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cocerus hippophae plus 蛹和卵的发育阈值温度和有效积温

Holcocerus hippophae plus 蛹和卵的发育阈值温度和有效积温

一、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 perature of Pupae and Eggs of 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论文文献综述)

马涛[1](2019)在《基于虫生真菌和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的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隶属于鳞翅目尺蛾科,是一种严重危害茶树的食叶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外部形态特征与茶尺蠖E.obliqua极为相似,很长时间内一直被错误的认为是茶尺蠖。灰茶尺蠖幼虫主要取食茶树叶芽和叶片的叶肉组织,造成茶树秃顶,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今,灰茶尺蠖的防控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茶农的滥用、乱用农药,导致灰茶尺蠖的抗药性显着增强,常用的化学农药效果不佳,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容易导致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g NPV)也用于灰茶尺蠖的田间防控,但是Eg NPV主要处理灰茶尺蠖的低龄幼虫,且最大瓶颈是病毒的大量繁殖技术仍在探索阶段,因此,迫切需要其他的生物防控技术来防控灰茶尺蠖,进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鉴于此,本文研究了虫生真菌(真菌杀虫剂:白僵菌和绿僵菌)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通过观察灰茶尺蠖求偶行为、交配和产卵行为,分析灰茶尺蠖雌蛾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结合不同性信息素组分的野外诱捕试验,探讨了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控灰茶尺蠖成虫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真菌杀虫剂处理土壤对灰茶尺蠖化蛹及羽化行为的影响在土壤中加入白僵菌和绿僵菌,配置为不同浓度的含菌土壤,将灰茶尺蠖放入含有不同浓度病原真菌土壤的容器中,观察灰茶尺蠖的死亡数量。结果表明: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LC50=1.6×107个孢子/克,2.9×106个孢子/克;选择实验表明:高浓度的绿僵菌(1×108孢子/克土壤)和白僵菌(1×109孢子/克土壤)对灰茶尺蠖的化蛹行为产生驱避效果。采用人工覆盖经绿僵菌和白僵菌处理的土壤研究病原微生物对灰茶尺蠖羽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高浓度的菌土(1×108孢子/克土壤和1×109孢子/克土壤)后,显着降低了灰茶尺蠖的羽化率。较低致死浓度(LC25和LC50)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处理均不会显着影响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行为。我们的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处理过的土壤,可以引起灰茶尺蠖成虫和蛹的死亡,并且降低羽化率。但是在低浓度下,并不抑制灰茶尺蠖雌虫产卵量、幼虫孵化量和寿命,对于真菌剂量的野外应用试验还需进一步研究。2、灰茶尺蠖生殖行为及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生物活性在温度为25±1℃,光暗周期L//D=14 h//10 h,相对湿度为70~75%的室内条件下,观察了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行为、求偶行为、交配和产卵行为以及测定了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成虫羽化和求偶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的时羽化高峰存在差异,雄蛾在暗期处理2 h达到羽化高峰,雌蛾羽化高峰在暗期处理3 h;雌蛾求偶行为发生在羽化后1~4 d,随着日龄的增加,求偶率逐日递减,其中1 d雌蛾在暗期处理4 h开始求偶,2 d和3 d雌蛾在暗期处理2h开始求偶,4 d雌蛾在暗期处理1 h开始求偶,1-3 d雌蛾的求偶高峰均集中在6~8h(各日龄求偶高峰为93.67%,83.33%,52.00%),而4 d雌蛾的求偶高峰仅仅在暗期3 h(15.67%)。灰茶尺蠖交配行为首次发生在暗期处理2 h,单对处理和多对处理的成虫交配高峰一致,均在暗期处理6~8 h,交配完成后3天,雌蛾产卵量最大;在风洞实验中,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引诱活性显着高于活雌蛾和空白对照。这些技术参数可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提取和鉴定提供依据。3、灰茶尺蠖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对灰茶尺蠖成虫雌雄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灰茶尺蠖触角上主要存在3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栓锥形感器(sensilla styloconica,SS);感器的种类和分布在雌雄成虫触角上没有差异;同时对灰茶尺蠖触角与其相近种昆虫触角间的差异及部分感器可能具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中毛形感器具有接受化学信号的作用,刺形感器的作用被认为是感觉机械刺激,而栓锥形感器则具有味觉感受功能;研究灰茶尺蠖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及功能可为其形态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4、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GC-EAD和GC×GC/TOFMS分析运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测定灰茶尺蠖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活性反应,运用全二位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GC/TOFMS)鉴定性信息素化学结构,并与标准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离子碎片进行比对,共鉴定出2种性信息素组分:Z3,Z6,Z9-十八碳三烯(Z3,Z6,Z9-18:Hy)和Z3,Z9-6,7-环氧-十八碳二烯(Z3,Z9-6,7-epo-18:Hy),这2种性信息素组分的电生理活性及行为活性被进一步评估;在室内,Z3,Z6,Z9-18:Hy和Z3,Z9-6,7-epo-18:Hy都可以引起显着的EAG反应,但是Z3,Z9-6,7-epo-18:Hy引起的活性强度高于Z3,Z6,Z9-18:Hy;在野外,单一组分Z3,Z9-6,7-epo-18:Hy可以诱捕灰茶尺蠖雄蛾,而单独使用Z3,Z6,Z9-18:Hy却无法诱捕到雄蛾,但是二元组分Z3,Z9-6,7-epo-18:Hy和Z3,Z6,Z9-18:Hy(比例=4:1)的诱捕活性显着高于单一组分或者其他比例的混合物,且比例4:1几乎等同于灰茶尺蠖雌蛾释放性信息素的比例(峰面积之比)。因此,我们证明Z3,Z6,Z9-18:Hy和Z3,Z9-6,7-epo-18:Hy为灰茶尺蠖的性信息素组分。5、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诱捕试验为了进一步探索性信息素组分在灰茶尺蠖种群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技术,明确性信息素剂量、诱捕器类型和高度对野外诱捕效果的影响,利用灰茶尺蠖的2种性信息素化合物Z3,Z6,Z9-18:Hy和Z3,Z9-6,7-epo-18:Hy,按照Z3,Z9-6,7-epo-18:Hy和Z3,Z6,Z9-18:Hy=4:1的比例,配制成0μg,50μg,100μg,200μg,400μg,800μg,1000μg的混合物,在浙江新昌、四川蒲江、湖北谷城和安徽郎溪4个地方进行野外诱捕试验比较其引诱活性,并研究诱捕器类型和高度对其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诱芯剂量为800μg时,桶型诱捕器悬挂至低于茶树冠层40 cm处,引诱效果最佳,这些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诱捕技术提供参考。

