变化和实施债转股对企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山东路桥债转股案例进行分析,主要从实施债转股的动机、效果和潜在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债转股动因、风险和效果的研究成果;其次,对债转股和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定义、特征进行阐述,根据相关理论基础,分析债转股如何作用到企业混改当中,为本文的案例研究提供支撑依据;然后,通过对比两轮债转股不同之处,阐述近几年来企业运用债转股进行改革出现的变化和债转股模式演变,分析本文案例所运用的债转股模式的特点和案例选择原因;接着,详细介绍了山东路桥债转股案例的进展情况,在分析债转股实施前经营状况时,发现企业在实施债转股之前存在流动负债攀升、营收增长利润水平却较低等问题。在债转股动机上,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和企业业务模式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最后,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从经济效果、定价机制中的估值合理性、债转股期间投资机构分红收益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识别其中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本文案例的研究,研究结论发现:从企业债转股动机来看,企业不仅是为了缓解短期债务压力,其自身发展需求和融资渠道创新可能是企业选择债转股的主要动力。关于债转股的模式变化,则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债转股市场化的特点,在之前发股还债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诸如“两步走”模式等诸多较为成熟的债转股方案。而在债转股的实施效果方面,企业在业绩和股权结构方面变化尤为明显,而且后续的退出渠道能否让各方满意,实现投资机构顺利退出,关键在于估值定价是否公允合理。此外,在债转股方案中的关键步骤中,仍会存在不容忽视的经营和利益风险等,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更进一步防范市场化债转股带来的风险。最后,针对整个债转股过程出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一是在整体层面把握当前债转股的发展趋势和新变化,以及研究债转股是如何与国有企业混改相结合作用到企业改革治理上的,以期能够为后续市场化债转股实践提供借鉴;二是聚焦到债转股项目各个关键点上,通过结果反观企业的行为逻辑是否合理,债转股是否真正实现了预期效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债转股的细节完善和风险防范提供一些思路。

崔嘉爽[10](2020)在《煤炭行业债转股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后,煤炭行业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但是随着新一轮债转股政策的开启,煤炭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因为实施债转股政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优化资本结构。煤炭行业成为了新一轮债转股政策实施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但是煤炭行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并非一帆风顺,政策是否适合实施及实施效果如何,不仅会受到具体政策条例的制约,还会受到企业自身因素的限制。所以在政策实施的每个阶段,需要考虑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同时更需要评价债转股政策效果。只有明确债转股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具体影响效果,才能更好的完善政策,帮助煤炭行业利用政策更好的发展自己。为了对新一轮债转股政策做出科学评价,评价政策是否完成了煤炭行业预期的目标。首先,本文基于当前煤炭行业债转股实施的现状,以时间为轴线,对比了政策演变与煤炭行业对政策的反馈情况,初步分析债转股政策与煤炭行业的关联。然后,本文利用比较研究法,将煤炭行业、能源行业和实施债转股的煤炭企业三者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其在政策前后财务指标变化情况,通过静态对比方式得出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假设,为后续动态模型研究作铺垫。接着,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动态分析政策与各个因素的关系,利用稳健性检验中的安慰剂分析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煤炭行业在政策影响下控制组与实验组的综合绩效变化情况,利用综合绩效结果,对实施政策的煤炭行业进行分批次差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政策的影响下,除了成长能力、营运能力不显着外,煤炭行业杠杆率水平降低了 4%,煤炭行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获取能力分别提升了 3%、3.3%、1.6%,得出了债转股政策对煤炭行业总体呈正面影响的结论,此外,安慰剂检验验证了方法选用的合理性;从行业综合绩效得分结果观察,实验组的综合绩效明显高于控制组的综合绩效,控制组可以带动整体综合绩效水平的提升;通过分批次差分发现,政策交互项系数在政策实施的后期才显示出显着性的特点,证实了政策的滞后性结论。依据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期望政府可依据现状完善政策法规,期望企业可依据政策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二、债转股企业必须符合什么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债转股企业必须符合什么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债转股
        2.1.2 市场化债转股的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信号传递理论
        2.2.2 代理成本理论
        2.2.3 MM理论
        2.2.4 权衡理论
3 市场化债转股的理论分析
    3.1 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
        3.1.1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不断提升
        3.1.2 国家政策要求降低国企债务水平
        3.1.3 国有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与公司治理的需要
    3.2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环节
        3.2.1 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选择
        3.2.2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机构
        3.2.3 市场化债转股的股权定价
        3.2.4 市场化债转股的退出机制
    3.3 市场化债转股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3.3.1 对国有企业市场反应的影响
