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回地层学论文-欧莉华,伊海生,张超,钱利军

旋回地层学论文-欧莉华,伊海生,张超,钱利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旋回地层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频谱分析,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巴彦花组,乌兰盖盆地

旋回地层学论文文献综述

欧莉华,伊海生,张超,钱利军[1](2019)在《内蒙古乌兰盖盆地巴彦花组含煤地层的旋回地层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能记录地层的旋回特征,滑移窗频谱分析技术比过去采用的测井曲线频谱分析方法简便,且对旋回更易识别。对内蒙古乌兰盖盆地3口钻井中巴彦花组含煤地层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滑移窗频谱分析,均识别出了6个旋回层序、5个旋回层序界面,侧向井间旋回层序对比明显。分析认为煤层的发育也受旋回因素的控制,是沉积盆地旋回的一部分,在滑移窗频谱分析图中,含煤层段通常表现为多峰形态,可能与盆地较稳定的沉积速率和较高的植被生长埋藏速率有关。通过井间旋回层序对比可以识别出盆地不同的成煤期。(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梅冥相,王龙,李屹尧,彭善池,朱学剑[2](2019)在《湖南桃源瓦尔岗剖面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寒武系第10阶旋回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地层学与沉积学特征,如显生宙较高的海平面位置以及最高的大气圈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性温暖的气候(温室效应条件)、后生动物骨骼生物礁的贫乏、叁叶虫的主导性、典型的方解石海、SPICE碳同位素事件所代表的大洋缺氧事件和大气圈增氧事件,将寒武纪芙蓉世特征化。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全新的芙蓉统年代地层格架已经得到了系统的确立,芙蓉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排碧阶、江山阶和没有得到最后定义的第10阶。湖南桃源县瓦尔岗剖面,以丰富的斜坡相叁叶虫的发育着称,是全球寒武系芙蓉统第10阶底界GSSP的候选剖面。为了配合第10阶层型剖面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层序地层学框架内,对该剖面第10期地层为主的地层序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旋回地层学研究。基于基本的岩相和沉积相的观察与研究,将该剖面沈家湾组中主要归为第10期的大部分地层归为一个叁级沉积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四级海平面变化层序;该叁级沉积层序大致包含48个准层序级别的六级米级旋回,这些米级旋回常常4个一组构成五级旋回(准层序组)而表现出明显的沉积旋回的1∶4的迭加样式,成为较为典型的米兰柯维奇旋回属性而可以作为代表性的"定时器"。结果表明,第10期地层的形成时限大致为4.80Myr(百万年),稍大于地球化学测年得出的4.10Myr(~495.0—489.5Ma);而且层序界面代表的沉积环境变化要超前于阶的界面代表的生物变化。因此,层序地层学框架内的旋回地层学研究,丰富了瓦尔岗剖面的地层学内容。(本文来源于《地层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吴怀春[3](2018)在《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和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旋回地层学的基本任务是对地层记录的(准)周期性旋回变化进行识别、描述、对比和成因解释,并将其应用于地质年代学以提高地层年代框架的精度和分辨率,实现地层高精度划分与对比。最近10余年来,旋回地层学研究得到了诸多进展,其进展主要表现为:1.天文学家建立的天文解决方案精度不断提高,为旋回地层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研究方法得到长足发展并不断优化,由岩性旋回识别到时间序列的数学分析方法得到极大提高;3.完成国际地质年代表的中、新生代的天文年代校正;(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8-10-21)

吴怀春[4](2018)在《中国古生代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生代是显生宙距今最为久远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代",它始于寒武纪早期的生物大爆发,止于显生宙最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跨越了从541 Ma至252.17 Ma的2.89亿年。在古生代漫长的演化进程中,地球系统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构造、气候和生物事件。高精度的年代地层格架对于理解地史时期地球构造、气候和生物事件的触发机制、演化过程和最终结果都极为关键。经典的生物地层学研究难以(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六)——专题76:亚洲季风与干旱环境演化、专题77:中国地层学研究进展与问题、专题78:大洋钻探的科学成就、进展和未来设想》期刊2018-10-21)

