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组论文_刘少华,吴敬需,王咏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牡丹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牡丹,芍药,亲缘,硝酸银,地理分布,关系,成活率。

牡丹组论文文献综述

刘少华,吴敬需,王咏梅[1](2019)在《牡丹组培苗室外驯化栽培及成活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不同牡丹品种和设施间的差异,以国外引进的21个伊藤牡丹品种数千株组培苗为试材,以国内过去惯常采用的牡丹驯化栽培方法为对照,对影响牡丹组培苗室外驯化和大田移栽成活的技术措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有效保障组培苗室外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和措施为培育健全壮苗、春季适期移栽、场所和设施通风良好、栽前要去叶留芽解休眠、栽植深度应露出根颈部、根据苗子大小适时换盆、基质疏松透水透气、严格消毒灭菌、科学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同时也分析了其成活机理,找出了我国过去牡丹组培不能成功应用于生产的原因与对策,还总结了不同品种和设施间成活率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毛沛琪[2](2018)在《硝酸银在‘凤丹’牡丹组培苗愈伤组织褐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属于名贵木本花卉,其不但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与药用作用,在油用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Feng Dan’)为牡丹野生种杨山牡丹的栽培品种,是中国油用牡丹主要栽培品种。已经有许多学者在‘凤丹’牡丹组织培养方面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均发现组培材料褐变是‘凤丹’牡丹快速繁殖体系建立的一大障碍,同时防褐剂在牡丹愈伤组织褐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还不够明确。因此探究硝酸银作为防褐剂在‘凤丹’牡丹组织培养进程中对褐变的抑制作用机理,能够为‘凤丹’牡丹褐化深层次原因分析以及新型防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中以‘凤丹’牡丹组织培养获得的增殖幼苗为材料,在含有0~5.0 mg·L~(-1)硝酸银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分叁个时期进行取材,测量愈伤组织中的总酚含量、单体酚、总黄酮和相关酶活性变化,并选取了在多酚类物质合成途径中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的转录因子和部分关键的酶类进行实时定量检测,从分子层面检验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抑制愈伤组织褐变的效果和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外植体的生长情况后发现,培养基中加入硝酸银能明显减轻愈伤组织的褐变情况,其中2.0 mg·L~(-1)的综合效果最好且对组培苗正常生长无影响。(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硝酸银对组培苗褐变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单体酚有绿原酸、芦丁、香豆酸、对香豆酸、表儿茶素、二氢槲皮素,其中芦丁含量最高且相较其他几种单体酚增幅也最大。(3)在硝酸银的影响下‘凤丹’牡丹愈伤组织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与褐变等级呈现极显着相关性(P<0.0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褐变程度呈现显着负相关(P<0.05),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与褐变程度呈现显着正相关(P<0.05),超氧化物歧物酶(SOD)活性与褐变等级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4)通过对硝酸银处理过的愈伤组织进行荧光实时定量试验后发现,多酚类物质合成途径中的转录因子MYB2、WD40-1、WD40-2与结构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黄烷酮醇还原酶(DFR)、查耳酮合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3-二氢黄酮羟化酶(F3H)、黄酮醇3’-羟化酶(F3’H)的表达量与褐变等级和总酚含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5)。(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张晓骁,牛立新,张延龙[3](2017)在《中国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地理分布修订》一文中研究指出牡丹是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iion Mouton DC.)的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中国,组内包括9个野生种及1个栽培种。结合查阅标本和文献比对,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分布的牡丹组植物地理分布进行重新修订。结果表明,牡丹组9个野生种分布于中国8省份(自治区),其中陕西省资源最为丰富,包括4个种1个亚种,而山西省仅有矮牡丹(P.jiishanensis)分布。紫斑牡丹(P.rockii)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及湖北,是分布范围最广的野生种,而狭叶牡丹(P.potaninii)仅分布于四川雅江。革质花盘亚组(Subsect.Vagtnatae F.C.Stern)主要分布于子午岭、秦巴山区及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海拔700~3000m的山坡灌丛及林下,肉质花盘亚组(Subsect.Delayanae F.C.Stern)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西北部及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2000~3600m的山地灌丛中,二者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均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本文来源于《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7》期刊2017-08-20)

