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畅[1]2004年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从面向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呼唤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体育社会评价就是在教育方针和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以体育教育目标为依据,借助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对体育教育的过程、行为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以优化体育教育活动、促进体育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社会评价应该具备以下特点:评价功能的发展教育性、评价主体的广泛参与性、评价对象的全面综合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以及评价模式的开放多样性。 本文以哲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系统科学方法、逻辑方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教育社会评价的基本理论、研究现状、体育教育社会评价的特点、构建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社会评价体系所应遵循的标准、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式,并对建立体育教育社会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目前教育社会评价理论尚不成熟,体育教育社会评价理论处于初创阶段。主要表现在:首先理论界还没有给教育社会评价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人们对体育教育社会评价的理解还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其次,对教育社会评价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目前主要是对概念、必要性以及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触及到如何发展和构建我国教育及体育教育社会评价体系和机制这一实质性的问题。 根据对教育社会评价特点的研究,笔者认为体育教育社会评价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体育教育人才素质影响的双重性,评价对象的散在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过程干扰因素多,缺乏具体的测量指标,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性。因此,要对体育教育毕业生做出一个科学化的社会评价,就必须在评价活动中坚持主体性、综合效果性、超前性和民主性等评价原则。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体育教育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社会评价体系的内容应包括: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方面的评价。影响社会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工作态度及表现等非智力因素,然后才是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等智力因素。 新的体育教育评价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发展性的体育评价体系。该体系的提出,不仅是针对我国现行体育评价体系的不足与局限,而且体现了当前体育评价最新发展趋势和先进的评价思想。为更好实施体育教育社会评价,评价过程中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坚持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第二,要坚持评价形式的多元化。根据本课题的调查研究,并参考工商业界质量保障的1509000系统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试建构体育教育社会评价的发展性评价模式。(见图l) 国内外社会评价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要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有效的体育教育督导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督导运行环境、对体育教育过程进行监督、调控,使体育评价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通过教育系统内外各方广泛参与、紧密联系、和谐运作,使体育评价成为真正推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杠杆”。
李畅[2]2018年在《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系统科学方法、逻辑方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教育社会评价的基本理论、研究现状、体育教育社会评价的特点、构建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社会评价体系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肖晶晶[3]2014年在《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太极”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的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唯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求本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要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模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在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更新上从而保证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实效性。现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了一种把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教育融入为一体的新型的教育形式,那么本文旨在试着结合“太极”的特点来通过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展开研究,从而寻求建立体育教育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有效方法。一直以来体育教育专业都是教育主体专业,在我国的体育专业教育之中,该专业担负着培养各级学校体育师资的重任。为了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建设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以及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校的教学模式代表着学院的教学特色与根本。因此,本课题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理论研究,构建了“太极”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深入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结合已有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研究,从中总结出经验,探索出相应的规律,从而提出了构建“太极”培养模式的对策。本文结合了大学不同阶段,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特点,及不同阶段中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构建出相应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及途径,旨在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为高校的体育院系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高校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带动高校的体育院系教学培养的整体建设,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增加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太极”模式是一个首创模式,所以这一模式还不够完善,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改善和提高该模式的实际培养有效性的。2.“太极”培养模式中始终贯彻了“太极”的特点,在培养内容比例分配上,是根据大学不同的阶段,并抓住了这一时期应该培养学生一般社会实践能力与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阶段性特点,合理的分配了这一内容的教学比例。3.在培养内容上,“太极”培养模式是根据学生毕业后的意向对学生进行群体分类,借鉴已经毕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会,在大叁、大四阶段制定出群体性的培养内容,并且,在整个大学教育期间,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所应具备而又是社会所需求的实践能力情况来进行的相应能力培养。4.在培养途径以及培养方法上,“太极”培养模式的内容与内容比例的分配情况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平台,改善了现有体育教学模式中实践平台不够,学生参与实践机会少的问题。5.“太极”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更加灵活,结合了学生群体对社会实践能力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有实效性。6.“太极”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中,有效的使学校与用人单位结合起来,给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对学校实时调整教学模式来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提供了可行性。
夏成木[4]2006年在《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调查法、系统科学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评价的特点,构建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评价体系应遵循的标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式,并对建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李桃[5]2004年在《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教育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评价,不仅可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及有价值的判定,而且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是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改方案的重要依据。 当前,在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领域中,对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的研究很少,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毕业生质量评价研究,已成为护理教育急需开展的重要课题。评价工作是一项科学性较高,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活动,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不同,科学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决定评价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开展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应首先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就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 我国现阶段全日制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 研究目的: 1.探讨现阶段我国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的主要构成要素。 2.探讨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与基本原则。 3.