赵玉婉[2](2019)在《劳氏粘虫蜕皮激素合成与相关受体基因表达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蜕皮激素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激素,其合成与信号传导过程主要由Halloween基因与一系列下游受体参与完成,明确昆虫蜕皮激素滴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合成与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对进一步阐明其对昆虫生长、发育、生殖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然而,作为玉米主要害虫之一的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在蜕皮激素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鉴于此,本论文以劳氏粘虫为研究对象,对其蜕皮激素合成通路的5个Halloween基因(Cyp307a1、Cyp306a1、Cyp302a1、Cyp315a1、Cyp314a1)和3个下游受体基因(EcR、USP、HR3)进行克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这些基因在劳氏粘虫5、6龄幼虫期、蛹期及成虫期的表达及其与20E滴度变化的关系,同时探讨了成虫期20E滴度变化与产卵量之间的关系。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克隆获得参与劳氏粘虫蜕皮激素合成过程的5个Halloween基因(Cyp307a1、Cyp306a1、Cyp302a1、Cyp315a1、Cyp314a1)和3个蜕皮激素受体基因(EcR、USP、HR3)。5个Halloween基因中,Cyp306a1、Cyp302a1、Cyp314a1获得完整开放阅读框;Cyp307a1、Cyp315a1获得主要片段;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均具P450超家族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5个Halloween基因分别与其他昆虫相应的同源序列聚在一起,形成5个分支。3个蜕皮激素受体基因中,USP和HR3获得完整开放阅读框;EcR获得主要片段;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均具DBD与LBD保守结构域(但因EcR缺少3′端,故LBD结构域不完整);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EcR与小地老虎聚在一支,USP和HR3与棉铃虫聚在一支。2、Halloween基因及相关受体基因的表达特点分析表明:(1)幼虫期:5个Halloween基因和3个蜕皮激素受体基因在5、6龄幼虫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基本呈周期性变化,其中Halloween基因在5、6龄幼虫中均是后期高,前期低;EcR与USP在6龄幼虫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在5龄幼虫的表达量,而HR3则与之相反。(2)蛹期:5个Halloween基因在劳氏粘虫雌、雄蛹不同时期均有表达,但表达规律及不同时期表达量不同。雌蛹中,各基因均在初化蛹与化蛹后216h时有较高表达量,整体表达规律较为相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Cyp307a1在初化蛹时表达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时期;Cyp314a1在化蛹72h时表达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时期;Cyp306a1、Cyp302a1、Cyp315a1均在化蛹72h时表达量最低,216h时最高,二者之间差异显着;EcR和USP各时期表达量差异显着;HR3在初化蛹时表达量较低,化蛹216h时表达量最高,二者间存在显着性差异。雄蛹中,除Cyp307a1外,其他4个Halloween基因的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Cyp306a1、Cyp302a1、Cyp315a1均在化蛹168h时表达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时期;Cyp314a1虽在化蛹120h时表达量最高,但与72h、168h之间差异不显着。EcR、USP、HR3基因表达模式较为相似,均在化蛹168h时出现表达量峰值,至216h时降至较低水平,差异显着。(3)成虫期:5个Halloween基因及3个受体基因在雌、雄成虫各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雌、雄间差异显着。3、Halloween基因及相关受体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Cyp307a1、Cyp306a1、Cyp302a1、Cyp315a1均在前胸腺中表达量最高,其他组织中较低;Cyp314a1在马氏管中特异性高表达。EcR、USP、HR3均在马氏管中表达量最高,前胸腺中表达量最低,前者分别是后者的9.05、79.20、13.05倍。4、不同发育时期20E滴度测定结果表明:幼虫期,5、6龄幼虫发育后期20E滴度较前期高;蛹期,初化蛹时20E滴度最高,化蛹后120h降至最低,之后又上升至较高水平;成虫期,20E滴度在成虫羽化48h之内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羽化后72h出现一个小高峰,羽化后96h出现最低值,之后又基本回升至羽化72h时的水平。5、不同发育时期20E滴度与相关基因表达模式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劳氏粘虫幼虫、蛹、成虫期20E滴度变化与基因表达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幼虫期与蛹期,除Cyp314a1外,其他基因表达量变化与20E滴度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各龄初期低,后期高;但各基因在6龄幼虫的表达高峰与20E滴度峰值并不一致,而是前者较后者提前,此现象在蛹期也有出现。成虫羽化前期20E滴度较后期低,最大值出现在羽化后120h,Cyp307a1、Cyp302a1、Cyp315a1和HR3表达量变化趋势与之相似;与20E滴度在整个成虫期波动较大不同,Cyp314a1虽在羽化前期表达量较后期高,但在整个成虫期变化不大。6、雌成虫20E滴度与产卵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雌成虫20E滴度具两个高峰,第一个小高峰在羽化后72h,此时对应成虫产卵初期,随日产卵量高峰的出现,20E滴度降至最低值,二者趋势相反,24h后20E滴度又迅速上升至最高值,此时日产卵量开始呈下降趋势;表明20E参与成虫生殖过程,且高滴度的20E可能对产卵有抑制作用,较低滴度20E则促进产卵。

刘欢[3](2018)在《桔小实蝇雄成虫对甲基丁香酚趋性的分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果蔬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生命周期长和世代重叠等特性,可严重为害芒果、番石榴、甜橙、杨桃等超过2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热带和亚热带经济水果。该虫主要以杂食性幼虫蛀果取食的方式为害,因其雌成虫产卵隐蔽、幼虫潜食为害、入土化蛹等特点,同时桔小实蝇野生种群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和阿维菌素等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性,导致防治工作较为困难。根据持续控制、安全有效的防治思路,防控成虫是目前防治桔小实蝇的主要策略。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ME)是一种天然的苯基丙烷化合物,对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有强烈的引诱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监测、诱杀、根除桔小实蝇田间种群。但由于ME对人类健康有致癌性、只能诱捕性成熟雄成虫的缺点,不适宜长期田间使用;而以ME为模板合成的衍生物不仅引诱效果差且工艺复杂,因此开发新型绿色桔小实蝇引诱剂成为亟需解决的科研问题。利用“逆化学生态学(Reverse Chemical Ecology)”的策略,以嗅觉通讯蛋白为靶标分子,开发安全性高、专一性强的昆虫行为调控剂来防治目标害虫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因此,阐明ME引诱桔小实蝇雄成虫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桔小实蝇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而且也对以ME分子结构为模板或ME作用的嗅觉蛋白为靶标研发新型引诱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桔小实蝇雄成虫识别ME的分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根据昆虫气味识别机制,本文通过采用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荧光定量PCR、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RNAi等技术对桔小实蝇触角中参与识别ME过程的潜在靶标嗅觉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功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OBP2在桔小实蝇雄成虫识别ME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首先,我们在实验室内采用“二次诱捕法”对桔小实蝇雄成虫进行汰选,经过6世代的汰选,对ME无趋性的性成熟雄成虫比例显着上升且保持稳定。然后,通过iTRAQ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分析、鉴定对ME有趋性和无趋性性成熟雄成虫触角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共成功鉴定出4,622个蛋白质,其中277个蛋白质表达量差异性显着,在有趋性的雄成虫触角中共有192个蛋白质表达量上调,85个蛋白质表达量下调。荧光定量PCR(qRT-PCR)进一步验证了iTRAQ蛋白组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iTRAQ蛋白组学结果和qRT-PCR结果,我们筛选出了4个气味结合蛋白OBP2、OBP50c、OB56D-1、OB56D-2作为靶标基因进行功能研究。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15 d)对ME的趋性显着高于未性成熟雄成虫(3 d)和性成熟雌成虫(15d),同样的,OBP2、OBP50c、OB56D-1和OB56D-2基因在性成熟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也显着高于在性未成熟雄成虫和性成熟雌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ME刺激可以显着诱导雄成虫触角OBP2、OB56D-1和OB56D-2的表达量上调,但对OBP50c的表达量无影响。注射dsRNA沉默OBP50c、OB56D-1和OB56D-2基因后不影响雄成虫对ME的趋性能力,但沉默OBP2基因后,雄成虫对ME的趋向能力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OBP2在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识别ME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2.OR88a调控桔小实蝇雄成虫对ME的趋性迄今为止,参与桔小实蝇雄成虫识别ME的气味受体ORs的种类和功能尚未知。为了进一步阐明ME引诱桔小实蝇雄成虫的分子机制,我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ME处理组和矿物油(MO)对照组的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成功注释到19,933个基因,其中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为4,433个,在ME处理的雄成虫触角中共有3,813个基因表达量上调,620个基因表达量下调。随后,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了RNA-Seq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发现,气味受体OR63a-1和OR88a在ME诱导刺激后大量表达。通过异源真核表达、双电极电压钳检测发现,共表达OR63a-1/Orco的爪蟾卵母细胞对ME刺激反应不明显;相反,共表达OR88a/Orco的卵母细胞对ME刺激反应强烈,反应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RNAi沉默OR63a-1不影响雄成虫对ME的趋性,但沉默基因OR88a显着降低了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对ME的趋性能力。因此,我们初步推测OR88a可能是识别ME的靶标气味受体,参与调控桔小实蝇雄成虫对ME的趋性行为。3.桔小实蝇雄成虫识别ME的分子模型综合上述的研究结果和已有的文献报道,我们初步构建了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识别、定位ME的分子模型:当ME气味分子通过桔小实蝇雄成虫触角感受器表皮的小孔进入触角的淋巴液后,气味结合蛋白(OBP2或OBP83a-2)迅速与ME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淋巴液到达气味受体OR88a,然后激活OR88a/Orco异源二聚体产生动作电位,信号传导进入桔小实蝇大脑并最终产生趋向ME的行为反应;激活OR88a/Orco异源二聚体后,ME气味分子被气味降解酶ODEs降解。

