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气降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气,兰州市,污染物,重金属,原子,透雨,人工林。
大气降雨论文文献综述
安林昌,张恒德,李凯飞[1](2018)在《降雨天气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4—2016年的中国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和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6种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对降雨天气前后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京津冀、长叁角和珠叁角区域,降雨天气后6种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时次约占43%—60%,其中PM_(10)浓度降低最为明显,PM_(2.5)、O_3、SO_2和NO_2次之,最不明显的是CO。一般而言,降水天气前大气污染物浓度越高,降雨后浓度降低的时次所占比例越大,浓度降低值也越大,但当降雨天气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低时,降雨天气后浓度升高的个例也很多,约占21%—61%。京津冀地区由于平均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降水天气对大气污染浓度的降低效果比长叁角和珠叁角地区更明显。对于大多数降雨时次,小时降水量越大,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时次所占比例越大,但浓度降低值反而越小。例外的是,小时雨强大于10 mm的降雨后,京津冀地区的O_3和SO_2浓度以及长叁角地区的PM_(10)、PM_(2.5)和SO_2浓度降低程度不如小时雨强小于10 mm时;而珠叁角地区的NO_2和O_3在降雨后的浓度变化对小时雨强不敏感。在京津冀地区,降雨天气对较大浓度的O_3清除作用非常明显。在长叁角和珠叁角地区,降雨前CO浓度较低时,降雨后浓度升高时次比浓度减小的多;另外,降雨天气对SO_2的清除作用非常明显。(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逯娟[2](2017)在《兰州市大气降雨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集兰州市2014年典型月份8-9月份的10场大气降雨样品,测量了大气降雨中的p H值,用日立AA1700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样品中所含的10种溶解态重金属元素(Cu、Hg、Cd、Mn、Al、Pb、Zn、Fe、Ni、Cr)的含量,并运用相关和因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了兰州市区和郊区大气污染情况,以及导致其重金属含量不同的原因,探讨了兰州市大气降雨中重金属离子的变化规律及环境影响,揭示了大气降雨中重金属元素的可能来源和污染物质的传输路径。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雨中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兰州市区明显高于郊区,且Zn元素高出量最多,高达211.89%,雨水中重金属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Zn>Cu>Hg>Zn>Cr>Pb>Ni>Mn>Cd>Fe。此外p 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非常明显,低p H时雨水的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而高p H时其含量相对较低。其含量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化工和冶金等工业作业中重金属的排放,而且还受人为因素影响,为评价兰州市区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和环境修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10期)
冯亚琦,郭娜,蔡体久,盛后财,石磊[3](2017)在《蒙古栎林对大气降雨的再分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认识和了解森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规律,有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机制。以哈尔滨市城区蒙古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冠层结构稳定时期的20场降雨数据,分析了蒙古栎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再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观测期内蒙古栎林的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和冠层截留量依次为197.6、62.8、78.8 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的58.27%,18.52%,23.24%;(2)根据模型估算,当降雨量超过4.3 mm时蒙古栎林才能够产生树干径流,当降雨量超过6.7 mm开始出现穿透雨;(3)穿透雨、树干径流及林冠截留的绝对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显着增加,但其占降雨量的比例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4)穿透雨量的变异系数随降雨量的增大显着减小,二者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5)蒙古栎生物学特征有利于树干径流的产生,其树干径流量比相同区域内的其他树种高。(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7年05期)
李伟[4](2017)在《鄂西山区大气降雨诱发土质滑坡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鄂西山区土质滑坡发育频繁,对当地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影响鄂西山区土质滑坡的因素为基础,统计鄂西山区土质滑坡的历史数据,选择样本研究大气降雨诱发土质滑坡的机理,并建立相关性函数模型,为滑坡预报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17年11期)
