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分辨率油水分离装置现场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鑫[1](2020)在《射频法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研究及参数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世界上,原油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对各国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激增的石油开采量,在原油开采生产过程中,评价油井的产能、监测工作状态、合理高效的开采油气资源就成了尤为重要的环节。而且由于国内外原油含水率测量技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本文就参数优化和测量系统开展研究与调试,通过对测量系统结构设计和发射频率、相位和天线参数的优化,测量和监测原油含水率的实际变化,这一举措对油田开采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对天线结构进行了仿真与优化,确定了射频天线材质、尺寸和形状,设计了天线的外部保护膜和留电技术,优选了最佳的发射频率;针对现有国内外原油含水率测量存在的多值性和分辨率低的问题,致力于射频法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的参数优化,包括天线结构、工作频率、管道结构等。在优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新型的杯型原油含水率测量装置和井口测量管道式测量装置;研制了射频法原油含水率的全套电路,包括激励信号模块、运算放大模块、AD采样模块、调制检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等部分,并通过通信将测量结果显示于显示屏幕上。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调试后,建立了室内和室外实验模拟平台,采用不同比例的油水混合流体开展了大量的试验,验证了射频天线以及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总体性能。测试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参数灵敏优化后的水率测量系统性能良好,不仅有很好的单值性和线性度,而且的很高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可以满足原油含水率的使用要求,在油田进行了现场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性能。
李雷[2](2019)在《水平井油水两相流电法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石油有水平井近7000口,随着水平井钻井及大规模压裂技术的日趋完善,其规模仍将不断扩大。水淹是影响水平井开发的重要因素,发生水淹后,水平井含水急剧上升,而完善的水平井生产测试技术可以为堵水、压裂等措施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受水平井流型流态影响,当前的含水率测试技术仍不完善,无法达到水平井生产测试的需求。因此,本文以国内油田水平井实际开发测试需求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和流体力学仿真技术,并结合动态模拟实验研究,开展水平井电法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首先,针对近水平条件下油水两相流复杂的流型影响传感器含水率测试精度的问题,采用FLUENT仿真和动态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水平管道内的油水两相流流型变化规律和分布特性研究。建立三种水平管道的仿真模型,研究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在不同倾角、流量、含水率下的流动状态,分析流型对传感器的影响程度。搭建模拟实验平台,开展动态研究,得到流型分布图,验证仿真的真实有效性。其次,研究一种采用周向电导探针阵列在近水平条件下测量水相电导率的新方法,解决现有电导含水率计在水平油水两相层流条件下无法获取水相电导率的问题。根据水平油水分层流油水分布特性,设计周向电导探针阵列全水值测量方法的结构模型,通过ANSYS软件研究模型在不同电极结构、水平倾角下的电场分布和响应规律,以及不同矿化度下该模型与电导含水率计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该模型样机,开展不同水平角度、温度、矿化度下的静态实验,验证模型测量含水率的可行性。再次,研究一种水平井新型结构电容含水率测量方法,解决传统同轴电容含水率计在低产液水平井含水率测量中分辨率低的问题。开展同轴、筒状和新结构电容含水率测量方法原理分析,通过COMSOL软件构建新型电容含水率测量方法的结构模型,分析模型在不同电极长度、流道半径、绝缘层厚度下的灵敏度分布,得出最优的模型结构设计方案;分析该模型在水平井不同流态、不同油泡接触方式、以及不同倾角下的响应特性,得出该模型在水平井中适应的流型范围,为新型电容含水率计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最后,设计开发新型电导、电容含水率测量方法样机,在水平模拟井筒开展油水两相流动态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流量、含水率条件下两种含水率测量方法的响应规律及测量精度。开展水平井现场试验,分析新型电法含水率测量方法的现场测试结果,通过现场试验验证新结构电法含水率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杨金华,李晓光,孙乃达,张焕芝,邱茂鑫,焦姣,侯亮,张珈铭,郭晓霞,刘知鑫[3](2019)在《未来10年极具发展潜力的20项油气勘探开发新技术》文中提出为增储上产和降本增效,未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在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同时,将陆续推出或应用一些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跟踪分析世界石油科技最近进展,筛选出20项在未来10年极具发展潜力的油气勘探开发新技术,具体包括:智慧地质、勘探开发一体化智能化协同平台、智能油田、纳米智能驱油技术、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地下原位改质技术、高精准智能压裂、智能化海底工厂、浮式LNG装置、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低成本开发技术、压缩感知地震勘探技术、人工智能地震解释技术、弹性波成像技术、随钻前探与随钻远探技术、光纤测井技术、"一趟测"测井技术、耐超高温井下仪器及工具、智能钻井、连续运动智能钻机、双壁管反循环钻井。
赵觅[4](2018)在《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大庆油田北二西试验区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的采出液和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驱油剂返出高峰期的采出液和采出水性质进行跟踪监测,考查该采出液和采出水的pH值、矿化度、组成、相结构及分离特性,再通过实验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驱油剂中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物质单独和不同组合对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界面性质、体相流变性的影响。通过模拟三元复合驱注入液中水相微乳液的演变过程,探索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纳米和亚微米尺度油滴的来源和形成机理。并通过研究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界面性质和流变性质,确定了影响该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主要因素,探求了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的采出水的特性、成因以及难以处理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油水分离效果的解决办法。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剖析中发现了粒径为0.08μm1μm的纳米、亚微米油滴,这些油滴形成了O/W型、W/O/W型等多重乳状液,油滴的大小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线团高度重合,一直未被认定是乳状液的分散相。