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纤相位共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相位,共轭,光纤,光学,锥度,时域,色散。
光纤相位共轭论文文献综述
周雯静[1](2019)在《通过光学相位共轭抑制光纤通信非线性效应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光纤通信的飞速发展,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传输带宽大的光纤通信系统迫切地被人们需要,但光传输中光纤色散以及非线性效应等因素的存在又阻碍了人们朝着更远、更高、更快的目标前进,因此抑制光传输中光纤的色散以及非线性效应尤为重要。光学相位共轭(OPC)不仅理论上可以完全抑制光传输中光纤的非线性损伤,还可以补偿光纤的偶阶色散,并且在光传输中因不存在光电-电光的相互转换而减少能量损失,从而被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求解出波动方程,再由波动方程详细地推导出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然后利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解释OPC对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抑制原理,并针对OPC模型的结构,详细地研究了四波混频效应(FWM)的转换效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FWM转换效率的表达式,并利用表达式找出影响FWM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然后通过仿真软件建立FWM仿真平台并模拟FWM过程,仿真了不同条件因素下的FWM最大转换效率;最后搭建FWM实验平台并验证仿真结果。基于OPC对光纤通信系统非线性效应的抑制,本论文分别研究了OPC对单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以及WDM光纤通信系统非线性效应的不同抑制程度。首先通过公式推导得到添加OPC模块后单信道QPSK光纤通信系统的SNR,并计算理论Q值。然后针对单信道QPSK光纤通信系统,进行了传输速率为10Gbit/s,传输距离为50km的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OPC能够有效地抑制光纤非线性效应,提升系统性能。最后通过仿真软件搭建仿真系统,从入纤光功率、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以及调制格式等方面,研究了OPC对单信道以及WDM光纤通信系统非线性效应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添加OPC模块后的系统不仅接收端信号质量得到提高,最大输入光功率阈值也得到了提高。(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葛传文,肖爽[2](2015)在《高平均功率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的研究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相位共轭镜具有全固化、工作阈值低、保真度高、无毒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光损伤阈值低的缺点。在改善固体激光系统,尤其是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系统的输出光束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综述了单一芯径光纤、组合芯径锥度光纤以及熔石英棒与光纤组合SBS相位共轭镜的研究进展,探讨并分析了高重复频率、高平均功率激光在光纤中的诱导损伤、热效应以及声波场分布对光纤SBS相位共轭镜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5年07期)
曹文华,王勇,刘颂豪[3](2012)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光学相位共轭和预啁啾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相位共轭补偿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及非线性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相位共轭器两边线路上的色散和非线性分布(或传输功率分布)必须严格对称,这在现有的一般传输线路(标准单模光纤加集总掺铒光纤放大器)难以实现。提出了预啁啾结合中距相位共轭的补偿方案,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在发送端对输入脉冲进行预啁啾展宽,可有效地减轻非线性效应与色散的相互作用,获得理想的补偿效果;对于皮秒超短光脉冲传输,脉冲内拉曼散射相对于叁阶色散对补偿结果的影响很小,因此,频域相位共轭相对于时域相位共轭具有更好的综合补偿性能。该方案简单易行,无需对已敷设好的线路作较大改动。(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孟泰(Moteng,Tagne,Patrick)[4](2012)在《基于光相位共轭的光纤色散以及非线性抑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相位共轭器件是一种新型的色散以及非线性效应补偿器。它与波长转换器(WC)和光纤参量放大器(FOPA)有相似之处。目前光相位共轭器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转换效率非常低,因而使得信号劣化。这样就会严重地限制系统的性能,同时造成基于光相位共轭的色散补偿无法实施。本文提出并论证两种提高转换效率的方法:OPC使用一个泵浦的情况下,泵浦光的波长要使用接近于零色散波长;另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双泵浦结构,能提供较好的转换效率。最后,本文研究了OPC对现代传输系统的再生功能,并借助Optisystem7.0软件模拟300km光通信系统,完成转换效率的增益为11dB,误码率为10-9时功率代价减少将近4.5dB。(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09-01)
童立新[5](2011)在《高重频大能量锥度光纤相位共轭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激布里渊散射(SBS)自从被证明可矫正激光波前畸变后,就不断地被人们用作相位共轭镜来改善激光光束质量。相对于使用气体、液体作为SBS介质的相位共轭镜,固体相位共轭镜由于其无毒、无害、无需高压以及稳定、便捷、可靠等优点,逐步显示出在实际激光系统,尤其是在高功率全固态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激光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和价值。因此,为满足SBS相位共轭技术进一步走向实用化的迫切需求,寻找高增益、高稳定性的固体SBS介质,探索提高固体相位共轭镜负载能力的方法,建立(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期刊2011-12-01)
李通,赵智刚,陈军,刘崇,崔玲玲[6](2011)在《锥度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特性的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耦合波方程进行了合理的近似和简化,在瞬态SBS过程的耦合波方程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值计算的模型。特别是对变芯径锥度光纤中的SBS耦合波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受激散射过程中抽运光和斯托克斯光的功率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光纤参数对SBS的影响,优化了锥度光纤作为高功率高重复频率激光二极管抽运固体激光器中的相位共轭镜应用中的参数,为其在改善光束质量中的应用提供了系统的参数优化规律。此外,将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1年11期)
陈红霞,曹文华,徐平[7](2011)在《相位共轭技术对光纤中互相位调制效应的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两束波长不同的信号脉冲的传输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了采用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和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分别对互相位调制效应的补偿情况。结果表明:时域相位共轭技术无法补偿互相位调制引起的信号失真,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则能完全补偿。对于高斯脉冲,经频域相位共轭技术补偿的输出与输入信号脉冲完全相同;对于不同啁啾值的高斯脉冲,虽然信号脉冲中途展宽的程度不同,但最终经频域相位共轭技术补偿的输出与输入信号脉冲基本一致;对于超高斯脉冲,在前半段光纤中,虽然脉宽随着高斯指数的变大而变大,但输出脉冲与初始信号脉冲一样;对于高斯脉冲串,经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后输出端的脉冲是输入脉冲的复共轭和完全的时间反转。(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1年08期)
