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薯能力论文_李丹,王丽,刘玉汇,王蒂,张俊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薯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铃薯,能力,营养元素,基质,酸度,生理,特性。

结薯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王丽,刘玉汇,王蒂,张俊莲[1](2012)在《基质酸度对马铃薯植株生理特性及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移栽于蛭石中的马铃薯夏波蒂和费乌瑞它两品种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pH值〔3、4、5、6、6.5(CK)〕的MS营养液浇灌幼苗,研究基质pH值对马铃薯植株生理特性及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SOD活性、硝态氮含量、磷钾含量、微型薯结薯数和平均单株产量均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pH值6时达最大值,pH值3时值最小,且夏伯蒂品种的pH值6处理在叶绿素含量、SOD活性等性状方面与对照(pH 6.5)间差异显着;脯氨酸含量则随pH值的升高呈降低趋势,pH值6时最低,pH值3时最高。结果表明,pH值6是马铃薯植株生长及微型薯形成的最适酸度值。(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2年05期)

何庆学[2](2003)在《雾化栽培马铃薯源流库关系及提高其结薯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是一种主要靠营养体繁殖的作物,大田生产极易感染各种病毒。若用这种带毒的马铃薯作种薯,常会导致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利用茎尖组织培养便可获得无毒或不带某些病毒的植株,进而生产脱毒种薯。 传统大棚网室内用基质生产脱毒小薯,往往由于基质难于消毒、灭菌,导致病毒的再侵染,同时,生产成本较高。而近年兴起的雾化栽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的不足。但是关于雾化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营养液配制、品种选择、马铃薯“源流库”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有效的提高其结薯能力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从上述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适宜品种选择 本试验采用3个不同类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高原7号、I-1035和CIP24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雾化栽培条件下,无论是“源”还是“流”、“库”,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影响雾化栽培马铃薯营养体生长的因素主要来自品种的遗传特性,其“库”容能力以CIP24为最好。因此,在微型薯的雾化栽培中,有目的地选择具有合理株型结构、良好结薯性能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雾化栽培微型薯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基于本试验结果,以CIP24作为雾化栽培的主要品种为最优。 2 雾化栽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营养液选择 试验通过调整NH_4~+/NO_3~-比值和N:P:K的摩尔含量比,设计3套不同的营养液配方MS、MX和MY,同时,根据不同生育时期(前期和结薯期),相应调整了营养液的成份构成和比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对雾化栽培马铃薯的“源、流、库”皆存在一定的影响。从“源”、“流”、“库”叁方面协调考虑,尤其是从“库”,即马铃薯微型薯结薯性能考虑,MX营养液是在雾化栽培条件下促进马铃薯微型薯发育较为适宜的营养液。 3 植株“NPK”含量与营养液以及与“源流库”的关系 3.1 植株“NPK”含量动态变化与营养液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推移,不同营养液处理的马铃薯植株N%、P%及K%均逐渐减小,但5月13日以前(前期)下降较快,5月13日以后(结薯期)平稳下降并趋于稳定;不同营养液处理间,植株的N%、P%及K%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3.2 植株“NPK”含量与“源流库”的关系 马铃薯植株的“N”含量对“源流”器官的生长有着极显着的正相关,但在结薯期对于“库”器官的结薯能力的提高呈负相关。