李雪[4](2018)在《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昆虫等变温动物带来较大影响,由此,结合气候模型模拟出的未来气候条件预测有害生物气候适生区正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ophaecolus(Hua,Chou,Fang&Chen)]是中国西北地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林最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地下根部和干基部,导致大面积沙棘林成片死亡,严重影响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沙棘木蠹蛾在气候变暖情境下潜在适生区的研究,至今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为了明确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潜在气候适生区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沙棘木蠹蛾的生物学资料、已知分布地数据和中国历史气象数据及未来气象预测数据,利用CLIMEX中“预测物种潜在地理分布”模块的功能,并用ArcGIS软件,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制成历史气候条件下和未来气候变暖情境下沙棘木蠹蛾在我国的气候适生区分布图,并对历史和未来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适生范围、适生程度和适生面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在历史气候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7°N-51°N和74°E-134°E,其中,中、高度适生区的面积达到124.71万平方公里,占总适生面积的35.2%;在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沙棘木蠹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7°N-53°N和74°E-134°E,且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其中,中、高度适生区的面积上升至135.0万平方公里左右,占总适生面积的比例下降至33.0%左右,总适生面积有所上升;气候变暖会导致沙棘木蠹蛾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内蒙、黑龙江的部分地区的适生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EI值增加的范围为1~29,可间接导致其对沙棘的危害加重;但在天津、山东、陕西、吉林、甘肃、新疆、山西、河北、西藏、辽宁、北京、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适生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EI值减少的范围为 1-42。预测结果明确了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适生范围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控制沙棘木蠹蛾的扩散蔓延及监测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迟宝杰[5](2018)在《白眉野草螟的生境适应及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白眉野草螟Agriphila aeneociliella(Eversmann)是我国小麦的新发害虫。其幼虫昼伏夜出,咬食小麦根茎基部及叶片,对早春小麦为害尤为严重。为探明白眉野草螟灾变的生物及生态学适应机制,研发生物防治新技术,我们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技术分析了白眉野草螟生活史数据,明确了在不同温度下白眉野草螟的种群统计学特征;探究了不同阶段白眉野草螟幼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食物的选择性;并从其罹病虫体中分离获得致病菌粘质沙雷氏菌JY9菌株,测定了该菌株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力;同时基于RNA-seq测序技术,初步解析了该菌株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眉野草螟在1827℃的范围内可正常完成整个世代发育,随温度升高,其幼虫发育历期显着缩短;幼虫有6或7个龄期,且随温度升高具7个龄期的幼虫所占比例呈线性升高;其由卵发育到成虫的时间在18℃最长,为147.26 d,25℃最短,为119.67d;18℃下成虫前期存活率最高,达72.6%,27℃下成虫前期存活率最低,为34.9%;25℃下繁殖力最强,单雌产卵量可达495.53粒;23和25℃条件下其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最高、平均世代周期最短。白眉野草螟13龄幼虫具有较56龄幼虫更低的发育始点,幼虫期有6个龄期的试虫卵期发育始点、幼虫期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05℃、4.95℃和571.5日度;而具7个龄期的分别为7.61℃、5.06℃和651.7日度。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325℃;其成虫在25℃条件下拥有最大的繁殖潜力。当温度为15℃时,白眉野草螟成虫不能正常进行繁殖;温度高于32℃时不能完成世代发育。2、白眉野草螟初孵幼虫对玉米及小麦的取食选择在18、23和27℃3个温度条件下,均表现出,前24 h选择玉米取食的幼虫比例高于选择小麦取食的幼虫比例,偏向于选择取食玉米,72 h后选择小麦的幼虫比例显着高于选择玉米的幼虫比例,更偏向于取食小麦;其56龄幼虫30 min内对小麦和玉米的取食选择比例及45 d后选择小麦或玉米种植区域化蛹的比例均无显着差异,没有明显偏向性。3、自白眉野草螟罹病幼体中分离得到白眉野草螟致病菌粘质沙雷氏菌JY9 Serratia marcescens JY9(CGMCC NO.15020)。粘质沙雷氏菌JY9发酵液、菌悬液及上清液对白眉野草螟幼虫均具有致病和致死效果,且发酵液及菌悬液较上清液效果更为明显。使用粘质沙雷氏菌JY9菌悬液处理白眉野草螟幼虫,当浓度为1.5×109 cfu/mL时,白眉野草螟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73.74%,致死中浓度LC50为2.4×109 cfu/mL。4、利用BGISEQ-5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白眉野草螟3龄被侵染与健康的幼虫转录组数据59.97 Gb。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61238个Unigene,总长度、平均长度、N50以及GC含量分别为88686507 bp、1448 bp、2576 bp和40.70%。与NR、NT、SwissPort、KOG、KEGG、GO、InterPro等7大功能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最终分别有30552(49.89%)、16771(27.39%)、21878(35.73%)、21528(35.1 5%)、23446(38.29%)、2438(3.98%)以及22737(37.1 3%)个Unigene获得功能注释。使用Transdecoder检测出30316个CDS。同时还检测出5011个SSR分布于4235个Unigene中,并预测出编码转录因子的Unigene 4642个。5、粘质沙雷氏菌JY9侵染后对白眉野草螟幼虫基因表达产生了显着影响。与对照相比,白眉野草螟3龄幼虫被JY9侵染24 h后,有46个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变化,其中36个上调,10个下调;48 h后有170个基因表达量发生显着变化其中44个上调,126个下调;白眉野草螟被粘质沙雷氏菌侵染后,其信号传导及代谢通路等受到影响,与核酸代谢及寿命调节代谢通路相关基因部分下调,其中,白眉野草螟幼虫长寿信号通路DAF-9/DAF-12途径基因的下调表达,可能是粘质沙雷氏菌对白眉野草螟致死及对其后期发育繁殖及后代生命活力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

秦晶[6](2018)在《西花蓟马温度耐受性研究及其热激蛋白7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文中研究表明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隶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是世界性的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西花蓟马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入侵和扩散。为研究温度对西花蓟马的入侵、分布及种群动态的影响,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恒温饲养条件的西花蓟马进行高低温胁迫处理,比较分析西花蓟马长期饲养前后的温度耐受性变化;对受温度胁迫后的西花蓟马进行转录组测序,从转录组中获取HSP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基因,对其进行克隆并分析表达模式。本研究从生态和分子水平上分析西花蓟马对温度的耐受性,这为理解其扩散及适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的预测分布及综合治理提供指导。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西花蓟马不同性别和不同虫态在高低温下暴露1个小时后的成活率,分析长期恒温(26±1℃)饲养后的种群温度耐受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经历长期的恒温饲养后,西花蓟马的雌虫、雄虫和二龄若虫对温度耐受性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提高。低温胁迫下,成虫和若虫种群的初始致死低温由-8℃降低到了-11 ℃,雌虫、雄虫和若虫的半致死低温由-12.5、-11.5和-12.8℃分别降低到-13.2、-13.8和-13.3℃;高温胁迫下,成虫和若虫的初始致死高温由33℃上升到37℃,雌虫、雄虫和若虫的半致高温分别上升了 1.1、2.8和3.3℃。2.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对低温(-13℃)、高温(40℃)和常温对照(26℃)处理下的西花蓟马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拼接共获得了 79,516个基因,与Nr(Non-redundant,非冗余)数据库比对,共成功注释28,765个基因。对三个转录组样本进行两两差异基因比较后发现,-13℃CVS26℃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134个,其中上调60个,下调74个;40℃VS26℃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333个,其中上调153个,下调180个;40℃ VS-13℃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230个,上调162个,下调68个。3.基于转录组数据库HSP70s unigene片段信息,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技术,克隆获得3个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的西花蓟马HSP70s基因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Fohsp703(KY914546),Fohsc704(KY914547)和Fohsc705(MF377626)。这三条序列全长分别为2,106、3,048 和1,917bp,开放阅读框分别为2,040、2,073 和 1,476 bp,编码679、690和491个氨基酸。不同于已经报道的HSP70s,这三个蛋白分别以APAA、EKKN和GIFL结尾。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FoHSP704和FoHSP705与其它物种HSP70相似性高,FoHSP703与其它物种HSP70相似性偏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三个蛋白与先前研究过的FoHSP70分布在不同的四个支上。通过比对基因组序列和cDNA序列发现,Fohsp703无内含子,Fohsc704和Fohsc705分别含有4个和6个内含子。4.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西花蓟马Fohsp703和Fohsc704在高低温胁迫和不同性别及发育阶段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高低温胁迫都能诱导这两个基因表达,但表达情况各不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相对于雄虫、蛹和若虫,Fohsp703和Fohsc704在雌虫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尤其是在-10、-12和-14 ℃。在高温胁迫条件下,Fohsp703在二龄若虫处于37和39℃时表达水平最高;Fohsc704在成虫中差异不显着,但当蛹处于35℃及二龄若虫处于37 ℃时表达量较高。