丑欢欢,唐红[4](2017)在《基于ITS和matK基因对牡丹组序列分析及其亲缘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芍药属牡丹组全部9个野生种、5个紫斑牡丹栽培品种及3个中原牡丹品种为试材,进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叶绿体成熟酶K(matK)基因片段测序分析,探讨ITS和matK序列为牡丹组所有野生种种间关系提供分子证据。从GeneBank中选取了1个牡丹及3个外类群芍药、川赤芍和草芍药的ITS及matK序列。对试验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并双向测序得到44条序列,人工校正后将所得44条序列进行比对;计算碱基组成频率、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数、转换/颠换比率、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以邻接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组所有个体ITS序列长度在750~800 bp,含有86个多态位点,74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比率(R)为1.2;而matK序列含有20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比率(R)为1.7。ITS序列分析将牡丹组野生种分为两大枝,稷山牡丹、紫斑牡丹、卵叶牡丹和杨山牡丹聚为一枝,狭叶牡丹、滇牡丹、黄牡丹和大花黄牡丹聚为另一枝,这两枝分别与革质花盘亚组和肉质花盘亚组相对应,而四川牡丹位于革质花盘亚组最底端,支持前人研究将四川牡丹归为革质花盘亚组。matK序列分析的牡丹组野生种间遗传距离结果不理想,未能清晰的表明野生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由此说明,ITS序列更适合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丑欢欢[5](2017)在《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分子系统学已广泛应用于植物学研究的各种分类单元上,体现了一定的应用前景和理论意义。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 DC)是我国主要的资源,着有“花中之王”的美称,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随着牡丹育种事业的发展及全球化的广泛栽培,尤其品种间亲缘关系较复杂,仅基于传统形态学很难进行种和品种亲缘关系的准确判断,因此亟需可靠的分子生物学证据阐明牡丹组的系统演化及亲缘关系。本研究以9个牡丹野生种、60个紫斑牡丹品种及13个中原牡丹品种,3个国外牡丹品种为材料,通过叶片总DNA提取,PCR扩增反应,对牡丹野生种及栽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关系进行分析,为今后定向培育以及新品种的选育、种质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多个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序列的筛选,最终得到核基因ITS和叶绿体基因matK作为牡丹组最适的基因序列,其两者最适的退火温度分别为60℃和42.8℃。2.关于牡丹组种间关系:利用ITS和matK标记的牡丹组种间关系,两种标记均能将牡丹组9个野生种分为两个亚组,革质花盘亚组和肉质花盘亚组。革质花盘亚组包括:紫斑牡丹、杨山牡丹、稷山牡丹、卵叶牡丹及四川牡丹。其中紫斑牡丹与稷山牡丹和杨山牡丹亲缘关系最近,与卵叶牡丹亲缘关系较近,四川牡丹位于革质花盘亚组的最底端。肉质花盘亚组包括:大花黄牡丹、黄牡丹、狭叶牡丹和滇牡丹。3.关于牡丹组野生种和栽培品种的关系:通过ITS和matK基因标记的结果均显示:紫斑牡丹种与“粉翠球”、“粉绣球”、“玉楼藏娇”等紫斑牡丹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最近,杨山牡丹与紫斑牡丹品种”、“状元红”、“紫荷莲”、“红绣球”的亲缘关系最近。紫斑牡丹品种为多系杂交起源,并不是通过野生种直接驯化得来的,而可能是在直接引种某些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杂交和选择发展而来,紫斑牡丹为西北牡丹品种的起源种,杨山牡丹也参与其中。4.关于牡丹组栽培品种间的关系:在ITS标记的基础上,matK标记的聚类结果能够更加直观的说明牡丹品种间亲缘关系,来源于中原、西北的牡丹品种大致比较集中的聚在一起,表明产地来源相同的牡丹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在中原、西北牡丹品种群中,花色相似的品种聚在一起,说明牡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花色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原牡丹和紫斑牡丹品种存在交叉聚类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到:中原牡丹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紫斑牡丹品种的形成。(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5-22)

