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聂耳音乐创作中对劳动群众的形象刻画(论文文献综述)
连婉廷[1](2021)在《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文中研究指明音乐是一种包含人类丰富情感与复杂认知的艺术表达,能够为人类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功能,例如审美功能、教化功能、娱乐功能等。音乐的题材、体裁是丰富多样的,不过并非所有的音乐都主要服务于政治。在政治场域之中,部分音乐作品能够发挥政治功能,这类作品以表达政治信息为目的,塑造了“音乐政治表达”,发挥了相应的“音乐政治功能”。与普通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是,只有在政治场域中传递政治信息的音乐表达,才是音乐政治表达。由此,立足于音乐政治表达分析音乐政治功能,是政治学研究中具有音乐与政治交叉研究属性的重要范畴。政治与音乐具有相关性,虽然政治与音乐是看似相互独立的文明系统,拥有各自的形成逻辑与各自成熟的研究领域,但是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这些关联推动了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引发了由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逻辑,这些新的知识体系拓展了人类认知,丰富了人类文明成果,也构成了解释音乐政治表达的依据,为厘清政治与音乐之间的逻辑,提供丰富的学术想象空间和理论探索驱动。音乐政治表达能够发挥某种政治功能,象征、动员与认同便是其中三重较为常见的功能。自古以来,音乐政治表达的例子屡见不鲜,无论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中“乐与政通论”,还是柏拉图所提及的派地亚过程中音乐对教化民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抑或是亚里士多德对音乐调性和德性之间的关联性阐述,都能够反映出政治家通过音乐的强动员性、象征作用和塑造情感的价值,从而教化民众以实现促进社会稳定等政治目的。从音乐的社会价值来看,音乐能够充实人类精神、调动人类情感、传承人类文化以及塑造人类文明,无论运用明示还是隐喻的方式,音乐政治表达都在政治文化中传递着政治信息,并以艺术表达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姿态广泛存在。本文的总体架构是总分总的形式,第一章总体概括了音乐政治功能的基本内涵、三重功能的内在关联以及相关基础理论。最后一章总结了音乐政治表达的双向性和从责任视角延伸音乐政治研究的可能性。中间三章以并列式的方式进行展开,三种功能都通过功能主义中“结构-过程-功能”的研究层次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概念性的解释音乐政治表达的内涵是本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为,并非所有的音乐表达都能够实现政治功能,并且不同音乐所发挥的政治价值不同。不同音乐的具体内容、传播路径不同,这些差异成为了是否能够实现音乐政治表达以及实现何种政治功能的依据。因此,本研究并非在针对音乐的艺术性进行探索,而是立足于政治学的视角,将部分音乐作品作为分析对象,进而挖掘三重音乐政治功能的机理。其次,音乐政治功能很多,但是象征、动员与认同是较为常见的并且对政治需要而言十分重要的音乐政治功能。辨析音乐政治功能可以借鉴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并将其细化为“结构-过程-功能”三个维度。结构方面,从音乐的自身结构以及音乐的社会分工来理解音乐政治表达的微观结构与社会宏观结构。过程方面,音乐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表达能够促成某种政治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便是音乐政治表达能否发挥某种政治功能的过程。功能方面,不同的结构与过程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及其音乐的政治实践,音乐可以通过特定的结构与过程实现某种政治功能。最后,本文终章总结了音乐政治表达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对于政治稳定而言音乐政治表达的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亦可能是反向的。反向作用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引发争乱等。因此音乐政治表达需要从责任的视角对音乐创作者责任以及政府对音乐宣传的责任两个方面加以延伸。本文的研究重心在于三重政治功能,不同政治功能的产生逻辑不同,因此三重音乐政治功能的分析重点也有所不同。首先,音乐政治象征方面。能否实现音乐政治象征功能在于音乐符号能否通过政治意义的在场,实现符号的价值转向。通过政治权力的作用使广义的政治意义进行强化,从而实现音乐政治象征。其次,音乐政治动员方面。实现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核心在于是否能够进行情感的唤起,进而引发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从而通过音乐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动员。最后,音乐政治认同方面。实现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关键在于音乐中所表达的身份信息,能否使认同主体产生同一性、归属感、利益满足。