        3.3.2 对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3.3.3 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
4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
    4.1 中国中铁基本情况概述
        4.1.1 中国中铁公司简介
        4.1.2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前财务概况
    4.2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动因分析
        4.2.1 国家政策推动市场化债转股
        4.2.2 基建行业形势严峻
        4.2.3 公司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财务负担较重
    4.3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概况
        4.3.1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交易方案
        4.3.2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标的企业
        4.3.3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
        4.3.4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股票定价
        4.3.5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退出途径
    4.4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的亮点
        4.4.1 实施机构类型多样
        4.4.2 现金增资增强企业经营能力
        4.4.3 引入投资人参与子公司治理
        4.4.4 “两步走”方式提供市场化退出渠道
5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分析
    5.1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市场反应
        5.1.1 选取事件日和事件窗口
        5.1.2 计算超额收益率并判断市场反应
    5.2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财务绩效
        5.2.1 偿债能力分析
        5.2.2 营运能力分析
        5.2.3 盈利能力分析
        5.2.4 发展能力分析
    5.3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5.3.1 对中国中铁股权结构的影响
        5.3.2 对中国中铁经营管理的影响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上市公司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泸天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债转股企业选择标准的研究
        1.2.2 关于债转股实施动因的研究
        1.2.3 关于债转股实施风险的研究
        1.2.4 关于债转股实施效果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上市公司债转股概述
    2.1 债转股的概念及特点
        2.1.1 债转股的概念
        2.1.2 债转股的特点
    2.2 上市公司债转股的动因
        2.2.1 降低企业杠杆率
        2.2.2 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2.2.3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2.4 符合债转股政策的要求
    2.3 上市公司债转股效果评价方法
        2.3.1 财务指标分析法
        2.3.2 事件研究法
    2.4 债转股对上市公司财务及市场效应的作用路径分析
        2.4.1 债转股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改善投资效率
        2.4.2 债转股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增强再融资能力
        2.4.3 债转股通过分散股权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2.5 上市公司债转股的理论基础
        2.5.1 MM理论
        2.5.2 代理成本理论
        2.5.3 权衡理论
3.泸天化实施债转股案例概述
    3.1 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3.1.1 泸天化公司简介
        3.1.2 泸天化债转股前的经营状况
    3.2 泸天化债转股实施的过程
        3.2.1 确定债转股标的企业
        3.2.2 确定债权调整及受偿方案
        3.2.3 债权人会议通过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3.2.4 引入战略投资者
    3.3 泸天化债转股方案的特点
        3.3.1 债转股在金融债权违约前实施
        3.3.2 代偿子公司债务使金融机构参与子公司治理
        3.3.3 通过市场化方式创造资源
4.泸天化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分析
    4.1 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
        4.1.1 国有企业去杠杆需求
        4.1.2 化工行业需要去产能以提振市场
    4.2 国家政策的支持
        4.2.1 债转股政策导向
        4.2.2 泸天化符合新一轮债转股政策要求
    4.3 自身发展的需要
        4.3.1 提高债务清偿率避免破产清算
        4.3.2 降低杠杆率优化资本结构
        4.3.3 引入“银行效应”促进企业发展
        4.3.4 优化股权结构
5.泸天化债转股效果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5.1 泸天化债转股的财务效果分析
        5.1.1 降杠杆效果较为明显
        5.1.2 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5.1.3 改善了发展前景
        5.1.4 降低了融资成本
    5.2 泸天化债转股的市场效果分析
        5.2.1 泸天化债转股前后的市场反应
        5.2.2 泸天化债转股前后的股价变化
    5.3 泸天化债转股对财务效果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银行效应”的引入改善了企业投资效率
        5.3.2 资本结构的优化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
    5.4 泸天化债转股对市场效果的作用机理分析
        5.4.1 股权结构的优化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5.4.2 引入重组方使得企业未来发展得到支持
6.结论与启示
    6.1 泸天化债转股案例分析的结论
