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测试工具论文-韦浩睿,胡小东,李鑫,靳绍许,吴昊

协议测试工具论文-韦浩睿,胡小东,李鑫,靳绍许,吴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协议测试工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BMS,直流充电桩,测试工具

协议测试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韦浩睿,胡小东,李鑫,靳绍许,吴昊[1](2019)在《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BMS协议测试工具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BMS协议测试工具能够实现场内无实车的单边模拟测试,不仅能提高测试效率,更能提高测试覆盖度,保证设计阶段直流充电设备协议实现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22期)

赵鑫,岳青,易冬阳,韩春艳[2](2018)在《通用接口协议测试工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通用接口协议测试工具的总体技术框架进行设计。工具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上位机使用可配置的XML文件格式描述被测试对象通信接口协议,参考数字逻辑电路中"状态机"的设计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利用PXI总线易扩展、热插拔、高可靠性的特性进行设计,通过驱动接口协议测试卡实现对E1、K、RS232C、RS422、USB3.0、以太网接口及相关协议的一致性测试。同时,上位机使用了模块化、层次化、低耦合性的设计理念,在覆盖当前测试需求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面对新增测试对象,只需要制作新接口协议测试卡和调整少量代码即可实现。(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吴振宇,顾晓明,李翔[3](2017)在《协议可扩展的软件接口测试工具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接口测试用例数据量大、报文数据分析繁琐以及传统测试文档生成效率低下的情况,本文研究并实现协议可扩展的接口测试辅助测试工具。该工具综合运用了插件加载机制、winpcap网络访问系统以及Office Open XML等技术,重点研究了接口协议的解析和扩展,测试数据的捕获、分析和注入以及测试文档快速生成技术,最后给出了该接口测试辅助工具在项目中的应用实例。(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7年12期)

黄芬[4](2017)在《基于工控协议的Fuzzing测试方法研究及工具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打破了工业控制系统在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隔离机制,同时各类安全事件的频发已引起业界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工控协议是工业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控制以及自动化功能的通信媒介,通过对其测试可以有效挖掘工业控制系统中潜在的异常或漏洞。为提高测试效率,本文将对工控协议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进行深入研究。Fuzzing测试方法作为一种高效的自动化测试技术,已被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对Fuzzing测试的理论基础梳理,对典型的Fuzzing测试工具Sulley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剖析,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工控协议的Fuzzing测试报文生成算法,并实现了相应的原型系统。首先,为提高Fuzzing测试效率,本文引入了ABNF协议模型对工控协议进行统一描述。同时,本文通过引入解析树和样本树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协议描述模型的Fuzzing测试报文解析生成算法。算法根据模型构造带有属性值和取值范围的解析树,经过初始化、裁剪、细粒度划分等操作构造双向样本树,最后对树节点变异生成测试用例集合用于Fuzzing测试,其主要包含解析树构造算法、样本树构造算法、报文变异算法以及测试用例生成算法四个算法。随后,本文基于该报文解析生成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层次化的面向工控协议的Fuzzing测试工具原型。该原型主要包含执行驱动层、调用支持层和测试用例层叁层结构。其中,执行驱动层用于针对不同的待测对象和载体协议,编写相应的执行驱动程序。调用支持层主要是为其他框架层提供功能支撑组件。测试用例层主要提供测试用例生成的具体实现,并传递给执行驱动层进行Fuzzing测试。在本文工具原型中,调用支持层、测试用例层及执行驱动层之间均存在数据交互及组件调用。最后,本文为对提出的Fuzzing测试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将实现的工具原型和Sulley工具对基于Modbus TCP协议的PLC进行测试,并对二者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发现,本文实现的测试工具能够有效的检测工控设备中的异常,并且在测试用例的生成能力、通用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较Sulley都有所提升,在运行速度上较Sulley稍有下降。(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28)

倪金超,高跃明[5](2016)在《基于SIP协议的压力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中叁网融合的趋势越发明显。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凭借其高效易用的特点,大量的存在于现有的IP网中,支持并应用着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类的会话发起。然而,目前已有的针对SIP协议的压力测试工具存在着各自的短板,使得测试需求不能很好的得到满足。为了弥补现有压力测试工具的不足,本论文设计了基于SIP协议的压力测试工具的方案,并通过进一步实现,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软件》期刊2016年02期)

