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僧人词研究

宋代僧人词研究

方蔚[1]2004年在《宋代僧人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歌舞升平”人人吟唱小曲的宋朝,有十多位僧人的一百多首词作流传至今。由于词僧特殊的社会身份与地位,也由于这些僧人词总体上算不上宋词坛的上乘之作,目前学界少有人关注。但是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词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词坛,了解宋代社会,可以体会到僧人内心深处某种隐秘的情感以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宋代僧在词中从佛理、景物、恋情等不同方面反映着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僧人佛理词以宣扬佛教信仰及表达词僧对禅理参悟的体验为主要意旨,表现出的是一种对于宗教佛理的倡导与体悟,与文人在现实生活中因某种感悟而表现出的禅意大异其趣。词僧能在切合音律的基础上,比较完好地表达着佛教义理。其写景词,由于花间范式的表达形式,也由于文字清丽,意象疏朗,词作表现出清丽温婉之美;旁观者的身份使得词僧缺乏俗世生活的真切体验,佛门的浸染也使他们多了一些随遇而安的透脱,故而作品笼罩着一股清净与恬适的气息,反映了他们清净闲适的生活情趣与心态。僧人的恋情词是很具韵味的,仲殊词情思微婉缥缈,惠洪词透露出一种身世之感,他们的恋情词因而有着一种情外有情的韵致。此类词作不涉狎亵,自然坦诚,反映出词僧独特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体验。其咏物词,虽然艺术成就不算高,但最显着的一点就是也反映出那个时期北宋文坛咏物词的风格与流变,呈现了在非我化与情感化之间缓慢变迁的咏物风貌。僧人词作中还有一些内容不一,情感各异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僧人对于时代的关注,以及人性深处不可泯灭的情感。比较词僧与同时代文人词作的异同,欣赏其词作的艺术美感,发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根源,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期僧人的真实生活,能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生活与人性人情。

郑璜[2]2007年在《以《全宋词》为例看宋代僧人词的接受》文中研究表明试以《全宋词》中僧人词的保存情况为线索,分析宋代僧人词保存、传播的途径,勾画出现存宋代僧人词的概貌,把握这一特殊群体的整体创作风貌,初步探讨僧人词的接受问题,认为历代词家在宋代僧人词的接受过程中带有明确的选择性。

宋小静[3]2016年在《唐宋僧人茶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僧人写下了诗偈,这些诗偈涉及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这些僧人们不属于主流的文学创作群体,所以他们的诗歌已被忽略太久了。在这形形色色的诗歌中,笔者选择了僧人的饮茶诗作为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僧人酷爱饮茶,茶和僧人的生活关系密切,在僧人的诗偈中出现了很多关于茶的诗歌,但是对这些诗歌进行研究的学者数量较少,研究的程度也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反复查阅《全唐诗》《全宋诗》《禅宗全书》等书籍,将僧人的这些关于茶的诗歌进行搜罗整理,整理出了唐宋僧人茶诗500多首。以此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从整体上了解唐宋僧人的饮茶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对唐宋两代僧人茶诗进行比较研究,能够看出唐宋僧人饮茶诗的不同之处。对于这一论题,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唐宋僧人茶诗的数量,以及写作茶诗的僧人的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唐代创作茶诗的僧人数量少于宋代,创作茶诗的数量也要少于宋代。从这里可以看出唐代饮茶状况不如宋代普及和流行。