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

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

一、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论文文献综述)

陶森望,宋健,徐丹丹,李宏玲,董玉德[1](2021)在《基于自定义特征的子午线轮胎结构参数化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CATIA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9.0为开发平台,CAA为基础库函数,C++为基础语言,完成子午线轮胎结构参数化系统的设计。在基于自定义特征的子午线轮胎结构参数化系统通过程序进行轮胎结构设计,减少了设计人员重复建模,提高了轮胎结构设计效率;通过自定义特征框架搭建,实现了轮胎轮廓、胎圈、胎体、带束层等结构的单独优化设计及轮胎结构的整体优化设计,建立了轮胎结构设计系统与数据库的联系,便于后续轮胎结构数据的查询与修改。

李伟[2](2021)在《基于ABAQUS 275/70R22.5绿色公交子午线轮胎耐磨性能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扁平率较低的275/70R22.5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新能源绿色公交中配套率较高,本文以275/70R22.5 16PR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选取Yeoh模型描述橡胶材料,采用“rebar”加强筋单元描述橡胶-帘线复合材料,建立三维轮胎接地有限元模型,对初始设计轮胎有限元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针对轮胎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耐磨性能不佳的问题,采用多尺度仿真方法,微观尺度上采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优化选取胎面胶防老剂,宏观尺度上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轮胎进行稳态滚动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初始设计轮胎在静负荷工况下胎肩边缘和胎冠中心区域接地压力较大且接地压力最大区域位于胎肩边缘,针对胎面接地压力力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调整带束层结构设计参数以及胎冠弧度高来优化轮胎的接地压力分布,进而优化轮胎耐磨性能。建立优化设计后的轮胎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得到2#和4#带束层(2#工作层和4#缓冲层)的宽度、2#、3#和4#带束层(2#3#工作层和4#缓冲层)的排列角度以及胎冠弧度高等结构设计参数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优化分析得到的相关规律,将2#和4#带束层的宽度、胎冠弧度高、2#、3#和4#带束层的排列角度作为正交试验的三个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后得到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为2#带束层的宽度取210 mm、4#带束层的宽度取166 mm,胎冠弧度高取8.8 mm,2#、3#和4#带束层的排列角度取22°。优化设计轮胎与初始设计轮胎相比,在自由滚动工况下,其承载性能提升了2.39%,耐磨性能提升了2.66%,抓地性能提升了0.69%;在3°侧偏工况和5°侧倾工况下,其抓地性能分别提升了0.58%和0.64%;在超载和缺气工况下,其承载性能分别提升了2.14%和1.92%。优化设计轮胎在自由滚动工况下承载性能提升,耐磨性能和抓地性能得到协调优化;在3°侧偏和5°侧倾工况下其抓地性能得到提升,行驶安全性更佳;在超载工况和缺气工况下,其承载性能得到提升。整体而言,优化设计后的轮胎综合性能更优。

徐凯[3](2021)在《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文中提出目前子午线轮胎已经成为轮胎行业的主流,我国在子午胎制造与研发领域投入巨大,子午胎产量与规模逐年增加,中国轮胎企业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而言,目前国产品牌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品质量与性能都亟待提升,同时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为了提升品质与性能,越来越多的轮胎企业开始将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作为研究重点与突破口,以此来推动轮胎结构与配方设计的技术创新。在此大背景下,本次工作选取日本普利司通轮胎公司的一款12R22.5规格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断面切割与解剖,分析花纹与结构特点,同时重点研究了轮胎主要部位的配方组成,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整胎进行切割,制备轮胎断面,使用适当工具设备剖取待测部位胶料并制备物性试片,同时对轮胎断面进行骨架结构解剖。(2)分析胎面花纹与轮胎骨架结构特点,对待测部位胶料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硬度、比重、回弹以及耐磨性与粘弹性等。(3)采用热分析、色谱、质谱、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行胶料化学组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橡胶体系、补强填充体系、硫化体系、防护体系、增塑体系和粘合体系等6大胶料配方体系的原材料种类与含量。(4)根据胶料配方体系测试数据得到还原配方,以此配方为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相应的硫化胶,对硫化胶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与比对,结果表明配方还原制备的硫化胶与目标轮胎剖取的硫化胶在物理性能测试数据方面基本一致,说明本次还原配方与实际配方相似度极大。

马新军[4](2020)在《265/65R17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多功能运动型轿车、高档吉普、皮卡等越野车型已逐步进入国内客户视线,其粗犷、豪放的外观、各方面的优越性能也对其所装配的轮胎提出了新的要求。此类越野产品因需体现越野性能,因此噪音较难控制,通常噪音较高,引起用户抱怨。鉴于该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呈不断增长态势,且产品附加值较高,我公司计划开发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并进行首规格265/65R17产品研制。本文内容主要是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介绍轮胎发展历史和轮胎的作用,轮胎噪音基本理论;然后,进行265/65R17产品设计,包括轮廓设计、花纹设计、配方设计、施工设计。由于轮胎噪音性能是难点,所以在该轮胎设计过程中重点对影响噪音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花纹对噪音的影响、结构对噪音的影响及配方对噪音的影响并运用频谱图、彩图等方法对噪音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不断改善产品噪音。最后基于产品设计要求制造出合格的试验胎,进行外缘尺寸、脱圈阻力、强度、高速性能、常规耐久等轮胎尺寸和安全性测试及通过噪音测试,实际测试中,按照企业标准进行了加严测试,实验结果不仅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同时满足加严的企业标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开发设计了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265/65R17规格的国内市场产品,并对其噪音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最终开发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满足市场需求,具备规模化生产,是一款成功的产品。

