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胶粘性论文_赖婉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敏胶粘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性,压敏胶,吡咯烷酮,丙烯酸酯,粒径,斜面,粘合剂。

压敏胶粘性论文文献综述

赖婉婷[1](2010)在《丙烯酸酯压敏胶与PVP的相容性及初粘性》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压敏胶是具有长期粘性的黏弹性材料,它是不产生外加化学反应,也不需或只需一点压力就能粘住多种基材的一种胶粘剂[1]。压敏胶在包装、标签、医疗和化妆品等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压敏胶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几种类型,其中聚丙烯酸酯型压敏胶合成工艺简单,不需要添加增粘树脂,性能优异,所以目前使用的最多。(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0年10期)

陈维斌,Ralph,Schreiler[2](2007)在《粘性保持力和在粗糙面上压敏胶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深入地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胶带粘性保持性能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第一次连接时间(第一次连接后的停留时间)和第二次连接时间。试验结果表明(1)第一次连接后的停留时间越长,胶带性能保持性越差(2)第二次连接的时间越长,胶带性能保持性越好。双面胶带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是连接不同粗糙度的塑料。本文也研究了表面粗糙度,胶带厚度和停留时间对粘性的影响。除了试验之外,试验设计技术也被应用于数据分析。(本文来源于《'2007北京国际粘接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洲粘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10-31)

唐中华,唐敏锋,范晓东[3](2005)在《聚丙烯酸酯乳液粒度及其压敏胶粘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了乳液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预乳液滴加时间和搅拌速率对乳胶粒粒度以及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影响因素下,乳胶粒的粒度与压敏胶粘接性能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05年08期)

程小琴,王一临,马庭[4](2003)在《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压敏胶粘带被广泛用于纸箱包装密封领域。包装纸箱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时有发生因压敏胶粘带粘性不足而导致包装失败,以致内装物件散落、损坏等。使用压敏胶粘带时,应首先考虑它的粘结力。目前,测定压敏胶粘带粘结性的方法有多种:(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工业》期刊2003年11期)

康莉,张桂云[5](2000)在《影响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和持粘性测定的因素及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压敏胶粘带由于使用方便、粘贴性能好,被广泛用于包装、标志、粘接固定、电工绝缘、医疗、表面保护、喷涂掩蔽等方面。近年来,我国引进了许多条生产线,生产各类压敏胶带来满足市场要求。随着生产的发展、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国家标准,规定了该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1(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期刊2000年03期)

张文刚[6](1998)在《谈谈压敏胶粘带初粘性的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胶粘剂的初粘性,尤其是压敏胶粘带的初粘性能,对压敏胶粘带的实用性能关系颇大。用现行国标为代表的斜面滚球法测试压敏胶粘带的初粘性,可以对胶粘带生产的质量控制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用它直接探索胶粘剂的初粘性是有缺陷的。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介绍了几种国外新的压敏胶粘带初粘性测试仪器,并提出了对初粘性国标将来修订时的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世界橡胶工业》期刊1998年01期)

陈强[7](1991)在《关于压敏胶粘性、光辐射的一点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偶然机会,夜间用黑色电工绝缘胶带包扎裸露的导线,发现在两层分离处辐射出可见光,引起本人较深入的思考。本文对压敏粘合剂的粘性,光辐射、人体皮肤过敏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电粘性”的新观点,定量分析了影响粘附力的因素,用玻尔理论和量子观点揭示(本文来源于《医学物理》期刊1991年Z1期)

压敏胶粘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深入地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胶带粘性保持性能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第一次连接时间(第一次连接后的停留时间)和第二次连接时间。试验结果表明(1)第一次连接后的停留时间越长,胶带性能保持性越差(2)第二次连接的时间越长,胶带性能保持性越好。双面胶带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是连接不同粗糙度的塑料。本文也研究了表面粗糙度,胶带厚度和停留时间对粘性的影响。除了试验之外,试验设计技术也被应用于数据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敏胶粘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赖婉婷.丙烯酸酯压敏胶与PVP的相容性及初粘性[J].粘接.2010

[2].陈维斌,Ralph,Schreiler.粘性保持力和在粗糙面上压敏胶性能的研究[C].'2007北京国际粘接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洲粘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3].唐中华,唐敏锋,范晓东.聚丙烯酸酯乳液粒度及其压敏胶粘性能的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5

[4].程小琴,王一临,马庭.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2003

[5].康莉,张桂云.影响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和持粘性测定的因素及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包装.2000

[6].张文刚.谈谈压敏胶粘带初粘性的测试[J].世界橡胶工业.1998

[7].陈强.关于压敏胶粘性、光辐射的一点看法[J].医学物理.1991

论文知识图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复合结构示意图。ao毯匹百rtu翻搜士血幽峨压。压敏胶粘剂4个粘附要素示意图工艺一和工艺二激光模切对压敏胶粘性PU(由PPG40。合成的)对压敏胶持枯性的...增粘树脂相对用量对S IS压敏胶剥离强...

标签:;  ;  ;  ;  ;  ;  ;  

压敏胶粘性论文_赖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