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艳[1]2013年在《网络时代称谓语“哥”的变异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交际范围的扩大,亲属称谓语“哥”经历了泛化与类化的过程后,在网络语境下又产生了用于面称的“哥哥”(GG)、背称的“春/曾哥”、自称的“哥”、流行式“X哥”等新的变异形式。本文在社会语言学变异理论的指导下,对称谓语“哥”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所收集的1000个“X哥”语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网络时代称谓语“哥”的变异情况及致其变异的语言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了称谓语“哥”的发展演变情况。“哥”在汉语里原为“歌”的古字,借自鲜卑语的“阿干”并逐渐固定为汉语中的一个亲属称谓,唐代始在口语里代替“兄”;唐代至清代,“哥”经历了称兄、称父、男子的尊称与昵称、妻子称呼丈夫等语义与指称上的变化;在前网络时代,称谓语“哥”发生了泛化与类化,产生了“大/老/小/姓/名+哥”、“职业/行业+哥”、“酷/帅/一+哥”等诸多变异形式,语义虚化,语法意义增强。第二章主要呈现了称谓语“哥”在网络时代的诸多变异形式,包括初步变异和深度变异两个部分。在初步变异部分,对称谓语“哥”在网络时代衍生的亲昵面称“哥哥”(GG)、戏谑背称“春/曾哥”及自恋式的自称“哥”等变异形式进行了分析。在深度变异部分,对“X哥”这一新兴语言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在“X哥”中,称谓语“哥”的基本语义特征逐渐虚化、甚至脱落,附加色彩义增多,指称对象及使用语域扩展,语法意义增强;“X哥”中的修饰限定成分“X”音节上以双音节为主、叁音节以上的多音节为辅,词性上以名词性成分为主、动词性成分次之、形容词性成分最少;以“X哥”命名的人物类型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外貌形象、动作行为、个性特征、道德品质、身份职业等类别上。第叁章阐析了网络时代称谓语“哥”变异的原因。语言内部的类推机制、经济机制与变异机制是促使网络时代称谓语“哥”变异的语言因素,而社会民生、大众传媒等社会现实,后现代主义文化与草根文化,以及社会民众的标新立异、趋同从众、围观猎奇、宣泄情感等多重心理等诸多因素,与语言机制共同作用促成了网络时代称谓语“哥”的变异。第四章对网络时代称谓语“哥”的变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通过进一步观察与对比我们发现,网络时代称谓语“哥”的变异并不是个案,而是一种集群产生的变异现象。因此,我们对与“哥”相关、特征相似的其他指人称谓,即“姐”“弟”“妹”“帝”等,从语义演变及结构类型两方面做了集群化的探讨。
张紫纯[2]2017年在《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当中的普及,人们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越来越普及。然而在其交流过程中,为了满足交流的需求,开始出现了很多新的语言,人们将这类语言称为网络语言。我们学生是应用网络语言的主要群体,并且这些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本文就针对我们学生眼中的网络语言进行探讨,以促使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这一现象。
卢斌[3]2011年在《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部社会生活,被网络社会交往的普遍化逻辑以不同的强度所贯穿。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同时发生、相互联系的叁个过程:信息网络以技术不断创新、功能向后兼容的方式迅猛发展,在全球尺度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深度渗透和全面覆盖;个体拥有了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工具——网络终端(PC、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社会劳动、交往自由和意见市场上获得了更大自主性;社会组织在政府、公司和NGO(非政府组织)/NPO(非盈利组织)这叁种传统方式之外,出现了以价值认同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群体,他们不需要现实接触却能通过网络交往迅速组织起来并达成行动目标,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的“第四种力量——网络群体”。这叁个过程的互动和它们所触发的社会反应,带来一个以网络中介为载体的新的支配性社会结构,即以网络社会交往为核心的社会发展图景:一个新经济,即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个新文化,即真实/虚拟的文化。而深植于这种经济、社会和文化之内的网络交往逻辑,已经成为整个相互依赖的世界里的社会运行与制度供给的基础。本文立足于信息时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对影响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基于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网络社会交往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立论基础,通过对社会交往、网络社会交往的理论梳理和现实探索,努力发现和发掘网络社会交往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网络社会交往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理论基础、理论主体和结论四个大的部分。1、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框架和研究的主题,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研究现状和评析以及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2、理论基础部分为第一、二章。第一章“社会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重点回顾和梳理传统哲学思维中的社会交往观,为后续展开的网络社会交往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本章开头开宗明义地建立了社会交往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顺序整理了中国和西方的古典交往思想、现象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社会交往思想、社会资本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与社会交往思想,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并结合网络交往现实进行了初步理论展开。第二章“网络与网络社会交往”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以社会交往中介的技术发展和特征为主线,分析网络社会交往中介的技术发展基础。这部分讨论了语言、交通、媒介和货币在交往中的作用以及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以及在“摩尔定律”、“梅特卡夫规则”影响下的网络社会交往的叁个发展阶段及其扁平化、两极化、集成化和协作化等特征。