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失效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温,机制,合金,抗拉强度,粉末,耐高温,包覆。
高温失效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敏,索相波,王安哲,张政军[1](2018)在《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抗热震性能及热震失效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ZrB_2基超高温陶瓷具有高熔点、较高的强度、高热导率等优点,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热部件的首选候选材料。介绍了ZrB_2的基本性能,以及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及改进情况,讨论了表面热交换系数梯度对材料热震行为的影响,对超高温陶瓷材料的热震行为和热震失效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为材料在实际服役条件下的性能预测提供参考,并为材料抗热震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陈振[2](2018)在《针刺C/C-SiC复合材料双轴失效机制及高温拉伸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刺C/C-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优良的耐磨性、抗热震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已成为航空航天工业和国防领域的关键性基础材料。针刺复合材料的预制体结构复杂,针刺部位的微观结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给材料的力学建模和分析提出了挑战。在高温及复杂载荷条件下,针刺C/C-SiC复合材料表现出复杂的失效机理及材料性能的温度相关性,因此需要建立针刺复合材料室温及高温条件下的失效判据,为针刺C/C-SiC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针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开展了复杂载荷及高温实验,分析了材料宏观力学特征及失效机理,研究了材料性能温度相关性的微观结构作用机制,发展了材料室温及高温强度性能预报方法,结合材料复杂载荷破坏模式建立了材料室温及高温失效判据。首先,对针刺预制体的微观纤维结构特征进行观测,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成型后的复合材料主要微观缺陷特征。开展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实验和拉拉、拉压和压压复杂载荷实验,其中对室温复杂载荷试样进行设计,明确中心测量区域的应力计算方法,得到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并对试样的破坏形貌进行分析,确定不同载荷条件下材料的失效机制。其次,结合材料微观结构特征及实验件尺寸,考虑针刺区域的分布状态,建立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计算模型。基于对材料微细观结构的失效模式分析,选择合理的组分材料失效判据,并确定组分材料强度性能。通过计算模型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在单轴和双轴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过程进行分析,预报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相符,并且分析了针刺分布对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离散性的影响。然后,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开展高温拉伸实验,分析材料宏观拉伸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破坏模式分析确定材料失效模式随温度变化的微观结构作用机制。基于碳纤维/热解碳界面和SiC基体对高温拉伸强度性能的影响机制,建立了针刺C/C-SiC复合材料组分材料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计算模型对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单轴和双轴拉伸强度进行预报。最后,通过对材料单轴压缩、双轴压压和双轴拉压的破坏形貌分析,发现材料主要发生面外双向剪切破坏,在不同的载荷比条件下材料面外剪切破坏角度有一定的变化,基于该破坏模式建立了考虑静水压力影响的叁参数双剪强度准则,并分析待定参数对准则的影响规律。材料在单轴拉伸和双轴拉伸载荷条件下表现出典型的复合材料破坏模式,论文对几种典型复合材料强度准则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拉拉破坏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发现Tsai-Wu强度准则适合预报材料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宏观双轴拉伸破坏。本文揭示了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微细观结构、损伤失效模式以及材料宏观性能叁者之间的关联机制,预报了复合材料在高温、复杂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建立了完善的材料的宏观失效判据,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小涛,丁晗辉,杨川,刘锋,江亮[3](2015)在《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4096的拉伸性能及其失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温度(25~750℃)下热挤压态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4096的拉伸性能、失效机制及变形后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该合金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断裂机制由室温下的穿晶断裂转变为混合断裂机制,转变温度为650℃左右,且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沿晶断裂的范围也随之增大。TEM观察显示,25℃条件下拉伸变形后的组织存在大量孪晶,在650℃条件下则主要为位错切割或绕过γ′相。(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5-20)
