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证券市场主要数据(截至2003年12月末)

境内证券市场主要数据(截至2003年12月末)

一、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数据(截至2003年12月底)(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康[1](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提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龙俊鹏[2](2020)在《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金融风险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强两大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救什么”(应对范畴)、“何时救”(介入标准)、“怎么救”(政策手段)等问题,对国内外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通过成本收益法分析了政策介入和退出的标准,通过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的IS-LM-BP模型,结合对现代货币理论的借鉴与批判,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问题,运用VAR模型、VEC模型、ARCH类模型,对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作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对范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市场失灵、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救金融机构、救金融市场、救实体经济、救社会预期四个方面。二是介入标准。需要考虑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预期收益和成本,收益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社会预期等领域,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超调成本、道德风险成本、机会成本等方面,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即可介入,并探讨了最优政策资源投入规模。三是政策手段。除传统工具外,必要时财政可为央行资金提供担保,央行为财政政策扩张提供低利率环境和间接融资支持。四是政策效应。在IS-LM-BP模型中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后,持续实施力度过大的政策刺激,可能引发汇率危机和产出下降。五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面临的挑战。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央行利润上缴国家财政的机制执行存在灵活性,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的联动性有待加强。六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效果比较显着,对市场预期具有一定影响,但对股票市场走势和波动性影响不明显。七是新形势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主要包括中美经贸与金融关系、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杠杆资金、城投债集中违约、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分析。二是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预案。三是建立完善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生联系。五是正常情形下尽量保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常态化,危机初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力度可以超预期,实施中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六是稳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必要时,财政政策可突破赤字率限制、为央行担保,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间接提供流动性或融资支持,更直接地支持实体经济。对于金融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由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作行政干预,如市场失灵、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可能导致更大危机,必要时政府可适当入市,但不能试图改变市场趋势。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序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确金融机构及股东、地方政府的责任,必要时中央给予适度支持。七是坚持风险处置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风险问题。八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政策合力。

白昌易[3](2019)在《P2P网络借贷监管政策研究》文中提出P2P网络借贷行业起源于英国,世界最早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佐帕(ZOPA)于2005年3月在英国成立,随后这一新型金融模式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2006年,宜信公司将西方这一新型的金融模式引进到中国,并结合中国本土的具体情况,创办了中国首家P2P网络信用贷款服务公司一一宜信公司,标志着P2P网络借贷行业在中国正式起步。2007年,中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正式成立。截止到2018年12月底,中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历史累计总数量为6430家,目前正常运营的网络借贷平台数量为1021家。在西方发达国家,P2P网络借贷行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成熟的征信体系、完备政府监管政策以及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而在中国,作为“舶来之物”的网络借贷行业在发展初期,由于网络借贷平台运营者管理经验不足、征信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监管政策缺失等因素,导致其如野草般肆意发展、乱象丛生,平台倒闭、虚假违法广告严重、“套路贷”、“校园贷”诱导学生过度消费陷入“高利贷”陷阱等问题格外突出。一时间,P2P网络借贷平台成了不法分子非法获利的后花园。平台爆雷、经营者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在此背景下,国家监管部门开始亡羊补牢,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对P2P网络借贷行业进行监管。本文在分析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和监管现状以及国内外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的基础上,根据50家P2P网络借贷平台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计24个月的月度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STATA14.0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OLS模型估计,进而验证主要研究假设。又使用演化博弈方法对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与网络借贷平台不自律行为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对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与网络借贷平台不自律行为的博弈中双方如何选择的问题也进行进一步探究。结合以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博弈分析,对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现行监管政策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共包括8章。第1章是导论,其中包括文献综述等内容,第2章是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这两章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是本文的主体,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3、4章。第3章主要对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包含五个方面:首先回顾了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了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运营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再对中国的网络借贷行业监管的发展历程以及监管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最后对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监管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现行的主要监管政策进行了介绍。第4章主要是对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现行的监管政策的评析,主要分三个方面,首先对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现行监管政策中的主要规定进行解读,其次使用数据对比的方法对现行监管政策颁布后对网络借贷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最后结合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运营现状以及监管现状,指出了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现行监管政策存在的缺陷。