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栓栓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栓塞,血栓,静脉,肺动脉,下肢,肠系膜,超声。
血栓栓塞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侯银静,秦明照[1](2019)在《513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心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我国人群中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生率逐年增加,心电图有利于早期诊断PTE,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电图在PTE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连续入组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的513例确诊为PTE的患者,按照性别、年龄(≥65岁为老年)、危险分层(血流动力学状态、心脏生物标志物、右心室功能)分组:女性组314例(61.2%),男性组199例(38.8%);老年组356例(69.4%),非老年组157例(30.6%);低危组254例(49.5%),中高危组259例(50.5%)。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心电图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1±12.6)岁。心电图分析显示,胸前导联T波改变最多见(60.0%),其次为S_ⅠQ_ⅢT_Ⅲ征(30.6%)。与低危组相比,中高危组V_2~V_6导联T波改变、S_ⅠQ_ⅢT_Ⅲ征、心电轴右偏、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窦速)比例较高,中位心电轴较大,中位心率较快,正常心电图比例较低;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窦速(OR=4.162)、心电轴右偏(OR=3.731)、房颤(OR=3.589)、V_5导联T波改变(OR=2.184)、胸闷或呼吸困难或气促(OR=1.641)、S_ⅠQ_ⅢT_Ⅲ征(OR=1.593)、年龄≥70岁(OR=1.583)是中高危PT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V_1~V_4导联T波改变更多见;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比例较高。结论:出现胸闷或呼吸困难或气促等症状,心电图提示胸前导联T波改变、房颤,需高度警惕PTE。年龄≥70岁以及心电图显示窦速、心电轴右偏、房颤、V_5导联T波改变、S_ⅠQ_ⅢT_Ⅲ征为中高危PTE患者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闫晓梅,王剑,李宝芸[2](2019)在《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心脏超声诊断)和观察组(40例,心脏超声+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中,共有32例患者准确检出,诊断准确率为80.0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误诊为肺炎,误诊率为5.00%;6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生漏诊,漏诊率为15.00%。观察组中,共有38例患者准确检出,诊断准确率为95.00%;1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2.50%;1例患者误诊为肺炎,误诊率为2.50%。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采取心脏超声诊断,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更佳,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6期)
陈静,李方,耿萍[3](2019)在《肺癌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及抗凝药使用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肺癌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危险因素,促进其抗凝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并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98例,按术后是否并发VTE分为VTE组(24例)及非VTE组(17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影响肺癌术后并发VTE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分析VTE组患者抗凝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VTE组肺部合并疾病人数百分比及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显着高于非VTE组(P <0. 05),住院时间显着长于非VTE组(P <0. 05),红细胞(RBC)水平显着低于非VTE组(P <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住院时间超12 d、D-二聚体水平升高、RBC水平降低均是肺癌术后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 VTE组患者的抗凝药不合理用药人数占比为41. 67%(10/24)。结论肺癌术后并发VTE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住院时间超12 d、D-二聚体水平升高、RBC水平降低均为独立危险因素;且抗凝药合理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应针对有关危险因素加以改进,降低VTE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24期)
肖继荣,王芳,刘梅,吕诗琴,亢雪平[4](2019)在《医护一体化管理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检查及用药规范落实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及下肢骨折手术的23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前、实施第一阶段、实施第二阶段;观察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前后VTE预防指南中推荐的超声检查、基础预防落实、药物预防开始时间的落实情况。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检查、基础预防落实、药物预防开始时间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置换术前超声检查、基本预防落实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术前、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超声检查、基础预防落实、药物预防开始时间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可提高VTE预防指南中推荐的措施在临床的落实,使VTE的预防、检查及用药得到规范。(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王元清,刘志翔,李旭,王岩,刘元奎[5](2019)在《肺血流灌注显像结合定量指标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肺血流灌注显像结合定量指标研究其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肺血流灌注平面显像阴性而断层显像阳性肺段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9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疑诊PTE患者89例,分别行下肢静脉显像、肺血流灌注平面显像及SPECT/CT显像,对SPECT断层图像中的可疑PTE肺段、确定PTE肺段以及同侧正常肺段中心部位的1/3区域分别勾画同样大小的感兴趣区(ROI),分别计算放射性计数比值(可疑PTE肺段/同侧正常肺段、确定PTE肺段/同侧正常肺段),获得可疑PTE肺段/同侧正常肺段的放射性计数比值的95%置信区间。结果 89例疑诊PTE患者(依据临床综合评定结果最终诊断为PTE 76例)的1602个肺段,经同机CT排除肺部器质性病变后,平面显像及SPECT断层显像上诊断PTE阳性肺段分别为249个、301个,可疑PTE肺段及确定PTE肺段分别为52个、249个,结果显示SPECT断层显像对诊断PTE明显高于平面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5,P<0.05);可疑PTE肺段/同侧正常肺段、确定PTE肺段/同侧正常肺段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分别为(26.42±6.70)%、(12.42±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3,P<0.05);可疑PTE肺段/同侧正常肺段的放射性计数比值的95%置信区间上限是29.99%,可以认为该比值低于29.99%时,该肺段为PTE肺段。结论肺血流灌注检查中,通过一次注药可同时完成下肢浅、深静脉显像及肺血流灌注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其中SPECT断层显像对诊断PTE明显优于平面显像,特别是对平面显像阴性而断层显像阳性的肺段结合定量指标分析,为PTE的诊断提供了定量的异常判断标准。(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志鸿,杨帆,李明飞,解华杰,盛磊[6](2019)在《左位下腔静脉、肝段下腔静脉缺如畸形合并血栓栓塞症一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38岁,女,因"间断胸闷憋气2周,右下肢肿胀麻木1 d"于2017年5月15日急诊收入我科。