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的研究

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的研究

蔡胜勋[1]2004年在《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期货市场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可谓是经历了风风雨雨,曾经有过初创时期的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漫长的规范整顿之路。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争论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怎么发展的问题。近年来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期货市场逐渐趋于活跃,其原因如下:第一,现货市场趋于活跃,现货市场始终是期货市场的基础,现货市场的商品交易日趋活跃,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必然带动期货市场的活跃,第二,国家政策的趋好,由于受到初始时期期货市场疯狂投机的影响,高层决策者对期市的印象一直不好,所以在政策上一直限制期货市场发展,经过规范整顿后,中国期市的功能日益发挥出来,使决策层认识到了发展期货市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十六届叁中全会上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对期货界的人士是个很大的鼓励,第叁,股市的不景气也使部分资金转移到期市,推动了期市的活跃。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经济差距问题,尤其是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在城市居民收入飞速增长的前提下,农民的收入却止步不前,甚至有些地区的农民纯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如果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它所引起的后果是异常严重的,因为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叁农”问题的。但是农民增收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期货市场已经发展了十余年的时间,正象大连商品交易所总裁朱玉辰说的“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能力为农民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把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为农民增收提供另一条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期货市场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得到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在能搜索到的范围内,我看到了很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有关这方面的观点,但都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本文在充分参考了这些文献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本文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些专家、学者工作的基础上的,在此我衷心的表示感谢。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关于期货市场概述,首先提出了关于期货市场的定义,这是本文讨论的前提,自从出现期货市场以来,关于期货市场的定义就众说纷纭,·八没有个权威的大家普遍认可的定义,本文在开始讨论了这个问题,给出了目前流行的一些关于期货市场的定义,在分析了各个定义以后,结合中国的国情,给出了比较规范的期货市场定义。 接着分析了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的理论问题,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期货市场作为一种高级的市场形态,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现代期货市场最早产生于美国的芝加哥,由于农产品的集中供给而常年消费的特点,在收获季节农产品大量上市,造成价格的急剧跌落,而在生J户‘的淡季,农产品价格又大幅上升,这给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一种新的市场形式,这就是期货市场。 第止章是关于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然ll’lJ它却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经过治理整顿后的中国期货市场,各种操作趋于规范,初步发挥了它的功能,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走好,增长强劲,在中国经济的强劲带动下,中国期货市场全线庵升,走入了一个大牛市。 第叁章主二要分析了中国期货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由于中国期货市场建立的时间不长,加生:中国经济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存在问题在所难免,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农产品的商品率低是一个很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士筛l约着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由于受中国国情的制约,在很长的时期内这个问题将一直存在,因此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它的解决将为农民增收提供一条途径,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对J几整个「}1困期货市场来说,品种的缺乏是切肤之痛,期货市场功能的全面发挥都要体现在称一个品:种巨,而在目前的中国期货市场上,仅有少数的十几个品种,这必然会制约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如政策法规、决策层的认识、经济改革的进程等。 第四章是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入手,如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改革土地制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城市化等。应该注意的是这几个方面的措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本文(}勺币点分析了建立农民合作组织

魏丹[2]2011年在《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安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粮食在“供”的方面,虽然在2004-2010年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但其稳产增产机制并不牢固。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种粮比较利益较低等因素影响,大量的粮食生产资源要素纷纷向农外逃离;国际市场上生物质能源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农地资源的配置;随着国际粮价的攀升,加上2010年10月以来国内出现的严重旱灾,中国粮食供给面临严峻考验。在“需”的方面,人口增加和食品结构升级对粮食的常规性需求、发达国家发展生物能源带来的非常规需求均快速增长,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食物链延伸升级到耗用大量粮食的畜产品方面。在目前情况下,由于国内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和增长速度有限,而人均消费却持续快速增长,粮食需求刚性日益突显。从2000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10年出现粮食求大于供的局面。由于恐慌性购买、出口禁令、投机行为对全球粮食市场干扰依然十分强大,因此,指望联合国和国际粮食机构以及粮食过剩的国家来解决我国粮食供求矛盾和世界性的粮食危机的想法显然天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本国生产能力,立足于国内生产,通过适度进口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粮食生产离不开耕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水资源、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等粮食生产资源要素的投入和配置。连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热衷抓“财政袋子”,忽视“米袋子”建设,致使粮食播种面积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滞后视作“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同时,受劳动力向城市的无序流动,农业资本非农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路径不顺畅等因素影响,致使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相对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优化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保障国家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农业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运筹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区域差异视角下生产资源要素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为实证分析框架,首先对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而后构建了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在区域及产业间协调机制,最后以河南省小麦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作为全文的缩影,测算出各资源要素投入优化值,以期对河南及全国的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分析粮食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分别介绍了五种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与粮食生产的现状以及特殊时期粮食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特点和差异。