        6.1.1 合理的方案是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6.1.2 债转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治理
        6.1.3 债转股对企业财务和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
    6.2 泸天化债转股案例分析的启示
        6.2.1 债转股应作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工具
        6.2.2 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
        6.2.3 实施债转股后应充分关注上市公司价值的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5)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法
        (二)实证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破产重整的含义
    第二节 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含义
    第三节 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债权与股权
        一、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债权
        二、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股权
        三、债转股中债权与股权的联系
    第四节 重整程序中的债转股与市场化债转股的关系
        一、市场化债转股的概念与实施方向
        二、市场化债转股与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关系
    第五节 破产重整选择债转股的意义
第二章 我国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现状
    第一节 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立法现状
        一、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公司法视角下的债转股
        三、破产法视角下的债转股
    第二节 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实践现状
        一、在破产重整程序中进行债转股的实践(以40 家上市公司为例)
        二、在破产重整程序中进行市场化债转股的实践(以泸天化为例)
第三章 我国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存在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法律依据不足
        一、关于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法律规定较少
        二、关于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规定位阶较低
    第二节 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实施与法律存在冲突
        一、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实施与《公司法》存在冲突
        二、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实施与《商业银行法》存在冲突
第四章 我国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制度完善
    第一节 完善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法律规范
        一、明确市场化债转股相关法律规定在破产重整程序中的适用
        二、明确债转股的对象范围
        三、明确债转股的实施方式
        四、明确新增股权的价格计算依据
        五、明确债转股方案的表决与批准规则
    第二节 消解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实施与法律之间的冲突
        一、消解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实施与《公司法》之间的冲突
        二、消解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实施与《商业银行法》之间的冲突
    第三节 完善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一、完善债权转让市场化机制并建立破产债权交易二级市场
        二、完善司法审批与行政管理的衔接
        三、完善破产重整与重大资产重组的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文献
    二、期刊与报刊文献
    三、学位论文类
    四、电子文献类
致谢

(6)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基于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债转股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文献述评
    2.2 公司治理效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文献述评
    2.3 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文献述评
    2.4 小结
第3章 政策背景与理论分析
    3.1 政策背景
    3.2 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资本结构理论
        3.2.3 控制权理论
第4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4.1 假设提出
        4.1.1 市场化债转股和公司治理效率
        4.1.2 市场化债转股、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效率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设计
        4.3.1 解释变量的选取
        4.3.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4.3.3 控制变量的选取
        4.3.4 中介变量的选取
    4.4 模型设计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分析
        5.3.1 市场化债转股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回归分析
        5.3.2 市场化债转股与代理成本的回归分析
        5.3.3 市场化债转股、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回归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替换变量检验
        5.4.2 安慰剂检验
        5.4.3 PSM-DID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7)去杠杆背景下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安徽建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去杠杆问题的研究
