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石油照样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杨雨[1](2021)在《中深层地热井高导热固井材料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地热能开发利用有助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固井材料性能的优劣是决定地热能开采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室内试验和微观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两种高导热固井材料的微观结构、导热机理,以及在不同养护温度、压力、时间和温度压力耦合环境下的热力学性能变化。取得了以下成果:(1)发现两种高导热固井材料(A1、B1)中水化产物含量较对照样A0、B0更高,结构更优化。材料的强度与有害孔隙率之间存在着极强的负相关关系。发现A1、B1的导热机理符合导热路径理论和紧密堆积理论。(2)发现在20~100℃,0.1~30 MPa范围内,A1、B1的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均随养护时间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养护7 d时,随养护温度和压力的增大呈先缓慢增大后缓慢减小的震荡趋势。发现在60℃和20 MPa下,A1、B1的微观结构最为优化。(3)发现在0~2000 m范围内,养护7 d时,A1、B1的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大后缓慢减小的震荡趋势。通过拟合得到了其导热系数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式。发现在1000 m深度处,A1、B1的水化程度最高,水化产物含量最多,孔隙尺寸和数量均较小,结构最为密实。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深层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杨肖娜[2](2021)在《油指纹技术在废油渣来源鉴别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常见的废润滑油、废机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工艺、30天风化实验,分别对再生工艺所产生的废油渣及风化后废矿物油中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生物标志化合物(甾烷、萜烷)进行分析,探究温度、酸化、碱洗、活性白土吸附、风化对色谱图、相对浓度、诊断比值、重复性限、风化百分比图(PW图)等油指纹信息的影响;并根据相关废矿物油污染实例,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以期为涉及废矿物油、废油渣的环境污染案件提供有力的环境法医学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在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润滑油实验过程中,废油渣中的烷烃、PAHs受温度影响较大,且温度为160℃时丰值损失最大;生物标志化合物受温度影响最小,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加酸百分比为10%时,废油渣中的烷烃、生物标志化合物仍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加酸百分比为0~10%时,随着加酸百分比的增加PAHs损失逐渐加大。碱洗对废油渣中的化合物无影响。活性白土对废油渣中的化合物均有吸附性,且活性白土添加百分比为5%,吸附达到最大。通过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润滑油实验筛选出5种烷烃、15种生物标志化合物诊断比值满足相对标准偏差(RSD)、重复性限要求,可以用于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润滑油后所产生的废油渣来源鉴别。2、在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机油实验过程中,废机油油浴温度从80℃增加到160℃时,废油渣中的烷烃、PAHs丰值损失与温度呈正相关;生物标志化合物在160℃范围内,相对浓度RSD小于5%,表现出对温度很高的耐受性。在0~10%加酸百分比范围内,废机油中的烷烃、PAHs随浓硫酸添加百分比的增加丰值损失逐渐加大;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对浓度RSD对酸化耐受性较高,RSD小于5%。碳酸钠、活性白土添加量分别达到最大添加百分比10%、5%时,废油渣中的烷烃、PAHs、生物标志化合物仍表现出对碱洗、活性白土吸附很高的稳定性。通过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机油实验筛选出7种烷烃、4种PAHs、15种生物标志化合物诊断比值满足RSD、重复性限要求,可以用于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机油后所产生的废油渣来源鉴别。3、30天风化实验结果表明,废润滑油中的烷烃、PAHs损失趋势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生物标志化合物在30天风化过程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化合物PW图呈现出近似于“正弦曲线”的分布规律。所选用的40种诊断比值满足废润滑油RSD、重复性限要求,可以用于经风化影响后的废润滑油来源鉴别。4、废机油中的化合物受风化影响较小,30d风化结果显示,废机油中的烷烃、PAHs、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对浓度RSD小于5%;废机油中的化合物PW图呈现出近似于“正弦曲线”的分布规律。所选用的40种诊断比值均满足废润滑油、废机油风化实验鉴别要求,可以用于经风化影响后的废机油来源鉴别。5、依据硫酸/白土法再生废矿物油及30天风化实验的研究成果,将筛选的26个废机油诊断比值应用于一起废机油油渣非法倾倒案件中,根据色谱图、重复性限、PW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废油渣鉴别手段成功找出企业A的污染排放点。
冯亚松[3](2021)在《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污染场地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及安全再利用不仅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学科的难点,也是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固化稳定化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水泥具有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友好性差的弊端。因此研发可持续固化剂并开展固化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效果测评研究,对丰富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推进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806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7248、4147225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3AA06A206)和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No.2016031)为依托,以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高效修复和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结合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和绿色可持续修复需求,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针对镍锌污染土的钢渣基可持续固化剂,查明了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钢渣基固化剂对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浓度、酸碱度、电导率和基本土性等环境土工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能够提高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p H值,降低污染土浸出毒性与电导率;钢渣基固化剂加入后,污染土的液限、比表面积、有机质含量、黏粒组分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比重、最大干密度及砂粒组分含量增加。(2)揭示了污染土强度提升和重金属稳定的控制机理。通过对污染土的孔隙结构、酸缓冲能力、重金属化学形态、X射线衍射及对固化剂净浆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查明了固化土的微观特性和反应产物。结果表明:水合硅酸钙对土颗粒的胶结作用及钙矾石、氢氧化钙石和重金属沉淀的填充作用,减少污染土孔隙体积,促进固化土强度提升;氢氧化镍、镍铁双层状氢氧化物、锌酸钙和碱式氯化锌等产物、水合硅酸钙的物理包裹及钙矾石的离子交换作用促进重金属化学稳定性增加;碱性反应产物显着提升污染土的酸缓冲能力;污染土酸缓冲能力和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增加共同导致重金属浸出浓度降低。(3)研究了不同拌和含水率和压实状态下固化土的重金属浸出特性。通过毒性浸出和半动态浸出试验,查明了拌和含水率和固化土压实度(干密度)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拌和含水率(17%~26%)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高达50%;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值对应的拌和含水率与击实试验获得的固化土最优含水率接近;固化土压实度(75%~100%)的增加促进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影响源于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孔隙分布的差异。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粒径分布造成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变化。(4)研究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的演化规律。通过改进ASTM D4843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的质量损失、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响应过程,阐明了固化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24次内),固化土相对累积质量损失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均为18次;重金属浸出浓度变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为6次。