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的途径集中表现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所采用的财政性措施上。金融危机的深化和经济衰退程度的加深,使潜在财政风险也在不断积累,国家政府赤字和债务水平不断恶化。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家财政;影响;启示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8-0205-02
收稿日期:2009-08-18
作者简介:何广前(1982-),男,江苏扬中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赵英吉(1984-),女,内蒙赤峰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会计信息化研究。
一、金融危机引致财政风险的传导机制
金融作为社会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的枢纽,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财政负责政府资金的筹集与运用,肩负着经济调控和监督的职能。双方在经济活动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互相影响、彼此推进从而造成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互相传导、彼此加剧。金融危机是各种金融风险的集中爆发,将会引致大量的财政风险,其传导机制如下:
路径一:金融救援——以财政信用置换金融信用直接积累财政风险
财政采取的各种金融救援措施实质是以财政信用置换金融信用,通过政府的信誉来维持公众信心和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其后果是直接增加了政府公债或财政赤字,积累了潜在的财政风险。
金融危机直接表现为股价大跌和资本市场泡沫破裂,从而导致资产价格大幅缩水。按照目前的会计准则,资产定价是基于市场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的,而债务的确认额短期无法变更。因此,从资产负债表看,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状况,为保障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通常采取的措施有:(1)财政向金融机构直接注资,这部分资金全数表现为财政赤字的增加。(2)财政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如果没有相应的优惠条件,这部分贷款并不会直接影响财政平衡,仅会增加政府债务;如果政府将来对这部分债务实施减免的话,相应的数额将转增为财政赤字。(3)财政购买不良资产或权益资产,如果以市场价值购买,这部门的财政投入并不会影响财政平衡,仅会增加政府债务。如果政府以超出实际的市场价值购买的话,相应的超出部分将增加财政赤字。(4)财政支持央行通过信贷额度、购买资产支持证券和商业票据等方式实施救援。(5)财政以政府信用进行担保,如果政府的担保没有被要求执行,这部分资金不会影响财政平衡或增加政府赤字。
由此可见,金融救援的资金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以政府公债购买金融机构大量不良资产和直接注资;另一是以政府信用为金融机构担保了大量的资金。如果经济长陷泥淖,金融资产价值持续走低,必然长期大量占据政府的负债和赤字空间,进一步掣肘财政政策的施行空间,加剧财政风险。
路径二:扩大支出——短期效应与中长期财政风险的权衡
扩大支出的原理,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增加就业岗位。但是随着支出政策的不断使用,投资乘数则是在不断下降的,因此,要达到同样的总量扩张,必须要加大政府投资规模,而政府投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国债增加赤字。
基础设施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建设时滞较长,需要的投资量大,在建设完成后可使用的期限也较长。因此,当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时,为这些建设提供材料和设备的部门的增长速度也就会相对高些。当某项基础设施建成后,一则因其使用期限较长,再则不一定立即需要再建一项类似的基础设施。因而,当好些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后,在相关方面的投资就会有相当大的缩减。由此,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材料和设备的生产部门的增长速度也就降下来。因此,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的实质是将未来的潜在增长在当期提前释放的过程。
路径三:养老金资产缩水——或有隐性财政风险显性化
金融危机所引致的重要财政风险还来自于养老金资产的缩水。养老金资产的持续缩水,直接对作为最后屏障的公共财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公共养老金的投资损失扩大了财政的补偿风险。公共养老金,是公众必须缴纳的属于国家强制性质的养老金,交由政府运营机构管理。因此,公共养老金的投资损失将无疑由政府财政来补偿。如果资产价格持续缩水,财政面临的补偿风险将不断加大。
