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声特征论文_贾乐乐,王同亮,翟晓飞,汪继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鸣声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鸣声,特征,节律,腾冲,声谱,基频,环境温度。

鸣声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贾乐乐,王同亮,翟晓飞,汪继超[1](2019)在《沼水蛙繁殖期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鸣叫对无尾两栖类动物的生存与繁殖起重要作用。蛙类的鸣叫行为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2016年8和9月,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录制了57只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的鸣声并对其鸣声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悬挂录音笔和自动温湿度记录仪研究了沼水蛙鸣叫节律(17 d)及其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显示,沼水蛙的鸣声由1~4个音节组成,不同类型鸣声间的音节主频、音节时长存在显着差异(P <0.05)。该物种全天具有鸣叫行为,13:00~14:00时为鸣叫高峰期。白天单音节鸣声、双音节鸣声、叁音节鸣声、总鸣声和总音节的数量较夜晚显着增加(P <0.01)。鸣声数量和音节数量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P <0.01)。结果表明,沼水蛙通过改变音节数量、音节主频和音节时长改变鸣叫策略。沼水蛙的鸣叫行为具有昼夜节律性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蔡炎林,杨悦,赵龙辉,唐业忠,崔建国[2](2019)在《雄性西藏蟾蜍的鸣声特征及听觉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蟾蜍(Bufo tibetanus)主要生活在海拔2 400~4 300 m的高海拔地区,本研究分析了这一高原两栖物种雄性个体的鸣声特征和听觉敏感性。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记录西藏蟾蜍的广告鸣声,使用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测听觉敏感性。采用Praat声音分析软件绘制广告鸣声的波形图和频谱图,鸣声特征参数通过Adobe Audition软件获取。广告鸣声由多个单音节鸣叫组成,鸣声主频为(1150±99)Hz。ABR对于刺激的响应以谷峰波形展示,听力图结果显示,听觉敏感区域在1.4~2.0 kHz,但在0.6~6.0 kHz范围的听觉阈值均高于70 dB,表明雄性西藏蟾蜍相较于其他物种听觉敏感性较差。尽管雄性西藏蟾蜍的最佳听觉敏感频率(1.6kHz)稍高于鸣声主频,但其鸣声能谱结构与听觉敏感性曲线在1.0~1.4 kHz存在一定程度重迭,符合"匹配过滤假说"。(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同亮,贾乐乐,翟晓飞,汪继超[3](2019)在《海陆蛙繁殖期鸣声特征和鸣叫节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声音是动物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之一,分析鸣声特征有利于理解蛙类的信息传递。受环境选择压力的影响,蛙类鸣叫行为节律具有物种差异性。为研究栖息在咸水-半咸水生境中的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的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2017年6—10月,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录制了24只海陆蛙的鸣声;通过悬挂录音笔和自动温湿度记录仪分析了鸣叫节律及其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海陆蛙的鸣声由基本音、基本音的组合音和多音节鸣声组成,且具有调频现象;鸣叫行为开始于每天20:00—21:00,翌日5:00—6:00结束,鸣叫高峰期为2:00—4:00;鸣声数量与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每天当温度升高时(5:00—6:00),鸣叫行为结束;海陆蛙可能通过改变鸣声类型和调频的策略增加鸣声的复杂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该物种的鸣叫行为具有一定的日节律性,属于整晚鸣叫型;海陆蛙鸣叫行为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可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声音的传播。(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黄湘元,张兴超,杨申品,杨剑焕[4](2019)在《腾冲拟髭蟾繁殖期鸣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腾冲拟髭蟾(Leptobrachium tengchongense)的繁殖期鸣声特征,2018年2月27日,利用TASCAM DR-40专业录音机,在野外录制了6只个体总共78个有效鸣声,随后利用Raven Pro?v.1.5声音分析软件对鸣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期的雄性腾冲拟髭蟾发出求偶鸣声及竞争鸣声两种不同类型鸣声,均为单音节鸣叫,且鸣声主频均为1.31~1.50 kHz。求偶鸣声的时长为(147±30.1)ms,所含脉冲数为(15±2.4)pulses/s;竞争鸣声为雄蟾听到附近其他个体鸣叫后所发出的较拖长的鸣声,其鸣声时长为(610±187.0)ms,所含脉冲数为(28±10.7)pulses/s。不同个体之间的鸣叫时长和鸣叫间隔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个体的体型大小有关,但需要更多的数据去证实。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讨论当前腾冲拟髭蟾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其保育策略。(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赵琳,章平,张方[5](2018)在《扬子鳄幼鳄求救鸣声声谱特征及个体签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幼鳄求救鸣声的声谱特征及其个体签名,本研究通过模拟"天敌袭击"刺激14只1日龄幼鳄发出求救鸣声,并对其求救鸣声进行分析。1日龄幼鳄求救鸣声由多组持续迭加的谐波组成,并伴随强烈的向上调频和向下调频。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除结束频率和总时长外(P> 0. 05),1日龄幼鳄的求救鸣声的其余声音参数与出壳后鸣声相应参数相比均存在显着差异(P <0. 05); 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1日龄扬子鳄幼鳄求救鸣声的9个声音参数在个体间均具有显着差异(P <0. 01);判别分析显示,原始数集中52. 6%的鸣声被正确分配到相应的个体,且显着高于随机数集中鸣声被正确分配的概率。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幼鳄求救鸣声与出壳后鸣声的声音类别不同; 2)扬子鳄幼鳄求救鸣声具有个体签名音。这暗示母鳄可能会根据求救鸣声识别其幼鳄。(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方轲[6](2018)在《安徽树蛙(Rhacophorus zhoukaiya)鸣声中不同音节的声学特征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蛙类而言,有效鸣声的产生对于种内信息传递至关重要,是蛙类成功繁殖和存活等生命活动的基础。然而,在自然条件下蛙类在进行声音通讯的过程中会受到强烈的背景噪声干扰,这些噪音干扰可能会遮蔽蛙类发出的声音信号,使得蛙类鸣声信号的传递和识别都变得更加困难,进而对蛙类的社会交流与活动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同时,鸣声的产生也是一个耗时和耗能过程,可能会增加其被捕食的风险。因此,我们推断复杂的声音信号中的每个组成部分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定功能和生物学意义,并且这种声音信号的起始部分对种内通讯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并且显示出独特的声音特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以安徽树蛙(Rhacophoruszhoukaiya)为研究模型,其雄蛙常在泥土中筑巢并在巢穴内鸣叫吸引雌性。通过对安徽树蛙广告鸣叫的声音图谱进行绘制分析,并测量和统计其广告鸣叫中每个音节的时频域参数。通过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和判别分析(DiscriminantFunctionAnalysis)等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其广告鸣叫中前十个音节的时频域声学特征参数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层次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的分析结果均显示,安徽树蛙广告鸣叫的第一个音节单独聚为一类而其他音节聚为另一类;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个音节的时频特性提供了足够的信息用于个体识别,而且基频在个体识别中起着更为重要作用。综上所述,第一音节在蛙类通讯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并为种内的个体识别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5-01)

