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稻田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稻田,生态系统,群落,元阳,温室,土壤,氧化亚氮。
稻田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蔡小宇,单正军,姜锦林,续卫利,朱昱璇[1](2019)在《农药对稻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农药的大量使用,可能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农药施用于土壤,首先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影响。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某示范基地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定期施用当地农户常规施用农药品种与高毒农药品种毒死蜱,以不施药为对照,研究其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限内,共获得土壤动物1 180个,隶属于5门11属,优势类群为颤蚓属、广杆线虫属、水丝蚓属。对不同施药样地间作方差分析,常规农药样地在土壤动物个体数、土壤动物特征指数(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以及优势类群颤蚓属个体数等方面与不施药对照田差异极显着;高毒农药样地则在土壤动物个体数、土壤动物特征指数(群落多样性、丰富度)以及优势类群颤蚓属、线虫属、水丝蚓属个体数等指标方面和对照田差异极显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农药在稻田施用对土壤动物群落存在影响,未来还应关注农药长期施用对整个土壤生物群落带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陈洪凡,梁玉勇,程正新,万鹏,王旭明[2](2019)在《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评价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量化评价指标,通过扫网法调查了2010年和2011年江西省万载县茭湖乡茭湖村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2种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参数的动态变化,并利用SAS 9.0软件对2种稻田中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个体数、物种数、优势集中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连续2年有机稻田物种数(102、145)和个体数(5 228、5 811)均高于化防稻田物种数(78、102)和个体数(2 222、2 329);在2010年水稻生长期,除个别调查日期外,有机稻田优势集中性指数(0.25、0.27、0.15、0.10、0.11、0.09)整体低于化防稻田(0.30、0.40、0.18、0.17、0.24、0.14),多样性指数(1.69、2.44、2.83、2.93、2.85)整体高于化防稻田(1.39、2.24、2.35、2.29、2.49);在2011年水稻生长前、中期,有机稻田优势集中性指数(0.38、0.33、0.27、0.63、0.40)大于化防稻田(0.27、0.32、0.17、0.58、0.20);水稻抽穗扬花期,有机稻田优势集中性指数(0.06、0.04、0.05)低于化防稻田(0.12、0.05、0.12),多样性指数恰好相反。2011—2012连续2年2种类型稻田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中仅有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有机稻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回归系数(1.45、2.37)均小于化防稻田(3.37、3.16);有机稻田的常数(1.24、-0.37)均大于化防稻田(-0.64、-0.44)。表明以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中常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回归系数可作为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测定指标。(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鲜鲜,周胜,孙会峰,张继宁[3](2019)在《DNDC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DNDC模型(De 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model,反硝化-分解模型)是以模拟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氮循环为目的,耦合生态环境驱动因子及其相应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有较好的应用。以稻田生态系统中DNDC模型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与查阅文献,针对模型中稻田作物参数、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氮素流失等模块的优化改进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前,模型虽然已经能较好地模拟稻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生长、甲烷排放以及氮素流失等,但仍然存在着诸如水稻类型匮乏、管理措施输入参数较少、氧化亚氮再现性较弱等问题。在今后发展中,模型应丰富水稻类型、改进农田管理相应参数及优化氧化亚氮的模拟机理,为在稻田减排降污方向推广模型应用、建立可靠的评估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蔡达夫,徐钰哲,熊胜,杨丽华,龚道新[4](2018)在《呋虫胺在我国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农药呋虫胺在稻田中施用以后其有效成分呋虫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借助HPLC检测技术,通过添加回收率实验建立了呋虫胺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样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呋虫胺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1. 3%~96. 5%,相对标准偏差为1. 28%~3. 60%,呋虫胺的最小检出量为1. 0×10~(-9)g,在稻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 05 mg/L,在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 05 mg/kg。在稻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 22~3. 