李大鹏[5](2020)在《新型纤维帘线在半钢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各种高速公路的普及,使得汽车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全球汽车保有量逐年提升。轮胎做为汽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安全和驾乘舒适。由于市场对轮胎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轮胎对骨架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选取两个代表规格235/55R18和255/50ZR19,分别采用尼龙840D/2和芳纶1000D*1/尼龙840D*1两种纤维帘线做为冠带条而生产的轮胎,并从室内性能测试和室外场地实车测试两个方面进行全面性能比对,相关工作如下:(1)对比尼龙840D/2和芳纶1000D*1/尼龙840D*1混纺帘线的性能指标;(2)将两个规格各两个方案轮胎分别进行室内性能测试,包括外缘尺寸、强度、脱圈、高速、耐久、刚性和滚动阻力,并对各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3)将两个规格各两个方案轮胎分别进行室外场地实车性能测试,包括干湿地制动、通过噪声等客观性能和行驶平顺性、振动与噪声、转向、操控、稳定性等主观性能,并对各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以上各项性能比对得出以下结论:(1)与尼龙帘线相比,芳纶混纺帘线除了定负荷伸长率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偏小外,粘合强度、断裂强力、帘线强度和强度变化均大幅提升;(2)芳纶混纺比尼龙帘线对于外直径束缚力,因此外直径更小,断面宽更大;(3)室内性能测试,芳纶混纺帘线比尼龙帘线强度要低,高速性能大幅提升,脱圈阻力、耐久性能和滚动阻力基本相当;(4)刚性测试,芳纶混纺帘线比尼龙帘线径向刚性更大,纵向、横向和扭转刚性基本相当;(5)静态接地压力分布,芳纶混纺帘线和尼龙帘线对于静态接地印痕面积、形状和长短轴的影响基本相当。(6)室外场地实车测试,芳纶混纺帘线和尼龙帘线对轮胎干湿地制动、通过噪声和主观性能的影响基本相当。但尼龙帘线在转向性能方面稍好,芳纶混纺帘线在行驶平顺性和振动与噪声方面稍好。综上所述,做为轮胎冠带条,芳纶混纺帘线比尼龙帘线在高速和径向刚性方面有明显提升,其它性能基本相当,因此在开发超高速级轮胎时,芳纶混纺帘线将成为可供选择的良好冠带条骨架材料。

王安迎[6](2020)在《滚动轮胎热氧老化过程的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12R22.5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轮胎力学变形分析、建立黏弹性损耗模型和生热模型三部分,实现轮胎稳态滚动生热的仿真分析,得到了轮胎温度场分布;然后以塑钢窗密封条为例,对其乙丙橡胶试样进行老化实验,建立老化寿命预测数学模型,预测其使用寿命,并对不同老化状态下的密封条进行力学分析;最后建立轮胎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氧老化气体扩散及充气压力损失模型,对不同负荷下轮胎的充气压力损失进行模拟。首先建立12R22.5载重子午线轮胎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得到标椎气压和载荷下轮胎各项指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从而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利用ABAQUS隐式算法实现了轮胎的稳态滚动,利用橡胶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的数据以及轮胎动态下应力、应变数据建立轮胎动态力学损耗模型,实现轮胎稳态过程生热温度场的仿真。在标准气压下以100 km/h速度行驶时,通过改变轮胎负荷,轮胎温度场高温区主要分布在胎肩、胎面和三角胶区域,轮胎内部温度最高点随着负荷的增加,从胎面中部逐渐向胎肩部位转移。当轮胎负荷低于标准载荷时,轮胎最高温度位于胎面中部花纹块部位;当轮胎负荷高于标准载荷时,温度最高点转移到胎肩部位。建立了轮胎稳态滚动状态下瞬态升温模型,轮胎行驶2 h左右,轮胎内部温度场达到最高,温度场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对乙丙橡胶的老化试验,建立了塑钢窗密封条老化寿命预测模型。当塑钢窗密封条在环境温度35℃、老化程度临界值为0.7时,密封条的使用寿命为68.73年。对不同老化时间下的塑钢窗密封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其静刚度逐渐增大,硬度增加,导致其弹性形变减小、密封性能变差,使用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将氧气在橡胶中的扩散过程可视化,并得到当氧气扩散达到稳态时轮胎各部位橡胶中的氧气浓度,其中内衬层部位的气体浓度最大,说明了内衬层起到保持轮胎气密性的重要作用。对标准气压下的轮胎进行充气压力损失进行模拟。当轮胎处于标准气压时,轮胎内压每月的充气压力损失率R值为1.53%。此外,还考察了轮胎达到100 km/h稳态滚动速度时,不同时间和负荷对轮胎充气压力损失的影响,发现充气压力损失与轮胎静止停放时相比明显提高,且随着载荷的增加,轮胎内部温度越高,轮胎气密性变得越来越差。

王宝凯[7](2020)在《205/55R16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带束层优化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半钢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轿车轮胎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精准设计轮胎性能,开发一款适合市场需求的轮胎,是每个轮胎企业所追求的方向。本课题就是设计一款适合国内市场使用的205/55R16轿车子午线轮胎产品,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研究和讨论了带束层优化设计等。首先进行了产品技术设计。通过市场车型调查、使用条件调查,获得轮胎的基本使用需求,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等进行轮胎外轮廓设计、花纹设计、轮胎结构设计,输出轮胎外轮廓图、花纹图、材料分布图。设计过程中讨论了轮胎外轮廓参数的便捷设计方法、花纹设计的主要关注要点。其次进行了带束层的优化设计。通过调整带束层的角度、宽度参数,以及两个参数的交叉对比设计,对多方案的设计进行刚性仿真、模态仿真,得出仿真数据并进行分析。同时经过施工设计,制作多方案轮胎进行室内噪音、室外实车测试,获得不同方案轮胎的室内外测试结果。本文采用仿真和实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不同的带束层设计对轮胎性能的影响进行讨论和总结,获得相应的设计经验,用以指导促进向后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产品设计要求制造出合格的试验胎,进行外缘尺寸、脱圈阻力、刺穿强度、高速性能、常规耐久等轮胎尺寸和安全性测试。实际测试中,按照企业标准进行了加严测试,实验结果不仅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同时满足加严的企业标准。后期产品上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开发设计了轿车子午线轮胎205/55R16规格的国内市场产品,并对其带束层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最终开发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满足市场需求,具备规模化生产,是一款成功的产品。

