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突变体库论文-张茂峰

随机突变体库论文-张茂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随机突变体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克罗诺杆菌,基因突变,逆境胁迫,生物膜

随机突变体库论文文献综述

张茂峰[1](2018)在《基于随机突变体构建的克罗诺杆菌逆境相关基因的发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克罗诺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菌,通常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主要感染渠道,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该菌可引起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等,且致死率高达40%-80%。克罗诺杆菌分布广泛且严重危害某些特定人群(如新生儿)生命而被广泛关注。克罗诺杆菌的抗逆性很强,而目前对克罗诺杆菌抗逆性的相关基因研究鲜有报道。本课题以丙二酸盐克罗诺杆菌野生株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质粒结合转移的方法构建克罗诺杆菌的突变体库。基于突变株和野生株在不同逆境胁迫下(渗透压胁迫、氧化应激胁迫、干燥胁迫、酸胁迫)生长情况,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逆境耐受突变株;通过随机PCR反应及数据库比对确定其突变位点。在此基础上,开展结晶紫染色测量突变株和野生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实验研究,并借助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逆境胁迫下野生株和突变株的生物膜微观变化。结果表明,1.渗透压胁迫相关因子包括:内膜蛋白Yhj D、钾离子外流蛋白Kef A、肽基辅氨酰异构酶、半胱氨酸-t RNA复合结构脱酰基酶、寡聚半乳酸裂解酶;2.干燥胁迫相关因子包括: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糖基水解酶、海藻糖-6-磷酸合酶、外膜蛋白A、碳磷裂解酶复合物亚基团;3.氧化应激胁迫相关因子包括:泛酰酸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丙酮酸激酶、磷脂酶A、丙氨酸消旋酶2、铁离子转运蛋白A、硫氧还蛋白2和谷氧还蛋白3;4.酸胁迫相关基因包括:葡萄糖基转移酶Mdo H、胞外丝氨酸蛋白酶、硫酸盐转运体、磷酸盐转运体亚基,并且我们发现除了糖基水解酶之外,其他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较野生株均为显着下降,可见,克罗诺杆菌通过产生生物膜增强自身在逆境条件下的存活能力,研究结果为探究克罗诺杆菌抗逆性机制提供了基础理论数据,对预防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克罗诺杆菌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3-01)

董晓晖,吴清平,莫树平,杨小鹃[2](2012)在《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Enterobacter sakazakii))是一种以婴幼儿奶粉为主要致病源的食源性致病菌。至今人们对其功能基因所知不多,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都未能找到突破口。本研究利用质粒pTnMod-okm和pBSL180构建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最终以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WM3064及其所含质粒pBSL180成功构建了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并通过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技术和抗生素抗性标记(卡那霉素50μg/mL)对重组子进行筛选,建立了该菌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在后继研究中不但可以实现对单个基因进行定位及功能研究还可找到有相似功能的一类基因,为抗性机制和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2年11期)

葛宜兵,杨旭芳,杜哲明,庞强,曹洁[3](2011)在《噬菌体展示HIV-1 Tat38-61碱性区51和55位随机突变体文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构建噬菌体展示Tat38-61(51N/55N)碱性区突变体文库,进一步研究HIV-1 Tat38-61表位的分子进化筛选,采用含随机核苷酸序列的引物,通过Overlap PCR的方法获得51和55位氨基酸随机突变的全长Tat编码序列,再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出两端含有Xba I识别序列的Tat38-61突变体片段HIV-1 Tat38-61(51N/55N),克隆至噬菌体展示载体pCANTAB5S上,转化大肠杆菌TG1,经M13K07辅助噬菌体拯救,构建噬菌体展示Tat38-61(51N/55N)碱性区突变体文库。结果显示文库的库容量为5.0×106,滴度为2.65×1012 TU/mL,阳性克隆率为56.50%;序列分析显示文库中51、55位核苷酸与氨基酸均呈随机性分布,达到了对文库进行分子进化筛选的要求,为获得可用作疫苗候选物的新型Tat突变体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董晓晖,吴清平[4](2010)在《利用转座子标签法构建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一文中研究指出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Enterobacter sakazakii))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有周生鞭毛,能运动,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条件性致病菌,阪崎肠杆菌感染的大多数病例都是婴儿,特别是早产儿、出生体重偏低等身体状况较差的新生儿。感染主要引起脑膜炎、菌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除了感染新生儿外,该菌偶尔还可引起成人局部感染、菌血症以及骨髓炎等。虽然阪崎肠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在2007年就已完成,但至今人们对其功能基因所知不多,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都未能找到突破口。本研究首次将转座突变技术应用于阪崎肠杆菌,建立了阪崎肠杆菌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为后继的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期刊2010-09-07)

