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裂隙各向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裂隙,曲折效应,渗流,Reynolds方程
裂隙各向异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夫,齐昕[1](2019)在《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的各向异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裂隙试件,在考虑裂隙表面粗糙性的立方定理修正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采用分析岩石渗透系数的等效沟槽模型对粗糙裂隙的渗流进行分析,推导得到考虑曲折效应的裂隙渗流计算公式,并根据裂隙试件J1、J2及J3的数值计算结果确定渗流计算公式中的待定常数,然后采用裂隙试件J4、J5对渗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将本文渗流计算公式得到的裂隙试件渗流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曲折效应的裂隙渗流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且两者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裂隙渗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11期)
李勤,马随波,赵斌[2](2019)在《各向异性煤层裂隙流体因子及地震波速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层中瓦斯和水的赋存及运移与裂隙的密度、走向、填充物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预防和控制矿井突水、瓦斯突出等灾害性事故,进行煤层裂隙的识别和预测研究,对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评价有重要指示作用。基于裂隙等效模型理论,将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与煤层干裂隙(气充填)和饱水裂隙相结合,分析煤层缝隙中流体因子随不同充填物与裂隙弱度参数(裂隙密度、纵横比、体积模量、剪切模量、拉梅系数)的变化特征,并通过对含垂向裂隙的煤储层进行地震波各向异性速度的响应计算。从HTI型煤层理论模型的正演模拟结果可知,模型中裂隙流体因子与裂隙密度和几何形态呈正相关函数关系,而与充填流体体积模量呈负相关。HTI型煤层P波群、相速度对裂隙中的气、水都比较灵敏,SV波群、相速度对干裂隙(气充填)不敏感,SV波群速度对裂隙中的水很灵敏。通过HTI型煤层裂隙流体因子与各向异性速度等参数的响应分析实现煤层裂隙流体预测的可行性,为分析裂隙型煤层地震波传播特征打下基础,为煤层裂隙流体预测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6期)
李逸凡,马秀媛[3](2019)在《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裂隙岩体各向异性渗透特性的分析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黄岛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研究裂隙岩体各项异性渗透特性。考虑裂隙结构面的粗糙情况,对单一平板裂隙渗流立方定律进行修正,并推导出对应的叁维裂隙岩体渗透张量计算式。根据油库库区水文地质资料可知:基岩裂隙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将库区地质结构分成五个区,计算各分区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建立基于裂隙岩体各向异性渗透张量理论的叁维地下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运用该模型模拟施工不同阶段库址区渗流场的变化。通过对模拟结果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该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可以预测开挖及运营期间渗流场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8期)
张佳佳,张广智,黄兰华[4](2019)在《基于应力各向异性的页岩储层裂隙流体识别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储层往往比较致密,裂隙占据整个孔隙空间的比例也不大。但是裂隙的定向排列会导致页岩各向异性特征以及裂隙所含的流体类型对页岩储层评价和开发压裂都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岩石物理理论和方法通常用二阶裂隙密度张量和四阶裂隙密度表征应力各向异性,以及用裂隙的法向柔度和切向柔度比值来区别干燥和饱和裂隙。针对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本文将叁个方向的裂隙的法向柔度和切向柔度比值进行融合,定义为各向异性裂隙流体指示因子,用来识别VTI介质裂隙流体类型。并将法向柔度和切向柔度代入到四阶裂缝密度张量中,构建了一个包含裂隙流体类型、方位分布以及几何形状的无量纲四阶张量,利用该张量也可以识别VTI介质裂隙流体类型。结合Callovo-Oxfordian页岩实验室测量数据,分析了干燥和饱和页岩岩样的弹性特征随轴向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含水页岩样品的各向异性裂隙流体指示因子要明显低于干燥页岩样品,而含水岩样的无量纲四阶张量几乎要比干燥岩样的大一个数量级。因此,各向异性裂隙流体指示因子和无量纲四阶张量都较好地反映页岩样品中充填的流体类型,能够用于后续页岩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本文来源于《Applied Geophysics》期刊2019年02期)