房吉闯,吴怀春,张世红,杨天水,李海燕[5](2018)在《寒武系古丈阶底界金钉子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发生了多细胞生物大爆发、以叁叶虫为代表的无脊椎动物的繁盛、多次碳同位素漂移以及小型生物灭绝等地质与生物事件,对这些事件的理解离不开精确的年代框架,但对寒武纪地层的高精度定年难度大,精度相对较低。旋回地层学方法利用古气候指标在地层中识别出米兰科维奇信号,建立分辨率达0.02-0.4 Ma的天文年代标尺,对地质时间进行天文年代估计。本文选择湖南古丈县寒武系古丈阶底界"金钉子"罗依溪剖面开展旋回地层学研究,目的是:1)建立剖面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2)约束各生物带持续年龄;3)探讨海平面变化与古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罗依溪剖面是寒武系第叁统第七阶古丈阶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Peng et al.2009),界线定义在距花桥组底界之上121.3 m处。目前在该剖面上识别出4个可全球对比的叁叶虫带,分别是Ptychagnostus punctuous(78~79.4 m),Goniagnostus nathorsti(79.4~111.9 m),Lejopyge armata(111.9~121.3m)和Lejopyge laevigata(121.3~164.78 m),前叁个属于鼓山阶上部,第四个属于古丈阶下部。利用SM-30手持磁化率仪、RS-230手持伽马能谱仪结合野外直接观察,建立了剖面2 cm间距的磁化率(MS)序列,5 cm间距的自然伽马(GR)序列以及5 cm间距的岩性序列,并结合前人的0.25~0.5 m间距的δ13C数据(Zuo et al.,2008),对剖面进行旋回地层学研究。深度域频谱分析和滑动窗口频谱分析显示研究层位较好地记录了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根据旋回结果估算此段地层沉积速率约为~6.3 cm/kyr,与平均频谱误差分析(ASM)得到最优沉积速率为~6.4 cm/kyr基本吻合。依据405 kyr长偏心率天文校准结果,建立了罗依溪剖面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计算出研究剖面的总持续时间为1382.6 kyr,包括鼓山阶上部690 kyr和古丈阶下部692.6 kyr。两个完整叁叶虫带持续时间分别为:G.nathorsti(518 kyr),L.armata(149.7 kyr)。研究层位代表了海侵过程,海平面持续上升并伴随小幅波动,指示当时古气候逐渐变暖,营养元素、陆源物质如磁性矿物等大量输入海洋,磁性矿物的输入使得沉积物的MS增大,而营养元素的输入和海域的扩大促使海洋初级生产力提高,12C被大量摄取,海水中13C的浓度相对升高,使得沉积物有较高的δ13C值,因此MS与δ13C呈正相关。但是δ13C在长偏心率频段滞后于MS,并且随着海平面升高,相位差呈递减趋势,可能反映了海洋生产力和陆源碎屑输入沉积之间的滞后关系与海平面高低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马雪莹,邓胜徽,樊茹,卢远征[6](2018)在《贵州习水上奥陶统宝塔组旋回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四川盆地宝塔组地层由于其醒目的多角形泥质网纹构造、广泛的分布范围和钻遇工业气流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次研究运用旋回地层学手段,对中国四川盆地良村剖面晚奥陶世宝塔组地层高分辨率磁化率(MS)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用瑞士产手持磁化仪在野外露头对地层进行磁化率测量并记录,运用Matlab和Analyseries 2.0.8软件对磁化率数据进行预处理、频谱分析、滤波和调谐处理,并结合小波分析方法识别出~405 ka长偏心率、~100 ka短偏心率和~20 ka岁差沉积旋回,并得出岁差旋回信号最强。利用405ka长偏心率旋回进行天文调谐后得出良村剖面宝塔组沉积时限为5.05Ma,平均沉积速率6.37m/Ma,5.05Ma的沉积时限与2018年国际地层表(ICS)中估算的宝塔组沉积时限也相近。从生物地层角度,得出牙形石Hamarodus brevirameus带和Protopanderodus insculptus带的延续时限分别为3.62Ma和1.43 Ma;由于宝塔组中没有发现凝灰岩,所以无法通过锆石实现定年,更无法知道宝塔组精确沉积时限,而宝塔组旋回地层的研究建立了宝塔组的浮动标尺,得到精确的宝塔组沉积延续时限,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石巨业,金之钧,刘全有[7](2018)在《基于旋回地层学方法的湖相泥页岩高频层序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湖相泥页岩沉积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使得这种泥页岩沉积成为旋回地层学分析的理想载体。米兰科维奇理论强调不同时间尺度的旋回性,其时间内涵是进行高频层序划分的有效手段,是传统层序地层学的有力补充。本文选取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理论作为基础,结合旋回地层学的时间属性,实现湖相泥页岩高频层序划分与对比。研究认为精确识别湖相沉积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是解决湖相泥页岩高频层序划分的关键问题。针对陆相沉积序列相变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本文以磁化率作为替代性指标,引入普通频谱(MTM)、进化谐波(EHA)和平均频谱拟合差(ASM)分析技术,约束沉积速率纵向上的变化,更精确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然后依据东营凹陷勘探实践和前期层序划分方案,结合基准面旋回变化理论,将四级层序与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时间量化为405 kyr;将五级层序与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时间量化为100 kyr;将六级层序与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时间量化为40 kyr,最终分别以长、短偏心率、斜率周期作为四、五、六级层序划分参考曲线,实现湖相泥页岩岩高频层序的定量划分。(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钟阳阳,吴怀春,张世红,杨天水,李海燕[8](2018)在《中国华南晚奥陶世旋回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旋回地层学发展迅速,继中、新生代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学者开始聚焦于古生代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中国华南发育了世界上最好的奥陶纪地层,有3颗"金钉子"落户于此,较完善的地层学研究有利于开展旋回地层学研究,反过来,通过旋回分析建立的高分辨率地层年代框架可为精深的古生物学、古环境、古气候学等研究提供基础。本文对云南省永善县万和剖面开展旋回地层学研究,目标层位自下而上包括宝塔组上部、临湘组、大渡河组、观音桥层和龙马溪组底部,总厚度为48.49 m,时代属凯迪早期值赫南特期。在野外实施连续采样,间距为1–2 cm,共获得样品2678个,通过实验测试获得高分辨率的非磁滞剩磁(ARM)序列。对ARM序列进行旋回分析,频谱分析、平均频谱估计(Average Spectral Misfit)结果均显示该套地层记录了较好的米兰科维奇信号。依次进行405 kyr和33.4 kyr调谐,得到的时间域序列频谱在403.6 kyr,135.5 kyr,95.9 kyr,42.7 kyr,33.4 kyr,23.1 kyr,21.4 kyr,18.9 kyr,18.1 kyr,15.9 kyr和15.2 kyr处具有显着的谱峰。