刘鹏[7](2018)在《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鸣声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鸣禽而言,鸟类鸣叫是鸟类实现种间及种内信息传递和个体识别的重要手段,在其生命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各国学者对鸟声的研究更加广泛,从鸟类鸣声结构、鸟声功能、发声器官、鸣肌结构、鸣声的学习及行为等方面探究其发生和演化机制。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作为典型的鸣禽,鸣声在其种内通讯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刻的影响其觅食、联络、领域占区、求偶、繁殖等重要行为活动。栗背短脚鹎作为中国特有鸟种,但国内学者对其研究甚是少见,目前主要集中在形态学和分类学方面。为了解栗背短脚鹎的鸣声特征及其适应策略,我们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栗背短脚鹎的鸣声行为进行录制与观察,通过对栗背短脚鹎野外观察,用Sony PCM-D50录音棒进行鸣声录制,并用Adobe Audition3.0声音分析软件对主频、基频、最高频、最低频、音节时长、音素数等参数进行分析,并算出频宽,数据均以Excel2007整理,以SPSS 23.0分析鸣声数据。栗背短脚鹎41种鸣声包含越冬期21种、繁殖前期10种、繁殖期41种、繁殖后期24种。栗背短脚鹎24种常见鸣声类型以联络鸣叫、警戒、领域占区为主。繁殖期鸣声音节通常包含4~6个音素,以5个音素为最多;非繁殖期鸣声音节通常包含1~5个音素,以3音素音节为主。不同类型的句型在音素组成、音素数量、音节结构、音节时长、频率、频宽、主频、基频等参数上存在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差异。同时众参数之间存在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相关性,共同调节能量的消耗,减少能量的浪费。结果显示,栗背短脚鹎联络鸣叫、领域鸣唱多数包含1~4个音素,以3音素为主,联络鸣叫音节平均时长0.09±0.01s,主频3500.14±504.32Hz,基频1980.65±308.17Hz,主峰频率范围1980.65±308.17Hz~3826.55±206.72Hz;领域鸣唱音节平均时长0.12±0.02s,主频3655.24±264.01Hz,基频1879.73±226.54Hz,主峰频率范围1879.73±226.54Hz~3779.33±258.19Hz,谐波较少,频宽基本与主峰频宽相近。警告鸣声由相同单音节组合而成,脉冲数记录到1~44个不等,音节时长最短0.05±0.01s,音节最长0.94±0.03s,主频4126.41±336.46Hz,基频1162.00±158.54Hz,主峰频率范围1162.00±158.54Hz~5167.50±216.07Hz,由于陪音较多,主峰后有密集的谐波,频宽达到15068.71±415.31Hz。求偶鸣唱音节除常见音节外,还存在17种繁殖期特有音节,通常含有3~5个音素,其中以5个为主,且有8种音节存在大量的陪音,主峰后谐波明显,另有两种含有少量谐波。求偶鸣唱音节平均时长0.13±0.03s,主频4726.63±204.55Hz,基频1725.75±169.17Hz,主峰频率范围1980.65±308.17Hz~4726.98±106.25Hz。对于多音素音节而言,相邻音素的基频、主频、频宽等参数均存在极显着差异性(P<0.01),并呈现显着负相关。同一音节相邻音素间频率呈现“高-低-高”或“低-高-低”的变化规律,基频越高,频宽越小,基频减小则频宽增大,主频也随之相应的升高或降低;说明栗背短脚鹎有可能为了减缓长时间连续的鸣唱所带来的鸣肌疲劳和损伤,通过改变音节的结构、音素数量、频率高低、频宽以及时长等调节其发声策略,以较为节约能量的方式提高声音传递效率,使其声音传播的更远以实现种内通讯以及繁殖等活动,并且雄性通过鸣唱曲目的复杂化来展现其领域以及自身生理状况以增加其对雌性的吸引力,保证其繁殖活动的成功率。本文对栗背短脚鹎鸣声的研究尚在基础阶段,仅作为栗背短脚鹎鸣声研究的基础资料。本文未能对其鸣声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特定句型代表的实际意义及功能尚需要继续研究。对其生理生态等问题仍需进一步从多维度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王姣姣,刘建平,刘冰洋,侯建华[8](2018)在《褐柳莺喙形态与鸣声特征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喙形态和鸣声频率间的关系,2015年7月5日至8月10日的上午5:00至10:00,天气良好条件下(无风、无雨),对处于河北塞罕坝繁殖期的33只褐柳莺(Phylloscopus fuscatus)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嘴峰和嘴裂与句子最高频率、最低频率、最大频率和频宽之间均无相关性;嘴峰和颤音最低频率之间成负相关,但是和最高频率、最大频率和频宽之间却无相关性;嘴裂和颤音特征间均无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嘴峰可以提供颤音最低频率的相关信息,声道可以影响声音的特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宋丽美[9](2017)在《群聚密度、食物和环境噪声对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鸣声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常运用物理通讯和化学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发声是昆虫中普遍存在的物理通讯现象之一,昆虫鸣声是昆虫种内、种间及与外界环境相互交流的重要纽带。