由于这些油滴粒径小,聚并和浮升能力差,用常规的处理工艺难以除去,导致采出水中的含油量远超回注地层水的控制指标。碱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形成和稳定主要有两方面作用:(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大,油珠粒径变小;(2)高含量的碱压缩油水界面扩散双电层,减弱油珠之间的静电斥力,促进油滴之间的聚集和聚结。这两种相反作用的叠加结果使得采出液相分离过程中的水相含油量随碱含量增加而降低。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O/W型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和失稳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大,油珠粒径变小;(2)增大油珠表面的过剩负电荷密度和油珠之间的静电斥力,阻碍油珠的聚集和聚并;(3)通过Marangoni效应阻碍油滴聚并过程中平板水膜的排液,增加稳定性。以上三种作用都是使采出液相分离过程中水相的含油量随表面活性剂含量增大而增大。聚合物在O/W型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和失稳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1)增大水相粘度,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加,油珠粒径变小,油珠上浮速度下降;(2)通过空位絮凝作用促进油珠的聚集和聚并,使油珠上浮速度增加。在这两种相互对立作用的共同影响下,使采出液相分离时水相含油量随聚合物含量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通过对ASP注入液在油藏中运移和地面集输过程中演变的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的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有数量可观的纳米、亚微米尺度油滴,是ASP注入液中的膨胀胶束在表面活性剂浓度降低至临界胶束浓度以下时发生崩溃的结果,膨胀胶束崩溃时释放出其中增溶的原油形成了粒径小、高度分散的油滴。如何有效地去除这些纳米、亚微米尺度的油滴,是影响这种采出水能否回注达标的关键。采用具有水溶性嵌段聚醚和聚丙烯酸衍生物结构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具有良好脱水作用的油溶性嵌段聚醚成分的活性剂等复配制成的油水分离剂SP1013,能高效地促进油滴特别是小油滴与大油滴之间聚并,显着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在现场试验区应用上,将加药点从转油站前移到油井井口,在管道集油输送过程中,采出液与化学药剂在这段时间进行剪切和反复混合,大大增加了油滴之间的碰撞机会,强化了大油滴对小油滴的捕获和聚并,有效减少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分离采出水中纳米、亚微米尺度油滴的数量,降低后续采出水的除油难度。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使用同类型驱油剂采出液的油水分离和采出水的深度处理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王延军[5](2018)在《化学驱高粘度油气水多相流电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油气水多相流普遍存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油井中,其流量的准确测量对石油生产过程控制及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化学驱开发方式下,井下多相流流量测量仍存在诸多问题:注入井高粘度流体流量采用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测量误差偏大,产出井高粘度油水两相流和油气水三相流尚无有效可行的流量测量方法。为了解决该难题,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响应特性,提出注入井高粘度单相流流量测量方法、产出井高粘度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方法、产出井集流式电磁流量-电导持水率-光纤探针持气率多传感器融合的三相流分相流量测量方法。对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进行理论分析,在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应用绝缘体边界条件,采用格林函数方法求解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基本微分方程,获得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响应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通过求解格林函数,获得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函数的数学模型;采用磁偶极子磁场理论,通过求解矢量磁位,获得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磁感应强度函数的数学模型。根据响应方程、权重函数和磁感应强度的数学分析,完善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的理论模型。研究权重函数、磁感应强度和流态等条件对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输出特性影响,通过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理论模型的数值分析,研究权重函数和磁感应强度在环形测量区域、圆形测量区域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感应电势的影响,阐明环形测量区域、圆形测量区域流态与传感器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揭示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流量测量误差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环形测量区域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输出特性受流态(流速剖面分布)严重影响,感应电压差最大偏差约为10.2%,而圆形测量区域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输出特性受流态(流速剖面分布)影响较小,感应电压差最大偏差仅为1.9%。在传感器理论模型数值分析基础上,利用单相流标定装置对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在清水和不同浓度/粘度聚合物溶液中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在清水中,其响应特性受到流态严重影响,而在聚合物溶液中响应特性不受聚合物溶液浓度/粘度影响。分析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在油水两相流、清水和高粘度聚合物溶液中响应特性,发现在油水两相流中传感器响应特性不受含水率变化影响,在清水及高粘度聚合物溶液中传感器响应特性也不受聚合物溶液浓度/粘度变化影响。针对化学驱注入井高粘度聚合物溶液流量测量误差大的问题,基于清水层流流态约束的校正模型,提出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测量化学驱注入井高粘度流体流量的方法,满量程误差绝对值小于5.0%,比现有仪器测量误差降低7.0%。为解决化学驱产出井没有可行的高粘度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方法的问题,提出采用清水标定的回归方程作为计算方程的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方法,满量程误差小于5.0%。最后,现场试验验证这两种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针对化学驱产出井高粘度油气水三相流尚无有效测量方法的问题,研究油气水三相流多传感器融合流量测量新方法。将多传感器融合测量空间内油气水三相流划分为三种流型;基于对多传感器在油气水三相流中的响应规律分析,建立多传感器标定图版和油气水三相流多传感器组合解释模型;提出集流式电磁流量-电导持水率-光纤探针持气率多传感器融合的油气水三相流分相流量测量方法,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避免复杂多变流型对三相流测量的影响。现场试验证明,提出的油气水三相流测量方法适用于化学驱产出井油气水三相流分相流量测量。