杜盟[8](2019)在《子午线轮胎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取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复合材料力学和轮胎力学的相关知识,对205/55 R16半钢子午线轮胎的非线性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对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轮胎的静刚度、静态接地性能和轮胎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轮胎自由滚动状态的动态接地性能和内部帘线受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简述常用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简化的有限元模型,对橡胶材料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利用ABAQUS软件的材料评价功能模块对胶料的应力应变数据进行拟合,最终选取Yeoh模型表征橡胶材料的力学特性并得出胶料模型参数,同时根据拉伸试验结果确定帘线的模型参数。建立子午线轮胎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橡胶材料的非线性和不可压缩性、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轮胎大变形的几何非线性以及接触边界条件。利用轮胎的静态性能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分析载荷-下沉量、载荷-充气断面宽和轮胎的静刚度,确保轮胎动态接地性能和内部帘线受力分析的准确性。利用五刚试验机对轮胎的五项刚性进行测试,得出轮胎的静刚度且研究载荷、胎压和硬度系数与轮胎径向刚度的关系。利用高速均匀性试验机研究了轮胎在高速滚动状态下的均匀性和驻波现象,得出速度和胎压对均匀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轮胎在不同速度下胎侧、胎肩和胎面位置点周向受力分布,得出发生驻波的共振频率。在高速均匀性试验机上安装凸块,分析轮胎在不同速度和载荷下的包络特性,推导出轮胎的径向阻尼系数。利用五刚试验机和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研究了不同载荷和胎压下轮胎的接地压力和接地印迹分布,得出接地参数和接地区各花纹块的接地压力随载荷和胎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轮胎静态接地性能评价体系。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轮胎自由滚动的稳态模型,在模型中充分考虑轮胎材料和结构的复杂性,橡胶材料采用Yeoh模型,帘线-橡胶复合材料采用Rebar模型。一方面分析轮胎在不同载荷、胎压、速度、摩擦系数和带束层角度下的接地性能,得出各参数对轮胎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规律。另一方面给出了不同载荷、胎压、速度、摩擦系数和带束层角度工况下,带束层和帘布层帘线的受力分布规律。

李辉,刘琦[9](2019)在《二次法成型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文中认为介绍二次法成型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结构设计:外轮廓设计采用平衡轮廓理论,优选曲线参数,轮胎胎冠弧线采用一段弧线加切线设计,确保胎面压力的均匀分布;胎面花纹采用3道纵沟的块状驱动花纹。施工设计:胎面采用四复合结构,增加翼胶;胎体采用0.25+6+12×0.225HT钢丝帘线;带束层采用4层带束层加0°带束层结构,选用3+9+15×0. 225HT钢丝帘线;胎圈部位采用锦纶66包布增强。成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成品轮胎的充气外缘尺寸、强度性能和耐久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胎圈耐久性能优异。

李昭[10](2019)在《高性能载重子午线轮胎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各国政府对轮胎综合性能不断出台的法律法规要求,单纯强调高里程、耐超载的普通载重子午线轮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能够设计更高里程、更安全、更节油的高性能载重子午线轮胎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研究力量的领域。本研究关注载重子午线轮胎基本设计元素对关键性能的影响机理,借助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优化轮胎带束层结构、胎冠弧高度、花纹深度等结构设计,结合实验设计(DOE)方法优化橡胶体系、填料体系和硫化体系等配方设计,并研究层状硅酸盐和针状硅酸盐等新材料在轮胎胎面、气密层、胎圈填充胶中的应用。通过对结构、花纹、配方、材料等多方面优化,以期实现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高性能化设计要求。本文第一部分重点关注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静特性(外缘尺寸、静负荷、接地印痕/压力分布)和动特性(滚动阻力和磨耗性能)的仿真分析方法,具体包括:首先是结合所要求的工况条件,完成载重子午线轮胎可靠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其次是轮胎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的准确建立;最后是对比分析轮胎结构(带束层结构、胎冠弧高度和花纹深度)变化对上述轮胎静态和动态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轮胎成品实测结果分析有关变量影响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零度带束层结构在滚动阻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不利于均匀磨耗。零度带束层结构在胎肩部位有较强的刚性,但会影响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因此单层的零度带束层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折中作用,交叉带束层结构的优势在于均匀磨耗和舒适性。对于胎冠弧而言,随着胎冠弧区域趋于平缓,轮胎的接地印痕面积会有所增加,同时轮胎的接地长轴和接地系数会有所降低。胎冠弧结构对滚动阻力影响较小,但随着胎冠弧高度的减小,磨耗性能会有较大提升。降低花纹深度会相应降低滚动阻力,但也会降低轮胎磨耗寿命。从仿真分析的结果来看,对恶劣行驶条件下易产生畸形磨损问题的轮胎而言,浅花纹深度不失为一种兼顾磨耗和滚动阻力的设计优化方式。本文第二部分采用DOE方法对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配方(橡胶体系、填料体系及硫化体系)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混料设计方案,明晰了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和丁苯橡胶三元共混体系对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统计得出各性能值与橡胶用量关系的回归方程式,并绘制出胎面各性能值的等值线图,为橡胶体系的配方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其次,研究了六种炭黑类型及与白炭黑并用对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发现N121和N234炭黑的综合性能较好,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炭黑用量及N234并用不同份数白炭黑对胎面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各项性能值与填料用量关系的回归方程式,发现胶料的扯断伸长率、邵氏硬度、弹回率和磨耗等性能跟填料用量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最后,采用三因子两水平的设计方案研究了炭黑用量、硫磺用量和促进剂用量对胎面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扯断伸长率、邵氏硬度、弹回率、切割量、滚动阻力与三因子的回归结果较好,此部分研究可对实际配方设计给予很好的指导。本文第三部分重点关注层状硅酸盐在胎面、气密层,针状硅酸盐在胎圈填充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实际轮胎的试制和测试,以期为新材料在轮胎中的应用提供行之有效的路线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层状硅酸盐预改性方法实现层状硅酸盐在溴化丁基橡胶中均匀的纳米分散,层状硅酸盐与炭黑形成互穿网络结构,与橡胶分子链的作用力强,层状硅酸盐能够沿着受力方向取向并诱导分子链取向,延长气体扩散路径,提高溴化丁基橡胶的气密性能,提升幅度最高可达25.7%。层状硅酸盐补强的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料具有显着的增强效果,定伸应力、硬度和撕裂强度提升,耐磨耗,抗切割性能优异。层状硅酸盐成品轮胎高速、耐久测试良好,轮胎路试表现出优异的抗崩花掉性能,并能有效的防止花纹沟底裂问题。针状硅酸盐补强的胎圈填充胶定伸高、硬度大、撕裂强度优,经过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测试,采用针状硅酸盐补强胶料作为轮胎胎圈填充胶试制的轮胎比现用轮胎的耐久寿命提高67.6%,能够显着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