并且这些僧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南方僧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南方的茶文化比北方更加盛行。第二章主要是从内容方面对唐宋僧人的茶诗进行了分类。从大的方面分为反映茶事活动的茶诗、寄托感情的茶诗、书写公案的茶诗。通过这些分类,人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僧人茶诗的内容。因为这些僧人的茶诗大多数是未被做过注释的,所以在分类的同时,笔者对很多诗歌进行了阐释与解读。第叁章主要是唐代的僧人茶诗,以唐代皎然和齐己的茶诗为代表,同时结合其他僧人茶诗的阐释,揭示出唐代僧人茶诗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主情性、脱俗性、文人化、仪式性。即这些僧人在写作茶诗时,在情感表达上偏向抒写个人感情,在写法上超脱尘俗,文人气息浓厚。另外茶对于唐代僧人的意义表现在,饮茶只是僧人生活的点缀,是僧人生活雅化的一种标志。第四章主要是宋代僧人的茶诗,着重分析了惠洪、慧空和居简叁位僧人的茶诗。从而得出了宋代僧人茶诗的特点,这些特点跟唐代的特点具有对应性。即主理性、日常性、僧人化、精致化。宋代僧人的茶诗较唐代来说情感上没有那么浓烈,跟随宋代整体诗歌创作风向,转向说理;从宋代僧人的茶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代饮茶的趋向日常化,饮茶已经成为宋代僧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宋代僧人的茶诗跟唐代相比,宗教色彩明显,更多是表现僧人的生活,表达方式口语化,涉及大量的禅宗公案;另外宋代僧人极尽所能地进行细节化的描写,通过这些茶诗读者能对当时煮茶的状态,所用的器具,茶的煮法等方面有清楚的认识,体现了宋代人对生活的精致化的追求。在小结部分对唐宋僧入茶诗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唐代主情、宋代主理,唐代超脱尘俗、宋代日常性与诗歌发展以及社会饮茶习俗的发展有关。唐代文人化,宋代僧人化,主要是唐代僧人很多是从文人转化过来的,他们积极向文人看齐,而宋代禅宗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地位,宋代僧人地位提高,僧人不需要从文人那里获取认同感。唐代的饮茶活动有仪式感,宋代的饮茶更趋精致化,这是和宋代茶文化的发展程度高于唐代有关。

高慎涛[4]2007年在《北宋诗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佛教文学是相对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诗僧研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涉及到佛教文化与古代文学两个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唐代诗僧的研究较为关注,而对唐以后的诗僧研究却殊为忽略。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北宋诗僧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弥补研究之不足。论文由绪论、正文和附录叁大部分组成,约二十五万字。绪论部分首先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回顾,认为北宋虽不乏诗僧及僧诗等文学作品,但对北宋诗僧的研究却相对薄弱,除一两位着名诗僧及九僧群体被提及外,其余诗僧多不被人知晓。因此对北宋诗僧生平等基本资料的整理、对僧诗的研究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其次说明了本文选题的重点及意义、所运用之方法。最后对文中要用到的几个相关概念提前作了解释说明。第一章从整体上对北宋诗僧的分布及文学创作情况予以考察。首先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北宋诗僧的地域、宗门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地域、宗派分布上呈现不平衡,造成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文化状况、发展基础、民风民俗等原因造成。其次是对北宋诗僧创作情况的梳理,主要对通过别集、词作的考据,再现昔日诗僧辈出、僧诗繁荣的局面。第二章主要就北宋诗僧辈出的原因作以分析。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宋代的佛教政策;二是佛门内部的戒律松严及世俗化程度;叁是僧人与士大夫的关系;四是对待禅与诗兼容性的认可程度。