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猎蛛论文_袁龙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斑猎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绿叶,白斑,引物,挥发物,特异性,尺蠖,作用。

白斑猎蛛论文文献综述

袁龙宇[1](2015)在《白斑猎蛛对茶尺蠖捕食作用的评价及茶园蜘蛛群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全国各茶区调查统计蜘蛛是茶园生态系统数量最多种类最大的捕食性天敌之一,其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据世界蜘蛛名录(MAY,6,2015)报道,全世界蜘蛛共有114科3,949属45,396种。茶园蜘蛛其发生量约占茶园捕食性天敌的65%以上。因此,系统的研究茶园蜘蛛群落和蜘蛛对茶园害虫的捕食作用,特别是应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评价茶园蜘蛛对茶园主要害虫的控制作用,对茶园生态系统中生物防治建立无公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茶园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本研究在野外条件下研究白斑猎蛛(Evarcha albaria)对茶尺嫂(Ectropis Oblique)及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不同龄期的捕食选择作用及白斑猎蛛在不同饥饿时间下对茶尺蠖及茶毛虫的捕食率影响。结果显示:白斑猎蛛对不同龄期的茶尺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只捕食1龄期和2龄期的茶尺蠖;在不同饥饿时间下,随着饥饿时间的不断增长,白斑猎蛛对茶尺蠖的捕食率呈上升趋势。饥饿8天的白斑猎蛛捕食1龄期或2龄期的茶尺蠖,捕食率达到了 70.00%,而且本研究中白斑猎蛛不捕食任何龄期的茶毛虫。直观的证明了蜘蛛在野外是取食茶尺蠖的。同时本研究中选取跳蛛科白斑猎蛛为捕食者,茶尺蠖作捕食对象,利用SCAR技术研究蜘蛛的取食与消化。从NCBI上检索得到尺蠖蛾科COI的一段共有序列,使用DNAMAN软件设计了一对针对茶尺蠖的特异性引物,即茶尺蠖F:5'-TGGAGGATTTGGAAACTGAT-3',茶尺蠖 R:5'-CCACCATGAGCAATATTAGA G-3'。该引物对所扩增的是195 bp茶尺蠖COI片段。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在茶园常见30多种昆虫及茶园常见害虫茶毛虫,假眼小绿叶蝉等中,该引物对只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茶尺蠖DNA序列。设计白斑猎蛛喂食茶尺蠖后消化时间分为0.08 h,0.17 h,0.25 h,0.5 h,1h,2h,4h,8h,12 h,24 h,36 h,48 h,72 h,168 h,192 h,360 h 共16个时间处理,每处理10头蜘蛛,然后,用茶尺蠖特异性引物进行检测。分别检测目的片段在蜘蛛头胸部、腹部和足部的阳性率并计算半衰期。结果显示该片段在白班猎蛛体内半衰期为284.44 h,11.85天。在咸宁市横沟镇汪大珍茶场采用陷阱法与拍网法两种方法分别对茶园地面和植株上的蜘蛛及茶园主要害虫进行了平均每10天进行一次的,为期20个月的连续调查。其中陷阱法收集到蜘蛛20科,32种,8841头,优势种为亚洲狂蛛;而拍网法采到蜘蛛22科,52种,4,194头,优势种为白斑猎蛛。分别对陷阱法与拍网法所采集到的蜘蛛与茶尺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陷阱法采集到的蜘蛛与茶尺蠖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拍网法所采的蜘蛛数量与茶尺蠖在统计学上没有显着相关性,但拍网法所采集到的蜘蛛经过PCR检测,可以从蜘蛛体内大量检测到茶尺蠖,检测率达到43%,从而有效地证明了茶园自然环境条件下蜘蛛对茶尺蠖的捕食与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5-05-22)