二、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定义特征的子午线轮胎结构参数化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子午线轮胎结构参数化系统
    1.1 负荷确定
    1.2 轮廓模块
    1.3 胎圈模块
    1.4 胎体模块
    1.5 带束层模块
    1.6 冠带层模块
2 子午线轮胎结构的参数化设计
    2.1 结构构造及主要算法
        2.1.1 自定义轮胎轮廓特征的主要步骤
        2.1.2 轮廓曲线设计的主要步骤
    2.2 数据库设计
    2.3 参数化设计
3 结语

(2)基于ABAQUS 275/70R22.5绿色公交子午线轮胎耐磨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子午线轮胎概述
        1.2.1 子午线轮胎的优势
        1.2.2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1.3 有限元分析方法与应用
        1.3.1 ABAQUS软件简介
        1.3.2 有限元分析中的应力—应变度量
        1.3.3 国内外轮胎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现状
    1.4 轮胎的耐磨性能
        1.4.1 轮胎常见的磨损形式
        1.4.2 国内外轮胎耐磨性能研究现状
    1.5 分子模拟方法与应用
        1.5.1 力场简介
        1.5.2 分子动力学模拟流程
        1.5.3 分子模拟在高分子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文主要的工作
第二章 275/70R22.5轮胎材料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基于分子模拟方法优化防老剂选取
        2.1.1 建立模拟体系
        2.1.2 动力学平衡
        2.1.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2.2 轮胎材料模型的构建
        2.2.1 橡胶材料单轴拉伸测试与应力松弛测试
        2.2.2 橡胶材料超弹性模型构建
        2.2.3 胎面胶粘弹性模型构建
        2.2.4 橡胶-帘线复合材料模型构建
    2.3 275/70R22.5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1 275/70R22.5轮胎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2 相互作用的设置
        2.3.3 载荷和边界条件条件的设置
        2.3.4 接触的设置
        2.3.5 275/70R22.5轮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4 275/70R22.5轮胎有限元模型有效性验证
        2.4.1 轮胎外缘尺寸与下沉量验证
        2.4.2 轮胎径向刚度曲线验证
    2.5 275/70R22.5轮胎静负荷工况有限元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75/70R22.5初始设计轮胎典型工况下有限元分析
    3.1 轮胎行驶过程中典型工况的实现
        3.1.1 制动、驱动与自由滚动工况
        3.1.2 侧偏工况
        3.1.3 侧倾工况
    3.2 负荷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3.3 充气压力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带束层结构和胎冠弧度高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4.1 带束层宽度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1.1 带束层宽度设计方案
        4.1.2 带束层宽度对轮胎外缘尺寸的影响
        4.1.3 带束层宽度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2 带束层排列角度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2.1 带束层排列角度设计方案
        4.2.2 带束层排列角度对轮胎外缘尺寸的影响
        4.2.3 带束层排列角度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3 胎冠弧度高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3.1 胎冠弧度高设计方案
        4.3.2 胎冠弧度高对轮胎外缘尺寸的影响
        4.3.3 胎冠弧度高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75/70R22.5轮胎耐磨性能与抓地性能协调优化
    5.1 正交试验设计
    5.2 结果极差分析
        5.2.1 接地面积极差分析
        5.2.2 接地压力偏度值极差分析
        5.2.3 耐磨性能与抓地性能协调优化
    5.3 最优组合轮胎典型工况下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全钢子午胎的产品设计特点
        1.2.1 全钢子午胎的花纹类型
        1.2.2 全钢子午胎的结构组成
        1.2.3 全钢子午胎的配方体系
        1.2.4 全钢子午胎的性能要求
    1.3 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轮胎胶料配方组分分析技术应用
        1.4.1 热重分析技术
        1.4.2 气相色谱技术
        1.4.3 光谱分析技术
        1.4.4 元素分析技术
        1.4.5 纳米材料性能表征技术
        1.4.6 硫化胶样品预处理技术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样品
        2.1.1 轮胎样品
        2.1.2 胶料样品
    2.2 实验设备与试剂
        2.2.1 仪器设备
        2.2.2 药品试剂
    2.3 测试条件与方法
        2.3.1 测试流程
