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英王荣花刘会霞(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西平463900)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4-0095-02
近年来,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剖宫产率的上升带来的必定是术后并发症的增多。本文就剖宫产手术中少见的,后果严重的并发症探讨如下:
1输尿管损伤
剖宫产术中输尿管损伤较少见,多系下段,可见于子宫切口两侧延裂达子宫动脉或膀胱三角区附近及腹膜外剖宫产切口裂伤出血而急于缝扎止血时损伤或误扎所致,尤其在麻醉效果不好,术野暴露不清时更易发生,如果缝合时误带输尿管壁一侧,术后常因局部缺血形成子宫输尿管瘘,表现为阴道漏尿;若缝合时输尿管一并缝入,造成管腔闭锁,或由于裂伤距输尿管较近,缝合时充分游离输尿管,局部组织缝扎过多过紧,导致输尿管迂曲成角,可造成输尿管梗阻,术后表现为少尿,腰疼,B超显示肾盂扩张。故要求术者术中应辨清解剖层次,在出血较多较猛时切忌盲目钳夹或缝扎,另外缝扎止血时缝合组织不宜过多,避免误伤。
2肠管损伤
肠管损伤在剖宫产中较少见,损伤多见于既往有腹腔手术史或炎症而致粘连者[1],产程延长,肠胀气时将严重充气而菲薄的肠管误作腹膜切开损伤者亦有所见,多数在手术中能及时发现而得以纠正,但若子宫切口延裂,麻醉效果不好,盆腔粘连严重,试产时间长、肠胀气,缝合止血后检查不仔细等,不能及时发现,以致病人术后出现腹胀、发热、甚至腹膜炎或出现子宫肠管瘘时才考虑为肠管损伤,在术中,尤其在盆腔炎症粘连严重、麻醉效果不好的情况下,要认清解剖层次,辨明各器官,缝合时要排开肠管以免误带,缝合后要仔细检查。
3膀胱损伤
剖宫产术中膀胱损伤并不少见,多见于产程延长,膀胱受压过久,组织缺血水肿,变脆,在下推膀胱时损伤;或因子宫下段拉长,膀胱位置随之升高,切开腹膜时误伤;或腹膜外剖宫产分离膀胱时损伤;也可见子宫纵切口剖宫产时下端切口延长伤及膀胱;还可见于二次剖宫产时原子宫切口瘢痕与膀胱粘连,缝合时误带膀胱。患者术后可出现血尿、少尿,子宫膀胱瘘等,甚至导致子宫切口感染。为避免术中膀胱损伤,应明确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下推膀胱时要层次清楚、动作轻柔,另外尽量避免子宫纵切口。
4子宫切口裂伤缝合不严
此种情况多见于子宫横切口延伸,延伸部分的组织边缘不齐,层次不清,血管回缩,因急于止血而匆忙缝合,首先易发生子宫内膜及深肌层漏缝,血管回缩,而表面有浅肌层及子宫浆膜层覆盖,术中不易发现而术后表现为阴道持续出血;再者是子宫下段前壁浅肌层漏缝,造成腹腔内出血形成膀胱腹膜反折下血肿,甚至波及阔韧带,术后病人阴道出血虽不多,但有内出血的表现,检查发现盆腔血肿。为避免之,在缝合子宫切口尤其是延裂的切口时,应仔细辨认裂伤的范围及伤口的顶端,必要时以手指入宫腔检查伤口裂伤程度并指示缝合,另外要注意延裂伤口的对合层次等。
5子宫切口对合错误
此种情况较少见,即是将宫体后壁形成的隆起或将宫颈误认为子宫下切缘与子宫切口上缘缝合在一起;也有将子宫不全横、斜隔的切缘与子宫切口上缘误缝在一起的。为避免之,应在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后,仔细辨认子宫切口,从切口两顶端夹起,尤其在切口出血较多,视野不清时更应小心。
6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剖宫产少见而及其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子宫壁静脉及血窦开放,羊水易进入血循环引起急性栓塞,尤其是胎盘附着在子宫前壁切口处时发生的机会更多。一旦发生,立即出现较典型的呼吸困难、紫绀、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大出血不止等症状。为避免之,术中在刺破胎囊后应先将羊水吸净,然后娩出胎儿,切忌破膜后立即娩胎儿,另外,在遇胎盘附着子宫前壁者,子宫切口应尽量避开胎盘附着处。
7异物遗留
多因将术时填塞止血或推垫脏器的纱垫或纱布遗忘在子宫腔、膀胱腹膜反折处或腹腔内。术后将引起腹膜炎、肠梗阻、脏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故手术医生应养成记住所填敷料的习惯,并将置入的纱垫一角置于腹外,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8胎儿损伤
8.1骨折发生剖宫产儿骨折多因下列三种原因造成:术式不当,切口过小及牵引机转不当[2]。骨折类型主要有:(1)锁骨骨折。(2)肱骨骨折。(3)股骨骨折。(4)颅骨骨折。
8.2软组织损伤术中切开宫壁时,若宫壁较薄,术者用力过猛,可误伤胎儿先露部如头皮、面部或臀部及肢体等,特别是已破水,产程长者,胎儿与宫壁紧贴,子宫下段拉长菲薄,稍不留心即可伤到胎儿;也可发生在用剪刀向切口两侧延长时,故要求术者正规操作,加强责任心,做到心中有数,在切开宫壁时应逐渐深入,勿一次切透。
本文讨论的并发症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后果严重,故应引起足够重视,在行剖宫产术时,应严格把握指征,规范手术操作,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和技巧,认真细致,准确,恰当,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在为众多母婴造福的同时尽量减少其伤害。
参考文献
[1]凌萝达,顾美礼主编.难产.重庆出版社,2001:275.
[2]李馥玫,杨志侠等.剖宫产儿骨折15例分析.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0,6(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