58 d,平均2. 31 d,在稻田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 77~14. 74 d,平均8. 18 d,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 81~3. 71 d,平均3. 09 d。(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秦红灵,陈安磊,盛荣,张文钊,邢肖毅[5](2018)在《稻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N_2O)排放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亚氮(N_2O)是第叁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显着影响。稻田是重要的N_2O排放源,追踪稻田N_2O产生及排放关键过程的微生物调控机制,可以为农田土壤氮素循环研究以及稻田N_2O减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微生物调控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稻田N_2O排放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我们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依托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水稻田淹水-落干和施肥为关键过程,从水稻根际、土层深度、反应底物浓度等方面探明了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和N_2O排放特征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提出了开发稻田土壤微生物资源,提高土壤N_2O消纳能力的可能策略;构建了可以有效降低稻田氮素损失和N_2O排放的基于化肥一次性深施的减氮控磷施肥技术,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进行了示范推广。本文对上述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结合分子生物技术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今后的研究工作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解析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2)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构建农田土壤碳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分析平台;3)解析土壤微生物分布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联机制;4)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及植物—内生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分子机制;5)加强对实用技术的研发,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马艳芹,黄国勤[6](2018)在《紫云英配施氮肥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紫云英是南方稻田重要的绿肥作物,翻压还田后可替代部分氮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基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与方法,选取农产品供给、气体调节、土壤养分累积和水分涵养4类服务功能,对紫云英翻压配施不等量氮肥各处理下的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紫云英还田后配施氮肥提高了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与冬闲处理相比,冬种紫云英处理下的农产品总产出增幅达7.56%~20.83%,气体调节功能价值增幅为21.64%~37.61%,水分涵养功能价值增幅为8.74%~26.26%,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增幅15.15%~41.39%,尤其以紫云英与氮肥配施效果较好,其中紫云英+优化施氮处理在农产品供给总价值、产投比、气体调节功能价值、涵养水分价值等方面最高。该研究初步核算了紫云英配施不等量氮肥条件下的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有利于全面认识冬种紫云英的综合效益,为种植绿肥的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刘国强[7](2018)在《浅析浙中稻田生态系统保育和恢复的基本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条件。现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金华市重要水稻产区为研究对象,对造成稻田生态系统恶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阐明了保育和恢复稻田生态系统的必要性,并对小面积稻田进行生态系统保育和恢复的基本策略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杨旭,姜振辉,杨京平[8](2018)在《稻田水旱轮作模式对稻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水稻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可达农业活动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0%—50%。而稻田所产生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为甲烷和氧化亚氮,因此在水旱轮作的条件下,研究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规律,探寻稻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以便采用更有效途径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稻田甲烷、氧化亚氮的排放及碳足迹。【方法】本研究利用生命周期法研究了稻田玉米—水稻轮作种植模式和早稻—晚稻连作种植模式下的几种作物生长过程中,各种碳排放源的相对贡献及碳足迹。以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试验田为研究对象,评价该稻田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有的物资投入、产出过程的碳足迹。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以及农业机械使用所造成的能源消耗等同样处于所需数据收集的边界之内,但是边界里没有包括农作物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消费者使用以及处置、再生利用等环节。