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绿地空间论文_赵晨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绿地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绿地,生态,空间,网络,生态系统,公平性,城市。

生态绿地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赵晨洋[1](2019)在《基于绿地生态网络的南京仙林新城绿地空间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地生态网络能确保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维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并兼顾环境、生态、人文等层面。该文以新城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绿地生态网络的原理,探索新城绿地网络的构建。并基于构建的网络成果,对南京仙林新城绿地空间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调查分析仙林新城绿色基础设施状况,基于GIS平台,采用最小路径(LCP)方法,确定了潜在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的计算,提取了重要生态廊道,构建新城的绿地生态网络;再结合仙林新城的具体规划要求构建了生态型网络、防护型网络和游憩型网络的子系统,迭加得到综合绿地网络;最终总结并提出新城绿地网络的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郑结军,张红喜[2](2018)在《生态型城市开放空间绿地网络整合优化研究——以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建设中越来越重要,伴随着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的更高追求,单一的绿地空间已不足以满足生态型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在此背景下,绿色网络系统的构建成为今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的一种趋势。生态型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生态基础,也是其城市空间品质的外在表现。本文以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为规划实践,在对其绿地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山、城、海(港)"的生态理念,进行绿地网络整合优化,以体现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的生态格局。绿地网络的整合优化从实践的角度解决了宁波-舟山港核心区域内资源的破坏和景观的破碎化,从理论的角度延伸了传统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同时以自身的优势完善了绿地系统规划的更多功能。(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期刊2018-11-24)

岑孔梅,章牧[3](2018)在《生态公园绿地对城市房地产业的空间效应影响研究——以佛山市千灯湖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佛山市千灯湖公园为例,通过实证分析以及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探讨生态公园绿地对城市房地产业的空间效应,得出生态公园绿地对房地产项目有增值效应,且生态公园绿地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仅次于地铁站,为优化房地产项目的布局、发展生态导向的城市房地产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经济》期刊2018年11期)

王瀚宇[4](2017)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量化与空间分布公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主席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社会均衡公平发展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城市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平性和服务均等化,引导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城市居民共同享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美好成果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首要原则。而作为环境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平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即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享用的公平性,是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所要实现的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平等叁大目标之一。传统的城市绿地规范以人均(公共、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面积比率指标作为评价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的方法。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真正利用和享受的是城市绿地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可作为景观空间绩效评价的桥梁,为人类社会创造福祉与利益,表征了景观空间的特征与功能。生态系统服务量化评价既是衡量城市社区综合生态状况和环境性能并控制其规划建设的工具,也是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公平性的主要手段。所以,本文以生态系统服务量化数据为基础,利用基尼系数和区位熵,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对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做出新的分析和判断。本文基于社会公平理念,以哈尔滨市秋林地区为例,根据宜居生态社区的要求和哈尔滨当地的生态问题,最终选取绿地的空气净化、固碳效应、降噪效应、降温效应和美景服务共5种生态系统服务作为量化评价因子,构建了哈尔滨市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量化评价体系。并根据每个社区不同的绿地类型分别进行生态系统服务量化,以秋林地区的23个社区作为量化评价单元,对秋林地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进行数据可视化,得到的结果可以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公平性分析的基础数据。然后,以各个社区的常住人口数量作为评价对象,利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的分析方法,从宏观的视角对秋林地区的23个社区绿地提供的5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的社会公平性进行分析,对秋林地区总体生态绩效公平性做出评价。结果发现,城市中每一个社区内的绿地,由于其面积总量、空间位置和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即不同类型的绿地在提供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时的量化标准存在差异,使得绿地资源的面积总量和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总量在空间分布公平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非一致性”。其次,再利用区位熵对秋林地区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公平绩效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区位熵极低的社区单元进行分类解析,总结出3类社区,分别是(1)社区绿地面积较少的社区单元;(2)社区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不合理的社区单元;(3)获得周边公共绿地生态绩效低的社区单元。最后,为了对应解决每一类社区的5项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不公平问题,综合基尼系数对于宏观公平性的评价和区位熵对于公平绩效格局的评价,针对性地提出3种社区绿地优化策略,包括:(1)增加社区绿地总量;(2)调整社区绿地植物群落结构;(3)增加公共绿地数量或对社区周边原有公共绿地进行优化改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的评价,从总体和单元两个尺度保证了生态系统服务总量的提高和单元间分配的公平;尤其是在旧城区改造、新城区规划和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公平绩效的分析和优化,对合理地使用可利用空间、调整绿地结构进行生态功能补偿、提高社区生态效益、重塑社区风貌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与公平性分析将会对城市绿地精细化布局和促进社会公平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王瀚宇,吴远翔,冯瑶,杨杰莹[5](2017)在《社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公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绿地对于改善社区环境质量,打造城市活力社区至关重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真正利用和享受的是绿地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净化空气、固碳作用、降噪效应、降低温度和美景服务等。然而,传统的绿地规划只关注总量分配和公共绿地的可达性。社区的生态系统服务量化评价是衡量社区综合生态状况和环境性能并控制其规划建设的工具。本文基于社会公平理念,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曲线社区为例,选取5种生态系统服务为量化评价因子,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和空间制图;最后,利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作为分析方法,对社区绿地总量与其提供的5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公平性进行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依据不同绿地类型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定量化分析,使得绿地及其效益的评价更加深入与精确。(2)通过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单元制图,使评价结果直观,对于宏观调配绿地有强大的指导意义。(3)在社区中每一个邻里单元内的绿地,由于其总量、类型和空间位置的差异,使绿地资源的分布和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同步性"。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与公平性分析将会对城市绿地精细化布局和促进社会公平有一定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期刊2017-11-18)

