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区风成沉积物上土壤发生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川西地区风成沉积物上土壤发生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论文摘要

土壤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发生着演变,其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随之发生改变。不同环境因素对土壤的作用强度和方式不同。研究土壤发生特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环境因素对土壤作用的强度和方式,确定影响土壤发生的决定因素,揭示环境对土壤发生的影响。目前,对我国第四系风成沉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成因和物源方面,而缺乏土壤发生学特征以及区域对比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岷江上游黄土和成都粘土上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颜色、颗粒组成、磁化率、有机质、碳酸钙和一系列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此外,结合其它区域风成沉积物上发育土壤的发生学指标,探究了不同区域风成沉积物上发育土壤的发生学特征的差异及原因,找出对环境响应敏感的发生学指标,建立环境敏感指标与气候要素的定量关系式。研究结果如下:(1)岷江上游黄土发育土壤的发生学特征表现为:表层土壤颜色与其它层相比较深,粘粒、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表聚性。土壤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均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指示林地土壤成壤作用最强。土壤碳酸钙、有机质、CaO含量和地球化学参数均表现出海拔梯度上的空间分异,指示高海拔地区的土壤经历的风化成壤作用较强。(2)成都粘土发育土壤的发生学特征为:表层土壤颜色最深,砂粒、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表聚性。土壤磁化率、频率磁化率、有机质含量、地球化学参数显示土壤发育程度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其中林地土壤的发生学特征指示其经历的风化成壤作用较强。(3)岷江上游黄土发育土壤和成都粘土发育土壤的发生学特征的比较发现:成都粘土发育土壤的粘粉比值、CIA值、Ba/Sr值、Rb/Sr值、残积系数较高,而磁化率、频率磁化率、CaCO3、pH值、淋溶系数、退碱系数较低,指示成都粘土发育土壤经历了较强的风化成壤作用,暗示成都平原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岷江上游黄土发育土壤粘粉比、CIA值、Ba/Sr值、Rb/Sr值、残积系数较低,磁化率、频率磁化率、CaCO3、pH值、淋溶系数、退碱系数较高,指示岷江上游黄土发育土壤经历的风化成壤作用较弱。(4)将川西地区与其它区域风成沉积物上发育土壤的发生学特征比较发现:不同区域的风成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元素组成特征高度一致,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沉积基础,但各区域风成沉积物上发育土壤经历的化学风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下蜀黄土>成都粘土>汉江黄土>黄土高原黄土>岷江上游黄土。在空间上表现为风成沉积物上发育土壤的化学风化趋势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减弱,与我国季风气候的空间差异吻合。其中,岷江上游黄土、黄土高原黄土上发育土壤化学风化强度和方向接近,成都粘土、下蜀黄土、汉江黄土上发育土壤的化学风化强度和方向接近,由此可知,风成沉积物上发育土壤化学风化强度和方向主要受区域气候条件的影响。(5)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发生学指标中的碳酸钙含量、CIA值作为降水敏感指标,磁化率作为降水、温度敏感指标,建立了发生学指标与气候要素的定量关系式。(6)岷江上游黄土发育土壤的发生学指标反映岷江上游黄土上发育土壤的成壤强度存在海拔梯度上的空间差异,高海拔地区土壤经历的成壤作用较强。成都粘土发育土壤的发生学指标反映成壤强度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林地土壤的成壤作用最强。成都粘土发育土壤的成壤强度总体大于岷江上游黄土发育土壤,指示成都粘土发育土壤的形成时期气候暖湿,降水较多,岷江上游黄土发育土壤形成时期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川西地区与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汉江上游风成沉积物上发育土壤的化学风化强度差异显著,且与我国季风气候的空间差异吻合,说明土壤发生学特征受区域气候条件(降水量、温度)影响。碳酸钙、CIA值、磁化率对川西地区的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其中碳酸钙含量、CIA值受到降水量的影响,磁化率受到降水量和温度的共同影响,但磁化率对温度的敏感性更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土壤发生学研究进展
  •     1.2.2 黄土发育土壤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地区风成沉积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岷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成都平原自然地理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分析
  •   3.1 岷江上游黄土上发育土壤的常规理化特征
  •     3.1.1 土壤颜色
  •     3.1.2 土壤颗粒组成
  •     3.1.3 磁化率
  •     3.1.4 碳酸钙和pH值
  •     3.1.5 有机质
  •   3.2 岷江上游黄土发育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常量元素
  •     3.2.2 微量元素
  •     3.2.3 地球化学参数
  •   3.3 成都粘土发育土壤的常规理化特征
  •     3.3.1 土壤颜色
  •     3.3.2 土壤颗粒组成
  •     3.3.3 磁化率
  •     3.3.4 碳酸钙和pH值
  •     3.3.5 有机质
  •   3.4 成都粘土发育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常量元素
  •     3.4.2 微量元素
  •     3.4.3 地球化学参数
  • 第4章 风成沉积物上土壤的发生学特征
  •   4.1 岷江上游黄土发育土壤发生学特征
  •     4.1.1 海拔梯度对发生学特征的影响
  •     4.1.2 土地利用类型对发生学特征的影响
  •   4.2 成都粘土发育土壤发生学特征
  •   4.3 岷江上游黄土与成都粘土上发育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及环境意义
  •     4.3.1 粒度组成比较及环境意义
  •     4.3.2 磁化率比较及环境意义
  •     4.3.3 碳酸钙、pH、有机质比较及环境意义
  •   4.4 岷江上游黄土与成都粘土发育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对比及环境意义
  •     4.4.1 常量元素比较与环境意义
  •     4.4.2 微量元素比较与环境意义
  •     4.4.3 地球化学参数及环境意义
  •     4.4.4 A-CN-K三角图
  •   4.5 川西与其它地区对比及环境意义
  •     4.5.1 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意义
  •     4.5.2 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 第5章 土壤环境指标与气候要素的定量关系
  •   5.1 环境响应敏感指标的选择
  •   5.2 定量关系式的建立
  •   5.3 定量模型对改善土壤质量的意义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沈小晓

