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任大路[1](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张占营[2](2020)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政策予以保障和提升。但仍面临部分学校体育开展不理想和学生体质下滑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各环节出现了进展缓慢甚至于停滞的现象。因此,开展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研究是针对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探索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各环节,运用实证的方法揭示高校体育政策执行现状,以期分析出政策执行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改善渠道,旨在为高校体育工作提供借鉴,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在政策分析理论、政策执行理论和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政策文本分析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以期获取我国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各部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为实际的政策执行提供理论参考,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结论显示: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是相关政策执行主体通过政策宣传、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推进落实、沟通与协调以及评价组成的一系列政策执行活动,以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政策数量上已形成一定规模,政策和内容覆盖较为全面,规划上也有较为宽广的视野,政策工具和价值手段使用较为全面,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政策前瞻性不足、政策配套不完整、政策工具和价值手段使用不协调等问题。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体育政策执行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其中机遇表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些环节如组织准备、物质准备中教师专业水平、政策评价中机制和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实施较好,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注入活力,挑战则表现在政策宣传中相关主体认知障碍、物质准备中各项资源有待完善、组织中权责划分和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推进落实中政策本身和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调整、沟通与协调过程中障碍与利益冲突有待化解、政策评价指标与执行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对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从凝聚有关主体对于政策执行的价值共识,提升政策宣传力度;拓宽政策执行所需资源渠道,保障执行物质准备;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体育工作效率,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政策科学程度;优化沟通方式,协调利益矛盾解决;改进评价方式,通过激励机制建设进行政策执行的改善和提升。
林月,何茂,王越[3](2020)在《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行动计划中,"体医融合"上升到解决当前中国健康问题和落实健康中国的战略地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高校体育的教育和评价目的、"体医融合"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和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树立"体医融合"的体育健康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和多元的"体育融合"教育评价体系是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重要策略。
程华东[4](2019)在《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指出以2001-2018年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946篇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全部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并借助Cite 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刊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主要内容与前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全面把握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研究的特征与趋势,为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2001-2018年间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期刊文献总量与核心期刊数量变化趋势都呈波动变化的特征;2001-2009年间期刊文献总量呈急剧上升,随后稳定在较高水平波动变化且总量较大;2001-2006年间核心期刊数量在稳定的状态中不断攀升,2006-2012年间维持在较高水平波动变化,2012-2018年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数量相对较少。(2)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较稳定且联系较密切的研究合作团体,但整体发文量较低,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大多数作者或机构还处于“孤立”特征且合作较少,同时缺乏具有领军意义的研究作者与机构。(3)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关键词数量变化波动较大,研究内容多样化且充满活力,学界对该领域研究特征呈多方关注——集体狂热——理性回归的变化趋势。(4)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体育现状对策与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学生体质健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等方面是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主要内容,研究主题历经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探索、体育运动方法探索、研究现状与对策探索、高职与高中体育教学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探索等演化过程。(5)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领域可分为逐步拓展与基础研究积累时期、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领域继续拓展与理性回归时期三个研究阶段,而体育思想、体育课程改革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为各阶段研究前沿。(6)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未来研究要继续服务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主题凸显学生体质健康与主体性特征,研究内容强调实证性研究,同时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将得到深化。