因此,符号、情感与身份是厘清音乐象征功能、音乐动员功能与音乐认同功能的核心理论,具体展开如下。第一,音乐政治象征功能是通过音乐符号与政治意义相结合,形成的能够给人呈现出神圣性、权威性的音乐政治符号。音乐政治象征是包含政治意义的音乐符号,符号与象征之间的普遍差异在于意义的在场。因此,音乐政治象征既是音乐符号,更是饱含政治意义的政治象征。借助皮尔斯符号三元论可以发现,符号意义通过像似、指示与规约的方式被修辞,从而表达某种既定的意义。音乐政治象征通过音乐符号表达某种政治意义,并通过政治权威的认可、塑造和强化这一政治意义,最终生成具有权威性与神圣性的音乐符号,进而产生象征性权力。虽然各国国歌是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标志性作品,但是发挥政治象征功能的音乐表达远不止于此。所以,本文将“中宣部100首优秀歌曲”进行分类,从音乐的国家政治象征、音乐的政党象征以及音乐的政治精神象征三重角度进行作品梳理。研究发现,音乐政治象征功能具有神圣性、修辞性、权力转化性的特征,即政治象征的音乐表达具有神圣性、音乐的政治意义需通过修辞性实现、音乐的政治象征过程中的权力具有转化性。第二,音乐政治动员功能通过音乐情感的价值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促发群体参与政治运动,以实现政治目标。政治动员与相对较静态的政治象征不同,政治动员的目的是为了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唤起并培育政治情感,实现对政治思想与政治行为的动员。音乐的价值在于它既能够携带政治信息,同时也是情感的表达。音乐自身的旋律与节奏的配合更替能够引发听众对情感的期待和释放,再加之歌词中明确表达的政治信息,使音乐更适合于唤起和培育某种政治情感,并且音乐的社会感染性能够影响广泛的人群。因此,音乐在抗战、“下乡”等政治情景中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动员功能。研究发现,音乐政治动员功能具有人民性、明确性、社会感染性特征,即音乐政治动员以创作人民性内容为主、音乐政治动员事件具有明确性、音乐的社会感染性是实现音乐政治动员的关键要素。第三,音乐政治认同是通过音乐的情感信息与文本信息,向公民传递情感与认知,以促进公民认同心理的政治过程。因为音乐政治认同功能是建立在公民认同基础上的,所以身份不仅是理解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也是解释音乐政治认同的核心脉络。音乐中的政治信息不仅能够表达与身份相关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代表不同的身份。在音乐政治认同表达中,无论是由血缘、族群构成的“先天”的历史与文化观念,还是被“后天”的情感与社会认知改造而形成某种政治情感,抑或是通过利益驱动而形成的政治认知与政治倾向,都需要通过认同主体对音乐表达中的有关身份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研究发现,音乐政治认同具有公民性、分层性、边界性,即公民性是音乐政治认同的来源、音乐政治认同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以及传播内容具有分层性、音乐文化认同的跨边界性能够跨越政治的边界。总体来看,本文聚焦于自上而下的音乐政治表达范畴,因为正是这类音乐作品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然而,在广泛的政治文化中,自下而上的表达也是音乐政治表达中不可忽视的范畴,例如美国摇滚中具有大量的体现反叛精神的音乐作品。因此,政治责任对音乐政治表达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责任能够促进音乐政治表达的有序发展,发挥功能最大化。政治责任是完善音乐宣传体系的重要依据。一方面,政治责任可以使政府能够指导、改进和监督音乐宣传的内容、制度和机制。另一方面,音乐政治表达也需要基于具有政治责任意识的创作动机。就此而言,本议题还具有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
郝高博洋,魏艳[2](2021)在《聂耳“音乐年”初探》文中认为聂耳(1912—1935年)是抗日救亡时期中国作曲家的一面旗帜,聂耳音乐作品为中国新兴音乐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聂耳的创作期集中于1933—1935年,其中以"音乐年"(1934年)最为突出。1934年是聂耳音乐生涯最为丰富而厚重的一页篇章,音乐创作题材广泛、数量众多,群众歌曲创作走向成熟,对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及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音乐年"由来、"音乐年"年谱、日记与书信、音乐创作四方面,对聂耳"音乐年"进行了探究。
韦艺[3](2021)在《浅析《扬子江暴风雨》》文中指出自"五四"时期开始中国的歌剧便开启早期探索,从展现民族现实社会生活的背景出发,与民族传统戏曲、音乐和外国歌剧艺术进行交融,取之精髓进行创新,因此它既不同于传统戏曲,也有别于西洋歌剧,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是一部典型的话剧加唱形式的歌剧早期探索作品。本文将对中国早期歌剧、聂耳以及《扬子江暴风雨》进行阐述和作品分析。