一般说来:良性佛教政策有利于佛教发展,僧众愈多则产生诗僧的可能越大;佛门戒律松驰、诗僧世俗化严重,则僧徒务外学、作诗者愈众;僧徒与文人士大夫交往频繁,则容易提高文学修养,接受士大夫作诗传统的影响;僧人对禅与诗兼容性的认可程度越高,则越容易促成学诗风气。第叁章是北宋诗僧与儒学的交涉。北宋初期佛教呈迅速恢复之势,但信佛队伍并不是很壮大,庆历、熙宁间还形成了一股反佛浪潮,但这股排佛高潮最终被熙宁后的禅悦倾象所取代。诗僧在此转变中起了重大作用,他们在与辟佛之士大夫的交往中,以高洁的品行、精深的佛法吸引了士大夫对佛教的重新审识,改变了他们激烈的辟佛态度。同时北宋诗僧在与文士的交往中也受到儒学影响,广泛接受外学尤其是儒家经典的熏陶,儒学修养普遍提高,儒家思想植根于他们心中,以至于他们往往站在儒家立场上论诗作文,表现出“文以载道”的思想和“诗骚”精神的回归。第四章论述的是北宋僧诗与佛禅的交涉。首先从诗对禅的影响来说表现有叁:一是自中唐起,由偈颂体到诗意化的过程愈来愈明显,禅偈越来越具有诗的韵致,出现了以清丽诗句入禅的现象;二是北宋中叶,出现了大量引用现成诗句(主要集中在引用唐人诗句)证禅的现象,及引用成句对示法之句进行再解释的现象:叁是出现了诗僧以艳诗丽词入禅的现象。其次从禅对诗的影响来说:佛禅对北宋僧诗影响的重要意义有二:一是题材的山林化,二是意象的哲理化;并分别以僧诗中的山居诗来说明题材的山林化,以僧诗中的春、花喻来说明意象的哲理化。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北宋诗僧个案研究,分上下两篇。上篇先以善昭的《颂古百则》为研究对象,从言诠罔及与绕路说禅、本源佛性与本心论、日用即道与触目菩提叁方面论之。次以道潜及《参寥子诗集》为研究对象,对道潜诗歌的内容、诗歌风格、诗歌艺术特点详加剖析。下篇先以惠洪为个案,对《石门文字禅》中好用绮语的现象进行揭示,并对惠洪“浪子和尚”之称解析;后以廓庵为个案,对廓庵《十牛图颂》中的十牛颂一一阐析,并对《十牛图颂》的诗学、禅学渊源、佛学底蕴予以阐释。第七章对北宋僧诗僧诗风格作以总括。本节对僧诗风格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宋代文人对北宋僧诗的评价。通过对比文人对唐、宋僧诗的评价,导出“清”这一评价术语,并相应引出“蔬笋气”、“烟霞气"、“酸馅气”等常用评价话语。并对其中一些术语的错误用法予以纠正,对僧诗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孙健[5]2016年在《中古巴蜀佛教的宗派空间与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至今,约有两千年。佛教史研究的时代划分,大致以宋代前后为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发展发生质变的关键时段,宋代佛教本身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过渡形态也受到相当重视,元、明、清佛教发展则没有突破唐宋以来佛教形成的理论框架和思想体系。佛教史对元代以后佛教发展的研究,大抵也不如唐代及其以前。日本学者山崎宏的《支那中世佛教之展开》一书研究了后汉至隋唐的高僧活动分布,分为四个时期,其中南北朝时期分成北支那干线、太行山麓线、大同汾河线、中支那干线、北中支那连路线、四川地方群和广东地方群七条“教线”。四川区域内教线的相对独立性,也是以巴蜀佛教研究意义所在。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学术史,特别是中国佛教史分期、佛教世俗化、佛教地理的研究状况。此外简单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整体设想,对整个研究设定总体方向。第二部分是论文第一章,即“中古巴蜀佛教初传的空间审视”。本章节分为叁个部分。首先,巴蜀的地域指代,大致经历了从族群血缘的古巴国、古蜀国群体代称,到后世地缘从基于上古民族记忆的地域化重构过程。这个过程借助了上古叁皇五帝的传说,以及夏、商、周叁代的演进以及诸如武王伐纣等重大的政治事件,地域指向的“巴蜀”之名,也标志着时间与空间层面上的“巴蜀”实现了合一;其次,巴蜀地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即多低缓山地丘陵,气候温和,降雨充沛,人口众多,水网发育在整个长江流域都最为稠密,四川盆地和川东丘陵相对独立地理单元的存在,使得历史时期这一地区具有半封闭特征;最后,巴蜀地区佛教得以进入,传统川陕交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佛教影响力从关中传至巴蜀地区的重要外在条件。除了传统川陕交通以外,由西域经今青海、川西北地区到成都平原也存在一条重要的交通。第叁部分是论文第二章,即“中古巴蜀佛教高僧的游弋空间”。