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转移效率论文_张迪,王红光,贾彬,李东晓,李瑞奇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质转移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冬小麦,氮素,物质,效率,资本,人力资本,产量。

物质转移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张迪,王红光,贾彬,李东晓,李瑞奇[1](2017)在《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冬小麦干物质转移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高产冬小麦干物质和氮素转移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石新828和石麦12为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于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不同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积累量和转移量、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氮吸收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冬灌和镇压处理下,2个品种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开花前各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移量、转移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降低,但开花后籽粒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冬灌处理小麦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下降。冬灌处理下,石新828开花后籽粒中的氮积累量增加,开花后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但各器官的氮转移量显着降低,籽粒氮积累总量显着减少,氮吸收效率下降;冬灌对石麦12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影响不显着。与不镇压相比,镇压处理下,2个品种开花期的氮积累总量和不同器官中的氮积累量均降低,而成熟期各器官氮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差异均不显着。镇压处理与不镇压处理相比,2个品种开花前营养器官中的氮转移量、转移率和贡献率均降低,但是开花后的氮积累量及其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提高,其中,镇压的石麦12开花前氮转移量、贡献率和开花后氮积累量、贡献率与不镇压的差异达显着水平;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的差异不显着。建议在足墒播种条件下不必进行冬灌,应根据播种前后土壤和水分条件确定是否需要镇压。(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陈大群[2](2010)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江苏南北产业转移——基于资本效率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排在全国前列,但省内南北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苏南近年来以较大优势领先于苏北。苏南物质资本较苏北丰富,但其产出效率比苏北低。苏北人力资本数量庞大,但总体素质较苏南低。苏北物质资本稀缺,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程度低,但近年苏北人力资本产出增长速度较快。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能够提高其产出效率,加大对苏北人力资本的开发力度,同时可以改进全省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整体产出效率。(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0年11期)

伍维模[3](2002)在《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灌浆特征及物质转移效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年降水量632mm的黄土高原南部红油土上进行大田试验,以NR9405、9430、偃师9号、小偃6号、陕229、西农2208、矮丰3号和商18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在施氮和不施氮(90N kg/hm~2)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灌浆特性及物质转移效率。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1.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等主要生理指标和SPAD值及衰老指数的差异主要由基因控制;氮肥主要影响冬小麦营养体个体形态特征和群体结构,对功能叶生理指标的影响程度远低于遗传因子。 2.遗传差异是控制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主要因素,而氮肥的影响相对较小。氮肥对这些参数的影响,一方面与基因型有关,另一方面对不同参数的影响又随着基因型的不同而异;最大灌浆速率持续期、活跃灌浆期、籽粒对氮活跃吸收期以及氮活跃吸收期内的平均吸氮速率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着差异。最大灌浆速率持续期、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活跃灌浆期和氮活跃吸收期与千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是影响粒重的关键因子。 3.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籽粒体积和收获指数的差异也主要受遗传影响,其籽粒体积表现更为明显;收获指数速率dHI/dt的变化是固有的遗传特性,基本不受施氮的影响。在籽粒灌浆期间,籽粒含水率呈直线下降趋势;粒鲜重的变化呈单峰抛物线型增长趋势。小偃6号在籽粒最大体积时有一个长达9天的平台期,然后才下降,而商188与9430在体积达到高峰后就迅速下降,呈明显的单峰抛物线型。 4.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灌浆期间,籽粒氮含量表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籽粒磷含量基本呈直线下降趋势,小偃6号籽粒氮含量始终高于商188和9430。施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籽粒灌浆进程中的籽粒氮含量,小麦籽粒最终氮含量的高低与灌浆进程中籽粒氮含量的高低相一致,籽粒氮吸收速率和吸收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5.冬小麦干物质生产及物质转移效率共同受基因型和氮肥的影响。在开花期,不同基因型小麦绿叶、穗和地上部总干重差异不显着,成熟期叶片、穗轴+颖壳间差异不显着;但开花期老叶、茎鞘和成熟期的茎鞘、籽粒干重间存在差异显着。施氮对开花期、成熟期地上部各部位干重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干物质转移量、转移效率和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在8个供试基因型中,最高的是NR9405,最低的是偃师9号.各部位干物质转移量、转移效率和转移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既与基因型有关,也与施氮有关:氮肥的影响又因基因型不同而异。小麦氮转移量、氮转移效率、转移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和氮收获指数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着,施氮对这些指标也没有显着影响。氮素转移效率最高的是NR94OS,为76.6界,最低的是陕229,为66.82%.氮收获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陕229>9403>矮丰3号>西农2208>僵师9号>商188>NR9405>小堰6。氮转移效率与干物质转移效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茎鞘、叶片的干物质转移效率是影响总氮转移效率的主要因子。氮转移效率与籽粒氮含量及籽粒产量之间无显着的相关关系。氮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虽然氮素利用效率与收获指数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对同一个基因型难以同时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氮含量。 6.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粒数、单株分桑数、分集穗占总穗数的比例、每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体积、容重、每穗粒重以及单位面积产量在基因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同时,施氮对单位面积株数、穗数、粒数、产量和千粒重有显着的增加作用,对收获指数没有明显影响。单位面积穗数、单株有效分萦数的增加,会导致千粒重的下降;籽粒体积增大,有利于增加千粒重,这可能与营养物质和光合产物的竞争和分配有关,如果单株穗数、粒数和有效分孽数的增加,势必会限制营养物质和同化产物向单粒中的分配,而籽粒体积(即库容)的增加,会容纳更多的同化产物。单位面积株数、穗数、粒数、分孽数,分葵穗占总穗数的比例、单株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2-11-01)

物质转移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江苏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排在全国前列,但省内南北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苏南近年来以较大优势领先于苏北。苏南物质资本较苏北丰富,但其产出效率比苏北低。苏北人力资本数量庞大,但总体素质较苏南低。苏北物质资本稀缺,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程度低,但近年苏北人力资本产出增长速度较快。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能够提高其产出效率,加大对苏北人力资本的开发力度,同时可以改进全省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整体产出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质转移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张迪,王红光,贾彬,李东晓,李瑞奇.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冬小麦干物质转移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7

[2].陈大群.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江苏南北产业转移——基于资本效率的视角[J].特区经济.2010

[3].伍维模.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灌浆特征及物质转移效率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一12pBBR~Pg叩刃lA刃lB一Pen口一talB~沃...黄素类物质标准物的HPLC标准曲线小麦终花后秸秆质量变化曲线小麦终花后秸秆质量变化曲线经济增长系统3 不同脱叶程度和不同水分与干物质转移...

标签:;  ;  ;  ;  ;  ;  ;  

物质转移效率论文_张迪,王红光,贾彬,李东晓,李瑞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