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臭菌论文-张迪,刘长虹,章锦才,蔡德鸿,杨晓喻

致臭菌论文-张迪,刘长虹,章锦才,蔡德鸿,杨晓喻

导读:本文包含了致臭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吡氯铵含片,口臭,致臭菌,挥发性硫化物

致臭菌论文文献综述

张迪,刘长虹,章锦才,蔡德鸿,杨晓喻[1](2014)在《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患者口腔内致臭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的抑制作用,探讨西吡氯铵含片治疗口源性口臭的效果。方法(1)选择中间普雷沃菌,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以及唾液链球菌作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西吡氯铵含片对四种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使用硫化物检测仪Halimeter测量加入西吡氯铵含片的叁种菌培养液厌氧培养4 h和8 h后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VSCs)数值;(3)通过检测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长短以及VSCs水平的下降情况,来评价西吡氯铵含片在人体内抑制致臭菌,降低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消除口臭的功效。结果(1)西吡氯铵含片对所有实验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2)西吡氯铵含片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具核梭杆菌产VSCs的效果明显,其效果与氯己定的抑菌效果相近;(3)与蒸馏水漱口相比,口腔含服一片西吡氯铵含片后,半胱氨酸激发VSCs的水平下降百分比明显(P<0.05),作用持续时间为230 min。结论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患者口腔内致臭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治疗口源性口臭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张波,李丽,张迪,刘长虹,段培佳[2](2014)在《西吡氯铵含片对口臭致臭菌和致臭底物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和致臭底物的实验研究,探讨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连续稀释法检测西吡氯铵对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us,Pi)、具核梭杆菌(F.subsp nucleatum,Fn)和口腔正常有益菌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s)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检测西吡氯铵对3种致臭菌分别培养4 h和8 h后的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s)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半胱氨酸激发模拟口臭实验,检测西吡氯铵含片对激发的VSCs的抑制率和持续时间。结果西吡氯铵对所有实验菌具有抑菌能力,但对唾液链球菌MIC值均高于其对致臭菌的MIC值;1%西吡氯铵与1%氯己定在作用Pg、Pi和Fn 4 h时,抑制作用相当(P>0.05),但在作用8 h时,抑制作用西吡氯铵低于氯己定(P<0.05);半胱氨酸激发模拟口臭实验结果显示,西吡氯铵含片在30~120 min内对VSCs水平的抑制率与1%聚维酮碘漱口液相当(P>0.05),在60~120 min内高于西吡氯铵漱口液(P<0.05)。且西吡氯铵含片下调半胱氨酸激发的VSCs水平的持续时间为235 min,长于西吡氯铵漱口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片能有效抑制口腔致臭菌,对治疗口源性口臭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6期)

何松霖,王金华,刘建忠,赵耀[3](2011)在《茶多酚与锌联合应用对口腔致臭菌产臭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茶多酚与锌联合应用对口腔致臭菌产臭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主要3种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具核梭杆菌(F.n)],观察不同比例混合的茶多酚与锌离子溶液在4 h后对3种致臭菌产生挥发性硫化物水平的影响,挥发性硫化物值通过HalimeterTM测得,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结果当茶多酚与锌离子的体积比为1.5︰0.5、1.0︰1.0、0.5︰1.5时,抑制P.g产VSCs的能力最优;当茶多酚与锌离子的体积比为1.0︰1.0、0.5︰1.5时,抑制P.i及F.n产VSCs的能力最优。结论茶多酚与锌离子联合应用的最佳体积比可能为1.0︰1.0、0.5︰1.5,此时抑制3种致臭菌产VSCs的效果均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1年09期)

罗颖,丁一,王萌,邓赟,朱朱[4](2009)在《西帕依固龈液体外抑制致臭菌及防治口臭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外抑菌和体内试验,评价西帕依固龈液对口腔主要致臭菌抑菌作用及体内防治半胱氨酸激发性口臭的效果,为其进一步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雷沃菌(Pi)、具核梭杆菌(Fn)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10例志愿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观察四种干预措施(无干预、清水、西帕依固龈液、口泰)对半胱氨酸激发性口臭的最大值水平、各时间点下降百分比及口气值的下降曲线的影响,评价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臭的效果。结果:西帕依同龈液对Pg、Fn的MIC是的1mg/mL,对Pi的MIC是0.5 mg/mL;西帕依固龈液对半胱氨酸激发的口臭试验亦有显着的防治效果。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对口腔主要致臭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半胱氨酸激发的口臭。(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刊》期刊2009年02期)