本章节的写作,某种程度上受李映辉先生《唐代佛教地理研究》第二章《唐代高僧驻锡地分布》第二节《唐代高僧游徙的空间分异》启发,分为“佛教的初步传入与发展”、“隋唐和宋代巴蜀佛教的发展”、“中古巴蜀高僧分布与游弋特征”叁个部分。本章的主要书写方式依然是传统佛教地理方法,即对高僧的驻锡地和籍贯加以统计,绘出分布图,并加以分析。在传统佛教地理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通过高僧对佛教学术和修行方式的各自倾向,划定其所属宗派,进一步对中古巴蜀佛教宗派有一个大致概括。第四部分是论文第叁章,即“中古巴蜀佛教的义学风尚”。本章节划为“佛教经典的流传与影响”、“宗派讲学风尚”、“蜀版大正藏”叁个小节,集中讨论了中古巴蜀佛教的人文风尚。笔者试图通过佛教经典情况的流传,观察佛教宗派在地域单元内的各自影响力。第五部分是论文第四章,即“中古巴蜀佛教宗派地理分布及特征”。本章节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分为以下四个小节,即“中古巴蜀佛教宗派地理分布”、“巴蜀佛教宗派空间与争夺——以禅宗和密宗为中心”、“中古巴蜀佛教宗派与神异建构”、“中古巴蜀佛教教派地理分布特征”。从体量来看,本章节内容最为丰富。本章内容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中古巴蜀佛教宗派分布、宗派空间分布的案例研究以及对宗派扩展其各自影响力过程中对民间实施神异构建过程的观察,讨论巴蜀佛教宗派分布的地理特性,以及这种地理特性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通过整个研究的讨论,中古巴蜀佛教展现出随时代推进,从净土、律、密、叁论、法华、原始禅观等宗派并举多样化的局面,逐渐过渡为禅宗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征。这与宋代以来禅宗修行方式、仪轨礼节、人文心理、宗教特质等方面彻底中国化有直接关系。宗派分布与时代演进与自然环境和地域人文特质有莫大关系。总之,中古巴蜀佛教宗派的空间特质,在其分异规律方面体现出时段与特征的紧密相关。魏晋南朝时期,僧人的修行更多的体现出弘法愿望和内在的自然主义;隋代至唐代前期,僧人修行则是一种自然主义与寺院主义相互杂错的状态。唐代佛教经历了安史之乱与“会昌法难”后,佛教传播大受影响,其信仰类型开始转换,这也为其后宋代禅宗大兴奠定了时代背景。

赵星月[6]2017年在《宋南渡佛禅词研究》文中提出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土各个阶层中迅速传播,形成强大的影响力。经过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五代,佛教已经为社会广泛接受,禅宗的形成,标志佛教的“中国化”。入宋,佛教的发展从总体上说已逐渐走向衰败,但在思想文化领域却继续发挥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宋代禅宗和净土宗最为活跃,其中禅宗影响最大。在宋南渡这一动荡不安、南北分裂的大变局时代,国家政局不稳,败退南逃,士人被迫颠沛迁徙,前所未有的不安和恐惧使之心灵做出皈依佛禅的举动,这一时期佛禅思想也成为心灵对抗外界打压的武器,他们身上的佛教气息越来越浓厚,并频仍出现在诗、词、文创作中,比之前代,除个人身世之悲外又再度平添家国之痛,打击挫败使他们对佛禅的体会更深刻,佛学修为、境界更高韬。宋代是词学的繁盛期,“援禅入词”现象在经历了北宋产生、发展期,作家作品还比较少的阶段,经“词境扩大”的词学总体趋向带动下,南渡词人佛禅词写作呈现进一步深化发展趋势,佛禅入词现象比之北宋更加明显,研究这部分作品,有助于丰富南渡词具体面貌,拓展南渡词坛研究新局面,理清词与禅结合发展脉络,进一步开掘宋词研究的深度。所谓“佛禅词”,即蕴含佛禅元素的词:或包含佛禅术语、典故,或暗含禅理、禅趣,或体现禅味、禅境,是词存在的形式之一。本文研究对象为北宋末到南宋初,活跃于徽宗朝后期、高宗朝这段时期词坛的词人(主士大夫群体)。其中留有佛禅词作品传世(以唐圭璋主编《全宋词》1999年版为依据)的词人共37人,初步统计佛禅词总数近300首,其中留存10首以上者有:朱敦儒、周紫芝、李纲、向子諲、张元干、蔡伸、吕渭老、史浩、赵构。本文分为叁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佛禅思想对词人、词作的渗透。包括梳理佛禅词的形成演化过程,北宋词坛禅词的创作总体情况,以及梳理南渡词人的佛禅因缘,即修佛习禅情况。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宋南渡时期,佛禅词的创作内容,在总体数量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分为叁个维度深入探究,一是援引佛语、典故入词现象,包括佛教语词和佛教典故、[1]孙昌武着.