甘晓丽[6](2017)在《牡丹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就如何提高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从组培苗生长状态、移栽季节、基质湿度管理等3方面对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月及9月份是牡丹组培苗的最佳移栽时期;牡丹组培苗生根后1个月,茎基部已半木质化,移栽后容易成活;移栽后温度15~20℃,控制基质湿度约1/3湿,空气湿度70%~80%,并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减少组培苗移栽后根系腐烂现象,提高移栽成活率。(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7年02期)

李刘泽木,成仿云,钟原,文书生,王新[7](2016)在《芍药与牡丹组间杂种‘Bartzella'的微繁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芍药与牡丹组间杂种(伊藤杂种)‘Bartzella'的鳞芽为外植体,初步建立了其微繁殖体系。主要结果包括:①‘Bartzella'的最佳取材时间为3月下旬;②WPM培养基中Ca(NO_3)_2浓度提高至原浓度的4倍(2224mg·L~(-1)),可显着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和增殖;添加有机物水解酪蛋白0.25g·L~(-1)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组培苗增殖率。③生根培养前,将无根苗先接种于培养基1/2 MS中复壮培养10天,然后转入1/2 MS+腐胺1.0mg·L~(-1)+IBA 1.0mg·L~(-1)培养基中诱导根原基,冷处理12天后转常温黑暗环境下诱导培养30天,最后在根形成培养基1/2MS+活性炭4.0g·L~(-1)中培养20天,生根率可达75.51%。④生根质量对移栽成活率影响显着,根数多于3条且愈伤组织小的生根苗移栽成活率高达73.58%。(本文来源于《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期刊2016-07-19)