孙丽萍,徐响,张智武,杨圣辉[5](2008)在《水溶性蜂胶对常见口腔致臭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溶性蜂胶对几种常见口臭致臭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杯碟法检测水溶性蜂胶对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确定其抑菌效能。结果显示水溶性蜂胶对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0、31.25和125.00mg/ml。结论:水溶性蜂胶对常见口臭致臭菌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8年12期)

孙丽萍,徐响,张智武,杨圣辉[6](2008)在《水溶性蜂胶对常见口腔致臭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溶性蜂胶对几种常见口臭致臭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杯碟法检测水溶性蜂胶对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确定其抑菌效能。结果显示,水溶性蜂胶对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0、31.25和125.00mg/mL。结论:水溶性蜂胶对常见口臭致臭菌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亚洲养蜂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11-01)

胡赟,胡德渝,郑雷蕾,林居红[7](2007)在《口臭研究模型的建立及其对口腔致臭菌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个可模拟口臭代谢过程的唾液沉淀物系统,同时分析几种细菌对口臭产生的影响,为致臭菌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名牙周健康个体的刺激性全唾液10份。调整离心全唾液的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比例,建立口臭研究模型,在37℃兼性厌氧条件下孵育使其产生臭味,7h内每隔1h分别用鼻闻法检测气相和液相的臭味指数,用Halimeter测量挥发性硫化合物(VSCs)水平,用玻璃电极测量pH值。在经过1h孵育后的口臭模型内,分别加入可疑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菌悬液以及作为对照的非致臭菌(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悬液和蒸馏水,继续在37℃兼性厌氧条件下孵育,在余下的6h内每隔1h测量1次各组的臭味指数、VSCs水平及pH值。结果调整离心全唾液比例后的口臭模型能模拟口臭代谢过程,产生明显的臭味。在孵育1h后的口臭模型内,加入可疑致臭菌菌悬液后,臭味产生相对于伴放线放线杆菌组和蒸馏水组高,牙龈卟啉单胞菌组相对显着。结论孵育离心全唾液为研究口臭产生的有用模型。通过改变致臭细菌的数目来改变微生物负载,对细菌代谢的活性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臭味的形成,可以此来确定致臭菌。(本文来源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王琳[8](2005)在《黄芩与茶多酚对口臭致臭菌及致臭底物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黄芩与茶多酚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及主要致臭底物—蛋白质作用的实验研究,探讨黄芩与茶多酚治疗口臭的效果,从而为利用天然药物防治口臭这一领域作出一些探索。 方法:(1) 以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以及口腔正常有益菌血链球菌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黄芩和茶多酚对四种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 利用蛋白质沉淀—光度法测定黄芩和茶多酚对于主要致臭底物—蛋白质的沉淀能力;(3) 通过半胱氨酸激发实验,以挥发性硫化物(VSC)水平的下降百分比以及作用持续时间来评价黄芩和茶多酚在体内抑制致臭菌,减少其异味产物的释放,从而消除口臭的功效。 结果:(1) 黄芩和茶多酚都能有效抑制所有实验细菌,尤其是茶多酚的抑菌作用更强;二者对口腔有益菌血链球菌的MIC值均高于其对致臭菌的MIC;(2)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蛋白质沉淀能力,在510nm处的吸光度值A平均为0.466,而黄芩几乎没有蛋白质沉淀能力;(3) 使用4mg/ml的黄芩和茶多酚漱口后,半胱氨酸激发的VSC水平下降百分比在20min,60min和120min时分别为38.31%,26.51%,16.78%和51.29%,37.42%,26.27%。二者的作用持续时间分别为144min和190min。而使用蒸馏水漱口的作用持续时间很短,只有46min,其在(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5-05)