直翅目昆虫利用鸣声通讯传递信息,在性选择、竞争、攻击、联络、报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鸣声也是物种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来说,昆虫的发声具有较强的种内稳定性,但在外界环境因素变化时,昆虫的鸣声特征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光周期、食物、温度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对昆虫鸣声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家蟋蟀隶属于直翅目,蟋蟀科,雌虫通常不发声,雄虫主要通过左右两翅上的特化结构摩擦发声。目前,对家蟋蟀雄虫鸣声通讯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声机制方面,而关于不同环境因素对昆虫鸣声特征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因素(群聚密度、采食量及环境噪声)影响下,家蟋蟀雄虫鸣声特征变化,从而揭示叁种因素对家蟋蟀雄虫鸣声特征的作用规律,为深入理解蟋蟀的鸣声通讯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探索昆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对家蟋蟀进行群聚密度处理(整体密度和相同总数不同雌雄数量)、环境噪声处理(高噪声和正常噪声)及采食量处理(高量采食和低量采食),并对其鸣声进行录制及声音样本分析,同时对与鸣声特征相关的发声器结构及相关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群聚密度处理对家蟋蟀雄虫的鸣声时域特征产生显着影响。整体密度处理下,家蟋蟀雄虫个体数为200时的单脉冲时间显着低于雄虫个体数为50的密度处理,但雄虫个体数为200处理下的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高于雄虫个体数为150与50的处理。雄虫个体数为80处理下单脉冲时间1、单脉冲时间2、单脉冲时间、脉冲组持续时间均显着高于其他叁组处理,但雄虫个体数为80处理的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低于其他叁组。鸣声时域特征与发声器指标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发声器之间无显着差异,表明家蟋蟀鸣声时域特征的变化与发声器无关。尽管研究结果还发现,高密度处理下雄虫的体重显着高于低密度处理,但是其体重变化也不能解释鸣声特征的改变。因此,家蟋蟀在密度处理下鸣声变化可能是由于资源分配差异或选择压力作用的结果。总数相同雌雄数量比例不同的密度处理对家蟋蟀雄虫鸣声时域特征具有显着影响。雄虫个体数为80处理下单脉冲时间1、单脉冲时间2、单脉冲时间显着高于雄虫个体数为30的处理。雄虫个体数30处理下脉冲间隔时间、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高于雄虫个体数为80的处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鸣声时域特征与发声器及其他形态指标无相关性。因此,鸣声时域特征的变化可能是家蟋蟀在雌雄数量比例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短期行为的调整。(2)环境噪声处理对家蟋蟀雄虫鸣声时域特征产生显着影响。高环境噪声处理下家蟋蟀雄虫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缩短。统计分析发现雄虫发声器指标及相关形态指标在环境噪声处理下也无显着差异。同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冲组间隔时间与发声器指标及相关形态指标无相关性,尽管声齿密度与单脉冲时间1、单脉冲时间2、单脉冲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也不能很好的解释家蟋蟀鸣声特征在环境噪声条件下的变化。因此,高环境噪声处理下,家蟋蟀鸣声时域特征的改变可能是为适应高环境噪声对其鸣声的覆盖作用而产生的短期行为反应。(3)采食量处理对家蟋蟀雄虫鸣声时域特征有显着作用。高量采食处理下单脉冲时间1显着高于低量采食,高量采食的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低于低量采食。家蟋蟀雄虫的发声器及相关形态指标均无显着差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体长与脉冲间隔时间及脉冲组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体重与单脉冲时间2呈负相关关系,但是采食量处理下存在显着差异的单脉冲时间1和脉冲组间隔时间与发声器指标及相关形态指标均无相关关系。