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薄膜论文-成绍鸫,路璐,成晟,沈律康,刘明

自组装薄膜论文-成绍鸫,路璐,成晟,沈律康,刘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组装薄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薄膜,电子显微学,CeO2)x,Pr0.5Ba0.5MnO3)1-x

自组装薄膜论文文献综述

成绍鸫,路璐,成晟,沈律康,刘明[1](2019)在《(Pr0.5Ba0.5MnO3)1-x:(CeO2)x复合薄膜自组装行为的电子显微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组装复合氧化物薄膜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如巨磁阻效应、铁电性、铁磁性等)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此类薄膜中,应变、缺陷和界面在调控薄膜性能方面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材料表征方面,先进电子显微学分析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针对自组装复合氧化物薄膜体系,利用高分透射电子显微/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2](2019)在《利用自组装沉积法制备出柔性液态金属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中的针法是将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插入人体特定深度的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医生在行针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依赖自身经验及手法将针递送至特定的穴位,对于医生的技能要求很严格。客观化和精确化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发展针刺响应的超敏深度传感器对于刻画扎针深度的定量化表征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期刊2019年03期)

孙娟娟[3](2019)在《混合自组装法构建手性向列相结构双响应复合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纳米晶(CNCs)是由纤维素原料经酸水解制备而得。CNCs具有独特的蒸发诱导自组装(EISA)特性,能形成具有手性向列相结构的一维光子晶体,而其重要功能应用都是基于该组装特性。利用CNCs的组装特性及其模板作用可得到诸多的功能性材料,当前已经应用在手性催化、防伪、湿度和光学感应等领域。本论文以纳米纤维素的复合组装及模板作用为基础,构建了对水具有颜色/驱动双响应的功能薄膜。一、Latex/GO/CNCs(LGC)手性向列相结构叁元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对Latex/GO/CNCs叁者混合的水分散体进行蒸发、诱导叁者共组装制备了LGC叁元复合膜。通过一系列的表征证明,该叁元薄膜具有不对称的手性向列相结构。由于CNCs的蒸发自组装特性,导致叁元复合薄膜具有手性向列相结构;由于重力作用与熵效应,在蒸发过程中GO在上层与下层呈现不对称分布。同时GO的掺杂也诱导手性向列相结构的螺距呈现从上到下的梯度变化。二、具有双响应的Latex/GO二元复合膜(LG)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在获得LGC复合薄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碱处理,除去其中的CNCs模板。研究表明,干燥以后的LG薄膜,其手性向列相结构、GO的不对称分布得以保持。薄膜的上下两面的结构与光学性质明显不同,薄膜的柔韧性也极大提高。由于LG薄膜在上下层具有不同的润湿性,导致对水的膨胀程度不同,螺距也同时发生变化,从而发生颜色/驱动的同步响应。叁、通过环氧树脂(ER)、GO、CNCs的蒸发复合组装及碱处理的方法制备了ER/GO(EG)复合薄膜。与LGC体系不同的是,CEG体系中可以加入较大量的GO。最终得到的EG薄膜除了具有类似的颜色变化与驱动响应行为以外,研究也发现随着GO的增加,其驱动响应行为会逐渐消失。然而当加入与LGC体系相当量的GO时,EG薄膜对水可以呈现大尺度响应,弯曲成较为复杂的螺旋状结构。(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2)