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5、6章。第5章基于50家P2P网络借贷平台24个月的面板数据,通过STATA14.0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OLS模型估计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监管政策可以促进整个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第6章运用了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对政府监管部门政策制定与网络借贷平台不自律行为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政府监管部门制定政策与网络借贷平台不自律行为博弈中双方如何选择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第三部分为第7章,首先介绍了美国、英国以及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政策,然后又依据国外先进的监管政策给我国带来的启示,结合中国国情,对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中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建议。第8章为全文的总结,对通过实证分析、演化博弈分析以及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及相关的政策建议进行了阐述。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通过对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及监管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文通过数据统计与比较发现中国P2P规模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第二,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在中国的演变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第三,网络借贷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监管政策体系的建立。(2)通过对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现行监管政策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到监管政策体系形成后对中国网络借贷行业产生了一系列正面影响,但是监管政政策体系中的四部监管政策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缺陷。(3)实行资金存管、获取ICP许可证以及进行信息披露能够带来网络借贷平台成交量和投资人数的增加,政府监管政策能够促进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4)交互效应检验表明,政府监管政策能够保证市场的有效性。执行了网络借贷行业新政策,实行资金存管、获取ICP许可证和进行信息披露的网络借贷平台,预期收益率较高,平台出借人数和成交量较多。(5)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政府监管政策对上市系、非国资系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影响要比非上市系、国资系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6)在静态政策机制中,发现整个博弈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围绕稳定中心点进行周期运动的闭轨线环,网络借贷平台与政府监管部门双方的博弈过程呈现周期行为模式。(7)在动态政策机制中,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与网络借贷平台的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的概率与网络借贷平台自律行为的概率成反比。(8)通过对西方国家网络借贷行业的主要监管政策解读,发现西方国家的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中国需要根据自已的实际国情,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发展的监管政策。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监管力度,对各平台有关网络借贷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完善监管政策,建立健全网络借贷行业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和应对机制。(3)细化监管政策,对不同股东背景的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区别管理。(4)当政府监管部门在发现网络借贷市场存在不自律行为时,对其实施有效监管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5)政府监管部门对待网络借贷平台制定监管政策的态度应该是长期审慎的,杜绝一劳永逸的观念。(6)政府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网络借贷平台行为动向的掌握,及时发现网络借贷平台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政策进行监管,保持整体网络借贷平台的较高自律性。(7)政府监管部门应当保持坚定的态度进行监管政策的制定以及提供相关的配套保障工作,并且积极对网络借贷平台出现的不自律行为进行打击。(8)在总结英美及其他发达国家监管政策的基础上,本文对完善中国现行的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提出了建议。首先,制定网络借贷消费者的保护政策。其次,完善网络借贷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关制度。然后,建立健全合格出借人培养机制。再者,制定政策完善现有征信体系。最后,完善政策加强网络借贷自律组织的自治水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将运用50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24个月面板数据,通过STATA14.0软件对其进行OLS模型估计,研究政府监管政策对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的影响,对完善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现行监管政策提出建议。其次,本文选择演化博弈的方法对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与P2P网络借贷平台自律行为进行研究,可以使二者的博弈过程更加清晰,也可以使得政府监管部门的行为更全面、更科学。最后,本文从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的角度出发,在对现有监管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对相关监管政策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运用,并对监管政策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评析,对如何弥补现有监管政策的缺陷,完善中国现有的网络借贷监管政策,从而保障中国网络借贷行业良性运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龙小燕[4](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杨婷婷[5](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政府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弥补地方财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且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能的“灰犀牛”。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地方政府债务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还存在隐性债务考虑不充分、风险成因定量研究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相关公开数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等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接着运用常规指标、资产负债表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以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目标,分别从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分税制改革后四个阶段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接着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现状(包括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隐性债务规模)、结构现状(包括行政层级、区域、举债主体、资金来源、债务投向、债务偿还期限等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文章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制度四个角度对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财政分权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体制中的政绩考核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内在动力,宏观政策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催化剂,而债务管理制度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技术层面原因。第三,根据以上分析,从省级层面定量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30个省级政府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因素、政绩考核因素等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债务风险越低;政府间晋升竞争越激烈,债务风险越高。