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冷沸腾换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冷,换热,环形,卧式,气泡,螺旋管,运动学。
过冷沸腾换热论文文献综述
尚靖武[1](2019)在《过冷流动沸腾换热气泡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各个国家针对内燃机的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包括高压共轨、涡轮增压技术在内的众多内燃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不仅是其动力性的提升,也使得发动机越来越朝着高爆发、高功率密度的方向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热负荷大幅度提高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换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精确冷却”、“适度冷却”等众多提高冷却系统冷却效率的新概念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到内燃机中。缸盖冷却水腔底部靠近鼻梁区的区域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承受交变热负荷最剧烈的部位,理解和认知冷却介质在水腔内部发生的过冷流动沸腾换热机理是提高内燃机冷却效率的关键所在。发生沸腾现象时,加热壁面达到一定温度将会产生气泡,气泡的成核、发展、脱离与消亡等行为直接表征了沸腾换热复杂的两相流换热机理,对气泡生长和脱离的规律和条件的研究又称气泡动力学研究,它对于理解内燃机冷却水腔内部发生的过冷流动沸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搭建沸腾换热试验台来模拟发动机内部沸腾换热形式,并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发生沸腾时生成的大量气泡在模拟流道底部加热面的完整生命过程,主要是气泡在不同时刻的等效直径的采集。设计多工况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气泡行为特性的影响,包括流速、压力、过热度和热流密度等参数。通过对加热壁面气泡的直径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后,可以发现,其直径分布服从高斯分布,并且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加热面气泡密度也随之增大。横向对比叁参数对加热表面气泡分布的影响,可以发现在热流密度较高时,过热度的变化对气泡直径的分布影响比较大,随着过热度的提高,气泡直径分布数值有整体升高的趋势;流速对气泡分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其对局部区域流场的影响,流速较高时换热迅速,气泡也很难达到比较高的数值就会发生脱离现象,这也使得加热面气泡数目有所降低;压力的增加将会使得气泡直径整体升高。通过对大量气泡从成核、脱离到消亡的完整生命周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气泡从成核开始,直径不断增加,直到加热壁面,在脱离前后气泡会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大体积,随后逐渐减小,直到消亡。加热壁面成核点众多,实验发现,不同试验工况下气泡整体的规律总体一致,在同一工况下,由于成核点位置不同,局部微观结构的差异使得气泡生命周期尺度和最大气泡直径分别有0~lms和0~0.8mm的偏差。通过纵向对比热流密度叁个不同梯度下脱离气泡的行为特征发现,随着热流密度的提高,大量气泡生命周期持续时间呈现降低趋势。横向对比叁参数对脱离气泡行为特性的影响,可以发现,在不同热流密度下,流速对气泡生命周期的行为特性影响均比较显着且其规律较为一致,气泡的总体尺寸包括脱离直径与可达到的最大直径都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加,气泡生命周期持续时间有缩短的趋势,并且此趋势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尤为显着;在主流体流速和热流密度不变的情况下,气泡尺寸随过热度的增加而降低,气泡周围边界层较低的温度梯度降低了气泡融合的速率,因此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气泡可以达到更高的等效直径。最后将本实验采集到的脱离气泡数据带入前人的预测关联式中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发现大多数预测关系式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本课题中的实验情况,误差较大,通过对气泡脱离直径预测的叁种常用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并根据其优缺点针对本课题实验内容基于力平衡的方法,建立气泡脱离直径与四个无量纲参数的函数关联式,结果显示预测效果良好,预测气泡脱离直径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25%。(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5)
袁红胜,谭思超,李仲春,黄涛,王啸宇[2](2018)在《低压低流速条件下的过冷沸腾换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低压低流速条件下的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开展本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实验中采集的热工参数和可视化图像,探究了沸腾滞后现象、沸腾失稳现象以及沸腾换热特性。实验发现沸腾起始点壁面过热度较高,而沸腾的发生大幅提高了换热系数,因此出现了显着的沸腾滞后现象。实验中较为光滑的加热面可达到较高的过热度,而低压下快速产生的气泡尺寸较大,在较低的热流密度下气液界面发生剧烈变化,使气泡破裂为多个小气泡并成为核化点。