固化土劣化的主要原因是固化土的孔隙分布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5)测评了扩散和渗透作用下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通过柱状扩散试验和柔性壁渗透试验,研究了一维扩散和渗透作用下重金属的运移特征,对比了污染土固化前后重金属的有效扩散系数、分配系数和渗透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加,与土样接触溶液中重金属浓度增加;随着渗透时间的增加,渗透液中重金属浓度降低。固化剂改变污染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的镍和锌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3.75%和3.60%;重金属镍和锌分配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169和175倍。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渗透系数较污染土降低约2个数量级。(6)评价了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作为道路路基填土的工程、环境和经济性能。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再利用的技术工艺,论证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水泥和生石灰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道路路基填土。固化土的回弹模量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回弹模量设计值,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地下水标准限值。钢渣基固化剂工程性能指标与水泥接近,优于生石灰;钢渣基固化剂环境和经济性能指标均优于水泥和生石灰。(7)研究了自然暴露场景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长期稳定性和污染物运移特征。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长期稳定性,预测了固化土中重金属向离场土的运移距离。结果表明:监测600天内,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持续降低、回弹模量持续增加。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距离小于5 cm;服役50年后,污染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18.9 cm,而固化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3.2 cm。
郭鸣凤[4](2020)在《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张的增强修复研究》文中认为纸张作为纸质文物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传承与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近年来,因年久失修、自然老化、虫蛀霉变,大量的纸张已出现严重的酸化、老化,泛黄发脆甚至粉碎化等现象。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现已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对于纸张从根源上的修复工作较少,难以真正延长其使用寿命。现有的相关保护与修复工作主要关注脱酸进程,对增强加固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增强修复方法或对纸张结构造成破坏、或改变纸张的宏观形貌,或加速纸张老化,且依赖人工,不可批量化增强修复。根据纸张的老化机理及影响纸张强度的主要因素,结合老化纸张的现状及对纸质文物修复的要求,本文采用超声雾化法,以极低的速度将雾化后的微米级增强剂输送到纸张内部,确保纸张缓慢、充分吸收增强剂,尽量避免了纸张的形变,且可用于批量化增强修复。本文选用了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化学反应活性的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为纸张的增强剂,通过N-羟甲基丙烯酰胺与纸张纤维的交联反应及其自交联聚合的产物填充于纸张纤维间的空隙,提高纸张纤维间的结合强度,实现对纸张的增强修复。采用超声雾化法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于静电复印纸的增强修复,探究了雾化吸收量、增强剂浓度、雾化速率及干燥温度对静电复印纸增强效果的影响,以及增强前后纸张的宏观形貌、微观表面结构、表面元素含量及内部化学基团的变化。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当N-羟甲基丙烯胺溶液浓度为3.0 mol/L,雾化量为20 m L,纸张吸收量为7.24 g/m2,雾化速率为1.10 m L/min时,静电复印纸的抗张指数增幅达到最高18.03%,撕裂指数由4.97 m N·m2·g-1上升至5.13 m N·m2·g-1,白度变化较小,色差为1.227,难以被人眼察觉;通过提高干燥温度可提高NMA与纸张纤维的相互作用,在干燥温度50℃下干燥0.5小时,抗张指数增幅最高可达到22.36%。增强修复后纸张的宏观形貌没有明显改变,验证了NMA可成功实现对纸张增强修复且不造成二次损伤,因此可用于老化纸这类珍贵古籍文献的增强修复。采用超声雾化法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五十年代纸)的增强修复,研究结果表明,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老化纸的增强修复效果较静电复印纸更为显着,当N-羟甲基丙烯胺溶液浓度为3.0 mol/L,雾化量为20 m L,纸张吸收量为4.78 g/m2,雾化速率为1.10 m L/min时,抗张指数增幅最高为26.45%,撕裂指数上升8.33%,同时色差也相对较大,达到1.492。通过提高干燥温度,有利于促进NMA对纸张的增强修复,干燥温度50℃时,老化纸的抗张指数增幅最高可达到33.77%。老化纸的宏观形貌未出现明显的凹凸不平或褶皱等形变;通过XPS分析结果发现,老化纸中N元素表面分布含量由0.87%增长到2.51%,老化纸因暴露更多的羟基和小分子纤维素,对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吸收和相互作用更为强烈。最后,通过综合评估静电复印纸及老化纸经人工老化前后的各项物理性能、宏观表面形貌变化及化学基团变化等评价增强修复后纸张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是中性抄造的静电复印纸还是已严重酸化的老化纸,经过N-羟甲基丙烯酰胺增强的纸样,在人工老化后,物理性能均优于未处理纸样,尤其是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有更稳定的表现;通过红外光谱的分析发现,增强修复后的纸张在老化过程中氢键的特征峰更为稳定,NMA的加入一定程度地保护了纸张纤维间的结合。
韦云涛[5](2020)在《聚乳酸包装材料的抗菌及降解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食品行业最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为PE、PP等聚烯烃塑料,这一类食品包装只是通过隔绝氧气、水、微生物等来起到简单的物理防护作用,很难抑制微生物引起的食物腐败变质,并且在使用过后难以降解而污染环境。本文以聚乳酸为基材、纳米TiO2为抗菌剂,采用抗菌母料法制备了聚乳酸/纳米TiO2包装材料并研究了该材料的常规性能、抗菌性能以及降解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SEM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发现当添加了1%的纳米TiO2时可以在聚乳酸中均匀分散;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包装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随纳米TiO2含量增加而下降;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包装材料中含有纳米TiO2成分,且与聚乳酸为物理混合;通过热重分析以及Newkirk法和C-R法计算热降解活化能可以看出,纳米TiO2的加入提高了包装材料的热稳定性;DSC分析以及等温结晶行为研究表明,纳米TiO2可以明显改善PLA的结晶性能。抗菌性能测试表明,添加少量纳米TiO2便可明显提高包装材料的抗菌效果,PLA/TiO21%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81.9%和84.4%,添加量超过1%,抑菌效果提高趋缓;由抑菌圈测试可知,纳米TiO2在聚乳酸中不溶出;抗菌长效性测试表明,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长效性。对包装材料进行水解降解,吸水率测试表明,加入纳米TiO2改善了包装材料的亲水性,吸水率提高;失重率测试表明,对包装材料的失重率影响并不大,PLA/TiO25%在降解65天后仅仅失重0.35%;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包装材料表观形貌的变化,PLA在降解后略微变白,PLA/TiO21%在降解后表面出现变色斑点;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发现随着水解时间延长和纳米TiO2含量增加,材料内部出现大量孔洞;材料的分子量在水解后明显降低。对包装材料进行堆肥降解,失重率测试表明,加入纳米TiO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包装材料的失重率,失重率最大为PLA/Ti5在降解9周后达到了8.25%,较纯PLA上升了0.99%;PLA的表观形貌在降解后变为白色不透明,表面出现大量裂纹,PLA/TiO21%在降解后略微泛黄,表面出现裂纹及大量白色斑点;随着降解时间延长和纳米TiO2含量增加,材料内部出现大量孔洞甚至较大裂缝;材料的分子量在降解后大幅度降低。
