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涉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测量,相位,相移,两步,外差,时域,形貌。
干涉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学[1](2019)在《基于压缩两步相移干涉术和计算鬼成像的光学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信息安全技术依托衍射、干涉以及偏振等物理光学性质,通过有目的地调制明文的光场振幅、相位或偏振态等信息的分布,实现对明文图像的加密。它具有高速编码能力,多加密维度等优点,是对现代密码学的有益补充,更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基于现有的光学密码学基础,例如双随机相位编码理论、两步相移干涉理论、计算鬼成像理论等,结合压缩感知技术、分级身份认证技术、级联干涉技术、奇异值分解技术等提出一系列新的有意义的光学图像加密方案,分别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相移干涉术、双随机相位编码和压缩感知理论的两级图像认证方案:加密时,首先,将认证图像编码至两幅干涉图中:然后,通过离散小波变换(DWT)、稀疏化处理、Arnold变换和数据压缩过程,生成两幅压缩信号,将其分发给认证系统的不同参与者。身份认证和解密时,只有拥有第一幅压缩信号的解密者能通过身份弱认证:首先,依托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计算得到稀疏信号;然后,依次完成逆Arnold变换、逆DWT、两步相移干涉术的波前重建和逆菲涅尔衍射后,在重构的图像和标准图像的非线性相关系数分布的中心位置将出现一个显着峰值;最后,在身份弱认证成功通过后,进行明文图像解密,此时拥有第二幅压缩信号的另一位解密者将联合第一位解密者共同完成明文图像解密。(2)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相移干涉术和平滑压缩信号空间复用的多图加密方案:加密时:首先,四个索引矩阵分别记录四幅明文图像像素的原始空间位置;其次,对四幅明文图像的像素分别按大小进行升序排列;然后,对得到的四幅平滑图像依次进行五阶Haar小波变换、稀疏化处理、Arnold变换和数据压缩操作,随后,基于压缩感知和空间复用技术将四幅压缩后的图像组合成一幅图像;最后,将该组合图像置于两步相移干涉术加密系统的输入平面,得到两幅干涉图密文。收集所有正确的密钥和密文进行解密:依次完成两步相移干涉术波前重建、空间解复用、逆Arnold变换、逆DWT和像素重排步骤,可成功解密出所有明文图像。(3)提出一种基于级联干涉结构和矢量随机分解算法的分级多图加密方案: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提出非等模分解算法,结合矢量随机分解算法,以数值计算的方式,将经随机相位调制的第K级明文图像分解成第K级单位强度的纯相位掩模密钥和第K-1级复振幅场——光强等于第K-1级明文图像像素值;然后,将第K-1级复振幅场视为和矢量,重复上述步骤,分解至第K-1级单位强度的纯相位掩模密钥和第K-2级复振幅场——光强等于第K-2级明文图像像素值;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第一级复振幅场视为和矢量,分解至两个单位强度的纯相位掩模板中:一个是第一级密钥,另一个是该加密系统的密文。解密时:不同身份等级的解密者应首先收集到对应层级的所有相位密钥,然后将相位密钥按正确的级联顺序置于不同的菲涅尔衍射距离处,最后,解密出的明文图像用电荷耦合元件(CCD)记录。该方案的加密过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实现,解密过程可通过光学或者数值计算的方式完成。(4)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鬼成像(SVDGI)的光学图像加密方案: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SVD)变换,将随机矩阵的奇异值置1.0,经逆SVD变换构造出新的具有部分正交性的测量矩阵作为密钥;其次,利用该密钥对明文图像完成测量加密,密文为被桶探测器收集到的没有空间分辨率的光强序列;然后,密钥被加密者与解密者双方秘密共享,密文则在公共信道中传输;最后,欲获取明文图像的解密者,根据SVDGI解密重构算法:一步矩阵乘法运算,便可快速完成解密。因为共享的矩阵密钥未与明文图像发生过作用,与明文图像发生过作用的密文却没有空间分辨率,仅为一维光强序列,因此仅有密文或密钥的二者其一均无法解密,这保证了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就解密明文的保真度、解密速度、系统鲁棒性叁方面,将SVDGI与传统计算鬼成像、差分鬼成像和伪逆鬼成像分别比较,比较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具有显着优势。(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5)
时凯,苏俊宏,齐媛[2](2019)在《基于激光外差干涉术的薄膜厚度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学薄膜厚度测量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外差干涉术的薄膜厚度测量方法。采用经典迈克尔逊干涉光路,利用外差干涉原理将薄膜厚度差转换为光程差,以精密位移平台为扫描机构实现薄膜厚度的逐行扫描测量。测量系统在恒温实验条件下20 min内的漂移不超过8 nm,测量结果平均差小于1 nm,通过与椭圆偏振仪的测量结果比较,测量差值为12.97 nm,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9年03期)
沈华[3](2018)在《基于倾斜载频的非零位干涉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曲面元件能极大提高光学系统分辨率及成像品质,在国防和民用工业中有重大需求。由于其表面形状自由复杂,其叁维形貌高精度测量极难。现代制造领域研制该类元件,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及时间,严重影响整个系统项目的进度。因此研究自由曲面元件面形高精度测试方法是工业制造领域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该类元件制造和工业应用的关键瓶颈。针对该难题,本文发明了多向倾斜载频干涉技术,提出共光路型多重倾斜波面补偿非零位干涉结构,解决了自由曲面表面梯度变化剧烈造成干涉方法失效的难题,研制出光学自由曲面移相式数字波面激光干涉仪,测量精度优于20nm。(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期刊2018-08-20)