通过对比定量分析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逻辑可知,定量分析结果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这为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多角度、全面、客观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首先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形式,将债务风险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并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运用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六大常规指标对债务风险进行逐项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存在一定举债空间,但债务隐性化问题严重,局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风险不容忽视。接着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从总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角度分别对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总资产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总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其总负债且还有一定空间;从流动性资产角度考虑,当或有债务转化率高于50%时,需警惕和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最后,在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政策目标下,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综合测评。结果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较低,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反而较高,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第五,对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体制,梳理巴西和墨西哥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做法,并阐述哥伦比亚的债务风险预警经验,文章得出可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借鉴的几点启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有必要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也要结合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将风险管理纳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完善债务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张格[6](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洪世能[7](2019)在《我国资管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和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成分期望损失视角的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着眼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以风险识别、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为主线,首先对资管行业主要金融风险源进行了现状描述,并对行业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了测度排序;其次,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资管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完整的假设检验;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资管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近五年来,资产管理业务作为一种典型的跨行业和跨市场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各行业金融机构均参与其中,不考虑交叉持有因素,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与之对应的是,资管机构间业务和产品的混同与嵌套现象日益深化,资管产品资金池模式造成刚性兑付和期限错配等现象日益严峻,系统性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基于行业风险现状,提出了4个待检验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4类资管行业风险特性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的识别工作通过成分期望损失模型(CES模型)来完成,即在上市金融机构样本内对银行、信托、证券和保险等行业中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进行量化识别,并对其进行排序。测度结果显示,总体来看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系统重要性>证券公司的系统重要性>信托公司的系统重要性。而在商业银行中,国有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股份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区域性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比CES模型和MES模型、SRISK模型等类似模型的测度结果,本文保证了CES模型的适用性和稳健性,为实证模型奠定了基础。在资管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完成后,本文利用面板回归、时间序列回归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影响我国各资管机构系统重要性的因素,利用3个回归模型多层次多维度分析资管行业风险特性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混业经营风险因素对资管行业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具有放大作用;同业交叉风险因素行业整体系统性风险有放大作用;资管产品刚性兑付对资管行业产生了一定的风险外溢效应。从实证结果来看,证券资管和通道经纪业务近几年的过快增长、银信合作等通道业务加剧风险传递以及资管产品隐性刚性兑付等现象都得到了合理验证。在完整的假设检验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目前的监管框架和体制,尤其是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及其后续配套的最新监管政策细则,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为有力应对混业经营模式、隐性刚性兑付和同业交叉风险等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监管机构应坚持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的制度理念,加快统一大资管行业监管标准,同时加强对资管行业同业嵌套和通道业务的监管力度并强化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在研究创新上,本文将CES模型与资产管理行业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相结合,并针对行业风险特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和资产管理行业重大风险研究的有机结合,具有新颖的研究视角,同时得出了有力的实证证据,这是本文研究内容的主要创新之处。在研究不足上,主要在于虽然CES模型在测度风险水平时同时有效捕捉到了金融机构太关联而不能倒(TITF)和太大而不能倒(TBTF)的特性,但其主要依赖公开市场数据,在风险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固有缺陷。

杨力行[8](2017)在《公募A基金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挑战、借鉴与发展建议》文中提出资产管理行业是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2016年伊始,国内资产管理行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宏观经济以及金融监管变化的巨大挑战。公募A基金公司早在2011年便试水跨境资产管理业务,但在2016年后增长乏力——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逐渐稳定,前期基于规避汇率风险快速发展的业务增长停滞。销售、投研、产品是公募基金发展的“三大核心因素”。本文从公募A基金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出发,回顾了中国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现状,运用PEST模型分析了A公司的外部宏观环境,然后识别了A公司在分业监管下的竞争对手,并用SWOT分析法具体细化了A公司的优劣势。随后基于“三大核心因素”重点分析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在销售、投研及产品上存在的不足,最后借鉴行业内的相关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通过研究,本文认为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应从组织架构入手,优化内部流程,提高效率以解决短期人员瓶颈的问题。同时,还应通过内部人才培养,借助ETF工具实现高效的全球资产配置。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9](2017)在《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回顾(中国例外)全球核电发电量在2016年上升了1.4%,原因是中国增长了23%,尽管核电在发电中的份额停滞在10.5%(-0.2%)。