覃明娟[6](2020)在《微生物发酵烟草成分变化及其与品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草是我国重要且特殊的经济作物,工业上常用自然发酵法改善烟草品质,该法发酵周期长、成本难控制。微生物发酵可缩短发酵周期同时提高烟草吸食品质,逐渐成为烟草行业的重要加工技术手段,但现有微生物发酵烟草技术尚不成熟,应用受限。本文通过筛选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调控外加碳源、氮源及发酵时间等,优化了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的最佳发酵工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发酵过程中烟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探究发酵烟草化学指标与感官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单因素结合因素交互作用影响试验优化出烟草最佳发酵工艺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0.8‰、葡萄糖浆5‰、大豆蛋白肽0.05‰、发酵时间8 d,在此工艺条件下,烟草淀粉含量降幅最大,为44.8%。3种微生物发酵烟草感官品质优劣顺序为:植物乳杆菌>米曲霉>黑曲霉,植物乳杆菌发酵各产区烟草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均高于米曲霉、黑曲霉发酵烟草。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各化学成分变化有差异。各产区烟草发酵0~14 d,水溶性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总氮、蛋白质含量0~2 d快速下降,2~14d缓慢下降;发酵0~5 d总挥发酸含量无明显变化,5~14 d迅速上升,发酵0~14 d总挥总发碱含量缓慢上升;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在发酵0~8 d呈下降趋势,8 d后保持平稳;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到65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含氮化合物含量占比最大,达51.39~56.61%,发酵后新增11种香气物质。综合PCA分析、差异性分析和PLSR分析结果发现15个产区发酵烟草化学指标及感官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两指标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云南临沧产区发酵烟草香气量及余味评分显着高于其它产区发酵烟草(p<0.05);江西产区发酵烟草莨菪亭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产区发酵烟草(p<0.05);贵州产区发酵烟草总植物碱及总氮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产区发酵烟草(p<0.05);各产区发酵烟草水溶性总糖、苏氨酸及绿原酸等与香气量呈明显正相关;氮碱比、酪氨酸及石油醚提取物等与刺激性呈明显正相关;水溶性总糖、丙氨酸及绿原酸等与余味呈明显正相关。
陶鹏[7](2019)在《蔗渣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蔗渣是甘蔗制糖后的主要剩余产物,蔗渣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制糖企业的利润和市场竞争力,对维护我国食糖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蔗渣通过科学手段可以制备成第二代可再生资源---纳米纤维素(CNF),这为拓展蔗渣的利用途径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CNF因具有高机械性能、高比表面积、可再生等优点,将其作为聚合物的增强填料,可以制备出改进性能的复合材料。然而CNF在高温下不稳定,而大多数聚合物的加工温度通常在200℃以上,因此CNF热稳定性好坏直接决定其能否应用于制备相关复合材料。使用不同方法制备出来的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CNF作为增强剂还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热稳定性。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蔗渣CNF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影响机制。第一,将漂白蔗渣浆与纯化蔗渣浆按不同比例混合联合机械法制备出不同半纤维素含量的蔗渣CNF,研究了半纤维素对蔗渣CNF热稳定性的影响。第二,将蔗渣原料和漂白蔗渣浆按不同比例混合联合机械法制备出不同木素含量的蔗渣CNF,研究了木素对蔗渣CNF热稳定性的影响。第三,使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冷碱对未漂白蔗渣浆预处理联合机械法制备蔗渣CNF,研究了不同酶预处理和晶型结构对蔗渣CNF热稳定性的影响。第四,使用纤维素酶、冷碱和甘油对未漂白蔗渣浆预处理联合机械法制备蔗渣CNF,研究了结晶度对蔗渣CNF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成果为理解CNF的热解机制及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超微研磨和高压均质处理不同半纤维素含量的蔗渣浆制备得到CNF,研究了半纤维素对CNF热稳定性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TEM)、X-ray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TGA)等手段对制备的CNF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CNF热稳定性影响机理。采用Flynn-Wall-Ozawa(FWO)法计算了蔗渣纳米纤维素的活化能。当半纤维素在CNF中的含量减少时,结晶度会增加,活化能增加,CNF热稳定性得到改善。CNF中半纤维素含量为21.7wt.%时,Td为341℃,CNF中半纤维素含量为9.7wt.%时,Td为349℃。在转化率为30%90%时,NO-HCNF,L-HCNF,ML-HCNF,MH-HCNF和H-HCNF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713.03,518.93,462.62,421.78和211.11 kJ/mol。研究了木质素对蔗渣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的影响。使用超微研磨结合高压均质将不同木质素含量的蔗渣浆制备成CNF。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RD衍射和热重分析研究了木质素含量对CNF热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热重分析仪测定了不同加热速率下CNF的热稳定性,采用Flynn-Wall-Ozawa(FWO)法计算了蔗渣纳米纤维素的活化能。通过机械方法制备的CNF的平均宽度约为20nm。CNF中木质素含量越高,结晶度越低,热稳定性越好。CNF的热分解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变化而波动。在相同的转化率下,CNF中木质素含量越高,活化能值越大。在转化率为20%90%时,NO-LCNF,L-LCNF,ML-LCNF,MH-LCNF和H-LCNF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208.14,254.49,412.95,530.54和652.10 kJ/mol。利用木聚糖酶、纤维素酶、低浓度冷碱、木聚糖酶联合冷碱、纤维素酶联合冷碱等对未漂蔗渣浆进行预处理后利用超微研磨和高压均质成功制备出直径在30 nm左右的CNF,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CNF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机制。XRD表明,酶预处理会提高CNF的结晶度,低浓度冷碱预处理后,CNF的结晶度会明显降低且使纤维素晶型结构从I型转变成II型。TGA表明,酶预处理能适当提高CNF的热稳定性,纤维素酶预处理较木聚糖酶预处理对CNF热稳定性影响更加显着。低浓度冷碱预处理改变纤维素晶型结构,显着提高CNF的热稳定性,对照样的Tonset和Td分别从303℃,330℃提高到320℃,353℃。木聚糖酶联合冷碱预处理制备的CNF热稳定性最优,Tonset和Td分别从303℃,330℃提高到325℃,355℃。纤维素酶联合冷碱处理制备的CNF因产生了较多的非II型结构再生纤维素,CNF的热稳定性出现了下降现象。酶预处理有利于纤维素的机械研磨,低浓度冷碱预处理可以改变纤维素晶型结构,生成热稳定性较高的II型结构纤维素。未漂白蔗渣浆通过纤维素酶和冷碱预处理后联合超微研磨和高压均质成功制备出了CNF。研究了纤维素酶、丙三醇/低浓度冷碱混合液预处理对制得的CNF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发现纤维素酶预处理可以提高CNF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经过丙三醇/低浓度冷碱混合液预处理后CNF晶型结构没有变化,结晶度升高,热稳定性也进一步提高。本研究首次发现丙三醇可以起到阻止低浓度冷碱将纤维素晶型从I型转变成II型结构的作用。TEM表明制备的CNF平均宽度在14-50纳米,冷碱预处理会导致CNF出现严重絮聚和叠加现象。ATR-FTIR表明这些预处理没有产生新的化学基团,也没有出现纤维素II结构的吸收峰。XRD表明纤维素酶预处理、丙三醇/低浓度冷碱混合液预处理均会提高CNF结晶度,且都不会改变纤维素晶型结构。TGA表明,随着CNF结晶度的提高,热稳定性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尤其是最大热降解温度有显着提升。
吴炳烨[8](2019)在《植物中药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天然植物中药—TLL提取物和BH精油,以β-环糊精包覆BH精油制成微胶囊,并将此微胶囊和TLL提取物水溶液按一定的配比添加到纤维素纤维纺丝原液中,通过湿法纺丝制得植物中药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研究了纺丝条件及所得纤维的各项性能。将BH精油与β-环糊精以1:2的比例制成微胶囊,此微胶囊形状大小均匀,D90=1.611μm,含油率为19.5%,耐热和耐紫外光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对其红外光谱测试发现,BH精油和β-环糊精以氢键的形式相结合。对TLL提取物的部分性能进行测试发现,TLL提取物粉末属于易溶物,其有效成分为FZ醇,并测得FZ醇含量为9.8%。研究了BH精油微胶囊和TLL提取物粉末的抗菌、驱蚊功能,结果表明BH精油微胶囊和TLL提取物粉末均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抑菌圈宽度分别为3mm、2mm;BH精油微胶囊的驱蚊效果略强于TLL提取物粉末,对蚊子的驱避率分别为89.6%、88.1%。选择纤维素含量为8.9%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液,将BH精油微胶囊和TLL提取物水溶液以不同的配比添加到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液中共混,制备共混再生纤维素膜,分别研究其表观性能、力学性能、溶胀性能以及抗菌和驱蚊功能。根据各项性能的研究结果,确定了BH精油微胶囊和TLL提取物水溶液的最佳比例为:BH精油微胶囊占纺丝液质量的2%,TLL提取物粉末占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液中所溶解纤维素质量的6%。按照最佳配比,通过湿法纺丝制得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对其基本性能进行研究,与普通再生纤维素纤维相比,制备的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晶胞结构没有改变,结晶度、取向度变化不大,分别为40.5%、75.1%,横截面形态变化不大,纵向沟槽变深,表面颗粒增多,断裂强度略有降低,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吸湿性能有所提高。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在3790cm-1和1100cm-1处的吸收峰更为明显。热失重分析结果显示,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相比普通再生纤维素纤维热稳定性稍有降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纤维中M醇含量为0.644g/kg,FZ醇含量为0.685g/kg。测试了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抗菌、驱蚊功能,结果表明水洗0次和水洗20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6.50%、99.12%、79.35%和93.42%、91.53%和76.43%;在水洗25次之后,驱蚊率依然能达到76.8%。