因此,采食量处理下时域特征的改变很可能是短期食物限制的结果。综上所述,群聚密度处理、环境噪声处理和采食量处理均会对家蟋蟀雄虫鸣声特征产生影响,但是本研究对于在环境变化条件下鸣声特征改变的内在机制并不清楚,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事实上,鸣声特征变化对于天敌防御、种内竞争及性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在环境变化下昆虫鸣声产生的短期行为反应是昆虫适应策略的体现,这对于深入理解蟋蟀的鸣声通讯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探究影响蟋蟀雌虫性选择的环境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赵婷婷[10](2017)在《环境和个体因素对杂色山雀鸣声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鸟类鸣声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信息,是鸟类间进行信息传递交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鸣鸟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联系的枢纽。鸟类鸣声除了具有个体识别的功能外,还具有集群、保卫领域、取食、育雏、求偶、报警等作用。成鸟鸣声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种群数量、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通常包括:鸟类所处繁殖阶段的不同、体型特征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日出时间、月周期、降水、温度等。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因素对鸟类鸣声的影响,以及鸣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为鸟类行为学和繁殖生态学提供基础材料。鸟类鸣声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为揭示杂色山雀繁殖期鸣声行为与环境、个体因素之间的关系,于2014-2015年3-6月,在辽宁省仙人洞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杂色山雀指名亚种(Parus varius)整个繁殖周期的晨鸣进行录制监测。为探讨不同噪音环境与杂色山雀鸣声之间的关系,将录制地点分为两个不同区域,第一个区域是靠近路边经常有汽车、游客出现的观光区;第二个区域则是在保护区核心区域距离人群较远的森林,录制距离为5-10米。详细记录日期、天气状况及晨鸣开始时间。结果表明:(1)杂色山雀晨鸣开始时间与日出时间显着正相关,说明其对光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2)阴天时晨鸣开始时间显着晚于晴天时,且阴天时鸣唱强度显着低于晴天时,可能是由于阴天影响光线的传播或者杂色山雀阴天时将更多的能量用于保温及应对恶劣环境;(3)不同的月周期阶段晨鸣强度也不同,由于满月增加觅食时间、积累脂肪较多,杂色山雀在满月鸣唱强度较大;(4)在噪音环境下,杂色山雀晨鸣的鸣唱频率、振幅等参数都显着高于森林。噪音环境下,杂色山雀产卵前期鸣唱的最高频率和产卵期鸣唱的最高频率、最低频率显着高于森林环境鸣唱的频率。本研究通过分析噪音环境对不同繁殖期杂色山雀鸣唱的影响程度可以更好理解鸣唱在各时期的作用。同时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鸟类晨鸣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帮助。鸟类鸣声与其个体因素(如体型、子代性别比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揭示个体体型、子代性别比与鸣声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在对鸣声录制的同时,测量了成鸟各体型参数,详细记录每巢杂色山雀所处的繁殖时期,并对每巢雏鸟进行性别测定和亲缘关系鉴定。结果显示:(1)杂色山雀体型与其鸣声的最高频率具有显着相关性,但单一体型参数(体重、跗跖长度)与其鸣声参数相关性均不显着;(2)鸣声语句长短与子代性别比具有显着相关性,子代性别比与其它鸣声参数均不存在显着相关性。(3)在不同的繁殖周期鸣声频率也有所不同,产卵期鸣声频率最大,可能是由于雄鸟利用鸣声优势为获取更多的生殖机会或防止配偶发生婚外配;(4)在存在婚外配现象的巢中雄性鸣声频率与不存在婚外配现象的巢中雄性鸣声频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可能是影响婚外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由鸣声决定。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小型鸟类体型与鸣声的关系,以及鸣声与子代性别比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小型鸟类不同繁殖周期等个体因素与鸣声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7-05-01)