刘小涛,刘锋,江亮[4](2015)在《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6的拉伸性能及其失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温度、应变速率及取样位置对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6热挤压态的拉伸性能及其失效机制的影响。实验条件为25℃~750℃,应变速率为10~(-4)s~(-1)~10~(-3)s~(-1),取样位置为圆柱形挤压锭的中心到边缘部位。结果表明:该合金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断裂机制由室温下的穿晶断裂转变为混合断裂机制,转变温度为650℃左右,且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沿晶断裂的范围也随之增大。当应变速率为10~(-4)s~(-1)-10~(-3)s~(-1)时,抗拉强度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应变速率为10~(-3)s~(-1)-5*10~(-3)s~(-1)时,抗拉强度趋于平稳。但随着取样位置从中心到边缘变化,该合金拉伸强度几乎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摘要文集》期刊2015-05-20)
柳泉,阳颖飞,鲍泽斌,朱圣龙,王福会[5](2014)在《PtAl_2单相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及失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38G上采用脉冲电镀的方法沉积Pt镀层,通过分步加热粉末包埋渗Al处理后,获得表层为单相PtAl2,内层为β-NiAl的Pt-Al涂层.分别对单相PtAl2涂层进行1100℃静态氧化及循环氧化测试,并分析涂层在2种氧化条件下的氧化行为及失效机制.结果表明,单相PtAl2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静态氧化能力,初期快速增重主要来自于θ-Al2O3的生成,很快θ-Al2O3转变为α-Al2O3且增重趋于平缓.但是,单相PtAl2涂层的抗循环氧化能力较差,循环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会导致部分区域PtAl2层剥离或脱落,继而引发涂层过早失效.因此,单相PtAl2涂层不适用于高温负载服役环境,其在循环氧化过程中的失效和退化主要来自于PtAl2层剥落以及剥落区附近β-NiAl层Al元素的快速消耗.(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唐娜[6](2012)在《耐高温缝纫线的力学性能及失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选用的耐高温缝纫线是指专门用于缝合高温过滤袋的一类缝纫线。耐高缝纫线会在高温过滤工况下,因持续或间断的高温、高腐蚀性气体和粉尘的作用,而造成强力下降,最终导致滤袋缝合处破损,进而影响高温滤袋的使用。鉴于此,本课题模拟高温过滤的工况条件,对耐高温缝纫线进行耐酸碱实验和耐高温实验,并测试其经处理前后的拉伸力学性能,通过表征叁种缝纫线经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红外光谱等,研究其耐腐蚀、耐高温性能。此外,耐高温缝纫线经缝纫后,其强力会下降,为保证耐高温缝纫线在投入工况使用时有最高强力保持率,本课题还对其缝纫工艺进行了优化。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叁种耐高温缝纫线的耐腐蚀性能,并确定了其适宜的过滤烟气工况。(1)Nomex缝纫线经酸碱处理后强力大幅降低,在宏观上表现为纤维表面形成了裂纹或沟槽;其降强本质是Nomex大分子链酰胺键发生了水解反应。增加试剂浓度和处理温度能促进水解反应,因而能加快Nomex缝纫线的强力下降速度。Nomex缝纫线在低浓度的酸溶液中强力保持率较好,较适宜用于水泥回转窑、钢铁高炉的烟气除尘。(2)PTFE缝纫线经酸碱处理后强力能长时间保持率在80%左右,这是由PTFE独特的分子结构决定的,PTFE分子是由F原子包裹碳链,且C—F键长短键能大,这使得酸碱不能破坏PTFE的分子结构。PTFE缝纫线耐酸、碱性能极高,因而能在大多数的烟气工况下使用。(3)E-玻璃纤维缝纫线经酸碱处理后强力大幅下降,但在酸溶液和碱溶液中的降强机制不同。E-玻璃纤维缝纫线在碱溶液中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下降的原因是其纤维玻璃网络的骨架结构[SiO_4]和[AlO_4]结构受到破坏;而在酸溶液中下降的原因是其纤维玻璃网络中的[BO_3]、=B—O—Si结构受到破坏。E-玻璃纤维缝纫线极易受到酸碱侵蚀,因而适宜用于钢铁高炉的烟气除尘。2.研究了叁种耐高温缝纫线的耐高温性能,并得到了各缝纫线适宜的温度工况。(1)Nomex缝纫线在230~400℃温度范围内,由于其纤维大分子链间氢键断裂、结晶水释放导致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迅速下降;在430℃温度以上,大分子链结构开始分解,出现芳腈基团,而后发生脱氢氧化,从而导致大分子链断裂。Nomex缝纫线能在18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较适宜用于钢铁高炉的烟气除尘。(2)PTFE缝纫线在230℃~320℃温度条件下,由于高温对PTFE缝纫线的解取向作用,PTFE缝纫线的强力和断裂伸长分别随热处理温度增加而下降和上升;在360℃温度以上,PTFE缝纫线熔融,无法使用;在530℃开始分解,分解后无残留。PTFE缝纫线能在23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较适宜用于垃圾焚烧炉和燃煤锅炉烟气除尘。(3)E-玻璃纤维缝纫线在320℃~400℃温度范围内,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随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在560℃温度以上,其表面浸润剂和PTFE涂层完全分解,导致缝纫线纤维之间没有抱和,导致其强力不可测得。E-玻璃纤维缝纫线能在28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较适宜用于水泥回转窑和钢铁高炉烟气除尘。3.研究了不同缝纫工艺参数对耐高温缝纫线缝后强力的影响;以缝后强力保持率为评定指标,得到了各缝纫线的优化缝纫工艺参数组合。(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2-03-02)