刘乃飞,李宁,宋战平,李国锋[5](2019)在《低温裂隙岩体的各向异性传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裂隙岩体属于典型的非连续介质,其传热特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和时变性。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含冰–水相变低温裂隙岩体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类比电阻,推导考虑冰水相变及热对流作用的低温单裂隙热阻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并考虑对流换热作用对裂隙岩体等效传热特性的影响,推导低温单裂隙代表性体元的传热模型。基于传热性能的可迭加性,构建含多组优势节理低温岩体的各向异性传热模型,从而实现低温裂隙岩体传热性能的等效连续化处理。最后通过一个含水平裂隙岩样和理想岩质边坡对各向异性传热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大误差不超过1.0℃。该传热模型的精度满足实际低温裂隙岩体工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王慧,苏永军,王凤瑞[6](2019)在《基于分形理论的岩石裂隙非线性渗流各向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裂隙岩体非达西渗流问题,开展了不同粗糙裂隙非线性渗流特性的研究。将完整的方形岩块采用劈裂法制成裂隙试件,用叁维光学扫描系统量测裂隙表面形貌,并采用Kulatilake提出的自仿射分形维度方法计算表面的分形维度来表征粗糙表面的各向异性特征。根据裂隙流的曲折效应,在Forchheimer定律基础上,提出了水文弯曲度和表面分形幂律关系来表征非线性特点,并由此提出了新的粗糙裂隙非线性分形模型。对各组裂隙试件在2个方向(0°,90°)上进行饱和渗流试验,发现流动符合Forchheimer定律且存在各向异性特点,最后由分形模型,提出了区分达西流与Forchheimer流的新判据。(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02期)
李勤,李永博,李庆春[7](2019)在《垂向裂隙各向异性煤层地震波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层中存在的裂隙会导致介质表现为各向异性,本文以HTI型煤层为例,结合各向异性介质弹性矩阵和各向异性裂隙理论,推导出不同充填物的垂直裂隙中各向异性参数表达式,将其应用于地震波响应分析;通过改进的交错网格差分法和各向异性Christoffel方程波场分解法,得到地震波合成记录和分解后的P波和SV波记录;将Thomsen群速度与相速度公式,经过坐标轴旋转变换,得到HTI型煤层中不同各向异性参数的地震波速度响应表达式;建立不同类型煤层地质模型,分析了裂隙密度、裂隙充填物以及煤层厚度等参数变化时的地震波响应特征.研究结果为分析垂向裂隙各向异性薄煤层地震波传播规律提供工具,为选用相应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波各向异性参数反演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卢方超,高建良,张玉贵,刘佳佳[8](2018)在《单轴加载煤孔、裂隙各向异性声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煤层叁个不同方向煤样,对比单轴加载前后煤样超声实验和核磁共振(NMR)实验,研究煤孔、裂隙结构应力变形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对声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载时,平行层理方向纵波波速、品质因子是垂直层理方向的近2倍;单轴加载过程中各向异性先减后增.T_2谱弛豫特征,平行层理的面割理方向和端割理方向分别显示为双峰和叁峰,垂直层理方向以单峰为主.单轴加载后,经历弹性变形煤样T_2弛豫强度减小,塑性变形煤样T_2弛豫形态改变.理论分析得出,压密、弹性阶段煤孔、裂隙密度减小导致波速增加,衰减减小;塑性变形阶段孔、裂隙密度减小和裂隙尺寸的增加共同作用导致波速稳定,衰减增大.因此,可采用超声技术与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方法,研究煤岩体应力变形各向异性特征,这对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于煤微观结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8年06期)
钱进,王秀娟,董冬冬,SAINKalachand,叶月明[9](2019)在《裂隙充填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各向异性饱和度新估算及其裂隙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水合物有时会以结核状、层状、脉状或块状等裂隙形态发育在深水盆地的细粒泥质沉积物中,该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裂隙充填型.与孔隙充填型不同,裂隙充填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由于裂隙的出现,在测井速度、电阻率和地震数据上会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本文利用细层层状介质模型和有效介质理论(EMT)新估算出印度克里希纳—戈达瓦里(K-G)盆地NGHP-01-10A和10D孔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储层的各向异性饱和度,纵波(V_p)和垂直极化横波(V_(sv))测井速度估算的平均饱和约为20%,明显优于水平极化横波(V_(sh))估算结果,且与压力取心估算结果更为一致.