2016年共有10座新核电反应堆启动,其中一半在中国。2017年上半年有两座反应堆发电入网,一座位于中国,另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后者是世界上第一台开建于福岛核事故之后并运行入网的机组。2016年全球新建动工核反应堆3座,其中两座位于中国,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与2010年全球新建动工15座(中国10座)的情况相比下降明显。2017年上半年全球仅有一座新建反应堆在印度开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没有。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数量连续4年下降,由2013年年末的68座下降到2017年年中的53座(中国20座)。关停与建设延期俄罗斯和美国2016年关停了部分核反应堆,瑞典和韩国也于2017年上半年将其最老的机组关停。韩国新当选总统关闭了一座核电站,并暂停了另外两座核电站的建设。这使其本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希望陷入危险。目前,有13个国家正在建造新的核反应堆,比WNISR2016报告中少了1个。随着项目管理高层卷入大规模腐败丑闻,巴西Angra-3反应堆的建设被放弃。有37座反应堆的建设进度滞后,其中19座在去年进一步延误。中国也不例外,20座在建反应堆中至少有11座出现了工程延期。有8个在建核电项目已开工建设10年以上,其中3个已有30年。《2016世界核电产业现状报告》指出有17座反应堆计划于2017年启动。截至2017年年中,只有2座启动,而有11座至少要延期至2018年。历史核巨头的破产/救助——核电企业的深度金融危机在发现核电建设项目发生巨额亏损之后,东芝集团为其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申请破产,西屋公司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核电建设商。在过去六年里,阿海珐集团累计亏损了123亿美元。法国政府已经向其提供53亿美元的纾困,并继续采取"拆分"策略。阿海珐集团Creusot Forge业务部的大规模质量控制丑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核电产业的信心。主要核电公司的股价遭受侵蚀,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他们的信用等级。福岛核事故发生六年后,日本政府开始解除撤离令,以限制飞涨的赔偿费用。灾难总成本的官方估计已从1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一项新的独立评估将灾难成本估计为4440亿-6300亿美元(取决于水的除污水平)。只有5座反应堆已经重启。2016年全球风能发电量增长16%、太阳能发电增长30%、核电发电量增长1.4%。风能发电量增长132 TWh、太阳能发电量增长77 TWh,分别是核电35TWh发电量的3.8倍和2.2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62%。新的可再生能源击败了现有的核能。在智利、墨西哥、摩洛哥、阿联酋和美国,可再生能源拍卖创下了低于30美元/MWh的低价,而2015年美国核电站的平均摊分成本为35.5美元/MWh。

何正全[10](2016)在《美元霸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元对国际货币霸权地位的争夺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美元与英镑为了世界储备货币展开激烈之争。二战结束后,1944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元霸权发挥了积极作用。1971年美国取消了金本位制度,放开了美元发行的限制,美元的唯一支柱就是国家信用,美元霸权的负面效应开始逐渐体现。1973-1982年发达国家经历长达10年的滞涨,而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形势恶化,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现行以美元霸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开始酝酿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本文首先界定了美元霸权,并对货币霸权、美元霸权、金融霸权等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形成和运作机制,尤其是美元霸权的实施途径和循环机制;再其次分析并计算了美元霸权的收益,同时分析了美国为取得和维持美元霸权的代价,并以此判断美元霸权地位发生动摇;紧接着重点研究美元霸权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政策建议。在重点研究美元霸权的影响方面。一是研究了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利的影响是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利的影响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不断发生。二是研究了美元霸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美元霸权导致中国陷入美元陷阱与高储蓄两难问题,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美国量化宽松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关系,构建VAR模型研究美元霸权逼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分析在美元霸权背景下中国很可能陷入“斯蒂格利茨三步骤”。研究表明:美国极力维护美元霸权的地位为美国不断地攫取利益;美元霸权的消极影响在金融危机后表现明显,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利己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元不断发生周期性变化,美元作为世界唯一主导性货币,美元持续贬值或急剧升值对世界各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危害极大;美元霸权的地位在短期内不可能动摇,甚至未来很长时间国际货币体系还是表现为美元霸权特征。基于研究结论所得的重要启示,提出了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政策建议: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协调;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

二、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数据(截至2003年12月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数据(截至2003年12月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重点
        (二)重点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与成因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
    二、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和金融危机救助相关研究
        (一)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必要性
        (二)政府救助范畴
        (三)政府救助措施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相关研究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四)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方法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一):介入和退出标准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一)预期收益分析
        (二)预期成本分析
        (三)预期成本收益曲线分析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一)退出原则
        (二)退出标准与时机
        (三)政策退出的次序与方式
    四、小结
第四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二):作用机制
    一、蒙代尔—弗莱明IS-LM-BP模型
    二、加入风险溢价因素的IS-LM-BP-RP模型
    三、加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因素的IS-LM-BP-RP-AE模型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IS曲线的影响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LM曲线的影响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BP曲线的影响
        (四)IS-LM-BP-RP-AE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
    四、极端情形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
        (一)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借鉴
        (二)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批判
        (三)IS-LM-BP-RP-AE 模型与现代货币理论的结合
    五、小结
第五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应对“大萧条”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二、香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三、美国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四、小结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做法与建议
    一、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做法
        (一)上世纪90年代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二)清理整顿金融“三乱”
        (三)全国农信社风险处置