杨林,刘兵,邵友林,梁彤祥,唐春和[7](2010)在《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破损机制及失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气冷堆的燃料元件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全陶瓷型的包覆燃料颗粒,其性能决定了高温气冷堆的安全性。除了传统的辐照实验检测外,建立理论模型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TRI-SO型包覆燃料颗粒的结构及破损机制,以及国外现有的几个主要模型的基本假设,计算原理和特点,通过对比几个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10年03期)
王超[8](2009)在《ZrB_2-SiC基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失效机制的表征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超声速、高机动的远距离精确打击为主要技术特征的高超声速武器已成为世界军事热点,将对未来战争概念和模式带来一场革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出现将给人类生活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比起传统武器,高超声速武器具有极大的效能优势,可以有效减少防御响应时间,增强武器突防和反防御能力,扩大发射平台范围,提高武器生存能力、作战效能和效率。高超声速、长时间的服役特征对武器装备的防热材料和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抗氧化材料的耐温极限和耐久性、高温氧化和复杂载荷条件下的轻质强韧化性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ZrB2-SiC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导热率、优异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等特点,因此作为新一代热防护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国外较先进的超高声速飞行器上已经对超高温陶瓷材料进行了一定的应用。由于超高温陶瓷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尚处在起步阶段,对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材料失效过程的表征与评价方法也比较有限。因此,认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机制,表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过程,预报材料性能与使用温度及使用时间的关系成为提高超高温陶瓷材料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针对ZrB2-SiC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机制进行了理论、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材料在热冲击、氧化以及高温长时使用过程中发生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以及对材料进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超高温陶瓷的抗热冲击性能,建立了考虑表面换热条件下材料的热冲击传热模型以及热应力的差分格式,通过计算表明表面换热系数以及材料的特征尺寸是影响材料热冲击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实验研究了不同尺寸试样的热冲击性能,结果表明超高温陶瓷材料的热冲击性能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这种尺寸效应能够通过上述模型很好地表征。在试验的过程中还讨论了不同添加剂对材料的室温破坏模式及热冲击破坏模式的影响,以及残余热应力对材料热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上述计算还可以发现材料的表面换热系数能够显着影响材料的抗热冲击性能,因此对超高温陶瓷材料进行了设计,通过预氧化过程中材料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大幅降低材料表面的换热系数。对预氧化材料进行了热冲击实验表明,预氧化方法确实能够显着提高材料的抗热冲击性能,提高幅度在40%以上。预氧化过程中表面氧化物的成分与形貌是影响预氧化效果的主要因素,而预氧化时间对于效果的影响比较有限。预氧化方法除了能够提高材料的抗热冲击性能以外还能够弥合在加工过程中试样的表面缺陷;同时氧化物层的热辐射性能较高,在材料真实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热量的吸收,因此预氧化方法对于提高材料在真实环境下的热冲击性能有较大的帮助。用水淬法测试材料热冲击性能的过程中水槽温度对结果的影响非常明显。通过引入沸腾换热的概念,建立了气泡对材料热冲击性能影响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很好的解释了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通过材料在液氮中的热冲击实验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由于氧化破坏是材料的主要破坏模式之一,本文研究了材料的氧化破坏过程,针对氧化过程中出现的SiC耗尽层建立了氧化动力学模型,以氧化过程中质量守恒以及固体相体积守恒为基础,并应用反应速率方程得到了SiC耗尽层孔隙率与氧化时间的关系。孔隙率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材料内的SiC含量越高SiC耗尽层的孔隙率越高。通过不同SiC含量的ZrB2-SiC材料在1800℃的静态氧化实验以及灰度提取与二值化处理技术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考虑氧化过程中的相变以及出现的孔洞,利用细观力学计算了SiC耗尽层的弹性性能的衰减,并建立了二维孔洞演化模型,给出了由于孔洞的出现SiC耗尽层强度的衰减规律。