        1.2.2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问题的研究
        1.2.3 关于去杠杆与市场化债转股的关系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去杠杆的含义
        2.1.2 债转股的含义
        2.1.3 债转股的类型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本结构理论
        2.2.2 不完备契约理论
        2.2.3 费雪债务周期理论
3 去杠杆下市场化债转股的现状分析
    3.1 去杠杆现状分析
        3.1.1 去杠杆的政策演进
        3.1.2 去杠杆的途径分析
    3.2 市场化债转股现状分析
        3.2.1 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
        3.2.2 市场化债转股的现状
    3.3 市场化债转股对去杠杆的意义分析
        3.3.1 市场化债转股是去杠杆的必然要求
        3.3.2 市场化债转股推动去杠杆的实施
4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
    4.1 安徽建工概况
    4.2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历程
        4.2.1 操作步骤
        4.2.2 标的企业
        4.2.3 实施主体
        4.2.4 定价机制
        4.2.5 退出机制
5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
    5.1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分析
        5.1.1 市场化债转股政策的推动
        5.1.2 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5.1.3 安徽建工去杠杆降风险的需求
        5.1.4 安徽建工改善盈利的需求
    5.2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效果分析
        5.2.1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去杠杆效果分析
        5.2.2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财务效果分析
        5.2.3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对治理结构的影响分析
        5.2.4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对参与主体的影响分析
    5.3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5.3.1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困境
        5.3.2 安徽建工市场化债转股的改进对策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债转股中转股股东股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债转股制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债转股制度内涵
        一、我国债转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从政策性债转股到市场化债转股的历史变化
        三、债转股过程中的主体
        四、市场化债转股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债转股股权与普通股权的区别
        一、股权形成基础不同
        二、股权行使程度不同
        三、转股股权形式多样
        四、转股股东股权退出方式不同
第二章 债转股股东股权实际行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债转股实践的情况及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
        一、债转股实施的整体情况
        二、债转股实施后对转股企业的影响
        三、债转股实施后对转股企业其他股东的影响
        四、债转股实施后对转股股东的影响
    第二节 转股股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
        一、转股股权价值评估不准确导致股东权益受损
        二、转股后的股权较原债权相比担保力减弱
        三、债转优先股实施不顺畅
        四、转股后股东权利实际行使不畅
        五、债转股股权退出公司时障碍诸多
第三章 债转股股东权利保护不利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制度层面的原因分析
        一、债转股制度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对债转股股权保护的司法裁判缺乏针对性
        三、资本多数决制度被滥用
    第二节 实施层面的原因分析
        一、不重视转股协议及公司章程的设计与修改
        二、债转优先股实施不顺利的原因
        三、缺乏对转股股东有针对性的保护
        四、股权回购制度在实践中难于执行的原因
        五、政府不正当干预
第四章 债转股转股股权保护建议
    第一节 完善债转股法律制度使转股股权保障有法可依
        一、完善债转股法律法规
        二、规范债转股定价制度
        三、建立债转股的信息披露机制
    第二节 转股过程中对转股股东权利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规范的转股企业筛选制度
        二、在转股公司中加强对转股股东的权益保护
        三、减少政府的不正当干预
    第三节 转股股权退出中股权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股权回购制度
        二、规范股权转让行为
        三、拓宽转股股权退出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债转股动机、效果和风险管理研究 ——以山东路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债转股动因研究
        1.3.2 债转股风险研究
        1.3.3 债转股效果研究
        1.3.4 债转股模式与路径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债转股概念及特征
        2.1.1 债转股定义
        2.1.2 债转股的行为动机
        2.1.3 债转股的潜在风险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及方式
        2.2.1 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
        2.2.2 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
    2.3 理论基础与分析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契约理论
        2.3.3 信号传递理论
        2.3.4 资本结构理论