余宏,李键,张大龙,杨晟,姜卫红[5](2007)在《随机突变和高通量筛选D-氨甲酰水解酶耐热突变体》一文中研究指出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合成羟氨苄青霉素和羟氨苄头孢霉素等β-半合成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关键手性中间体。D-海因酶和D-氨甲酰水解酶两步酶法转化混旋对羟基苯海因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物技术可分为全细胞催化和固定化酶催化两种。固定化酶法与全细胞法相比,底物浓度高,分离纯化方便,但D-氨甲酰水解酶的稳定性差是固定化酶重复利用的限制因素。日本钟渊株式会社通过化学诱变方法结合高通量筛选获得了耐热突变体。我们尝试通过易错PCR对Ralstonia(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0-21)

徐晓红[6](2007)在《抗菌肽DCD-1L基因的随机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相应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也随之愈发严重。在这种状况下,医药领域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制备途径,以期获得抗菌活性更强、范围更广的新型抗菌剂。DCD是最近从人汗腺分泌物中发现的抗菌肽,DCD-1L是它的衍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够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它与抗生素不同,不会在生物体内富集,也不易诱导产生耐药菌株,是一类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抗菌药物。因此我们利用定向进化的方法在基因内部造成随机突变,选用真核表达系统来表达筛选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抗菌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本研究利用定向进化中寡聚核苷酸介导突变的方法,用含随机突变序列的两条引物以重迭延伸PCR制备出抗菌肽DCD-1L突变基因,长度约167bp。选用近年来发展最快和最具潜能的真核表达系统,构建含有强启动子GAP和α-factor信号肽序列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C-DCD-1L。重组表达载体pGAPZαC-DCD-1L酶切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方法整合到巴斯德毕赤酵母蛋白酶缺陷株SMDII68中,形成突变库,库容量达到1.09×10~4,利用抗生素Zeocin进行筛选,获得多拷贝重组菌株,并对重组菌株进行PCR鉴定和表达,用SDS-PAGE方法在培养基上清中鉴定出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菌株表达的培养上清中表达出分子量略大于6kD的重组蛋白,估计是重组蛋白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糖基化修饰。(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7-05-01)

李惠,赵明磊,尹隽,钟江[7](2005)在《利用Tn5转座子构建杆状病毒AcMNPV随机突变体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杆状病毒模式种AcMNPV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Tn5转座子的随机转座的方法,构建杆状病毒突变体库.将果蝇hsp70启动子后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后插入Tn5转座子,构建了可以在昆虫细胞中表达,易于跟踪的转座载体.利用体外转座系统将转座子随机插入AcMNPV基因组,并用转座反应液转染Sf21细胞,得到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病毒突变体库.进一步纯化了两株病毒B9F和Li6A,进行了转座子插入位点的分析,确定两株病毒中,转座子分别插入了94K基因和p10基因.该方法将为杆状病毒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重要的手段.(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钟毅,王新,谢佐平[8](2002)在《果蝇X染色体随机突变体的制造和学习功能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记忆机制是神经科学领域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学者通过各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这一复杂问题。我们选择果蝇为实验材料,从神经遗传学角度,通过制造突变体来寻找与学习记忆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基因。(本文来源于《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2-05-01)

随机突变体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Enterobacter sakazakii))是一种以婴幼儿奶粉为主要致病源的食源性致病菌。至今人们对其功能基因所知不多,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都未能找到突破口。本研究利用质粒pTnMod-okm和pBSL180构建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最终以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WM3064及其所含质粒pBSL180成功构建了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并通过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技术和抗生素抗性标记(卡那霉素50μg/mL)对重组子进行筛选,建立了该菌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在后继研究中不但可以实现对单个基因进行定位及功能研究还可找到有相似功能的一类基因,为抗性机制和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随机突变体库论文参考文献

[1].张茂峰.基于随机突变体构建的克罗诺杆菌逆境相关基因的发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2].董晓晖,吴清平,莫树平,杨小鹃.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的构建[J].现代食品科技.2012

[3].葛宜兵,杨旭芳,杜哲明,庞强,曹洁.噬菌体展示HIV-1Tat38-61碱性区51和55位随机突变体文库的构建[J].生物工程学报.2011

[4].董晓晖,吴清平.利用转座子标签法构建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C].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2010

[5].余宏,李键,张大龙,杨晟,姜卫红.随机突变和高通量筛选D-氨甲酰水解酶耐热突变体[C].第六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7

[6].徐晓红.抗菌肽DCD-1L基因的随机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D].兰州大学.2007

[7].李惠,赵明磊,尹隽,钟江.利用Tn5转座子构建杆状病毒AcMNPV随机突变体的初步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钟毅,王新,谢佐平.果蝇X染色体随机突变体的制造和学习功能之研究[C].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2

标签:;  ;  ;  ;  

随机突变体库论文-张茂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