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异构体论文_余丽,朱广伟,孔繁翔,李胜男,史小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囊藻毒素异构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异构体,因子,水库,环境,巢湖,比值。

微囊藻毒素异构体论文文献综述

余丽,朱广伟,孔繁翔,李胜男,史小丽[1](2019)在《巢湖微囊藻毒素异构体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害蓝藻释放微囊藻毒素(MCs),严重威胁饮用水源地用水安全.为了解巢湖MCs污染状况及其异构体组成对水质的影响,于2012年夏季(8月)和秋季(11月),2013年冬季(2月)和春季(5月)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了巢湖水体中胞内微囊藻毒素(IMCs)和胞外微囊藻毒素(EMCs)异构体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IMCs和EMCs的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12~6.45μg/L和0.69~1.92μg/L.在3种常见的异构体中,MC-RR和MC-LR比例较高,MC-YR最低,MC-RR和MC-LR是巢湖水体中MCs的主要异构体类型. IMCs和EMCs的异构体浓度及其比例呈现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微囊藻生物量、水温、总磷浓度是影响IMCs和EMCs异构体浓度及其组成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本研究表明巢湖富营养化严重的西湖区夏季能合成更多的MC-RR异构体,而秋、冬季节偏向于释放生理毒性更强的MC-LR异构体.了解MCs异构体组成变化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预警水体MCs污染状况和评估饮用水源地MCs风险.(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莉,蔡金傍,赵志强,孙旭[2](2017)在《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的提取净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微囊藻毒素提取净化的方法。[方法]对比分析固相萃取柱、及洗脱液等对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MC-LR、MCYR、MC-RR)提取净化的影响,并建立固相萃取提取净化微囊藻毒素的方法。[结果]Accu BOND II ODS C18固相萃取柱对微囊藻毒素中3种异构体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其回收率均达80%以上;甲醇浓度越低的淋洗液淋洗能力越差,10%甲醇能去除大部分色素杂质,且3种异构体的流失率较小;甲醇浓度越高的洗脱液洗脱能力越强,70%和80%较低浓度甲醇洗脱液,其洗脱收集液中杂质较少,其中80%甲醇是较理想的洗脱液。[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微囊藻毒素提取净化方法简单可行,可为今后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5期)

张洪玲,蔡金傍,李文奇[3](2011)在《水库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研究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北方某水库5个采样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MC-LR、RR和YR)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3种异构体均与叶绿素a呈现正相关关系;LR和YR异构体均与水温呈显着线性正相关,但是RR异构体与水温的相关性不明显;LR和YR异构体与总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的相关性比较显着,而RR异构体只与硝酸盐氮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LR和RR均与总磷和有机磷呈现显着正相关,而磷对YR异构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研究了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叶绿素a、水温及氮、磷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对控制水体蓝藻的生长和毒素合成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29期)

张洪玲,蔡金傍,李文奇[4](2011)在《水库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研究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北方某水库5个采样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MC-LR、RR和YR)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3种异构体均与叶绿素a呈现正相关关系;LR和YR异构体均与水温呈显着线性正相关,但是RR异构体与水温的相关性不明显;LR和YR异构体与总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的相关性比较显着,而RR异构体只与硝酸盐氮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LR和RR均与总磷和有机磷呈现显着正相关,而磷对YR异构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研究了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叶绿素a、水温及氮、磷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对控制水体蓝藻的生长和毒素合成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1年09期)

蔡金傍,李文奇,逄勇,赵伟[5](2010)在《水库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的年变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华北地区某水库5个采样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RR和YR)3种异构体进行了为期1a的监测,研究3种异构体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体中3种异构体(-LR、YR和RR)含量分别为0.941±1.338、0.365±0.647和(2.893±5.387)μg·L-1;3种异构体出现时间不一样,LR异构体出现时间最早,在4月下旬即可检测到,而RR和YR异构体则需到5月中旬才能检测到;3种异构体峰值出现时间也不一致,LR和YR异构体峰值出现在8—9月,而RR异构体出现时间较晚,到10—11月才达到全年最高值;LR和RR异构体的含量比较高,是主要毒素,5—11月,其比值由2.20降到0.04,这与水体中的N/P比值有关,它随N/P比值的减少而减少。(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许敏[6](2002)在《微囊藻水华毒素异构体的年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富营养化池塘中微囊藻水华的生物量、各种理化因子及微囊藻毒素进行了年度调查,并开展了微囊藻毒素抑制细菌的试验。在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微囊藻毒素各异构体在全年水华中的变化及其与水华生物量、水温、氮磷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池塘中微囊藻均产生3种异构体,但MC-RR的含量远大于其他两种异构体,MC-YR在全年中检出率很低。其中一个池塘在的水华在全年发生过程中,MC-RR和-LR均呈上升趋势。分析各个阶段的水华,我们发现毒性峰总是滞后于生长峰,且生物量越大,滞后的时间越长;MC-RR与-LR的含量在每个阶段水华的末期达到最大,之后新一轮的水华开始出现,并且MC-RR与-LR的比例保持基本恒定,但是MC-YR的变化无明显的规律。微囊藻产毒受营养条件、水温和生物量的影响较大;产毒的生态功能很可能是抑制其他生物生长,恢复种群优势。特别是在水华消退、细胞解体时产毒量达到最大,这可能是为了阻止细菌利用释放的营养物质进行增殖,而使藻自身重新利用营养物质,实现生长的优势。实验室条件下微囊藻毒素抑制溶藻细菌试验的结果支持了这一推测。(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2-06-01)

微囊藻毒素异构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微囊藻毒素提取净化的方法。[方法]对比分析固相萃取柱、及洗脱液等对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MC-LR、MCYR、MC-RR)提取净化的影响,并建立固相萃取提取净化微囊藻毒素的方法。[结果]Accu BOND II ODS C18固相萃取柱对微囊藻毒素中3种异构体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其回收率均达80%以上;甲醇浓度越低的淋洗液淋洗能力越差,10%甲醇能去除大部分色素杂质,且3种异构体的流失率较小;甲醇浓度越高的洗脱液洗脱能力越强,70%和80%较低浓度甲醇洗脱液,其洗脱收集液中杂质较少,其中80%甲醇是较理想的洗脱液。[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微囊藻毒素提取净化方法简单可行,可为今后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囊藻毒素异构体论文参考文献

[1].余丽,朱广伟,孔繁翔,李胜男,史小丽.巢湖微囊藻毒素异构体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J].湖泊科学.2019

[2].李莉,蔡金傍,赵志强,孙旭.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的提取净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

[3].张洪玲,蔡金傍,李文奇.水库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4].张洪玲,蔡金傍,李文奇.水库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1

[5].蔡金傍,李文奇,逄勇,赵伟.水库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的年变化过程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

[6].许敏.微囊藻水华毒素异构体的年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以甲醇-水体系作为流动相通过HPLC-PD...实验组Ⅰ中铜绿微囊藻F0的变化藻毒素的一般结构肝脏毒素分子结构检测样品色谱图微囊藻毒素的基本结构

标签:;  ;  ;  ;  ;  ;  ;  

微囊藻毒素异构体论文_余丽,朱广伟,孔繁翔,李胜男,史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