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酸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酸,生长,仔猪,转基因,拟南芥,消化率,性能。
植酸酶论文文献综述
李元凤,王伟明,肖霞,何健,白国勇[1](2019)在《低蛋白质低磷饲粮添加超剂量植酸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氮排放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低磷饲粮添加超剂量植酸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氮排放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38.00±0.20)kg的120头健康杜长大叁元杂种生长猪,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为高蛋白质低能组(粗蛋白质17.0%,净能10.26 MJ/kg)、低蛋白质高能组(粗蛋白质15.5%,净能10.46 MJ/kg)和低蛋白质低能组(粗蛋白质15.5%,净能10.26 MJ/kg)。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高蛋白质低能组相比,低蛋白质高能组和低蛋白质低能组腹泻状况和生长性能差异均不显着(P>0.05);2)与高蛋白质低能组相比,低蛋白质高能组和低蛋白质低能组氮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着提高(P<0.05),3个处理组总能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P>0.05);3)低蛋白质高能组和低蛋白质低能组粪中氮和磷含量分别比高蛋白质低能组降低18.99%和25.63%、23.30%和30.11%(P>0.05);4)与高蛋白质低能组相比,低蛋白质低能组血清中游离蛋氨酸提高47.47%(P<0.05),与低蛋白质高能组差异不显着(P>0.05),其它游离氨基酸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降低饲粮粗蛋白质1.5个百分点不会影响动物生长性能,同时添加超剂量植酸酶可以降低粪便中氮、磷排放。(本文来源于《养猪》期刊2019年06期)
王晶晶,唐彩琰,靳文广,Peter,Wilcock,Jae,Kim[2](2019)在《用植酸酶改善仔猪体内的铁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植酸酶会与猪饲料中的许多其他成分相互作用,其对锌和磷的作用众所周知。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当施用适量的植酸酶时,猪体内的铁水平也会受到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期刊2019年11期)
李福泉,张娟[3](2019)在《小麦DDGS日粮添加植酸酶和多糖酶对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开展两个试验评估小麦DDGS日粮中添加酶对生长猪营养利用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择30 kg左右的生长猪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5种日粮,对照组日粮(玉米-大麦型)、基础日粮添加10%小麦DDGS(阳性对照组)、基础日粮添加10%小麦DDGS(阴性对照,不添加无机磷),以及分别在阴性对照组中添加500 FTU/kg植酸酶和500 FTU/kg植酸酶+0.5 g/kg多糖酶,试验为4周,目的是评估日粮处理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二选择22 kg左右的阉割公猪30头,随机分为5组,饲喂试验一的日粮,目的是测定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氮磷平衡。结果显示:喂食小麦DDGS的阳性对照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无显着差异(P> 0.05)。小麦DDGS阳性对照组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显着高于小麦DDGS阴性对照组(P <0.05)。小麦DDGS阴性日粮添加植酸酶改善了日增重、料重比和磷消化率(P <0.05),较小麦DDGS阴性对照组提高了6.6%、8.7%、86.0%和85.5%。小麦DDGS日粮添加植酸酶和多糖酶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 0.05),但显着降低磷的沉积率(P <0.05)。综上所述,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10%的小麦DDGS不会影响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同时在含有小麦DDGS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降低无机磷的添加量。(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22期)
杨璐,韩凤禄,戚常乐,郭建林,卢建挺[4](2019)在《植酸酶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消化性能及物质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植酸酶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消化性能及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设计了6种配合饲料,以不含植酸和植酸酶的组别为对照组(C),在含有10 g/kg植酸的饲料中,分别加入0、500、1000、1500 U/kg的植酸酶,分别记为P0、P500、P1000、P1500和P2000。投喂初始体重为(4.34±0.05) g的幼蟹,56d后称重并取样分析。结果发现:P0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则高于对照组(P<0.05);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中植酸酶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P2000达到最高,且该组的饲料系数最低(P<0.05); P1500和P2000全蟹体磷含量显着高于P0 (P<0.05);在P2000中,幼蟹肝胰腺中胰蛋白酶、淀粉酶以及肠道胰蛋白酶活力达到最高(P<0.05);中华绒螯蟹蛋白质消化率和磷透析率随着饲料中植酸酶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P2000显着高于P0(P<0.05),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P2000幼蟹的氮、磷保留率最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含有植酸的饲料中添加2000 U/kg的植酸酶,能够显着提高幼蟹的生长和胰蛋白酶活力,进而提高幼蟹对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此外,植酸酶的添加也能有效提高幼蟹体磷含量和氮/磷保留率。(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艳,李美凤,张家余[5](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植酸酶酶解大豆植酸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添加外源植酸酶去除大豆中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降低大豆中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大豆中矿物质的利用率以及大豆制品的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豆粉中添加植酸酶,使大豆中植酸酶解而降低其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得出最大去除率。