刘旭明[5](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秦亚楠[6](2019)在《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当前体育的发展形势,体育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这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它既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河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也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大省,在这样良好的体育氛围下,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在河南省高校中相继开展起来。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落实课时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体系建设是否合理,不但决定了学生能否有效掌握乒乓球技能,也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对新型体育人才的需要。如何完善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使之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乒乓球人才,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对目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发现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为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体系建设中,乒乓球普修课程开设情况较好,专选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理想,设置并开设有辅修课程的高校很少;乒乓球专项人才的培养数量逐年下降,急需加强乒乓球专选课程建设。2.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程、专选课程和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较多,缺少乒乓球自编教材的建设。考核范围缺少对学生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裁判技能、比赛战术应用和身体素质训练的考核。3.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任课教师缺乏对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的学习与应用,有待提高教练之眼等新型软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乒乓球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应用。4.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任课教师人数较少且年龄结构偏大;乒乓球教师硕士学历较多,副教授和讲师的比例较大,缺少教授职称和博士学历的教师,尤其缺少一级运动员和一级裁判员等级及以上的高水平乒乓球教师。5.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乒乓球场地设施资源欠佳,乒乓球场馆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大;部分高校乒乓球台的数量不能够满足乒乓球普修课程的教学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乒乓球场地设施的满意度整体较低。6.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精品课程建设薄弱,各高校乒乓球教师不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申请并获批乒乓球精品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缺少省级和国家级别的乒乓球精品课程。研究建议主要包括:1.各高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大力开展乒乓球运动,鼓励开设乒乓球课程,借鉴其他高校乒乓球课程建设成效较好的经验,适当修改课程设置,保证课程顺利实施。2.相关专家和领导可以适当修改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项目的招生考试办法,加大专项在总分中的占比;广泛组织不同级别的乒乓球竞赛,提高学生对乒乓球项目的运动兴趣和参与度,主动发掘并积极培养乒乓球专项人才。3.高校在招聘乒乓球教师的时候,除了考虑高学历以外,更要考虑高技术水平的专项人才,可以引进具有一级运动员和一级裁判员及以上级别的高层次人才,为高校乒乓球师资队伍注入优秀的师资力量。
李帅[7](2019)在《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先行。学校健康教育对“健康中国”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目前我国健康教育师资紧缺,单独开设培养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难度大。2008年以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要求以体育课为载体进行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因此,培养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能力,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融合教师教育理论与能力培养规律的内在联系,以教师职前教育、资格认证、入职培训与职后发展分别对应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形成、认证、发展阶段的研究。主要挖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体育教师资格认证、体育教师入职培训与职后发展中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经验,对我国培养具备健康教育能力的体育教师提出策略。结论如下:(1)我国政府、学者、学校对培养具备健康教育能力的体育教师三方未达共识。(2)在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形成阶段,存在专业培养目标未体现社会需求与健康教育要求,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比重偏低,对健康教育教学体现严重不足等问题。(3)在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阶段,存在认证机构单一,认证标准宽松,健康教育相关认证内容缺失等问题。(4)在健康教育能力发展阶段,存在缺少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内容与评价机制,教师缺乏职业规划等问题。(5)美国与澳大利亚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中均体现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要求。两国均重视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重视CPR能力认证,美国设立专门健康教育能力认证模块。澳大利亚颁布系统与有针对性的文件支持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职后发展。(6)培养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需要政府、学者、学校凝聚合力;要更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名称、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增设CPR考试;要完善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要增加教师培训评价机制与健康教育内容,学校要为体育教师提供多种发展平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张峰[8](2019)在《“健康第一”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所提倡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公共体育的内涵,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问题,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教育理念,解决传统体育模式下体育课程内容同质化、教学模式单一化,为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现实意义。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对南师大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外活动、体育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等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以及逻辑分析等。本文的理论依据为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健康第一”理念下,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下,南师大公共体育课程的内涵等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基本得到落实,完成情况良好。其中主要创新与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南师大教学大纲文本结构的更改,促使教学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考核评价更加合理。