构建一套系统、科学的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实践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韩志芳[6]2015年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学类专业中办学历史悠久、发展较为成熟和稳定的专业,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以及体育自身等改革与发展的新常态,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与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提出调整优化方案的基本设想,旨在为高校制定体育类各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结论: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经历了单一职业型、全面发展型、复合型叁个发展阶段。课程设置呈现“主干学科数增加,主要课程门数减少;压缩总学时,增加选修课,加强实践环节”的特点。2.现行不同类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格各具特色:综合大学以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为核心,兼顾其它体育工作;师范院校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体育院校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技能教育的优势。课程设置尚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3.国外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值得我们选择性地借鉴: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强调服务社会,重视职业性教育,注重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课程内容分类、分级清晰;选修课比重较高且自由度较大。但重学科轻术科,并不适合我国当前国情。4.现行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与基础体育教育脱节,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培养规格层次不清、分类不明,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实践环节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和社会需求现状调研不足。归结于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缺乏清醒的认识,未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忽视生源质量的影响,受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5.对策与建议:围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素质质量观”和“大众教育多样化教育质量观”,重视与基础体育教育改革衔接,加强人文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构建层次清晰的培养规格结构体系,加强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优化课程体系,压缩总学时,增加选修课,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制定“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种培养方案相结合的新设想。
刘焕南[7]2016年在《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田径专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才能在严峻的社会竞争中立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的时间,将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以社会需求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现状的深入分析,剖析田径专修课程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尝试性的提出了田径专修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以及培养途径,并进行个案研究,探索田径专修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目标主要是以学生掌握田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备田径教学、指导业余田径训练以及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能力为主的课程培养目标。2.近年来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总学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3所院校总学时在500学时以上、4所院校在400学时以上、分别各有2所和1所院校在300和200学时以下。其中,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最高576学时,天津体育学院最低192学时。3.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构成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为理论教学内容、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叁个方面构成,另一种为理论教学内容、技术教学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有6所院校田径专修课程教学内容是由叁个方面类别构成。4.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教学实践内容所占课程总学时排在前叁位的依次是吉林体院、成都体院和上海体院3所院校,分别占课程总学时的23.4%、18.3%和11.4%;沈阳体院教学实践内容所占课程比重最低为4.2%。5.各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开设的学期和具体实践内容所占学时上差异较大;分别有66.7%的院校安排设计了教案的撰写;50%的院校有编排及裁判操作实验、教法实习、科学研究能力;33.3%的院校有说课实验、准备活动教学实验、制定训练计划并实施环节;16.7%的院校有中小学体育教学模拟实验、田径基本技术及训练手段演练的实践教学内容。6.在开设有教学实践环节的6所院校中,5所院校将实践考核的成绩纳入到课程总成绩,1所未纳入到课程总成绩;各院校所开设的教学实践内容不同,每学期教学实践考核成绩所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也不尽相同。7.田径专修课程设置的教学实践内容不能较好满足课程目标所规定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全面和实践能力评价不够完善是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田径教学能力、指导田径训练能力、指导健身能力、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科研能力5个纵向能力指标和29个横向能力指标。9.通过课内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理论课采用案例教学、优化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课外组织各种竞赛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培训与考核、创建田径实训俱乐部的课内外一体化的途径培养田径专修学生的综合能力。10.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培养后,学生自评和教育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评价结果一致,田径专修学生的综合能力处于较好以上水平,说明构建的课内外一体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途径是有效的。
谭菊华[8]2014年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乃民生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毕业生专业结构、素质、观念与社会所需产生的结构性矛盾是普遍且深层次的问题,是长期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瓶颈”。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知识经济背景下,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何突破既定教育模式的局限,培养出市场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要能够满足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标杆”,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高等教育核心且最紧迫的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的个体功能要求不断的发生改变和提升,并且倾向于个体精神需求。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并朝着多元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维持社会稳定、适应社会变化、构建社会未来的作用,就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就业视野下改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所需,办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人力资源理论、职业生涯理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理论为大学生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培育和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培养必将成为推动新一轮社会财富增长的核心。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关乎大局,高校作为人力资源能力培养的主要机构和单位,担负着建设全社会人力资源能力的重任,并且这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义务和责任。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特殊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若合理开发利用,将会发挥最大的效用。审视大学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一问题,为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源有效的利用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职业生涯理论是关于每个人的自身价值与成长。大学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二阶段,对于整个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大学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何自我评估、如何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关。中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即1999年启动的以规模扩张为主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旨在适应和满足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其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最重要的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提出大学生就业视野下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目标和定位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问题。通过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病,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高校通过合并、扩招等方式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过分强调普通高等教育,不重视高职教育;盲目设置专业,无视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能力,求多求全,追求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脱节。当前,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化倾向:一是高等教育的费用承担者由政府转变为受教育者;二是大学生就业不再是接受分配,而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变成了一种市场行为。