黄晓丰[4](2020)在《民间音乐与交响音乐的现代融汇 ——交响音诗《纳西一奇》评析》文中指出朱践耳是一位在创作上求新求变的作曲家,他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并与中国传统的音乐素材、音乐风格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符合我国传统审美心理和观念,并形成了他自己的创作特色。《纳西一奇》创作于1982年,是朱践耳创作转型之后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也是他对于艺术创作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最好例证。作品《纳西一奇》由四个乐章构成,采用了民族五声调式及多调性的结构组合而成,每一乐章的标题都出自于口弦音乐,它们是“铜盆滴漏”、“蜜蜂过江”、“母女夜话”和“狗追马鹿”,根据这些章节的标题,朱践耳将其与纳西族的民歌进行结合,展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对作品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创作出了情感丰富、形态各异的音乐。朱践耳在《纳西一奇》中将自身的音乐素养与审美结合,对作品进行了细微的刻画与描绘,引发出了切合作品思想的内容与情境。他运用了纳西族的音乐素材,为其搭配新颖的结构与配器,节奏形态的多样与音色组合的多变为贴近生活原貌的音乐素材裹上了华丽的大衣,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灵感与审美的连接,生动地展现出了作品的美。该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品的选题缘由、文献梳理、创作方法及思路。第二部分对作曲家的生平简介、创作背景等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对作品的每个章节进行结构上的分析,结合音乐表现的需求与作曲家独特的结构逻辑,先从史诗的角度进行分析,再对其内部的音色结构布局进行分析,探索其作品中的创新之处。第四部分通过对作品本体及作品内涵的分析,挖掘作曲家在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音乐构思,以及作曲家如何运用独特的笔法和独特的视角进行创作。第四部分研究作曲家从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中国以及西方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并具体分析朱践耳如何将民间音乐素材运用于现代作曲技术手法中,其中进行了怎样的创新,以及这一创新背后所体现的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的思想。
彭丽桦[5](2020)在《音乐家舒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舒模是中国近代抗战时期的音乐家,戏剧理论家,其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服务,在音乐创作、戏曲声乐理论研究领域均取得重要成果。20世纪30-40年代是他歌曲创作生涯的开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鲜明的政治思想和丰富的群众性是歌曲创作的重要特色。抗战解放后,舒模投身于戏曲声乐研究领域,对戏曲、新歌剧、声乐方面阐释了相关的理论性研究,并发表重要意见,对我国近代戏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笔者发现这样一位在中国近代艺术文化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音乐艺术家却未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舒模的关注较少,因此本文以音乐家舒模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阅读法、历史研究法、音乐分析法、归纳分析法、资料整理法,以历史时代发展为背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进行写作。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包含选题缘起、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文献综述。正文部分以以下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生平事略与人生背景。本章主要对舒模的生平历程进行概述,以他的求学过程、在抗敌演剧队的音乐活动、解放后的生活历程为主要方向,并对其在历史宏观动态发展中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环境下进行论述。第二章:舒模音乐创作及歌曲作品分析。本章是对舒模的音乐活动、歌曲创编的具体情况及音乐分析来研究其歌曲创作的风格特点和深层表达。第三章:舒模在近代戏曲改革语境下的理论建树。本章主要阐释舒模在抗战解放后在戏曲、新歌剧、声乐等方面做出的理论性文章和建议的分析研究。第四章:历史评价与当代意义。在前面章节研究的基础上对舒模所做艺术贡献的总结,以及在结合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公正的历史评价。
