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调式论文-王俏然

教会调式论文-王俏然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会调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托克,《小宇宙》,教会调式

教会调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俏然[1](2017)在《巴托克《小宇宙》中的教会调式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巴托克的《小宇宙》在我国建国初期就已传入中国但一直未被广泛使用,作为一名钢琴学习爱好者,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以前对《小宇宙》这本优秀的钢琴教材认识较少,但在接触这本教材以后,发现这本教材不管是在钢琴技巧演奏方面还是音乐语汇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它。《小宇宙》在调式、和声、节奏、旋律等众多音乐表现元素方面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吸引着我们打开它神秘的面纱。《小宇宙》中的调式运用是它本身的一大特色,巴托克勇于打破传统大、小调的束缚,较大胆地运用多调性、教会调式,使其音乐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本文将以教会调式在《小宇宙》中的创作体现作为抛砖引玉,带领大家来认识《小宇宙》。(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05期)

王茕[2](2016)在《教会调式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音乐源起于希腊—罗马、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孕育在天主教的仪式音乐内,产生了最早的音乐理论——调式理论。调式理论从哲学和实用的层面指导了音乐实践。一直以来,我们对于调式性音乐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偏差主要表现在调式音乐的音高体系的类别鉴定,尤其是教会调式到底是哪些音阶。此外,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认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调式理论,并将其全面融合,导致在分析调式音乐的创作思维特征,区分不同时代内包括调性时代调式理论之应用,甚至是对调式音乐传统记谱规范的了解上,都偏离了"靶心"。(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李蔚[3](2010)在《中世纪教会调式与中国传统调式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调式,是指音乐创作所运用的一组作为旋律语言素材的有规律组合的乐音,以某个音位中心音,其他各音均倾向于这个中心音。欧洲音乐在中世纪时,以古希腊部落名命名的"教会调式"(也称"中古调式")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一个多元化的调式体系。音阶中的每个音都可以作为调式的中心音,即主音。而中国的传统五声调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视体系和旋法规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它的调式结构特点是音列中相邻各音之间相距大二度或者大叁度或小叁度,没有小二度音程,调式中的每一个音都有传统的固定的文字音名。这两种调式体系产生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诸多的异同之处。(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0年17期)

刘永平[4](1997)在《帕勒斯特里那的复调性弥撒曲──兼论教会调式及线型对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帕勒斯特里那的弥撒曲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它的表现特点、结构形式以及历史作用,分析了教会调式及其线型对位原理。认为帕勒斯特里那的音乐与巴赫的音乐相比,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对位技法和对位风格,这两种风格对于促进欧洲音乐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来源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1期)

教会调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方音乐源起于希腊—罗马、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孕育在天主教的仪式音乐内,产生了最早的音乐理论——调式理论。调式理论从哲学和实用的层面指导了音乐实践。一直以来,我们对于调式性音乐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偏差主要表现在调式音乐的音高体系的类别鉴定,尤其是教会调式到底是哪些音阶。此外,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认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调式理论,并将其全面融合,导致在分析调式音乐的创作思维特征,区分不同时代内包括调性时代调式理论之应用,甚至是对调式音乐传统记谱规范的了解上,都偏离了"靶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会调式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俏然.巴托克《小宇宙》中的教会调式运用[J].北方音乐.2017

[2].王茕.教会调式的演进[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

[3].李蔚.中世纪教会调式与中国传统调式之比较[J].大众文艺.2010

[4].刘永平.帕勒斯特里那的复调性弥撒曲──兼论教会调式及线型对位[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

标签:;  ;  ;  

教会调式论文-王俏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