研究发现,与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相比,粮食生产机会成本大;农民和政府的博弈结果是双方均减少对农业的投资;农民的风险规避性决定了对粮食生产投入的减少;市场价格波动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第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生产资源要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差异研究。研究发现农业用水对于粮食生产的平均弹性按大小依次为主销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劳动力方面,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对粮食单产均有正向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而粮食主销区劳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对粮食生产反而有负向作用,劳均人力资本存量每提高1%,粮食单产将减少6.224%;耕地复种指数对粮食主产区及产销平衡区影响并不明显,而对主销区粮食生产影响明显;资本方面,粮食主产区及产销平衡区资本投入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而主销区已处于递减阶段;农业技术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根据实证结果确定了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的重点在资本要素;主销区应重视资源要素的综合效率,保障粮食生产的耕地、水资源、劳动力资源及技术要素投入,提高和保持一定的粮食自产能力;产销平衡区应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力度。第叁: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农户层面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分别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SFA(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算了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农户层面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得出的结论是:①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资源配置高效率的省份仅占到13.3%,而且各粮食产区之间的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②微观农户层面的粮食生产效率波动比较大,并且仅有9.08%的农户粮食生产效率介于80%-100%之间,其余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较低。由此可见,如何优化粮食生产资源以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第四: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在区域及产业间的协调机制研究。研究认为:区域间协调方面,应该坚持各产区生产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作物、同时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例如以补贴形式补偿粮食主产区资源消耗、建立大规模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等;产业间协调方面,从政策激励及约束方面及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如对流向非农行业的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征收资源税等)相结合两方面构建协调机制。第五: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例,研究了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方案。首先采用主成份回归法研究了小麦生产资源要素包括耕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水资源、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等对小麦单产的影响关系,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多目标规划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然后分别采用2007-2008、2010-2011年的河南小麦各项资源要素投入费用对2009年及2012年的河南小麦各项生产资源要素投入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基本符合约束条件。研究结论表明,2009年河南省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应该减少化肥、排灌、农业财政投入费用,提高其利用效率;应该增加机械、农业贷款、种子、人工费用,并且机械费用的增加幅度应大于人工费用的增加幅度;确定最佳的物质费用投入,合理搭配物质费用与人工费用,重点增加反映科技及生产力水平的物质资本费用的投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将粮食生产所必需的耕地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要素、技术要素这五大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介绍了这五种生产资源要素的供给、非农化现状以及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同时利用Panel-data(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区域差异条件下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存在的差异。可以说,在研究视角上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拓展和创新。(2)分别构建了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在区域间以及产业间的协调机制,并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案例,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对小麦生产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有一定创新。

高志杰[3]2007年在《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与效率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人口众多,这就决定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进程中,农业的市场化改革道路离不开期货市场的充分发展。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和效率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效率为目的来研究波动,按照“波动特征——波动与效率——效率影响因素——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论述。论文从定量的角度入手,利用现代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的技术,揭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进一步研究农产品期货价格现货价格间的动态关系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效率、波动信息的跨市场传导与国际定价效率。在效率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的相关因素,并对提高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和效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和效率研究基础。在理论基础中,定义了研究中使用的波动和效率的概念,阐述了波动和效率的关系。在方法基础中,引入了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等计量方法。在数据基础中,分析了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的运动特征,提出了本文中构造期货价格和收益连续序列的方法。第叁章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分析。在界定农产品期货的基础上,总结了农产品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的起源和发展、国际期货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概述了国外上市的农产品期货合约及其所在的交易所。