根据33.4 kyr调谐结果,建立了该剖面宝塔组上部至龙马溪组底部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计算出临湘组、大渡河组及观音桥层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580 kyr、3335 kyr和177 kyr。完整笔石带的持续年龄自下而上为:Dicellograptus complexus带1326 kyr,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下亚带551 kyr,Tangyagraptus typicus亚带902 kyr,Diceratograptus mirus亚带247 kyr),Matabo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486 kyr,Metabolograptus persculptus带611 kyr。该剖面赫南特阶的持续时间为1097 kyr。(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马雪莹,邓胜徽,樊茹,卢远征[9](2018)在《华南凯迪阶宝塔灰岩旋回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研究通过对中国四川盆地沙滩剖面晚奥陶世宝塔灰岩高分辨率磁化率(MS)进行旋回地层学研究,得出磁化率的变化和重要的波长与天文轨道参数,长偏心率、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相对应。本次实验得出长偏心率旋回波长信号最强,这表明长偏心率可能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天文轨道力。天文轨道力影响日照量和海平面变化,这些变化与宝塔组灰岩沉积以及大家熟知的同期宝塔组和下伏地层之间的板块抬升运动有关。天文调谐后得沙滩剖面宝塔组灰岩的沉积时限为3.08Ma,平均沉积速率是10.39m/Ma。沉积时限数值比2015年国际地层表(ICS)中估算的宝塔组灰岩沉积时限数值小,这揭示宝塔组下部地层缺失,宝塔组开始沉积时板块抬升运动停止。(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张献文[10](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旋回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旋回地层学的发展为地层对比、天文年代标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陆相地层中旋回信号的识别、旋回信号的重现性、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是旋回地层学及天文年代学研究的难点问题。鄂尔多斯盆地发育比较连续的中生代河湖相沉积,是开展陆相沉积物旋回地层研究的理想地区。盆地西南缘下白垩统志丹群自下而上由宜君组、洛河组、环河组组成,为一套河湖相-沙漠相沉积的碎屑岩系,厚度420.36~1135.22m,是开展陆相沉积物旋回地层学研究的理想材料。本文通过对盆地西南部5个煤炭勘探区25个钻孔下白垩统环河组岩芯资料和自然伽玛测井数据分析,划分了环河组的沉积相,在此基础上利用天文轨道旋回理论,对7个钻井自然伽玛值进行了旋回地层学和天文年代学分析,并对旋回重现性进行了简单的讨论。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环河组为一套浅灰绿色~灰色~浅灰红色细碎屑岩,厚度149.41~718.42m,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薄,沉积环境为叁角洲相和湖相,进一步分为叁角洲前缘亚相、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2、对7个钻井的自然伽玛值旋回地层研究表明,研究区地层沉积明显受到天文轨道周期控制,在5个钻井(4401、NK613、NK301、2801、701)中识别出了岁差、倾斜率和偏心率周期,但在2个钻井(Z504、N701)中只识别出了岁差和倾斜率周期,总体显示研究区环河组良好的记录了天文轨道旋回信号。不同钻井识别出的旋回地层厚度(对应的理论周期时间长度)存在差异,分别为岁差周期1.04~2.04m(16ka~22ka)、倾斜率周期2.14~5.31m(28ka~57ka)、短偏心率周期6.01~13.20m(100ka~136ka)、长偏心率周期19.96~41.66m(400ka)。不同位置厚度周期的差异可能是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速率差异造成的。3、对研究区西部、中部及东部叁个钻井4401(叁角洲前缘亚相)、NK613(滨浅湖亚相)和N701(叁角洲前缘亚相)环河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研究显示,4401井环河组包含11.5个的400ka长偏心率周期、34.5个135Ka短偏心率周期81个57Ka倾斜率周期和209个岁差周期,浮动天文年代持续时间4.6Myr,平均沉积速率为13.41cm/ka;NK613环河组包含11.5个400ka长偏心率周期、80个57Ka倾斜率周期,209个岁差周期,浮动天文年代持续时间4.6Myr,平均沉积速率5.91cm/ka;N701井以49Ka的倾斜率周期最明显,包含51.5个49ka倾斜率周期和113个22ka岁差周期,浮动天文年代持续时间2.52Myr,平均沉积速率6.97cm/ka。西部和中部两个钻井环河组都记录了11.5个400ka长偏心率周期,具有较好的旋回信号重现性,但在东部的N701井,没有识别出长、短偏心率周期,是否是地层岩性差别还是其他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但用倾斜率周期估算的地层年代,比西部中部短,可能在东部存在沉积地层的缺失。(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旋回地层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很多地层学与沉积学特征,如显生宙较高的海平面位置以及最高的大气圈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性温暖的气候(温室效应条件)、后生动物骨骼生物礁的贫乏、叁叶虫的主导性、典型的方解石海、SPICE碳同位素事件所代表的大洋缺氧事件和大气圈增氧事件,将寒武纪芙蓉世特征化。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全新的芙蓉统年代地层格架已经得到了系统的确立,芙蓉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排碧阶、江山阶和没有得到最后定义的第10阶。湖南桃源县瓦尔岗剖面,以丰富的斜坡相叁叶虫的发育着称,是全球寒武系芙蓉统第10阶底界GSSP的候选剖面。为了配合第10阶层型剖面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层序地层学框架内,对该剖面第10期地层为主的地层序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旋回地层学研究。基于基本的岩相和沉积相的观察与研究,将该剖面沈家湾组中主要归为第10期的大部分地层归为一个叁级沉积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四级海平面变化层序;该叁级沉积层序大致包含48个准层序级别的六级米级旋回,这些米级旋回常常4个一组构成五级旋回(准层序组)而表现出明显的沉积旋回的1∶4的迭加样式,成为较为典型的米兰柯维奇旋回属性而可以作为代表性的"定时器"。结果表明,第10期地层的形成时限大致为4.80Myr(百万年),稍大于地球化学测年得出的4.10Myr(~495.0—489.5Ma);而且层序界面代表的沉积环境变化要超前于阶的界面代表的生物变化。因此,层序地层学框架内的旋回地层学研究,丰富了瓦尔岗剖面的地层学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回地层学论文参考文献