王禹[7](2017)在《长三角地区嗜尸性昆虫及尸体变化研究》文中提出死亡时间(time since death),又被称为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通常是刑事凶杀案件侦破的切入口。它标志着案件发生的时间,对确定作案时间,认定和排除嫌疑人,划分侦查范围及案件的最终侦破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死亡时间,特别是高度腐败期及白骨化期尸体的死亡时间一直是法医学中的一道难题。目前,昆虫学方法已经被证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方法,相关理论(昆虫演替及发育规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死亡时间推断中。因而昆虫演替和发育规律研究为法医昆虫学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工作。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昆虫演替和重要嗜尸性昆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尸体暴露时刻对腐败和昆虫的影响18具15kg左右的猪尸体分别于9月8日9月9日10:00,14:00,18:00,22:00,02:00和06:00放置于苏州殡仪馆周围野外阳光暴露的环境下(31°21’N,120°53’E),每个时间点放置3具猪尸体,旨在探索和比较一天中不同时刻放置尸体上丽蝇侵殖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对随后的尸体腐败和昆虫区系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蝇类具很强的昼夜节律性,在夜晚既不活动也不产卵。由于黑夜的阻隔,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ius)幼虫被分隔为发育进程不同的若干批次。a组和b组尸体上出现了三批大头金蝇幼虫,而在c组、d组、e组和f组尸体上出现了两批大头金蝇幼虫。a组和b组尸体上的三批幼虫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导致大量幼虫爬离尸体。造成在尸体腐败的后期阶段,放置较早的a组和b组尸体反而比c组、d组、e组和f组尸体剩余更多的软组织。这些软组织为晚期到达尸体的双翅目和鞘翅目昆虫提供了侵殖条件。导致a组和b组尸体上晚期到达的双翅目和鞘翅目幼虫类群数比c组、d组、e组和f组尸体上更加丰富。本研究结果表明,尸体与昆虫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其中一个环节的细微改变都将影响整个尸体的腐败过程及昆虫区系的组成。该研究阐明了不同时刻放置尸体对腐败和昆虫演替的影响,同时提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秋季重要的昆虫演替基础数据。2.三种具重要法医学意义嗜尸性昆虫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在进行野外实验的同时采集尸体上具重要法医学意义的昆虫种类,包括亮绿蝇Lucilia illustris Meigen、大隐翅甲Creophilus maxillosus L.及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 Robineau-Desvoidy,建立实验室种群后于不同恒温下饲养,获取发育历期、体长变化及发育积温指标。建立三种可用于最短死亡时间推断的发育模型,包括isomorphen模型,isomegalen模型及积温模型。由积温模型得到了三种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D0)和积温常数(K)。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幼虫体长随产卵(或产幼虫)后时间变化及产卵(或产幼虫)后时间随体长变化的模拟公式。该结果为法医昆虫学利用昆虫发育规律推断最短死亡时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3.亮绿蝇蛹壳内形态变化及蛹期差异基因表达研究以亮绿蝇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蛹壳内形态变化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两种方式,对占非成熟阶段50%的蛹期进行更加精确的年龄推断。通过观察蛹壳内形态变化将亮绿蝇蛹期的整体形态变化划分为12个阶段,将复眼、口器、触角、胸部、足、翅以及腹部形态变化划分为6-8个阶段,并观察和记录了不同阶段所对应的发育时间范围。采用差异基因表达技术检测亮绿蝇蛹期在不同温度下3个目的基因actin,152和tbp在不同时刻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三种目的基因在整个蛹期均呈现规律性的表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蛹期的年龄,而基因表达水平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蛹期年龄推断。该结果为法医昆虫学利用亮绿蝇蛹推断最短死亡时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赵怡霈[8](2017)在《寄主与囊泡病毒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生长发育及其寄生效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形态学、行为学进行了观察,结合线粒体coI基因对该寄生蜂进行快速鉴定;该寄生蜂能够寄生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但不寄生棉铃虫;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寄生蜂寄生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指标、年发生代数、存活率和生命期望值差异等;最后研究了烟芽夜蛾囊泡病毒3h株(HvAV-3h)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寄生效能的影响。主要研结果如下:(1)结合形态学特征、coI基因部分序列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进行了快速鉴定;寄主选择上,该寄生蜂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寄生率分别为65.5%、44.9%、0.0%;偏好寄生2、3龄甜菜夜蛾幼虫,寄生率为65.0-70.4%。(2)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在2种不同寄主体内的发育历期无显着性差异,寄生斜纹夜蛾时,成虫前期为12.8-37.1 d;寄生甜菜夜蛾时,成虫前期为12.6-35.7 d;27℃下斜纹夜蛾上的寄生率为65.4%,显着高于甜菜夜蛾52.16%;21℃下,寄生甜菜夜蛾的蜂幼虫结茧率更高;寄生蜂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体内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4℃和11.23℃;有效积温分别为215.28 d·℃和228.17 d·℃。(3)携带HvAV-3h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2种不同寄主种群的致死率无显着性差异;对甜菜夜蛾的感毒率为31.74%,显着高于对斜纹夜蛾感毒率16.84%;寄主感毒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0℃下,感毒率高达38.57%,同时寄生率也较高,为37.86%;相对于感毒寄主,寄生蜂更偏向选择寄生健康寄主幼虫。本研究结果为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和田间释放提供科学依据,为斜纹夜蛾侧沟茧蜂作为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常亚文[9](2017)在《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及三叶斑潜蝇HSP70家族基因克隆与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斑潜蝇属Liriomyza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植潜蝇亚科Phytomyzidae。斑潜蝇种类繁多,种间竞争与替代迅速,不断向世界各地蔓延危害。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和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是入侵我国危害严重的三种多食性斑潜蝇。近年的调查显示,在江苏地区发生危害的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未发现南美斑潜蝇的危害。此外,物种对温度胁迫的耐受能力与其它因素一起决定它们的生存、分布、竞争和扩散。热激蛋白被认为是与昆虫温度耐受性关系最密切的一类蛋白质,其中热激蛋白70(HSP70)家族与温度胁迫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有关三叶斑潜蝇的HSP70研究甚少。本研究于2014-2016年对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克隆了三叶斑潜蝇的4条HSP70基因,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还与其近缘斑潜蝇种类的HSP70基因进行比较,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抗逆境和生态适应能力,为阐明其入侵及成灾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4-2016年连续三年对江苏地区斑潜蝇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江苏地区主要发生危害的是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且美洲斑潜蝇主要在苏北地区发生危害,三叶斑潜蝇主要在苏南苏中地区发生危害,两种斑潜蝇共同发生危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苏中和沿江的部分地区。此外,不论在寄主种类、危害程度还是危害面积上,三叶斑潜蝇较美洲斑潜蝇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且扬州地区三叶斑潜蝇基本取代美洲斑潜蝇,成为该地区蔬菜上的优势种斑潜蝇,同时三叶斑潜蝇在扬州地区全年有3个发生危害高峰,其中8月上中旬的种群数量最大。2、采用 RT-PCR 和 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三叶斑潜蝇中克隆得到4条HSP70基因,分别为Lthsc70、Lthsp701、Lthsp702和Lthsp703。4条热激蛋白基因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2332、2261、2078和2296 bp,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956、1938、1899和1923 bp,分别编码651、645、632和640个氨基酸,同时这4个热激蛋白都具有HSP70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序列分析发现,这4条Lthsp70s与其它物种的hsp70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并在系统进化树上被归为两类。通过比对基因组序列和cDNA序列发现,Lthsp701、Lthsp702和Lthsp703均不含有内含子,而Lthsc70含有1个内含子,长度为1273 bp,内含子的基因组剪切位点符合经典的GT-AG规则。3、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 9条三叶斑潜蝇内参基因片段,包括ACTIN,18S,TUB,AK,EF-1,CAD,RPL32,GAPDH和H3 利用 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了三叶斑潜蝇9条内参基因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稳定性,运用常用的内参基因筛选程序(NormFinder、geNorm和BestKeeper)以及比较ACt法对各内参基因进行了排名,最后使用RefFinder网页程序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最佳的内参基因方案。最合适的内参基因组合如下:不同发育阶段为ACTIN和18S;性别为TUB和18S,高温胁迫为ACTIN和GAPDH;低温胁迫为ACTIN和18S。最后,利用目的基因Lthsp21.7对筛选的内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内参基因的筛选对目的基因定量标准化研究非常必须。4、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三叶斑潜蝇4条hsp70s在高低温胁迫和不同发育阶段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高低温胁迫都能诱导Lthsp70s的表达,但表达情况各不相同。Lthsc70和Lthsp702对温度胁迫不敏感其表达量最高时的温度(Tmax)的表达倍数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比Lthsp701和Lthsp703低;4条hsp70s在三叶斑潜蝇各发育阶段中均能表达,Lthsc70和Lthsp702在各发育阶段中表达差异显着,Lthsc70在雌成虫中的表达量最高,Lthsp702在幼虫和预蛹期的表达量最高,而Lthsp701和Lthsp703在各发育阶段表达差异不显着。