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叁个阶段,并对我国涉农期货交易所及其相应的农产品合约进行了介绍。第四章以小麦、大豆和天然橡胶为例进行了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特征的比较分析。首先分析了期货价格波动的基本图形及其形成原因,然后是收益率曲线的描述性统计,接着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分析了收益率波动的聚集性和时变性特征,最后用两种方法直接比较了国内外市场上叁种期货合约的波动率幅度,发现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波动率幅度比国外同种期货波动幅度小,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研究了农产品期货价格、现货价格的动态关系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得知,期货价格序列是非平稳的,而期货收益序列是平稳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得出我国小麦期货市场已经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结论,并通过方差分解界定了期货市场、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的相对作用大小,发现期货市场在价格决定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第六章是农产品期货市场间波动信息的传导和国际定价效率。运用二元广义自回归异方差模型研究了期货价格及其波动率在中外市场间的传导。结果发现,大连大豆期货市场中期货价格和价格的波动性都受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的影响。郑州小麦期货价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价格的波动性上受到芝加哥小麦期货波动的影响。据此判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期货定价上具有主导地位,国际定价效率更高。第七章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在投资者结构方面,当前市场上多数是散户,涉农企业参与面窄,同时缺乏专业的商品期货投资基金。在期货公司层面,对于涉农客户的开发力度不够,业务范围有待拓宽,公司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从交易所层面来看,我国期货交易所行政特征明显,上市合约数量少,市场运行成本较高。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缺乏国外投资者的参与,制约了其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第八章提出了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的政策建议。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农业订单公司进入期货市场,放宽国有涉农企业进入期货市场的限制,培养以期货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做大做强农产品特色期货公司,开发新客户,放开对期货投资基金等业务的限制。建立多样化的与我国农业相适应的期货合约体系,加强期货交易所电子化建设,强化交易所的自主运作,最终建成“提供交易”的公司。稳步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何嗣江[4]2007年在《订单农业发展与金融市场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订单农业在解决“小生产、大市场”间的矛盾,减少农民决策的盲目性,降低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成本与风险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深入,其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严重,突出表现为高违约行为。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订单农业高违约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企业组织理论、契约理论、博弈论、交易费用理论探讨订单农业模式特征及由此产生高违约率的原因、解决方略等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众多学者对订单农业高约率成因及解决方略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但多年来其高违约率状况仍鲜有改善。高违约现象的频繁出现,不仅会挫伤公司与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积极性,而且会阻碍我国农业市场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基于金融创新视角研究新形势下订单农业发展过程中风险的化解与防范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订单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本文将订单农业置于现代金融架构中进行考察,从金融衍生工具演进的角度探求订单农业高违约率产生的根源以及提升订单农业履约率的根本路径。这一研究视角迥异于当前大多数研究者较多地关注订单农业的发展,却很少基于现代金融市场探索以怎样的方式对待订单农业发展背后的风险。目前化解订单农业发展障碍的措施中诸如“治理机制与合约的完善、加大资产专用性投资”等方法一定程度上确有助于提高农业订单履约率,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上述措施的缺陷在于不能分散风险,订单农业所固有的风险只是在订单农业系统内有限交易主体间转移,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种方法具有“堵”的特征。现代市场环境下,农业风险金融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中途缺乏退出机制且天然地具有风险积分机制的远期合约不具有分散和配置市场风险的功能。因此,具有远期合约性质的订单农业与新形势下金融化的农业风险交互作用势必造成订单农业交易中“两性”冲突频繁而激烈地发生,这便成为订单农业高违约率的主要诱因。金融衍生工具的演进蕴含着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从冲突走向协调的博弈过程且表明有效的外在制度安排是协调“两性”冲突的关键因素。因此新形势下提升订单农业履约率的根本途径不应仅仅采取“堵”的方法,更应该“疏”、“堵”并重,即在保留“堵”之有效的方法基础上,通过金融创新及有效的外在制度安排,使封闭的农业订单系统具有开放性,寻求风险外化通道使风险流量化。本论文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农业风险金融化特征及现代金融市场价格发现与风险分散、配置功能对指导订单农业的启示。与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相比,期货交易具有更高的价格发现效率,能够较快地接近均衡价格,并且能够根据供求因素的变化灵活地作出调整。本文认为,农民可以根据期货市场价格来确定农业订单价格,然后作出生产和消费的决策,由此可以一改农户以往盲目生产导致的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为农户利益提供实质性保障;同时按照衍生品的演进规律来类推,期权定价理论对订单农业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传统的期权定价模型并未反映出由经济中的不寻常情况带来的不正常变化,这与农业生产特征是不相符合的。利用Morton(1976)关于几何布朗——跳跃混合随机过程的欧式看涨期权定价公式来指导农业订单的定价,既考虑到了各种随机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同时又考虑到了突发性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订单价格和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分配机制。金融衍生品市场因其管理风险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时效性、开放性、灵活性和低成本优势正越来越多地改变众多行业的风险特征,也改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结构。基于期货、期权市场分散与配置风险机制的分析,本文构造并论证了期货订单、期权订单、期货期权订单等风险外化通道,从而可望实现订单农业风险的社会化、规范化与金融化管理。期货订单模式中公司和农户在签订农业订单的同时,各自再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中和各自农业订单的风险敞口,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订单的履约率。但是,因期货合约风险和收益的线性性,以及期货交易的强制性交割制度使得期货订单交易主体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丧失获利的可能性,因而期货订单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违约的诱因;期权订单因其风险和收益的非线性性以及期货、期权、期货期权间可以构造多样化的组合可以使得农业订单、期货订单中农户与公司所遇到的线性性风险得以根本地改变从而达到较好的保值效果,公司、农户的盈亏状况均得以较稳定的控制,双方违约倾向得以根本解决。基于国外金融衍生品研究与发展现状本文还对订单农业风险管理前沿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农业订单发展中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自然风险同样亟待金融化管理,将订单农业运行中信用风险进行剥离并标准化后借助信用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散与配置与将订单农业运行中所遭遇到的自然风险标准化并通过天气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散与配置势必成为未来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工作。