李若涵,彭友俭[4](2018)在《全息干涉术在口腔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息干涉术(HI)主要通过全息图像相干产生干涉条纹以实现对物体运动、形变等的测量,对微小位移敏感度高,可做到非接触、可视化地测量物体表面变化。随着全息技术的不断发展,HI的数字化可对位移、形变等达到定性和定量分析,提高了测量精度,对表面力学变化分析具有更好的指导性。HI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主要用于测量分析牙体和周围骨骼的形变、力的传递与耗散、修复体和种植体的稳定性变化等。本文就HI在口腔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3期)
周毅[5](2018)在《基于白光显微干涉术的微纳结构叁维形貌及其超分辨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超精密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微纳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尖端科技的代表。各种微纳器件在极端装备制造、生物医学、航空航天、量子通信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对各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微纳制造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测量,作为制造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加工精度的重要保证,要实现超高精度的微纳器件加工,必须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微纳器件为实现更高的信息容量,不断向高分辨力、复杂结构发展。其分辨力已由微米发展至纳米量级,结构也由最开始的二维平面发展至叁维立体结构。现有的微纳结构叁维形貌检测方法根据测量原理,可分为非光学检测与光学检测两类。非光学类通常具有极高的测量分辨力,但采用扫描式探测方式,导致了测量速度慢、可能划伤被测表面等诸多问题。光学测量手段具有非接触、非破坏、测量速度高、系统结构简单等优点。其中,白光显微干涉技术,利用宽光谱低相干性,实现对微纳器件叁维形貌的高精度检测,具有大测量范围、高分辨力、非接触检测等优势,从而在微纳结构检测领域独树一帜。白光显微干涉术的出现,为超精密检测技术带来了巨大进步,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微纳结构形貌测量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白光显微干涉技术近来发展十分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1)受系统光源光强不稳定、外界环境光和外界振动噪声的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下降,稳定性不足;(2)检测精度受限于扫描机构的位移精度,检测量程受限于压电陶瓷器件的短行程,研发成本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3)检测横向分辨率不足,虽然其纵向分辨率不断提高,但其横向分辨率受限于光波衍射效应。有限的物镜数值孔径使横向分辨率最高仅为200 nm左右,而该成像分辨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纳世界进行探索的需求。如何突破衍射极限,提高测量横向分辨率,实现叁维超分辨检测,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白光显微干涉技术重建叁维形貌算法,首先分析了宽光谱干涉的理论分布模型,提出了基于时域调制度的检测算法,改变现有技术将单个像素点孤立处理的现状,利用单帧干涉图中像素点与像素点之间的信息关系,充分利用时域、空域的宽光谱干涉信息来重建物体叁维形貌信息,可增强检测稳定性和检测精度。进而提出基于时域调制度判断的纵向相位拼接算法,通过判断干涉调制度数值,对有效像素点进行连续相位解析,通过纵向相位拼接恢复表面叁维形貌。基于该方法的系统用步进电机替代压电陶瓷扫描,通过外触发相机高速实时采图。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扫描步距不准引入的检测误差,同时扩大检测高度范围,提高检测效率。为了提高横向检测分辨率,我们引入介质微球实现可见光宽波段超分辨成像,分析了介质微球相关系统参数,如尺寸大小、折射率、媒介的折射率、照明方式、浸没深度等对成像的影响,验证了通过暗场显微模式、部分浸没等方法来提高成像质量。最后结合白光显微干涉与介质微球技术,实现微纳结构的叁维超分辨检测。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基于白光显微干涉技术检测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旨在提高系统检测稳定性、检测精度、检测效率和检测横向分辨率,为该技术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期刊2018-06-01)
丁煜,陈磊,王志华,朱文华,刘致远[6](2018)在《电调谐波长移相干涉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一体化结构干涉仪的现场数字化检测,提出了一种电调谐波长移相干涉术,通过控制注入电流,调制半导体激光器(LD)的波长,从而实现时域移相干涉。通过优化传统的随机移相干涉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求解线性回归模型迭代算法求解相位,抑制了电调谐的控制精度有限、LD非线性引起的不等间隔移相,以及环境震动引起的各采样点位相变化不同步的干扰。将该方法应用于现场检测的便携式斐索干涉仪上,利用其与Zygo GPI XP/D型干涉仪测量同一块光学平晶,测量结果的峰谷值偏差为9.91 nm,均方根值偏差为5.22 nm,能满足现场定量检测的精度要求。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激光干涉仪中。