冯宇倩[10](2017)在《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性及其适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肩星天牛(Ano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槭属、柳属、榆属、杨属的健康树木。以幼虫钻蛀树木的干部危害并在树干部越冬,严重影响人工林、城市森林、农田防护林、园林树木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冬季低温通常对越冬昆虫的存活、生长发育、繁殖扩散等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第二年昆虫种群的分布、数量以及爆发密度,而耐寒能力已成为昆虫种群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先决条件。目前,光肩星天牛已由西北地区逐渐扩散至东北地区,而有关其越冬幼虫耐寒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以不同种群、不同越冬时期和不同寄主树种幼虫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耐寒能力测定指标、体内生理生化物质、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耐寒性的影响因素、耐寒类型及其耐寒适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新疆伊犁、内蒙乌拉特前旗、宁夏盐池、山东德州和北京大兴五个种群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及耐寒相关的物质含量差异性。不同种群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存在明显的差异,乌拉特前旗种群幼虫的过冷却点最低,北京种群的最高;不同种群幼虫的含水量、脂肪含量、糖原含量存在显着差异,过冷却点与糖原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含水量、脂肪含量无相关;不同种群幼虫的7种低分子糖醇(甘油、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山梨醇、肌醇和海藻糖)的总量显着不同,通过产生不同的低分子糖醇物质(特别是甘油、葡萄糖、山梨醇和海藻糖)来抵抗寒冷。2.明确了光肩星天牛幼虫自然种群在不同越冬时期的耐寒能力及生理生化物质动态变化。不同越冬时期幼虫的过冷却点随着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幼虫的鲜重和糖原在1月份下降至最低水平。幼虫血淋巴液中低分子糖醇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的总量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加。甘油(779.80±29.10μmol/L)和海藻糖(104.35±12.38 μmol/L)的浓度始终高于葡萄糖和甘露糖;在早春所有的低分糖醇物质(除了海藻糖)几乎全部被消耗。丝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含量、谷氨酸和丙氨酸在寒冷的冬季,都达到最高水平。光肩星天牛幼虫积累冷冻保护剂以提高其过冷却的能力,通过降低自身过冷却点抵抗环境温度的降低至结冰温度以提高耐寒性。光肩星天牛幼虫是耐结冰型昆虫。3.明确了三种不同寄主树种上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的耐寒性差异。过冷却点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合作杨和速生杨上幼虫的过冷却点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旱柳;甘油、葡萄糖、海藻糖的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旱柳上幼虫的甘油和海藻糖的含量最高,合作杨上幼虫的甘油含量最低,而速生杨上幼虫的海藻糖含量最低,葡萄糖含量最高;山梨醇和肌醇的含量在三种寄主树种上幼虫之间无显着差异。4.克隆了 3条光肩星天牛热激蛋白HSP2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明确了HSP19.77、HSP20.7、HSP21.64蛋白序列中均存在一个由大约100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保守的热激结构域;HSP19.77、HSP20.7蛋白结构与其他鞘翅目昆虫具有较高的同源性;HSP21.64蛋白结构与扶桑绵粉蚧同源性达80%;HSP19.77和HSP20.7在最冷的月份表达量明显升高,HSP21.64基因的表达量持续升高至3月份。研究结果为明确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生活史对策、生理生化调节和选择进化机制,以及明确其发生扩散原因、种群发生趋势和种群控制措施等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深入研究光肩星天牛的耐寒性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二、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 perature of Pupae and Eggs of 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 perature of Pupae and Eggs of 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虫生真菌和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的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昆虫入土化蛹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子
        1.1.1 昆虫化蛹
        1.1.2 昆虫在土壤中化蛹
        1.1.3 影响昆虫在土壤中化蛹的因素
        1.1.3.1 土壤温度
        1.1.3.2 土壤湿度和降雨
        1.1.3.3 土壤基质类型
        1.1.4 虫生真菌
    1.2 昆虫性信息素
        1.2.1 昆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差异
        1.2.2 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研究
        1.2.3 昆虫性信息素的迷向干扰作用
        1.2.4 国内外迷向法防控害虫的应用情况
        1.2.5 性信息素迷向防控害虫的影响因素
        1.2.6 性信息素迷向防控害虫的缓释载体类型
        1.2.6.1 毛细管迷向丝
        1.2.6.2 微胶囊包埋技术
        1.2.6.3 Puffer~(?)装置
        1.2.6.4 SPLAT~(?)
        1.2.6.5 蜡滴和空气纤维
        1.2.6.6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1.2.7 展望
    1.3 尺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特征及应用进展
        1.3.1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的最新分类
        1.3.2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鉴定及结构特征
        1.3.2.1 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鉴定
        1.3.2.2 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结构特征
        1.3.3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协同与拮抗行为
        1.3.4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分布特征
        1.3.5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1.3.6 我国尺蛾性信息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3.6.1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
        1.3.6.2 春尺蠖
        1.3.7 展望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白僵菌和绿僵菌对灰茶尺蠖化蛹及羽化行为的影响
    2.1 介绍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虫源的采集和饲养
        2.2.2 供试土壤基质的采集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2.2.3 供试土壤基质的准备
        2.2.4 生物农药
        2.2.5 土壤处理不同浓度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2.2.5.1 非选择实验
        2.2.5.2 选择实验
        2.2.5.3 覆土实验
        2.2.6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蛹的亚致死效应
        2.2.7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成虫的亚致死效应
        2.2.7.1 产卵量
        2.2.7.2 孵化量和成虫寿命
        2.2.8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处理不同浓度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2.3.1.1 非选择实验
        2.3.1.2 选择实验
        2.3.1.3 覆土实验
        2.3.2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蛹的亚致死效应
        2.3.3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成虫的亚致死效应
    2.4 小结与讨论
3 灰茶尺蠖成虫行为学特性及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生物活性
    3.1 介绍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虫源
        3.2.2 灰茶尺蠖羽化节律实验
        3.2.3 灰茶尺蠖求偶节律实验
        3.2.4 灰茶尺蠖交配节律实验
        3.2.5 灰茶尺蠖成虫寿命和雌虫产卵实验
        3.2.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制备
        3.2.7 风洞实验
        3.2.8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灰茶尺蠖羽化节律
        3.3.2 灰茶尺蠖求偶节律
        3.3.3 灰茶尺蠖交配节律
        3.3.4 灰茶尺蠖成虫寿命和雌虫产卵
        3.3.5 灰茶尺蠖雄蛾在风洞中对处女雌蛾、性信息素粗提物和对照组的行为反应
    3.4 小结与讨论
4 灰茶尺蠖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4.1 介绍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供试虫源
        4.2.2 供试仪器
        4.2.3 灰茶尺蠖触角扫描电镜制样方法
        4.2.4 灰茶尺蠖触角透射电镜制样方法
        4.2.5 感器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灰茶尺蠖触角感器种类及超微结构
        4.3.1.1 毛形感器
        4.3.1.2 刺形感器
        4.3.1.3 栓锥形感器
        4.3.1.4 棘刺
        4.3.2 灰茶尺蠖触角感器透射电镜观察
        4.3.2.1 灰茶尺蠖触角毛形感器横切面
        4.3.2.2 灰茶尺蠖触角刺形感器横切面
        4.3.2.3 灰茶尺蠖触角栓锥形感器横切面观察
    4.4 小结与讨论
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GC-EAD和 GC×GC/TOFMS分析
    5.1 介绍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供试虫源
        5.2.2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提取
        5.2.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标准化化合物
        5.2.4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EAD分析
        5.2.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GC/TOFMS分析
        5.2.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生物活性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EAD反应
        5.3.2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GC/TOFMS分析
        5.3.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标准化合物的GC×GC/TOFMS和 GC-EAD分析
        5.3.4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生物活性
    5.4 小结与讨论
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诱捕技术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
        6.2.2 诱芯和诱捕器
        6.2.3 诱芯剂量筛选试验
        6.2.4 诱捕器高度试验
        6.2.5 不同诱捕器比较试验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诱芯剂量筛选试验
        6.3.2 诱捕器高度筛选试验
        6.3.3 诱捕器类型筛选试验
    6.4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及主持项目

