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HIV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间大于一年的30例艾滋病患者的耐药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名HIV感染者中发现16人耐药,耐药发生率为53.33%。HIV病毒的耐药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降低病毒耐药性发生概率,提升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分析HIV病毒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提高该我国HIV的治疗效果,降低HIV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耐药性;HIV
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简称HIV)是一种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淋巴细胞)的病毒,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严重威胁人体健康[1]。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的作用下会发生基因突变,提高患者机体对药物的抵抗能力,提升患者的耐药性,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为了分析HIV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情况,本次研究选择30例HIV患者资料进行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间大于一年的30例艾滋病患者的耐药性情况。纳入标准:年龄大于十八岁;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相关资料完整;无表达障碍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2.89±7.34)岁;已婚23例,未婚7例,通过性传播感染的有21例,通过血液传播的有9例。
1.2一般方法
采用基因型方法检查患者的耐药性,针对药物作用靶基因进行序列扩增和测序。首先需要获得患者病毒特定的基因片段,测定基因序列,将序列提交给选定的数据库,由数据库的对比分析得出患者对耐药突变和耐药性情况。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耐药以及对哪种药物耐药,从而指导选择有活性的抗HIV药物进行后续治疗。
2.结果
耐药情况分为两种:获得性耐药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由于药物选择压力而产生的耐药突变。传播性耐药指以前未感染HIV的个体新感染HIV耐药株。
研究结果显示:30名HIV感染者中发现16人耐药,耐药发生率为53.33%。检测出反转录酶(RT)区耐药突变位点6个,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类中,7例M184V和1例M41L突变,对应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恩曲他滨(Emdtricitabine,FTC)耐药6例和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司他夫定(Stavudine,D4T)耐药3例;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类中,7例K103N、4例V106I、3例Y181C及2例P225H突变,对应奈韦拉平(NVP)耐药11例、依非韦伦(EFV)耐药12例和利匹韦林(RPV)耐药8例。
HIV抗性是指病毒通过自身的遗传变异对药物抑制敏感或不敏感的现象。耐药基因位点的突变是由于病毒自身因素(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高频突变)和药物选择压力的相互作用所致。HIV-1的快速复制和复制过程中的高频突变导致在最初感染的几个月内形成大量的基因突变病毒。导致这种酶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HIV-1不再对作用于这3种酶的抑制剂敏感并产生耐药性。病毒耐药性是由病毒自发性和高频突变产生的抗性突变体复制的结果。药物的选择压力使得在连续复制病毒中筛选出耐药病毒,相关的突变通常会使病毒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通过不断地复制传代成为优势病毒株。如果抗病毒治疗不能完全抑制病毒复制,这将为病毒群在药物选择压力下进化为耐药菌株提供条件。
3.讨论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2]。HIV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对国家的安定造成严重威胁[3]。加强对患者耐药的科学研究,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耐药发生率,提高HIV抗病毒治疗的成功率,对降低HIV患者病死率起到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患者长期依赖药物以降低体内HIV病毒的活性。但是,由于长期使用药物,体内的病毒抗性增强,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如果患者对治疗药物有抵抗力,那就说明患者可以用于治疗的药物会越来越少,直到没有治愈的药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类特殊的逆转录病毒,因为对HIV感染的发病原因有了深入的研究,人们发现和研制了新的更有效的药物,如蛋白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抗HIV药物的临床应用也在迅速发展,抗病毒疗法不是杀死病毒,而是抑制病毒的复制,患者每天吃药就是为了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控制病毒复制。但人体在不断代谢,药物浓度会慢慢下降,低于最低浓度线以抑制病毒的复制。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HIV病毒的耐药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降低病毒耐药性发生概率,提升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耐药性系统全面的分析,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升我国艾滋病的整体治疗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抗HIV药物临床耐药情况,分析艾滋病病毒耐药性产生的原因,研究具有更好抗病毒和耐药毒株活性的新型药物,从而提高该我国艾滋病的治疗效果,降低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贾蕙华,李开文,梁淑家,陈钦艳,王学燕,杨庆利,任创创,胡莉萍,方钟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BV/HIV共感染者HBV耐药基因突变影响的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18,24(02):102-107.
[2]卜朴,邢辉,李志坚,童毅,李豫,申莉梅.贵州省HIV抗病毒治疗病人群耐药基因突变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9(06):55-59.
[3]吴可可,苏德华,吴矛矛.温州地区未治疗AIDS病人的HIV毒株耐药基因变异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08):7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