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宋华昌

摘要: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在课堂情境中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其质量不仅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有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师生对人生价值的体验和实现。认识和总结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认识师生关系的心理实质,指导教师与学生建立、改善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缺失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有了活力。同时由于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追求,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当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缺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环境欠佳,理念未能内化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学习的强烈愿望;时下学生家长忙于生计,造成大量留守儿童和监管的乏力,改革开放的大环境让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无序地灌输到懵懂无知的孩子心里,很大程度上对于孩子的学习起到了消极的作用,教师、学校给予学生的有效干预处处被动。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学生不好教!由于区域性教学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和教育产业化带来学校自主招生办学的恶性竞争,严重挫伤师生双方对执教求学的热情。

2.师生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不强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不够,或者说导入没有做好。当今的课堂,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直接把结论、答案告诉学生,一般都会通过启发的途径来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牺牲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课堂教学缺少对生命的观照。叶澜老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强调“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教书育人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的重任,教书和育人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教书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育人是要教学生做人,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但现在大多数课堂中教师还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3.教师对理论与实践未能融通

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方式,设计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之外的。同时,课堂教学的反思也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但许多教师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其次,缺少教学智慧的生成。教学智慧是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在通常情况下,教学智慧表现为教育者对教育现象的敏感和随机应变灵活处置事务的能力。当今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也就是教师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告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缺少智慧的生成,说到底还是对师生的层层束缚造成的。

4.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策略性

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差,由对学习的渴望、向往演变为厌倦、逃避,学习由个体加速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异化对个体片面、畸形发展的强化。某市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可能实际情况更严重。这些厌学的学生普遍成绩较差,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内在驱动力不够,他们表现严重的是自暴自弃。其次,学生的学习策略性缺乏。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课堂学习效率低,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薄弱。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缺乏应有的学习策略。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知识远不如在家自学。

二、营造有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师。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尊严的获得与提升、生命价值的实现。对学生来说,则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只有深刻改变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将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在农村初中,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不少思想品德课教师仍会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而没有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分析概括、参与体验等问题上。关于思想品德课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淡化学科知识,强调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参与。当然,任何学科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但不能让学生单纯地记忆结论或知识点,而应该让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变为课堂的主演,教师则成为幕后的导演。通过教师的导,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练习、优化板书设计等,使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到实处。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方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说农村学生比城里的学生差远了、现在的初中生基础太差了等。他们总是把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归咎于学生基础差、反应慢,甚至推向了他们的智力,这种一味在学生和他人身上找原因的想法,一定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严重损害师生间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至于降低或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

3.注重学法指导,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传统教学中,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产生了厌学情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会学习,课堂上不善于和他人合作,思想懒惰,不能积极思考反馈问题。新课改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且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古人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和感受,也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活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实现教学目标。

4.预设有效性的教学过程,提高思想政治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教师事先应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要达到什么的效果和目标。备学生,设计相应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当潜心研究、精心构思这一预案。思想品德新教材中每一个板块都包含了很深刻的教学意义,如“探究园”能让学生在参与情景再现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践与评价”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阅读与感悟”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刻理解编者对每个板块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活动。一堂课的好坏往往和课堂的气氛有关,也就是说一堂好的课,往往必须是教师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活动教学使过去令学生乏味的课堂变成学生喜爱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天堂。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使用实践探究、表演体验、谈话辩论、写作总结等,这些活动能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潜力,活动教学内容开放性强,给学生设置了更多的思考研究的空间,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使之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主动学习的高效状态,为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最佳的情境。

总之,路是人走出来的,条条道路通罗马。希望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师都能够正确看待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我们能够真正树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并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因地制宜,善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创造思想品德教学的新境界,正确看待有效性教学,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效益。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桥江中学

邮政编码:514443

标签:;  ;  ;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