        2.3.2 测试方法与标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轮胎花纹与结构剖析
        3.1.1 轮胎花纹分析
        3.1.2 轮胎结构剖析
    3.2 轮胎胶料物理性能测试
        3.2.1 基本性能测试
        3.2.2 力学性能测试
        3.2.3 磨耗性能测试
        3.2.4 粘弹性能测试
    3.3 轮胎胶料配方组分分析
        3.3.1 橡胶体系组分分析
        3.3.1.1 溶剂抽出物
        3.3.1.2 橡胶烃含量
        3.3.1.3 橡胶种类鉴定
        3.3.1.4 并用胶比分析
        3.3.2 补强填充体系组分分析
        3.3.2.1 炭黑含量
        3.3.2.2 炭黑种类
        3.3.3 硫化体系组分分析
        3.3.3.1 硫含量测定
        3.3.3.2 活性剂分析
        3.3.3.3 促进剂与防焦剂分析
        3.3.4 防护体系组分分析
        3.3.4.1 防老剂分析
        3.3.4.2 防护蜡分析
        3.3.5 增塑体系组分分析
        3.3.5.1 增塑剂种类分析
        3.3.5.2 多环芳烃(PAHs)含量
        3.3.6 粘合体系组分分析
        3.3.6.1 橡胶-橡胶粘合剂
        3.3.6.2 橡胶-骨架材料粘合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方还原与验证
    4.1 胶料化学组分含量
    4.2 胶料配方逆向还原
    4.3 胶料还原配方验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265/65R17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轮胎技术发展背景与现状
    1.3 轮胎的基本功能
    1.4 轮胎发展里程碑
    1.5 轮胎分类
        1.5.1 按配套车辆或机械分类
        1.5.2 按轮胎结构分类
        1.5.3 按有无内胎分类
        1.5.4 按用途分类
        1.5.5 按产品分类
        1.5.6 按气候分类
    1.6 轮胎规格表示
        1.6.1 轮胎基本尺寸
        1.6.2 PCR轮胎规格释义
        1.6.3 LTR轮胎规格释义
        1.6.4 速度符号
        1.6.5 负荷指数
        1.6.6 轮胎强度
        1.6.7 充气压力
    1.7 PCR轮胎标识
        1.7.1 胎侧标识要求
        1.7.2 轮胎标识项介绍
    1.8 PCR轮胎结构
    1.9 PCR轮胎工艺流程
    1.10 PCR轮胎轮辋
    1.11 不同市场区域轮胎要求解析
        1.11.1 PCR产品中国市场要求
        1.11.2 PCR产品欧洲市场要求
        1.11.3 PCR产品北美市场要求
        1.11.4 SUV& LT产品中国及北美市场要求
        1.11.5 SUV& LT产品欧洲市场要求
    1.12 轮胎噪音基本原理
        1.12.1 宏观上的两种激励
        1.12.2 路面的激励导致的噪声
        1.12.3 腔体模态和腔体噪声
        1.12.4 胎面花纹激励产生的噪声
        1.12.5 降低轮胎噪音的方法
    1.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265/65R17 轮胎产品设计
    2.1 轮胎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2.1.1 市场调查
        2.1.2 设计目标
        2.1.3 产品测试方法介绍
    2.2 轮胎外轮廓设计
        2.2.1 技术参数要求
        2.2.2 外直径(D)和断面宽(B)
        2.2.3 行驶面宽(b)和冠弧高(h)
        2.2.4 着合直径(d)和着合宽度(C)
        2.2.5 断面水平轴位置(H1/H2)
    2.3 轮胎花纹设计
        2.3.1 子午线轮胎花纹设计理念
        2.3.2 轮胎花纹形式的确定
        2.3.3 花纹设计的几大要领
        2.3.4 花纹参数确定
    2.4 配方设计
        2.4.1 配方设计思路
        2.4.2 各部件胶料设计特点
        2.4.3 混炼工艺改进
        2.4.4 主要原材料选择应用
    2.5 施工设计
        2.5.1 胎面
        2.5.2 带束层
        2.5.3 胎体帘布
        2.5.4 钢丝圈
        2.5.5 主要工艺确定
    2.6 花纹雕刻
    2.7 本章小结
3 全路况越野轮胎第一套噪音改善方案
    3.1 初始方案噪音测试
    3.2 轮胎噪音改善方案
    3.3 室内噪音测试结果
    3.4 室内噪音测试结果分析
        3.4.1 综合分析
        3.4.2 胎面胶料差异对轮胎噪音影响
        3.4.3 节距差异对轮胎噪音的影响
        3.4.4 结构差异对轮胎噪音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全路况越野轮胎第二套噪音改善方案
    4.1 轮胎噪音改善方案
    4.2 室内噪音测试结果
        4.2.1 麦克风布置
        4.2.2 综合分析
        4.2.3 不同麦克风位置处的频谱分析
        4.2.4 花纹变化噪声频谱比对
        4.2.5 G01/M01/M02/M03/M04 低频频谱比对
        4.2.6 G01/M01/M02/M03/M04 彩图比对
        4.2.7 全花纹M01 和错位C01 噪声比对
        4.2.8 全花纹M01 与胎肩钢片加厚W01 频谱比对
        4.2.9 全花纹雕刻M01 与新结构频谱比对
    4.3 本章小结
5 全路况越野轮胎第三套噪音改善方案
    5.1 轮胎噪音改善方案
    5.2 室内噪音测试结果
        5.2.1 封堵方案数据分析
        5.2.2 结构方案数据分析
        5.2.3
    5.3 产品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目录