    导师: 文星跃

    关键词: 川西地区,风成沉积物发育土壤,发生学特征,风化成壤,区域比较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岷江上游地区晚第四纪环境变化的古土壤记录与古文化响应”(批准号:41671220)

    分类号: S151

    总页数: 78

    文件大小: 3224K

    下载量: 100

    相关论文文献

    • [1].风成沉积物源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08)
    • [2].风成沉积物3种粒度参数计算方法比较[J]. 中国沙漠 2020(04)
    • [3].风成沉积物源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干旱区研究 2015(01)
    • [4].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08)
    • [5].新疆巴里坤鸣沙山风成沉积物粒度特征[J]. 中国沙漠 2017(05)
    • [6].我国第四纪风成沉积物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 2018(16)
    • [7].同位素在风成沉积物物源判别中的运用[J]. 盐湖研究 2013(01)
    • [8].湖南衡阳盆地东缘白垩系风成沉积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J]. 沉积学报 2019(04)
    • [9].河漫滩相沉积与风成沉积粒度判别函数的建立及在红土中应用[J]. 地理研究 2014(10)
    • [10].5000a来柴达木盆地东南缘风成沉积记录的冬季风演化[J]. 中国沙漠 2010(05)
    • [11].苏北盆地白垩纪沙漠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及环境意义[J]. 特种油气藏 2008(05)
    • [12].鲁中地区风成沉积与湖泊沉积粒径参数量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6)
    • [13].前处理方法对青海湖地区全新世风成沉积物粒度测量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1)
    • [14].西沙石岛末次冰期风成沉积序列新划分及其旋回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06)
    • [15].风动力场对沉积体系的作用[J]. 沉积学报 2017(05)
    • [16].“源-汇”沉积体系主导下的现代风成相发育模式探讨:以青海湖东岸为例[J]. 中国沙漠 2018(05)
    • [17].巴丹吉林沙漠石英δ~(18)O值及其物源意义[J]. 沉积学报 2017(01)
    • [18].柴达木盆地东缘风蚀坑不同位置风成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09)
    • [19].内蒙古准格尔旗红粘土序列的成因、年代及其古气候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10(05)
    • [20].柴达木盆地中部与西南部古沙丘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J]. 中国沙漠 2013(02)
    • [21].1.95~0.40Ma黄土高原东南部风成沉积记录的亚洲冷干化进程[J]. 科学通报 2013(27)
    • [22].青海南山风成沉积光释光年代学研究[J]. 盐湖研究 2016(02)
    • [23].应用石英释光灵敏度溯源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 地质通报 2016(08)
    • [24].青海湖种羊场风成沉积的常量元素组成及其化学风化指示[J]. 盐湖研究 2015(01)
    • [25].西藏安多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J]. 中国沙漠 2014(02)
    • [26].风成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青海湖周边近32ka以来土地沙漠化演变过程[J]. 中国沙漠 2012(05)
    • [27].毛乌素沙地北缘苏贝淖湖滨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份的相关性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02)
    • [28].华南沿海末次冰期类黄土沉积的漫反射光谱与激光粒度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11)
    • [29].青藏高原东北部风成沉积微量元素揭示的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J]. 古地理学报 2013(03)
    • [30].长江中游水成沉积与风成沉积磁组构特征[J]. 地质学报 2008(06)

    标签:;  ;  ;  ;  ;  

    川西地区风成沉积物上土壤发生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