        (四)本世纪初国有银行风险处置与股份制改革
        (五)2015年应对股市异常波动
        (六)包商银行接管
    二、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足及原因
        (一)传统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突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需求
        (二)央行向国家财政上缴利润机制执行的灵活性加大
        (三)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生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说明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VEC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与VEC模型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五)小结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走势的影响(VAR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VAR模型的构建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五)小结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ARCH类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ARCH效应检验
        (三)模型拟合
        (四)结果分析
        (五)小结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VAR模型)
        (一)VAR模型的构建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四)小结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VAR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VAR模型的构建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五)小结
第八章 新形势下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
    一、新形势下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一)实体经济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金融市场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三)金融机构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储备
        (一)应对实体经济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二)应对金融市场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三)应对金融机构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三、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与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手段
        (四)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
        (五)当前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政策启示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3)P2P网络借贷监管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2 P2P网络借贷监管的理论基础
    2.1 有关概念界定
        2.1.1 P2P网络借贷
        2.1.2 政府监管
        2.1.3 政府监管政策
        2.1.4 政府监管的政策体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
        2.2.2 博弈论
        2.2.3 政府监管政策的相关理论
3 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及监管现状分析
    3.1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3.1.1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历程回顾
        3.1.2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运营现状分析
        3.1.3 中国网络借贷平台的主要运营模式介绍
    3.2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现状分析
        3.2.1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监管历程回顾及监管政策梳理
        3.2.2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监管现状及主要监管政策介绍
4 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现行监管政策评析
    4.1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现行监管政策主要规定解读
        4.1.1 资金存管制度的建立
        4.1.2 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4.1.3 借款人限额制度的实行
        4.1.4 平台良性退出制度提出
        4.1.5 网络借贷平台性质的确定
    4.2 现行监管政策颁布后对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影响
        4.2.1 资金存管降低资金风险
        4.2.2 信息披露增加行业透明度
        4.2.3 借款人限额使网络借贷回归普惠金融
        4.2.4 平台良性退出的比例增大
        4.2.5 平台定性设置了潜在行业门槛
    4.3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现行监管政策存在的缺陷
        4.3.1 网络借贷行业缺少专门立法
        4.3.2 网络借贷行业准入门槛形同虚设
        4.3.3 合格出借人的培养机制不健全
        4.3.4 网络借贷平台与征信体系脱轨
        4.3.5 行业自律组织未达到预期效果
5 政府监管政策对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假设
    5.3 数据、模型设定与变量测量
        5.3.1 数据来源
        5.3.2 模型设定
        5.3.3 变量测量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网络借贷平台与政府监管部门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模型假设
        6.2.1 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6.3 网络借贷平台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演化均衡分析
        6.3.1 演化均衡分析
        6.3.2 数值分析
    6.4 动态监管机制下博弈双方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6.4.1 动态政策机制策略及稳定性分析
        6.4.2 数值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国外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7.1 国外网络借贷行业的主要监管政策解读
        7.1.1 英国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
        7.1.2 美国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
        7.1.3 其他国家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
    7.2 中国网络借贷监管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7.2.1 制定网络借贷消费者的保护政策
        7.2.2 完善网络借贷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关制度
        7.2.3 建立健全合格出借人培养机制
        7.2.4 制定政策完善现有征信体系
        7.2.5 完善政策加强网络借贷自律组织的自治水平
8 结论与建议
    8.1 本文结论
    8.2 相关政策建议
    8.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六、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方政府债务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建立前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三、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四、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分析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二、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一、债务层级结构
        二、债务区域结构
        三、举债主体结构
        四、资金来源结构
        五、债务投向结构
        六、债务期限结构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性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财政分权因素
        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