张昭[4](2019)在《基于百里香精油微乳液层层自组装微胶囊的淀粉基薄膜的抗菌保鲜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将其应用于食品包装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微胶囊技术与包装技术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利用微胶囊技术对抗菌物质进行包埋,再将微胶囊与聚合物基材混合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包装膜。这种膜能增强活性物质的稳定性,且赋予包装抑菌性和缓释性,向食品中缓慢释放抑菌物质,延长食品货架期。而成膜的聚合物基材中,马铃薯淀粉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再生,以及透明度高、成膜性好等优点,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百里香精油水包油微乳液为芯材,以层层自组装法制备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并以马铃薯淀粉为成膜基材添加百里香精油微乳液或微胶囊作为抗菌剂制备复合薄膜,研究抗菌膜的释放性、抑菌性及对冷鲜肉的保鲜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自乳化法制备百里香精油微乳液,在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前提下,提高百里香精油的装载量。用电导率法、流变法、染色法鉴定微乳结构类型。电导率法预测油渗滤阈值,在拟叁元相图上精确划分出水包油区域。考察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温度和水相对微乳形成的影响,以及微乳液的储藏稳定性,得到水包油区域面积最大,即载油量最高微乳配方为:混合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司班80=2:1(w/w),温度为25℃,水相为去离子水,可得到表面活性剂与油质量比2:1,O/W微乳区域面积最大为3.679%,微乳粒径为11 nm-14 nm。2.以最大O/W微乳区面积配方制备的含水量为80%的微乳液为芯材,以微胶囊包埋率、产率、精油含量为指标,优化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旨在得到性质稳定且优良的微胶囊。得到微胶囊壁材壳聚糖季铵盐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25 mg/mL和1.0 mg/mL,壁材pH为6.5,壁材NaCl浓度为0.1 mol/L,组装温度为30℃,固化剂2.5%(m/v)戊二醛溶液体积分数为制备微胶囊溶液总体积的6%,在4℃下固化2 h。通过正交实验验证最佳条件下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1.35%,产率为84.79%,百里香精油载油量为0.056μL/mL。3.以马铃薯淀粉为成膜基材,添加百里香精油微乳液或微胶囊制备得到活性复合薄膜。研究膜的释放性质,在PBS/乙醇=4:1(v/v)的释放介质中,含有5%精油、微乳液、微胶囊的淀粉膜在20 h时的累积释放速率分别为96.53%、56.71%、41.83%,说明百里香精油微乳液膜与微胶囊膜有一定的缓释效果。4.研究复合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发现PE膜与马铃薯淀粉膜对供试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微乳液膜与微胶囊膜的抑菌效果随微乳液或微胶囊浓度增大而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大肠杆菌。且微乳液膜抑菌效果强于微胶囊膜。5.将复合膜包裹冷鲜肉,探究其对冷鲜肉pH、色泽、感官和菌落总数的影响。在0-4℃贮藏下,百里香精油微乳液膜及微胶囊膜对冷鲜肉有着较好的保鲜作用,总体保鲜效果为空白<PE膜<2.5%微胶囊膜<2.5%微乳液膜<5%微乳液膜<5%微胶囊膜,但复合膜对冷鲜肉的红度值影响不大。相较于微乳液膜,微胶囊膜缓慢释放百里香精油的作用更加持久有效。所制备的复合膜中,含5%(v/v)微胶囊的马铃薯淀粉基薄膜对4℃贮藏下冷鲜肉的保质期可达14 d左右,而对照组和PE膜组的保质期分别为6 d和10 d。(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满月错[5](2019)在《PS-b-PAA自组装行为及其复合薄膜的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嵌段共聚物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结构不同的聚合物链通过共价键或其它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大分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属于一类特殊的嵌段共聚物,类似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有着丰富的自组装行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复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因此许多研究都集中在聚集体的组装方法和形态控制上。影响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因素有多种,如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浓度、其它物质的加入、温度和溶液的pH值等。毋庸置疑的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是影响其自组装行为最为本质的因素。纳米粒子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常由于聚集而失活,因此它们通常被固定在基质上或者基质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具有高稳定性和多样的自组装结构等优点,被选作是沉积纳米粒子的良好的基质。本论文以聚苯乙烯-嵌-聚丙烯酸(PS-b-PAA)的DMF/CHCl3的混合溶液作为下相,金属盐溶液作为上相,利用穿越界面的物质转移引起的自发乳化使上相和下相分别形成了水包油(O/W)和油包水(W/O)的乳液,讨论了分子结构、金属离子浓度和金属离子种类对聚合物分子在这两种乳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和形成的聚集体的形貌影响,探讨了其形成机理;同时,设计和制备了具有高催化活性和良好稳定性的异质催化剂。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疏水/亲水嵌段比率对PS-b-PAA自组装的影响探讨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嵌段比的PS-b-PAA在跨越液/液界面自发乳化形成的O/W、W/O乳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获得了多种聚合物与金属离子自组装形成的聚集体,包括微胶囊、球形胶束、棒状和盘状胶束、囊泡和内部微相分离的颗粒。这些结构在乳液液滴或连续相中形成,并进一步在气/液界面或平面液/液界面处吸附形成了薄膜。进一步地,讨论分子结构、金属离子浓度和金属离子种类对聚合物分子自组装行为和聚集体形态的影响,以及这些复合结构对水溶液中硝基芳烃的氢化表现出的催化特性。2液/液界面上形成的PS-b-PAA/Cu二维纳米花复合薄膜:一种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异相催化剂设计和制备具有高催化活性和良好稳定性的异相催化剂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中,通过一个界面吸附和自组装过程,在平面液/液界面形成了由独特二维纳米花结构组成的Cu/PS-b-PAA复合薄膜。纳米花由厚度为约10 nm的纳米片组成。纳米片具有层状结构,该层状结构由疏水性PS的内层和亲水性PAA的两个表面层组成,Cu粒子均匀地分布在两个表面上。该复合薄膜对水溶液中硝基苯胺(p-NA)的还原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速率常数达到396.45 s-1g-1。此外,该复合纳米花组成的薄膜还展现出很好的稳定性和再循环性,在15个连续循环中,其催化速率常数和转换效率没有任何变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9)