倾角随深度变化曲线和不同角度估算的水合物饱和度结果都表明10A孔浅部以高倾角裂隙为主,深部出现低倾角裂隙;10D孔以垂直裂隙为主,这说明两口相距10 m的孔中裂隙在空间上延伸长度较小;而10B-08Y岩心的X射线成像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水平裂隙倾角位于0°~21°,高倾角裂隙倾角位于68°~89°,裂隙尺度为厘米级,最大高度、宽度和纵横比分别为27.66 cm、6.71 cm和170.此外,水合物饱和度估算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地层岩性和方程计算参数对饱和度估算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与简化叁相方程相比,有效介质理论计算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参数选择简易,因此计算也更为准确与便捷.(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卢方超,张玉贵,江林华[10](2018)在《单轴加载煤孔裂隙各向异性核磁共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煤孔裂隙各向异性,进一步揭示煤微观结构及物性特征。选取平顶山矿区八矿煤样,采用核磁共振(NMR)方法,对比分析单轴加载前后煤样的横向弛豫谱(T2)特征和核磁成像(MRI)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煤的T2谱特征具有显着的各向异性:平行于层理且垂直主裂隙X方向T2谱为3峰谱图,平行于层理且平行主裂隙Y方向T2谱为双峰谱图,垂直层理Z方向T2谱主要以单峰为主;单轴加载后煤样T2谱面积、孔隙度减小,X、Y方向煤样孔隙变化引起的峰面积所占比例下降,裂隙变化引起的峰面积占比例上升;Z方向裂隙变化引起的峰面积占比例下降;MRI揭示出,单轴加载后平行层理方向煤样孔裂隙大部分闭合,部分裂隙产生径向变形;加载方向裂隙大部分闭合,压实效应显着。综上所述,单轴加载下,煤样各向异性特征显着,同时表明核磁共振技术是研究煤孔裂隙微观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8年01期)
裂隙各向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煤层中瓦斯和水的赋存及运移与裂隙的密度、走向、填充物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预防和控制矿井突水、瓦斯突出等灾害性事故,进行煤层裂隙的识别和预测研究,对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评价有重要指示作用。基于裂隙等效模型理论,将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与煤层干裂隙(气充填)和饱水裂隙相结合,分析煤层缝隙中流体因子随不同充填物与裂隙弱度参数(裂隙密度、纵横比、体积模量、剪切模量、拉梅系数)的变化特征,并通过对含垂向裂隙的煤储层进行地震波各向异性速度的响应计算。从HTI型煤层理论模型的正演模拟结果可知,模型中裂隙流体因子与裂隙密度和几何形态呈正相关函数关系,而与充填流体体积模量呈负相关。HTI型煤层P波群、相速度对裂隙中的气、水都比较灵敏,SV波群、相速度对干裂隙(气充填)不敏感,SV波群速度对裂隙中的水很灵敏。通过HTI型煤层裂隙流体因子与各向异性速度等参数的响应分析实现煤层裂隙流体预测的可行性,为分析裂隙型煤层地震波传播特征打下基础,为煤层裂隙流体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隙各向异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嘉夫,齐昕.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的各向异性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9
[2].李勤,马随波,赵斌.各向异性煤层裂隙流体因子及地震波速度响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3].李逸凡,马秀媛.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裂隙岩体各向异性渗透特性的分析和应用[J].工业建筑.2019
[4].张佳佳,张广智,黄兰华.基于应力各向异性的页岩储层裂隙流体识别研究(英文)[J].AppliedGeophysics.2019
[5].刘乃飞,李宁,宋战平,李国锋.低温裂隙岩体的各向异性传热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6].王慧,苏永军,王凤瑞.基于分形理论的岩石裂隙非线性渗流各向异性研究[J].人民长江.2019
[7].李勤,李永博,李庆春.垂向裂隙各向异性煤层地震波响应[J].地球物理学报.2019
[8].卢方超,高建良,张玉贵,刘佳佳.单轴加载煤孔、裂隙各向异性声波特征[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8
[9].钱进,王秀娟,董冬冬,SAINKalachand,叶月明.裂隙充填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各向异性饱和度新估算及其裂隙定量评价[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
[10].卢方超,张玉贵,江林华.单轴加载煤孔裂隙各向异性核磁共振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
标签:裂隙; 曲折效应; 渗流; Reynolds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