其次是运动训练课程班、艺术类课程与“校级精品课程”花样跳绳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提升运动技术技能,也带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最后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有利于学术传承,多媒体技术在课内外的使用,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业务能力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南师大在大学体育内涵建设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未到达预期的设想,因此内涵建设还需要继续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第一”理念认识不够深刻,体育教学目标着重强调运动技能目标,忽视了“健康第一”理念下运动参与、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体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开设新型项目和课时比较少,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不高,课外活动内容没有针对女生多的特点进行开设,影响“健康第一”理念下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传统,考核评价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忽视了“健康第一”理念下的“以人为本”的内涵。教师队伍中缺少年轻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师生配备比不能达标。体育场地设施种类基本齐全,但体育场地年久失修,器材破旧,场馆收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王秀强[9](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王自清[10](2018)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文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在促进学生育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其中所蕴含、遵循的道德价值较为丰富。教育部高度重视体育的教化功能,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由此多学科课程融合成为中小学生育德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如何梳理和有效构建体育学科育德内容体系,实现体育与其它学科融合的育德,这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所面临的课题和重大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科融合为研究视角,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实施路径、要求等进行理论构建,并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行动方案,为中小学体育贯彻立德树人探索有效路径。研究表明:1.所构建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体系主要分成四个维度:即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和健康人格。国家认同维度包括:爱国奉献、国家荣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维度包括:文化认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责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健康人格维度包括健康身心、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2.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的特征主要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实现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路径是跨学科融合渗透。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育德:塑造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协同育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程育德: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育德衔接的一体化、实践育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等。3.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都设置了与体育育德有关的目标,但部分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目标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育德目标的可操作性不足。4.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育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对体育育德的目标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等,导致体育育德效果不尽人意。中小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体育育德,但贯彻落实力度不够。5.行动研究实施的成效分析表明,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育德价值,学科教师育德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榜样学习等方法。6.行动研究的实施对学校领导层面的德育理念、学科融合的育德认知、学科教学与育德的关系等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领导更为重视体育育德的功能。行动研究有助于学科教师积极转变育德理念,有效树立“立德树人”、“学科融合”、“体育育德”等育德理念。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竞争精神等有了更为清晰和积极的认知,体育品德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
2.1.1 “工匠”的定义 |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
2.4 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背景下落实高校政策效果的需要 |
1.1.2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1.1.3 包括《纲要》在内的高校体育政策执行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
1.1.4 对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研究是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政策执行的研究 |
2.1.2 国外关于政策执行研究主题 |
2.1.3 国外关于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 |
2.2.1 国内关于政策执行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政策执行研究主题 |
2.2.3 国内关于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政策文本分析法 |
3.2.3 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4.1 理论基础 |
4.1.1 政策分析理论 |
4.1.2 政策执行理论 |
4.1.3 组织理论 |
4.2 核心概念界定 |
4.2.1 学校体育政策 |
4.2.2 政策执行 |
4.2.3 体育政策执行过程 |
4.2.4 体育政策执行过程要素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
5.1.1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总体概览 |
5.1.2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制定主体 |
5.1.3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主题类聚 |
5.1.4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工具选用 |
5.1.5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价值结构 |
5.2 我国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实证分析 |