刘琳[6](2018)在《油水分离磁芯旋流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油水分离旋流器主要是利用油水的离心力不同,从而导致油滴和水滴径向运动方向的不同来实现快速的分离,但随着油田聚驱、三元复合驱等驱油技术的逐步扩大应用,采出液粘度逐渐升高,乳化严重,分离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提出了将磁场引入旋流器,实现离心力场与磁场耦合作用下旋流器的高效分离,相应的设计了磁芯水力旋流器。其主要由旋流器及安装在旋流器中由若干线圈绕成的磁芯组成。磁芯中的线圈按一定顺序排列后可提供磁场并对旋流器内的固体磁性颗粒施加指向旋流器中心的径向磁力。其中,固体磁性颗粒是人为的以连续进料的形式添加到油水混合液中的,由亲油型高分子材料包裹磁性材料复合而成,其密度、粒径与油相接近。在分离过程中,磁性颗粒同时受到离心力和磁力,因此这些磁性颗粒能够通过与油滴的接触和碰撞作用来“携带”或“推动”油滴朝向旋流器中心运动,最终实现油水的高效分离。对磁芯旋流器的分离原理以及磁性颗粒及油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初步建立了有无磁场条件下磁性颗粒及油滴的受力模型,从理论上确定了通过磁性颗粒携带或推动油滴的方法来提高分离效率的可行性。以流体速度作为分析对象开展了PIV测速试验,结果表明,待测截面上的速度云图、矢量图及沿Y轴方向的速度变化曲线等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基于理论计算开展离心力场与磁场耦合下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磁性颗粒是否受磁力以及受到磁力的大小均对旋流器的分离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得出了该结构旋流器分离性能最佳时磁性颗粒所受的磁力为7.5×10-8N,此时,效率由无磁场时的75.1%提高到98.1%。在对磁芯旋流器的处理量进行优选时,发现当处理量Qi为4m3×h-15m3×h-1时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当分流比F为30%左右时,该结构的磁芯旋流器在溢流油相浓度相对较高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通过室内PIV测速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磁芯水力旋流器对油水分离效果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油水旋流分离器在分离方法和结构设计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袁士义,王强[7](2018)在《中国油田开发主体技术新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田开发主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开采多年的老油田得以持续有效深化开发,原来认为难以开采的复杂油田得以有效开发动用,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石油的保障供给能力。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中高渗高含水、低渗透、稠油、复杂断块、特殊岩性等油田近10年来开发主体技术取得的新进展,特别是在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取得的国际领先成就,分析了各类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配套应用、攻关试验、超前储备"三代主体技术滚动接替的发展路线和技术方向。建议的重点研究工作有:(1)进一步完善老油田精细注水和化学驱、化学驱后提高采收率、低渗油藏注气等理论技术的研发和矿场试验;(2)加强纳米智能驱、原位改质、同井注采等颠覆性技术的基础理论方法研究;(3)超前储备适应低油价、新领域(深海、深层、非常规等)、高难度(四次采油、超低渗三次采油等)条件下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通过开发技术及油藏管理的不断创新,推动油田开发主体技术的研发换代和有序接替,实现油田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张宏奇[8](2017)在《聚合物驱采出水深度处理及配聚粘损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驱油技术已成为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提高原油采收率、确保油田持续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聚合物驱油是指将聚丙烯酰胺加入到注入水中,从而增加注入液的粘度及滞留时间,降低油层渗透率以调整吸水剖面,改善水油流度比和实际波及系数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然而,在聚合物混合注入系统中,由于机械剪切、水质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聚合物溶液一定程度的损失,影响聚驱的效果。因此,如何在聚合物溶液配制、输送及注入过程中,保持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是保证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的重要支撑。在聚合物混合注入流程中,即聚合物母液与稀释水经静态混合器混合配制成聚合物目的液并输往注入井的过程中,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稀释水水质、流量调节器(一泵多井流程)、静态混合器和注入管道。为降低聚合物溶液在混合注入系统中的粘度损失,本论文针对上述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系统研究。在对聚合物驱注入系统节点构成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鉴于为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稀释水多为聚驱采出污水处理后回用,以提升稀释水水质为目标进行了含聚含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然后,考虑降低聚合物溶液在配制和输送过程中由于机械剪切力造成的粘度损失,设计开发了新型低剪切静态混合器和低剪切母液流量调节器,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最后,进行了管道粘度损失微生物抑制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溶气净化→溶气生物净化→生物强化处理→固液分离”处理工艺处理含聚含油污水,当处理量达到3000 m3/d时,系统停留时间约为21.6 h,净化分离出水含油量为5.2 mg/L,悬浮物含量为9.6 mg/L,悬浮物粒径中值为1.2μm,辅以常规的二级过滤工艺时,出水含油量降低到0.4 mg/L,悬浮物含量降低到3.4 mg/L,悬浮物粒径中值为1.2μm,水质大幅优于含油量低于5 mg/L,悬浮物含量低于5 mg/L,悬浮物粒径中值低于2μm的深度处理污水水质标准。同时,基于该处理工艺可大幅降低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硫化物等污染物浓度,提升稀释水水质质量以减小聚合物粘度损失。在聚合物配注系统中,由静态混合器导致的聚合物粘度损失率高达8%以上,是造成聚合物粘度损失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分析常规静态混合器混合机理,明确了导致混合均匀度低、粘度损失率大的根本原因,进而设计并研制了能够有效降低粘度损失的螺旋型低剪切静态混合器,其中所采用的并联式多螺旋型混合单元通过流体绕流和离心力作用实现混合介质径向分离与对流,该模式与常规静态混合器强制分割与合并的模式相比具有提高混合均匀度、降低剪切速率的优点,试验效果表明,低剪切静态混合器引起的聚合物平均粘损率仅为3.06%,混合不均匀度平均值为5.06%,分别较SX、SK等混合单元组成的常规静态混合器下降3.64%和4.78%。研究表明,由母液流量调节器所导致的聚合物粘度损失能达到5%,也是聚合物粘度损失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分析聚合物母液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和常规母液流量调节器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梭形杆低剪切母液流量调节器,并对调节器内部的流场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现场试验对低剪切母液流量调节器的调节性能和粘度损失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低剪切母液流量调节器导致的聚合物母液平均粘度损失损率为2.49%,较相同工况下的常规文丘里母液流量调节器下降2.04%。