高俊德[6](2020)在《论抗战时期云南红色革命歌曲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文中指出红色革命歌曲以歌颂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主题,崇尚人生理想,推进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激励人民献身于解放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去,内容包含着革命乐观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一种曲词组合、作品生动简洁易学、风格积极进取的音乐形式。抗战时期红色革命歌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被疏散到云南,组建了西南联合大学。一大批学者、教授和文化界人士齐聚昆明,成为云南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云南本土与非本土作曲家以及具有"五四"光荣传统师生们的到来,为云南音乐运动增添了新的力量。这一时期创作的红色革命歌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深刻的篇章。其特殊性取决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革命歌曲的主要任务是激励人民开拓进取、紧密团结、齐心协力的对抗外来侵略者,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选取了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到1945年)和云南有关的红色革命歌曲,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反映了红色革命歌曲的重要价值。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云南抗战时期红色革命歌曲创作概括。本章主要论述云南红色革命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红色革命歌曲的创作进行分类。第二章,云南抗战时期代表性作曲家及作品创作。从云南本土与分本土作曲家作品入手,把收集整理的红色革命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云南红色革命歌曲的主题类型和艺术特点。第三章,抗战时期云南红色革命歌曲的艺术特色。分别对红色革命歌曲中五种主要性质举例解析。第四章,云南红色革命歌曲的价值。是对现实价值与历史价值进行分析,即艺术价值、政治价值、时代价值、传承价值、教育价值等作以深入的研究。
彭露[7](2020)在《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吕其明是我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优秀电影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电影音乐、电视音乐、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等多个领域。吕其明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年探索期与改革开放三大历史时期,历经了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影视歌曲作为吕其明音乐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直观的体现了他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理念,特别是作品中所彰显对民族风韵不断的探索精神。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促使他创作出符合当下时代的优秀作品,并为中国影视歌曲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本文以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做更为整体客观的分析,从中梳理出他对于影视音乐创作践行一生的理念,以及对当下影视音乐创作的启示作用。
黄雅笛[8](2020)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近代歌曲发展的长河中,儿童歌曲以其独特而重要的形式最先得到发展,历尽曲折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儿童歌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儿童歌曲被赋予时代意义与情感色彩。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新时代,儿童歌曲创作也从萧条逐渐开始复苏,到八十年代,儿童歌曲创作开始大放异彩,进一步繁荣发展。本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八十年代前中国儿童歌曲发展轨迹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对八十年代儿童歌曲创作背景研究;第三部分是对八十年代儿童歌曲的梳理,包括代表人物、作品题材、体裁以及表演形式的分类;第四部分是对八十年代儿童歌曲音乐本体研究;第五部分是八十年代儿童歌曲创作成就及反思和建议。本文着重从社会历史背景、教育发展背景、作曲作词家、题材体裁、歌词旋律等方面对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歌曲创作进行分析研究,对八十年代后期儿童歌曲创作出现瓶颈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此时期中国儿童歌曲创作的经验与教训,对未来儿童歌曲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今后儿童歌曲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胡柱娟[9](2020)在《《综艺》杂志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艺》杂志创办于1948年的天津,以刊登现实生活题材的艺术作品和文章为主要内容,分享艺术工作者的实践经验与艺术思想,展现1948年的时代风貌与艺术生存状态。