刘克[9](2019)在《海洋污损生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腐蚀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环境的高腐蚀性高污染性一直是阻碍钢筋混凝土海洋工程应用的难题。本课题是从工程实际中存在的客观要求引申而来,探究钢筋混凝土在海洋生物污损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实验分为实验室模拟和实际海洋挂样两个部分:实验室主要探究两种海洋中最常见的微生物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实海实验主要探究实际海洋生物对钢筋混凝土的影响。研究硫酸盐还原菌在海水中对于钢筋混凝土腐蚀行为的影响。扫描电镜图片显示,虽然硫酸盐还原菌可以附着在混凝土表面,但并未形成致密的生物膜。EIS测试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的腐蚀行为受到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影响比较明显。PD测试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在硫酸盐还原菌体系中浸泡15d就受到了腐蚀。SEM和EDS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透过混凝土孔隙直接作用于钢筋表面,导致钢筋产生了腐蚀。用电化学和SEM等表征方法探讨钢筋混凝土在含有舟形藻在f/2培养液中的腐蚀行为。SEM结果表明在舟形藻指数生长期产生了致密的生物膜覆盖在混凝土表面。而阻抗谱结果表明,生物膜的形成对钢筋产生了保护作用。同时建立了生物膜覆盖在混凝土表面时钢筋混凝土阻抗的物理模型,发现生物膜的形成阻碍了侵蚀性离子通过混凝土孔隙扩散到钢筋表面,对钢筋混凝土产生了保护作用。1a的实际海洋环境下的挂样实验研究了实际海洋下钢筋混凝土的腐蚀行为,同时还考察了整个试验周期内污损生物的的更迭。发现尽管混凝土的高碱性混在挂样初期推迟污损生物的附着,但随时间推移,污损生物仍对混凝土基体产生腐蚀,导致碳化和重金属元素富集。PD结果显示,钢筋在180d时钝化状态就消失。而同时氯离子检测结果发现临界氯离子含量为0.375%。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钢筋逐渐发展为局部腐蚀,随着时间推移腐蚀状况逐渐加重。
李维[10](2019)在《基于插层法协同增韧降阻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中。但由于树脂基体的本征脆性和层压板层级结构特性导致的层间断裂韧性不足容易受到外来物体的冲击造成分层损伤,以及较低的Z轴电导率无法满足电磁屏蔽和防雷击的要求,这些都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近年来提出的层间增韧法是一种有效的改善层间断裂韧性的方法,通过将高韧性的热塑性树脂引入到复合材料容易分层的层间区域,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反应热动力学诱导下,形成双连续相的层间结构,显着提高了层压板抗冲击损伤性能并且不影响本身的热稳定性和平面内力学性能。层间增韧法虽然增加了层间断裂韧性,但阻碍了碳纤维的接触,进一步降低了厚度方向电导率。目前报道的研究大多数都只是单一的改善复合材料的层间力学性能,我们希望可以制备出同时具有良好结构和功能性能的复合材料层压板制品。本文综合考虑增韧-降阻两方面问题,基于层间增韧法,首先制备一系列碳纳米管杂化导电薄膜,作为用于增强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导电性能的载体材料,并完成其结构、导电性能表征,然后将制备的薄膜平整铺放在预浸料层间,通过热压法制备了杂化薄膜插层的夹芯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测试了层压板Ⅰ型层间断裂韧性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以及导电性能。实现了碳纳米管与热塑性基体协同增韧复合材料和降低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碳纳米管杂化热塑性树脂导电薄膜的制备:选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为导电纳米填料,一维结构的碳纳米管,比重低、具有极高的纵横比和超强的力学和导电性能,被认为是理想的功能性和增韧填料。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和尼龙12(PA12)两种树脂为薄膜基体,这两种热塑性聚合物都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加工性能好等优异的综合性能。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MWCNTs/TPU和MWCNTs/PA12杂化薄膜。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薄膜随着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增加,其电导率变化都呈现一个明显的逾渗行为。通过渗流理论对薄膜导电网络结构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MWCNTs/TPU薄膜其逾渗阈值约为0.6 wt%,临界指数为3.36左右;MWCNTs/PA12薄膜其逾渗阈值约为0.2 wt%,呈现了一个更低的临界填料浓度,其临界指数在1.26左右。(2)制备MWCNTs/TPU薄膜插层的低温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将MWCNTs/TPU杂化导电薄膜平整的铺放在预浸料层间,按照固化工艺通过热压法制备层压板。层压板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样品TC-5、TC-10、TC-15在横向(Y)和厚度(Z)方向上电导率分别为 9.35 S/m 和 0.14 S/m、20.8 S/m 和 0.32 S/m、25.75 S/m 和 0.41 S/m。样品TC-15改善最明显,与对照样品相比分别提高了约13倍和16倍,TC-15样品中的碳纳米管总重量分数仅为1.02 wt%。其原因主要归结于碳纳米管的优异的导电性,减少了层间树脂富集区域电阻。层压板Ⅰ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结果表明:样品TC-5、TC-10、TC-15的初始层间断裂韧性值(GIC)分别为0.39 kJ/m2、0.42 kJ/m2、0.30 kJ/m2,相比于对照样品,TC-5、TC-10有小幅度提升,分别提高了 11.4%和20%,但样品TC-15的初始层间断裂韧性有小幅度的降低。三种样品的层间断裂韧性阻抗值(GIR)都有小幅度的降低,分别为0.34 kJ/m2、0.51 kJ/m2、0.36 kJ/m2。Ⅱ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结果表明:样品TC-5、TC-10、TC-15的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值(GⅡC)相比对照样品改善明显,分别为 2.48 kJ/m2、3.15 kJ/m2、2.5 kJ/m2。分别增加了 65.3%、110%、66.7%。其中样品 TC-10的增韧效果最明显。(3)制备MWCNTs/PA12薄膜插层高温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将MWCNTs/PA12薄膜按照同样的方法铺放在预浸料层间制备层压板。层压板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在横向和厚度方向上有明显改善,随着薄膜中碳纳米管含量增加,层压板电导率也逐渐增加。样品PC-15改善最明显,在横向和厚度方向上电导率分别为30.4 S/m和0.17 S/m,相比对照样品分别提高了约155%和1600%。样品PC-15中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仅仅约为1.05%。层间断裂韧性测试结果表明:插层薄膜对层间断裂韧性有负面影响,Ⅰ型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值都低于对照样品。通过断面扫描电镜分析将原因归结于杂化薄膜体系与CF/EP体系间相容性较差,影响了固化过程中环氧的流动和与薄膜的共融过程,导致界面相互作用力较低。为了改善与CF/EP体系的相容性,将薄膜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改性,然后再插层制备层压板,实验结果表明Ⅰ型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都显着改善,样品PC10-M改善最明显,其初始层间断裂韧性值(GIC)为0.51 kJ/m2,相比对照样品提高了 59.3%。层间断裂韧性阻抗值(GIR)为0.83 kJ/m2,相比对照样品提高了 112.8%。Ⅱ型层间断裂韧性(GⅡC)值为0.56 kJ/m2,相比对照样品增加了 86.7%。并且层压板电导率也有进一步提高,样品PC15-M在横向和厚度方向上电导率值为38.8 S/m和0.18 S/m,相比对照样品提高了 226%和1700%。通过断面扫描电镜分析,将增强原因归结于等离子处理增加了薄膜与复合材料体系间界面作用力,以及热塑性基体的塑性变形和碳纳米管桥接效应的协同作用。
二、没有石油照样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没有石油照样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1)中深层地热井高导热固井材料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导热固井材料研究现状 |
1.2.2 固井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样品制备 |
2.4 测试方法 |
2.4.1 导热系数测试 |
2.4.2 抗压强度测试 |
2.4.3 微观形貌观测 |
2.4.4 物相成分分析 |
2.4.5 孔隙结构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导热固井材料微观结构及导热机理 |
3.1 试验方案 |
3.2 固井材料微观结构 |
3.2.1 微观形貌 |
3.2.2 物相成分 |
3.2.3 孔隙结构 |
3.3 导热机理 |
3.3.1 导热路径理论 |