(5)新型纤维帘线在半钢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轮胎介绍
        1.2.1 轮胎的主要功能
        1.2.2 轮胎的分类
    1.3 轮胎的结构
        1.3.1 轮胎胶料
        1.3.2 骨架材料
        1.3.3 子午线轮胎结构
        1.3.4 半钢子午线轮胎表示方法
    1.4 纤维帘线介绍
        1.4.1 轮胎帘布市场
        1.4.2 充气轮胎纤维织物的演变
        1.4.3 纺织工业术语
        1.4.4 轮胎帘布的一般功能
        1.4.5 帘线在不同类型轮胎中的使用概述
        1.4.6 其它潜在的有用轮胎纤维
        1.4.7 纤维帘线制造
        1.4.8 硫化后充气
        1.4.9 帘线/橡胶黏合
        1.4.10 帘线与橡胶黏附力学
    1.5 钢丝帘线的介绍
    1.6 研究现状
    1.7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1.7.1 课题背景
        1.7.2 研究内容
2 纤维帘线性能
    2.1 纤维帘线的检测
        2.1.1 捻度测试标准
        2.1.2 拉伸试验标准
        2.1.3 含水率测试标准
        2.1.4 直径与定量纤度测试标准
        2.1.5 干热收缩率测试标准
    2.2 两种纤维帘线性能对比
    2.3 生产工艺过程控制
    2.4 本章小结
3 成品室内试验测试对比
    3.1 外缘尺寸测量
        3.1.1 概念及意义
        3.1.2 测量工具及其精度要求
        3.1.3 试验条件
        3.1.4 试验步骤
        3.1.5 试验记录和数据计算
        3.1.6 判定标准
        3.1.7 试验数据对比
    3.2 轮胎强度性能测试
        3.2.1 概念及意义
        3.2.2 试验机主要参数
        3.2.3 试验条件
        3.2.4 试验步骤
        3.2.5 判定标准
        3.2.6 试验数据对比
    3.3 脱圈阻力性能测试
        3.3.1 概念及意义
        3.3.2 试验机主要参数
        3.3.3 试验条件
        3.3.4 试验步骤
        3.3.5 判定标准
        3.3.6 试验数据对比
    3.4 轮胎高速性能测试
        3.4.1 概念及意义
        3.4.2 试验机主要参数
        3.4.3 高速试验条件
        3.4.4 高速试验步骤
        3.4.5 判定标准
        3.4.6 试验数据对比
    3.5 轮胎耐久性能测试
        3.5.1 概念及意义
        3.5.2 试验机主要参数
        3.5.3 耐久试验条件
        3.5.4 耐久试验步骤
        3.5.5 判定标准
        3.5.6 试验数据对比
    3.6 轮胎刚性测试
        3.6.1 概念及意义
        3.6.2 设备及精度要求
        3.6.3 刚性试验条件
        3.6.4 刚性试验步骤
        3.6.5 试验数据对比
    3.7 滚动阻力测试
        3.7.1 概念及意义
        3.7.2 测量方法
        3.7.3 测力法设备及精度
        3.7.4 测力法设备条件
        3.7.5 试验步骤
        3.7.6 数据分析
        3.7.7 试验数据对比
    3.8 静态接地压力分布测试
        3.8.1 概念及意义
        3.8.2 试验设备
        3.8.3 试验设备的精度
        3.8.4 试验条件
        3.8.5 试验步骤
        3.8.6 数据记录与处理
        3.8.7 试验数据对比
    3.9 本章小结
4 室外场地实车测试
    4.1 客观性能测试
        4.1.1 试验要求
        4.1.2 干地/湿地制动测试
        4.1.3 通过噪声测试
    4.2 主观性能测试
        4.2.1 试验要求
        4.2.2 测试内容
    4.3 测试数据对比
        4.3.1 客观数据对比
        4.3.2 主观数据对比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6)滚动轮胎热氧老化过程的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橡胶老化概述
    1.3 橡胶老化类型及影响因素
        1.3.1 热氧老化
        1.3.2 臭氧老化
        1.3.3 疲劳老化
        1.3.4 金属离子催化氧化
        1.3.5 橡胶的光氧老化
    1.4 橡胶老化机理
        1.4.1 链引发
        1.4.2 链增长
        1.4.3 链终止
        1.4.4 三元乙丙橡胶老化机理
    1.5 橡胶老化研究现状
        1.5.1 加速老化试验方法
        1.5.2 计算机寿命评估模型的新进展
        1.5.2.1 蒙特卡罗仿真模型
        1.5.2.2 有限元分析方法
    1.6 动力学曲线模型
        1.6.1 线性关系法
        1.6.2 热重点斜法
        1.6.3 基于叠加原理的寿命预测模型
        1.6.4 P-t-T三元函数模型
        1.6.5 S型曲线模型法
        1.6.6 老化损伤因子模型
        1.6.7 应变能分数因子模型
        1.6.8 步进式磨损模型
        1.6.9 扩散限制氧化模型
    1.7 ABAQUS软件简介
第二章 实验及材料参数获取
    2.1 实验设备
    2.2 轮胎力学材料参数的获取
        2.2.1 橡胶超弹性本构模型
        2.2.2 橡胶材料参数获取
        2.2.3 帘线材料获取
    2.3 橡胶材料导热系数的获取
        2.3.1 橡胶导热系数
        2.3.2 橡胶比热容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静态力学分析
    3.1 轮胎草图前处理
    3.2 轮胎轴对称模型的建立
        3.2.1 轮胎几何模型的建立
        3.2.2 模型网格划分
        3.2.2.1 有限元网格划分原则
        3.2.2.2 网格生成
        3.2.3 单元类型选择
        3.2.4 12R22.5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和材料特性
        3.2.4.1 橡胶材料定义
        3.2.4.2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Rebar模型建立
        3.2.5 边界条件和载荷设定
        3.2.6 轴对称模型计算
    3.3 轮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3.1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3.3.2 轮胎有限元模型静态接地分析
    3.4 轮胎静力学分析
    3.5 轮胎稳态滚动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轮胎稳态温度场分析
    4.1 动态力学损耗模型的建立
        4.1.1 能量损耗原理分析
        4.1.2 机械能损耗计算
    4.2 轮胎生热温度场模型
        4.2.1 轮胎生热模型建立
        4.2.2 内热源的确定
        4.2.3 热边界条件的确定
        4.2.4 标准工况稳态温度场结果
    4.3 负荷对轮胎温度场的影响
    4.4 不同负荷下轮胎的升温历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塑钢窗密封条热氧老化试验及寿命预测
    5.1 橡胶加速老化试验
        5.1.1 实验应力确定
        5.1.2 试验条件
    5.2 塑钢窗密封条老化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
        5.2.1 老化程度与老化时间的关系
        5.2.2 老化预测模型动力学公式选取
        5.2.3 动力学公式经验常数α估计
        5.2.4 统计分析及模型相关性检验
        5.2.5 W的预测区间估计
        5.2.6 老化寿命预测方程的确定
    5.3 老化实验数据处理及使用寿命计算
    5.4 老化寿命预测模型验证
    5.5 塑钢窗密封条老化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轮胎中气体扩散及稳态滚动充气压力损失模拟
    6.1 氧气扩散在 ABAQUS 中的理论基础
        6.1.1 扩散定理控制方程
        6.1.2 轮胎压力损失率计算
    6.2 氧气扩散模型的建立
        6.2.1 几何模型建立
        6.2.2 赋予材料属性及网格确定
        6.2.3 分析步和边界条件设定
    6.3 结果分析
        6.3.1 轮胎贮存条件下气体浓度分布
        6.3.2 轮胎稳态滚动生热条件下充气压力的损失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授权和申请专利情况
获奖情况