胡赟[9](2004)在《口臭研究模型对致臭菌确定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可模拟口臭代谢过程的唾液沉淀物系统,并分析几种细菌对口臭产生的影响,为致臭菌的确定提供依据。 首先收集牙周健康个体的刺激性全唾10份。第一步先调整离心全唾的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比例,建立口臭研究模型,在37摄氏度下孵育使其产生臭味,7小时内每隔1小时分别用鼻闻法检测气相和液相的臭味指数,用Halimeter测量VSCs水平,用玻璃电极测量pH值,明确其臭味产生效果。第二步在经过1小时孵育后的口臭模型内,分别加入可疑致臭菌(P.gingivalis,P.intermedia,F.nucleatum)菌悬液以及作为对照的非致臭菌(A.actinomyces)菌悬液和蒸馏水,分成5组,继续在37℃下孵育,在余下的6小时内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各组的臭味指数,VSCs水平及pH值,最后比较各组的臭味指数和VSCs水平及pH值变化情况,分析几种细菌对口臭产生的影响。 调整离心全唾比例后的口臭模型能模拟口臭代谢过程,产生明显的臭味。在孵育1小时后的口臭模型内,加入可疑致臭菌菌悬液的实验组,臭味产生相对于A.actinomyces组和蒸馏水组高,P.gingivalis组相对显着。由于操作简单、实用,孵育离心全唾可为研究口腔混合微生物的代谢、口臭的产生、及其它相关口腔疾病过程的有用模型。通过改变致臭细菌(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5-08)

致臭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和致臭底物的实验研究,探讨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连续稀释法检测西吡氯铵对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us,Pi)、具核梭杆菌(F.subsp nucleatum,Fn)和口腔正常有益菌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s)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检测西吡氯铵对3种致臭菌分别培养4 h和8 h后的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s)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半胱氨酸激发模拟口臭实验,检测西吡氯铵含片对激发的VSCs的抑制率和持续时间。结果西吡氯铵对所有实验菌具有抑菌能力,但对唾液链球菌MIC值均高于其对致臭菌的MIC值;1%西吡氯铵与1%氯己定在作用Pg、Pi和Fn 4 h时,抑制作用相当(P>0.05),但在作用8 h时,抑制作用西吡氯铵低于氯己定(P<0.05);半胱氨酸激发模拟口臭实验结果显示,西吡氯铵含片在30~120 min内对VSCs水平的抑制率与1%聚维酮碘漱口液相当(P>0.05),在60~120 min内高于西吡氯铵漱口液(P<0.05)。且西吡氯铵含片下调半胱氨酸激发的VSCs水平的持续时间为235 min,长于西吡氯铵漱口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片能有效抑制口腔致臭菌,对治疗口源性口臭有良好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臭菌论文参考文献

[1].张迪,刘长虹,章锦才,蔡德鸿,杨晓喻.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患者口腔内致臭菌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

[2].张波,李丽,张迪,刘长虹,段培佳.西吡氯铵含片对口臭致臭菌和致臭底物作用的实验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4

[3].何松霖,王金华,刘建忠,赵耀.茶多酚与锌联合应用对口腔致臭菌产臭水平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

[4].罗颖,丁一,王萌,邓赟,朱朱.西帕依固龈液体外抑制致臭菌及防治口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09

[5].孙丽萍,徐响,张智武,杨圣辉.水溶性蜂胶对常见口腔致臭菌的体外抑制作用[J].食品科学.2008

[6].孙丽萍,徐响,张智武,杨圣辉.水溶性蜂胶对常见口腔致臭菌的体外抑制作用[C].第九届亚洲养蜂大会论文摘要集.2008

[7].胡赟,胡德渝,郑雷蕾,林居红.口臭研究模型的建立及其对口腔致臭菌的确定[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

[8].王琳.黄芩与茶多酚对口臭致臭菌及致臭底物作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

[9].胡赟.口臭研究模型对致臭菌确定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4

标签:;  ;  ;  ;  

致臭菌论文-张迪,刘长虹,章锦才,蔡德鸿,杨晓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