(2)劳氏粘虫蜕皮激素合成与相关受体基因表达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劳氏粘虫研究现状
    1.2 昆虫蜕皮激素研究概述
    1.3 Halloween基因与蜕皮激素合成过程
        1.3.1 Halloween基因在蜕皮激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3.2 Halloween基因与昆虫生长发育
    1.4 核受体研究进展
        1.4.1 核受体
        1.4.2 EcR、USP及HR3在昆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劳氏粘虫Halloween基因与蜕皮激素相关受体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总RNA提取
        2.1.4 第一链cDNA合成
        2.1.5 引物设计
        2.1.6 目的基因克隆
        2.1.7 PCR产物纯化
        2.1.8 连接
        2.1.9 转化
        2.1.10 序列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劳氏粘虫Halloween基因的分子特征
        2.2.2 劳氏粘虫蜕皮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分子特征
    2.3 讨论
第三章 劳氏粘虫Halloween基因与蜕皮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表达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劳氏粘虫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样品的收集
        3.1.4 总RNA提取
        3.1.5 第一链cDNA合成
        3.1.6 qRT-PCR引物设计
        3.1.7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劳氏粘虫Halloween基因及蜕皮激素相关受体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
        3.2.2 劳氏粘虫Halloween基因及相关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
    3.3 讨论
第四章 劳氏粘虫不同发育阶段20E滴度及其与相关基因间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样品收集
        4.1.3 不同发育时期劳氏粘虫20E滴度的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劳氏粘虫不同发育阶段20E滴度变化趋势
        4.2.2 劳氏粘虫不同发育阶段20E滴度与Halloween基因及相关受体的关系
    4.3 讨论
第五章 20E滴度与成虫产卵量之间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产卵量统计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桔小实蝇雄成虫对甲基丁香酚趋性的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前言
1.1 桔小实蝇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1.1 桔小实蝇为害特点
    1.1.2 桔小实蝇适生环境
    1.1.3 桔小实蝇入侵风险评估及适生性分析
    1.1.4 桔小实蝇化学生态学研究概述
    
1.1.4.1 昆虫嗅觉感受机理简介
    
1.1.4.2 桔小实蝇嗅觉反应行为
1.2 应用甲基丁香酚防控桔小实蝇的研究进展
    1.2.1 甲基丁香酚引诱桔小实蝇雄成虫的生理学基础
    1.2.2 甲基丁香酚诱捕桔小实蝇影响因素及田间应用
    1.2.3 甲基丁香酚衍生化合物
    1.2.4 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本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味结合蛋白(OBPs)在桔小实蝇雄成虫识别甲基丁香酚过程中分子功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昆虫
    2.2.2 供试试剂与耗材
    2.2.3 主要仪器
    2.2.4 溶液的配置
    2.2.5 试验方法
    
2.2.5.1 人工筛选对ME无趋性的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
    
2.2.5.2 iTRAQ技术分离、鉴定对ME有无趋性桔小实蝇雄成虫的触角差异蛋白
    
    2.2.5.2.1 桔小实蝇雄成虫触角蛋白质提取、消化和iTRAQ标记
    
    2.2.5.2.2 肽段液相色谱法分级和质谱鉴定
    
    2.5.2.2.3 蛋白质功能与通路注释
    
    2.5.2.2.4 蛋白质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
    
    2.5.2.2.5 蛋白质聚类分析
    
2.2.5.3 荧光定量PCR验证嗅觉相关蛋白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
    
    2.2.5.3.1 雄成虫触角RNA提取步骤
    
    2.2.5.3.2 RNA的浓度与质量检测
    
    2.2.5.3.3 cDNA合成
    
    2.2.5.3.4 qRT-PCR验证嗅觉相关蛋白mRNA表达量
    
2.2.5.4 OBP2、OBP50c、OB56D-1和OB56D-2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2.2.5.5 不同日龄桔小实蝇成虫对ME的趋性及OBP2、OBP50c、OB56D-1和OB56D-2的表达量分析
    
2.2.5.6 ME对OBP2、OBP50c、OB56D-1和OB56D-2在性成熟雄成虫触角内表达量的影响
    
2.2.5.7 OBP2、OBP50c、OB56D-1和OB56D-2生物学功能研究
    
    2.2.5.7.1 OBP2、OBP50c、OB56D-1和OB56D-2基因dsRNA引物设计
    
    2.2.5.7.2 OBP2、OBP50c、OB56D-1和OB56D-2基因T7引物PCR扩增
    
    2.2.5.7.3 PCR反应产物电泳观察
    
    2.2.5.7.4 PCR反应产物回收、纯化
    
    2.2.5.7.5 胶回收产物T载体克隆连接反应
    
    2.2.5.7.6 T载体连接产物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
    
    2.2.5.7.7 菌落PCR验证
    
    2.2.5.7.8 甘油存菌
    
    2.2.5.7.9 质粒提取
    
    2.2.5.7.10 PCR扩增,胶回收、纯化PCR产物作为dsRNA合成的模板
    
    2.2.5.7.11 合成dsRNA
    
    2.2.5.7.12 RNAi沉默雄成虫OBP2、OBP50c、OB56D-1和OB56D-2效率检测及对ME趋性的影响
    
2.2.5.8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人工汰选后对甲基丁香酚无趋性雄成虫比例的变化
    2.3.2 对甲基丁香酚有趋性和无趋性雄成虫触角iTRAQ蛋白组鉴定与结果分析
    2.3.3 触角差异蛋白GO功能注释与分析
    2.3.4 触角差异蛋白KEGG通路分析
    2.3.5 qRT-PCR检测差异蛋白编码基因在有、无趋性雄成虫触角的表达量
    2.3.6 气味结合蛋白进化树分析
    2.3.7 性别与日龄对桔小实蝇成虫对甲基丁香酚趋性及OBPs表达量的影响
    2.3.8 甲基丁香酚显着诱导雄成虫触角OBP2表达量上调
    2.3.9 OBP2、OBP50c、OB56D-1、OB56D-2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2.3.9.1 dsRNA合成产物鉴定
    
2.3.9.2 OBP2调控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对甲基丁香酚的趋性行为
2.4 小结 第三章 气味受体(ORs)在调控桔小实蝇雄成虫对甲基丁香酚趋性行为的分子功能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
    3.2.1 供试昆虫
    3.2.2 供试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溶液的配置
    3.2.5 桔小实蝇雄成虫处理与触角样品收集
    3.2.6 触角总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3.2.7 序列DeNovo组装和Unigenes功能注释
    3.2.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3.2.9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GO富集与KEGG富集分析
    3.2.10 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基因表达量
    3.2.11 OR63a-1和OR88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3.2.12 不同日龄和日节律对桔小实蝇雄成虫对ME的趋性及OR63a-1、OR88a表达量的影响
    3.2.13 OR63a-1和OR88a在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和双电极电压钳记录
    