5.2.1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宣传 |
5.2.2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物质准备 |
5.2.3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组织准备 |
5.2.4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推进落实 |
5.2.5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
5.2.6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价 |
5.3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5.3.1 政策宣传中相关主体存在认知障碍 |
5.3.2 政策物质准备中各项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 |
5.3.3 组织准备中权责划分和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5.3.4 推进落实中政策本身和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调整 |
5.3.5 沟通与协调过程中障碍与利益冲突有待化解 |
5.3.6 政策评价指标与执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
5.4 《纲要》实施以来政策执行过程改善途径 |
5.4.1 凝聚价值共识,提升政策宣传力度 |
5.4.2 拓宽资源渠道,保障执行物质准备 |
5.4.3 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体育工作效率 |
5.4.4 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政策科学程度 |
5.4.5 调整沟通方式,协调利益矛盾解决 |
5.4.6 改进评价方式,进行激励机制建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我国体育教育评价目的的演进 |
三、“体医融合”对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 |
(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增加医疗保健知识,发挥体育教育的预防作用 |
(二)高校体育专业课中融入医疗健康理论,培养“体医融合”体育人才 |
(三)“体医融合”有助于运动医学学科发展 |
四、 高校体育教育存在问题 |
(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迷失 |
(二)体育健康素养教育缺乏 |
(三)体育健康教育话语权的丧失 |
五、高校体育“体医融合”健康教育的改革策略 |
(一)树立“体医融合”的体育健康教育理念 |
(二)提高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 |
(三)建立健全体育健康教育体系 |
(四)建立多元的“体育融合”教育评价体系 |
六、结语 |
(4)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
2.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2.2.1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研究 |
2.2.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
2.2.3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2.2.4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
2.3 科学知识图谱在国内体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
2.3.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与特征 |
2.3.2 科学知识图谱在国内体育领域运用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领域发文量分析 |
4.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作者与机构分析 |
4.2.1 研究文献作者特征 |
4.2.2 研究文献机构特征 |
4.3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关键词数量分析 |
4.4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内容与主题演化分析 |
4.4.1 研究主要内容特征 |
4.4.2 研究主题演化特征 |
4.5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阶段划分与前沿分析 |
4.5.1 研究阶段划分 |
4.5.2 研究前沿内容特征 |
4.6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 |
4.6.1 研究将继续服务于素质教育发展战略 |
4.6.2 研究主题将凸显学生体质健康与主体性特征 |
4.6.3 中小学及幼儿体育教学模式实证性研究将得到加强 |
4.6.4 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方面研究将得到加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研究文献数量变化特征 |
5.1.2 研究文献作者与机构特征 |
5.1.3 研究文献关键词数量变化特征 |
5.1.4 研究内容与主题演化特征 |
5.1.5 研究阶段划分与前沿内容特征 |
5.1.6 研究发展趋势特征 |
5.2 建议 |
5.2.1 加强理论成果深层次的探讨 |
5.2.2 建立稳定且具有流转性学术交流合作平台 |
5.2.3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应增加对自身功能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5.2.4 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应适当增加对非体育影响因素的关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6)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课程与体育课程 |
2.1.2 课程建设 |
2.1.3 体育教育专业 |
2.1.4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 |
2.2 有关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 |
2.2.1 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2.2.2 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人才培养的研究 |
2.3 有关课程建设的研究 |
2.3.1 有关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 |
2.3.2 有关体育课程建设的研究 |
2.4 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的研究 |
2.4.1 有关乒乓球课程设置的研究 |
2.4.2 有关乒乓球教学现状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与实施现状 |
4.1.1 乒乓球课程的开设情况 |
4.1.2 乒乓球教学大纲的修订情况 |
4.1.3 乒乓球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 |
4.1.4 乒乓球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 |
4.1.5 乒乓球课程考核评价的分析 |
4.1.6 乒乓球课程教材的选用情况 |
4.1.7 乒乓球精品课程的申获情况 |
4.1.8 乒乓球课程的师资队伍情况 |
4.1.9 乒乓球课程的场地设施情况 |
4.1.10 乒乓球课程的学情分析 |
4.2 制约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的问题 |
4.2.1 乒乓球专选课程开设不理想,辅修课程设置较少 |
4.2.2 高校缺乏乒乓球自编教材建设,乒乓球课程缺少理论知识的考核 |
4.2.3 乒乓球课程缺乏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体育教学模式较单一 |
4.2.4 高校缺少高层次乒乓球人才,乒乓球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4.2.5 乒乓球场地设施资源有限,高校缺乏乒乓球专业场馆建设和投入 |
4.2.6 乒乓球精品课程建设薄弱,获批精品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 |
4.3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的对策 |
4.3.1 积极开设乒乓球专选课程,增加设置辅修课程 |
4.3.2 加强乒乓球自编教材建设,完善乒乓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
4.3.3 丰富乒乓球课程现代教学手段,合理运用体育教学模式 |
4.3.4 引进高层次乒乓球人才,加强乒乓球师资队伍建设 |
4.3.5 加大乒乓球场馆的建设投入和开放力度,完善乒乓球场地设施 |