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2禅宗语录的运用情况;二是化佛禅义理入词现象,主要就南渡词人吸收最多,最常写到的几方面展开分析,如佛教的空幻思想、自性清净、游戏叁昧、默照休歇;叁是融佛禅境界入词现象,包括禅宗清雅境界的营造与构建,盛行一时的充满禅味隐喻和哲思的“渔父词”。第叁部分探析宋南渡佛禅词的时代与艺术特色。南渡佛禅词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尤其表现在空幻观念更为广泛地出现在词人笔下。另外,繁盛于两宋之交看话禅和默照禅禅理的体现也成为该时期佛禅词创作的一大特色。宋词发展至两宋之交,将自我意识融入词中也成为这一时期佛禅词发展的一大亮点。同时,形成了多元词风并存,运用禅语议论说理,佛禅典故运用简练融摄的艺术面貌。佛禅词发展就此迈向新的高度。本文在全面分析把握南渡时期叁类佛禅词的基础上,分析南渡佛禅词的时代与艺术特色。可以说南渡时期的佛禅词创作是该时期的特有产物,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烈,亦能体现出词体在这一时期的演化进程,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钦佩彦[7]2011年在《北宋僧人词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自北宋始,词的创作进入了全盛时代。写词的不仅有文人,还有僧人这个本应吃斋念佛、远离红尘的群体。在北宋社会环境和文化心理渐趋内向、佛教得到朝廷支持而大力发展并走向世俗化、禅宗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性日渐明显、儒释之间交往愈加频繁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北宋的僧人们不仅继承了唐代诗僧的风范,更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涉足到词的领域,这其中最具代表性僧人的就是仲殊和惠洪。这两位词人都有较为坎坷的人生经历,也都与当时的一些着名文人有较为密切的交往。他们的词作题材多样,涉及写景、咏物、恋情、题画、怀古、祝寿等多种题材,兼有禅意的浸染和文人之情思,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内涵,并且因为各自独特的人生经历而绽放出个性的色彩。仲殊的词多是清丽含蓄的,但其中也不乏秾丽香艳,有着出家人的逍遥超脱,但同时又有着对凡俗生活的向往。惠洪的词是婉约深沉的,他坎坷的经历为他的词注入了沧桑的人生感悟,他对佛教的忠诚使他的词有着更多的佛家气息,真实地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思想面貌。仲殊与惠洪的词作虽然散佚严重,但留存下来的这些词作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通过比较他们词作之异同,欣赏这些词作的艺术美感,发掘这些文字的背景、根源,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两位词人的真实生活与情感,并对他们的词作在宋词中的地位作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位。

贾国宝[8]2011年在《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僧人文学一直扮演着边缘、辅属、补充的角色和作用。它在近代转型中具有那些变化?本文带着这样的历史思索,追踪考察了这一片鲜为人知的文学领域。本文共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僧人文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命名的理由。所谓“僧人文学”,是指僧人的文学活动及其文学作品。这一概念的命名提出主要基于叁个因素:一是僧诗及诗僧的创作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二是僧人在中国而言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更为重要的是,佛教文学不能涵盖僧人的文学创作。接着又指出“佛教文学”内涵的泛化和当前学术研究偏重于僧诗及诗僧,导致了“僧人文学”命名的晚出。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当前“僧人文学”研究现状的梳理,从而发现其学术研究的“盲点”,即五四以后僧人尤其是学僧的创作情况,近代佛教思潮与近代僧人文学创作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尚未进入近代僧人文学的研究领域,而这些正是本文所着重分析解决的课题。