3.2.13.1 OR63a-1、OR88a和Orco表达载体构建
    
3.2.13.2 OR63a-1、OR88a和Orco基因cRNA合成
    
3.2.13.3 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和双电极电压钳记录
    3.2.14 RNA干扰验证OR63a-1和OR88a的生物学功能
    3.2.15 数据分析
3.3 试验结果
    3.3.1 RNA-seq数据质控与评估
    3.3.2 不同处理组样本转录组测序与Denovo组装分析
    3.3.3 转录组Unigenes基本功能注释
    3.3.4 ME处理组与MO对照组桔小实蝇雄成虫触角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类、GO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3.3.6 与嗅觉传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3.3.7 qRT-PCR检测差异基因的表达量
    3.3.8 气味受体进化树分析
    3.3.9 日龄和日节律对桔小实蝇雄成虫趋向ME能力及OR63a-1、OR88a表达量的影响
    3.3.10 爪蟾卵母细胞系统研究OR63a-1、OR88a分子功能
    3.3.11 OR88a调控桔小实蝇雄成虫对ME的趋性行为
    3.3.12 桔小实蝇雄成虫识别、转导ME的分子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OBP2参与桔小实蝇雄成虫识别ME的分子过程
    4.2.2 OR88a调控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对ME的趋性行为
    4.2.3 桔小实蝇性成熟雄成虫识别ME的分子模型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4.4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嗅觉蛋白质二级质谱图谱 附录 2 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4)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棘木蠹蛾简介
        1.1.1 分类地位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史及习性
        1.1.4 寄主植物
        1.1.5 分布范围及暴发情况
        1.1.6 防治方法
        1.1.7 沙棘木蠹蛾相关研究总述
    1.2 全球气候变化
        1.2.1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
        1.2.2 气候预测模型
    1.3 气候变化对昆虫适生区的影响
        1.3.1 气候变化对昆虫的影响
        1.3.2 气候与昆虫适应性相结合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现状、研究任务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1 沙棘木蠹蛾适生性的研究现状
        1.5.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3 研究任务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模型及软件
        2.1.1 CLIMEX模型
        2.1.2 ArcMap软件
    2.2 数据收集
        2.2.1 中国历史气候数据(1981-2010年)
        2.2.2 气候变暖情境下中国未来气候数据(2011-2100年)
        2.2.3 沙棘木蠹蛾的已知分布地
        2.2.4 温湿度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总体分析流程
        2.3.2 沙棘木蠹蛾CLIMEX的参数设置
        2.3.3 沙棘木蠹蛾EI值划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历史气候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气候适生区
    3.2 未来不同时期沙棘木蠢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
        3.2.1 不同适生区的分布范围
        3.2.2 不同适生区的面积变化情况
        3.2.3 不同适生区的适生程度变化情况
    3.3 地域格局对沙棘木蠹蛾潜在适生区的影响
    3.4 寄主分布对沙棘木蠹蛾适生区的影响
4 讨论
    4.1 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的影响
    4.2 地形地势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的影响
    4.3 数据差异对沙棘木蠹蛾适生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白眉野草螟的生境适应及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白眉野草螟概述
        1.1.1 白眉野草螟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1.1.2 白眉野草螟的分布
        1.1.3 白眉野草螟的寄主范围
        1.1.4 白眉野草螟的主要发生规律
        1.1.5 白眉野草螟研究现状
    1.2 温度和食物对昆虫的影响
        1.2.1 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1.2.2 食物对昆虫的影响
        1.2.3 温度和寄主植物的交互作用
    1.3 粘质沙雷氏菌
        1.3.1 粘质沙雷氏菌的分布
        1.3.2 粘质沙雷氏菌的毒性
        1.3.3 粘质沙雷氏菌的应用
        1.3.4 粘质沙雷氏菌对宿主昆虫致病机理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基于温度的白眉野草螟的种群统计特征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白眉野草螟对食物的选择偏好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3 白眉野草螟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3.3 数据分析
    2.4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力
        2.4.1 粘质沙雷氏菌JY9 杀虫活性成分分析
        2.4.2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毒力测定
        2.4.3 数据分析
    2.5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机制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温度的白眉野草螟的种群统计特征
        3.1.1 发育历期及寿命
        3.1.2 存活率及繁殖力
        3.1.3 生命表参数
        3.1.4 寿命期望及繁殖值
        3.1.5 龄期数目
        3.1.6 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
    3.2 白眉野草螟对食物的选择性
        3.2.1 初孵幼虫对小麦及玉米取食选择
        3.2.2 白眉野草螟5~6 龄幼虫对小麦及玉米取食选择
        3.2.3 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眉野草螟对不同食物的利用
    3.3 白眉野草螟病原菌分离鉴定
        3.3.1 分离纯化
        3.3.2 分子鉴定
        3.3.3 病原菌的回复感染试验
        3.3.4 白眉野草螟病原菌JY9 同源性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
    3.4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力
        3.4.1 粘质沙雷氏菌JY9 杀虫活性成分分析
        3.4.2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毒力测定
    3.5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机制
        3.5.1 白眉野草螟幼虫RNA的提取
        3.5.2 转录组测序
        3.5.3 Unigene功能注释
        3.5.4 Unigene的 CDS预测、TF编码能力预测及SSR检测
        3.5.5 基因表达量计算及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3.5.6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3.5.7 荧光定量PCR验证
        3.5.8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及富集分析
        3.5.9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功能分析
        3.5.10 粘质沙雷氏菌侵染改变白眉野草螟核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3.5.11 粘质沙雷氏菌侵染改变白眉野草螟寿命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
4 讨论
    4.1 温度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
    4.2 白眉野草螟对食物的选择偏好
    4.3 白眉野草螟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4.4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致病性
    4.5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幼虫的致病机制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西花蓟马温度耐受性研究及其热激蛋白7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温度胁迫与昆虫的关系
        1.1.1 温度对昆虫的直接影响
        1.1.2 温度对昆虫的间接影响
    1.2 昆虫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机制
    1.3 西花蓟马研究概况
    1.4 温度胁迫对西花蓟马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转录组学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1.5.1 转录组测序及其研究进展与应用
        1.5.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昆虫学上的应用
    1.6 热激蛋白的研究概况
        1.6.1 热激蛋白简介
        1.6.2 热激蛋白的分类及主要功能
        1.6.3 热激蛋白在昆虫中的研究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长期恒温驯化对西花蓟马温度耐受性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低温处理
        2.1.3 高温处理
        2.1.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低温暴露处理
        2.3.2 高温暴露处理
    2.4 小结与讨论
        2.4.1 西花蓟马不同性别及发育阶段耐寒性差异
        2.4.2 西花蓟马不同性别及发育阶段耐热性差异
        2.4.3 西花蓟马原始种群和饲养种群的温度耐受性差异
第三章 温度胁迫对西花蓟马影响的转录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与处理
        3.1.2 RNA的抽提
        3.1.3 实验流程
        3.1.4 转录组信息处理与分析
        3.1.5 qRT-PCR验证
        3.1.6 数据分析
    3.2 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分析
        3.2.1 样品质检
        3.2.2 转录本的拼接及unigene长度分布
        3.2.3 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分析
        3.2.4 定量验证
    3.3 讨论
第四章 西花蓟马HSP70s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虫源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西花蓟马总RNA的提取
        4.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4.2.3 西花蓟马3个hsp70s片段的获得、回收纯化及克隆
        4.2.4 西花蓟马hsp70s基因的5'和3'RACE片段的获得
        4.2.5 西花蓟马hsp70s的基因组扩增
        4.2.6 西花蓟马hsp70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西花蓟马hsp70s的序列特征分析
        4.3.2 西花蓟马HSP70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4.3.3 西花蓟马HSP70s的基因组结构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西花蓟马HSP70s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昆虫及温度处理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2.1 西花蓟马总RNA的提取
        5.2.2 实时定量cDNA的合成
        5.2.3 实时定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5.2.4 西花蓟马hsp70s基因实时定量分析
        5.2.5 数据处理
    5.3 西花蓟马hsp70s的表达模式分析
    5.4 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7)长三角地区嗜尸性昆虫及尸体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法医昆虫学概述
        1.1.2 昆虫演替研究概况
        1.1.3 基于形态学的昆虫年龄推断
        1.1.4 基于差异表达基因的嗜尸性昆虫年龄推断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尸体放置时刻对腐败和昆虫区系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地点
        2.2.2 实验动物
        2.2.3 实验器材
        2.2.4 实验过程及调查方法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环境条件
        2.3.2 尸体的腐败过程
        2.3.3 尸体上的昆虫组成
        2.3.4 大头金蝇在尸体上的侵殖和发育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三种具重要法医学意义昆虫的生长发育研究
    第一节 亮绿蝇Lucilia illustris Meigen生长发育及模型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2 种群建立
        2.2.3 发育历期
        2.2.4 幼虫体长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卵孵化时间
        2.3.2 各阶段发育时间及isomorphen图的建立
        2.3.3 积温模型
        2.3.4 幼虫体长变化曲线及isomegalen曲线建立
        2.4 讨论
    第二节大隐翅甲Creophilus maxillosus L.发育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2 虫源获取
        3.2.3 实验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各虫态死亡率
        3.3.2 各阶段发育时间及isomorphen图的建立
        3.3.3 发育起点温度和积温常数
        3.3.4 幼虫体长变化及isomegalen曲线
        3.4 讨论
    第三节 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 Rob-Desvoidy发育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种群建立
        4.2.2 发育历期观察及幼虫体长测量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各阶段发育时间及isomorphen图的建立
        4.3.2 积温模型
        4.3.3 幼虫体长变化曲线及isomegalen曲线建立
        4.4 讨论
第四章 亮绿蝇蛹壳内形态变化及蛹期差异基因表达
    第一节 亮绿蝇Lucilia illustris Meigen蛹壳内形态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种群建立
        5.2.2 样本采集及蛹壳内形态变化观察和记录
        5.3 结果
        5.3.1 亮绿蝇蛹壳内的整体形态随时间的变化
        5.3.2 亮绿蝇蛹壳内头、胸及腹部形态随发育时间的变化
        5.4 讨论
    第二节 亮绿蝇Lucilia illustris Meigen蛹期差异基因表达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试剂与器材
        6.2.2 种群建立
        6.2.3 样本采集
        6.2.4 RNA提取及cDNA合成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蛹期目的基因整体表达谱
        6.3.2 不同温度下蛹期目的基因表达谱
        6.4 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寄主与囊泡病毒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生长发育及其寄生效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防治现状
    1.2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概述
    1.3 囊泡病毒的概述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快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虫源的饲养及行为观察
        2.2.2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形态学鉴定
        2.2.3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coI序列
        2.2.4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寄主选择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形态学鉴定
        2.3.2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行为学观察
        2.3.3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coI基因快速鉴定
        2.3.4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棉铃虫幼虫的寄生效率
        2.3.5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不同虫龄的选择偏好性
    2.4 讨论
第三章 两种不同寄主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虫源
        3.2.2 对比2种寄主在不同温度下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3.2.3 寄主在不同温度下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种群存活率及生命期望值的影响
        3.2.4 统计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在2种寄主内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
        3.3.2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在不同寄主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3.3.3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在2种不同寄主体内的存活率及生命期望值
    3.4 讨论
第四章 烟芽夜蛾囊泡病毒3h株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寄生效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虫源
        4.2.2 实验仪器
        4.2.3 携毒雌蜂对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感毒/寄生率的研究
        4.2.4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在不同温度下的感毒/寄生率
        4.2.5 HvAV-3h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选择寄主产卵时间的影响
        4.2.6 HvAV-3h对寄生蜂在寄主体内多次产卵的影响
        4.2.7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感毒寄主和健康寄主的产卵偏好性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携毒雌蜂对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感毒/寄生率
        4.3.2 不同温度下携带HvAV-3h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4.3.3 寄主感染HvAV-3h对寄生蜂产卵选择时间的影响
        4.3.4 雌蜂携带HvAV-3h对寄生蜂产卵选择时间的影响
        4.3.5 HvAV-3h对雌蜂在同一寄主体内多次产卵的影响
        4.3.6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感毒寄主与健康寄主的选择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表