刘星[5](2017)在《大气PM_(2.5)中铵盐形成机制与降雨清除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NH_3为大气中重要的碱性气体,它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生成铵盐,铵盐能够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本研究对南昌市混合区、道路区以及昌北郊区采样点作为监测区域,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的NH_3、颗粒物和雨水中的NH_4~+浓度,探讨铵盐形成机制与降雨清除效率,主要结论如下:(1)南昌市新城区NH_3浓度均值为49.17μg/m3、PM_(2.5)中NH_4~+浓度均值为17.98μg/m3,相比较其他地区浓度较高,说明南昌市NH_3和PM_(2.5)中NH_4~+污染形势严峻。(2)春季,NH_3表现出郊区>混合区>道路区,NH_4~+为道路区>郊区>混合区,夏季,NH_3为郊区>道路区>混合区,NH_4~+为郊区>道路区>混合区。反映了NH_3浓度分布与排放源有关,NH_4~+浓度分布与形成机制有关。(3)前湖片区NH_3浓度呈现季节分布差异:春>秋>冬>夏,PM_(2.5)中的NH_4~+浓度呈现为秋>冬>春>夏,夏季两者浓度最低,说明夏季NH_3和NH_4~+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去除率高。NH_3浓度在春夏秋采样日表现出白天低于夜间,冬季采样日则表现出白天高于夜间,说明NH_3浓度在春夏秋采样日受夜间逆温影响大,在冬季采样日主要受温度的影响。PM_(2.5)中的NH_4~+浓度在各季度采样日分布特征有所不同,春季在7-9点浓度较低,其他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夏季为白天高于夜间;秋冬两季为白天低于夜间,说明春季夜间累积与白天生成保持平衡,夏季为产生量高于累积量,秋冬季则相反。(4)利用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南昌市PM_(2.5)中的铵盐,在2014年春夏两季主要是本地源,受外地源影响较小,秋季南昌市铵盐受外地源影响较大,2015年冬季PM_(2.5)中的NH_4~+主要来自本地源的不断累积。(5)南昌市NH_3/NH_4~+比值(均值为5.47)较大,说明NH_3向NH_4~+转化过程较慢,转化量相对NH_3量较少;NH_3/NH_4~+比值的季节分布为春>夏>秋>冬,受NH_3和NH_4~+浓度分布的共同影响;NH_3/NH_4~+比值的昼夜分布特征为在春夏秋叁季表现出白天低于夜间,冬季则为白天高于夜间,与NH_3的日分布相同;NH_3/NH_4~+比值的空间分布特征:郊区<道路区<混合区,说明NH_3向NH_4~+的转化受前体物SO_2和NOx浓度的影响很大;(6)通过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M_(2.5)中铵盐浓度的变化受前体物NH_3、SO_2、NO_2浓度的影响较大,形成过程与温湿度有关;南昌市铵盐主要为硫酸铵,硫酸氢铵较少,在一些颗粒物中,有较多的硝酸铵存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形式存在,比如氯化铵、有机胺等。(7)2016年前湖区域降雨pH平均值为5.41,总体上为酸性;在分段降雨过程中,pH在4-6月表现出增加趋势,说明南昌4-6月雨水中的H+主要来自云下冲刷,云内清除贡献较小,11月正好相反;分段降雨的电导率和NH_4~+浓度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都表现为降雨初期其值都比较大,随后快速降低,然后保持相对稳定,到降雨后期,略有回升,说明降雨初期雨水对可溶性离子和NH_4~+清除效果明显,雨水中大多数离子来自云下冲刷。(8)降雨对NH_3的清除效率为3.44%~72.06%,平均值为42.44%,对PM_(2.5)中NH_4~+的清除效率为22.22%~77.91%,平均值为52.58%,对TSP中NH_4~+的清除效率为27.23%~76.22%,平均值为53.83%,说明降雨对NH_4~+的清除效率高于对NH_3的清除效率;在连续降雨日,当降雨量较大时,NH_3浓度降低较快,当没有降雨或降雨量很小时,NH_3浓度回升也较快,NH_4~+浓度则表现出最初降雨前浓度很高,然后经过雨水冲刷,迅速降低,然后保持较低浓度水平,在没有降雨时,浓度略有升高,说明连续降雨对空气中NH_4~+浓度抑制作用强,对NH_3抑制作用弱。(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5-26)
魏宸[6](2017)在《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和气态SO_2、NO_x的分布特征与降雨清除》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降水对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和气态SO_2、NO_x的清除效率与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南昌市新城区降水分段采样,同时对降水期间大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进行同步采样,讨论降水中pH、电导率(EC)、SO_4~(2-)、NO_3~-的分布特征和降水期间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和气态SO_2、NO_x的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相比于整场降水,分段降水更能反应降水的真实过程。分段降水样品的酸雨率75%,高于全程样71.4%;分段样品EC>14.8μS/cm的降水样品占总样品36.5%,高于全程样19.0%;分段样品SO_4~(2-)浓度>1.15 mg/L占总样品的59%,低于全程样85.7%;分段样品NO_3~-浓度>0.51mg/L占总样品的71.8%,低于全程样95.2%,体现了初期降水离子浓度和其后降水的浓度差别巨大。(2)降水样品中pH值、EC、SO_4~(2-)、NO_3~-随降水持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南昌市新城区春季降水样品pH值随着降水时间的持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夏季随着降水时间的持续呈现先下降,然后逐渐上升的趋势的;秋冬降水样品pH值变化与夏季类似,但是没有夏季降水pH值变化剧烈;分段降水EC、SO_4~(2-)、NO_3~-随着降水时间的持续,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3)降水样品中pH值、EC、SO_4~(2-)、NO_3~-浓度随时间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春夏降水的pH值(5.49)普遍高于秋冬(5.03)。