3、理论主体部分为第叁、四、五章,讨论网络交往与社会(个体和组织)、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互动及影响。第叁章“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体与组织”,分析了个体在网络交往中的发展阶段、动机和特征,如网络交往对“六度空间”理论和人际交往“150原则”的创新与突破等,然后分别研究了网络交往对传统社会中的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的影响。第四章“网络社会交往与经济”则着力分析了以知识经济和全球协作为特征的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经济交往形式和发展特点,如“众包经济”、“长尾经济”、个体商业行为的可计量性、消费偏好分析、网络货币等。第五章“网络社会交往与政治”关注了传统政治活动被网络交往所改变的现象、特征和发展规律,分析了网络交往对选举、政权更迭(如2011年上半年发生于北非的网络民主化浪潮)的影响,研究了跨国政治组织、地缘政治弱化、政见多元化、网络意见市场等概念。4、结论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结语。第六章“网络社会交往的文化反思”分析了网络社会交往中的典型文化现象如黑客文化、粉丝文化、网络语言、游戏文化等,总结了网络交往中介对文化生产的影响及其时代特征,辩证地反思了网络社会交往对传统道德、法律和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冲击。结语是在对本文理论基础部分和主体分析部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网络社会交往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和预测,指出网络社会交往的继续发展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和对社会个体行为组织形态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把握和利用好网络社会交往的发展规律对于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认识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季海群[4]2014年在《网络语言视域中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网络语言视域中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其理论旨趣在于,从本体论上看,语言乃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之媒介,客体一般凭借语言影响着主体价值观。从方法论上看,规律即运动着的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可否认,语言和价值观之间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性。作为语言发展的一种当代形态,网络语言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生成的影响,表明主客体关系已拓展到虚拟的互联网领域。在网络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代,聚焦网络语言之于价值观培育的各层面影响,能够进一步证实、丰富、深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语言与意识、语言与思想、语言与观念、语言与生活等的诠释。网络语言视域中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其当下旨趣在于,因为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有着非常大的功用,并且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生成、演化、培育,所以,我们要借助对网络语言的现状描述,分析其所反映的大学生价值观的最新状况,以便有力有效地培育新时期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本文研究的目标诉求是,借助文献资料解读、问卷调查、网络调查、深度访谈、个案剖析等方法,研究当下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实时图景,着力通过对网络语言使用状况的剖析,来认识目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动因、问题、根源,从计量、理论等多个维度分析、把握大学生价值观的生成发展规律,最终构建起因应时代要求和国家发展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网络语言视域中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本文就是以网络语言作为主要切口,通过大量数据剖析论证,利用唯物史观理论、计量学方法等,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首先是从主体维度考量,就是看与自身关联度。在大学生一般价值观到核心价值观上展示出围绕主体,以与主体关系紧密程度为拓展,越是关系程度密切,主体对于这些价值观表现的网络语言越有较高程度的认知度、认同度及使用频率,主体价值观的厘定受其影响越大。其次是从核心价值观考量,就是看内核性。虽然如今的全球和华夏发生了深刻变迁,我国的大学生价值观表征出开放、多元、动态、矛盾、去中心、后现代等特性,然而,表征主体近期、表层的看法、认识、态度的一般价值观,则容易受他人、环境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多变性;表征主体主要思想、内核理念的核心价值观,则呈现出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趋同性、历史传承性。本文框架包括一个绪论和五大章。绪论为“网络语言——探索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新视域”。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包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其次进行概念界定。再次是研究现状与分析,包括国内外学者对语言研究综述,国内外学者论价值观及其变迁,国内外学者论网络语言,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价值观与网络语言的研究。最后提出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等。第一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与价值观的思想理论”。首先讲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的思想理论及实践,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含义的阐释,马克思主义语言思想的叁个特征,马克思主义语言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其次讲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及实践,包括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对价值观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再次讲马克思主义论语言与价值观关系,包括经典作家论语言与价值观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网络语言与价值观关系。