郝飞飞,王冠雄,朱郴林[6](2016)在《基于Petri网的WIA-PA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WIA-PA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在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率方面往往难以满足测试需求,而且缺乏测试结果的错误诊断。文章针对提高测试效率、增加测试覆盖度、测试结果错误的需求,设计了基于Petri网的WIA-PA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该工具搭建了基于Petri网的WIA-PA一致性测试系统,可对未通过的测试案例进行错误诊断,且测试效率可提高2倍,同时测试覆盖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物联网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汪栋[7](2015)在《基于Fuzzing技术的Android平台应用层网络协议测试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层网络协议由于涉及的协议种类多,不同平台都有其特定的实现,导致应用层协议不能像其他广泛使用的底层协议那样接受各种严格的测试。当前Android系统是智能终端中使用最广泛的移动操作系统,在这个系统平台上运行着大量与网络协议相关的应用软件,由于开发人员在协议实现以及软件设计过程中缺乏对数据包完善的处理逻辑,导致一些应用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崩溃或无响应等异常情况,这不仅会造成用户使用体验的下降,同样也会威胁到移动设备上重要数据的安全。虽然当前出现了一些针对Android应用进行测试的工具,但是这些工具更偏向于对应用功能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而缺乏对网络协议应用处理畸形数据的能力进行验证的工具。模糊测试技术在桌面操作系统平台上漏洞挖掘领域显现出巨大优势,将其测试思想引入到Android平台上进行协议测试必将有效的提高Android协议应用的安全性和健壮性。本文以模糊测试技术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统一规格描述的Android平台应用层网络协议测试工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协议的统一规格描述和变异算法。通过对常见网络协议格式的分析,设计实现用于模糊测试的通用协议描述规则,设计对各种协议字段类型具有针对性的变异算法,最终实现基于关注点变异的通用可控模糊测试畸形数据生成器,用于高效地生成满足协议规格说明书的畸形数据测试用例。2.设计实现Android平台应用层协议自动化测试工具。在宿主PC机端,设计测试用例生成与控制子系统,提供测试用例生成和传输控制功能,并能够在状态窗口观察相应状态;在Android端,设计测试运行与监测子系统,完成测试用例接收解析、调用待测API进行测试和结果存储及展示功能,以及对待测应用的自动化启动调用、应用异常监测和测试结果展示分析及验证功能。3.完成对Android平台典型协议API和应用的测试。分析目标协议实现可能存在的脆弱点,完成NFC和短信协议数据包处理API的测试和应用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推断API在实现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应用软件在开发中存在软件健壮性缺陷,由此来指导应用开发人员提高相关协议软件的质量。(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7)

孙哲,刘大光,武学礼,文伟平[8](2014)在《基于模糊测试的网络协议自动化漏洞挖掘工具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传统网络协议挖掘的缺陷,着重分析了传统网络协议的分析手段、漏洞类型、产生原因和挖掘方法。文章针对传统网络协议挖掘中协议的分析过程不能自动化、构造Fuzz的数据不符合网络协议格式规范和交互的流程导致无法深入快速地进行漏洞挖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协议分析算法、流量聚类分类算法、深度数据包检测技术、Fuzz技术相互整合的自动化协议分析漏洞挖掘工具设计方案。文章设计了一套自动化协议分析的漏洞挖掘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以及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一个自动化协议分析漏洞挖掘系统的原型。文章的最大创新是通过自动化协议分析、流量聚类分类算法和DPI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自动化协议分析、自动形成测试路径的网络协议漏洞挖掘技术。(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期刊2014年06期)