(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毕泽坤,徐先锋,王加栋,刘雨璇,张格涛[7](2018)在《基于两步广义相移干涉术的微纳形变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两步广义相移干涉术,设计微小形变测量实验装置,介绍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采用同轴相移数字全息正交光路,记录形变前后物光、参光、干涉图强度,以两步广义相移干涉算法为基础,恢复原物光相位和表面形貌信息,相减后得到表面形变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表面微小形变测量方法,提出得方法能够精密测量物体表面微小形变量,方法简单易行,精度可达纳米量级。(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吴思进,杨靖,潘思阳,李伟仙,杨连祥[8](2018)在《数字散斑干涉术和时空叁维相位解包裹用于非连续表面动态变形测量(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传统相位解包裹法不能够用于非连续表面的动态变形测量的缺点,在详细阐述基于时空叁维相位解包裹技术的数字散斑干涉术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步骤基础上,应用数字散斑干涉术和时空叁维相位解包裹测量非连续表面动态变形.实验证明,当采用每秒70帧的普通相机拍照时,可实现最快形变速率为25.12μm/s的非连续表面动态变形测量.本文所提方法扩展了数字散斑干涉术的测量范围,增强其应用能力.(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石磊[9](2017)在《扫描干涉术中待测件的计算机辅助调整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辅助装调(Computer Aided Alignment,CAA)技术,是运用计算机求解元件位置失调量并加以自动调整的技术,在应对复杂的精密仪器设备的装调上比人工更加快捷和准确。本文参考该技术的原理,围绕扫描干涉中待测件的计算机辅助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测量和灵敏度矩阵的计算机辅助调整方法。从计算机辅助调整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像差与失调量的关系,对Zernike多项式表示的像差及其特征进行了详尽说明,阐述了灵敏度矩阵及其求解方法,并利用仿真验证了其应用于装调的可靠性。同时列出了基于灵敏度矩阵的计算机辅助调整步骤,根据检测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干涉测量的灵敏度矩阵求解方法,借助数学原理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拟合区域偏差做出分析,简述了误差减小的方法。对扫描检测非球面的数学原理作了详细的介绍,说明了其中采用的面形重建方法和扫描路径规划方法。最后论述了基于干涉测量和灵敏度矩阵的计算机辅助调整在其中的实现方式和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扫描路径上出现的拟合区域偏差。对软件和硬件系统做了详细说明,将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工作流程表述了出来。实验验证中,利用大口径非球面作为待测件,通过Zernike系数的变化来判断调整效果,并分析了影响调整精度的因素。最后非球面面形检测结果与Taylor Hobson轮廓仪测试结果作比较,精度相当,验证了调整及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吕绪浩[10](2016)在《移相干涉术及其相位解包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移相干涉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相位解包新思路。包裹相位在干涉条纹交界处存在跃变,该思路利用边缘检测将包裹相位的边界提取出来,确认条纹级次,进而解包相位。该方法运算速度快,适合条纹较少的包裹相位图的快速解包。(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6年18期)
干涉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光学薄膜厚度测量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外差干涉术的薄膜厚度测量方法。采用经典迈克尔逊干涉光路,利用外差干涉原理将薄膜厚度差转换为光程差,以精密位移平台为扫描机构实现薄膜厚度的逐行扫描测量。测量系统在恒温实验条件下20 min内的漂移不超过8 nm,测量结果平均差小于1 nm,通过与椭圆偏振仪的测量结果比较,测量差值为12.97 nm,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涉术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学.基于压缩两步相移干涉术和计算鬼成像的光学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时凯,苏俊宏,齐媛.基于激光外差干涉术的薄膜厚度测量方法[J].应用光学.2019
[3].沈华.基于倾斜载频的非零位干涉术[C].第十七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2018
[4].李若涵,彭友俭.全息干涉术在口腔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8
[5].周毅.基于白光显微干涉术的微纳结构叁维形貌及其超分辨检测[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8
[6].丁煜,陈磊,王志华,朱文华,刘致远.电调谐波长移相干涉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
[7].毕泽坤,徐先锋,王加栋,刘雨璇,张格涛.基于两步广义相移干涉术的微纳形变测量[J].光学技术.2018
[8].吴思进,杨靖,潘思阳,李伟仙,杨连祥.数字散斑干涉术和时空叁维相位解包裹用于非连续表面动态变形测量(英文)[J].光子学报.2018
[9].石磊.扫描干涉术中待测件的计算机辅助调整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10].吕绪浩.移相干涉术及其相位解包新思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