【结果】化肥施用、田间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农机燃油和电力消耗是稻田系统碳足迹的主要来源。玉米生长周期中最大的碳足迹来源为化肥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其所产生的碳足迹可以达到其总碳足迹的将近50%。对于水稻而言,无论是玉米—水稻轮作模式中的水稻还是早稻—稻连作模式中的水稻,甲烷释放均是其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最大贡献源,其产生的碳足迹占水稻生命周期碳足迹的50%以上。稻田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氧化亚氮排放量高于水稻,但是甲烷排放量远远低于水稻。研究表明,玉米—水稻轮作模式中玉米的单位产量碳足迹为0.53kgCO_2-eq/kg,水稻的单位产量碳足迹为1.08kgCO_2-eq/kg,早稻—晚稻连作模式中早稻的单位产量碳足迹为1.25kgCO_2-eq/kg,晚稻的单位产量碳足迹为1.32kgCO_2-eq/kg。相比于传统的早稻—晚稻连作种植模式,在玉米—水稻轮作种植模式下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单位面积碳足迹均大幅度降低。【结论】在保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推广应用玉米—水稻轮作种植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协调稻田生态系统作物生产发展,减少稻田碳足迹,进而减缓温室效应,缓解气候变暖的压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8-07)
邬磊[9](2018)在《双季稻田转菜地对生态系统碳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在我国居民食物中的占比越来越高。随着蔬菜需求量逐渐增加,大量的稻田被转变为蔬菜种植,并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农业土地利用转变方式。稻田转菜地虽然提升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菜地具有复种指数高、施氮量大和灌溉频繁等特点。这些管理措施对土壤肥力、有机碳矿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稻田转为菜地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碳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这种影响在稻田转为菜地后的不同时间阶段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并不是很清楚。为此,有必要研究稻田转为菜地后生态系统碳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全面深入理解农业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农田管理措施。本研究在位于湖南省长沙县的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选取了6块长期种植水稻的双季稻田(早稻-晚稻-休闲),随机选取其中的3块水稻田排水落干,并将其转化为菜地,剩余的3块稻田作为对照继续种植双季稻。每块稻田和菜地一分为二,设置两种施氮肥处理:不施加氮肥和常规施氮肥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对稻田和由稻田转变的菜地的生态系统碳平衡(NECB)相关指标、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和相关环境因子连续监测4年。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田转菜地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与稻田生态系统相比,稻田转为蔬菜种植后碳输入量减少了44%-52%,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增加了46%-59%,引起了大量的土壤碳损失(2.6-4.5 Mg C ha~(-1)yr~(-1))。土壤碳损失量在稻田转为蔬菜种植的第1年最大,后续3年逐年降低。氮肥施加促使稻田由弱的碳源变为碳汇,同时也减缓了稻田转为蔬菜种植引起的土壤碳损失强度。2.稻田CH_4排放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水稻生长季CH_4排放通量高,休闲季CH_4排放通量低。水稻生长季CH_4排放量占全年总CH_4排放量的94%-99%。土壤NH_4~+-N、温度和水分含量是稻田CH_4排放季节性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在整个观测期可以解释稻田CH_4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的70%。净初级生产力是控制稻田CH_4排放年际变化的关键因子:水稻净初级生产力越高,稻田年CH_4的排放量越大。3.稻田转菜地显着降低了CH_4排放,降低量为稻田CH_4排放量的96%-97%。稻田转菜地对CH_4排放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效应:菜地第1年的CH_4排放强度显着高于后续3年。氮肥施加对稻田和菜地的CH_4排放无显着影响。4.稻田转为蔬菜种植引起了大量的N_2O排放,特别是在转变的第1年。菜地N_2O排放的年际变化和蔬菜净初级生产力的年际变化密切相关。菜地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夏季土壤温度高于20℃的时段。而在此时间段内,土壤硝态氮和含水率是控制菜地N_2O排放的关键因子,反硝化过程是菜地N_2O产生的主要途径。在4年观测期间,菜地N_2O排放通量和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且,菜地土壤异养呼吸对其N_2O排放通量变化的影响在第1年高于后续3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稻田转为蔬菜种植后,特别是在转变初期,有机质矿化过程对菜地N_2O排放有重要贡献。因此,需要重新评估农业土壤N_2O排放因子,慎重考虑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矿化对N_2O排放的贡献。5.在100年尺度CO_2当量下,稻田转为蔬菜种植的第1年,增加的土壤碳损失量和N_2O排放量高于减少的CH_4排放量,导致菜地的综合增温潜势相对于稻田增加了116%-395%。然而,稻田转为蔬菜种植的第2-4年,减少的CH_4排放量完全抵消了增加的土壤碳损失和N_2O排放量,使菜地的综合增温潜势和稻田相比无显着差异。氮肥施加显着增加了CH_4对稻田综合增温潜势的贡献率,但对稻田的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不显着。稻田转为蔬菜种植的第1年,氮肥施加引起的菜地N_2O排放的增加量高于菜地土壤碳损失的减少量,从而增强了综合增温潜势对稻田转菜地的响应。以上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稻田转菜地对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第1年。综上所述,稻田转为蔬菜种植引起了大量的土壤碳损失,碳损失强度逐年减弱。氮肥施加缓解了稻田转菜地引起的土壤碳损失量。稻田转菜地显着增强了N_2O排放,降低了CH_4排放,同时增强了菜地第1年的综合增温潜势。