本选题拟从艺术理论的视角全面把握《综艺》杂志的内容,整体探析《综艺》杂志的主要艺术思想主张,挖掘当时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具体表现内涵,进一步分析《综艺》杂志艺术思想的价值与意义。《综艺》杂志在天津创刊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影响为《综艺》杂志的创办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二,时世政局的转变:从1947年12月国民党创办的《天津民国日报画刊》的停刊,到1948年1月先进杂志《综艺》的创办,前后时间连接紧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里,《综艺》杂志继续发扬毛泽东延安文艺精神,为宣传和革新艺术做出重要贡献;其三,在这个中国社会命运鼎革的关键时期,艺术界除了鲁迅引领的木刻新艺术发展繁盛外,其他艺术基本步入低潮时期,基于此,一群先进艺术工作者试图以创办《综艺》杂志改善这一现状。《综艺》杂志涉及美术、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杂志。内容包括中西艺术理论、艺术实践与技法、艺术教育等文章,是一本与国际接轨的杂志,可谓当年艺术界的百科全书。《综艺》杂志的作者,如叶圣陶、徐悲鸿、矛盾、郭沫若、刘铁华、马思聪等都是人民艺术家,倡导现实主义,他们的艺术思想影响着当年艺坛的整体发展方向。从当代反响来看,《综艺》这群作者的艺术思想及其作品一直流传至今,他们的艺术创作技法与艺术思想对当今学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综艺》杂志以“为人民艺术”为宗旨,以现实关照艺术,尝试净化艺术、改革艺术教育,倡导艺术家能够把握时代的脉络,创作新艺术,发展新思想,从而用典型抗战生活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宣传教化。这种科学性的艺术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艺术作品深入人心,因此深受大众追捧。《综艺》杂志的创办为推动新艺术的发展和艺术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西艺术相互交流与碰撞促使艺术多元化。
王鑫[10](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认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二、聂耳音乐创作中对劳动群众的形象刻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聂耳音乐创作中对劳动群众的形象刻画(论文提纲范文)
(1)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政治与音乐关系的相关研究 |
(二)政治与音乐研究的诸视角 |
(三)现有研究评价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音乐政治功能的内涵阐释与相关理论 |
一、音乐政治功能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政治象征、政治动员与政治认同 |
(二)政治功能与音乐政治功能 |
(三)政治表达与音乐政治表达 |
二、音乐政治功能的三重分析视角及其内在关联 |
(一)音乐政治功能三重分析视角的依据 |
(二)音乐政治功能的三重关系辨析 |
三、音乐政治功能的相关理论基础与阐释 |
(一)政治象征中的符号与音乐符号 |
(二)政治动员中的情感与音乐情感 |
(三)政治认同中的身份与音乐身份认同 |
第二章 音乐政治象征功能 |
一、符号视角下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解析 |
(一)音乐符号与音乐政治象征的差异 |
(二)符号学视角下音乐政治象征功能 |
二、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分析 |
(一)音乐的政治精神象征功能 |
(二)音乐的政党象征功能 |
(三)音乐的国家政治象征功能 |
三、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特性 |
(一)音乐政治象征艺术幻象的神圣性 |
(二)音乐政治象征内容的修辞性 |
(三)音乐政治象征的权力转化性 |
第三章 音乐政治动员功能 |
一、情感视角下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解析 |
(一)政治动员中音乐的情感实践 |
(二)情感视角下音乐政治动员功能 |
二、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分析 |
(一)音乐的政治行为动员功能 |
(二)音乐的政治思想动员功能 |
三、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特性 |
(一)音乐政治动员事件的确定性 |
(二)音乐政治动员方式的感染性 |
(三)音乐政治动员内容的人民性 |
第四章 音乐政治认同功能 |
一、身份视角下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解析 |
(一)政治认同中音乐的身份认同 |
(二)身份视角下音乐政治认同功能 |
二、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分析 |
(一)音乐的政治历史与文化认同功能 |
(二)音乐的政治情感认同功能 |
(三)音乐的政治利益认同功能 |
三、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特性 |