降水的EC表现为2016年5-6月<2016年11月<2016年4月<2017年2-3月,即春夏季<秋冬季;降水分段样的SO_4~(2-)、NO_3~-浓度表现为秋冬高于春夏,SO_4~(2-)、NO_3~-浓度秋冬季值分别为春夏的3.5倍、3.93倍,反映秋冬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及其前体物的污染程度远高于春夏季节。长时降水和短时降水在pH、EC方面存在差异:短时降水(分段数<4)pH值变化不大,长时降水分段降水pH值变化大,易受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短时降水EC较高,而长时降水EC较低,说明短时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冲刷迅速,但是由于冲刷时间较短,导致不够彻底,而长时降水对大气污染物冲刷较为彻底,导致总体降水样品EC较低。(4)降水样品离子浓度总体上表现为SO_4~(2-)>NO_3~-。SO_4~(2-)占离子浓度60.6%;NO_3~-占离子浓39.4%;去除率顺序总体上呈现SO_4~(2-)<NO_3~-。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的去除效率([SO_4~(2-)inTSP]平均为60.2%;[NO_3~-inTSP]平均为58.0%)较高,云下冲刷进入降水的SO_4~(2-)、NO_3~-主要以冲刷大气颗粒物的形式进入,而对气态SO_2、NO_x的冲刷少(SO_2平均为9%、NO_x平均为14%);春夏降水对颗粒中SO_4~(2-)、NO_3~-的清除效率高于秋冬季的,反映出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的粒径分布在不同季节有差异。(5)8次长时降水的降水云团pH(6.37、5.36、5.65、5.59、5.61、4.34、5.44、5.2)呈酸性;云水EC(4.99、5.16、3.96、5.76、2.87、20.03、4.76、11.50μS/cm)较低;云水SO_4~(2-)(0.7、0.46、0.65、0.39、0.12、2.12、1.51、2.23mg/L)和NO_3~-(0.29、0.16、0.52、0.11、0.10、0.63、0.71、3.54 mg/L)较低。云下冲刷对降水EC的贡献较低,平均为38%。8次降水样品FSO_4~(2-)(SO_4~(2-)云下冲刷贡献)平均为50%,FNO_3~-(NO_3~-云下冲刷贡献)平均为57%;云下冲刷是降水中SO_4~(2-)、NO_3~-的大部分来源。(6)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随着降水的持续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初期降低幅度很大,随着降水的持续开始变缓,在雨后由于新污染物的生成,又开始逐渐上升。气态污染物SO_2、NO_x随着降水的持续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雨后由于污染物的累积,又开始逐渐上升。但是这种下降趋势与大气颗粒物相比较是缓慢。(7)大气颗粒物总体上呈现SO_4~(2-)>NO_3~-。随着降水的持续,[SO_4~(2-)inPM2.5]/[SO_4~(2-)inTSP]、[NO_3~-in PM2.5]/[NO_3~-inTSP]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最后开始趋于稳定,[SO_4~(2-)inTSP]/[NO_3~-inTSP]、[SO_4~(2-)inPM2.5]/[NO_3~-in PM2.5]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反应大气颗粒物中的SO_4~(2-)、NO_3~-在粒径分布上有一定的差异,SO_4~(2-)在大颗粒上分布会多一些。(8)[SO_4~(2-)inTSP]的降水清除效率平均为60.2%;[NO_3~-inTSP]清除效率平均为58.0%;[SO_4~(2-)inPM2.5]平均为59.3%;[NO_3~-in PM2.5]降水清除效率平均为56.7%。SO_4~(2-)的降水清除效率高于NO_3~-,TSP中的SO_4~(2-)、NO_3~-清除效率高于PM2.5;SO_2的降水清除平均为21.3%,NO_x清除效率平均为19.8%。降水对气态SO_2去除比NOX更有效率。(9)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清除效率与降雨量具有较好的相关,与降水强度、大气中雨前颗粒SO_4~(2-)、NO_3~-浓度相关性并不好,气态污染物SO_2、NO_x与降雨量、降水强度、气态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并不明显。(10)降水中SO_4~(2-)、NO_3~-主要来源于云内雨除和云下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去除,气态污染物的贡献很低。(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5-26)
何洪,才捷[7](2017)在《柳州市大气降雨的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2000—2016年柳州市酸雨资料和污染源资料,对市区周边的酸雨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柳州市酸雨发生情况较多,酸雨发生率达到20%以上的占总体的64.7%;p H年均值能达到5.6以上的仅占总体的23.5%,总体上四季降水呈酸性居多。另外,通过工业污染源、环境空气、天气气象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容易受天气气象外围酸雨团的影响,形成酸性降水。(本文来源于《科学家》期刊2017年06期)
邹长伟,黄虹,杨帆,刘星,曾宝强[8](2017)在《大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是大气污染物最重要的汇大气污染物影响雨水化学组成,定量化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能为大气污染的准确模拟和污染控制的人工干预提供重要科学依据。