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蒸发论文_倪兆静,韩恺,庞博,陈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滴蒸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结构,疏水,数值,格子,模型,方法,预冷。

液滴蒸发论文文献综述

倪兆静,韩恺,庞博,陈浩[1](2019)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燃油液滴蒸发的特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环境属性与燃油属性对单组分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高温高压单液滴蒸发试验装置,系统研究了正庚烷、正十二烷和正十六烷单液滴在高温高压下的蒸发特性.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燃油的临界温度且环境压力接近燃油的临界压力时,液滴周围就会出现"可见蒸气",且随着压力的升高,"可见蒸气"的量逐渐增多.此外,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环境压力的升高对3种燃油液滴蒸发速率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在某一温度下,环境压力的变化对燃油液滴的蒸发速率影响很小,该环境温度接近燃油的临界温度.在当前研究的压力范围内,正庚烷、正十二烷和正十六烷燃油液滴蒸发速率的变化率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环境压力越高,蒸发速率随环境温度的增加幅度越大.(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吴苑,唐晓[2](2019)在《动态蒸发液滴体系纯铁局部腐蚀过程电化学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大气环境中的金属材料因温度和气候变化引起的蒸发、凝聚、结露以及毛细作用、吸附作用或化学凝聚作用,在表面凝结成液滴或薄液膜,从而形成了气/液/固多相多界面的复杂开放的大气腐蚀体系。现有局部电化学测试技术难以避免局部电极电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无法满足动态液滴体系测试需求,因此,有必要发展新型的测试方法进行动态液滴下局部腐蚀界面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海洋大气腐蚀的液滴主要成分为NaCl,在自然蒸发过程中,液滴的成分、体积、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监测其在挥发过程中不同时刻的局部腐蚀的状态,实验中采用同心圆叁电极阵列,分别监测了50、110和270μL升的含氧量为4.5mg/L、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这叁种小中大液滴在室温下、湿度为50%的空气中自然蒸发的过程。实验中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液滴形态变化,微电极阵列腐蚀测试系统监测不同时刻每根电极的腐蚀电位和电偶电流。结果表明(1)50μL液滴蒸发时间约为2小时。蒸发过程中,随着液滴减薄,NaCl浓度升高,腐蚀产物的生成,阳极的位置前期不断发生变化,从中间向边缘移动,最后在一侧出现多个阳极峰;阳极总电流值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阴阳极面积比初期较小中期增大,后期减小;局部腐蚀指数总体呈先逐渐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整体平均腐蚀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即在小型液滴自然蒸发过程中局部腐蚀前期逐渐增大后期减小。(2)110μL液滴蒸发时间约为4小时。阳极的位置前期不断发生变化,从中间向边缘移动,中后期会在一侧边缘出现单个大阳极峰,且位置在短时间内不变生变化;阳极总电流值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阴阳极面积比初期逐渐增大,中期剧增,后期减小;局部腐蚀指数先增大后减小;整体平均腐蚀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即在中型液滴自然蒸发过程中局部腐蚀先逐渐增大后期减小。(3)270μL液滴蒸发时间约为5小时。前期阳极的位置比较分散,并且不断发生变化,此起彼伏,中期向中间聚集,后期主导阳极电流峰移向电及边缘位置,且出现最大阳极电流峰;阳极总电流前期较为平稳,中后期开始增大,后期迅速减小;阴阳极面积比先增大后减小;局部腐蚀指数后期较大;整体平均腐蚀速度前期较为平稳,中后期增大,后期减小。即在大型液滴自然蒸发过程中前期腐蚀较为平均,中期局部腐蚀加剧。50、110和270μL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在自然蒸发过程中局部腐蚀速度随着液滴、成分和形态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后期阳极偏离中心位置,移向边缘一侧。液滴初始体积为中型时,腐蚀中后期电流密度越大,即中型液滴中后期局部腐蚀越剧烈。(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王淑香,徐立,张卫卫,童军杰[3](2019)在《具有微结构超疏水润湿梯度表面液滴的蒸发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标准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加工工艺,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具有圆柱微结构的超疏水润湿梯度表面,搭建了研究液滴蒸发过程的可视化光学实验平台,同时从不同角度观察了液滴在具有圆柱状微结构超疏水润湿梯度表面的蒸发行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液滴在具有圆柱状微结构的超疏水润湿梯度表面的蒸发过程中,随着液滴的蒸发,液滴体积、液滴与表面的接触半径均不断减小,蒸发过程遵循混合蒸发模型;液滴边缘的叁相线跳跃与移动均只发生在相对疏水的区域一侧;而在相对亲水的一侧,液滴边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直至液滴完全蒸发;在超疏水润湿梯度表面上的液滴蒸发过程中,液滴质心仅在具有润湿梯度的方向上移动,且液滴质心移动方向与润湿梯度方向相反(朝亲水侧移动)。