第二个部分着重从两个层面分析与交待近代僧人文学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背景。一个是从历史层面,梳理了近代以前传统僧人文学的发展演变,以诗僧为中心,将僧人文学史划分为叁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诗僧时代”,从东晋到中唐;第二个阶段是“诗僧时代”,从中唐到五四前夜;第叁个阶段是“后诗僧时代”,从五四前夜到1949年。另一个是从现实层面,解析近代佛教思潮的兴起及其影响。随着儒学统治的衰微与解体,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泛滥,近代佛教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但它本身也是危机重重,不仅有“内忧”的腐蚀,更有“外患”的冲击,尤其是“庙产兴学”严重动摇了佛教生存的根基。近代佛教思潮基本上是晚清的新学家、以杨文会代表的居士集团、与太虚为首的寺院僧人这叁股力量促成兴起的,其中尤以太虚倡导的佛教革新运动最为重要。太虚是近代佛教革新的集大成者,他的“人间佛教”思想,为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富有现代意义的探索。简单地说,近代佛教思潮对近代僧人文学的重要影响表现在:第一,入世的转向;第二,佛教期刊的大量涌现;第叁,学僧群的出现,在“后诗僧时代”,他们成为僧人文学的主力军和活跃分子,他们对僧人的身份认同、佛学研究、文学观念等方面,与诗僧均有明显的不同,使得他们的文学创作及风格发生了重大新变。这是近代佛教思潮对近代僧人文学最主要最集中的影响表现。第四,太虚倡导的佛教革新运动的失败,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僧人文学的近代转型的挫折。第叁个部分着重分析从“诗僧时代”到“后诗僧时代”的近代转型中,近代僧人文学发生的新变和不变。第一节是创作主体的更替:诗僧的淡出与学僧的凸显。较之清初,晚清时期诗僧寥落,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开明型诗僧,以八指头陀、笠云为代表,他们以寺院为依托,以诗文为媒介,多与文人士大夫交游唱和。一般而言,他们的思想在当时的佛教界内不算保守,能与时俱进并顺机而变,表现出一种通达的个性。另一种是革命型诗僧,以宗仰、苏曼殊为典型,他们具有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他们政治思想比较激进,有参加革命的经历或具有革命的倾向;由此派生的第二层涵义是指他们自觉用文学的形式宣传革命思想,表现自己的政治热情和革命情怀,或在文学观念、创作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创新倾向。学僧的形成与崛起,离不开近代僧教育的发展和推动。他们是指具有佛学院出身的僧人。他们独尊佛学,将学佛研佛、弘法利生视为他们的首要工作和“天职”,对于文学不再崇尚,只视作偶尔为之的业余趣好。在他们看来,佛学是绝对的主体,文学仅是辅属、末流的地位,是宣传佛法的工具,由此形成了“佛学为体,文学为用”的“体用论”和“工具论”的文学观念。第二节是新的文学场:近代僧人刊物的兴起。根据文学比重的不同,僧人刊物分为叁种类型:第一种是纯粹的佛学研究刊物,基本不发表文学作品;第二种是佛学研究为主兼顾文学的刊物,以《海潮音》为代表;第叁种是批评与文艺为主的类型,如《人海灯》等。它们对近代僧人文学创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是提供了文学场,二是篇幅短小,叁是与佛教因素密切等。第叁节是新的文学样式的出现:以僧人小说为中心。近代以前僧人小说似乎是“空白”,主要归咎于僧人独尊诗歌的遮蔽。之所以能在近代出现,其原因有二:一是近代小说兴盛的刺激,二是宣佛或表现佛教人生的需要。总体而言,近代僧人小说的创作是不景气和低层次。僧人小说根据内容题材的不同,分为佛化小说和非佛化小说;从叙事结构来看,又分“诱惑”模式和“冲突”模式,前者多表现在佛化小说,后者则集中在非佛化小说。在那些非佛化小说中,塑造了感伤的年轻的主人公,与他们相对照的是“漫画化”、“脸谱化”的老派僧尼。五四之后,尽管也有僧人创作了零星的新诗,但基本上是口语化的白话诗,文学审美价值并不大。第四节是近代僧人文学的“共名”:入世倾向。在近代佛教的入世转向中,近代僧人的文学创作也呈现出这种入世倾向,主要表现为爱国与革命,感伤情绪的流行。但同时五四之后的僧人创作呈现出出世与入世的悖论,这种悖论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僧人文学的创作成就。