本文还对期货、期权订单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有效实施的障碍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认为基于我国家庭承包制仍将占主导的前提下,利用与创新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订单农业交易主体进入现代金融市场的有效手段。让现代金融市场来反哺农业,让社会游资来分担农产品市场风险,以形成合理的订单农业风险配置与利益分配机制既是农业订单发展内在演进的必然,更是我国农业突破小生产与大市场间根本予盾、实现农业风险金融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并设计了多种农业订单交易主体、专业组织、衍生品市场间的连接模式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创新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最后,本文根据我国目前市场运行的实际状况及订单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条件,提出了若干完善衍生品市场、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促进农业订单与衍生品市场有效连接的政策建议,旨在构建合理的风险配置与利益分配机制,推进订单农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王川[5]2009年在《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粮食期货市场以其特有的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功能对减缓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调节市场供求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已进入稳步发展的新历史阶段,粮食市场体系出现了不完善的现货市场与快速发展的期货市场并存局面。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分析当前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探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粮食市场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对期货市场功能、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方法。其次,分别从内源和外源两个角度,对影响我国粮食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寻求影响两个市场价格形成及效率的原因所在。再次,对我国粮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期货与现货价格相关性、期货价格有效性、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引导关系的分析,来说明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际结果。最后,从市场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粮食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充分发挥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功能的对策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有些粮食品种的现货市场价格受政策影响显着。经对我国粮食现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我国大豆和玉米的市场价格基本能够按照市场规律而变动,水稻和小麦价格明显受到国家各项农业政策的影响,其价格无法充分体现出市场的作用。(2)不同粮食品种期现货价格关系的表现有所差异。大豆、玉米的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关系比较密切,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发挥了一定作用。相比之下,受国家粮食价格政策等影响,小麦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所起的作用较小,小麦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较弱。(3)粮食期货价格对现货市场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功能得以初步显现,期货价格对现货市场的积极作用已被社会广泛认识。但是,由于我国期货市场在其发展道路上经历过波折,在市场的成熟度和完善度上还尚有不足,期货价格对现货市场的指导性以及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依赖于期货市场自身建设的完备,还要依赖于现货市场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需要发展粮食订单期货,扩大粮食期货交易主体规模;创新品种上市机制,增加粮食期货交易品种数量;完善市场设施建设,促进全国统一粮食市场形成;加强储备粮的调控,减少政府对价格的直接干预。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从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关联分析入手,探明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发挥的程度,并以此为切入点,就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价格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改进和完善我国粮食市场体系、充分发挥期货价格对现货市场作用的途径和方法。这是从另一个角度为我国粮食市场体系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第二,通过从期货与现货价格相关性、期货价格有效性、期货与现货价格引导性叁个方面,对大豆、玉米、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发挥的现状。第叁,通过从内源和外源两个角度,对粮食现货价格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发现影响我国不同粮食品种价格波动的原因不同。明确指出造成小麦、水稻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原因是政府粮食价格政策的变动,这一结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秦涛[6]2009年在《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已经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林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会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林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林业资本形成缺口必然导致出现林业投资缺口,从而对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这必然形成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迫切需要在公共财政经常性账户纳入预算和已有稳定来源的资金支持之外,制定新的特殊政策,允许从全社会范围合理并适度地筹措资金,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提高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林业金融支持正是为弥补林业资本形成不足造成严重资金缺口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制度安排,林业金融运行的核心集中于林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实现,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是由其金融制度、体系、治理、运行机制等共同决定的过程,效率取决于制度供给的完备性和有效率的传导。林业金融支持基本职能在于实现对林业金融的动员和配置,林业投资风险规避与防范,以保证林业资本的顺畅循环、周转和有效流动,满足林业产业发展日益增强的资金需求,林业金融支持理应成为推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重要途径。本文借鉴产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林业金融资源效率等多个角度,论述了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内在机理,并基于金融战略视角,从林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会融运行叁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梳理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为林业金融支持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林业金融支持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体制的完善能够提供林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集聚与配置机制,通过以财政性融资、政策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所构成的叁维空间支持体系奠定了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基础平台。在林业金融支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别从金融需求和供给角度对林业融资需求和引资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林业信贷融资需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信贷供给理论探讨林业面临信贷约束和融资困境的本质原因,提出利用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以及通过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来缓解林业信贷融资困境。