(7)205/55R16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带束层优化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子午线轮胎的概述
        1.2.1 子午线轮胎的发明
        1.2.2 子午线轮胎的发展
        1.2.3 子午线轮胎的发展方向
    1.3 子午线轮胎的分类
    1.4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1.5 子午线轮胎的标识
        1.5.1 轮胎尺寸
        1.5.2 轮胎速度标识
        1.5.3 轮胎强度
        1.5.4 材料说明
        1.5.5 轮胎负荷指数与气压
    1.6 子午线轮胎的性能特点
        1.6.1 操控稳定性
        1.6.2 滚动阻力小、节油性能好
        1.6.3 耐磨、耐疲劳性能好
        1.6.4 生热低
        1.6.5 牵引及制动性能好
        1.6.6 噪声小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205/55R16轮胎结构的设计
    2.1 轮胎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2.1.1 使用车型调查
        2.1.2 使用条件
    2.2 技术要求的确定
        2.2.1 轮胎技术参数的确定
    2.3 轮胎外轮廓设计
        2.3.1 模具外直径MOD的确定
        2.3.2 模具着合宽度MRW设计
        2.3.3 模具断面宽度MSW设计
        2.3.4 模具轮辋着合直径MRD设计
        2.3.5 断面高度SH设计
        2.3.6 轮胎行驶面宽度TAW设计
        2.3.7 冠弧高度h的设计
        2.3.8 模具胎冠弧设计TR
        2.3.9 胎圈宽度BW设计
        2.3.10 上胎侧弧半径SUR的设计
        2.3.11 下胎侧弧半径SLR的设计
        2.3.12 胎圈部位的设计
        2.3.13 外轮廓图绘制
    2.4 花纹设计
        2.4.1 胎面花纹的作用
        2.4.2 胎面花纹设计
    2.5 轮胎断面结构设计
        2.5.1 胎冠部胶厚及底胶厚度设计
        2.5.2 胎侧胶厚度设计
        2.5.3 带束层的设计
        2.5.4 胎体的设计
    2.6 轮胎材料分布图绘制
    2.7 本章小结
3. 带束层对205/55R16轮胎室内噪音等性能的影响
    3.1 带束层角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3.1.1 实验方案
        3.1.2 测试项目及条件
        3.1.3 结果与讨论
        3.1.4 总结
    3.2 带束层宽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3.2.1 实验方案
        3.2.2 测试项目及条件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总结
    3.3 本章小结
4. 带束层设计对205/55R16轮胎实车性能的影响
    4.1 方案选择
    4.2 带束层设计对湿地制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4.2.1 湿地制动测试方法
        4.2.2 带束层设计对湿地制动的影响
        4.2.3 总结
    4.3 带束层设计对干地制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4.3.1 干地制动测试方法
        4.3.2 带束层设计对干地制动的影响
        4.3.3 总结
    4.4 带束层设计对操纵稳定性稳态回转的影响
        4.4.1 试验方法
        4.4.2 带束层设计对操稳性能的影响讨论
        4.4.3 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轮胎室内常规性能测试实验数据及分析
    5.1 外缘尺寸测量
    5.2 强度试验
    5.3 脱圈试验
    5.4 高速试验
    5.5 耐久试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目录

(8)子午线轮胎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2 轮胎非线性力学研究现状
        1.2.1 轮胎力学理论研究现状
        1.2.2 力学试验研究现状
    1.3 轮胎结构力学特性
        1.3.1 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
        1.3.2 接地性能分析
        1.3.3 结构应力分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复合材料有限元分析理论及试验方法
    2.1 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
    2.2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简化有限元模型
        2.2.1 层合壳模型
        2.2.2 加强筋模型
    2.3 橡胶材料试验
    2.4 材料特性参数
        2.4.1 胶料材料特性参数
        2.4.2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特性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轮胎有限元建模及评价
    3.1 轮胎有限元建模过程
        3.1.1 建立轮胎二维结构模型
        3.1.2 建立轮胎三维网格模型
    3.2 有限元模型的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轮胎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试验分析
    4.1 轮胎的五项刚性
        4.1.1 不同载荷下轮胎的径向刚度
        4.1.2 不同胎压下轮胎的径向刚度
        4.1.3 不同硬度系数下轮胎的径向刚度
    4.2 不同工况下轮胎均匀性试验受力分析
        4.2.1 试验设备简介
        4.2.2 均匀性试验机的数学模型
        4.2.3 轮胎的均匀性和均匀性参数
        4.2.4 均匀性参数的计算方法
        4.2.5 高速均匀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4.3 不同工况下轮胎的驻波试验分析
        4.3.1 轮胎的驻波
        4.3.2 高速滚动工况轮胎受力分析
        4.3.3 驻波现象共振分析
    4.4 不同工况下轮胎包络特性试验研究
        4.4.1 轮胎的包络特性
        4.4.2 试验结果分析
        4.4.3 轮胎的阻尼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工况下轮胎接地性能分析
    5.1 静态接地性能
        5.1.1 载荷对静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1.2 胎压对静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 动态接地性能
        5.2.1 载荷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2 胎压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3 速度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4 摩擦系数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5 带束层角度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工况下轮胎帘线受力的有限元分析
    6.1 轮胎的稳态滚动
    6.2 不同工况下帘线受力分析
        6.2.1 不同载荷下帘线受力分析
        6.2.2 不同胎压下帘线受力分析
        6.2.3 不同速度下帘线受力分析
        6.2.4 不同摩擦系数下帘线受力分析
        6.2.5 不同带束层角度下帘线受力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二次法成型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设计
    1.1 轮廓曲线
    1.2 胎面花纹
2 施工设计
    2.1 胎面
    2.2 胎体
    2.3 带束层
    2.4 钢丝包布
    2.5 胎圈
3 胶料
4 成品性能
    4.1 轮胎性能
    4.2 胎圈耐久性能
5 结论