与上述由机械作用引起粘度损失不同的是,在输送管道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大量滋生与繁殖,其腐蚀管道所产生铁离子及硫化物,也是造成聚合物溶液粘度损失的原因之一。研究中考虑硝酸盐还原菌(NBR)与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生存竞争性,通过底物竞争机制,可利用NRB抑制SRB的生长,达到降低粘度损失的目的。实验从油田配注污水中筛选得到了硝酸盐还原菌Alccligenes sp.JNS05,验证了其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抑制效果。将菌株扩大培养后,将培养液注入油田注聚系统中,考察其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还原菌JNS05能够有效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代谢,实现SRB的无害化,将该JNS05培养液注入至油田聚合物注入管线中,能够有效降低注入井井口的硫化物及总铁离子含量,并能够显着提高注入井井口的注入粘度,降低聚合物粘度损失达10%以上,另外,对于聚合物溶液停留时间更长的注入管线,其中存在的管线粘损更为严重,使用硝酸盐还原菌的抑制效果也更为显着。综合实验及理论研究认为,为控制聚合物溶液在混合注入系统中的粘度损失,通过改善提升稀释水水质、降低配注过程中的机械作用、抑制配注管道中微生物的滋生等一体化技术方法,可降低聚合物配注过程中各个环节造成的粘度损失,取得显着效果,并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陈华兴[9](2017)在《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保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海上油田稠油资源丰富,提高采收率潜力巨大。海上稠油采收率每增加1%,就相当于发现一个亿吨级地质储量的大油田。由于海上稠油油田储层疏松、原油粘度高与密度大、注入水水源复杂、油层厚和井距大,特别是受平台空间狭小等海洋工程条件的影响,陆地油田许多成熟技术无法直接照搬到海上稠油油田开发。2003年海上油田创新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至今,形成了一系列海上油田化学驱生产规律认识,取得了聚驱累增油超过515万方的良好效果,其中,绥中36-1油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海上聚合物驱示范油田。尽管取得了上述成功,但也发现和暴露出含聚污水水质变差、达标处理难、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欠注井比例高、欠注量大、注水井解堵措施有效期短、层间矛盾突出等制约海上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本文以上述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含聚污水配伍性实验评价方法与含聚污水水质准确测定方法,研究了含聚污水与普通污水结垢机理的差异,探讨产出聚合物对结垢形态的调控机理,明确含聚污水回注对储层的伤害机理,总结了含聚污水回注井与常规水源注入井吸水规律的差异,分析了欠注井的堵塞物类型和堵塞范围,针对性的提出储层保护技术措施建议与解堵增注技术,并部分开展现场试验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绥中36-1油田含聚污水与普通污水结垢机理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二者均结碳酸钙垢,普通污水中碳酸钙垢自型程度高,呈立方体状,粒径>20μm。含聚污水中的产出聚合物通过分子链上的-COO-与Ca2+匹配、键合,调控碳酸钙多边晶型向球形纳米微晶方解石(<5μm)形态转化,结垢晶体间相互粘连,并与悬浮物、地层微粒、残余聚合物本身等相互交联成团,形成粒径粗大的复合堵塞物(>50μm),注入储层后,堵塞储层的大、中孔喉,形成内滤饼和端面滤饼,加深了储层伤害深度及复杂程度。SZ36-1油田储层层内层间、平面上非均质性严重,导致了含聚污水回注井不同油组周期性出现主力吸水层被堵塞、非主力吸水层转变为主力吸水层的特殊性堵塞规律。与该区常规水源注入井中主力吸水层始终保持主力吸水地位的规律有一定差异,最终导致渗透率相对低的油组不吸水或弱吸水,注水井欠注,注水效果变差。基于含聚污水富含乳化油、稳定性强,目前行业与企业标准中推荐的水质检测方法存在测试结果误差大、耗时长等难题,优化改进了含聚污水水质测定方法,测试精度和效率大幅提高。用改进方法对现场水质进行了测试,发现注入水中的含油率、固悬物含量、总铁和硫酸盐还原菌等指标均超标。根据储层保护为主预防的原则,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地面预结垢并联合超声波作用控制含聚污水堵塞储层的预防效果,降低伤害率幅度达30%以上。另外,提出弱化含聚污水中产出聚合物絮凝水中机杂形成复合堵塞物的储保思路,研发出新型污水处理剂,并在矿场试验期间,现场水质大幅度改善。同时还推荐了降低注水强度、优化化学药剂加药点间距、分级调控水质指标等储层保护措施建议,为海上聚驱油田采出液处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针对已堵塞的欠注井,明确了近井2米范围内是堵塞严重带,堵塞物质主要是聚合物、油污及碳酸钙垢、腐蚀产物、地层微粒等物质,是含聚污水中的复合堵塞物长期在井下聚集形成的。提出了利用高效解堵体系“充分渗透、溶胀、分散、剥离”复杂堵塞物,再进行“聚合物降解、有机物质溶解、无机堵塞物酸溶蚀”,最后采取短时高压注水实现储层微压裂,实现含聚污水回注井的有效解堵增注。
郝伟翔[10](2017)在《分相控流过环空三相流测井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大庆油田正处于开发后期,产出油井中普遍存在高含水、低产液、并且大多数产出井中存在着脱气现象,造成三相流流动状态。由于三相流体流型变化大,流动复杂,三相流各相参数检测难度大,对于三相流的测量技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相探索研究的新课题,目前在用的测井仪器中,并没有一种可以直接测量产出井油气水三相含量的仪器。本仪器涉及产出井三相流测井技术,通过利用体积法以及重力分离法进行油气水三相流体的测量,可以定量的计算出油井产出层段的油气水含量。在全集流的状态下,通过传感器特性不同实现对油气水的判断,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同时降低测量难度。本文通过三相流模拟井产出剖面测井仪器标定对比、以及实验装置的现场应用情况改进及分析,分相控流三相流测井仪可以达到预期标准,并能达到三相测量的目的,并且对现场实验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日后三相流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高分辨率油水分离装置现场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分辨率油水分离装置现场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射频法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研究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含水率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含水率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原油含水率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射频法原油含水率的测量系统的理论研究 |
2.1 电磁波理论的研究 |
2.2 射频法原油含水率测量原理 |
2.3 射频法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的理论模型的建立 |
2.3.1 射频天线模型研究 |
2.3.2 油、水介质极化与频率关系研究 |
2.3.3 射频传感器在导电煤质中幅频特性的理论研究 |
2.3.4 射频传感器在含水原油下的电偶极子的电场的理论研究 |
2.3.5 射频传感器在含水原油下接收天线上的电压求解模型研究 |
2.4 射频法原油含水率测量的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频天线的仿真设计与参数优化 |
3.1 射频基本概念和频率的确定 |
3.2 射频天线的研究 |
3.2.1 天线的分类 |
3.2.2 天线参数的基本概念的分析以及研究 |
3.2.3 天线参数的设计与优化 |
3.3 馈电网络的研究设计 |
