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碰撞振动论文_翟红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斜碰撞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带,叶片,周期,稳态,减振,倾角,动力学。

斜碰撞振动论文文献综述

翟红梅[1](2015)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带冠叶片是从位于叶尖的凸肩结构演变而来的,更便于设计顺畅的通流部分,减少叶顶气流泄漏,提高效率,并且已在多台汽轮机上安全应用近20年。自带冠叶片冠间碰摩振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减振机理和减振效果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这类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和减振机理的深入研究,不仅对含间隙的汽轮机自带冠叶片的可靠性设计是重要的,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其它叶轮机械中,解决了产品自主设计的关键力学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介绍和推导研究碰撞振动系统的映射方法及其在斜碰撞振动系统中的应用,说明了碰撞振动系统各种经典和非经典的分岔类型、判断依据及差异,并讨了论瞬间假设的适用范围,斜碰撞与正碰撞的相同点及差异。2.把自带冠叶片简化为碰撞面为斜坡面的弹簧—质量块系统,采用Coulomb摩擦模型,选取碰撞面为Poincaré截面,研究了映射过程的周期性条件,并讨论了单碰周期n运动的存在条件;用半解析法得到映射P的Jacobi矩阵DP在不动点处特征值。研究表明,斜碰撞振动系统的稳态响应经历了倍周期分岔、N-S分岔和静态分岔等经典分岔。3.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系统单碰周期振动的稳定性,计算得到分岔图,Poincaré映射图和相图,揭示了不同控制参数(如外激力频率,外激力幅值比,振子平均间距和外激力相位差等)对系统稳态碰撞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倍周期分岔使得系统稳态周期碰撞振动产生多种类型的转换,Hopf分岔使得系统周期碰撞振动经由概周期振动进入混沌区域。同时,由于碰撞引起的非光滑不连续性,还存在跳跃,边界激变,碰撞突然消失等非经典分岔,其中边界激变使得系统直接进入混沌。4.将带冠叶片简化为自由端带集中质量的悬臂梁模型,根据Hamilton原理求得系统非碰撞时的偏微分方程,并采用Galerkin截断,选取二阶阵型进行离散降维,将偏微分动力学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基于系统非碰撞时动力学方程导出碰撞时系统的广义冲量-动量方程,与碰撞恢复系数方程相结合求出碰撞动力学响应;计算叁个自由端带集中质量悬臂梁的斜碰撞振动响应,求得分岔图,Poincaré映射图和相图,揭示了外激力频率ω对系统稳态碰撞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在同一个ω区间,梁1-2和梁2-3之间的稳态响应具有一致性,同时为周期碰撞运动或混沌运动,并且分岔类型一致;相图显示中间梁的碰撞次数是两边梁碰撞次数之和,与工程实际相符合。5.采用线性弹簧和非线性阻尼模型确定接触过程中的法向接触力,用Coulomb摩擦和切向接触刚度描述切向摩擦力,数值计算得到摩擦力时间历程图,揭示了系统粘滞运动的起止时刻和时间及切向运动逆向的时刻和次数;计算中间梁给定位置的位移均方根和幅值均方根,找到减振效果最好的平均间隙。(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12-01)

董明晶,丁千[2](2014)在《整圈自带冠叶盘系统斜碰撞振动局部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整圈自带冠叶盘系统斜碰撞振动局部化问题,建立了整圈自带冠叶盘系统斜碰撞振动的集中参数模型动力学方程,计算不同耦合刚度下的各阶固有频率.分析了存在冠间间隙失谐情况下,叶片的各阶次振动响应特性和碰摩力,以及叶片刚度失谐情况下,不同耦合刚度叶盘系统的斜碰撞/无斜碰撞振动局部化因子.对比分析了叶片刚度、冠间间隙分别存在随机失谐时,不同耦合刚度叶盘系统的斜碰撞振动局部化因子.研究发现:在出现斜碰撞和轮盘共振情况下,即使是谐调叶盘系统也会出现振动局部化现象.而在各阶共振情况下,失谐叶盘系统都会出现振动局部化现象.计算表明:碰摩力与振动局部化的产生有直接关系,斜碰撞使叶片对失谐的敏感程度更大.另外,弱耦合叶盘系统比强耦合叶盘系统的振动局部化因子相对更大,叶片振动对于叶片刚度失谐比对冠间间隙失谐的敏感程度更大.(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丁千,董明晶[3](2013)在《整圈自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特点与局部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旋转叶轮机械的叶片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危险振动,导致疲劳失效甚至断裂。在叶片工作部分顶端加工叶冠,通过叶冠的碰撞消耗能量,是叶片减振的一种重要技术。为了研究自带冠叶片的碰撞振动非线性动力特性,本文将整圈自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系统简化为质量块一弹簧模型,建立动力学方程和碰撞条件,数值模拟分析了叶片的碰撞减振特性以及结构参数的影响。由于实际的叶(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期刊2013-05-10)