其次,通过对商品林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林业政策以及不同因素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而认识在现有的政策条件还无法改变商品林投资收益率低、投资风险大的基本状况,对商品林投资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激励,提出通过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完善林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体系来解决林业资本形成不足,林业产业“吸融力”不强的困境。第叁,分别就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叁种应用模式、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以及林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进行论述。随着林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和健全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及其高效率的金融制度,日益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林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林业金融支持必须坚持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从完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制度供给、优化林业金融支持供给结构、制定并协调林业财政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从而促进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力度和效应,增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与比较利益。

刘学文[7]2014年在《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风险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稳定农户收入,对农业风险进行合理规避就显得非常重要。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首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持续性的风险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农业风险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管理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稳定我国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意义重大。本文以经济学中的信息缺陷理论、市场干预理论和市场政府分工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为主要分析工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研究分析国内外同领域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的农业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农业风险管理先进国家的经验,分析不同风险管理工具的功能作用,同时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户在风险识别、风险决策等方面的情况,最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构建和完善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思考。具体来说,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结合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农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意义。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阐述了研究内容和创新及不足。第2章是理论基础,从农业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基本理论入手,从风险的定义及特征出发,介绍了风险的分类以及农业风险的特征及分类,同时从信息缺陷理论和市场干预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立足点,最后从理论的角度证明了农业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农户。第二部分为经验介绍,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经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并主要从问题的角度对我国现存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绩效评价。第4章主要分析了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农业风险管理发达国家的具体做法,主要关注这些国家农业政策、农业保险以及农业期货的做法,并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角度考察了这些国家的做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叁部分为实证研究,包括第5章和第6章。在第5章,我们把农业风险分成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实证研究时也是以规避不同风险的商业工具为主,分析了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天气衍生品和农产品期货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对农业保险首先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随后以我国农业保险公司为例模拟分析了标准农业再保险在中国的可能运用;对天气衍生品的分析主要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因为对中国来说天气衍生品的发展较大程度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分析中运用的具体方法是期权定价模型,用数理推演的角度来分析天气衍生品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对农业期货的分析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分析和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6章采用了实地调研的方法,并综合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不同风险管理工具的现实作用和理论作用,本章首先考察了我国农户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农业风险识别、农业风险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做法,其次用模拟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不同场景下农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第四部分为政策建议,即第7章。构建中国健全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鉴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农业风险韵特殊性,政府必须积极参与其风险管理工作;其次,不管是政府支持还是各种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得农户的收益最大损失最小,所以要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树立农户的主体作用;第叁,现阶段农业保险的发展很不理想,而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是巨大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农业保险在农业风险管理的作用;第四,天气衍生品被国际经验证明是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有效的工具,在我国的发展却一直处于萌芽期,需要逐步开展,以应对逐步多样化的农业风险。最后,对其他国际上比较流行且比较先进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我们要采取吸取精华为我所用的态度。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即第8章。结论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展开分析,宏观层面,我国对农业风险目前以规避为主,缺乏对农业风险管理的主动思维,现阶段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初步构建,应对农业风险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农业保险等其他农业风险管理的市场工具已经发展起来,现阶段也具备了开发天气衍生品的条件;微观层面,我们认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耕作情况、生产情况、政策认知等情况的不同对农户农业风险认知和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是不同的。