曾礼娜[6](2019)在《基于纳米梳效应构筑单轴取向纳米线自组装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线是构筑新一代高级材料的重要基础单元.有序排列的纳米线薄膜能够将纳米线一维物理特性转换成宏观的各向异性,从而在面内表现出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在传感器、微电子、光电转换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长径比较大的纳米线极易发生缠绕,很难获得高度取向的有序排列.虽然科学家(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徐亚,刘志会,王世敏,万丽[7](2019)在《MABiI_3钙钛矿中间体自组装制备MABiI_3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不断发展,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光电转化效率(PCE)已达到了24.2%,但是铅基钙钛矿毒性大,稳定性差,因此无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也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铋基钙钛矿与铅基钙钛矿相比,毒性小、稳定性好,但是PCE很低,有研究表明~([1, 2])通过改善钙钛矿薄膜质量可以提高其性能。在改善薄膜质量的方法中,利用甲胺气体的作用来辅助钙钛矿结晶的熏蒸方法~([3-5])较好的提高了钙钛矿薄膜质量。在此工作中,我们采用甲胺气体熏蒸剥离叁维MABiI3(MBI)单晶,形成低维MBI钙钛矿中间相,随后将油状液相的MBI钙钛矿中间相分散到乙腈(CAN)中,通过旋涂法制备MBI薄膜,最后制备成器件。并初步探究了PEG掺杂和不掺杂MBI钙钛矿中间相自组装制备的薄膜性能以及传统溶液法制备的MBI薄膜的性能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通过MBI钙钛矿中间相自组装制备的薄膜不再是片状晶体,而是类似铅基薄膜的块状晶体,并且具有高度的致密性,薄膜的形貌得到了极大的优化,针孔缺陷几乎消失。微量PEG掺杂后,器件的PCE由0.036%提升到0.121%。(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5)