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胸闷憋气,活动耐量下降,未予重视。伴间断胸痛,胸痛每次持续约30 s,胸痛发作时伴心慌气促,休息后可自行缓解。1 d前发现右小腿及大腿部肿胀,伴右下肢麻木、沉重感及右下腹持续坠痛。卧床休息时下肢肿胀麻木感可缓解,下地活动后肿胀麻木感明显加重。入院时查体:体温38.4℃,心率104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10/75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98%;右下肢肿胀,张力升高,皮肤温度升高,右足背动脉搏动(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孔祥凯,张震[7](2019)在《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栓塞疾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于约平第一腰椎水平处腹主动脉前壁,位于腹腔动脉稍下方1cm左右,平均外径约6.5mm,供应空肠、回肠、右半结肠以及大部分横结肠血流。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是一种少见急症,其主要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NOMI)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以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最为多见,约占肠系膜缺血性病变的50%。SMAE的病因多样,从解剖学上看,肠系膜上动脉时腹主动脉前壁发出的第二支不对称脏支,且起始部口径较大,其与腹主动脉下行主干角度较小,栓子容易进入。栓子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血管疾病是SMAE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SAME有80%见于心房纤颤,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瓣膜赘生物脱落及动脉硬化粥样斑块脱落。(2)血管造影、血管介入治疗等医疗事件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3)创伤造成内脏血管损伤。(4)感染后细菌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导致栓塞;(5)其他原因如化学物质引起肠系膜动脉栓塞。由于腹腔内血管存在广泛的侧支循环,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疾病的转归也多种多样,其病变程度因人而异,与病变的部位、形式、诊治有关,但SMAE病情进展迅猛,发病时症状不典型,加之临床上误诊漏诊率较高,等明确诊断后病情往往以不可控制,所以SMAE的病死率高达50%-90%。赵学军等学者曾报道,在收治的30名SAME患者中,术前确诊率仅56.7%,13例术前被误诊。既往文献报道,SMAE就诊率低于0.1%,存活率小于30%,有学者认为腹膜炎和肠坏死是预后的独立指标。肠坏死放生与否与确诊时间有关,赵晓旭等医师诊治56例SAME患者中,发病12h内手术患者20例中存活18例,死亡2例,而在发病12h后手术36例患者中存活仅有9例,死亡27例。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师对该类疾病认识的深入以及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肠系膜血管疾病准确率有所提高,但仍受到医师能力和经验的影响。本文对超声检查在SMAE术前诊断、临床分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秦净,钱菊英,齐璐璐,孙湛,张敏[8](2019)在《全院动员 “中山模式”化繁为简》一文中研究指出静脉血栓栓塞(VTE)是院内围手术期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重大医疗纠纷易发因素。国外相关研究显示,VTE发生后会显着增加医疗成本。因此,VTE防治管理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护人员亟须关注的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充分运用医务管理思维,联(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12-02)
焦小净,龚娟妮[9](2019)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的关键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因肺栓塞未有效治疗或反复发作导致肺血管狭窄或闭塞,使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升高和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持续性增高的一类疾病。研究表明,不能手术的CTEPH患者5年生存率为30%,平均肺动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9年12期)
王宁,缪冉,杨媛华[10](2019)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探讨其表达情况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CTEPH患者共60例作为CTEPH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TNF-α和IL-6的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CRP的水平。收集CTEPH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原、心肌肌钙蛋白Ⅰ、血气分析数据。记录CTEPH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WHO功能分级等指标。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TEPH组患者血浆中IL-6、TNF-α、CR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8.39±3.15)pg/ml,(24.86±2.45)pg/ml,(6.92±1.41)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9.14±1.05)pg/ml,(19.29±1.59)pg/ml,(5.46±1.26)mg/L。CTEPH患者TNF-α的表达与N末端B型钠尿肽原呈正相关(r=0.398,P=0.044),与平均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434,P=0.039),IL-6与WHO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467,P=0.044),CRP与N末端B型钠尿肽原(r=0.466,P=0.001)、乳酸脱氢酶(r=0.372,P=0.012)、WHO分级(r=0.356,P=0.033)呈正相关。结论 IL-6、TNF-α及CRP在CTEPH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健康人群,并且与N末端B型钠尿肽原、平均肺动脉压力、WHO功能分级、乳酸脱氢酶有相关性,提示炎性因子在CTE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9年12期)
血栓栓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心脏超声诊断)和观察组(40例,心脏超声+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中,共有32例患者准确检出,诊断准确率为80.0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误诊为肺炎,误诊率为5.00%;6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生漏诊,漏诊率为15.00%。观察组中,共有38例患者准确检出,诊断准确率为95.00%;1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2.50%;1例患者误诊为肺炎,误诊率为2.50%。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采取心脏超声诊断,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更佳,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栓栓塞论文参考文献
[1].陈璐,侯银静,秦明照.513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心电图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9
[2].闫晓梅,王剑,李宝芸.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3].陈静,李方,耿萍.肺癌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及抗凝药使用临床分析[J].中国药业.2019
[4].肖继荣,王芳,刘梅,吕诗琴,亢雪平.医护一体化管理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王元清,刘志翔,李旭,王岩,刘元奎.肺血流灌注显像结合定量指标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
[6].王志鸿,杨帆,李明飞,解华杰,盛磊.左位下腔静脉、肝段下腔静脉缺如畸形合并血栓栓塞症一例报告[J].北京医学.2019
[7].孔祥凯,张震.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栓塞疾病的研究进展[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8].秦净,钱菊英,齐璐璐,孙湛,张敏.全院动员“中山模式”化繁为简[N].健康报.2019
[9].焦小净,龚娟妮.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的关键问题[J].中国医刊.2019
[10].王宁,缪冉,杨媛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