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改良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压强度,干湿,路基,微观,石灰,水泥,道路。
改良土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峰,谢锡荣,王甜[1](2019)在《石灰改良土的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灰可以改良软土的强度和变形等力学特性,通过叁轴试验探讨了石灰改良土的屈服特性,建立了石灰改良土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掺灰比10%的改良石灰土具有较大抗剪强度。分析了重塑石灰土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下在p-q平面和π平面上的屈服轨迹和屈服强度的变化。根据塑性势函数理论,使用相关联的流动法则,研究了改良石灰土的本构关系模型。在试验基础上,探讨了改良石灰土的剪缩(胀)性与应变持续强化特性,通过构造模型参数,建立了改良石灰土的本构关系模型,并通过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改善淤泥质土层的强度以及地基处理方向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尹博坦,付星,阿不都拉·木沙,李方舟,徐金超[2](2019)在《木质素改良土微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作为改良剂对粉土质砂进行改良,采用SEM试验并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后所得的图像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通过不同木质素掺量下粉土质砂粒径、孔隙直径、丰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微观结构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3期)
李方舟,付星,阿不都拉·木沙,尹博坦,徐金超[3](2019)在《干湿循环条件下木质素改良土抗剪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室内静叁轴试验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不同木质素掺量的改良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干湿循环次数下,木质素改良土的抗剪强度高于素土的抗剪强度,说明木质素的掺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2期)
张耀升,乔彪,任文峰,王连广[4](2019)在《寒区高速铁路水泥改良土路基填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寒区修建高铁,必须考虑冻融-干湿循环对路基的影响,添加水泥是提高填料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泥改良土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依托东北某铁路项目A组填料,通过振动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延迟击实下冻融-干湿循环对水泥改良土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掺加外加剂的方法,改善其最大干密度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掺加外加剂的试样,其最大干密度和抗压强度要优于不掺或单掺外加剂的试样,混合添加1.3%减水剂和50%粉煤灰的试样,其路用性和经济性最好。(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张向东,任昆[5](2019)在《煤渣改良土的阻尼比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循环荷载给煤渣改良土阻尼比带来的影响,利用GDS动态叁轴测试系统对不同围压及频率下的煤渣改良土进行了动叁轴试验,获得了煤渣掺量、围压及频率对改良土阻尼比的影响规律。根据影响形式的不同,借助修正的Hardin-Drnevich模型建立了阻尼比的增长模型,并确定了模型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各组改良土试样的滞回曲线均逐渐由开口型向闭合型过度,滞回曲线所围成的面积也逐渐减小;改良土滞回曲线所围成的面积随煤渣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曲线的不闭合程度逐渐增大;当煤渣掺量及加载频率一定时,随着围压的增大,滞回曲线所围成的面积逐渐减小;当煤渣掺量与围压一定时,随频率的增加,改良土滞回曲线围成的面积逐渐减小,低频的作用较为明显;随着动应变的增大,改良土的阻尼比也逐渐增大,其增长速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煤渣掺量及围压是最大阻尼比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煤渣掺量的增加,改良土的阻尼比逐渐增大,而围压的影响与之相反;频率主要影响阻尼比的增加速率且低频的影响较为突出。借助修正的Hardin-Drnevich模型所建立的阻尼比增长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阻尼比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侯琳,董伟智,葛世平,杨添元[6](2019)在《冻融循环下木质素改良土的微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对木质素改良土微观结构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土体(粉土和粉土质砂)的冻融循环试验.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粉土和粉土质砂等两种素土及木质素改良土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改良土的抗冻性优于素土.(本文来源于《吉林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猛[7](2019)在《改良土填筑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水泥改良土填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依据现场采集的试验数据和现场施工经验制定改进措施,缩短改良土施工过程中的间断时间,连续填筑,减少质量隐患,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5期)
宋金华,林园皓[8](2019)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石灰改良土路基回弹模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历多次冻融循环的路基土,其力学性能下降非常迅速,导致路基的路用性能也不断衰减。根据室内冻融循环实验,采用动叁轴重复加载的实验方法,对石灰改良后的路基土进行了一系列动回弹模量实验,研究了冻融次数、含水率、掺灰比以及压实度等对石灰改良土路基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石灰改良路基土动回弹模量不断减小,冻融循环对其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较显着;当应力状况相同时,石灰改良路基土的平衡含水率越高,其动回弹模量对冻融循环的敏感程度越高,且动回弹模量值趋于不稳定。(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张振寰,杨兴然,何静云,王伟浩,王文涛[9](2019)在《水泥改良土力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季冻区路基改良土作为研究对象,考虑路基素土性质、水泥掺量、含水率等对水泥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水泥改良土配合比初步设计,探究其最佳配比和强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泥掺量一定时,水泥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大小随含水率依次为14%>16%>12%;含水率一定时,强度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4期)
倪涛,裴向军,范明明,张佳兴[10](2019)在《SJP水泥改良土浆的基本物理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土作为常用的岩土体加固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探讨外掺剂对水泥土性质的影响规律,引入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粘度时变材料SJP型外掺剂,通过单因素变量试验改变外掺剂的配比,研究外掺剂对水泥土浆的物理性能与力学特性的改善特点,通过分析各助剂的不同掺量下的稠度、流动性、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探究各助剂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泥土相比,掺加SJP外掺剂后,析水率降低了9%,可泵期在8~70 min可调、凝结时间在15~40 min可控,结石体后期强度较水泥土提高2~3. 5倍。总体而言,其物理性能与力学特性均优于普通水泥土浆。(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改良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择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作为改良剂对粉土质砂进行改良,采用SEM试验并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后所得的图像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通过不同木质素掺量下粉土质砂粒径、孔隙直径、丰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微观结构的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改良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峰,谢锡荣,王甜.石灰改良土的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J].科技通报.2019
[2].尹博坦,付星,阿不都拉·木沙,李方舟,徐金超.木质素改良土微观结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3].李方舟,付星,阿不都拉·木沙,尹博坦,徐金超.干湿循环条件下木质素改良土抗剪强度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4].张耀升,乔彪,任文峰,王连广.寒区高速铁路水泥改良土路基填料试验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5].张向东,任昆.煤渣改良土的阻尼比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9
[6].侯琳,董伟智,葛世平,杨添元.冻融循环下木质素改良土的微观结构分析[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9
[7].黄猛.改良土填筑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价值工程.2019
[8].宋金华,林园皓.冻融循环条件下石灰改良土路基回弹模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张振寰,杨兴然,何静云,王伟浩,王文涛.水泥改良土力学性质研究[J].价值工程.2019
[10].倪涛,裴向军,范明明,张佳兴.SJP水泥改良土浆的基本物理性能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