王恒,常文越,赵光辉,刘智,张依然[6](2016)在《沈阳市经开区生态工业园公共空间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不同功能绿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其重金属含量,并依次采用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和污染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沈阳经开生态工业园公共空间绿地土壤中Cd、Cr、Zn、Ni、Hg、Cu 6种重金属均超过背景值,最大超标倍数为18倍。污染比较严重的功能区为交通绿地,污染最严重的元素为Cd。沈阳经开生态工业园公共空间绿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等级均在中污染水平。(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期刊2016-10-14)

杨杰云,赵晓龙,吴尚[7](2016)在《生态TOD模式下城市绿地与公共交通空间耦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交通导向的混合、高密度城市TOD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手段,其对于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TOD模式下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优化成为风景园林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在T(OD及绿地系统规划的双重视角下,总结了TOD模式下城市绿地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空间形态耦合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城市点状绿地与公交站点的集约分散,城市线状绿道与交通走廊的分级融合,城市面状外围绿地与轨道站点的对点激活的叁种耦合发展模式。以公共交通系统要素为核心与纽带,实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均衡、结构有序可达、使用便捷高效,以期对我国未来城市绿地空间系统规划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23)

丁明静[8](2016)在《线性游憩对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绿地空间呈破碎化结构发展,这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线性游憩对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的建构作用进行研究,论述了线性游憩对于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优化的理论意义,并提出了线性游憩空间建设的基本对策和措施,也为现阶段我国在城市线性空间使用中出现的不足,提供优化对策。(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王旭东[9](2016)在《基于空间效能的城镇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旅游资源和公众绿地利益有待合理配置等,这些问题凸显了现今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进行城镇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本研究针对我国城镇绿地生态网络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空间效能综合研究方法的理论分析,以宣州区狸桥镇为例对城镇绿地生态网络进行构建规划。具体以3S技术为支撑,采用卫片作为信息源,利用ENVI4.3和ArcGIS等相关软件,通过对卫片影像进行校正、实地对比和属性提取分类等步骤,完成了对研究区绿地矢量景观图的制作。在此基础上,运用Fragstats3.3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绿网“本体—本体”“本体—影响区”“本体—辐射区”3个子系统分别进行景观格局特征指数的计算和内涵分析:一为定量地描述了绿网本体景观格局面积、数量、占比等的基本情况;二对影响区而言,本体的效能作用适中并呈现区域差异,东部及南北边缘地带偏弱;叁为本体的辐射密度有待通过关键节点和廊道的提取建设来提升效能发挥。其次,在绿地生态网络本体研究上,综合分析了景观类型、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干扰影响3类生态敏感性因子,分析得出5个层级敏感区域的空间分布情况,高敏感区域略占优势集中在研究区中西部,低敏感区域分布常与人类联系密切,并划定了建设发展的控制与适宜级别。同时,以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作为费用表面,以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景观作为源,生成生态累计耗费距离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区域景观格局进行优化,构建了潜在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以加强生态网络的空间连通性。最后,在结合现状河流、道路廊道以及其它景观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更好发挥城镇整体空间效能,提出了狸桥镇“一核一心,南北两翼,点线纵横”绿地生态网络空间格局,并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次的绿地生态网络规划。(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6-06-01)