(一)音乐政治认同内容的公众性 |
(二)音乐政治认同传播的分层性 |
(三)音乐政治认同表达的跨边界性 |
结语:音乐政治功能研究的前景 |
一、理论拓展的空间 |
(一)音乐政治表达双向性与音乐创作责任 |
(二)音乐政治表达中的政府责任 |
二、学科交叉的可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聂耳“音乐年”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年”由来探究 |
二、“音乐年”年谱 |
三、聂耳日记与书信中的“音乐年” |
四、聂耳“音乐年”的创作 |
五、结语 |
(4)民间音乐与交响音乐的现代融汇 ——交响音诗《纳西一奇》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纳西一奇》创作之源 |
(一)纳西族音乐简介 |
1.宗教音乐 |
2.民间音乐 |
(二)朱践耳与《纳西一奇》 |
1.朱践耳简介 |
2.创作背景 |
二、《纳西一奇》文本分析 |
(一)《纳西一奇》结构分析 |
1.铜盆滴漏 |
2.蜜蜂过江 |
3.母女夜话 |
4.狗追马鹿 |
(二)《纳西一奇》语汇分析 |
1.谷凄调 |
2.时授调 |
3.窝热热 |
(三)《纳西一奇》创作手法 |
1.多样的结构布局 |
2.结构的紧密组织 |
3.乐器的大胆运用 |
三、《纳西一奇》的文化内涵 |
(一)理念的“兼容性”与“包容性” |
1.传统文化的“兼容性” |
2.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
(二)作品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
1.《纳西一奇》的民族性 |
2.《纳西一奇》的现代性 |
四、《纳西一奇》中的美学思想 |
(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体现 |
1.《纳西一奇》与“和而不同” |
2.《纳西一奇》与“天人合一” |
3.《纳西一奇》与纳西文化 |
(二)西方美学思想的体现 |
1.《纳西一奇》的“和谐美” |
2.《纳西一奇》的“模仿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音乐家舒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阅读法 |
2.历史研究法 |
3.音乐分析法 |
4.个案研究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文献综述 |
1.舒模音乐成就 |
2.舒模戏曲声乐艺术理论 |
一、生平事略与社会背景 |
(一)舒模生平事略 |
1.求学生涯 |
2.舒模在“抗敌演剧团”的音乐活动 |
3.解放初期后主要生活历程 |
(二)人生背景 |
1.政治、经济背景 |
2.文化运动背景 |
二、舒模音乐创作及歌曲作品分析 |
(一)歌曲创作的基本情况 |
1.歌曲创作的时间 |
2.歌曲创作题材与演唱形式 |
3.歌曲的时代影响力 |
(二)歌曲作品的音乐分析 |
1.歌曲的体裁 |
2.歌曲中国民歌风味和外来音乐特色 |
3.同音重复与节奏特征 |
4.歌曲结构与歌词之间的关系 |
三、舒模在近代戏曲改革语境下的理论建树 |
(一)在戏曲改革下的理论研究 |
1.戏曲练嗓的技巧训练 |
2.怎样保护嗓子 |
3.对戏曲改革问题的几点提出 |
(二)传统民族艺术文化理论 |
1.对“土洋”唱法争议的观点 |
2.优秀的民族声乐艺术文化 |
3.更好地为工农兵群众服务 |
(三)发展新歌剧的意见及作品评析 |
1.对新歌剧发展的意见 |
2.歌剧音乐的民族性 |
3.歌剧《草原之歌》评析 |
四、历史评价与当代意义 |
(一)历史评价 |
1.音乐创作 |
2.声乐戏曲 |
(二)当代意义 |
1.歌曲创作的时代意义 |
2.声乐戏曲的理论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舒模歌曲作品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论抗战时期云南红色革命歌曲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已具备条件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云南抗战时期红色革命歌曲创作概括 |
第一节 云南红色革命歌曲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云南红色革命歌曲创作主要群体 |
一、本土作曲家 |
二、非本土作曲家 |
小结 |
第二章 云南抗战时期代表性作曲家及作品创作 |
第一节 云南本土作曲家及其作品 |
一、聂耳及其抗战时期作品 |
二、王旦东及其抗战时期作品 |
三、张锐及其抗战时期作品 |
第二节 云南非本土作曲家及其作品 |
一、徐守廉及其抗战时期的作品 |
二、孙慎及其抗战时期的作品 |
第三节 云南本土作曲家音乐作品与非本土作曲家音乐作品艺术特征对比 |
一、艺术特征中的共性 |
二、艺术特征中的特性 |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云南红色革命歌曲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民族性 |
一.歌词意境上的民族性 |
二、旋律编创上的民族性 |
三、作曲技术的民族性 |
第二节 战斗性 |
一、作品内容上的战斗性 |
二、歌词意境上的战斗性 |
三、音乐旋律中的战斗性 |
第三节 时代性 |
一、作品背景上的时代性 |
二、歌词内容的时代性 |
三、歌曲创作的时代性 |
第四节 大众性 |
一、艺术技巧及表现形式的大众性 |
二、作品主题上的大众性 |
三、爱国教育上的大众性 |
第五节 政治性 |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红色革命歌曲的价值 |