(9)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及三叶斑潜蝇HSP70家族基因克隆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斑潜蝇属研究概况
        1.1.1 斑潜蝇危害与分布
        1.1.2 三种斑潜蝇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1.1.3 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概况
    1.2 温度与斑潜蝇分布及种间竞争的关系
    1.3 三叶斑潜蝇热激蛋白70研究概述
        1.3.1 热激蛋白简介
        1.3.2 热激蛋白70家族特征及功能
        1.3.3 昆虫HSP70研究概况
        1.3.4 热激蛋白与斑潜蝇温度耐受性的关系
    1.4 基因表达研究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及种群动态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江苏地区斑潜蝇种类分布调查
        2.1.2 扬州地区三叶斑潜蝇种群动态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江苏地区斑潜蝇种类及分布调查
        2.2.2 江苏地区斑潜蝇危害程度调查
        2.2.3 江苏地区斑潜蝇寄主种类调查
        2.2.4 扬州地区三叶斑潜蝇种群发生动态
    2.3 讨论
第三章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s的序列特征分析
        3.2.2 4条hsp70s的三级结构模型图
        3.2.3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s的基因组结构
        3.2.4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s的5'非编码区序列特征
        3.2.5 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三叶斑潜蝇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实验方法
        4.1.3 用于实时定量的cDNA的合成
        4.1.4 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实时定量的引物设计
        4.1.5 三叶斑潜蝇候选内参基因实时定量分析
        4.1.6 目的基因的评价与验证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总RNA的含量和PCR扩增效率
        4.2.2 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谱
        4.2.3 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4.2.4 内参基因稳定性验证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1.4 数据分析
    5.2 三叶斑潜蝇hsp70s的表达模式分析
        5.2.1 三叶斑潜蝇hsp70s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5.2.2 三种斑潜蝇的hsp70s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比较
        5.2.3 三叶斑潜蝇hsp70s在不同发育阶段下的表达模式
    5.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10)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性及其适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光肩星天牛的严重危害
        1.1.2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扩散
        1.1.2.1 国内分布
        1.1.2.2 国外分布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光肩星天牛的基础研究
        1.1.1.1 生物生态学特性
        1.1.1.2 化学生态与抗性生理
        1.2.2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技术
        1.2.2.1 检疫措施
        1.2.2.2 营林措施
        1.2.2.3 化学防治
        1.2.2.4 生物防治
        1.2.2.5 物理机械防治
    1.3 昆虫的耐寒性
        1.3.1 昆虫的越冬虫态
        1.3.2 昆虫的耐寒性类型
        1.3.3 耐寒性测定方法
        1.3.3.1 过冷却点和冰点
        1.3.3.2 低温暴露实验
        1.3.3.3 低温驯化
        1.3.4 耐寒性的影响因素
        1.3.4.1 非生物因素
        1.3.4.2 生物因素
        1.3.5 昆虫的耐寒策略
        1.3.5.1 行为策略
        1.3.5.2 生理生化策略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不同种群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性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与采样地区
        2.1.2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2.1.3 体内物质含量的测定
        2.1.3.1 含水量的测定
        2.1.3.2 脂肪含量的测定
        2.1.3.3 低分子糖醇的含量测定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群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2.2.2 不同种群幼虫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和糖原含量
        2.2.3 不同种群幼虫的血淋巴液中低分子糖醇种类和含量
    2.3 结论与讨论
        2.3.1 幼虫耐寒性的种群差异
        2.3.2 抗冻保护剂在幼虫耐寒性中的作用
        2.3.3 环境温度对其耐寒性的影响
    2.4 小结
3 光肩星天牛幼虫越冬期过冷却能力和生理生化物质变化动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与环境温度
        3.1.2 低温暴露试验
        3.1.3 测定方法
        3.1.3.1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3.1.3.2 干重、水分含量和含水率的测定
        3.1.3.3 脂肪含量的测定
        3.1.3.4 糖原含量的测定
        3.1.3.5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1.3.6 血淋巴液中低分子糖醇种类与含量的测定
        3.1.3.7 血淋巴液中游离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的测定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环境气温的季节性动态变化
        3.2.2 过冷却点的动态变化
        3.2.3 鲜重、水分含量、虫体糖原含量、脂肪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3.2.4 血淋巴液中低分子糖醇的种类及含量的动态变化
        3.2.5 血淋巴液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的动态变化
        3.2.6 主成分分析
        3.2.7 个体代谢产物的变化分析
        3.2.8 低温条件下幼虫的结冰率和死亡率
    3.3 结论与讨论
        3.3.1 幼虫的耐寒能力及耐寒类型
        3.3.2 幼虫的耐寒生理调节机制
    3.4 小结
4 取食不同寄主树种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耐寒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4.1.3 体重的测定
        4.1.4 体内物质含量的测定
        4.1.4.1 抗冻低分子糖醇含量的测定
        4.1.4.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取食不同寄主树种的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
        4.2.2 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体重
        4.2.3 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抗冻低分子糖醇含量
        4.2.4 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蛋白质含量
        4.2.5 取食不同寄主幼虫体内耐寒物质与过冷却点的关系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寄主植物对幼虫过冷却能力的影响
        4.3.2 寄主植物对幼虫体内耐寒物质的影响
    4.4 小结
5 光肩星天牛幼虫热激蛋白HSP2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1.1 供试昆虫
        5.1.1.2 菌种和试剂
        5.1.2 克隆方法
        5.1.2.1 总RNA的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5.1.2.2 引物设计
        5.1.2.3 目的基因的克隆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幼虫HSP2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5.2.2 幼虫HSP20基因的同源蛋白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
        5.2.3 不同月份幼虫HSP20基因的特异性表达量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幼虫HSP20基因的克隆分析
        5.3.2 不同月份幼虫HSP20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6.3.1 不同种群的低温耐受极限研究
        6.3.2 与耐寒相关的生理生化物质代谢的调节途径
        6.3.3 与耐寒相关的热激蛋白的原核表达、功能鉴定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清单
致谢

四、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 perature of Pupae and Eggs of 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虫生真菌和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的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D]. 马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2]劳氏粘虫蜕皮激素合成与相关受体基因表达规律研究[D]. 赵玉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3]桔小实蝇雄成虫对甲基丁香酚趋性的分子机理研究[D]. 刘欢.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D]. 李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白眉野草螟的生境适应及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机制研究[D]. 迟宝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1)
  • [6]西花蓟马温度耐受性研究及其热激蛋白7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秦晶. 扬州大学, 2018(01)
  • [7]长三角地区嗜尸性昆虫及尸体变化研究[D]. 王禹.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寄主与囊泡病毒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生长发育及其寄生效能的影响[D]. 赵怡霈.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9]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及三叶斑潜蝇HSP70家族基因克隆与表达[D]. 常亚文. 扬州大学, 2017(02)
  • [10]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性及其适应机制[D]. 冯宇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Holcocerus hippophae plus 蛹和卵的发育阈值温度和有效积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