王旭东,陈尧,陈闪,蒋文伟[10](2016)在《基于空间绩效的城镇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以安徽宣城狸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不同景观要素组成的空间格局是影响其空间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综合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景观空间结构、生态敏感性及其累计耗费距离表面水文功能等空间绩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狸桥镇绿地生态网络空间布局。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7 538万元/a,其空间绩效较优;在其平原地区,建设用地和耕地广布,生态斑块较小且连接度较低,景观呈现破碎化;在中西部山区,生态斑块较大,但对其周边生态服务能力较弱;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划分为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5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36%、18%、17%、19%和10%;以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值作为费用表面,确定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用地作为生态源,进而构建累计耗费距离模型。并通过Arc GIS水文分析,规划了境域潜在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结合狸桥镇河流、道路及空间特征现状,综合构建了城镇绿地生态网络,为今后城镇生态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生态绿地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建设中越来越重要,伴随着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的更高追求,单一的绿地空间已不足以满足生态型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在此背景下,绿色网络系统的构建成为今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的一种趋势。生态型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生态基础,也是其城市空间品质的外在表现。本文以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为规划实践,在对其绿地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山、城、海(港)"的生态理念,进行绿地网络整合优化,以体现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的生态格局。绿地网络的整合优化从实践的角度解决了宁波-舟山港核心区域内资源的破坏和景观的破碎化,从理论的角度延伸了传统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同时以自身的优势完善了绿地系统规划的更多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绿地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晨洋.基于绿地生态网络的南京仙林新城绿地空间优化研究[J].华中建筑.2019

[2].郑结军,张红喜.生态型城市开放空间绿地网络整合优化研究——以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2018

[3].岑孔梅,章牧.生态公园绿地对城市房地产业的空间效应影响研究——以佛山市千灯湖公园为例[J].建筑经济.2018

[4].王瀚宇.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量化与空间分布公平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5].王瀚宇,吴远翔,冯瑶,杨杰莹.社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公平性分析[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2017

[6].王恒,常文越,赵光辉,刘智,张依然.沈阳市经开区生态工业园公共空间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C].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2016

[7].杨杰云,赵晓龙,吴尚.生态TOD模式下城市绿地与公共交通空间耦合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2016

[8].丁明静.线性游憩对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的优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王旭东.基于空间效能的城镇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

[10].王旭东,陈尧,陈闪,蒋文伟.基于空间绩效的城镇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以安徽宣城狸桥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大城市生态绿地空间研究体系与方...:唐山南部地区生态绿地空间布...广州白云山大型生态绿地空间绿心相关生态绿地空间结构唐山南部地区生态绿地空间布局...)图5.72020年淄博市生态绿地空间

标签:;  ;  ;  ;  ;  ;  ;  

生态绿地空间论文_赵晨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