闫东鹏[8](2019)在《稀土配合物微纳光子学与自组装薄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超分子稀土配合物材料因其结构可调,发光颜色丰富,易于加工,利于实现柔性化等特点,吸引了各国学者的研究兴趣。我们将介绍近期基于稀土配合物发展微纳光子学,如圆偏振和光波导材料,自组装超薄膜,以及无机有机杂化方法实现长寿命室温磷光的一些具体例子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1-5])(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刘雷[9](2019)在《在Cd基底上制备红荧烯自组装和单斜相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纳米材料的研究正在全面的展开,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对电子器件行业有着极强的应用。目前的有机材料是纳米材料中较热门的话题。有机材料比传统材料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能耗更低、传输速度更快、体积更小等。但是有机材料在当下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使用寿命、制作工艺等。我们实验室主要是研究有机薄膜的生长机制和薄膜的表面性质。而且当前Rubrene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及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现在的薄膜生长的控制在工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其条件的探究也一直是实验室工作的重点。但长出优良的薄膜也要有较好的仪器来测量,我们实验室使用的是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能够提供实空间下的原子量级的分辨图,而且还可以得到局域电子态密度。扫描隧道显微镜在观测半导体衬底上生长的薄膜的形貌和一些金属的形貌效果较好,目前很多小组都在Ag、Cu、Pb、Bi、石墨等衬底上进行样品的生长和观测。我们实验室也曾经Bi、Cd等衬底上生长了并五苯、酞箐铜(CuPc)、酞箐钴(CoPc)等有机材料,并得到了不错的结果。本文生长样品的方式是有机分子束沉积,首先在Si(111)-7×7衬底上,高温生长出较平整的Cd薄膜,一般生长得到的Cd薄膜都控制在15层到20层之间,这样的层数能够让表面更加平整,也有利于STM的形貌表征。并借助STM观测Cd薄膜在Si(111)上的原子尺度下的表面成像和形貌的平整程度。再在Cd(0001)薄膜表面生长一定量的rubrene分子,我们将衬底保持在低温的环境下,首先沉积少量的红荧烯分子时发现了红荧烯单体,红荧烯单体是侧躺在Cd(0001)表面的,且发现红荧烯单体具有手性特征。在继续增加红荧烯的覆盖度时,通过LT-STM观测到红荧烯的单层结构,此结构下的红荧烯分子的形貌十分依赖偏压,不同偏压下的结构差别较大。当我们继续扫描时,我们观测到红荧烯的其他单层结构,红荧烯单层结构以鱼鳞状排布,而且在不同区域进行扫描,我们发现了一些很奇特的结构,各个形貌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有的我们无法解释清楚。当增加覆盖度到1.5ML时,我们得到日本物理方面的工作者Obata等人在2013年时预测的结果。该小组通过CONFLEX程序计算预测得到红荧烯单斜晶体单斜相Ⅰ,该小组预测得到的红荧烯晶体按稳定性高低依次为正交相、叁斜相,单斜相Ⅰ,单斜相Ⅱ,通过实验也验证了红荧烯的正交相,叁斜相,单斜相Ⅱ,唯独第叁稳定的单斜相Ⅰ没有得到验证。我们在低温生长并控制生长的速率的情况下得到了红荧烯单斜晶体Ⅰ,这与Obata预测的结构和晶格常数符合的较好,此结构通过STM观测,红荧烯分子是以一个苯基和并四苯的一端为支点,且红荧烯分子以”面对面”的π堆积方式平行排列。在此覆盖度下,我们还发现了一种结构,该结构是一种链状结构,与红荧烯分子结构对比,我们发现该分子是以两个苯基为支点。站立在衬底表面。(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1)