第二章描绘“网络语言的演化和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实时图景”。首先讲网络语言的演化、特点及功能,包括网络语言的生成与演化,比如网络语言的生成、宏观纵向的演化、微观横向的演化,网络语言的样态、特点及功能。其次讲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的实时图景,包括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以及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析,比如大学生网络在线的时长分析、应用分析、主题分析,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情况分析,比如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频率分析、特征分析、态度分析。最后分析了五个典型网络语言,包括打酱油、山寨、正能量、咆哮体、给力等。第叁章阐述“从网络语言折射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首先是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包括网络语言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价值观的生成、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影响,比如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特性分析、因素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对大学生价值观功能的影响,比如网络语言的实践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动力功能,网络语言的交往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功能,网络语言的意识形态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其次是从网络语言折射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概况,包括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再次呈现网络社区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与态度,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及价值观保有较高的认知度,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实践保有较高的认知度,对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保有较高认知度。第四章论述“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演化的背景、特点与模式”。首先是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化背景,包括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弘扬主体崇尚个性对价值观的影响)、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对价值观的影响)、社会(社会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转型与矛盾对价值观的影响)、文化(传统文化的扬弃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对价值观的影响)、科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价值观的影响)、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价值观的影响)。其次是网络语言折射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包括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主体性与从众性,虚拟化与现实性。再次是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及其价值观演化模式,包括强弱有别(网络语言使用中价值观的差异与均衡)、主次有序(大学生价值观的稳定与变化),过渡到网络语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载体。第五章归纳“网络语言视域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讲理论保障,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网络语言,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培育网语意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进网语内容,用爱国主义与创新精神彰显网语主题,以良好的伦理道德与自律规范引领网语使用。其次讲思想引领,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力,包括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实矛盾的解释力、对多元价值观的整合力、对西方意识形态的防御力、对青年全面发展的塑造力。再次讲法律规制,包括加强信息网络立法守法,完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接着讲语体互补,即增进常规语言和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中的融合,包括规范网络语言使用的原则,常规语言应与时俱进,促进常规语言和网络语言的交融互补,发挥语言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再接着讲平台建设,即优化网络语言环境和生态,包括认同网络道德、加强网民自律,打造红色网站、培育正确“叁观”,做好内容管控、净化网络生态,规范网语使用以优化社会环境。最后讲组织保证,即加强全社会网络管理和网络教育水平,包括健全政府体制机制,强化媒体他律自律,加强高校网络思政,重视家庭网络教育,促进网络文化和谐。
陈霞[5]2018年在《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当代大学生是庞大且重要的网络用户群体,网络话语作为网络内容的重要载体,能够对其思想产生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成熟理论与方法,论证了网络话语折射并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现实,总结出网络话语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征与原因,并提出运用网络话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论文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网络话语与思想的概述。对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梳理和界定,从理论的角度阐释话语与思想、网络话语与大学生思想状态的关系。第二部分,网络话语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证研究。