针对材料在高温长时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劣化建立了材料在高温下的晶界相软化流动模型,给出了晶界相受力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表明材料内部颗粒尺寸的不均匀性会导致晶界上的应力集中,颗粒的尺寸越大分布越不均匀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晶界上的杂质同样会导致20~30倍的应力集中,这些由于微结构引起的应力集中是材料在高温长时使用过程中缺陷形核的根本原因。在讨论了材料内部缺陷如何成核的基础上建立了晶界相孔洞扩展以及连通模型,得到了孔洞成核后扩展到完整晶界尺寸的影响因素,给出了材料在长时高温使用过程中内部缺陷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另外,对于超高温陶瓷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以及裂纹扩展模式尝试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本文针对SiC材料利用Tersoff叁体势函数模拟了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及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在温度较低时,材料的破坏过程完全符合脆性断裂的特点。当温度高于1200℃后,材料的断裂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裂纹尖端开始出现损伤区,从完全的脆性解理断裂发展为脆性断裂与子母裂纹传播机制并存的裂纹扩展机制。当温度进一步升高,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前缘损伤区的出现更加明显,子母传播机制成为裂纹扩展的主要机制。初步研究表明分子动力学方法在模拟材料高温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7-01)
A.,Heidarpour,M.A.,Bradford[9](2008)在《高温局部荷载作用下短粗腹板的失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计算高温和局部荷载作用下短粗热轧钢板的极限强度的分析模型。该局部荷载可能出现在火灾中钢框架结构梁柱连接的受压区,由集中荷载所产生。建模中假定翼缘上的理想塑性铰会导致腹板屈服,计算没有考虑板的局部屈曲。根据温度区域和连接受压区的长度提出两种可能的失效机制,这与周边温度升高时构件的失效屈服不同。基于本文提出的分析模型,对一个典型连接件进行参数研究,归纳不同的热梯度和局部荷载作用长度下腹板极限强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对钢结构进行防火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连接件在高温下的反应,才能提高建模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08年10期)
赵家昌[10](2003)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Mn_2O_4高温性能失效机制及其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在高温性能的失效机制以及解决高温容量衰减的方法。 高温下由于电解液的分解产生微量HF,对正极材料LiMn_2O_4产生侵蚀作用导致Mn溶解而导致一部分容量损失。在放电期间由于Jahn-Teller效应导致LiMn_2O_4的结构不可逆地由立方相变为四方相而导致不可逆容量损失。 采用不同锂锰源组合用熔盐浸渍法制备了四个纯相尖晶石LiMn_2O_4。基于最小二乘法用自行编制的精修程序计算了样品的晶格常数。结果表明,四个样品均为缺锂尖晶石,其比表面积、晶格常数以及电化学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LiOH·H_2O+EMD为原料制备的样品在高温下具有最佳的贮藏和循环性能。 采用Cr和阴离子A为掺杂元素,首次制备了LiCr_xMn_(2-x)O_(4-y)A_y复合氧化物。掺Cr后晶格常数减小,掺A后晶格常数比掺Cr的大。建立了LiCr_xMn_(2-x)O_(4-y)A_y的离子分布式,计算了样品的理论容量,结果表明掺阴离子后样品的理论容量比掺Cr的高。掺Cr后稳定了尖晶石的晶体结构,使得电解液中溶解的Mn量减小,从而改善了电极材料高温下的循环性能。掺阴离子后由于形成的Mn-A键比Mn-O键强,进一步稳定了晶体结构,改善了高温性能。掺Cr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对Li/LiCr_(0.1)Mn_(1.9)O_4电池而言,在高温下以1C的充放电速率可以得到最佳的循环性能。Li/LiMn_2O_4电池的容量微分曲线表明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充电电压升高,放电电压下降,极化增大,由于极化的增加使得充电不足而导致一部分容量损失。 进行了尖晶石LiMn_2O_4的表面改性,制备了LiCoO_2-包覆LiMn_2O_4和MgO-包覆LiMn_2O_4。SEM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在LiMn_2O_4表面上包覆了一层无机阻隔物。由于LiCoO_2的高温性能较好而改善了LiMn_2O_4的高温性能。MgO-包覆LiMn_2O_4首次充放电由于极化的存在故容量较小,但是从第二次循环后变大并开始稳定。循环性能得到改善。 对Li/LiMn_2O_4电池进行了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下载流子的运动速度升高而导致电解液的电导上升,电阻下降,因此在高温下电池的工作电压得到提高。极化曲线分析表明高温下电化学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反应速度得到提高。用计时电量法测定了Li‘的固相扩散系数。室温和高温下铿离子扩散系数分别为1.43 xlo一气mZ/s和4.38 X10一,‘cmZ/s。表明高温下铿离子在LIMnZO;晶格中的扩散更快。(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3-06-30)