第一节 云南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价值 |
一、政治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第二节 云南红色革命歌曲的现实价值 |
一、时代价值 |
二、传承价值 |
三、教育价值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音乐生涯 |
第一节 革命熔炉中成长 |
一、童稚从戎 |
二、幸逢名师 |
三、再遇伯乐 |
第二节 专业学习经历 |
一、启梦为现实 |
二、带职入校 |
第三节 音乐作品成就 |
一、影视音乐创作 |
二、交响乐的创作 |
第二章 吕其明影视歌曲作品综合分析 |
第一节 吕其明影视歌曲的题材 |
一、革命题材 |
二、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 |
三、爱情与艺术的交融 |
第二节 吕其明影视歌曲的音乐元素 |
一、扎根民间,汲取经典 |
二、织体思维 |
第三节 “画外乐”的呈现方式 |
第三章 吕其明影视歌曲的内涵与启示 |
第一节 鲜明的时代特征 |
一、传承战时革命精神 |
二、和平时代的追求与探索 |
第二节 特殊的地域性与群众意识 |
一、吕其明影视歌曲独特的地域性 |
二、为人民写作的意识 |
第三节 对影视歌曲创作的启示 |
一、民族元素在影视歌曲中的推广 |
二、不懈追求的精神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吕其明创作年谱总编 |
附录二 :访谈录整理 |
附录三 :冯灿文小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八十年代前中国儿童歌曲概述 |
小结 |
第二章 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八十年代儿童歌曲的创作环境 |
第二节 八十年代中小学音乐教材概况 |
小结 |
第三章 八十年代的儿童歌曲梳理 |
第一节 代表人物及作品 |
第二节 主要作品分类 |
小结 |
第四章 八十年代儿童歌曲唱词及音乐分析 |
第一节 歌词 |
第二节 旋律 |
小结 |
第五章 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歌曲创作成就及反思和建议 |
第一节 创作成就 |
第二节 创作反思 |
第三节 创作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综艺》杂志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学术研究综述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综艺》杂志在天津创刊的时代因缘 |
第一节 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政局转变:从《天津民国日报画刊》到《综艺》 |
第三节 杂乱的艺术发展现状 |
第二章 《综艺》杂志的创办主旨与栏目设置 |
第一节 《综艺》杂志的宗旨与取向 |
一、以现实关照艺术净化艺术 |
二、用现实主义艺术思想改革艺术教育 |
三、探索“为人民艺术”的发展道路 |
第二节 《综艺》杂志的栏目设置 |
一、美术 |
二、戏剧 |
三、电影 |
四、音乐 |
第三章 《综艺》杂志的艺术思想 |
第一节 提倡新艺术新思想 |
一、倡导新艺术 |
二、发展现实主义 |
第二节 把握时代性脉络 |
第三节 推崇以典型抗战生活为主的艺术创作题材 |
一、塑造典型艺术形象 |
二、以抗战生活为主要艺术题材 |
第四章 《综艺》杂志艺术思想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综艺》杂志艺术思想的价值 |
一、推动新艺术的发展 |
二、加快艺术教育改革 |
三、促使艺术多元化 |
第二节 《综艺》杂志艺术主张的当代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综艺》杂志文章信息概览及部分作者简介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聂耳音乐创作中对劳动群众的形象刻画(论文参考文献)
- [1]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D]. 连婉廷. 吉林大学, 2021(01)
- [2]聂耳“音乐年”初探[J]. 郝高博洋,魏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21(16)
- [3]浅析《扬子江暴风雨》[J]. 韦艺. 黄河之声, 2021(02)
- [4]民间音乐与交响音乐的现代融汇 ——交响音诗《纳西一奇》评析[D]. 黄晓丰.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5]音乐家舒模研究[D]. 彭丽桦.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论抗战时期云南红色革命歌曲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D]. 高俊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研究[D]. 彭露.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研究[D]. 黄雅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综艺》杂志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研究[D]. 胡柱娟. 河南大学, 2020(02)
-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