段洁,丁千[4](2013)在《叁质体斜碰撞振动的动力学和减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自带冠叶片组简化为叁质量块-弹簧系统模型,质体间接触为斜碰撞。建立该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列写碰撞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探讨质块间隙、接触面倾角等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质块间隙和接触面倾角大小对碰撞减振效果有很大影响,存在最优间隙和对碰撞减振效果不利的接触面倾角范围,工程设计中应予以考虑。在动力学方面,随着转速提高,质块振动响应会在混沌状态和周期运动状态之间发生拓扑结构的突变。(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段洁[5](2011)在《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的动力学和减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叶轮机械日益向高功率、高效率和高性能等方向发展,速度、温度和负荷等参数的不断提高,使得叶片很容易发生危险振动。因此,有效的叶片减振技术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碰撞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弹簧-质量块模型,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间隙型自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的减振机理与减振效果,研究结果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的几个部分:1.对自带冠叶片碰撞减振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2.对斜碰撞振动理论与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3.将自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系统简化为叁质量块-弹簧模型,建立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和碰撞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自带冠叶片的斜碰撞减振特性以及系统的非线性特性。4.建立整圈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系统模型,基于模型建立动力学方程和碰撞条件,对带冠叶片的碰撞减振特性进行了研究。5.论文总结及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1-12-01)

翟红梅,丁千[6](2011)在《斜碰撞振动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Poincaré映射方法分析了四自由度斜碰撞振动系统的单碰周期n次谐运动的存在性条件,并给出分析其稳定性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1-03-25)

金栋平,韩维,胡海岩[7](2005)在《两自由度斜碰撞振动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间隙的机械系统在动载荷作用下经常发生碰撞振动。碰撞主要有正碰撞和斜碰撞。人们迄今对碰撞振动的研究多基于正碰撞模型,即利用Newton或Poisson定义的瞬间碰撞规律,近年来相关文献达数百篇。由于碰撞振动系统具有强非线性特性,其动力学方程除个别情况外极难获得解析结果,所以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或数值方面,对多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的研究尤为如此。在斜碰撞过程中,碰撞物体在接触点不但具有相对法向速度,而且还有相对切向速度;前者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期刊2005-08-01)

金俐,陆启韶,王琪[8](2005)在《双自由度非定点斜碰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两个单摆组成的双自由度、非定点、斜碰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 揭示了在双自由度、非定点、斜碰撞过程中恢复系数、摩擦系数、系统参数和碰撞前后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 基于Poincar啨映射方法和非定点斜碰撞关系推导出该系统单碰周期n次谐运动存在性判据· 根据Floquet理论分析了该系统次谐运动周期解的稳定性问题,给出了Floquet特征乘子的计算公式· 通过数值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非定点、斜碰撞系统碰撞点位置的概率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05年07期)

韩维,胡海岩,金栋平,侯志强[9](2004)在《双摆与单侧刚性约束面之间的斜碰撞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简谐力矩激励作用下的平面双摆与单侧刚性约束面之间的斜碰撞振动,讨论并推导了系统在斜碰撞前后的状态关系,并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激励参数和系统物理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稳态行为的影响,揭示了斜碰撞振动系统的运动复杂性。(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4-10-01)

韩维,胡海岩,金栋平,侯志强[10](2004)在《斜碰撞振动研究的若干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斜碰撞振动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介绍了本课题组在斜碰撞振动系统动力学方面的一些研究结果,包括:描述和计算斜碰撞前后系统状态变化的“冲量步进算法”,以此为基础的二自由度斜碰撞振动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及斜碰撞振动系统的实验研究,等等。(本文来源于《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4-09-01)

斜碰撞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整圈自带冠叶盘系统斜碰撞振动局部化问题,建立了整圈自带冠叶盘系统斜碰撞振动的集中参数模型动力学方程,计算不同耦合刚度下的各阶固有频率.分析了存在冠间间隙失谐情况下,叶片的各阶次振动响应特性和碰摩力,以及叶片刚度失谐情况下,不同耦合刚度叶盘系统的斜碰撞/无斜碰撞振动局部化因子.对比分析了叶片刚度、冠间间隙分别存在随机失谐时,不同耦合刚度叶盘系统的斜碰撞振动局部化因子.研究发现:在出现斜碰撞和轮盘共振情况下,即使是谐调叶盘系统也会出现振动局部化现象.而在各阶共振情况下,失谐叶盘系统都会出现振动局部化现象.计算表明:碰摩力与振动局部化的产生有直接关系,斜碰撞使叶片对失谐的敏感程度更大.另外,弱耦合叶盘系统比强耦合叶盘系统的振动局部化因子相对更大,叶片振动对于叶片刚度失谐比对冠间间隙失谐的敏感程度更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斜碰撞振动论文参考文献

[1].翟红梅.汽轮机自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

[2].董明晶,丁千.整圈自带冠叶盘系统斜碰撞振动局部化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4

[3].丁千,董明晶.整圈自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特点与局部化[C].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2013

[4].段洁,丁千.叁质体斜碰撞振动的动力学和减振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3

[5].段洁.带冠叶片斜碰撞振动的动力学和减振研究[D].天津大学.2011

[6].翟红梅,丁千.斜碰撞振动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分析[C].第十叁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2011

[7].金栋平,韩维,胡海岩.两自由度斜碰撞振动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C].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2005

[8].金俐,陆启韶,王琪.双自由度非定点斜碰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

[9].韩维,胡海岩,金栋平,侯志强.双摆与单侧刚性约束面之间的斜碰撞振动[C].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

[10].韩维,胡海岩,金栋平,侯志强.斜碰撞振动研究的若干进展[C].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4

论文知识图

两自由度斜碰撞振动系统实验装...双自由度、非定点、斜碰撞振动系...单摆角速度恢复系数;随摩擦系数产和碰...8x方向稳定振幅随间隙的变化图Fig....1叁质体斜碰撞模型Fig.1Theth...2相邻质体碰撞面位移图Fig.2Adj...

标签:;  ;  ;  ;  ;  ;  ;  

斜碰撞振动论文_翟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