4.3.6 重视乒乓球精品课程建设,增加乒乓球课程建设成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C 专家效度检验表 |
附录D 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健康教育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 |
1.2.2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健康教育护航 |
1.2.3 健康教育以体育课为载体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健康教育能力 |
1.2.4 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决定健康教育质量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体育教师与健康教育的研究 |
1.4.3 健康教育师资的研究 |
1.4.4 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 |
1.4.5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1.4.6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逻辑分析法 |
2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
2.1 我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背景 |
2.1.1 不变的传统—教师教育概述 |
2.1.2 漫长的认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概述 |
2.1.3 萌芽的思想——体育教育专业概述 |
2.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
2.2.1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
2.2.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模块的设置 |
2.3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 |
2.3.1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机构 |
2.3.2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标准 |
2.3.3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内容 |
2.4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入职培训与职后发展 |
2.4.1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入职培训 |
2.4.2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职后发展 |
3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
3.1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意识形态问题分析 |
3.1.1 政府相关文件未聚合力 |
3.1.2 学者研究的领域局限 |
3.1.3 中小学校忽视健康教育 |
3.2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形成阶段问题分析 |
3.2.1 培养目标未体现社会需求 |
3.2.2 课程体系缺少健康教育课程 |
3.2.3 健康教育实践环节缺失 |
3.3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阶段问题分析 |
3.3.1 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单一 |
3.3.2 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宽松 |
3.3.3 体育教师资格认证缺少健康教育相关内容 |
3.4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发展阶段问题分析 |
3.4.1 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入职与职后培养缺少文件支持 |
3.4.2 体育教师培训缺乏评价机制 |
3.4.3 体育教师培训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缺失 |
3.4.4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缺乏职业规划 |
4 美、澳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经验启示 |
4.1 美、澳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背景 |
4.1.1 美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背景 |
4.1.2 澳大利亚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背景 |
4.2 美、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
4.2.1 美、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
4.2.2 美、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启示 |
4.3 美、澳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 |
4.3.1 美、澳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 |
4.3.2 美、澳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启示 |
4.4 美、澳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入职培训与职后发展 |
4.4.1 美、澳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入职培训与职后发展 |
4.4.2 美、澳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入职培训与职后发展启示 |
5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策略 |
5.1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意识策略 |
5.1.1 政府颁布针对性文件 |
5.1.2 学者开阔研究领域 |
5.1.3 学校开展“真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
5.2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形成策略 |
5.2.1 更改体育教育专业名称 |
5.2.2 制定与时俱进的培养目标 |
5.2.3 设置融中汇外的培养课程 |
5.2.4 螺旋式增加健康教育实践 |
5.3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认证策略 |
5.3.1 建立三方合作的认证机构 |
5.3.2 提高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
5.3.3 增加健康教育能力认证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
5.4 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发展策略 |
5.4.1 建立完善体育教师培训评价系统 |
5.4.2 学校提供多种职后发展平台 |
5.4.3 体育教师规划职业生涯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健康第一”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绪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健康第一” |
1.3.2 公共体育教学 |
2 文献综述 |
2.1 “健康第一”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
2.2 “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回顾 |
2.3 “健康第一”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回顾 |
2.4 国外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研究回顾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据统计法 |
3.2.5 案例分析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发展概况 |
4.1.1 南师大着名教育家的体育思想研究 |
4.1.2 南师大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历程回顾 |
4.2 “健康第一”理念下南师大公共体育课教学基本情况 |
4.2.1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
4.2.2 体育教学模式 |
4.2.3 公共体育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