3.3.2 紧密堆积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养护条件下固井材料性能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养护温度对固井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 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4.2.2 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3 温度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 养护压力对固井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1 压力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4.3.2 压力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3 压力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 养护时间对固井材料性能的影响 |
4.4.1 时间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4.4.2 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温度压力耦合环境下固井材料性能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不同井深环境下固井材料性能研究 |
5.2.1 导热系数 |
5.2.2 抗压强度 |
5.2.3 微观结构 |
5.3 不同养护时间下固井材料性能研究 |
5.3.1 导热系数 |
5.3.2 抗压强度 |
5.3.3 微观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油指纹技术在废油渣来源鉴别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废矿物油炼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废矿物油风化过程 |
1.3.3 油指纹鉴别技术研究现状 |
1.3.4 油指纹分析方法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原理及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准备 |
2.2.1 实验设计 |
2.2.2 实验操作 |
2.2.3 仪器与运行准备 |
2.2.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2.3 实验原理 |
2.3.1 油指纹鉴别原理 |
2.3.2 油指纹鉴别数据处理原理 |
2.4 分析方法 |
2.4.1 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
2.4.2 色谱图分析 |
2.4.3 相对浓度分析 |
2.4.4 诊断比值分析 |
2.4.5 重复性限分析 |
2.4.6 风化百分比图分析 |
2.4.7 多元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废润滑油经硫酸/白土法处理后废油渣指纹变化研究 |
3.1 温度对废润滑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3.1.1 温度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3.1.2 温度对废润滑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3.1.3 温度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3.1.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3.2 酸化对废润滑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3.2.1 酸化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3.2.2 酸化对废润滑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3.2.3 酸化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3.2.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3.3 碱洗对废润滑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3.4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润滑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3.4.1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3.4.2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润滑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3.4.3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3.4.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机油经硫酸/白土法处理后废油渣指纹变化研究 |
4.1 温度对废机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4.1.1 温度对废机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4.1.2 温度对废机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4.1.3 温度对废机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4.1.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4.2 酸化对废机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4.2.1 酸化对废机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4.2.2 酸化对废机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4.2.3 酸化对废机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4.2.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4.2.5 废机油酸化后酸渣指纹分析 |
4.3 碱洗对废机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4.4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机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化实验对油指纹各项指标的影响 |
5.1 风化对废润滑油指纹的影响 |
5.1.1 风化对废润滑油中烷烃的影响 |
5.1.2 风化对废润滑油中PAHs的影响 |
5.1.3 风化对废润滑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5.1.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5.1.5 PW图分析 |
5.2 风化对废机油指纹的影响 |
5.2.1 风化对废机油中烷烃的影响 |
5.2.2 风化对废机油中PAHs的影响 |
5.2.3 风化对废机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5.2.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5.2.5 PW图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指纹鉴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
6.1 废油渣鉴别程序 |
6.2 样品采集 |
6.3 指纹鉴定分析 |
6.3.1 指纹图谱分析 |
6.3.2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6.3.3 PW图对比分析 |
6.3.4 聚类分析 |
6.3.5 主成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我国污染场地现状及修复需求 |
1.2.2 固化稳定化技术技术特征及应用现状 |
1.2.3 固化剂应用现状 |
1.2.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2.5 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钢渣在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钢渣的物理化学特性 |
1.3.2 钢渣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3 钢渣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4 钢渣激发研究现状 |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钢渣基固化剂处理镍锌污染土的机理研究 |
2.1 概述 |
2.2 可持续型固化剂研发 |
2.2.1 研发思路 |
2.2.2 激发剂筛选 |
2.2.3 电石渣和磷石膏的化学属性 |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案 |
2.3.3 试样制备 |
2.3.4 测试方法 |
2.4 固化剂组分优化试验结果 |
2.4.1 转炉钢渣、电石渣和磷石膏固化土的强度和重金属稳定率 |
2.4.2 固化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5 BCP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 |
2.5.1 固化土的基本土性参数 |
2.5.2 固化土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
2.6 BCP固化土的强度特性 |
2.6.1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2.6.2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酸碱度/电导率的关系 |
2.7 BCP固化土的浸出毒性 |
2.7.1 硫酸硝酸法重金属浸出浓度 |
2.7.2 固化土浸出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
2.7.3 重金属浸出浓度与浸出液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
2.7.4 浸提液p H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
2.7.5 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
2.8 BCP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变化机理 |
2.8.1 固化土的酸缓冲能力 |
2.8.2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
2.8.3 固化土的孔隙特征 |
2.8.4 BCP固化剂与重金属镍和锌反应机理 |