就业市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质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上并没有及时跟进,表现在专业设计、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贴近职业技能,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重视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此外,高校不注意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在实际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当前国内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历史演变和现实改造相结合而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不断变化,但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高校毕业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业有复杂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重要途径,只有立足于就业领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的放矢培养人才,针对社会所需,实现大学生与就业岗位的对应性,将能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必然选择。现代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也有其外在的联系。从系统学角度看,认识和构建一个系统既要从内部视角,也要从外部视角来看,即既面向内部要素的形成,又面向系统对外功能的形成。本文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外部出发,提出改革的策略。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发展而言,其基本发展方略主要是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针对行业(职业)的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专业条件、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专业建设。基于高等院校内部要素,本文提出构建就业视野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构建模型。模型的搭建包括就业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目标、原则的重塑,以及人才培养内容的改革,其中包含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模块化课程的改革,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模块化课程的可行性。就业视野下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评价机制的建设也是内部构建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新视野下的功能协调一致。搭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高等院校内部的构建,也需要外部支撑。既需要高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法制约束,建立自我监督机制,也需要社会和政府的积极配合,坚持社会本位论,落实办学自主权,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紧密市场联系,提高社会资源的作用。最后,在全部研宄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一些初步结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研究既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更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对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之后,力图提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和模型。
温毅娴[9]2011年在《大学社会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组织及个人纷纷参与到我国的大学评价中来,成为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力量,形成大学社会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趋势。由于不同的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导致了各个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差异性,针对这种不确定性和模糊现象,可以采用模型化的方式,综合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通过对大学社会评价的现状及其特点的分析发现,大学的社会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性、评价过程的自发性和评价结果影响的二重性等特点,基于大学社会评价的这些特点,经济学中的群体决策理论和效用理论可以作为模型构建的理论支撑,采用群体决策理论和效用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系统工程研究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AHP)得出相应的算法,以此进行大学社会评价模型的构建,从而达到整合多主体效用,进而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的目的。本文首先采用群体决策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对基本模型进行设定,确定群体决策效用模型;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群体决策效用模型的一致性构建,同时以群决策理论和效用论为基础,确定最终权重计算公式,最终构建出一个递阶式的大学社会评价模型,并利用实例分析检验了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文末,笔者对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所得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张兄武[10]2014年在《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我国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数量与规模的扩张,文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突显。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科本科专业人才,是当前高等文科教育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层次和数量决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社会对文科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本研究提出文科本科专业在保持培养适量学术型人才的前提下,应坚持应用性改革与发展方向,大力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综合访谈和其它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本科层次文科专业的应用性,既不是广义上的价值性应用,也不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操作性使用,而是指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同时,分析总结了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当代特点、具体表现,以及文科专业应用性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和形成基础。在理论梳理后,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构建了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价体系。其中深度访谈40人/次,专家咨询5人/次;为获取的依据更为牢固,发放关于如何评价文科专业应用性调查问卷300份,调查对象包括毕业3年以上文科专业毕业生,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以及政府机构、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3类群体。本研究认为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可以从就业难易程度、就业结构、就业质量、适应状况、发展前景和转换能力等6个一级纬度,具体包括获得初次就业机会的时间、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薪资福利等20个二级纬度来评价。根据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价体系,初步编制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状况调查问卷,并对150份样本进行了试测和信效度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800份调查问卷,检测了当前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现状。依据结果评价原则和外部评价原则,本研究选择工作年限为2-6年的文科本科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尽可能包括文科本科专业毕业生可就业的各类型的社会组织。根据调查结果,文科本科专业的应用性程度较理工科专业弱;211大学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程度相对985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要高,而且显着高于一般本科院校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程度;在文科内部,8个不同学科门类之间也存在差异,历史学、法学和哲学较低。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高校自身在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上存在包括专业体系需要改进、培养过程和教学内容需要优化、师资力量需要提升、评价功能需要强化等诸多问题;同时,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也存在没有形成有利于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和制度。利益相关方在人才培养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造成文科专业应用性不强的重要原因。文科专业应用性的形成受诸种因素的制约,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撑。本研究提出高校自身应从文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模式、教师队伍、学科建设、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同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主体功能,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参与功能。为保证不同利益相关者有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本研究根据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等原则,提出了需要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建立健全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构建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体系的构建[D]. 李畅. 河南大学. 2004
[2].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李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
[3].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太极”模式研究[D]. 肖晶晶. 长江大学. 2014
[4].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 夏成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5]. 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李桃. 四川大学. 2004
[6].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研究[D]. 韩志芳. 北京体育大学. 2015
[7].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证研究[D]. 刘焕南. 天津体育学院. 2016
[8].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 谭菊华. 武汉大学. 2014
[9]. 大学社会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D]. 温毅娴. 长沙理工大学. 2011
[10]. 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D]. 张兄武. 苏州大学. 2014
标签:体育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文科专业论文; 大学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