石明霞[10](2019)在《并五苯分子的手性自组装和单层薄膜的结构相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多并苯分子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备受各界研究学者的极大重视与青睐。尤其是并五苯(PEN)分子,作为一种典型的有机半导体分子,由于其薄膜在有机器件中展现出很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因此在有机电子学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作为一种先进的表面分析仪器,不仅能够获得原子尺度上的材料的空间信息,还可以操纵表面的单个原子、分子以及纳米结构。本文中我们通过有机分子束沉积法与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同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研究了PEN分子在Cd(0001)基底表面上的吸附方式和生长以及二维自组装。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改变退火温度,PEN分子单层会发生叁次温度诱导的结构相变。我们将PEN分子在室温条件下沉积在Cd(0001)基底表面。当PEN分子覆盖度远小于1 ML时,由于分子在基底表面表现出很高的迁移率,在扫描过程中分子与针尖频繁地碰撞,致使单个PEN分子很难被STM清晰地成像,此时在基底表面上出现了许多模糊的特征,就像气体一样,这表明PEN分子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弱。然而随着PEN分子覆盖率的逐渐增大,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同时分子在基底表面的迁移率也渐渐下降。当PEN分子的覆盖度达到1 ML时,PEN分子在Cd(0001)基底表面随机排列形成杂乱无序的单层薄膜。为了获得PEN分子的长程有序的二维自组装结构,对PEN分子无序单层实施热退火处理。热退火效应不仅可以消除薄膜中的应力而且还会增大分子的振动能量,进而降低分子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这有利于分子薄膜的有序生长。首先,在320 K条件下退火,在PEN分子单层中发生了由无序-有序的结构相变,其中交叉排列的两类不同取向的线性分子直链自组装形成长程有序的鲱鱼骨(herringbone)结构。其次,继续将退火温度提高至350 K,鲱鱼骨结构转变为手性叁叶草结构,叁个PEN分子二聚体排列成手性风车结构,该结构是一种从未被报道过的新结构。手性叁叶草结构的形成可归结为偶极相互作用和分子间的π-π作用相互竞争的结果。最后,进一步将退火温度提高至400 K,手性叁叶草结构会转变为普通的密排砖墙(brick-wall)结构。通过测量PEN分子单层薄膜的扫描隧道谱(9?(9(1,发现PEN分子自组装单层的最高占有能级HOMO(-1.3 eV)和最低未占有能级LUMO(+1.4 eV)之间的能隙为2.7 eV。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我们发现平躺在Cd(0001)表面的单个PEN分子两侧的电荷密度均增加,且沿长轴方向的分子两端的电荷密度的变化相反,这表明吸附后的PEN分子带有电偶极矩。特别奇特的是,在源自STM针尖电场的驱动下,PEN分子的手性叁叶草结构的手性能够从一个对映体转换到另一个对映体。尽管仅在一个点处施加电压脉冲,但是整个畴区的手性都发生了改变。通过实验统计分析,发现左右两种异构体具有相同的手性转换概率。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和控制自组装结构中的组织手性是很重要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1)

自组装薄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中的针法是将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插入人体特定深度的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医生在行针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依赖自身经验及手法将针递送至特定的穴位,对于医生的技能要求很严格。客观化和精确化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发展针刺响应的超敏深度传感器对于刻画扎针深度的定量化表征有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组装薄膜论文参考文献

[1].成绍鸫,路璐,成晟,沈律康,刘明.(Pr0.5Ba0.5MnO3)1-x:(CeO2)x复合薄膜自组装行为的电子显微学研究[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2]..利用自组装沉积法制备出柔性液态金属薄膜[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9

[3].孙娟娟.混合自组装法构建手性向列相结构双响应复合薄膜[D].齐鲁工业大学.2019

[4].张昭.基于百里香精油微乳液层层自组装微胶囊的淀粉基薄膜的抗菌保鲜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9

[5].满月错.PS-b-PAA自组装行为及其复合薄膜的催化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

[6].曾礼娜.基于纳米梳效应构筑单轴取向纳米线自组装薄膜[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徐亚,刘志会,王世敏,万丽.MABiI_3钙钛矿中间体自组装制备MABiI_3薄膜[C].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8].闫东鹏.稀土配合物微纳光子学与自组装薄膜研究[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9].刘雷.在Cd基底上制备红荧烯自组装和单斜相薄膜[D].西南大学.2019

[10].石明霞.并五苯分子的手性自组装和单层薄膜的结构相变[D].西南大学.2019

标签:;  ;  ;  ;  

自组装薄膜论文-成绍鸫,路璐,成晟,沈律康,刘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