[1].欧莉华,伊海生,张超,钱利军.内蒙古乌兰盖盆地巴彦花组含煤地层的旋回地层学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2].梅冥相,王龙,李屹尧,彭善池,朱学剑.湖南桃源瓦尔岗剖面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寒武系第10阶旋回地层学研究[J].地层学杂志.2019

[3].吴怀春.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和挑战[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8

[4].吴怀春.中国古生代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与展望[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六)——专题76:亚洲季风与干旱环境演化、专题77:中国地层学研究进展与问题、专题78:大洋钻探的科学成就、进展和未来设想.2018

[5].房吉闯,吴怀春,张世红,杨天水,李海燕.寒武系古丈阶底界金钉子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6].马雪莹,邓胜徽,樊茹,卢远征.贵州习水上奥陶统宝塔组旋回地层学研究[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7].石巨业,金之钧,刘全有.基于旋回地层学方法的湖相泥页岩高频层序划分[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钟阳阳,吴怀春,张世红,杨天水,李海燕.中国华南晚奥陶世旋回地层学研究[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9].马雪莹,邓胜徽,樊茹,卢远征.华南凯迪阶宝塔灰岩旋回地层学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10].张献文.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旋回地层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8

标签:;  ;  ;  ;  

旋回地层学论文-欧莉华,伊海生,张超,钱利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