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探究不同品种名优绿茶各理化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各组分与绿茶品种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不同绿茶品种的代表性成分,本文以安吉白茶、碧螺春、龙井三种不同品种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福林酚比色法、茚三酮比色法和GC-MS联用测定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通过相对含量对三种名优绿茶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绿茶理化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茶多酚、酚氨比、抗坏血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均有显著差异性(P <0.05),且对三种绿茶感官品质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酚氨比(r=-0.942)、抗坏血酸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0.955)。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成分繁多复杂,且不同成分对茶叶的香气有不同的香气贡献。实验提取了20种共同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酮类和醛类化合物大部分具有花香和清香等香型特征,在绿茶成分中含量较高。因此,确定茶多酚、酚氨比、抗坏血酸、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和20种共同挥发性成分种物质作为与绿茶品质密切相关的"标识因子"。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海利,杨秀芳,孔俊豪,成玉梁,谢云飞,姚卫蓉,郭亚辉,钱和
关键词: 名优绿茶,理化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相关性,标识因子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1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江南大学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40080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8_1785)
分类号: TS272.7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9.18.035
页码: 217-223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529K
下载量: 442
相关论文文献
- [1].名优绿茶 太白银针[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20)
- [2].针芽形名优绿茶全程连续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工艺技术与实践[J]. 中国茶叶加工 2016(06)
- [3].标准化加工是名优绿茶的发展方向[J]. 中国茶叶加工 2012(03)
- [4].浅谈名优绿茶的品质要求与制作工艺的关系[J]. 福建茶叶 2009(02)
- [5].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技术[J]. 中国茶叶 2018(06)
- [6].名优绿茶连续自动生产线加工工艺与设备配置[J]. 中国茶叶加工 2016(03)
- [7].浅析名优绿茶感官审评的方法[J]. 广东茶业 2008(06)
- [8].我国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的意义与实现路径[J]. 中国茶叶 2018(01)
- [9].名优绿茶嫩芽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 [10].浅谈名优绿茶加工品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广东茶业 2012(03)
- [11].名优绿茶标准化加工技术研究[J]. 宜宾科技 2011(02)
- [12].河南信阳地区扁形名优绿茶机制工艺探讨[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07)
- [13].关于名优绿茶采摘合理性的再思考[J]. 中国茶叶 2010(04)
- [14].名优绿茶储藏技巧[J]. 农家致富 2012(12)
- [15].浙江省名优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建设现状及示范线设计特点[J]. 中国茶叶 2014(09)
- [16].福建的名优绿茶[J]. 茶道 2020(04)
- [17].试论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问题[J]. 中国茶叶 2011(05)
- [18].名优绿茶的储藏技巧[J]. 农村百事通 2010(05)
- [19].谈谈名优绿茶的摊放与设施摊放[J]. 中国茶叶 2009(12)
- [20].机采叶名优绿茶加工连续化生产线[J]. 中国茶叶 2018(09)
- [21].泾县名优绿茶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J]. 茶业通报 2011(02)
- [22].河南省2009年大别山地区名优绿茶优质高产协作示范活动取得成效[J]. 河南农业 2010(01)
- [23].浅谈如何提高夏秋名优绿茶品质[J]. 蚕桑茶叶通讯 2010(02)
- [24].浅谈如何提高夏秋名优绿茶品质[J]. 广东茶业 2009(04)
- [25].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加工技术[J]. 福建茶叶 2008(03)
- [26].机采叶名优绿茶初加工技术[J]. 中国茶叶 2018(08)
- [27].名优绿茶机械的使用和维修[J]. 农业装备技术 2015(03)
- [28].不同保鲜处理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5)
- [29].浅议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问题[J]. 中国茶叶 2011(09)
- [30].典型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