2014年9月29日-2015年1月12日,采样监测南昌地区降雨前后大气污染物,分析降雨状况,计算和比较降雨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清除效率,讨论不同因素对清除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降雨对大气污染物有清除作用,对不同污染物的清除效果不同大气颗粒物的清除效率高于气态污染物的原因是作用机制的不同3种气态污染物清除效率的区别是因为水溶性的差异;多天连续降雨使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呈下降趋势;降雨量与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呈正相关;降雨强度越大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越高;大气压因影响降雨量,而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相对湿度71.1%~93%范围内,相对湿度越大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越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逯娟,牛贺文[9](2016)在《兰州市大气降雨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采集兰州市2015年典型月份8月—9月份的10场大气降雨样品,测量了大气降雨中的p H值,用福立AA1700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样品中所含的10种溶解态重金属元素(Cu、Hg、Cd、Mn、Al、Pb、Zn、Fe、As、Cr)的含量,并运用相关和因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了兰州市区和郊区大气污染情况,以及导致其重金属含量不同的原因,探讨了兰州市大气降雨中重金属离子的变化规律及环境影响,揭示了大气降雨中重金属元素的可能来源和污染物质的传输路径。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雨中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兰州市区明显高于郊区,且雨水中重金属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Pb>Fe>Cd>Zn>Mn>Cu>Cr>Al>Hg>Ni。此外p 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非常明显,低p H时雨水的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而高p H时则其含量相对较低。其含量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化工和冶金等工业作业中重金属的排放,而且还受人为因素影响,可以为评价兰州市区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和环境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六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2-01)
杜礼明,倪守隆[10](2016)在《降雨环境下大气底层边界型风场对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气底层边界速度型风场模拟自然风和Marshall-Palmer雨滴谱模型,应用离散相模型研究了风雨联合作用环境下列车运行时气动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雨滴颗粒的加入扰乱了列车周围气流的正常流动,减轻了列车背风侧气流漩涡的脱落,列车迎风侧和背风侧的压力差减小;降雨强度对列车气动特性影响不大,从20 mm/h增大到100 mm/h,受影响最大的横向力仅增大了9.11%;风雨耦合环境下列车的运行速度对气动阻力影响较明显,列车时速从200 km/h到400 km/h,阻力增大了102%;随着车速增大,车辆所受横向力与升力的变化规律与车辆在列车中的位置相关,头车所受到横向力明显增大,而尾车的横向力则呈减小趋势,而所受升力正好相反,头车呈减小趋势,尾车则明显升高.(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大气降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采集兰州市2014年典型月份8-9月份的10场大气降雨样品,测量了大气降雨中的p H值,用日立AA1700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样品中所含的10种溶解态重金属元素(Cu、Hg、Cd、Mn、Al、Pb、Zn、Fe、Ni、Cr)的含量,并运用相关和因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了兰州市区和郊区大气污染情况,以及导致其重金属含量不同的原因,探讨了兰州市大气降雨中重金属离子的变化规律及环境影响,揭示了大气降雨中重金属元素的可能来源和污染物质的传输路径。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雨中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兰州市区明显高于郊区,且Zn元素高出量最多,高达211.89%,雨水中重金属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Zn>Cu>Hg>Zn>Cr>Pb>Ni>Mn>Cd>Fe。此外p 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非常明显,低p H时雨水的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而高p H时其含量相对较低。其含量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化工和冶金等工业作业中重金属的排放,而且还受人为因素影响,为评价兰州市区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和环境修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气降雨论文参考文献
[1].安林昌,张恒德,李凯飞.降雨天气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
[2].逯娟.兰州市大气降雨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
[3].冯亚琦,郭娜,蔡体久,盛后财,石磊.蒙古栎林对大气降雨的再分配规律[J].森林工程.2017
[4].李伟.鄂西山区大气降雨诱发土质滑坡机理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
[5].刘星.大气PM_(2.5)中铵盐形成机制与降雨清除效率[D].南昌大学.2017
[6].魏宸.大气颗粒物中SO_4~(2-)、NO_3~-和气态SO_2、NO_x的分布特征与降雨清除[D].南昌大学.2017
[7].何洪,才捷.柳州市大气降雨的变化特征分析[J].科学家.2017
[8].邹长伟,黄虹,杨帆,刘星,曾宝强.大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
[9].逯娟,牛贺文.兰州市大气降雨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C].第六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10].杜礼明,倪守隆.降雨环境下大气底层边界型风场对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影响[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