稻田CH_4和菜地N_2O排放的年际变化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矿化过程对菜地N_2O排放有重要贡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所引起的环境效应时,应该关注转变初始阶段的生态系统碳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时采取有效的固碳减排措施,缓解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引起的土壤碳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生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郑春利,郭先华,祖艳群,何永美,徐耀阳[10](2018)在《元阳梯田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田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品与服务。元阳梯田是一种特殊的稻田生态系统,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提供产品、服务、旅游休闲等多重功能。选取元阳梯田坝达景区为评价区,采用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当量因子法等价值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模型;研究该区域稻田生态系统产生的经济(初级产品提供)、生态(气体调节、气侯调节、水调节、环境净化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社会(景观旅游)等价值;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稻田生态系统在2015年产生的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1232.79万元。在选择的七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中,水调节产生的价值最大,为10797万元。稻田生态系统产生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分别为2796.80、17875.98和560.00万元,生态价值要大于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稻田生态系统是元阳梯田景观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可以为梯田系统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稻田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量化评价指标,通过扫网法调查了2010年和2011年江西省万载县茭湖乡茭湖村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2种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参数的动态变化,并利用SAS 9.0软件对2种稻田中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个体数、物种数、优势集中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连续2年有机稻田物种数(102、145)和个体数(5 228、5 811)均高于化防稻田物种数(78、102)和个体数(2 222、2 329);在2010年水稻生长期,除个别调查日期外,有机稻田优势集中性指数(0.25、0.27、0.15、0.10、0.11、0.09)整体低于化防稻田(0.30、0.40、0.18、0.17、0.24、0.14),多样性指数(1.69、2.44、2.83、2.93、2.85)整体高于化防稻田(1.39、2.24、2.35、2.29、2.49);在2011年水稻生长前、中期,有机稻田优势集中性指数(0.38、0.33、0.27、0.63、0.40)大于化防稻田(0.27、0.32、0.17、0.58、0.20);水稻抽穗扬花期,有机稻田优势集中性指数(0.06、0.04、0.05)低于化防稻田(0.12、0.05、0.12),多样性指数恰好相反。2011—2012连续2年2种类型稻田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中仅有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有机稻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回归系数(1.45、2.37)均小于化防稻田(3.37、3.16);有机稻田的常数(1.24、-0.37)均大于化防稻田(-0.64、-0.44)。表明以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中常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回归系数可作为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测定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田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蔡小宇,单正军,姜锦林,续卫利,朱昱璇.农药对稻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陈洪凡,梁玉勇,程正新,万鹏,王旭明.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评价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9
[3].张鲜鲜,周胜,孙会峰,张继宁.DNDC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9
[4].蔡达夫,徐钰哲,熊胜,杨丽华,龚道新.呋虫胺在我国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J].作物研究.2018
[5].秦红灵,陈安磊,盛荣,张文钊,邢肖毅.稻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N_2O)排放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
[6].马艳芹,黄国勤.紫云英配施氮肥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8
[7].刘国强.浅析浙中稻田生态系统保育和恢复的基本策略[J].上海农业科技.2018
[8].杨旭,姜振辉,杨京平.稻田水旱轮作模式对稻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的影响[C].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9].邬磊.双季稻田转菜地对生态系统碳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10].郑春利,郭先华,祖艳群,何永美,徐耀阳.元阳梯田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生态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