李刘泽木[8](2016)在《芍药与牡丹组间杂种‘Bartzella’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与牡丹(Paeonia sect Moutan)杂交得到的组间远缘杂种又称伊藤杂种(Itoh hybrids),目前已登录品种达百余个,形成了芍药属(.Paeonia, Paeoniaceae)下一个独特的品种群。然而,伊藤杂种传统繁殖率低、时间长,导致其市场价格昂贵,严重限制了产业化发展。近年来,芍药与牡丹的离体快繁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有关伊藤杂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以伊藤杂种鳞芽为外植体,从无菌体系的建立、褐化的防治、生长调节剂的筛选、基本培养基的改良、生根培养方式的确定、移栽驯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无菌体系的建立:供试的8个伊藤品种中,'Bartzella'、'Copper Kettle'和'Hillary'启动培养表现好,外植体萌发率≥90%且增殖率≥2.9,是适宜进行微繁殖的品种。其中,以'Bartzella'为材料研究发现,二级萌蘖芽(2cm>芽的大小>1cm)萌发率和增殖率最高,3月下旬为'Bartzella'鳞芽的最佳取材时间,外植体污染率低,且萌发率达97.22%,增殖率达4.17;鳞芽以继代两次效果最佳,此时外植体增殖率高且侧芽分化能力强。(2)增殖培养:'Bartzella'组培苗增殖培养褐化严重,培养基中加入硝酸银4.0mg.L-1能有效控制褐化,并显着促进其生长与增殖。组培苗在生长调节剂组合BA 1.0mg·L-1+GA30.4 mg·L-1+KT0.3 mg·L-1中生长和增殖最佳。WPM培养基中,Ca(NO3)2浓度增加至原浓度4倍,保持NH4NO3含量不变,从而降低NH/ZNOs'的比值,可有效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和增殖。有机添加物壳聚糖对促进'Bartzella'组培苗增殖及生长作用不明显,0.25g·L-1的水解酪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组培苗增殖率。在筛选得到的最佳增殖方式下培养,'Bartzella'以50天为继代周期培养效果最佳。(3)生根培养:以完全切去叶片的单芽为材料,组培苗生根效果最好;根诱导前,将无根苗接入1/2MS培养基中复壮培养10天,可以改变植物体内源激素水平的平衡,有利于后期生根培养;复壮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组培苗褐化,但对生根无显着促进作用;'Bartzella'以改良两步生根法培养效果最佳,组培苗置于4℃下暗培养12天,可显着提高生根率并减轻基部愈伤组织的产生,提高生根质量。根诱导时间以30天最佳,诱导时间过长易导致根基部坏死,生根率下降。此外,组培苗继代次数对生根率有显着影响,第7代组培苗生根率较高,但生根质量不如第5代。(4)驯化与移栽:将生根苗置于4℃低温下培养30天以打破休眠,之后以生根苗根数和愈伤组织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级移栽。移栽60天后,一级生根苗(根数>3且愈伤组织较少)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73.58%。移栽培养的前30天生根苗最容易死亡,接种2.0 g丛枝菌根Glomus mosseae能有效促进'Bartzella'移栽苗的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吴明海,何亚平,费世民,陈秀明,王乐辉[9](2015)在《油用芍药属牡丹组繁育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油用芍药属植物,从花部综合特征、传粉过程、花粉柱头活性特征、育性特征与受精卵发育命运上对该属植物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花粉量超大,花冠硕大,无花蜜,雌性先熟,花枝建成具有母枝大小依赖性;2)甲虫等古老传粉者与高效蜂类传粉者混合而具有过渡性,符合基部被子植物的进化地位,同花期伴生植物蜂类强度大时容易发生盗粉行为;3)花粉活力变异大,存在花粉活性和柱头活性最优期,花粉初级呈现高强度采粉访问和次级呈现低强度搜索访问并存,二者传粉模式不同;4)自交亲和,杂合性在遗传亲缘性越远而越低,合子前障碍为花粉管分枝与胼胝质阻塞;5)胚胎败育可能受到结构资源限制的调节,高产促成要率先考虑结实率,其次考虑败育率。芍药属牡丹组必须适度控制同花期伴生植物种类的访花蜂群规模而不能短时超强度过度采粉,访问高峰期与单花柱头花粉最优活性相吻合,并合理化个体与构件密度,优化营养和生殖关系。芍药属尺度上繁育系统多元系统研究利于粮油潜力量化评估和定向培育技术的系统集成。(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田真[10](2015)在《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牡丹观赏价值高的品种,雄蕊、雌蕊大都高度瓣化,导致种子发育不全或无结实力,而传统分株、嫁接繁殖方法,繁殖系数低且周期长。采用组培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试管苗,既为牡丹新品种培育和定向改良提供遗传转化再生体系,又为牡丹种苗商品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黄色系牡丹中的中晚期品种‘金阁’和‘海黄’为研究对象,以主茎基部鳞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取材时期对牡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了外植体最佳取材时期;探讨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对牡丹试管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并得出了最适宜其增殖和生根的激素配比;分析了在增殖培养过程中Ag NO3对其增殖和褐化的影响,测定了引起褐化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金阁’和‘海黄’的鳞芽为外植体,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每月20日取样。将鳞芽接种在MS培养基附加0.6 mg/L 6-BA和0.2 mg/L NAA中培养,观察取材时间对牡丹‘金阁’和‘海黄’组培污染率和褐化率以及苗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0月份到翌年4月份均可用牡丹鳞芽进行组培快繁,以3-4月的外植体生长最好,冬前10到11月的牡丹鳞芽需要进行适当的低温与黑暗诱导,以便解除牡丹鳞芽的休眠状态。每年3-4月份是牡丹组织培养的鳞芽外植体最佳取材时期。(2)对比‘金阁’和‘海黄’增殖培养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单独使用一种激素对牡丹的增殖有一定作用,激素复配可使两个品种的增殖系数均大于单独使用。牡丹‘金阁’最佳增殖培养基组合为MS+6-BA 0.6 mg/L+NAA0.2 mg/L+KT 0.9 mg/L+TDZ 0.06 mg/L,牡丹‘海黄’最佳增殖培养基组合为:MS+6-BA 0.9 mg/L+NAA 0.3 mg/L+KT 0.9 mg/L+TDZ 0.04 mg/L。其对‘金阁’增殖影响TDZ>KT>6-BA>NAA,而对‘海黄’增殖影响6-BA>KT>TDZ>NAA。