第五节是近代僧人文学的不变与守旧。变与不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哲学。僧人文学在近代转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的新的质素,但这些新的质素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近代僧人文学在本质上有根本性的转变,比如诗文为主导的文学格局并没有彻底打破,甚至在文学观念上出现了严重的倒退。第四部分选取八指头陀、苏曼殊、弘一作为近代僧人文学转型的叁大代表性作家进行分析。八指头陀是传统僧人文学的殿军,第一、转益多师,诗风不主故常;第二、“传杜之神,取陶之意,得贾、孟之气体”,是八指头陀的为诗宗法。其中“传杜之神”,标志着他诗歌艺术的创新与成熟,表现出诗人的感时忧世的现实情怀和爱国情思。作为“苦吟僧”,他徘徊在作诗与成佛的边缘中苦苦挣扎。某种意义上说,八指头陀是最后一位“苦吟”的诗僧。苏曼殊是近代僧人文学的翘楚,主要表现在:作为僧人小说第一人,苏曼殊是当之无愧的。作为衲子,他身上及其文学作品都散发出强烈的“佳人情结”,是僧人“佳人情结”的集大成者。不过,这一情结在文学作品呈现出情与佛冲突的悲剧性的命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小说所创立的一男二女的叙事模式,赋含现代的文化意蕴。爱情选择的困难体现出文化选择的困惑。他的文学翻译和周游日本、南洋一带,使得他具有世界性的文学眼光,他的文学作品也表现出异域情调。弘一出家后舍弃了走文学僧的道路,而选择以律学高僧作为自己的追求。他的这一取舍,体现了近代佛教思潮的发展的内在规律。他出家后虽然没有与文学彻底“绝缘”,但只是纯粹的偶而为之。通过对这叁位僧人作家的分析,发现他们文学成就的高低与他们的僧人本色的浓淡呈现出反比列的关系:苏曼殊僧人本色最为寡淡,文学成就最高;弘一是持戒精严的律学高僧,文学成就最低;而八指头陀恰恰居于他们二者之间。第五部分从两个方面对近代僧人文学的影响进行历史评价,第一以八指头陀、苏曼殊、弘一这叁位僧人作家为中心,进一步揭示近代僧人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八指头陀与五四新文学基本是绝缘,影响也就无从谈起。弘一与五四新文学存在千丝万缕的间接的联系,一个是出家前的话剧演出,一个是白马湖作家群的精神影响。作为僧人作家,苏曼殊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最深,且影响最大。除了被视为鸳鸯蝴蝶派的鼻祖外,他是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始作俑者,是五四浪漫作家的精神资源。第二用“消隐”一词描述近代僧人文学影响力的下降。着重从禅宗渊源、文学观念、佛教环境、交游情况等方面比较了学僧与诗僧所存在的异同,从而揭示了学僧为何不能成为文学僧的历史根据。佛教自身的巨大惰性,进一步阻碍了近代僧人文学的成功转型。这也是近代僧人文学影响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这种“消隐”状态一直持续到当下,未曾打破,但笔者还是满怀期待这种局面的早日结束。

王赛[9]2017年在《僧仲殊及其诗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仲殊作为北宋时期的着名诗僧,性格豪放不羁,才华横溢,又颇善诗词,尤其以词着称。诗词数量虽然不多,但其艺术造诣极高,于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仲殊及其诗词进行探讨研究:第一章主要是对仲殊的生平和交游进行一些梳理,在已有的考证成果上作一些补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仲殊其人。与此同时,对仲殊创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些说明,并从经济发展情况、佛门世俗化、个人经历叁方面对其复杂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第二章对仲殊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归类分析,主要包括闲情雅趣、都市情思、男女爱恋、人生感怀、佛道思想五个方面,总的来看,仲殊的诗词内容丰富,情感细腻。第叁章探讨仲殊诗词的艺术特征,主要从风格表现、意象选择、典故应用和用调特征四个方面对仲殊的诗词进行剖析,以期从艺术的角度上对仲殊的创作进行宏观性的认识。第四章以仲殊诗词的后世流传情况为基础,分时代介绍了当时及后世对于仲殊及其诗词的评价,对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做一个总体性的定位。仲殊虽然身为佛门释子,却以其放荡通达的性格、奇妙卓绝的创作、细腻多情的内心、特立独行的举止而区别于普通的僧侣。尤以其出色的文学才能闻名于世,他与诸多文人之间的唱和交游也大多是在文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仲殊的诗词作品受到了诸家诗词论者的好评,相比宋代的其他诗僧创作,还是有着较强的独特性的。