通过对2860名不同背景的在京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话语的使用、认知、态度及评价情况,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五个角度分析网络话语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具体表现及基本特征。第叁部分,网络话语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成因分析。从社会环境、高校、大学生自身等多个角度,辩证地剖析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想状况产生影响的优势及弊端。第四部分,完善及运用网络话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方法。应以加强理论保障为基石,确立网络话语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依托法治社会、主流文化、教育阵地等元素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育人素养,积极运用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想给予引导和培养。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对论文重要结论进行凝练,提出今后网络话语与大学生思想的理论研究、实时研究及跟踪研究的发展空间。发展至今,网络话语已经超越网络局限,渗透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这种广泛又无形、持续且易变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正确认识、运用和主动改造网络话语及其环境,既是突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瓶颈的必要方法,也是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陈勇力[6]2003年在《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文中认为网络语言是网民们为了适应网上交际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和“在线”流通的语言。网络语言研究是一个年轻的课题,对其进行系统地探讨、分析是网络语言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如下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从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述及文化与语言及网络文化与网络语言的关系;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中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对网络语言的概念和构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网络语言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其语言学含量;从传播学角度探讨网络语言的影响力;从文学的视角审视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学的冲击;从社会应用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完善进行思考;最后对网络语言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贾欣欣[7]2016年在《网络语言中“xx体”的仿拟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网络在中国不断普及,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交流方式。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汉语在网络的影响下出现了新的语言现象——“xx体”。2006年至2015年十年间网络页面中出现了一百叁十多个“xx体”,这些“xx体”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它的产生与发展符合新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还发现,网络页面中的“xx体”具有强烈的共性特征:仿拟性。“xx体”仿拟性背后隐藏的是网友建构“xx体”的规律,即网友运用仿拟修辞格建构“xx体”。运用仿拟修辞格建构的“xx体”使汉语表达幽默活泼个性十足,同时也帮助表达者发泄了不良情绪关注了社会现实。然而,“xx体”中不文明的语言现象也阻碍了汉语的正常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从职能部门、网络媒体和网络群众叁方面着手规范“xx体”语言是很有必要的。
程茹雪[8]2016年在《网络汉字谐音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也波及到了汉语言和文字领域。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就是在网络交际平台上汉语言文字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汉字谐音词。所谓“网络汉字谐音词”是指在网络新媒体交际环境中,用音同或音近的汉字对现有汉语词汇进行字或词的替换,以抒发自我独特感受和体验的语言现象。本文在对网络汉字谐音词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根据词形,将其分为部分语素谐音替代(如“菌男”谐音“俊男”)和整体谐音替代(如“葱白”谐音“崇拜”);根据语音,将其分为普通话谐音(如“墙裂”谐音“强烈”)和方言谐音(如“稀饭”谐音“喜欢”);根据词义,将其分为在谐音后形成新的理性义(如“炫腹”谐音“炫富”)和谐音后未形成新的理性义(如“鸭梨”谐音“压力”)两类。本文进而对每种类属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以此反观出每类汉字谐音词的使用现状,并对网络汉字谐音词产生的一些特殊语法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网络汉字谐音词的产生,从源头上来讲,与汉语自身同音词多、方言系统丰富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网络时代汉字输入与输出互联网方式的影响;而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发展、语言的模因因素和经济性原则也都助长和催生了网络汉字谐音词的产生;从更深层次来看,网络汉字谐音词的出现并成为社会文化与大众心态的一种符号表征,与语言使用者的规避含蓄心理、求异释压心理及隐喻的认知方式有着鲜明而直接的联系。网络汉字谐音词以简代繁,实现了网络交际的经济性要求,提高了语言交际效率;同时,它以语言的诙谐幽默、俏皮风趣、讽刺自嘲等满足了大众个性化的心理诉求,彰显了大众文化的灵性与活力。但是,网络汉字谐音词的快速蔓延和发展确实也对汉语言系统的字形、语音、词义和语言环境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需从叁方面着手对网络汉字谐音词进行规范引导:一要抓好学校教育,以严格规范的标准严把基础教育关口;二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和差别管理的方式对待不同的使用群体、场域实行差别管理;叁要引导网民把握语境,适时使用网络汉字谐音词,增强其规范使用汉语的意识和区分娱乐文字和严肃文字的能力。