2.8.5 BCP掺量和龄期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机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拌和含水率和压实度对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测试方法 |
3.3 污染土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3.2 重金属浸出浓度 |
3.3.3 固化土酸碱度 |
3.3.4 固化土含水率 |
3.3.5 固化土干密度和比重 |
3.3.6 固化土颗粒分布 |
3.3.7 重金属化学形态 |
3.3.8 固化土孔径分布 |
3.3.9 固化土微观形态 |
3.3.10 固化剂掺量和污染土拌和含水率进行优化 |
3.4 压实度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4.2 重金属浸出浓度 |
3.4.3 固化土酸碱度 |
3.4.4 固化土界限含水率 |
3.4.5 固化土粒径分布 |
3.4.6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
3.4.7 固化土粒径减小后金属浸出浓度 |
3.4.8 固化土半动态浸出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重金属浸出行为演化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测试方法 |
4.3 传统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
4.3.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
4.3.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
4.3.3 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全量空间分布 |
4.3.4 试样破坏情况 |
4.3.5 ASTM D4843 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
4.4 改进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
4.4.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
4.4.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
4.4.3 土样空间均质性 |
4.4.4 试样破坏情况 |
4.4.5 土样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和全量 |
4.4.6 土样pH值 |
4.4.7 土样干密度和粒径分布 |
4.4.8 重金属化学形态 |
4.4.9 土样孔隙分布 |
4.5 土样环境土工参数变化对应的干湿循环次数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化土重金属扩散和渗流运移参数测评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样制备 |
5.2.4 试验方法 |
5.3 扩散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试验前后土样土性指标 |
5.3.2 试验前后土样孔隙水中金属浓度 |
5.3.3 上层溶液金属浓度 |
5.3.4 有效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计算 |
5.3.5 有效扩散系数的讨论 |
5.4 渗透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渗透系数 |
5.4.2 渗出液pH值 |
5.4.3 渗出液镍和锌浓度 |
5.4.4 渗出液钙浓度 |
5.4.5 USEPA 1314和USEPA 1316 试验结果比较 |
5.4.6 基于柔性壁渗透试验结果求算重金属运移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现场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试验场地 |
6.2.1 污染场地概况 |
6.2.2 污染土 |
6.2.3 下卧土 |
6.2.4 固化剂 |
6.3 固化稳定化修复 |
6.3.1 试验方案 |
6.3.2 施工工艺 |
6.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 |
6.4.1 取样点位 |
6.4.2 测试方法 |
6.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气温及固化土温度 |
6.5.2 干密度和含水率 |
6.5.3 贯入阻力 |
6.5.4 回弹模量 |
6.5.5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5.6 固化土浸出毒性、酸碱度和电导率 |
6.5.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
6.5.8 下卧层土重金属全量 |
6.5.9 BCP与传统固化剂性能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固化污染土填筑路基的耐久性与重金属运移特征研究 |
7.1 概述 |
7.2 试验场地概况 |
7.2.1 污染场地概况 |
7.2.2 污染土 |
7.2.3 离场土 |
7.2.4 固化剂 |
7.3 固化稳定化修复及监测 |
7.3.1 试验方案 |
7.3.2 固化稳定化施工工艺 |
7.3.3 原位测试及取样点位 |
7.3.4 测试方法 |
7.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7.4.1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
7.4.2 干密度 |
7.4.3 贯入阻力 |
7.4.4 回弹模量 |
7.4.5 重金属浸出浓度 |
7.4.6 固化土p H值和EC值 |
7.4.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 |
7.4.8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运移特征 |
7.4.9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体扩散运移距离预测 |
7.4.10 多场作用下固化土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4)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张的增强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古籍老化的现状 |
1.2 纸张的基本性质与老化降解 |
1.2.1 纸张的基本性质 |
1.2.2 影响纸张强度的主要因素 |
1.2.3 影响纸张老化的主要因素 |
1.3 古籍增强修复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1 古籍增强修复的传统方法 |
1.3.2 古籍增强修复的新方法 |
1.4 超声雾化法及其用于纸张增强修复的优势 |
1.4.1 超声雾化法 |
1.4.2 超声雾化法用于纸张增强修复的优势 |
1.5 N-羟甲基丙烯酰胺增强修复纸张的可行性分析 |
1.5.1 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性质 |
1.5.2 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应用 |
1.5.3 N-羟甲基丙烯酰胺增强修复纸张的作用机理分析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静电复印纸的增强修复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试剂与设备 |
2.2.2 自组装的超声雾化增强修复装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纸样的制备与预处理 |
2.3.2 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静电复印纸的增强 |
2.3.3 增强工艺条件 |
2.4 实验测试 |
2.4.1 纸张的抗张强度的测定 |
2.4.2 纸张的撕裂度的测定 |
2.4.3 纸张的白度测试及色差分析 |
2.4.4 纸张微观表面结构分析(SEM) |
2.4.5 纸张的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6 纸张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雾化吸收量对静电复印纸强度的影响 |
2.5.2 增强剂浓度对静电复印纸强度的影响 |
2.5.3 雾化速率对静电复印纸强度的影响 |
2.5.4 干燥温度对静电复印纸强度的影响 |
2.5.5 增强修复对纸张宏观表面形貌的影响 |
2.5.6 纸张微观表面结构分析(SEM) |
2.5.7 纸张表面元素分析(XPS) |
2.5.8 纸张化学基团分析(FTIR)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的增强修复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纸样的制备与预处理 |
3.3.2 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的增强 |
3.3.3 增强工艺条件 |
3.4 实验测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雾化吸收量对老化纸增强的影响 |
3.5.2 增强剂浓度对老化纸增强的影响 |
3.5.3 雾化速率对老化纸增强的影响 |
3.5.4 干燥温度对老化纸增强的影响 |
3.5.5 增强修复对纸张宏观表面形貌的影响 |
3.5.6 纸张微观表面结构分析(SEM) |
3.5.7 纸张表面元素分析(XPS) |
3.5.8 纸张化学基团分析(FTIR)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羟甲基丙烯酰胺增强纸张的抗老化性能评估 |
4.1 前言 |
4.2 人工老化方式的选择 |
4.2.1 人工干热老化 |
4.2.2 人工湿热老化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增强纸张抗老化性能评估 |
4.3.1 纸张机械强度变化 |
4.3.2 纸张的撕裂指数的测定 |
4.3.3 纸张白度及色差分析 |
4.3.4 纸张宏观表面形貌变化 |
4.3.5 纸张微观表面结构分析(SEM) |
4.3.6 纸张化学基团分析(FTIR)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聚乳酸包装材料的抗菌及降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聚乳酸 |
1.2.1 聚乳酸的制备、结构和性质 |
1.2.2 聚乳酸的改性 |
1.2.3 聚乳酸的应用 |
1.3 抗菌塑料 |
1.3.1 抗菌剂及其抗菌机理 |
1.3.2 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 |
1.3.3 抗菌塑料的应用 |
1.4 聚乳酸/纳米TiO_2复合材料 |
1.4.1 纳米TiO_2简介 |
1.4.2 聚乳酸/纳米TiO_2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5 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的降解行为研究现状 |
1.5.1 聚乳酸的降解行为研究现状 |