二是部分国家给养老金计划提供的损失担保增加了财政的或有债务。(1)以西方七国集团为例,其成员国都有专门的养老金保护基金或者养老金保险公司,作为养老金的担保机构,当企业因破产而无法继续为员工提供养老金时,该机构将承担部分退休金发放义务。但是随着企业破产数量的攀升,雇主提供养老资金越来越困难,这就使得在金融危机中本已面临资产缩水的保护基金或养老金保护公司财务亏空越来越大,赤字持续恶化。由于政府是公共风险的最后承担者,财政资金将成为最后援助者,因此,这一部分损失担保也将成为财政的或有债务,当养老金担保机构无法及时发放养老金时,这些或有债务瞬即转化为政府的直接显性债务。(2)法国、西班牙和瑞士以及许多东欧国家政府都对养老金收益或回报率作了最低承诺,因此,低于这一最低标准的缺口将由财政全部承担。此外,为履行公共职能,政府还将面临为私人养老金计划遭受的损失弥补缺口的压力。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充分体现了财政作为风险最终承担者的地位
就货币政策而言,许多G20国家央行通常不单独承担金融风险,而是要求政府财政对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给予担保。因为,如果央行向清偿力不明的危机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可能会因抵押品价值低于贷款价值而蒙受巨大损失,造成资产负债表恶化,减弱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实际上,为了维护经济稳定,财政部门比中央银行更具积极性。因为,如果某些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即使在中央银行不注资的情况下,政府也会根据其他标准参与注资,尽可能避免其破产。进一步研究G20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政府作为可以发现: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管政府有没有能力做或者想不想做,一旦金融风险出现后,收拾局面的最终包袱都会落在政府财政身上。财政义不容辞地充当着“最后贷款人角色”(增加了政府赤字),承担最终风险。
(二)平衡好短期扩张与长期风险之间的关系
本轮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对实体经济影响之深均不同以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解除,因此,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很可能不是两三年的事情,要在充分评估金融危机对财政破坏作用的基础上制定财政的中长期框架,处理好短期扩张与长期风险积累之间的关系。
一是财政刺激计划应尽可能采用临时性的措施,以避免赤字长期化。大多数收入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长期性的,而大多数支出政策是临时性的,在一定阶段后将会终止,因此,除了多采取临时性的支出措施外,还可以通过政策的组合来抵消长期影响,如英国将在2010年实施增收措施来代替目前的增值税减免政策。
二是应制定稳健的中期财政框架,明确未来4~5年财政收支和债务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拟采取的措施和相应的监督机制等。同时,必须在该框架内,及时评估各种情形下的政府或有负债和财政风险;必须建立透明有效的机制,将资产价格回升的收益和央行救援金融机构的损失,及时准确地反映到政府的预算表中。
三是应坚定推行有助于经济增长的结构改革,减少非生产性支出而保留具有较高社会回报率和促进高质量增长的支出,如基本的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支出。税收改革不仅要重视扩大税基、降低税率,还要使其有助于改进对就业和投资的激励作用等。
(三)要坚定进行福利改革,控制与老龄化相关的财政开支
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老龄化相关支出是中长期财政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早在危机之前,G20国家已经充分意志到未来社会老龄化相关支出(包括退休金、医疗护理等)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削减其他方面的支出项目,为此项支出逐步预留空间;随着金融危机使得G20国家养老基金所持有金融资产大幅缩水,部分G20国家已经将未来老龄化相关开支提升到财政支出战略转移的高度。对我国而言,人口众多是我国的突出国情,从目前到2025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前的十五年,是我国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战略期,越晚构建难度越大。
当前应当努力降低债务水平、减少其他领域的开支,为迟早要增加的养老和医疗开支预留足够的战略空间。(1)深化而不是扩大养老金改革。养老金改革的范围应当在不大量增加政府债务的基础上为数量有限的退休人员提供足够的支持。对农民以及自我创业的人来说,私人存款仍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保障。因此,应当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市场,鼓励充实私人账户并保持私人存款。(2)让教育能为大多数人承受并保持灵活。投入更多的教育支出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平均的网络分布来提供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只有农村的年轻人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后,他们才可能移居到城市,在高附加值的行业找到稳定的工作。
(责任编辑:候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