孙頔,李健一,毕雅凤,高玮[8](2011)在《高反射率高保真度液芯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是产生相位共轭光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在改善激光光束质量、激光核聚变、以及激光脉冲压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常见的SBS相位共轭镜(PCM)为聚焦型液体池和光纤结构。然而,聚焦液体池PCM极易产生光学击穿现象,导致能量反射率下降或脉冲波形调制,单模或者多模石英光纤等固体介质也由于声子寿命短等原因出现调制,波形保真度很差,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SBS PCM的一些应用。本文突破以往采用液体介质和传统光纤产生SBS的局限性,设计用液芯光纤产生SBS,用波长为532nm,脉冲宽度10ns的激光在长度较短的CS_2液芯光纤中实现了高SBS能量反射率,高脉冲波形和相位共轭保真度。实验获得了最低2.5μJ的SBS阈值,SBS能量反射率最高可达92%,脉冲波形和相位共轭保真度分别达到94%和95%。同时,实验还测得低的光纤弯曲损耗和3%的退偏度。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芯液介质,用液芯光纤产生SBS能有效地避免光学击穿,获得高的能量反射率;同时抑制调制现象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波形保真度。(本文来源于《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8-01)
陈红霞[9](2011)在《光学相位共轭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随着光纤放大器的出现,光纤的损耗已不再是系统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但通信系统容量仍然受限于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光学相位共轭(OPC)技术因其能同时补偿光纤中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成为现代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热点技术之一。它是指利用某种光学非线性现象来达到光波的传输方向及各处相位因子的准确反转。这种自然矫正传输相位干扰和反向传输的特性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OPC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并介绍了实现OPC的两种常用方法: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和四波混频(FWM)产生相位共轭波;接下来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方程,对影响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进行了分析,并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对其进行求解验证;研究了时域相位共轭(TPC)技术和频域相位共轭(SPC)技术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补偿原理;并对两种技术在单脉冲传输和双脉冲传输两种情况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得出:TPC技术能同时实现对群速度色散(GVD)、自相位调制(SPM)以及脉冲内拉曼散射(IRS)效应的补偿,但它不能补偿奇阶色散和自陡(SS)效应导致的脉冲失真;SPC技术能实现对对GVD、奇阶、SPM以及SS等效应的补偿,但它不能补偿IRS效应导致的脉冲失真;如若将TPC和SPC结合使用,将大大改善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有望解决光纤通信系统朝着高速率、大容量、长距离方向发展的难题。(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期刊2011-05-20)
赵智刚,董延涛,潘孙强,葛剑虹,刘崇[10](2011)在《用于千赫兹高能量MOPA激光系统的大口径锥度光纤相位共轭镜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000 Hz高重复频率条件下,对单一大口径锥度光纤相位共轭镜(PCM)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对采用普通红宝石切割刀和进口LDC-200光纤切割刀切割的锥度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反射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光纤表面切割好坏对反射率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两种抽运脉宽24 ns和15 ns下,对均由LDC-200光纤切割刀切割的锥度光纤SBS反射率进行了比较,在同样注入近40 mJ时,分别得到最高70%和50%的反射率。对抽运脉冲宽度为15 ns时,应用该锥度光纤PCM的双通输出激光能量、脉冲宽度、光束质量变化情况进行了测量,得到42 mJ,脉宽约1.5 ns的双通输出,光束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1年04期)
光纤相位共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相位共轭镜具有全固化、工作阈值低、保真度高、无毒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光损伤阈值低的缺点。在改善固体激光系统,尤其是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系统的输出光束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综述了单一芯径光纤、组合芯径锥度光纤以及熔石英棒与光纤组合SBS相位共轭镜的研究进展,探讨并分析了高重复频率、高平均功率激光在光纤中的诱导损伤、热效应以及声波场分布对光纤SBS相位共轭镜特性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纤相位共轭论文参考文献
[1].周雯静.通过光学相位共轭抑制光纤通信非线性效应的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2].葛传文,肖爽.高平均功率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的研究与探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
[3].曹文华,王勇,刘颂豪.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光学相位共轭和预啁啾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研究[J].光学学报.2012
[4].孟泰(Moteng,Tagne,Patrick).基于光相位共轭的光纤色散以及非线性抑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5].童立新.高重频大能量锥度光纤相位共轭技术[C].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2011
[6].李通,赵智刚,陈军,刘崇,崔玲玲.锥度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特性的参数优化[J].中国激光.2011
[7].陈红霞,曹文华,徐平.相位共轭技术对光纤中互相位调制效应的补偿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1
[8].孙頔,李健一,毕雅凤,高玮.高反射率高保真度液芯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C].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1
[9].陈红霞.光学相位共轭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五邑大学.2011
[10].赵智刚,董延涛,潘孙强,葛剑虹,刘崇.用于千赫兹高能量MOPA激光系统的大口径锥度光纤相位共轭镜特性研究[J].中国激光.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