吴丽好[9]2014年在《香港网络时代与华文二语教学》文中认为社会语言学就是探讨社会跟语言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就是要探讨香港网络时代年青人沉迷网络与读写困难学生人数大增的现象,并试图为两者建立关系,综合种种语境改变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本论文创新点:(1).部份学生文字阅读及写作能力出现困难乃因后天之体制造成,并不一定是完全来自先天遗传。因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香港网络时代的年青人部份走得太前,同时教育体制落伍,语言出现了共时之变异,新数码鸿沟出现了,学生习惯多媒体的语境,回到现实生活,便出现种种困难,尤其是文字应用方面出现读写困难。以往,香港教育界一向认为读写困难是先天的残疾,往往忽略后天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对于改善这类学童的学习,是束手无策。(2).此外,一套采用华文二语教学,由网络回到现实社会的语码转换课程亦需要设计出来,以便大部份长居网络生活的年青人可以顺利过渡进入大学,继续升学。以往香港教育局常以没有这个课程为理由,把有读写困难学生搁在一旁,即使课后补课,亦大多因为没有针对性的课程辅导,成效欠佳。进入21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代,香港新一代年青人沉迷网络,甚至上网成瘾,因为生活环境改变了,语言环境亦随着改变,香港年青人出现了语言变异,(母语)中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下降,不少学童的文字阅读及写作能力出现困难,这现象愈来愈普遍。香港网络时代的年青人沉迷网络,长时间在网络上交流,语言环境改变了自然就出现了新的语言变异:年青人除了口语上出现大量懒音及潮语之外,还混杂了符号及网络语言,在词汇及语法运用上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异,写一篇通顺的文章,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人际传播方式亦由以往的实时面对面的对话变成不定时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交流,没有固定话题,交流不必根据逻辑,废话连篇,传统的语用学已不敷应用;互联网兴起,引发媒体革命,使得多媒体成为主要传播工具,印制媒体的文字被认为是落伍的传播工具,而文字的接触及使用的机会愈来愈少,新一代青少年的文字修养及水平愈低,严重的甚至抗拒文字,讨厌大量的文字阅读。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及考试制度没有同步发展,仍然坚持以纸和笔书写的文字作答,因而出现大量学生因阅读理解及写作文字出现困难而成绩欠佳。理论方面,本文以语言变异理论中之共时变异,诠释此一新世纪语文教育问题,本论文尝试以香港地区为例证,说明在网络时代中青少年普遍上网,沉迷上网,生活环境改变了,语言也随之变异;年青人走在网络时代的前沿,但教育制度并未跟进,产生了新数码鸿沟现象,部份年青人往来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无法适应现实生活,便出现了种种学习问题,导致母语(中文)的读写能力下降。教学方面,香港年青人沉迷网络,语言生活环境出现了变异,香港网络时代的年青人学习中文,尤其是阅读及写作,不一定都能从生活环境中习得,所以对于部份同学,需要以华文二语教学,以网络语言为起点,以香港公开考试要求的标准语为目标,逐步建立其中文写作及阅读能力。笔者在2010/11/12/13年度应香港协康会之邀请,为总数40多个来自不同学校中文能力稍逊之中学生补习中文课。笔者试因应这些香港网络新一代年青人之特点,制订出一套正音、书法、成语游戏、标点、修辞及复句的基础课程及一连串之写作活动的实验课程,由对联、诗歌到文章,要求他们由2句-4句-8句-10句-1段2段-3段-4段,渐进式的建立写作能力及兴趣,享受到写作之乐趣。对于高中同学,少不免就新高中文凭考试讲解应考策略,一年下来,学生之中文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不独在学校之成绩进步,其阅读及写作之能力亦大增,同学们对中文的信心亦建立起来。实验证明了,因后天环境因素而形成的不同读写困难问题,其语语言系统缺失,是可以透过课堂补充及改善,重新把汉语语言系统建立起来。此外,香港的语文教育亦需要作一个深切的反省,到底我们是要去加快推动政府的教育及考试制度的虚拟化--网络化,还是叫学生走回头路,坚持以纸和笔来参加公开考试呢?笔者试以社会语言学角度,观察香港网络新生代之语言变异,并因应问题所在,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教学,又把教学过程及成果加入,辑成本论文。
杨月波[10]2007年在《零度偏离理论与网络语言规划》文中认为网络语言是互联网兴起和发展的产物,诞生的时间短,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网络语言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于是有了自己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鲜明的特点。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极具活力;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也给现代汉语带来了极强的冲击,产生了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使之发生了偏离。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偏离形式,包括正偏离和负偏离。文章认为,对网络语言应进行语言规划及研究,对其中的负偏离现象应进行规范。在规划过程中,应贯彻零度偏离原则,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确立网络语言的规范形式,以促进网络语言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网络时代称谓语“哥”的变异研究[D]. 张鸿艳. 沈阳师范大学. 2013
[2]. 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J]. 张紫纯. 中华少年. 2017
[3]. 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 卢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
[4]. 网络语言视域中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 季海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5]. 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 陈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6]. 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D]. 陈勇力.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7]. 网络语言中“xx体”的仿拟现象研究[D]. 贾欣欣. 长春理工大学. 2016
[8]. 网络汉字谐音词研究[D]. 程茹雪. 华侨大学. 2016
[9]. 香港网络时代与华文二语教学[D]. 吴丽好.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0]. 零度偏离理论与网络语言规划[D]. 杨月波. 南昌大学. 2007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社会交往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汉字演变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