4.2.4 体育课教学方法 |
4.2.5 体育课教学考核与评价 |
4.3 “健康第一”理念下影响公共体育教学开展的因素 |
4.3.1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
4.3.2 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条件 |
4.3.3 公共体育课教学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
4.3.4 公共体育课教学情况的实证研究 |
4.4 “健康第一”理念下他山之石的借鉴 |
4.4.1 教学指导思想的比较 |
4.4.2 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
4.4.3 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合理程度的比较 |
4.4.4 体育教学内容的比较 |
4.5 “健康第一”理念下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
4.5.1 “健康第一”理念下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及其优点 |
4.5.2 “健康第一”理念下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之处 |
4.6 “健康第一”理念下南师大体育教学改革思路和改革措施 |
4.6.1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
4.6.2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10)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德育 |
1.2.2 育德 |
1.2.3 体育育德 |
1.2.4 中小学体育育德 |
1.2.5 学科融合 |
1.2.6 中小学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儒家思想 |
1.3.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1.3.3 社会学习理论 |
1.3.4 角色承担理论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假设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研究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道德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体育品德研究 |
2.1.2 体育精神研究 |
2.1.3 体育道德困境研究 |
2.2 学校体育育德理论研究 |
2.3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育德研究 |
2.3.1 体育课程标准育德研究 |
2.3.2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3.3 国际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4 高校体育德育研究 |
2.5 体育道德测量工具的研究 |
2.6 发达国家体育德育价值研究 |
第3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 |
3.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依据 |
3.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3.1.2 国家教育政策的有力驱动 |
3.1.3 全球化新时代的强烈呼唤 |
3.2 体育育德与学科融合的关系 |
3.3 审思:相关概念的逻辑联系 |
3.3.1 有关体育育德的基本观点 |
3.3.2 体育育德相关概念的辨析 |
3.4 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基本内容体系研究 |
3.4.1 中小学体育的育德内容的来源分析 |
3.4.2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
3.4.3 中小学体育育德基本内容体系 |
3.4.4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特征 |
3.4.5 学科融合:体育育德实施途径 |
3.4.6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要求 |
第4章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研究 |
4.1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分析 |
4.1.1 课程性质(或课程定位)的育德分析 |
4.1.2 课程理念的育德分析 |
4.1.3 课程目标的育德分析 |
4.1.4 教学内容的育德分析 |
4.1.5 学习评价的育德分析 |
4.1.6 影响课程标准育德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育德的认知 |
4.2.1 体育课中进行育德的职责认同 |
4.2.2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认同 |
4.2.3 不同类型教师的育德认同 |
4.2.4 教学目标体现育德的认知 |
4.2.5 校领导对体育育德的重视 |
4.2.6 中小学体育育德实施途径分析 |
4.2.7 影响体育育德的实施因素 |
第5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及成效分析 |
5.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方案 |
5.1.1 行动研究目标 |
5.1.2 行动研究实施单位 |
5.1.3 行动研究流程 |
5.1.4 行动研究时间 |
5.2 行动研究内容设计 |
5.2.1 教学目标的育德内容 |
5.2.2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
5.2.3 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 |
5.2.4 教学计划汇总 |
5.2.5 教学实施要求 |
5.2.6 行动研究风险 |
5.3 学科融合的体育育德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成效分析 |
5.3.1 有效渗透体育育德,教学设计实现创新变革 |
5.3.2 深化立德树人落实,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育德 |
5.3.3 积极转变育德理念,增强学科教师体育素养 |
5.3.4 促进道德价值认知,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素养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体育教师) |
附录二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学校领导) |
附录三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四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名师基地学员) |
附录五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领导) |
附录六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学科教师) |
附录七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XJ学校学生) |
附录八 中小学体育名师基地学员访谈记录 |
附录九 中小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 XJ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一 XJ学校学科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十二 XX学校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三 XX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反思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研究[D]. 张占营.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3]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讨[J]. 林月,何茂,王越. 高教论坛, 2020(02)
- [4]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研究[D]. 程华东.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建设研究[D]. 秦亚楠. 河南大学, 2019(01)
- [7]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研究[D]. 李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健康第一”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D]. 张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D]. 王自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