因此,雾化栽培马铃薯前期宜重施N肥,促进“源流”器官的充分生长,保证“源足、流畅”,结薯期宜少施氮肥,从而使光合产物能顺利流向“库”,以保证“库大”。 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前期,植株Y”含量与“源流”器官的生长皆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在结薯期,与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系数存在显着负相关,但同时,植株体内的高含“ P”量与微型薯的形成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因此,在马铃薯的雾化栽培过程中,前期宜配合施用磷肥,结薯期宜加大施用磷肥的比重。 试验结果还表明,在生长前期,植株“K”含量与“源流”大体上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结薯期,植株“ K”含量与“源”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而与“流、库”的相关性皆不显着。由此说明,植株“K”含量与植株“源、流”的生长存在一定相关关系,从而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但“ K”含量对于雾化栽培马铃薯的结薯性能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4雾化栽培马铃薯“源、流”与“库”的相关关系4.l“源”与“库” 相关分析表明,叶面积系数和叶绿素含量与“库”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总叶鲜重与“库”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因此,为着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微型薯的结薯能力,就需要从提高叶面积系数和叶绿素含量入手,以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但同时,叶片也不能无限生长,也并非越壮越好,以免叶片消耗太多的光合产物,从而影响了微型薯的生长发育。4.2“流”与“库” 相关分析表明,根系体积与“库”器官的生长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而其他“流”被测数据与“库”皆不相关。由此说明,根系体积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雾化栽培马铃薯的结薯性能。在物理化学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结薯能力的试验中也有相同的试验结果。因此,采取各项措施,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根系数量是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结薯能力的重要课题。5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结薯能力的物理化学调控措施 试验结果表明,下放植株、喷施矮壮素和剪尖处理的不同组合均能不同程度上促进雾化栽培马铃薯“源、流”器官的积极变化,使叶面积增加、株高降低、茎杆增粗和根系体积扩大,最终促进“库”器官匍匐茎和薯块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叶面积和茎粗的有效手段是进行剪尖处理,提高根系体积的最有效方法是下放植株,降低株高的最有效手段是喷施矮壮素和剪尖处理的结合,提高结薯数的最佳组合是下放植株和剪尖处理。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适时地对植株进行剪尖处理以控制株高,防止倒伏;尽早地下放植株,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匍匐茎早期的萌发,对于微型薯的高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何庆学,王季春,唐道彬,吕长文,田中[3](2003)在《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 3种处理方法 ,下放植株 ,激素 (CCC) ,剪尖对雾化栽培室内的脱毒苗进行随机区组处理。结果表明 :激素和剪尖对叶面积系数 (LAI)、株高、茎粗等营养器官生长特征影响一致 ,可用剪尖替代激素促进形态建成 ;下放植株可极显着促进根系发育 ,促使腋芽向匍匐茎转化 ,可极显着提高微型小薯的产量 ;同时 ,相关分析表明 ,LAI与单株薯数呈极显着正相关 (r =0 874 8 ) ;根系体积与单株薯数显着相关 (r=0 82 0 1 ) ,与单株匍匐茎数极显着相关 (r =0 8770 )。(本文来源于《中国马铃薯》期刊2003年02期)