在过冷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中,Dittus-Boelter对流换热关系式不再适用,采用Hallman关系式和Gnielinski关系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并引入壁面过热度对池式沸腾换热系数进行修正,可使过冷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精度大幅提高。(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孔令健[3](2016)在《螺旋管内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及气泡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高效的换热方式,过冷沸腾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核反应堆、Tokamak核聚变装置、高集成芯片冷却通道和内燃机等各种高热流密度装置中。由于螺旋管具有结构紧凑和强化传热等特点,所以螺旋管换热器已在食品加工、空调及低温系统以及核反应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螺旋管内采用过冷沸腾传热方式将会极大的强化其传热。目前,对过冷沸腾的实验研究已经涉及了截面为圆形、矩形、环形、正方形的直管、微通道及各种结构的管束。由于受到重力场和和离心力场的双重作用,螺旋管内过冷流动沸腾的流动和传热特性更加复杂。因此,开展螺旋管内过冷沸腾流动和传热特性的研究,对于螺旋管内两相流动的理论研究、螺旋管换热设备的优化设计与高效安全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螺旋管内过冷沸腾实验条件,考虑R134a的综合性能,通过增加再冷器等实验装置对实验系统的冷凝装置进行升级,从而使其可以完成不同实验参数范围内的过冷沸腾传热实验。在实验系统经过气密性、保温性能等测试后,开展了质量流量G=147.5~443.7 kgm-2s-1,过冷度△Tsub=4.7~15.1°C和压力P=412.1~850.3kPa条件下的过冷沸腾实验。另外,为了考察螺旋管内气泡行为对传热的影响,选取相关实验设备搭建了螺旋管内空气气泡可视化研究系统。将PVC透明管弯制并固定成螺旋管,并以齿轮泵驱动去离子水在管内流动。采用注射泵使空气以恒定流速在管内形成气泡,并完成了螺旋管内不同位置气泡脱离和运动轨迹的实验研究。在过冷沸腾传热特性实验中,首先对螺旋管内单相对流传热条件下壁面温度分布以及各实验参数对单相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相对流传热对过冷沸腾起始点(ONB)的特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了过冷沸腾起始点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将首先脱离壁面温度线性增长趋势的点定义为过冷沸腾起始点。分析了螺旋管圆心角a、截面圆心角β、质量流量、过冷度、压力和螺旋管几何结构参数等对过冷沸腾起始点过热度和热流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热流密度、壁面过热度随着过冷度和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随着压力、螺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螺旋管节距和放置方式对过冷沸腾起始点特性无明显影响。基于立式和卧式螺旋管内过冷沸腾的实验数据,分析了两种不同放置方式的螺旋管内壁面温度的分布特性,并研究了各实验参数对过冷沸腾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在二次流、主流速度分布和气泡行为的共同影响下,立式和卧式螺旋管过冷沸腾截面温度均呈现不均匀分布。但是二者的分布情况并不相同:在立式螺旋管内,截面温度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分别为下侧(β=90°)和上侧(β=270°);而卧式螺旋管内,截面温度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分别为内侧(β=00)和外侧(β=180°)。分析其原因认为:立式螺旋管上侧(β=270°)产生的气泡在浮力和主流曳力的作用下,沿上侧壁面滑移从而使该侧壁面温度成为螺旋管截面温度的最低点,从而造成了不同形式的不均匀分布。以标准偏差的形式引入不均匀度的概念,对过冷沸腾传热条件下螺旋管截面温度的不均匀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对比螺旋管内传热系数可知,各参数对立式和卧式螺旋管内过冷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趋于一致。螺旋管截面的平均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过冷度和螺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工质的质量流量和螺旋管节距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小。通过各实验参数对过冷沸腾起始点热流密度和传热系数的影响趋势分析,采用量纲分析法确定了螺旋管内过冷沸腾起始点热流密度和传热系数关联式模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对应关联式,实验数据与关联式预测值的误差均在±20%范围内,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在水流速度Vl=0.13~1.13ms-1和空气流速Vg=0.2~1.0mls-1的工况下,对卧式螺旋管内的气泡行为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根据气泡的受力情况,建立了由主流曳力、二次流曳力、净离心力和净重力组成的卧式螺旋管内气泡动力学模型,并将上述作用力沿螺旋管切线和法线方向分解为切向力和径向力。采用此模型对水流速度、空气流速和截面位置对气泡的脱离和运行轨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切向力是气泡脱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径向力对气泡脱离的影响体现在a=0°和α=180°两个截面位置上。随着水流速度、空气流速和脱离位置的变化切向和径向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各实验条件下的气泡脱离频率。在气泡运行轨迹实验中发现:气泡脱离后,会随着主流向通道向下游流动并在螺旋管的内、外侧之间产生径向位移。在0°<α<90°和270°<α<360°范围内,由于径向力为负值,气泡会沿螺旋管内侧(β=0°)管壁向下游滑移。在90°<α<180°和180°<α<270°范围内,随着截面和水流速度的变化,径向力均发生了正负值得变化,气泡的径向位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气泡运行轨迹的主导因素也均由净重力变为净离心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12-01)