3.4 射频天线保护膜的选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法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的开发与试制 |
4.1 测量系统的总体方案研究设计 |
4.2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
4.2.1 电源电路设计 |
4.2.2 射频信号激励电路设计 |
4.2.3 运算放大电路设计 |
4.2.4 功率检波电路设计 |
4.2.5 SD卡存储电路设计 |
4.2.6 液晶显示电路的设计 |
4.2.7 通信电路的设计 |
4.2.8 SIM800C传输通信电路 |
4.2.9 MCU主控电路的设计 |
4.2.10 射频电路硬件抗干扰性 |
4.2.11 测量系统总体硬件电路的实现 |
4.3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3.1 测量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3.2 ADC模块程序的设计 |
4.3.3 液晶显示程序的设计 |
4.3.4 SD卡存储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展测试联调与系统试验 |
5.1 室内模拟系统试验 |
5.1.1 室内模拟测量系统平台 |
5.1.2 试验方案设计 |
5.1.3 室内模拟试验过程 |
5.1.4 试验结果分析 |
5.2 室外实验 |
5.2.1 试验平台的搭建 |
5.2.2 试验方案设计 |
5.2.3 试验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开展的工作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水平井油水两相流电法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近水平井油水两相流流动参数综述 |
1.2.2 近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方法发展现状 |
1.2.3 近水平管油水两相流体流型流态研究现状 |
1.2.4 电导法含率测量方法发展现状 |
1.2.5 电容法含率测量方法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近水平管油水两相流型流态理论仿真及实验研究 |
2.1 近水平管油水两相流数值模拟及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
2.1.1 水平直井模拟装置 |
2.1.2 电导含水传感器测量通道动态模拟装置 |
2.2 近水平直井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2.1 水平直井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2.2 不同倾角水平直井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2.3 近水平直井油水两相流流型分布 |
2.3 电导含水传感器测量通道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3.1 水平条件下电导传感器测量通道内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3.2 不同水平倾角电导传感器测量通道内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3.3 近水平条件下电导传感器测量通道内油水两相流型分布 |
2.4 组合电容传感器测量通道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4.1 水平条件下组合电容传感器测量通道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4.2 水平正角度下组合电容传感器测量通道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4.3 水平负角度下组合电容传感器测量通道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平井单截面周向电导探针全水值测量方法研究 |
3.1 CCPA含水率测量原理及模型建立 |
3.1.1 电导法含水率测量原理 |
3.1.2 近水平井油水两相流全水值测量新方法 |
3.1.3 CCPA几何模型构建 |
3.2 CCPA模型电场及敏感度分布特性仿真分析 |
3.2.1 CCPA模型电场分布及敏感度 |
3.2.2 CCPA模型在不同电极直径下电场及敏感度分布特性 |
3.2.3 CCPA模型在不同探针高度下的电场及敏感度分布特性 |
3.3 不同工况及结构的CCPA模型响应特性仿真分析 |
3.3.1 CCPA模型在不同水平倾角下静态响应特性对比分析 |
3.3.2 CCPA模型在不同探针高度下静态响应特性对比分析 |
3.3.3 CCPA模型在不同矿化度下与电导含水率计响应关系分析 |
3.4 CCPA模型室内实验样机设计及静态实验研究 |
3.4.1 CCPA室内实验样机电路系统设计 |
3.4.2 CCPA室内实验样机在不同水平倾角下的静态实验研究 |
3.4.3 不同温度和矿化度下CCPA室内实验样机标定实验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平井组合电容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 |
4.1 电容含水传感器测量方法原理 |
4.1.1 同轴电容传感器测量方法原理 |
4.1.2 筒状电容传感器测量方法原理 |
4.1.3 组合电容传感器测量方法原理 |
4.2 组合电容含水率测量方法模型静态仿真分析 |
4.2.1 组合电容传感器的建模 |
4.2.2 组合电容测量方法模型的电场分析 |
4.3 组合电容测量方法模型结构优化 |
4.3.1 电极长度对灵敏度的影响 |
4.3.2 流道半径对灵敏度的影响 |
4.3.3 金属层内绝缘层的厚度对灵敏度的影响 |
4.4 组合电容测量方法模型水平条件下仪器响应特性分析 |
4.4.1 不同流型状态下组合电容测量方法模型的响应特性分析 |
4.4.2 油泡接触电极时组合电容测量方法模型的响应特性分析 |
4.4.3 近水平条件下组合电容测量方法模型响应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平井含水率样机开发与模拟装置动态实验研究 |
5.1 水平井含水率测量方法模型样机开发 |
5.1.1 电导组合一体含水率测量方法模型样机 |
5.1.2 组合电容含水率测量方法模型样机 |
5.2 水平井模拟实验装置 |
5.3 电导组合一体模型样机动态实验研究 |
5.3.1 CCPA模型样机动态实验研究 |
5.3.2 电导组合一体模型样机动态试验研究 |
5.3.3 电导组合一体模型样机与快关阀法测量持水率对比 |
5.3.4 基于滑动比模型的持水率预测含水率方法研究 |
5.4 组合电容含水率模型样机动态实验研究 |
5.4.1 近水平油水两相流条件下组合电容模型样机动态试验 |
5.4.2 组合电容模型样机瞬态响应结果分析 |
5.4.3 组合电容模型样机测量精度检测 |
5.5 水平井含水率测量方法模型样机现场试验 |
5.5.1 预置式水平井测井工艺 |
5.5.2 水平井井下牵引器 |
5.5.3 水平井含水率测量方法模型样机现场试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未来10年极具发展潜力的20项油气勘探开发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智慧地质 |
2 勘探开发一体化智能化协同平台 |
3 智能油田 |
4 纳米智能驱油技术 |
5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 |
6 地下原位改质技术 |
7 高精准智能压裂 |
8 智能化海底工厂 |
9 浮式LNG装置 (FLNG) |
1 0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低成本开发技术 |
1 1 压缩感知地震勘探技术 |
1 2 人工智能地震解释技术 |
1 3 弹性波成像技术 |
1 4 随钻前探与随钻远探技术 |
1 5 光纤测井技术 |
16“一趟测”测井技术 |
17耐超高温井下仪器及工具 |
18智能钻井 |
19连续运动智能钻机 |
20双壁管反循环钻井 |
21结束语 |
(4)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元复合驱技术 |
1.1.1 三元复合驱技术原理 |
1.1.2 三元复合驱技术在油田矿场的实际应用 |
1.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
1.2.1 化学驱采出液的形成及特性 |
1.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类型及特性 |
1.2.3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微观结构及液滴分布 |
1.3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界面膜与界面性质 |
1.3.1 界面膜 |
1.3.2 界面张力 |
1.3.3 界面流变性 |
1.3.4 界面电现象 |