1.5.2 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的降解行为研究现状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乳酸包装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聚乳酸包装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包装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2.3.2 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2.3.3 包装材料的化学结构分析 |
2.3.4 包装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5 包装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乳酸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3 聚乳酸包装材料的制备 |
3.2.4 聚乳酸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测试 |
3.2.5 进一步提高聚乳酸包装材料抗菌性能的尝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贴膜法测试抗菌性能 |
3.3.2 振荡烧瓶法测试抗菌性能 |
3.3.3 抑菌圈测试 |
3.3.4 抗菌长效性测试 |
3.3.5 掺杂Ag-Zn复合抗菌剂的包装材料抗菌性能测试 |
3.3.6 紫外光照射包装材料后进行抗菌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乳酸包装材料的降解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3 聚乳酸包装材料的制备 |
4.2.4 降解实验与后续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TiO_2含量对包装材料水解降解行为的影响 |
4.3.2 纳米TiO_2含量对包装材料堆肥降解行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微生物发酵烟草成分变化及其与品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烟草简介 |
1.2.1 烟草概述 |
1.2.2 烟草制品概述 |
1.3 烟草发酵研究 |
1.3.1 自然发酵法 |
1.3.2 人工发酵法 |
1.3.3 酶法发酵 |
1.3.4 微生物发酵法 |
1.4 烟草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 |
1.4.1 烟草化学成分 |
1.4.2 烟草感官品质 |
1.4.3 烟草化学成分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项依据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烟草发酵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发酵烟草样品制备 |
2.3.2 烟草淀粉含量的测定 |
2.3.3 烟草感官评价 |
2.3.4 烟草扫描电镜观察 |
2.3.5 烟草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及总植物碱含量的测定 |
2.3.6 烟草总氮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发酵工艺对烟草淀粉含量的影响 |
2.5.2 微生物对烟草感官品质的影响 |
2.5.3 发酵前后烟草表面形貌改变情况 |
2.5.4 烟草发酵工艺优化 |
2.5.5 微生物对烟草水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2.5.6 微生物对烟草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2.5.7 微生物对烟草总氮含量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烟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样品制备 |
3.3.2 烟草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及总植物碱含量的测定 |
3.3.3 烟草淀粉含量的测定 |
3.3.4 烟草总氮含量的测定 |
3.3.5 烟草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3.6 烟草总挥发酸含量的测定 |
3.3.7 烟草总挥发碱含量的测定 |
3.3.8 烟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3.9 烟草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测定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水溶性总糖含量变化 |
3.5.2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变化 |
3.5.3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 |
3.5.4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总植物碱含量变化 |
3.5.5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总氮及蛋白质含量变化 |
3.5.6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总挥发酸含量变化 |
3.5.7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总挥发碱含量变化 |
3.5.8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3.5.9 植物乳杆菌发酵烟草过程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酵烟草化学指标与感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产区发酵烟草样品制备 |
4.3.2 烟草感官评价 |
4.3.3 烟草基本化学指标的测定 |
4.3.4 烟草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4.3.5 烟草多酚物质的测定 |
4.3.6 烟草石油醚提取物的测定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发酵烟草感官指标的PCA分析 |
4.5.2 发酵烟草化学指标差异性分析 |
4.5.3 发酵烟草基本化学指标与感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5.4 发酵烟草游离氨基酸与感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5.5 发酵烟草多酚物质及石油醚提取物与感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蔗渣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蔗渣纤维素结构特点及应用现状 |
1.2.1 蔗渣纤维素的结构特点 |
1.2.2 蔗渣纤维素的应用现状 |
1.3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 |
1.3.2 酶水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 |
1.3.3 机械法制备纳米纤维素 |
1.3.4 混合法制备纳米纤维素 |
1.3.5 纳米细菌纤维素简介及制备 |
1.4 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能研究现状 |
1.4.1 纤维素热降解机理 |
1.4.2 结晶度对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4.3 晶型结构对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4.4 纤维组分对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4.5 其他因素对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半纤维素对蔗渣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药品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特征分析 |
2.3.2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XRD和 ART-FTIR分析 |
2.3.3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4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活化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素对蔗渣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药品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特征分析 |
3.3.2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XRD和 ART-FTIR分析 |
3.3.3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4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活化能分析 |
3.4 半纤维素和木素对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影响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酶预处理及晶型结构对蔗渣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药品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特征分析 |
4.3.2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ART-FTIR分析 |
4.3.3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XRD分析 |
4.3.4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晶度对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药品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特征分析 |
5.3.2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ART-FTIR分析 |
5.3.3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XRD分析 |
5.3.4 蔗渣纳米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分析 |