高温失效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刺C/C-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优良的耐磨性、抗热震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已成为航空航天工业和国防领域的关键性基础材料。针刺复合材料的预制体结构复杂,针刺部位的微观结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给材料的力学建模和分析提出了挑战。在高温及复杂载荷条件下,针刺C/C-SiC复合材料表现出复杂的失效机理及材料性能的温度相关性,因此需要建立针刺复合材料室温及高温条件下的失效判据,为针刺C/C-SiC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针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开展了复杂载荷及高温实验,分析了材料宏观力学特征及失效机理,研究了材料性能温度相关性的微观结构作用机制,发展了材料室温及高温强度性能预报方法,结合材料复杂载荷破坏模式建立了材料室温及高温失效判据。首先,对针刺预制体的微观纤维结构特征进行观测,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成型后的复合材料主要微观缺陷特征。开展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实验和拉拉、拉压和压压复杂载荷实验,其中对室温复杂载荷试样进行设计,明确中心测量区域的应力计算方法,得到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并对试样的破坏形貌进行分析,确定不同载荷条件下材料的失效机制。其次,结合材料微观结构特征及实验件尺寸,考虑针刺区域的分布状态,建立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计算模型。基于对材料微细观结构的失效模式分析,选择合理的组分材料失效判据,并确定组分材料强度性能。通过计算模型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在单轴和双轴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过程进行分析,预报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相符,并且分析了针刺分布对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离散性的影响。然后,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开展高温拉伸实验,分析材料宏观拉伸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破坏模式分析确定材料失效模式随温度变化的微观结构作用机制。基于碳纤维/热解碳界面和SiC基体对高温拉伸强度性能的影响机制,建立了针刺C/C-SiC复合材料组分材料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计算模型对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单轴和双轴拉伸强度进行预报。最后,通过对材料单轴压缩、双轴压压和双轴拉压的破坏形貌分析,发现材料主要发生面外双向剪切破坏,在不同的载荷比条件下材料面外剪切破坏角度有一定的变化,基于该破坏模式建立了考虑静水压力影响的叁参数双剪强度准则,并分析待定参数对准则的影响规律。材料在单轴拉伸和双轴拉伸载荷条件下表现出典型的复合材料破坏模式,论文对几种典型复合材料强度准则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拉拉破坏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发现Tsai-Wu强度准则适合预报材料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宏观双轴拉伸破坏。本文揭示了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微细观结构、损伤失效模式以及材料宏观性能叁者之间的关联机制,预报了复合材料在高温、复杂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建立了完善的材料的宏观失效判据,对针刺C/C-SiC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失效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丽敏,索相波,王安哲,张政军.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抗热震性能及热震失效机制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8
[2].陈振.针刺C/C-SiC复合材料双轴失效机制及高温拉伸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3].刘小涛,丁晗辉,杨川,刘锋,江亮.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4096的拉伸性能及其失效机制[C].第十叁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2015
[4].刘小涛,刘锋,江亮.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6的拉伸性能及其失效机制[C].第十叁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摘要文集.2015
[5].柳泉,阳颖飞,鲍泽斌,朱圣龙,王福会.PtAl_2单相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及失效机制研究[J].金属学报.2014
[6].唐娜.耐高温缝纫线的力学性能及失效机制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
[7].杨林,刘兵,邵友林,梁彤祥,唐春和.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破损机制及失效模型[J].核科学与工程.2010
[8].王超.ZrB_2-SiC基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失效机制的表征与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9].A.,Heidarpour,M.A.,Bradford.高温局部荷载作用下短粗腹板的失效机制[J].钢结构.2008
[10].赵家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Mn_2O_4高温性能失效机制及其改进[D].中南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