1.4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粘度与流变性 |
1.5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稳定与失稳 |
1.5.1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稳定性 |
1.5.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相分离行为 |
1.5.3 驱油剂对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 |
1.6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研究方法及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北二西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构成与特性评价 |
2.1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1.1 材料与仪器 |
2.1.2 采出液性质评价方法 |
2.1.3 现场采出水性质评价方法 |
2.2 现场采出液的性质 |
2.3 现场采出水的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驱油剂对采出液水相粘滞性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
3.1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1.3 模拟样品视粘度的测定 |
3.1.4 油水平衡界面张力的测定 |
3.1.5 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和液滴界面寿命测定 |
3.1.6 油水界面Zeta电位测定 |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2.1 驱油剂对采出水视粘度的影响 |
3.2.2 驱油剂对油水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3.2.3 驱油剂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和液滴界面寿命的影响 |
3.2.4 驱油剂对油水界面Zeta电位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驱油剂对采出水及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4.1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
4.1.3 驱油剂对O/W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
4.1.4 驱油剂对W/O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2.1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4.2.2 驱油剂对O/W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4.2.3 驱油剂对W/O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入液中的微乳液在油藏和地面采出系统中的演变 |
5.1 实验方法和步骤 |
5.1.1 材料与仪器 |
5.1.2 模拟注入液的制备 |
5.1.3 ASP和 AS注入液与原油的平衡老化实验 |
5.1.4 老化模拟液的稀释 |
5.1.5 现场采出水的特性 |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2.1 微乳液的形成及粒径分布特征 |
5.2.2 微乳液的失稳 |
5.2.3 采出水中纳米-亚微米尺度油珠的来源和成因 |
5.2.4 复合型破乳剂SP1013 的研制及在北二西试验区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化学驱高粘度油气水多相流电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油水两相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油气水三相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基于电磁的多相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井下电磁流量传感器理论分析与模型建立 |
2.1 引言 |
2.2 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3 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理论模型建立 |
2.3.1 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响应方程 |
2.3.2 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函数模型 |
2.3.3 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磁感应强度函数模型 |
2.4 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理论模型建立 |
2.4.1 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响应方程 |
2.4.2 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函数模型 |
2.4.3 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磁感应强度函数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输出特性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环形测量区域输出特性数值分析 |
3.2.1 环形测量区域权重函数对感应电势影响 |
3.2.2 环形测量区域磁感应强度对感应电势影响 |
3.2.3 环形测量区域流态对传感器输出特性影响 |
3.2.4 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流量测量误差分析 |
3.3 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圆形测量区域输出特性数值分析 |
3.3.1 圆形测量区域权重函数对感应电势影响 |
3.3.2 圆形测量区域磁感应强度对感应电势影响 |
3.3.3 圆形测量区域均匀度评价 |
3.3.4 圆形测量区域流态对传感器输出特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流式和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响应特性 |
4.2.1 单相流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4.2.2 清水中不同流态仪器常数分析 |
4.2.3 高粘度聚合物溶液与清水不同流态仪器常数分析 |
4.3 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响应特性 |
4.3.1 多相流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4.3.2 油水两相流中回归方程方差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
4.3.3 油水两相流中流量测量误差分析 |
4.3.4 清水及高粘度聚合物溶液中回归方程方差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
4.3.5 清水及高粘度聚合物溶液中流量测量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磁流量传感器的高粘度单/两相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外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的高粘度单相流流量测量方法 |
5.2.1 基于聚合物溶液中标定的流量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
5.2.2 基于清水层流流态约束的校正模型及误差分析 |
5.2.3 化学驱注入井现场试验验证 |
5.3 基于集流式电磁流量传感器的高粘度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方法 |
5.3.1 高粘度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