        三、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不健全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政治体制因素
        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三、地方官员违规举债问责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宏观政策性因素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影响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债务管理制度因素
        一、缺乏有力的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二、用债效率低
        三、偿债无保障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样本选择
        一、模型设计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选择
    第三节 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
        一、规模风险
        二、结构风险
        三、效率风险
        四、外在风险
    第二节 运用常规指标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债务负担率
        二、债务率
        三、偿债率
        四、债务依存度
        五、或有债务比例
        六、或有债务与综合财力比率
    第三节 运用资产负债分析法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框架
        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考虑流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联合分析
    第四节 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一、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
        二、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第七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三、风险管理机制
    第二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三、风险管理机制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及风险预警
        一、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二、墨西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三、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第四节 国际比较对我国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一、对地方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
        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
        三、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四、应对地方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
第八章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正确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城镇化的关系
        三、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区域差异的关系
    第二节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
        三、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三、积极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6)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小结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小结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小结
结语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7)我国资管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和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成分期望损失视角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关键概念的界定
        1.2.1 资产管理业务的界定
        1.2.2 资产管理产品的界定
        1.2.3 系统性风险的界定
        1.2.4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研究
        1.3.2 国内外对成分期望损失模型(CES模型)的研究
        1.3.3 国内外对资产管理行业风险的研究
        1.3.4 国内外对资产管理行业风险监管政策的研究
        1.3.5 现有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本文研究思路
        1.4.2 本文研究方法
    1.5 主要结论和研究不足
        1.5.1 本文主要结论
        1.5.2 主要研究不足
2.资产管理行业主要金融风险现状
    2.1 资产管理行业现状
        2.1.1 银行理财市场现状
        2.1.2 信托资管市场现状
        2.1.3 基金管理市场现状
        2.1.4 证券资管市场现状
        2.1.5 保险资管市场现状
        2.1.6 资管行业监管体制的发展现状
    2.2 资管行业主要金融风险现状
        2.2.1 混业经营模式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2.2.2 资产管理产品嵌套和同业交叉风险
        2.2.3 资产管理产品的隐性刚性兑付风险
        2.2.4 资产管理产品的期限错配风险
3.资产管理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测度和识别
    3.1 成分期望损失模型
    3.2 样本选择和收益率数据统计检验
        3.2.1 样本选择
        3.2.2 数据预处理方法
        3.2.3 收益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3.3 资管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测度结果和解释分析
        3.3.1 CES指数历史表现及测度结果分析
        3.3.2 CES指数近一年走势及测度结果分析
    3.4 CES模型稳健性分析和结果
        3.4.1 CES模型与MES模型、时变波动率测度结果对比分析及结果
        3.4.2 CES模型与SRISK模型测度结果对比分析及结果
4.对资管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研究假设
        4.1.1 假设一:混业经营模式易引发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
        4.1.2 假设二:资管产品嵌套和同业交叉易引发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
        4.1.3 假设三:资管产品隐性刚性兑付易引发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
        4.1.4 假设四:资管产品期限错配易引发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
    4.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4.2.1 被解释变量选择和来源
        4.2.2 解释变量选择和来源
    4.3 实证模型的构建和回归结果
        4.3.1 资管机构混业经营风险实证模型
        4.3.2 资管产品嵌套和同业交叉风险实证模型
        4.3.3 资管产品隐性刚性兑付和期限错配风险实证模型
    4.4 实证结果讨论
5.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坚持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的制度理念
        5.2.2 加强对资管行业同业嵌套和通道业务的监管力度
        5.2.3 加强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杜绝刚性兑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公募A基金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挑战、借鉴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
    2.1 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义
    2.2 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现状
        2.2.1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
        2.2.2 跨境投资制度的演进
    2.3 跨境资产管理的产品分类与规模
第3章 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挑战
    3.1 基于PEST的宏观环境分析
        3.1.1 经济环境分析
        3.1.2 政治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A公司业务开展情况
        3.2.1 公司概况
        3.2.2 销售、产品与投研
        3.2.3 人力资源
    3.3 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情况
        3.3.1 跨境资产管理业务概况