随后,文章相应的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完善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工作进行了思考,宏观层面,出台相关法律、设置专门的农业风险管理机构是基础,同时要做好政策补贴工作,鼓励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微观层面,要求农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关注农业生产信息,学习运用农业风险管理工具,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农业生产行为和风险管理行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1)对中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并提出了构建一个发挥以农户为风险管理主体作用、并由政府牵头运行的一个行之有效而又具有可持续性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并化解农业风险必须要有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所需具备的要素,其次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最后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了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落脚点,即注重农户的主体作用、最优化政府政策,同时有效利用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实现了创新。(2)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市场工具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重点研究了天气衍生品的原理及其合同设计。在政策有效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的作用是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分别分析了农业保险、天气衍生品和农产品期货的理论作用和实际作用。如果把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保险可以防范自然风险,农产品期货可以防范市场风险,关于这两种风险管理工具的研究也最多。然而,不管是农业保险还是农产品期货,关注的都是那些概率小而风险大的农业风险,对那些农户较为关注的发生概率大损失可能性比较小的农业风险,只有天气衍生品才能有效防范,但目前国内对天气衍生品的分析还只建立在简单介绍上,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天气衍生品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天气衍生品的产品设计历程,实现了研究内容上的创新。(3)用实地调研和模拟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在我国现存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下能够使得农户收益最大化的风险管理策略组合。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化生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以规模化和技术化生产特点较为突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实地调研对象,对当地农户的风险意识、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决策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目前较为流行的MOTDA模型模拟分析了此地农户在不同风险管理策略下的收益情况,最后确定了能够使得农户收益最大化的风险管理策略组合。另外,通过对国际经验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较为重要的是要确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主管机构,这对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蔡胜勋[8]2006年在《期货市场引导农业资源配置》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经济差距问题,尤其是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在城市居民收入飞速增长的前提下,农民的收入却止步不前,甚至有些地区的农民纯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如果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它所引起的后果是异常严重的,因为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然而,农民增收问题又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期货市场已经发展了10余年,正像大连商品交易所总裁朱玉辰说的“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能力为农民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提出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引导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分析了我国期货市场现存问题以及如何把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有机的联系起来,为农民增收提供另一条途径。

黄可权[9]2017年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叁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是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针对现代农业领域金融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探索创新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质效,增强金融对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已经成为深化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本研究以国家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以相关概念和理论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求现状和突出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内主要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框架安排、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进而丰富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首先,本研究采取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界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基本内涵,明确了本研究的逻辑框架和内涵边界。其次,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深入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金融困境和制约因素,找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逻辑起点;再次,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总体概况、实践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框架奠定了现实基础。在宏观层面,本研究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市场创新和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系统性地统揽在一起,共同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宏观框架,并对框架内的具体创新内容作出了系统安排。在微观层面,本研究将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和金融技术创新有机地纳入同一层面,共同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微观框架,并对框架内的具体创新内容给出了解决方案。最后,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的制约因素和现实障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框架的顺利实施提供配套保障。本研究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持,而制度障碍等因素造成的金融供给不足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的重要症结,必须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发展中的金融困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找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逻辑起点,构建了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宏观框架和微观框架,系统性设计了具体解决方案,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但囿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其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也处于摸索状态,相关理论研究、实证参考和信息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本领域的研究还需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何蒲明[10]2009年在《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粮食体制改革的加快,特别是由于国际粮食形势风云变幻,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决策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粮食安全问题涉及的工作主要包括叁项:一是国内的粮食生产和供给,二是国内的粮食储备和轮换,叁是粮食的进出口调剂。