5.3.2 化学驱产出井现场试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油气水三相流多传感器融合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多传感器融合测量空间内流型辨识 |
6.2.1 垂直小管径实验装置搭建 |
6.2.2 油气水三相流流型辨识 |
6.3 油气水三相流多传感器融合流量测量方法 |
6.3.1 油气水三相流中多传感器响应规律分析 |
6.3.2 多传感器标定图版建立 |
6.3.3 油气水三相流多传感器组合解释模型建立 |
6.4 油气水三相流测量方法验证 |
6.4.1 油气水三相流测量方法误差分析 |
6.4.2 化学驱产出井现场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油水分离磁芯旋流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油水分离旋流器的研究现状 |
1.3 外力辅助型旋流器结构原理及研究现状 |
1.3.1 气携式液-液水力旋流器 |
1.3.2 磁力旋流器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计算方法 |
1.4.2 流场测试技术 |
1.4.3 油水分离效果实验研究技术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研究目标 |
1.7 SWOT分析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油水分离磁芯旋流器结构原理与基本理论 |
2.1 磁芯旋流器结构及原理 |
2.1.1 设计思路 |
2.1.2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2.2 离心力理论计算 |
2.3 油水分离过程中磁芯旋流器的相关特征参数 |
2.3.1 磁力 |
2.3.2 处理量 |
2.3.3 分流比 |
2.3.4 分离效率 |
2.3.5 压力损失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心场与磁场耦合的数值模型 |
3.1 模拟前处理 |
3.1.1 三维模型 |
3.1.2 网格划分及检验 |
3.2 数值计算方法 |
3.2.1 离散格式及算法 |
3.2.2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3.2.3 湍流模型 |
3.2.4 离散相模型 |
3.2.5 离心力场与磁场耦合模拟的步骤 |
3.3 CFD软件边界条件设置 |
3.3.1 基本边界条件设置 |
3.3.2 离散相模型中边界条件设置 |
3.3.3 用户自定义(UDF)边界条件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IV技术的流场测试试验 |
4.1 PIV技术简介及原理 |
4.2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4.3 实验步骤 |
4.4 不同流量磁芯旋流器内速度的对比分析 |
4.4.1 Z=80mm截面 |
4.4.2 Z=170mm截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心场与磁场耦合模拟优化分析 |
5.1 优化方案设计 |
5.2 磁性颗粒受不同大小磁力 |
5.2.1 压力损失 |
5.2.2 速度分布 |
5.2.3 磁性颗粒受不同大小磁力下的油相分布 |
5.2.4 效率 |
5.3 处理量对磁芯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
5.3.1 油相分布 |
5.3.2 湍流强度 |
5.3.3 速度分布 |
5.3.4 压力损失及分离效率 |
5.4 分流比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1 油相分布 |
5.4.2 速度分析 |
5.4.3 压力损失及分离效率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致谢 |
(7)中国油田开发主体技术新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高渗高含水油田 |
1.1 精细分层注水技术 |
1.2 聚合物驱技术 |
1.3 三元复合驱技术 |
1.4 二元复合驱技术 |
1.5 泡沫驱技术 |
1.6“二三结合”技术 |
1.7 超前储备技术 |
1.7.1 同井注采 (井下油水分离) 技术 |
1.7.2 纳米智能驱油技术 |
1.8 技术发展路线 |
2 低渗透油田 |
2.1 缝网匹配的水驱技术 |
2.2 气驱技术 |
2.3 水平井分段及体积压裂技术 |
2.4 超前储备技术 |
2.4.1 空气泡沫驱技术 |
2.4.2 黏弹表面活性剂驱技术 |
2.4.3 纳米水驱技术 |
2.5 技术发展路线 |
3 稠油油田 |
3.1 蒸汽吞吐技术 |
3.2 蒸汽驱技术 |
3.3 SAGD技术 |
3.4 火驱技术 |
3.5 地下原位改质降黏提高采收率技术 |
3.6 技术发展路线 |
4 复杂断块油田 |
4.1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
4.2 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
4.3 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 |
4.4 技术发展路线 |
5 特殊岩性油藏 |
5.1 缝洞储集体识别、描述和油藏模拟技术 |
5.2 提高采收率技术 (改善采油技术) |
5.3 技术发展路线 |
6 结论与展望 |
(8)聚合物驱采出水深度处理及配聚粘损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驱的技术特征及发展历程 |
1.2.2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与应用 |
1.2.3 聚合物溶液粘度损失机理及控制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合物驱注入系统节点构成及特征 |
2.1 母液配制系统 |
2.2 污水处理系统 |
2.3 混合注入系统 |
2.4 注入系统面临的问题 |
2.4.1 母液配制系统 |
2.4.2 污水处理系统 |
2.4.3 混合注入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生物强化机制的含聚污水深度处理研究 |
3.1 生物强化技术原理 |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2.1 试剂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试验评价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微生物菌种筛选 |
3.3.2 微生物菌种的适应性研究及功能验证 |
3.3.3 装置结构改进及深度处理工艺设计 |
3.3.4 深度处理运行效果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粘损静态混合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
4.1 低粘损静态混合器的设计及结构参数 |
4.1.1 静混机理及设计思路 |
4.1.2 结构设计参数 |
4.1.3 混合均匀性影响因素 |
4.2 低粘损静态混合器的流态仿真 |
4.2.1 聚合物静混流态的CFD模拟理论 |
4.2.2 低粘损静态混合器的仿真模型建立 |
4.2.3 静态混合器流态及剪切性能模拟 |
4.3 低粘损静态混合器的效果评价与应用 |
4.3.1 螺距优选试验 |
4.3.2 聚合物混配均匀性评价试验 |
4.3.3 聚合物粘度损失评价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粘损母液流量调节器的开发与应用 |
5.1 文丘里母液流量调节器高粘损成因 |
5.2 低粘损母液流量调节器设计 |
5.2.1 设计原则 |
5.2.2 阀芯形貌优选 |
5.2.3 参数优化 |
5.3 低粘损母液流量调节器的现场试验及应用 |
5.3.1 试验方案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管道粘度损失微生物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
6.1 聚合物生物降解与抑制机理 |
6.2 仪器设备及材料 |
6.2.1 主要仪器 |
6.2.2 试剂材料 |
6.3 试验方案及方法 |
6.3.1 菌株筛选与鉴定 |
6.3.2 菌株效能验证 |
6.3.3 聚合物粘损评价方法 |
6.3.4 聚合物管道粘损微生物抑制试验 |
6.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微生物菌株JNS05获取 |
6.4.2 微生物菌株JNS05抑制SRB的适应性 |
6.4.3 硝酸盐还原菌JNS05控制管道粘损效能 |
6.4.4 管道停留时间对硝酸盐还原菌作用效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聚污水性质表征现状 |