        3.3.2 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与规模
        3.3.3 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客户群体
第4章 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分析
    4.1 基于SWOT的企业内部分析
        4.1.1 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优势(S)分析
        4.1.2 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劣势(W)分析
        4.1.3 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机遇(O)分析
        4.1.4 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威胁(T)分析
    4.2 分业监管下竞争对手的识别
        4.2.1 分类
        4.2.2 受证监会监管的竞争对手
        4.2.3 受保监会监管的竞争对手
        4.2.4 受银监会监管的竞争对手
    4.3 与同业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
        4.3.1 跨境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比较
        4.3.2 销售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
        4.3.3 投研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
        4.3.4 产品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A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借鉴与发展建议
    5.1 明确战略定位,优化内部架构
    5.2 借鉴美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优秀经验
        5.2.1 培养跨境资产管理人才
        5.2.2 通过ETF进行全球资产配置
        5.2.3 加强零售端海外产品的营销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美元霸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回顾
        (一) 国内文献回顾
        (二) 国外文献回顾
        (三) 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 论文的结构
        (二) 主要内容
    五、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可能创新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货币霸权及其衡量体系
        一、霸权及货币霸权
        二、货币霸权的属性
        三、货币霸权的产生原因
        四、货币霸权的衡量体系
    第二节 金融霸权、货币霸权和美元霸权
        一、金融霸权
        二、货币霸权
        三、美元霸权
    第三节 相关的主要理论
        一、霸权稳定论
        二、特里芬两难
        三、国际货币竞争理论
第二章 美元霸权的形成和运作机制
    第一节 美元霸权的形成
        一、美元霸权形成的过程
        二、美元霸权形成的原因
        三、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第二节 美元霸权的实施途径
        一、美元发行
        二、美国操纵汇率
        三、行使国际金融话语权
        四、军事打击
    第三节 美元循环模式
        一、美元--国债循环
        二、美元--全球资源循环
        三、美元--非美货币循环
第三章 美元霸权的收益与代价
    第一节 美元霸权的收益
        一、狭义铸币税
        二、广义铸币税
        三、利用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失衡获取利差
        四、利用美元和美元资产贬值减轻外债
        五、其他收益
    第二节 美元霸权的代价
        一、美元取得霸权地位的代价
        二、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代价
        三、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应承担的责任
    第三节 美元霸权地位的动摇
        一、美国经济衰退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影响
        二、欧元对美元霸权的现实挑战
        三、人民币对美元霸权的潜在挑战
第四章 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影响
    第一节 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影响
        一、美元霸权与全球经济失衡
        二、美元霸权与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节 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影响
        一、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的有利影响
        二、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第三节 美元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影响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
        二、物价不稳及资产价格大幅波动
        三、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第五章 美元霸权对中国经济影响
    第一节 美元陷阱与中国高储蓄两难
        一、美元陷阱
        二、中国高储蓄两难问题
        三、中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和效率损失
    第二节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中国通货膨胀
        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CPI走势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霸权特征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中国通货膨胀实证分析
    第三节 美元霸权与人民币升值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走势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影响
        三、人民币升值与资产价格
    第四节 美元霸权与中国金融开放
        一、金融开放步骤
        二、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三、中国资本项目开放
    第五节 美元霸权与“斯蒂格利茨三步骤”
        一、利用市场化在中国进行投机
        二、制造中国的通货膨胀
        三、低价收购中国的核心资产
第六章 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策略
    第一节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一、大量进口以减少贸易顺差
        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三、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第二节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一、尽量使用人民币进行定价
        二、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
        三、加强人民币国际储备功能
    第三节 优化国际储备结构
        一、大力增加欧元的储备
        二、积极增加黄金的储备
        三、择机进行战略资源的储备
    第四节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协调
        一、建立或加入区域金融机构
        二、加强人民币货币互换
        三、开展人民币直接交易
    第五节 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
        一、增加在IMF和世界银行中的话语权
        二、参与黄金和大宗商品定价
        三、积极展开金融外交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数据(截至2003年12月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D]. 龙俊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P2P网络借贷监管政策研究[D]. 白昌易.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5]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杨婷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
  • [7]我国资管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和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成分期望损失视角的方法[D]. 洪世能.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公募A基金公司跨境资产管理业务挑战、借鉴与发展建议[D]. 杨力行.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A].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17), 2017
  • [10]美元霸权问题研究[D]. 何正全. 南京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境内证券市场主要数据(截至2003年12月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