结果:植酸酶去除大豆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0%、酶解温度44.0℃、酶解时间2.28h、酶解pH5.0,在此条件下,酶处理后的大豆提取液中植酸含量最低,去除率达到95.97%。结论:用该方法去除大豆植酸,植酸酶使用量小,操作方便省时,对提高大豆营养物质利用率及改善大豆制品品质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刘永红,孔晶,杨志鹏[6](2019)在《4种黏土对饲用植酸酶的吸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振荡吸附试验,考察了振荡时间、振荡速度、pH值和黏土添加量等因素下,沸石粉、蒙脱石、酸化凹凸棒土和凹凸棒土对饲用植酸酶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饲用植酸酶能够在60 min中内快速吸附,12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振荡速度为150 r/min时,4种黏土对饲用植酸酶吸附率达到最大,分别为:沸石粉31%,蒙脱石48%,酸化凹凸棒土53%,凹凸棒土35%。随着pH值由2增至8,4种黏土对饲用植酸酶的吸附率逐渐减小。4种黏土对饲用植酸酶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对沸石粉、蒙脱石和凹凸棒土等温吸附过程拟合程度较高,Freundlich模型对酸化凹凸棒土等温吸附过程拟合较好。(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袁凡,周敏,丁君辉,彭晓赟,徐文忠[7](2019)在《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拟南芥植酸酶的水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物信息学、同源建模、分子对接等方法,对拟南芥植酸酶(ATMINPP)的功能结构及其与植酸的分子对接模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ATMINPP由487个氨基酸组成,其二级结构由18个α螺旋、6个β折叠、伸展片段和无规则卷曲等4个主要部分构成;保守半胱氨酸在螺旋结构之间形成4个二硫键;ATMINPP蛋白有2个结构域(α/β–结构域和α–结构域),活性位点位于2个结构域的中间;对接时,带负电的植酸结合在ATMINPP带正电的亲水性口袋内;保守序列RHGARYP中的His 66对植酸氢键所结合的磷酸基团进行亲核攻击,形成中间复合物,中间复合物水解得到磷酸和磷酸肌醇衍生物,His 343为解离基团氧原子提供质子,使得磷酸基团解离。(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武志锋,王磊[8](2019)在《仔猪铁的状况及植酸酶过量对铁生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仔猪出生后48~72 h补铁会充分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保育期间不会因贫血而影响其生长遗传潜力。但在圈内生产系统中饲养的仔猪中,缺铁和贫血的发生率很高,仔猪铁含量与产后前6周体重增加呈负相关。因此,本文综述了仔猪铁的特点,主要包括:(1)强调机体如何通过调节铁的吸收维持体内铁平衡能力;(2)母猪和仔猪铁状态;(3)补充铁与猪的生理反应;(4)影响仔猪铁吸收的日粮因素;(5)提高铁吸收的营养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20期)
史玉根[9](2019)在《开拓中国农业基因工程的女院士》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档案范云六,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中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创者、国家农业基因工程学科带头人。1930年出生于湖南,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曾任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09-27)
于彩云,杨在宾,刘延杰,陈宁波,陈锋亮[10](2019)在《不同植酸酶理化性能及肉鸡应用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用七种不同植酸酶产品,通过粒度分布、水分、灰分、容重、耐热性、体外对植酸磷的释放效应等方面进行不同植酸酶物理特性的评估,同时在零无机磷的极端饲料配方下,观察不同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发育的影响,以综合评估不同植酸酶的功效。结果表明:不同植酸酶的几何平均粒径无差异(P>0.05),但算术平均粒径和粒度模数差异显着(P<0.001),植酸酶A、B、F和G颗粒可能更细更集中;水分、灰分含量和容重差异显着(P<0.05),植酸酶A和F更有益于在配合饲料中的混合和均匀分布;不同植酸酶耐热性能不同(P<0.001),A和G表现更好;体外酶解释放磷的效果差异极显着(P<0.01),植酸酶A的体外磷释放率较高;相比于其他植酸酶,肉鸡饲粮中添加植酸酶A,能够极显着提高肉鸡采食量(P<0.01),且有提高期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083)。此外,处理A表现出了更大的肉鸡胫骨重(P<0.05)。不同植酸酶产品理化特性比较及在肉鸡上的实际饲喂效果存在差异,可见,对植酸酶的评估不能从单一方面(如耐热性)考虑,应综合植酸酶的粒度分布和均匀度、耐热性能、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释放效应以及胫骨发育等指标科学系统评估。(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植酸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酸酶会与猪饲料中的许多其他成分相互作用,其对锌和磷的作用众所周知。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当施用适量的植酸酶时,猪体内的铁水平也会受到积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酸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元凤,王伟明,肖霞,何健,白国勇.低蛋白质低磷饲粮添加超剂量植酸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氮排放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养猪.2019
[2].王晶晶,唐彩琰,靳文广,Peter,Wilcock,Jae,Kim.用植酸酶改善仔猪体内的铁水平[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
[3].李福泉,张娟.小麦DDGS日粮添加植酸酶和多糖酶对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9
[4].杨璐,韩凤禄,戚常乐,郭建林,卢建挺.植酸酶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消化性能及物质利用率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9
[5].陈艳,李美凤,张家余.响应面法优化植酸酶酶解大豆植酸的工艺研究[J].轻工科技.2019
[6].刘永红,孔晶,杨志鹏.4种黏土对饲用植酸酶的吸附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9
[7].袁凡,周敏,丁君辉,彭晓赟,徐文忠.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拟南芥植酸酶的水解特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武志锋,王磊.仔猪铁的状况及植酸酶过量对铁生理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9
[9].史玉根.开拓中国农业基因工程的女院士[N].中国妇女报.2019
[10].于彩云,杨在宾,刘延杰,陈宁波,陈锋亮.不同植酸酶理化性能及肉鸡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