毕景良,李雪芳,柯道友,黄彦平[4](2015)在《液体过冷度对沸腾换热中汽泡合并及传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叁种过冷度下,微尺度加热片阵列上的沸腾换热现象做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两组核化点,每个核化点包含12个大小约为0.1 mm×0.1 mm的微型加热片。利用高速摄像技术从汽泡的底部对汽泡生长及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并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同步记录不同加热片热流密度.实验探究了不同过冷度下的汽泡合并现象,以及对应的汽泡直径变化规律、汽泡脱离频率和热流密度曲线。文章分析了不同的合并现象并探究了过冷度对沸腾传热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董永申[5](2015)在《凹凸板式换热器过冷沸腾换热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相变换热器通过引入过冷沸腾和冷凝过程能够在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同时避免低温腐蚀,本文以复合相变换热器在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为背景,以水为工质,对过冷沸腾侧的凹凸板式换热器过冷沸腾换热过程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创新提出了双重循环优化模型,并针对现有圆形凹凸板式结构在过冷沸腾换热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新型的梭形凹凸板式结构。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比较,凹凸板式换热器以PEC=(Nu/Nu0)?(f/f0)1/3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Mixture模型、RNGk-ε模型,编写过冷沸腾换热的UDF程序,实现了汽、液两相间的质量及能量传递。基于该方法,对平板流道的过冷沸腾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含气率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大,随进口流速的增大逐渐减小;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总换热量逐渐增大,但单位质量流量的换热量却逐渐减小;当Re较小时,随着Re的增加,f急剧减小,Re继续增加,f仍然减小,但变化趋于平缓,直至趋于某一恒定值。(2)创新提出换热器优化的双重循环优化模型,以换热器凹坑流道结构参数优化为内循环,以流体流动参数Re或速度为外循环,对圆形凹坑流道过冷沸腾换热过程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以综合考虑在不同Re下换热器的最优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凹坑处含气率明显高于附近平板处含气率,说明凹凸板片对相变换热有着很好的强化作用;对于同一凹坑,其前侧处对相变换热的强化作用要优于后侧处;不同流动参数下,圆形凹坑流道的最佳结构参数为R=7mm、Hd=2 mm、P=20 mm;最佳圆形凹坑流道与平板流道的对比结果表明,在f增大并不明显的情况下,最佳圆形凹坑流道的Nu是平板流道的1.97~2.13倍,因此,最佳圆形凹坑流道具有较高的PEC值,其PEC值范围为1.86-2.11。(3)针对已有圆形凹坑流道综合换热性能的薄弱之处,提出了一种梭形凹坑流道,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梭形凹坑流道的含气率变化趋势与最佳圆形凹坑流道及平板流道一致,但梭形凹坑流道的含气率要高于最佳圆形凹坑流道和平板流道;与最佳圆形凹坑流道相比,梭形凹坑流道的f值变化不大甚至略小,但Nu却有了明显的增大,梭形凹坑流道的PEC值由最佳圆形凹坑流道的1.86~2.11提高到了1.98-2.27。(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5-04-01)
孔令健,韩吉田,陈常念,逯国强,冀翠莲[6](2015)在《卧式螺旋管内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系统压力p=0.41~0.63 MPa,过冷度ΔTsub=6~12℃,热流密度q=0.11~10.90 k W?m-2,质量流量G=147~249 kg?m-2?s-1的条件下,对卧式螺旋管内R134a过冷流动沸腾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过冷沸腾条件下螺旋管不同截面上的壁温分布表明:截面周向壁温呈现不均匀分布;螺旋管的截面位置对部分过冷沸腾向充分发展过冷沸腾的转变产生了很大影响。分析了各实验参数对充分发展过冷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趋势:随着热流密度、系统压力的增大换热系数不断增大;但是,当入口过冷度增大时换热系数却在减小;质量流量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展了适用于卧式螺旋管内充分发展过冷沸腾换热系数的关联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肖波齐,蒋国平,范金土,陈玲霞[7](2014)在《高压过冷池沸腾换热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还没有一种被广泛承认的理论能够解释高压过冷池沸腾换热,其机理尚不明确。