(10)高性能载重子午线轮胎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2.1 轮胎的滚动阻力
        1.2.2 轮胎的抗湿滑性
        1.2.3 轮胎的耐磨耗性能
        1.2.4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轮胎性能的法规要求
        1.2.5 轮胎有限元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沿
        1.2.6 材料配方设计与数学统计工具的结合
        1.2.7 特殊功能性纳米级别填料在轮胎中的应用
    1.3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实验工艺
        2.3.1 胶料混炼小配合工艺
        2.3.2 胶料混炼大配合工艺
        2.3.3 载重子午线轮胎基本生产工艺
    2.4 橡胶测试条件及方法
        2.4.1 混炼胶性能测试
        2.4.2 硫化胶性能测试
    2.5 轮胎性能测试
        2.5.1 滚动阻力测试
        2.5.2 耐久测试
        2.5.3 超负荷耐久测试
        2.5.4 外缘尺寸
        2.5.5 静负荷测试
        2.5.6 印痕(接地压力分布)测试
第三章 载重子午线轮胎静动态特性仿真分析及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几何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3.2.2 材料模型的确定
        3.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3.3 轮胎静特性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3.3.1 静特性分析模型
        3.3.2 静特性分析结果和试验测试对比
    3.4 轮胎动特性仿真分析方法
        3.4.1 滚动阻力分析模型与验证
        3.4.2 磨耗性能分析
    3.5 带束层结构设计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3.5.1 带束层结构设计对比方案
        3.5.2 不同带束层结构对轮胎接地静特性的影响
        3.5.3 不同带束层结构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
        3.5.4 不同带束层结构对轮胎磨耗性能的影响
    3.6 胎冠弧结构设计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3.6.1 胎冠弧设计对比方案
        3.6.2 不同胎冠弧度结构对轮胎接地静特性的影响
        3.6.3 不同胎冠弧度结构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
        3.6.4 不同胎冠弧度结构对轮胎磨耗性能的影响
    3.7 花纹深度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3.7.1 花纹深度设计对比方案
        3.7.2 不同花纹深度对轮胎接地静特性的影响
        3.7.3 不同花纹深度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
        3.7.4 不同花纹深度对轮胎磨耗性能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实验设计的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配方研究
    4.1 引言
    4.2 橡胶体系对胎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4.2.1 实验设计方案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补强体系对胎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4.3.1 炭黑品种对胎面性能的影响
        4.3.2 填料用量对胎面性能的影响
    4.4 硫化体系对胎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4.4.1 实验设计方案
        4.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层状硅酸盐和针状硅酸盐在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层状硅酸盐在轮胎气密层中的应用研究
        5.2.1 相态结构分析
        5.2.2 层间堆砌结构分析
        5.2.3 动态力学热分析
        5.2.4 硫化特性表征
        5.2.5 力学特性表征
        5.2.6 气密特性表征
        5.2.7 小结
    5.3 层状硅酸盐在轮胎胎面中的应用研究
        5.3.1 纳米层状硅酸盐天然橡胶基本性能
        5.3.2 配方设计
        5.3.3 硫化特性表征
        5.3.4 物理机械性能
        5.3.5 耐磨耗和切割性能
        5.3.6 老化后的物理机械性能
        5.3.7 老化后的耐磨耗和切割性能
        5.3.8 成品轮胎试制与室内测试研究
        5.3.9 成品轮胎路试
        5.3.10 小结
    5.4 针状硅酸盐在轮胎胎圈填充胶中的应用研究
        5.4.1 混炼工艺的影响规律
        5.4.2 硫化体系的影响规律
        5.4.3 针状硅酸盐不同用量的影响规律
        5.4.4 滚动阻力性能
        5.4.5 成品轮胎耐久测试
        5.4.6 小结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四、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定义特征的子午线轮胎结构参数化系统的设计[J]. 陶森望,宋健,徐丹丹,李宏玲,董玉德. 橡胶工业, 2021(07)
  • [2]基于ABAQUS 275/70R22.5绿色公交子午线轮胎耐磨性能优化[D]. 李伟.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3]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D]. 徐凯.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265/65R17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研制[D]. 马新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2)
  • [5]新型纤维帘线在半钢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D]. 李大鹏.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滚动轮胎热氧老化过程的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D]. 王安迎.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205/55R16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带束层优化与性能研究[D]. 王宝凯.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子午线轮胎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 杜盟. 厦门理工学院, 2019(01)
  • [9]二次法成型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J]. 李辉,刘琦. 轮胎工业, 2019(10)
  • [10]高性能载重子午线轮胎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D]. 李昭.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