高兴[2](2014)在《基于SCAR技术评价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消化时间的研究及茶园蜘蛛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蜘蛛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正确评价茶园蜘蛛与害虫之间的关系,确定蜘蛛对害虫的捕食作用,对于农田蜘蛛的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蜘蛛是茶园中十分常见的害虫天敌,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据世界蜘蛛名录(December,31,2014)报道,全世界蜘蛛共有112科3924属44540种,其中斜纹猫蛛、草间钻头蛛、白斑猎蛛、叁突花蛛等对茶树害虫的控制作用较大。据全国各茶区调查结果显示茶园蜘蛛是茶园捕食性天敌中种群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其发生量约占捕食性天敌的65%以上。因此,采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蜘蛛的取食与消化对茶园生物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本研究中,本文作者选取跳蛛科白斑猎蛛为捕食者,假眼小绿叶蝉为猎物研究蜘蛛的取食与消化作用,根据NCBI的GenBank搜索,得到假眼小绿叶蝉COI的一段773bp的片段,GenBank序列号为KC172507.1。使用gene tool软件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叶蝉F:5'-AGGTGCTGTATTTGCTAT-3',叶蝉R:5'-CTAAGAAATGTTGAGGGA-3',扩增产物大小为146bp的序列。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在茶园常见18种昆虫和茶园常见害虫茶毛虫,茶尺蠖等昆虫中,该引物特异性地扩增假眼小绿叶蝉DNA序列。设计白斑猎蛛喂食假眼小绿叶蝉后消化时间Oh,2h,4h,6h,8h,10h,12h,16h,20h,24h,36h,48h,72h共13个时间梯度,每个梯度10个样本重复,分别检测目的片段在蜘蛛头胸部和腹部的阳性率并计算半衰期。结果显示Oh时,头胸部检测阳性率为100%,腹部为0%;2h后头胸部阳性率为0,腹部为100%,表明该目的片段已从头胸部转移至腹部;72h后,无样本检测为阳性。通过计算分析可知,该目的片段在蜘蛛体内的半衰期为42.92h。田间调查中,选取湖北省咸宁市汪大珍茶场作为调查地点,采用陷阱法与拍网法两种不同的采集方法对该茶园中天敌资源蜘蛛与茶树主要害虫进行了为期20个月每隔10天进行一次的连续调查。陷阱法采集到蜘蛛20科,32种,8841头,其中优势种为亚洲狂蛛;拍网法采集到蜘蛛22科,52种,4194头,其中优势种为白斑猎蛛。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陷阱法与拍网法所采集到的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陷阱法采集到的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拍网法采集到的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表明该茶园中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有着潜在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4-05-22)

王国昌,孙晓玲,蔡晓明,陈宗懋[3](2012)在《茶叶挥发物对白斑猎蛛觅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茶树叶片挥发物在白斑猎蛛(Evarcha albaria)选择觅食斑块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其猎物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取食对茶树叶片挥发物释放的影响,同时利用蜘蛛行为观测平台研究了白斑猎蛛在不同味源侧(觅食斑块)的活动行为。结果表明,未损伤叶片(对照)仅释放出微量挥发物,而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取食后的茶树叶片释放出14种挥发物;雌、雄蛛在进入处理味源(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后的茶树叶片)侧和对照侧的初次选择及进入频次上均无显着差异,但与对照相比,雌、雄蛛在虫害处理叶片中的停留时间显着增加。研究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了茶树叶片挥发物的释放,而挥发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造成了白斑猎蛛在不同味源侧停留时间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高景林,赵冬香,陈宗懋[4](2004)在《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的重大害虫之一,白斑猎蛛是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室内条件下,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一定的捕食作用。白斑猎蛛雌、雄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型反应,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能力(a/Th)的大小比较关系为:雌蛛对若虫>雄蛛对若虫>雌蛛对成虫>雄蛛对成虫。白斑猎蛛对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可用E=Na/(NP)和E=QP-m拟合,表明白斑猎蛛个体之间具有极显着的相互干扰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赵冬香,陈宗懋,程家安[5](2002)在《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白斑猎蛛间化学通讯物的分离与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用Tenax TA吸附法捕集正常茶梢、机械损伤茶梢和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复合体挥发物,经GC/MS鉴定各处理挥发物的组成和含量。并就茶梢挥发物及其单组分进行了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蜘蛛优势种之一-白斑猎蛛的生物活性鉴定。研究表明,捕食性天敌白斑猎蛛对正常茶梢挥发物和机械损伤茶梢挥发物的趋性明显弱于受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后茶梢的挥发物。在供试挥发物组分中,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吲哚两种成分是茶梢被害所形成的特异性化合物,并对白斑猎蛛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认为是白斑猎蛛受引诱的主要活性化合物。(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02年02期)