5.4 结晶度与晶型结构变化对纳米纤维素热稳定性影响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植物中药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2 抗菌纤维及纺织品研究现状 |
1.2.3 驱蚊纤维及纺织品研究现状 |
1.2.4 环糊精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功能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功能剂简介 |
2.1.1 植物中药BH简介 |
2.1.2 植物中药TLL简介 |
2.2 BH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2.1 BH精油中M醇含量测试 |
2.2.2 BH精油微胶囊的制备 |
2.2.3 微胶囊的微观形态 |
2.2.4 微胶囊的粒径测试 |
2.2.5 微胶囊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6 微胶囊中BH精油含量的测试 |
2.2.7 微胶囊稳定性测试 |
2.2.8 微胶囊缓释性能测试 |
2.3 TLL提取物的性能研究 |
2.3.1 TLL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提取物中FZ醇含量的测试 |
2.3.3 提取物溶解性能的测试 |
2.4 功能剂的功能性测试 |
2.4.1 功能剂的抗菌性能测试 |
2.4.2 功能剂的驱蚊性能测试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共混纺丝液与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共混纺丝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1 共混纺丝液的制备 |
3.1.2 共混纺丝液的粘度测试 |
3.2 再生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2.1 再生纤维素膜的制备 |
3.2.2 再生纤维素膜的表观性能研究 |
3.2.3 再生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4 再生纤维素膜的溶胀性能测试 |
3.2.5 再生纤维素膜的抗菌性能测试 |
3.2.6 再生纤维素膜的驱蚊性能测试 |
3.3 小结 |
第四章 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
4.1.1 溶液的配制 |
4.1.2 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纺丝液的制备 |
4.1.3 纺丝成形 |
4.1.4 纤维后加工 |
4.2 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性能研究 |
4.2.1 纤维横向截面观察 |
4.2.2 纤维纵向表面观察 |
4.2.3 纤维力学性能研究 |
4.2.4 纤维的吸湿性能 |
4.2.5 纤维红外光谱分析 |
4.2.6 纤维结晶度和取向度研究 |
4.2.7 纤维的热重分析 |
4.2.8 纤维中M醇和FZ醇含量测试 |
4.2.9 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 |
4.2.10 纤维的驱蚊性能研究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海洋污损生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现状 |
1.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
1.1.2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现状 |
1.2 钢筋混凝土腐蚀的原理 |
1.2.1 钢筋腐蚀的原理 |
1.2.2 混凝土腐蚀的原理 |
1.3 钢筋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 |
1.3.1 钢筋结构的微生物腐蚀研究状况 |
1.3.2 混凝土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
1.4 钢混结构的微生物腐蚀研究方法 |
1.4.1 钢筋腐蚀的研究方法 |
1.4.2 混凝土的腐蚀研究方法 |
1.4.3 现代材料表征技术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硫酸盐还原菌对钢筋混凝土腐蚀行为的影响 |
2.1 硫酸盐还原菌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试验 |
2.1.1 钢筋混凝土试样的制备 |
2.1.2 硫酸盐还原菌的培养和生长周期的测定 |
2.1.3 钢筋混凝土电化学测试体系设计 |
2.1.4 钢筋混凝土电化学测试 |
2.1.5 钢筋混凝土表面分析测试 |
2.2 硫酸盐还原菌对钢筋混凝土腐蚀的试验结果 |
2.2.1 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周期和附着情况 |
2.2.2 钢筋混凝土的开路电位 |
2.2.3 钢筋混凝土的电化学阻抗谱 |
2.2.4 钢筋混凝土的动电位极化测试 |
2.2.5 钢筋表面分析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舟形藻对钢筋混凝土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3.1 舟形藻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试验 |
3.1.1 钢筋混凝土试样的制备 |
3.1.2 舟形藻的培养和生长周期的测定 |
3.1.3 钢筋混凝土电化学测试体系设计 |
3.1.4 钢筋混凝土电化学试测试 |
3.1.5 钢筋混凝土表面形貌观察 |
3.2 舟形藻对钢筋混凝土腐蚀的试验结果 |
3.2.1 舟形藻生长周期 |
3.2.2 混凝土表面覆盖的生物膜 |
3.2.3 钢筋混凝土电化学测试结果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实际海洋环境下的腐蚀 |
4.1 钢筋混凝土实际海洋环境下腐蚀试验 |
4.1.1 挂样地点的试验条件 |
4.1.2 钢筋混凝土试样的制备 |
4.1.3 钢筋混凝土表面的污损生物观察 |
4.1.4 钢筋混凝土电化学试验 |
4.1.5 混凝土粉末氯离子和p H检测 |
4.1.6 混凝土粉末XRD测试 |
4.1.7 SEM观察钢筋锈蚀情况 |
4.2 钢筋混凝土实际海洋环境下的腐蚀实验结果 |
4.2.1 钢筋混凝土表面污损生物的变化 |
4.2.2 表层混凝土物质变化 |
4.2.3 实际海洋挂样的硬化混凝土粉末的氯离子含量和pH |
4.2.4 钢筋混凝土的电化学测试结果 |
4.2.5 钢筋腐蚀形貌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插层法协同增韧降阻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复合材料增韧方法 |
1.2.1 环氧树脂基体增韧 |
1.2.2 复合材料层间增韧 |
1.3 复合材料降阻方法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壁碳纳米管杂化热塑性聚氨酯薄膜插层低温碳纤维复合材料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MWCNTs/TPU薄膜的制备 |
2.2.3 CF/EP复合材料层压板及测试样品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微观形貌表征(SEM) |
2.3.2 Ⅰ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Mode Ⅰ) |
2.3.3 Ⅱ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Mode Ⅱ) |
2.3.4 电导率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杂化薄膜电性能及表面微观形貌 |
2.4.2 层压板电性能 |
2.4.3 层压板Ⅰ型层间断裂韧性 |
2.4.4 层压板Ⅱ型层间断裂韧性 |
2.4.5 断裂面微观形貌及增韧降阻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壁碳纳米管杂化尼龙12薄膜插层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MWCNTs/PA12薄膜的制备及低温等离子处理 |
3.2.3 CF/EP复合材料层压板及测试样品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等离子改性薄膜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 |
3.3.2 微观形貌表征(SEM) |
3.3.3 Ⅰ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Mode Ⅰ) |
3.3.4 Ⅱ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Mode Ⅱ) |
3.3.5 电导率测试 |
3.4 结果与表征 |
3.4.1 等离子改性的薄膜表面红外分析 |
3.4.2 杂化薄膜电性能及表面微观形貌 |
3.4.3 层压板电性能及截面微观分析 |
3.4.4 层压板Ⅰ型层间断裂韧性 |
3.4.5 层压板Ⅱ型层间断裂韧性 |
3.4.6 断裂面微观形貌及增韧降阻机理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没有石油照样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深层地热井高导热固井材料性能试验研究[D]. 杨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2)
- [2]油指纹技术在废油渣来源鉴别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 杨肖娜. 广西大学, 2021(12)
- [3]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D]. 冯亚松. 东南大学, 2021(02)
- [4]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张的增强修复研究[D]. 郭鸣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聚乳酸包装材料的抗菌及降解性能研究[D]. 韦云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
- [6]微生物发酵烟草成分变化及其与品质关系研究[D]. 覃明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蔗渣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D]. 陶鹏. 广西大学, 2019(06)
- [8]植物中药抗菌驱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炳烨. 青岛大学, 2019(02)
- [9]海洋污损生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腐蚀行为研究[D]. 刘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基于插层法协同增韧降阻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D]. 李维.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