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山花儿会论文_吴彦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老爷山花儿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山花,老爷,大通,花儿,通县,民间,建平。

老爷山花儿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彦博[1](2013)在《老爷山花儿会的历史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处河湟谷地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依祁连山余脉达坂山,南靠省会西宁市。在这片热土上,汉、回、土、藏等众多民族世代和睦相处,共同孕育、繁荣了“花儿”这一灿烂的地域文化。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河湟花儿”的发祥地之一,享有“花儿之都”的美誉。2000年,(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13-10-18)

李言统[2](2013)在《“非遗”保护下花儿表演的实践调研——以第叁届大通老爷山花儿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儿会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事项,它引起的社会群体联动效应日益彰显,尤其在当下"非遗"保护的大旗下,花儿会的作用为社会广泛关注,但是,花儿会生态的急剧变化已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事实。本文以2012年6月青海大通举办的第叁届老爷山花儿会为例,从政府作为、花儿生态的篡改、歌手和听众的关系、花儿群体的萎缩等方面,论述了"非遗"保护下花儿表演在当下的存活现状以及保护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研究》期刊2013年03期)

耿国彪,张子元[3](2013)在《雪域高原 花儿飘香——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大通暨第四届中国青海大通老爷山花儿会隆重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缤纷七月,大美青海,油菜飘香,蜂飞蝶舞。"迷人的花儿,在六月里开放,美丽的姑娘们来到阿哥身旁,羞涩的笑脸,像彩云一样,手牵着手在这翠峦的地方……"又到一年六月六,花儿放歌老爷山,整座大通县城再次成为"花儿"的海洋。然而,今年的花儿会与往年不同,浓浓的花儿文化氛围中伴随着坚定的绿色发展理念。本届花儿会开幕式的舞台搭建在青海省大通县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康乐村的一片油菜地里,金黄的油菜花为花儿会增添(本文来源于《绿色中国》期刊2013年14期)

赵维[4](2010)在《大通县举办2010中国·青海首届老爷山原生态花儿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弘扬大通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通老爷山花儿会"的民间文化艺术风采,打造大美青海璀璨的优秀文化旅游品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将于农历六月初二至初七日(7月13日18日),在大道老爷山举办2010中国青海首届老爷山"六月六"原生态花儿会。(本文来源于《雪莲》期刊2010年04期)

苏建平,包正礼[5](2010)在《老爷山花儿会实现综合收入3572.32万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苏建平 通讯员/包正礼) “人间六月芳菲尽,大通花儿始盛开”。来自省内外的游人和花儿爱好者,摩肩接踵地欢聚在老爷山上。“六月六”期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区旅游人数为22.33万人(次),门票收入51.2万元,实现综合收入3572.32万元,同比增长21%和27%。(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10-07-22)

萧柳,赵统云,李国昌[6](2010)在《“花儿”芬芳 情浓醉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带着青海花儿特有的热忱与激情向世人展露大美青海的灵秀与魅力,7月13日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沉浸在一派热烈的节日气氛中,各条街道披红结彩,一条条高高悬挂的巨幅标语传递出大通人渴望发展的雄心与信念。就在今天,以“2010中国·青海首届老爷山花儿会”为媒,大通(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10-07-14)

段珍莲[7](2010)在《浅谈大通“花儿”与老爷山花儿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通是"花儿"的故乡"花儿"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歌形式,历来深受汉、回、土、藏等各族人民的喜爱。她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在大通这片高天厚土上,说起"花儿"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五六岁孩童都会唱两句。近年来,在县文化部门的正确引导下,"花(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期刊2010-06-10)

盛鸿斌[8](2009)在《老爷山花儿会音乐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爷山,又名"元朔山",位于青海省大通县桥头镇东侧的北川河畔,面积约2.5平方公里,山顶海拔高度2928米,相对高度486.5米。山顶有太元宫(即关帝庙),故俗称老爷山。老爷山花儿会与其它花儿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我们已知,大多数花儿会的会场(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2009年06期)

靳宏,盛鸿斌[9](2006)在《老爷山花儿会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作为自然条件的“农时”和作为社会条件的宗教活动,是形成老爷山花儿会的重要原因。受地理、气候影响,农历六月初,正是当地两忙之间的“农闲期”,人们有出去感知自然,娱乐休闲的愿望和时间,而此时六月六朝山会的举行,为人们到老爷山,起到了“诱利”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2006年04期)

盛鸿斌[10](2003)在《老爷山花儿会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儿”(Huaer)是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花儿会”则是花儿歌手们对歌、竞歌的舞台,也是劳动人民农闲时集会、休闲娱乐的场所。在众多花儿会中,老爷山花儿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儿会文化。本文目的即是对这一文化现象及其与之相关的诸音乐形态进行客观的描述和主观的解释。 本文结构共有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考证老爷山花儿会渊源,通过大量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花儿会形成于清朝末年。第二部分,重点描述花儿会上常见的几种音乐形态和民间仪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认为现代文明对民间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并在其影响之下新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也在酝酿和形成之中。第叁部分是对流行于该地区的花儿音乐,从调式音阶、旋律形态、节拍节奏、曲式结构方面做具体的分析,并得出叁个等级的九个特性音调,是形成花儿风格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3-06-01)

老爷山花儿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花儿会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事项,它引起的社会群体联动效应日益彰显,尤其在当下"非遗"保护的大旗下,花儿会的作用为社会广泛关注,但是,花儿会生态的急剧变化已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事实。本文以2012年6月青海大通举办的第叁届老爷山花儿会为例,从政府作为、花儿生态的篡改、歌手和听众的关系、花儿群体的萎缩等方面,论述了"非遗"保护下花儿表演在当下的存活现状以及保护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老爷山花儿会论文参考文献

[1].吴彦博.老爷山花儿会的历史渊源[N].青海日报.2013

[2].李言统.“非遗”保护下花儿表演的实践调研——以第叁届大通老爷山花儿会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3

[3].耿国彪,张子元.雪域高原花儿飘香——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大通暨第四届中国青海大通老爷山花儿会隆重举行[J].绿色中国.2013

[4].赵维.大通县举办2010中国·青海首届老爷山原生态花儿会[J].雪莲.2010

[5].苏建平,包正礼.老爷山花儿会实现综合收入3572.32万元[N].青海日报.2010

[6].萧柳,赵统云,李国昌.“花儿”芬芳情浓醉人[N].青海日报.2010

[7].段珍莲.浅谈大通“花儿”与老爷山花儿会[C].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2010

[8].盛鸿斌.老爷山花儿会音乐形态研究[J].人民音乐.2009

[9].靳宏,盛鸿斌.老爷山花儿会渊源[J].中国音乐学.2006

[10].盛鸿斌.老爷山花儿会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悠然而作家钟南则从现代视角写出了花儿民和土族纳顿现场

标签:;  ;  ;  ;  ;  ;  ;  

老爷山花儿会论文_吴彦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