袁小霞[9](2014)在《2.4G有源RFID通讯协议安全测试技术与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射频识别(RFID)作为一种无线自动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进出入管理、人员精确定位、智能交通等领域。随着RFID技术不断推广,隐私泄露、财产损失等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RFID系统已制定不同通信频段下的协议标准,并通常采用协议安全机制来保障系统间的通信安全,但协议的实现是否满足正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需要进行协议测试来验证。由于2.4G有源RFID系统高度定制化且缺少对应协议安全测试标准,因此研究RFID协议安全测试技术与协议安全测试工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研究2.4G有源RFID通讯协议的国家标准GB/T 28925-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2.45GHz空中接口协议》为依据,围绕协议安全问题展开,针对TRAIS-P鉴别协议的安全性与安全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在总结协议测试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被测协议的特点,完成协议安全测试用例和协议安全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实现工作。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协议安全测试理论分析。本文采用形式化分析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完成协议基础测试分析,使用基于错误注入测试方法设计重放攻击、身份伪装攻击、干扰攻击叁种安全测试。2.协议安全测试用例设计。通过有限状态机模型设计测试序列与测试用例,用来验证被测系统是否按照协议标准实现。采用错误注入的方法设计协议安全测试用例,用来验证被测系统能否抵抗此类攻击。3.协议安全测试工具设计与实现。给出了协议安全测试工具的整体架构,并设计实现架构中安全测试管理模块、帧管理模块和收发模块。通过在2.4G大容量标签系统的平台上进行协议测试,验证协议安全测试工具的可行性和被测系统协议实现的安全性。本文在现有测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针对2.4G有源RFID协议安全测试方案。给出了基于协议基础测试和错误注入测试的协议安全测试方法,并完成测试模型、测试用例和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实现。为测试人员提供了一个用户交互性好、简单实用、易于扩展的协议安全测试工具,为协议的安全测试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5-30)

白亚龙[10](2013)在《一种IMS协议自动化测试工具的研究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电信运营商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要保证其线上网络设备的规范与稳定,即通信网络中的设备符合相关协议规范要求,并且可以持续稳定的提供服务。因而通信网络设备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以保证设备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协议测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规范不同设备之间通信协议的一致性,保证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IMS(IP多媒体子系统)实现了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融合,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向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服务,是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随着IMS的大规模商用,其相关的业务协议几经修改,并且还在不断地完善中。为了保证业务网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需要对这些协议涉及到的网络设备进行大量的测试。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协议测试工具来完成对不同网络设备,特别是IMS网络设备的业务测试。本文首先介绍了IMS和协议测试等相关背景知识。主要的研究成果是完成了对一种开源测试工具Seagull的分析与研究,并且根据实际生产测试需求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与完善。首先从功能和构架两个方面对Seagull进行协议测试的原理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其中涉及到测试流程的主要模块进行了详细论述。然后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和测试工作经验,结合Seagull的强大的脚本解析和完善的测试流程等特点,分叁个方面对Seagull进行了改进,包括增加多场景控制功能,增加负载模型功能,以及优化网络I/O性能。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对开源测试工具Seagull进行研究与改进,实现一个在实际生产实践环境中便于扩展的、便于操作和管理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本课题结合需求,充分利用了开源测试工具的主要框架及相关功能模块,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并且大大减少了程序开发及实现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3-01-07)

协议测试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通用接口协议测试工具的总体技术框架进行设计。工具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上位机使用可配置的XML文件格式描述被测试对象通信接口协议,参考数字逻辑电路中"状态机"的设计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利用PXI总线易扩展、热插拔、高可靠性的特性进行设计,通过驱动接口协议测试卡实现对E1、K、RS232C、RS422、USB3.0、以太网接口及相关协议的一致性测试。同时,上位机使用了模块化、层次化、低耦合性的设计理念,在覆盖当前测试需求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面对新增测试对象,只需要制作新接口协议测试卡和调整少量代码即可实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议测试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1].韦浩睿,胡小东,李鑫,靳绍许,吴昊.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BMS协议测试工具的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2].赵鑫,岳青,易冬阳,韩春艳.通用接口协议测试工具设计[J].通信技术.2018

[3].吴振宇,顾晓明,李翔.协议可扩展的软件接口测试工具的研究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

[4].黄芬.基于工控协议的Fuzzing测试方法研究及工具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7

[5].倪金超,高跃明.基于SIP协议的压力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2016

[6].郝飞飞,王冠雄,朱郴林.基于Petri网的WIA-PA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J].物联网技术.2016

[7].汪栋.基于Fuzzing技术的Android平台应用层网络协议测试工具[D].电子科技大学.2015

[8].孙哲,刘大光,武学礼,文伟平.基于模糊测试的网络协议自动化漏洞挖掘工具设计与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14

[9].袁小霞.2.4G有源RFID通讯协议安全测试技术与工具[D].电子科技大学.2014

[10].白亚龙.一种IMS协议自动化测试工具的研究与改进[D].北京邮电大学.2013

标签:;  ;  ;  

协议测试工具论文-韦浩睿,胡小东,李鑫,靳绍许,吴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