        2.3.5 债转股相关理论分析
3.我国债转股发展与案例选择
    3.1 市场化债转股背景介绍
        3.1.1 两轮债转股对比
        3.1.2 债转股实施模式转变
    3.2 我国企业债转股现状
    3.3 山东路桥案例选择原因
4.山东路桥债转股案例介绍
    4.1 山东路桥基本情况
        4.1.1 公司概况
        4.1.2 债转股前经营情况
    4.2 行业基本情况
    4.3 山东路桥债转股方案
        4.3.1 山东路桥债转股动机
        4.3.2 山东路桥债转股具体方案
        4.3.3 具体实施进程
        4.3.4 退出机制
5.债转股对山东路桥企业改革的应用效果分析
    5.1 债转股在山东路桥企业改革中的经济效果分析
        5.1.1 偿债能力分析
        5.1.2 营运能力分析
        5.1.3 盈利能力分析
        5.1.4 发展能力分析
    5.2 债转股在山东路桥企业改革中的操作合理性分析
        5.2.1 估值逻辑和合理性分析
        5.2.2 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分析
        5.2.3 退出渠道分析
    5.3 山东路桥实施债转股的潜在风险与风险规避措施
        5.3.1 经营风险
        5.3.2 投资风险
        5.3.3 利益输送风险
        5.3.4 风险规避措施
6.结论、建议与不足之处
    6.1 山东路桥市场化债转股研究结论
        6.1.1 市场化债转股在企业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变化
        6.1.2 市场化债转股推动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6.2 相关建议
        6.2.1 坚持债转股市场化与法制化“双管齐下”
        6.2.2 建立多元化股权退出机制
        6.2.3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6.3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10)煤炭行业债转股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债转股政策研究
        1.3.2 行业绩效评价研究
        1.3.3 债转股对煤炭行业影响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2 相关理论及政策现状
    2.1 债转股政策及评价方法
        2.1.1 债转股政策概况
        2.1.2 债转股政策评价方法
    2.2 债转股政策演变
        2.2.1 中央政策演变
        2.2.2 地方政策演变
    2.3 债转股政策行业演变
        2.3.1 非煤炭行业债转股政策演变
        2.3.2 煤炭行业债转股政策演变
3 煤炭行业债换股前后财务绩效分析
    3.1 债转股前后煤炭行业财务绩效变化分析
        3.1.1 债转股前后煤炭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3.1.2 债转股前后煤炭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1.3 债转股前后煤炭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3.1.4 债转股前后煤炭行业成长能力分析
    3.2 债换股政策前后煤炭行业现金流分析
        3.2.1 债换股前后煤炭行业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3.2.2 债换股前后煤炭行业现金流动性分析
    3.3 假设的提出
4 研究设计
    4.1 双重差分模型简介及原理
        4.1.1 双重差分模型简介
        4.1.2 双重差分模型的原理
    4.2 变量的选取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虚拟变量与控制变量
    4.3 双重差分模型的构建
5 基于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实证检验
        5.2.1 DID模型各变量求解
        5.2.2 DID模型安慰剂检验
        5.2.3 煤炭行业综合绩效主成分提取
        5.2.4 DID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
        5.2.5 DID模型分批次回归分析
    5.3 DID模型结果分析
6 政策建议
    6.1 对政府的建议
        6.1.1 规范政策实施的审核、退出体系
        6.1.2 继续坚持走“市场化、法制化”道路
        6.1.3 引入信用审核体系,加强对企业后续监管
    6.2 对企业的建议
        6.2.1 加强企业治理结构改革,成立化解风险长效机制
        6.2.2 制定长期目标,避免时滞性的影响
        6.2.3 合理安排债务融资规模,理性划分债务与投资比例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债转股企业必须符合什么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应用研究 ——以新特能源为例[D]. 曾雯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2]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南钢股份为例[D]. 赵薇.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3]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研究[D]. 徐安安.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上市公司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泸天化为例[D]. 李俊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D]. 鲍思睿.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基于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D]. 周婷婷.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7]去杠杆背景下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安徽建工为例[D]. 李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12)
  • [8]债转股中转股股东股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焦梦潇.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9]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债转股动机、效果和风险管理研究 ——以山东路桥为例[D]. 姬明明.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10]煤炭行业债转股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 崔嘉爽.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债转股公司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