鸣声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藏蟾蜍(Bufo tibetanus)主要生活在海拔2 400~4 300 m的高海拔地区,本研究分析了这一高原两栖物种雄性个体的鸣声特征和听觉敏感性。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记录西藏蟾蜍的广告鸣声,使用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测听觉敏感性。采用Praat声音分析软件绘制广告鸣声的波形图和频谱图,鸣声特征参数通过Adobe Audition软件获取。广告鸣声由多个单音节鸣叫组成,鸣声主频为(1150±99)Hz。ABR对于刺激的响应以谷峰波形展示,听力图结果显示,听觉敏感区域在1.4~2.0 kHz,但在0.6~6.0 kHz范围的听觉阈值均高于70 dB,表明雄性西藏蟾蜍相较于其他物种听觉敏感性较差。尽管雄性西藏蟾蜍的最佳听觉敏感频率(1.6kHz)稍高于鸣声主频,但其鸣声能谱结构与听觉敏感性曲线在1.0~1.4 kHz存在一定程度重迭,符合"匹配过滤假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鸣声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贾乐乐,王同亮,翟晓飞,汪继超.沼水蛙繁殖期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J].动物学杂志.2019

[2].蔡炎林,杨悦,赵龙辉,唐业忠,崔建国.雄性西藏蟾蜍的鸣声特征及听觉敏感性[J].动物学杂志.2019

[3].王同亮,贾乐乐,翟晓飞,汪继超.海陆蛙繁殖期鸣声特征和鸣叫节律[J].生态学杂志.2019

[4].黄湘元,张兴超,杨申品,杨剑焕.腾冲拟髭蟾繁殖期鸣声特征[J].动物学杂志.2019

[5].赵琳,章平,张方.扬子鳄幼鳄求救鸣声声谱特征及个体签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方轲.安徽树蛙(Rhacophoruszhoukaiya)鸣声中不同音节的声学特征差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8

[7].刘鹏.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栗背短脚鹎(Hemixoscastanonotus)鸣声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8].王姣姣,刘建平,刘冰洋,侯建华.褐柳莺喙形态与鸣声特征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宋丽美.群聚密度、食物和环境噪声对家蟋蟀(Achetadomesticus)鸣声特征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7

[10].赵婷婷.环境和个体因素对杂色山雀鸣声特征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白银种群和刘家峡种群花背蟾蜍求偶鸣...相对湿度对东北雨蛙鸣声数与鸣声时...日本条螽陕西(关中)种群雄性鸣声的时域...~14灰螽斯雄性鸣声时域波形图1 18 号果蝇鸣声和 cs 果蝇鸣声 EMD 后...雄性武夷湍蛙(a)和凹耳蛙(b)的鸣声语图

标签:;  ;  ;  ;  ;  ;  ;  

鸣声特征论文_贾乐乐,王同亮,翟晓飞,汪继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