白斑猎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蜘蛛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正确评价茶园蜘蛛与害虫之间的关系,确定蜘蛛对害虫的捕食作用,对于农田蜘蛛的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蜘蛛是茶园中十分常见的害虫天敌,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据世界蜘蛛名录(December,31,2014)报道,全世界蜘蛛共有112科3924属44540种,其中斜纹猫蛛、草间钻头蛛、白斑猎蛛、叁突花蛛等对茶树害虫的控制作用较大。据全国各茶区调查结果显示茶园蜘蛛是茶园捕食性天敌中种群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其发生量约占捕食性天敌的65%以上。因此,采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蜘蛛的取食与消化对茶园生物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本研究中,本文作者选取跳蛛科白斑猎蛛为捕食者,假眼小绿叶蝉为猎物研究蜘蛛的取食与消化作用,根据NCBI的GenBank搜索,得到假眼小绿叶蝉COI的一段773bp的片段,GenBank序列号为KC172507.1。使用gene tool软件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叶蝉F:5'-AGGTGCTGTATTTGCTAT-3',叶蝉R:5'-CTAAGAAATGTTGAGGGA-3',扩增产物大小为146bp的序列。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在茶园常见18种昆虫和茶园常见害虫茶毛虫,茶尺蠖等昆虫中,该引物特异性地扩增假眼小绿叶蝉DNA序列。设计白斑猎蛛喂食假眼小绿叶蝉后消化时间Oh,2h,4h,6h,8h,10h,12h,16h,20h,24h,36h,48h,72h共13个时间梯度,每个梯度10个样本重复,分别检测目的片段在蜘蛛头胸部和腹部的阳性率并计算半衰期。结果显示Oh时,头胸部检测阳性率为100%,腹部为0%;2h后头胸部阳性率为0,腹部为100%,表明该目的片段已从头胸部转移至腹部;72h后,无样本检测为阳性。通过计算分析可知,该目的片段在蜘蛛体内的半衰期为42.92h。田间调查中,选取湖北省咸宁市汪大珍茶场作为调查地点,采用陷阱法与拍网法两种不同的采集方法对该茶园中天敌资源蜘蛛与茶树主要害虫进行了为期20个月每隔10天进行一次的连续调查。陷阱法采集到蜘蛛20科,32种,8841头,其中优势种为亚洲狂蛛;拍网法采集到蜘蛛22科,52种,4194头,其中优势种为白斑猎蛛。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陷阱法与拍网法所采集到的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陷阱法采集到的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拍网法采集到的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表明该茶园中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有着潜在的控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斑猎蛛论文参考文献

[1].袁龙宇.白斑猎蛛对茶尺蠖捕食作用的评价及茶园蜘蛛群落的初步研究[D].湖北大学.2015

[2].高兴.基于SCAR技术评价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消化时间的研究及茶园蜘蛛的调查[D].湖北大学.2014

[3].王国昌,孙晓玲,蔡晓明,陈宗懋.茶叶挥发物对白斑猎蛛觅食行为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

[4].高景林,赵冬香,陈宗懋.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J].热带作物学报.2004

[5].赵冬香,陈宗懋,程家安.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白斑猎蛛间化学通讯物的分离与活性鉴定[J].茶叶科学.2002

论文知识图

白斑猎蛛Evarchaalbaria(L.Koch...茶园不同时期白斑猎蛛的密度茶园不同时期白斑猎蛛的密度带猎蛛EvarchafasciataSeo,1992A.雄蛛...白斑猎蛛对2,6-二甲基-3,7-辛二...茶蚜对离体茶梢挥发物的趋向率(引自...

标签:;  ;  ;  ;  ;  ;  ;  

白斑猎蛛论文_袁龙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