为了揭示高压池内过冷核沸腾的物理传热机理,并获得气泡脱离频率与活化穴半径的函数关系,根据池内过冷核沸腾加热表面活化穴的分布,在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压池内过冷核沸腾的一个数学模型。从该模型中发现,池内过冷核沸腾热流密度是壁面过热度、液体过冷度、活化穴尺寸、流体的接触角以及流体物理特性的函数。对不同的过冷度,将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得极好,从而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该解析模型更深刻地揭示了过冷池沸腾换热的物理机理,且没有增加新的经验常数。(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窦鹏程[8](2012)在《R134a在卧式螺旋管内单相流动和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旋管因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和污垢热阻小等优点,在高效蒸汽发生器和冷却器、核反应堆、石油化工、航天航空、微电子器件冷却、先进燃料电池系统冷却以及制冷与低温技术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卧式螺旋管内过冷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由于离心力和二次流的作用比直管内要复杂的多,因此,螺旋管内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与机理研究是当前两相流与传热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R134a是一种新型制冷剂,属于氢氟烃类(简称HFC)。它的热工性能接近R12(CFC12),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为0,温室效应潜能值WGP为0.24-0.29,不易燃,无毒,无腐蚀作用,现被广泛用于冰箱、冰柜和汽车空调系统,以代替R12。因此,对R134a在螺旋管内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以及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搭建完成的实验台上对R134a在卧式螺旋管内单相流动换热特性和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螺旋管内流体流动特点,运用气泡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过冷沸腾换热机理,分析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以及进口过冷度等因素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在压力0.42-0.46MPa,热流密度1900-3000W/m2,质量流速300-450kg/(m2·s),入口过冷度7.2-8.9℃的参数范围内研究了R134a在卧式螺旋管单相流动换热特性,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单相流动时,沿截面圆周方向螺旋管壁面周向温度在内侧θ=270°时壁温最高,外侧θ=90°时壁温最低,左右两侧的壁面温度居中。单相流动局部换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和质量流速增大而增大,但是随着进口过冷度的增加或者减小变化并不明显。本文以134a为工质,对卧式螺旋管内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过冷流动沸腾实验参数范围:压力0.44-0.46MPa,热流密度2500-5000W/m2,质量流速300~450kg/(m·s),入口过冷度7.0-9.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结论如下:沿截面圆周方向,螺旋管内侧θ=270°时壁温最高,外侧θ=90°时壁温最低,左右两侧的壁面温度居中。在同一截面处,当流体的质量流速、进口过冷度以及系统压力保值不变时,随着热流密度的不断升高,螺旋管的壁面换热系数也会逐渐增大;同时,热流密度发生变化时,开始发生过冷流动沸腾的点也有所不同,即热流密度增大时,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靠前。在同一截面处,螺旋管壁面局部换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增大而增大;但随着进口过冷度的减小而增大,同时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也提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5-20)
任福虎,卢秀珍,王云占[9](2008)在《水平环形窄缝内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的新进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平环形流道内过冷流动沸腾换热是一种有效的传热强化手段。本文在深入研究后,发现现有的几种对该现象机理的解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认为现有的各种机理都只在某一段范围内有效,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更好地揭示过冷沸腾传热强化的实际机理。据此,作者指出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决策管理)》期刊2008年07期)