粮食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影响大,从而造成粮食生产和价格的波动性。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容易造成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中国储备粮吞吐机制不灵活,宏观调控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人为造成供求失衡。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中国的粮食贸易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而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经济功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能够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从最近五年的几个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一五”规划中可以看出,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蛛网理论、仓储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波动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为手段,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研究日标,围绕影响粮食安全的有关因素,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关系,回答了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环境下,如何在稳定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和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改善粮食国际贸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5个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和粮食安全指标,对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关系进行分析。(2)运用Cox-Stuart趋势检验对我国粮食产量及其播种面积的变化进行检验,发现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粮食生产波动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发现,粮食生产波动具有不稳定性,多数年份的波动系数超过了2%,但市场化改革后粮食生产波动的强度要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在四大粮食品种中,稻谷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最大,而且稻谷产量的变动对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影响也最大。通过对粮食价格波动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发现,粮价指数波动幅度大于其他相关价格指数,而且市场化改革后粮食价格波动的强度要高于改革前的水平。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互为格兰杰原因,但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产量的变化往往滞后于价格的变化,具有发散型蛛网的特征。构建了一个基于改进型的蛛网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了期货市场机制减缓粮食现货市场价格和产量绕均衡点波动的机理。(3)通过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的回顾发现,改革对粮食期货市场的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虽然进程曲折,但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方向,而且改革一直贯穿着粮食安全这条主线。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而利用期货市场可以进一步完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由于粮食物流体系水平是决定粮食流通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有助于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4)虽然中国粮食储备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现货市场进行储备粮的运作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且通过分析粮食储备与粮食价格的关系,发现储备粮在平抑市场粮价波动方面的效果不是很显着,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操作”现象,而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降低储备粮运作风险,提高运作效率。(5)论文通过考察中国粮食贸易的地位,分析中国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粮食进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和全球商品定价机制,对粮食定价权的缺失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以小麦为例,对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进一步证实中国缺乏定价权。所以,论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形成中心,提高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协调粮食内外贸易政策,利用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改革粮食储备体系,规避粮食贸易风险,建立新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发展大粮商,利用期货市场在国际上谋求国家粮食安全。(6)目前实施的粮食直补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很小,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存在一定“矛盾”,而期货市场不失为协调二者的新思路。但农户利用期货市场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目前中国农民主要是间接利用期货市场。(7)论文提出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大期货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培植农产品期货市场主体,扩大农产品期货品种和规模,建立健全现、期货市场信息发布和传递制度,积极稳妥地扩大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加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联度。这些建议对于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环境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稳定中国粮食生产与价格,完善粮食流通体制,通过储备粮运作效率,合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的研究[D]. 蔡胜勋. 河南大学. 2004

[2]. 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研究[D]. 魏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11

[3]. 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与效率研究[D]. 高志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 订单农业发展与金融市场创新[D]. 何嗣江. 浙江大学. 2007

[5].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D]. 王川.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6]. 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秦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7].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D]. 刘学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8]. 期货市场引导农业资源配置[J]. 蔡胜勋. 农村经济. 2006

[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D]. 黄可权. 东北农业大学. 2017

[10]. 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 何蒲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