宋立英[10]2006年在《元和诗坛》文中研究表明元和诗坛在唐诗史上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盛唐而成为唐诗的又一高峰,下开宋调,成为宋诗效法的对象。在宋以后直至清末民初的诗坛上,都回响着元和之音,异彩纷呈的诗歌特色使得元和诗坛充满了魅力,元和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探索及其所开启的作诗法门对后世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盛唐诗。 元和诗人取法前代,转益多师,而又能自成体格。他们从老杜及大历诗人入手而能上溯《诗》、《骚》,下揖陶、谢,各取所需,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风格。 元和时期佛教盛行,此时的着名诗人多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对他们的生活及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古文、唐传奇与诗歌创作在元和时期都出现了繁荣局面,叁者之间互有影响。 元和时期的诗歌创作是以“新变”为特征的,此时的诗歌创作形成了韩孟、元白两大诗派,韩孟诗派的诗歌创作以“怪奇”为特征,但具体到个人的诗歌创作,又各有其特点:孟郊的寒奇、韩愈的雄奇、李贺的瑰奇、贾岛的清奇。元白诗派以“平易”为特征,张籍、王建平易中趋向雅正、白居易通俗、元稹则多绮艳之作。柳宗元、刘禹锡独立于韩孟、元白两大诗派之外,但他们的诗歌创作同样呈现出“新变”的特点。 元和诗歌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晚唐五代出现了学贾岛、张籍的两派;元和诗歌对宋代诗歌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宋初诗人的模拟之作,出现了“白体”、“晚唐体”,既而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诸人倡导诗文革新,在学习元和诗人的基础上初露宋人面目,随后的苏轼、江西诗派等进一步从元和诗歌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形成了宋诗主理、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文为诗的特色,与唐诗判然有别,南宋的四灵及江湖诗派则向“晚唐体”回归;金、元两朝出现了一批学习李贺的诗人;明代的竟陵派与贾岛、姚合诗歌相似;清代的吴梅村及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都受到元稹、白居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宋代僧人词研究[D]. 方蔚.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 以《全宋词》为例看宋代僧人词的接受[J]. 郑璜. 莆田学院学报. 2007

[3]. 唐宋僧人茶诗研究[D]. 宋小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4]. 北宋诗僧研究[D]. 高慎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5]. 中古巴蜀佛教的宗派空间与分异研究[D]. 孙健. 西南大学. 2016

[6]. 宋南渡佛禅词研究[D]. 赵星月. 吉林大学. 2017

[7]. 北宋僧人词比较研究[D]. 钦佩彦.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8]. 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D]. 贾国宝. 复旦大学. 2011

[9]. 僧仲殊及其诗词研究[D]. 王赛. 河北大学. 2017

[10]. 元和诗坛[D]. 宋立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宋代僧人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