1.2.2 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伤害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伤害预防及解除技术现状 |
1.2.4 含聚污水达标处理技术现状 |
1.3 绥中36-1油田含聚污水回注技术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绥中36-1油田储层地质特征 |
2.1 油田概况 |
2.2 沉积特征 |
2.2.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2.2.2 沉积砂体与微相展布 |
2.2.3 沉积演化模式 |
2.3 储层地质特征 |
2.3.1 储层岩性特征 |
2.3.2 储层物性特征 |
2.3.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2.3.4 油藏温度压力及流体性质 |
2.4 储层精细地质模型 |
2.4.1 建模单元尺度 |
2.4.2 油藏属性建模 |
2.4.3 储层动态特征 |
第3章 含聚污水结垢机理及预防技术 |
3.1 含聚污水基本性质测定 |
3.1.1 产出聚合物浓度分析 |
3.1.2 产出聚合物结构分析 |
3.1.3 乳化油滴粒径分布 |
3.1.4 ZETA电位测定 |
3.2 配伍性实验评价新方法建立 |
3.2.1 实验方法及方案 |
3.2.2 配伍程度评价标准建立 |
3.3 含聚污水及普通污水配伍性差异性评价 |
3.3.1 垢含量变化特征分析 |
3.3.2 垢形态及组分变化特征分析 |
3.4 产出聚合物对结垢的影响机理 |
3.4.1 产出聚合物对结垢离子浓度的影响 |
3.4.2 产出聚合物浓度对结垢量的影响 |
3.4.3 产出聚合物对结垢形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
3.5 含聚污水结垢对储层孔喉结构的影响 |
3.5.1 含聚污水结垢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 |
3.5.2 含聚污水结垢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
3.6 含聚污水结垢预防技术 |
3.6.1 防垢剂性能评价及浓度优选 |
3.6.2 药剂配伍性及加药方式研究 |
3.6.3 地面预结垢及超声波防垢技术控制结垢伤害 |
第4章 含聚污水回注对储层堵塞机理及保护技术 |
4.1 含聚污水水质测定方法建立 |
4.1.1 实验原理、仪器及药剂 |
4.1.2 含聚污水中含油率测定方法改进 |
4.1.3 含聚污水中悬浮物测定方法改进 |
4.1.4 含聚污水中悬浮颗粒粒径中值测定方法改进 |
4.1.5 含聚污水水质现状 |
4.2 含聚污水水质对储层堵塞机理研究 |
4.2.1 实验评价方法及流程 |
4.2.2 含聚污水水质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评价 |
4.2.3 含聚污水水质对储层孔喉结构的影响评价 |
4.2.4 含聚污水回注井井下堵塞物成分分析 |
4.3 含聚污水回注动态特征研究 |
4.3.1 含聚污水注入井吸水强度变化特征 |
4.3.2 储层非均质性对含聚污水回注影响评价 |
4.3.3 含聚污水回注井堵塞范围分析 |
4.4 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保护技术 |
4.4.1 含聚污水水质达标控制技术 |
4.4.2 新型清水剂的研发与应用 |
4.4.3 保持合理的注入强度 |
4.5 含聚污水回注井解堵增注技术 |
4.5.1 高效解堵体系研究应用 |
4.5.2 深部解堵增注技术研究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分相控流过环空三相流测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生产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 |
1.2.1 生产测井的概念 |
1.2.2 注入剖面测井 |
1.2.3 产液剖面测井 |
1.2.4 国内外生产测井技术研究现状 |
1.2.5 生产测井技术分类 |
1.3 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现状及技术指标研究 |
1.3.1 阻抗式过环空测井找水仪 |
1.3.2 分流法高分辨率含水率计 |
1.3.3 阵列探针产液剖面测井仪 |
1.3.4 分离式低产液测井仪 |
1.3.5 同轴线相位测井仪 |
1.3.6 分相控流过环空三相流测井仪 |
1.3.7 流量测量技术指标 |
1.3.8 含水率测量技术指标 |
1.4 技术研究及预期达到目标 |
1.4.1 技术问题研究 |
1.4.2 预期达到目标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液剖面测井技术 |
2.1 产液剖面技术重要参数 |
2.1.1 测井参数之含水率 |
2.1.2 测井参数之持水率 |
2.1.3 测井参数之滑脱速度 |
2.1.4 测井参数之滑脱比 |
2.1.5 测井参数之分相实际速度 |
2.1.6 测井参数之分相折算速度 |
2.1.7 测井参数之滑脱现象 |
2.2 多相流体流型分析 |
2.2.1 单相流动 |
2.2.2 两相流动 |
2.2.3 油、气、水相三流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相流测量工作原理及设计 |
3.1 分相控流三相流测量原理及测量过程 |
3.1.1 环空三相流仪器总体设计思路 |
3.1.2 油相、气相流量测量过程 |
3.1.3 水相流量测量过程 |
3.2 仪器结构 |
3.2.1 光纤持气率探针传感器 |
3.2.2 电导探针传感器 |
3.2.3 流道转换通道 |
3.2.4 可靠布球集流器及泵阀部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仪器在三相流模拟井对标分析 |
4.1 涡轮流量标定 |
4.2 含水率标定 |
4.3 分离式低产液仪器检定方法 |
4.4 分相控流三相流测井仪器检定分析 |
4.4.1 油量、气量固定,测量水含量 |
4.4.2 水量、气量固定,测量油含量 |
4.4.3 三相流背靠背标定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相控流三相流测井仪器现场试验评价 |
5.1 现场动态实验 |
5.2 现场复杂情况影响分相控流三相流测井仪器测量的分析 |
5.2.1 气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5.2.2 传感器玷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5.2.3 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5.2.4 集流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高分辨率油水分离装置现场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射频法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研究及参数优化[D]. 徐鑫.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水平井油水两相流电法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D]. 李雷. 燕山大学, 2019(03)
- [3]未来10年极具发展潜力的20项油气勘探开发新技术[J]. 杨金华,李晓光,孙乃达,张焕芝,邱茂鑫,焦姣,侯亮,张珈铭,郭晓霞,刘知鑫. 石油科技论坛, 2019(01)
- [4]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D]. 赵觅.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5]化学驱高粘度油气水多相流电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D]. 王延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油水分离磁芯旋流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 刘琳.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7]中国油田开发主体技术新进展与展望[J]. 袁士义,王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4)
- [8]聚合物驱采出水深度处理及配聚粘损调控技术研究[D]. 张宏奇.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1)
- [9]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 陈华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10]分相控流过环空三相流测井技术[D]. 郝伟翔.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