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瑜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北校050000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国家之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终将成为衡量未来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成为进行教学极为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1-220-01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那就是教师一相情愿的给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学生永远是被动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职责就是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见韩愈的《师说》)。这种古老的教学观念可为绵延上千年,流传广泛影响之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社会公认为对教师职责最权威的阐述,这种核心的教学观念,把教师视为传授者,学生视为被动者,教师成为主动,学生成为被动,使得学生学习没有空间、受到限制,只能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找不到学习的方向,而“填鸭式”、“讲授法”之教学观念就是这种外在表现的一种教学形式。然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动力。教师牵强用自己的思维过程完全替代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得学生就教材读死书、读死书,思维的空间无法开动,等待教师就教材的讲授来接受知识,这样教教材的教学使得学生怕学语文、厌学语文,从而把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给抹煞了,危害之大,教学也无法提高教学氛围变得死板沉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遭到压抑使得许多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只要提到语文头就痛就害怕,所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二、优化语文教学启发学生主动、积极进入创新能力与实践
21世纪是一个现代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创新能力,也就是创造空间,所谓“创造空间”就是在学习时给学生提供机会和创造时间,人的追求和创造欲、探求欲是与生俱来的,所以给学生一个灵活自由的创造机会是非常重要的事,争取学生可贵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索欲,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再倡导创造性教育。在我们今天腾飞的科技时代里更应该大力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提供平台让其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参与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触动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的能力,否则,继续控抑创造性,最终造成国家民族不能推动进步导致落后,这就面临被挨打和被地球淘汰的危机。
三、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身为老师,要把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变为最具体的服务观,在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感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之服务提供帮助与支持再加鼓励,这样一来真正的课堂才是属于学生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一个教练似的身份来促使学习健康发展和成长,这也就树立了新型的课堂教学观。
2.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作为创新型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中阻碍学生创新力的发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个体发展,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学实践互动与学生的大胆质疑,这样才能力求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在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自创能力,如教《孔乙己》课文时,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孔乙己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课文中为什么会形象设计在他身上的一个字“摸”来形象描写以及结果如何,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
3.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鼓励学生打破以往的常规学习方式,标新立异敢于创新,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全力引导学生去用发散性思维和眼光,多方位地对文章进行立意、取材、逐一带语言的连贯,结构能让学生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表达他们独特的见解,这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引导方法,如讲《与朱元思书》一课时,首先由教师简述作者吴均是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史学家他的骈文成就最高,这篇课文是传诵很广的名作,介绍了文章的大体脉络就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进文本和作品作者进行对话完后,讨论课文中心思想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老师易教而学生也易学。当然这种创新也不能违背事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老师要给予正确指点,当学生发表见解后,给他们恰当的评价、概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向既定目标靠近,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进行探索。
4.鼓励学生质疑多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善于质疑、解疑,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在带领他们解决,这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提出的问题是低层次或者是错误的,教师不能挖苦、讥笑他们,而是要从积极向上的方向加以鼓励,以免造成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和《两小儿辩日》学生都提出很多问题,我们都不要忙于下结论,而是鼓励他们,让他们讨论同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孔子是否“多智”的问题也有分歧,鼓励学生以不同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把问题简单化。这样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收效很好。
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关键的人还是教师,要求学生创新,教师本人首先要有创新,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主动、风趣的氛围,创造一个新、妙、趣、乐有益问题的情景,而且设计给学生;创造一个空间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使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让学生享受自己的思维和创新出来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2、《班主任工作》3、中学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