任福虎[10](2008)在《水平环形窄缝流道内流动过冷沸腾换热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水平环形窄缝发生过冷流动沸腾时的换热性能,分析了影响过冷沸腾换热的因素,得到了关于以蒸馏水为传热工质时的经验关联式。通过和单相对流换热关系式的比较,发现环形窄缝过冷流动沸腾换热能力显着增强。本文尝试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来得到关于水平环形窄缝流道流动过冷沸腾的半经验关系式。本文利用作者自主设计安装的可移动多功能热工实验装置,以蒸馏水为工质,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直接加热方式,首次完成了在全程可视环境下,对低压下水平环形窄缝中过冷流动沸腾换热及其气泡行为等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过冷沸腾换热效率的各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过冷沸腾换热系数随着主流过冷度的降低而升高,随着窄缝宽度的减小而增加,随着壁面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质量流速对过冷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比较复杂,流速的增加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并不总是正向的。过热度和系统压力的影响较小。通过可视化观察,结合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发现,在发生过冷沸腾窄缝流道内,不同阶段的主要的强化机理是不同的。根据机理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叁个区域:在ONB点后的一段高过冷区域里,汽泡核化导致换热强度比单相对流有所增加,观察到的特征是气泡非常微小,甚至肉眼很难识别,更别说脱离了;随着气泡的逐渐增多、长大,气泡开始逐步脱离加热面,此时,气泡的频繁脱离进一步增加了换热强度,观察到的特征是肉眼可以看到大量气泡快速生成、脱离、破裂;在FDB点前后,变形气泡使得紧贴加热壁面的过热微液膜变薄,极大地强化了换热,观察到的特征是气泡较大,气泡密度增加,扰动剧烈,甚至可以观察到气泡的碰撞、融合等现象。这叁种机理并不是绝对单独存在,可以以某种规律组合在一起起作用。在上述实验结果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得出了计算过冷沸腾换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本文提出,在准则方程中应考虑环形窄缝流道的几何特征对流动换热的影响,加入了无量纲流道形状因子,通过比较拟合方程的统计学指标发现,加入无量纲流道形状因子后,拟合方程的相关性指标大大增加,最大拟合残差有显着减小,证明了加入无量纲流道形状因子的合理性。得到的公式为: Nu = 8 .456Re~(1.045)Nc_(conf)~(0.493)Bo~(1.045)Pr~(-0.812)s~(*0.125)通过对过冷流动沸腾的全程可视化观察发现,与其他形状的流道相比,水平环形窄缝流道中的气泡行为有明显的上下分区现象。气泡首先在流道的底部生成,顺着水流方向逐渐弥满整个加热表面。气泡的其它行为特征,如脱离频率、脱离半径、滑移和融合的程度都随着位于流道上部和下部而不同。本实验的实验参数为:系统压力0.15~0.21MPa,质量流量G =55.4~515.6kg/(m~2·s);热流密度q=49.843-303.16kW/ m~2,水的入口过冷度Δt_(sub)=40~60℃,窄缝流道宽度s=2-3mm。(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期刊2008-05-20)
过冷沸腾换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低压低流速条件下的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开展本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实验中采集的热工参数和可视化图像,探究了沸腾滞后现象、沸腾失稳现象以及沸腾换热特性。实验发现沸腾起始点壁面过热度较高,而沸腾的发生大幅提高了换热系数,因此出现了显着的沸腾滞后现象。实验中较为光滑的加热面可达到较高的过热度,而低压下快速产生的气泡尺寸较大,在较低的热流密度下气液界面发生剧烈变化,使气泡破裂为多个小气泡并成为核化点。在过冷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中,Dittus-Boelter对流换热关系式不再适用,采用Hallman关系式和Gnielinski关系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并引入壁面过热度对池式沸腾换热系数进行修正,可使过冷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精度大幅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冷沸腾换热论文参考文献
[1].尚靖武.过冷流动沸腾换热气泡行为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袁红胜,谭思超,李仲春,黄涛,王啸宇.低压低流速条件下的过冷沸腾换热特性[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
[3].孔令健.螺旋管内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及气泡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6
[4].毕景良,李雪芳,柯道友,黄彦平.液体过冷度对沸腾换热中汽泡合并及传热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
[5].董永申.凹凸板式换热器过冷沸腾换热性能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5
[6].孔令健,韩吉田,陈常念,逯国强,冀翠莲.卧式螺旋管内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
[7].肖波齐,蒋国平,范金土,陈玲霞.高压过冷池沸腾换热机理的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14
[8].窦鹏程.R134a在卧式螺旋管内单相流动和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
[9].任福虎,卢秀珍,王云占.水平环形窄缝内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的新进展综述[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
[10].任福虎.水平环形窄缝流道内流动过冷沸腾换热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