(3)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Ag NO3,显着抑制‘金阁’和‘海黄’试管苗的褐变。在增殖培养基中附加1 mg/L和2-3 mg/L的Ag NO3能有效抑制‘金阁’和‘海黄’试管苗的褐变,也抑制了其增殖。随着Ag NO3浓度的增加,‘金阁’和‘海黄’试管苗褐化度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且与SOD、POD和CAT活性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试管苗MDA含量、乙烯释放速率、PPO活性、O2·-产生速率和多酚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将在不同Ag NO3浓度处理20 d后的‘金阁’和‘海黄’试管苗转接到不含Ag NO3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不仅能有效抑制试管苗的褐化还能促进其增殖,其中1 mg/L Ag NO3预处理的‘金阁’试管苗增殖系数达到最大为4.6倍,而2-3 mg/L Ag NO3预处理‘海黄’试管苗的增殖系数略有增加。(4)在‘金阁’和‘海黄’的生根培养中,IBA是主要因素。‘金阁’最佳生根培养基组合为1/2MS+IBA 4 mg/L+NAA 0.1 mg/L+活性炭1 g/L,‘海黄’最佳生根培养基组合为1/2 MS+IBA 6 mg/L+NAA 0.1 mg/L+活性炭2 g/L。(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牡丹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属于名贵木本花卉,其不但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与药用作用,在油用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Feng Dan’)为牡丹野生种杨山牡丹的栽培品种,是中国油用牡丹主要栽培品种。已经有许多学者在‘凤丹’牡丹组织培养方面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均发现组培材料褐变是‘凤丹’牡丹快速繁殖体系建立的一大障碍,同时防褐剂在牡丹愈伤组织褐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还不够明确。因此探究硝酸银作为防褐剂在‘凤丹’牡丹组织培养进程中对褐变的抑制作用机理,能够为‘凤丹’牡丹褐化深层次原因分析以及新型防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中以‘凤丹’牡丹组织培养获得的增殖幼苗为材料,在含有0~5.0 mg·L~(-1)硝酸银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分叁个时期进行取材,测量愈伤组织中的总酚含量、单体酚、总黄酮和相关酶活性变化,并选取了在多酚类物质合成途径中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的转录因子和部分关键的酶类进行实时定量检测,从分子层面检验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抑制愈伤组织褐变的效果和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外植体的生长情况后发现,培养基中加入硝酸银能明显减轻愈伤组织的褐变情况,其中2.0 mg·L~(-1)的综合效果最好且对组培苗正常生长无影响。(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硝酸银对组培苗褐变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单体酚有绿原酸、芦丁、香豆酸、对香豆酸、表儿茶素、二氢槲皮素,其中芦丁含量最高且相较其他几种单体酚增幅也最大。(3)在硝酸银的影响下‘凤丹’牡丹愈伤组织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与褐变等级呈现极显着相关性(P<0.0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褐变程度呈现显着负相关(P<0.05),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与褐变程度呈现显着正相关(P<0.05),超氧化物歧物酶(SOD)活性与褐变等级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4)通过对硝酸银处理过的愈伤组织进行荧光实时定量试验后发现,多酚类物质合成途径中的转录因子MYB2、WD40-1、WD40-2与结构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黄烷酮醇还原酶(DFR)、查耳酮合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3-二氢黄酮羟化酶(F3H)、黄酮醇3’-羟化酶(F3’H)的表达量与褐变等级和总酚含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牡丹组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少华,吴敬需,王咏梅.牡丹组培苗室外驯化栽培及成活机理[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2].毛沛琪.硝酸银在‘凤丹’牡丹组培苗愈伤组织褐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3].张晓骁,牛立新,张延龙.中国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地理分布修订[C].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7.2017

[4].丑欢欢,唐红.基于ITS和matK基因对牡丹组序列分析及其亲缘关系的研究[J].植物研究.2017

[5].丑欢欢.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

[6].甘晓丽.牡丹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2017

[7].李刘泽木,成仿云,钟原,文书生,王新.芍药与牡丹组间杂种‘Bartzella'的微繁殖技术研究[C].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2016

[8].李刘泽木.芍药与牡丹组间杂种‘Bartzella’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9].吴明海,何亚平,费世民,陈秀明,王乐辉.油用芍药属牡丹组繁育系统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5

[10].田真.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后下檐明次间后下檐稍间ef一4牡丹组所测植物样品的HPLC色谱...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野生牡丹资...引物S31(左)和S13+31(右)对芍药属#~一2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示意图

标签:;  ;  ;  ;  ;  ;  ;  

牡丹组论文_刘少华,吴敬需,王咏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