结薯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铃薯是一种主要靠营养体繁殖的作物,大田生产极易感染各种病毒。若用这种带毒的马铃薯作种薯,常会导致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利用茎尖组织培养便可获得无毒或不带某些病毒的植株,进而生产脱毒种薯。 传统大棚网室内用基质生产脱毒小薯,往往由于基质难于消毒、灭菌,导致病毒的再侵染,同时,生产成本较高。而近年兴起的雾化栽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的不足。但是关于雾化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营养液配制、品种选择、马铃薯“源流库”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有效的提高其结薯能力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从上述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适宜品种选择 本试验采用3个不同类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高原7号、I-1035和CIP24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雾化栽培条件下,无论是“源”还是“流”、“库”,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影响雾化栽培马铃薯营养体生长的因素主要来自品种的遗传特性,其“库”容能力以CIP24为最好。因此,在微型薯的雾化栽培中,有目的地选择具有合理株型结构、良好结薯性能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雾化栽培微型薯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基于本试验结果,以CIP24作为雾化栽培的主要品种为最优。 2 雾化栽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营养液选择 试验通过调整NH_4~+/NO_3~-比值和N:P:K的摩尔含量比,设计3套不同的营养液配方MS、MX和MY,同时,根据不同生育时期(前期和结薯期),相应调整了营养液的成份构成和比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对雾化栽培马铃薯的“源、流、库”皆存在一定的影响。从“源”、“流”、“库”叁方面协调考虑,尤其是从“库”,即马铃薯微型薯结薯性能考虑,MX营养液是在雾化栽培条件下促进马铃薯微型薯发育较为适宜的营养液。 3 植株“NPK”含量与营养液以及与“源流库”的关系 3.1 植株“NPK”含量动态变化与营养液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推移,不同营养液处理的马铃薯植株N%、P%及K%均逐渐减小,但5月13日以前(前期)下降较快,5月13日以后(结薯期)平稳下降并趋于稳定;不同营养液处理间,植株的N%、P%及K%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3.2 植株“NPK”含量与“源流库”的关系 马铃薯植株的“N”含量对“源流”器官的生长有着极显着的正相关,但在结薯期对于“库”器官的结薯能力的提高呈负相关。因此,雾化栽培马铃薯前期宜重施N肥,促进“源流”器官的充分生长,保证“源足、流畅”,结薯期宜少施氮肥,从而使光合产物能顺利流向“库”,以保证“库大”。 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前期,植株Y”含量与“源流”器官的生长皆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在结薯期,与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系数存在显着负相关,但同时,植株体内的高含“ P”量与微型薯的形成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因此,在马铃薯的雾化栽培过程中,前期宜配合施用磷肥,结薯期宜加大施用磷肥的比重。 试验结果还表明,在生长前期,植株“K”含量与“源流”大体上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结薯期,植株“ K”含量与“源”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而与“流、库”的相关性皆不显着。由此说明,植株“K”含量与植株“源、流”的生长存在一定相关关系,从而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但“ K”含量对于雾化栽培马铃薯的结薯性能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4雾化栽培马铃薯“源、流”与“库”的相关关系4.l“源”与“库” 相关分析表明,叶面积系数和叶绿素含量与“库”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总叶鲜重与“库”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因此,为着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微型薯的结薯能力,就需要从提高叶面积系数和叶绿素含量入手,以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但同时,叶片也不能无限生长,也并非越壮越好,以免叶片消耗太多的光合产物,从而影响了微型薯的生长发育。4.2“流”与“库” 相关分析表明,根系体积与“库”器官的生长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而其他“流”被测数据与“库”皆不相关。由此说明,根系体积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雾化栽培马铃薯的结薯性能。在物理化学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结薯能力的试验中也有相同的试验结果。因此,采取各项措施,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根系数量是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结薯能力的重要课题。5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结薯能力的物理化学调控措施 试验结果表明,下放植株、喷施矮壮素和剪尖处理的不同组合均能不同程度上促进雾化栽培马铃薯“源、流”器官的积极变化,使叶面积增加、株高降低、茎杆增粗和根系体积扩大,最终促进“库”器官匍匐茎和薯块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叶面积和茎粗的有效手段是进行剪尖处理,提高根系体积的最有效方法是下放植株,降低株高的最有效手段是喷施矮壮素和剪尖处理的结合,提高结薯数的最佳组合是下放植株和剪尖处理。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适时地对植株进行剪尖处理以控制株高,防止倒伏;尽早地下放植株,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匍匐茎早期的萌发,对于微型薯的高产具有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薯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丹,王丽,刘玉汇,王蒂,张俊莲.基质酸度对马铃薯植株生理特性及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

[2].何庆学.雾化栽培马铃薯源流库关系及提高其结薯能力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

[3].何庆学,王季春,唐道彬,吕长文,田中.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初步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3

论文知识图

不同光周期下试管薯薯形与皮色的变化高原7号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不同盐浓度下马铃薯对照植株和转基因...2 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叶面积变化金属离子及EDTA2-对生淀粉酶活性的影...检测StPHYF和StPHYB转基因超量...

标签:;  ;  ;  ;  ;  ;  ;  

结薯能力论文_李丹,王丽,刘玉汇,王蒂,张俊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