最后基于液滴蒸发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理论,解释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赵鹏,钱叶剑,陶常法,邵小威,庄远[4](2019)在《单液滴蒸发实验装置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润滑油液滴蒸发过程对于研究其蒸发燃烧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基于传统挂滴法原理,设计了单液滴蒸发实验装置,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针对高速相机拍摄的液滴蒸发图像,利用Matlab编写了图像处理程序,分析了不同挂滴方法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新型交叉纤维技术有助于液滴稳定度与圆形度的保持,Matlab膨胀腐蚀算法对图像分析处理的精确度更高。(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方可宁,单彦广,袁俊杰[5](2019)在《不同润湿性表面液滴铺展及蒸发过程的LBM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对固着在加热基板上的液滴铺展及蒸发过程进行模拟,主要研究重力场、基板润湿性以及初始环境温度对液滴铺展及蒸发过程的影响。通过预测蒸发过程中液滴与基板的接触直径变化和液滴剩余质量变化,分析液滴形状及体积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液滴形貌及蒸发过程受重力影响较大,重力作用下液滴铺展现象明显且蒸发加快。基板的接触角越小,液滴铺展现象越明显,其接触直径越大,蒸发越快。当环境温度与基板温度相差较大时,液滴内部出现涡流,强化换热使蒸发过程加快。(本文来源于《新能源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邓佳佳,许健,卢金树,石墩章[6](2019)在《液化天然气饱和单液滴蒸发模型及其吹拂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基于液滴界面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液化天然气饱和单液滴蒸发模型,以对不同的温差、相对速度及液滴粒径的液滴在同种蒸气中的蒸发过程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吹拂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温差、相对速度及液滴粒径,均会使得液滴界面换热量增大;随着温差增大,温度边界层厚度及其比值逐渐增加,但考虑与未考虑液滴蒸发时液滴界面换热量之比呈现出分段变化特征,液滴的运动使得其分段点提前,且吹拂效应的影响增大;随着相对速度增加,吹拂效应对液滴蒸发的影响减弱,当相对速度大于18 m/s时,吹拂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随着液滴粒径增加,吹拂效应的影响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金铭,胡定华,李强,范德松[7](2019)在《Al_2O_3纳米流体液滴蒸发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流体液滴蒸发现象在电子设备冷却、喷墨打印以及医学检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为了研究水基Al_2O_3纳米流体液滴的蒸发特性,建立了纳米流体液滴蒸发的二维瞬态模型,考虑了纳米颗粒输运行为以及液滴内部流动的影响,并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ALE)捕捉气液运动界面。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水基Al_2O_3纳米流体液滴内部Marangoni流、纳米颗粒初始浓度以及基板温度对纳米流体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液滴内部Marangoni流会影响气液界面温度分布和蒸发速率。由于液滴内部纳米颗粒浓度分布和气液界面温度发生变化,纳米流体液滴的蒸发速率随着纳米颗粒初始浓度和基板温度升高而增加。(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淑香,徐立,张卫卫,王晓晖,郭比岳[8](2019)在《基于能量变化的微结构表面液滴蒸发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液滴在蒸发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理论,对在具有微结构表面液滴蒸发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本文基于能量变化原理建立了液滴在均匀微结构表面和非均匀微结构润湿梯度表面蒸发时边缘脱离表面过程模型,根据该模型研究了蒸发过程中液滴与微结构接触面边缘的移动情况,计算出了液滴与微结构接触面边缘的移动能垒,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液滴在具有非均匀分布的微结构润湿梯度表面接触面边缘的非对称性移动,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表面微结构的结构参数能改变液滴边缘与接触表面间的能垒,通过对表面微结构的参数设置,能够实现蒸发过程中液滴相对疏水侧边缘的定向移动,而在相对亲水侧,液滴边缘保持始终保持扎钉状态静止不动,与理论分析结果完全吻合.(本文来源于《广州航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秦福初,倪明,杨洋[9](2019)在《燃煤电厂烟气环境下脱硫废水液滴蒸发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研究了烟道喷雾蒸发技术脱硫废水液滴在烟气环境中的运动、受热和蒸发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考察了烟气速度、温度和液滴粒径等对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气速度越大,液滴初速度对液滴运动速度的影响越小;气液初始相对速度越大,液滴完全蒸发时间越短;烟气温度是影响废水蒸发时间的关键参数,在不影响锅炉效率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锅炉尾部烟气温度有利于喷雾蒸发技术的实现。在本文研究的烟气环境和液滴条件下,液滴无量纲完全蒸发时间与烟气温度呈指数递减关系。(本文来源于《能源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03期)

杨帆,王亚隆,郭雪岩[10](2019)在《基于混合热格子玻尔兹曼模型的液滴蒸发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的单组分伪势模型与有限差分耦合的混合热格子玻尔兹曼模型(TLBM)对液滴蒸发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液滴在方腔内蒸发过程进行模拟,验证了所采用计算方法及程序的有效性。随后,模拟了液滴撞击高温壁面后的蒸发过程,研究了壁面温度、液滴邦德数和液滴雷诺数对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壁面温度、液滴邦德数和液滴雷诺数的增加均会造成液滴撞击高温壁面后蒸发速率的增大。(本文来源于《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2019年02期)

液滴蒸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洋大气环境中的金属材料因温度和气候变化引起的蒸发、凝聚、结露以及毛细作用、吸附作用或化学凝聚作用,在表面凝结成液滴或薄液膜,从而形成了气/液/固多相多界面的复杂开放的大气腐蚀体系。现有局部电化学测试技术难以避免局部电极电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无法满足动态液滴体系测试需求,因此,有必要发展新型的测试方法进行动态液滴下局部腐蚀界面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海洋大气腐蚀的液滴主要成分为NaCl,在自然蒸发过程中,液滴的成分、体积、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监测其在挥发过程中不同时刻的局部腐蚀的状态,实验中采用同心圆叁电极阵列,分别监测了50、110和270μL升的含氧量为4.5mg/L、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这叁种小中大液滴在室温下、湿度为50%的空气中自然蒸发的过程。实验中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液滴形态变化,微电极阵列腐蚀测试系统监测不同时刻每根电极的腐蚀电位和电偶电流。结果表明(1)50μL液滴蒸发时间约为2小时。蒸发过程中,随着液滴减薄,NaCl浓度升高,腐蚀产物的生成,阳极的位置前期不断发生变化,从中间向边缘移动,最后在一侧出现多个阳极峰;阳极总电流值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阴阳极面积比初期较小中期增大,后期减小;局部腐蚀指数总体呈先逐渐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整体平均腐蚀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即在小型液滴自然蒸发过程中局部腐蚀前期逐渐增大后期减小。(2)110μL液滴蒸发时间约为4小时。阳极的位置前期不断发生变化,从中间向边缘移动,中后期会在一侧边缘出现单个大阳极峰,且位置在短时间内不变生变化;阳极总电流值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阴阳极面积比初期逐渐增大,中期剧增,后期减小;局部腐蚀指数先增大后减小;整体平均腐蚀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即在中型液滴自然蒸发过程中局部腐蚀先逐渐增大后期减小。(3)270μL液滴蒸发时间约为5小时。前期阳极的位置比较分散,并且不断发生变化,此起彼伏,中期向中间聚集,后期主导阳极电流峰移向电及边缘位置,且出现最大阳极电流峰;阳极总电流前期较为平稳,中后期开始增大,后期迅速减小;阴阳极面积比先增大后减小;局部腐蚀指数后期较大;整体平均腐蚀速度前期较为平稳,中后期增大,后期减小。即在大型液滴自然蒸发过程中前期腐蚀较为平均,中期局部腐蚀加剧。50、110和270μL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在自然蒸发过程中局部腐蚀速度随着液滴、成分和形态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后期阳极偏离中心位置,移向边缘一侧。液滴初始体积为中型时,腐蚀中后期电流密度越大,即中型液滴中后期局部腐蚀越剧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滴蒸发论文参考文献

[1].倪兆静,韩恺,庞博,陈浩.高温高压环境下燃油液滴蒸发的特性试验[J].内燃机学报.2019

[2].吴苑,唐晓.动态蒸发液滴体系纯铁局部腐蚀过程电化学监测[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3].王淑香,徐立,张卫卫,童军杰.具有微结构超疏水润湿梯度表面液滴的蒸发行为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9

[4].赵鹏,钱叶剑,陶常法,邵小威,庄远.单液滴蒸发实验装置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方可宁,单彦广,袁俊杰.不同润湿性表面液滴铺展及蒸发过程的LBM数值模拟[J].新能源进展.2019

[6].邓佳佳,许健,卢金树,石墩章.液化天然气饱和单液滴蒸发模型及其吹拂效应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7].金铭,胡定华,李强,范德松.Al_2O_3纳米流体液滴蒸发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化工学报.2019

[8].王淑香,徐立,张卫卫,王晓晖,郭比岳.基于能量变化的微结构表面液滴蒸发过程分析[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9

[9].秦福初,倪明,杨洋.燃煤电厂烟气环境下脱硫废水液滴蒸发特性的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19

[10].杨帆,王亚隆,郭雪岩.基于混合热格子玻尔兹曼模型的液滴蒸发数值模拟[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9

论文知识图

跨音速叶栅喷雾试验中吸力面的水滴变...水膜从叶栅尾缘脱落、气动破碎Fig.3....喷雾热分解的装置示意图不同尿素水溶液喷射速率下的喷雾碰壁...喷射方向对喷雾碰壁的影响(排气流量...液滴无因次半径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

标签:;  ;  ;  ;  ;  ;  ;  

液滴蒸发论文_倪兆静,韩恺,庞博,陈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