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建设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

路桥工程建设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

(山东省滨州公路工程总公司,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在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两端路堤联接的路桥过渡段,路基、桥涵常因不均匀沉降而出现台阶,当此台阶达到一定数值,会使行车产生明显的颠簸跳动。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在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两端路堤联接的路桥过渡段,路基、桥涵常因不均匀沉降而出现台阶,当此台阶达到一定数值,会使行车产生明显的颠簸跳动。由于车辆荷载的作用,一般的台阶呈现中间低两边略高的形态。桥涵两端台阶的产生和形成,使车辆的行驶速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着手研究。

1路桥过渡段产生沉降差的原因

1.1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不佳

在桥头,由于存在软土地基,因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图的设计对地基的探测和物理力学性质研究不全面,造成桥头路基处治遗漏或采取的处治方法不当。间或采用的软土地基处治理论计算方法和地基的实际情况有差距,使软土处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能满足《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是桥台台背路堤施工时填土压实度不足,雨水侵蚀造成路堤填土流失和强度降低,这是路堤沉降的主要原因

1.2过渡段填料压缩变形

如何减小过渡段填料的塑性变形是解决过渡段沉降差的重要因素。在施工期间,伴随着压实设备的反复碾压,填料颗粒间的孔隙不可能完全消除。线路通车后在车体载荷和填料自重的作用下,填料逐渐被压缩,孔隙率继续减少,故而还会发生塑性变形。不同性质的填料产生的沉降大小亦不相同。在相同的压实标准下,强度低、刚度小的填料较强度高、刚度大的填料产生的压缩变形大得多,因此,过渡段中应使用强度高、刚度大的优质填料,如级配良好的级配粗粒料或素混凝土等。

1.3施工技术原因

一般工程的施工,往往构造物下部先行施工,待桥台工程完工后,再进行桥台后路基的填筑。但一般路段的施工大部分是路基先成型,过渡段的填土施工安排在施工工期的尾部。一方面为了赶工期,填土的压实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使填土本身出现过大的沉降变形;另一方面,由于桥头路基位置特殊,桥台背后填料往往会由于作业面狭窄而压实机械压实不到位,压实质量下降。

2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针对路桥过渡段沉降差的原因,并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2.1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堤填料的选择

对于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选择适当的施工路段的填料是非常必要的。要将各种土壤作进行比试验,并从实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从中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过渡段路堤的填料。通常采用砂类、渗水性土等这样的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的材料作为填料。

2.2路桥过渡段路面的搭板设置

采用桥头搭板来防止桥头跳车现象是目前一种比较常见的处治方法。路桥过渡段搭板的设置方法有三种:

第一,根据搭扳长度量范围、车辆荷载量,以及过渡段路面的弯沉变化来设置路桥过渡阶段搭板,但这种方法实际施工困难极大。

第二,对路桥过渡段采取分段设置搭板的方式,达到逐渐过渡的效果。这样既克服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又有效地解决了刚柔过渡的问题。

第三,采用预留反向坡度,即搭板与桥台连接处标高一致,而与路面连接端则高于设计标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坡度大小根据路桥之间的沉降差而定。此法的关键在于考虑路桥过渡段纵断面平顺的前提下,确定沉降差和预留反向坡度。

2.3巧用土工格网加筋

利用土工加筋处治桥头跳车,土工网铺网长度由下而上按1:1的坡率增加,最上一层不宜小于9m,铺面层间距以50cm左右为宜,土工网格应张拉锚固于桥台背,填土的压实度以85%~90%比较有效。填料以砾石土、碎石土为宜;同时,土工隔网必须具有较高的抗拉刚度。土工网对于减小由于桥头压实度偏低造成的附加变形较为有效,其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好情况下的桥头跳车处理。目前,设计部门较多采用的是将搭板与土工格栅加筋结合的方式处治桥头跳车。

2.4地基处理

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对软基处理目前国内已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通常采用桩基础。如果在相当厚的软土层修筑高路堤,则软土会因回填材料的质量而向侧向挤动并对基桩施加很大的力。这将损坏支座、伸缩缝,有时还会损坏桥面和桥台。为了避免不正常的位移的出现,必须减轻回填材料或者增强地基土,或用基桩达到抵抗侧向流动的强度。

2.5做好排水设计

路桥过渡段内要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以防止施工中雨水的流入,对已有的积水应挖沟或用水泵进行排水。在过渡段填筑前,应在原地基土拱上设置泄水孔。还要对基底做必要的处理,在土拱上挖一条成双向坡的地沟,然后在台背全宽范围内满铺一层隔水材料,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的硬塑料管,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伸出路基外,然后在硬塑料管四周填筑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再分层填筑过渡段透水材料,直至基床表层底面。

2.6加强压实要求

台背路堤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土,分层填筑过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其施工顺序为汽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或凉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既要保证压实度,同时又要注重不损伤台身,具体要求为: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根据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除对台背路堤填土与路基土方连接处必须加以振动,增强碾压效果外,桥台四周采用不振动静压,并慢速碾压,以免损伤桥台。

2.7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

对于地下处治方案,应注意段间的缓和过渡,以减少段间的差异沉降。由于不同的结构型式,从桥台刚度大的混凝土结构逐步过渡到柔性的填土路基结构和沥青砼路面结构,其强度不一致。因此,软土地基处治时,各段不同强度之间需设置强度过渡段。同样,地面上的路堤,亦需要设置强度过渡段。一般要求在刚性桥台和柔性路堤之间要加50m的强度渐变段,最低长度不得小于30m,使用不同的级配填料,确保路堤强度过渡。如果桥头引道不存在软土地基,若路桥过渡段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为5cm,沉降坡差按0.4%控制,则强度渐变段长度应大于13m。

3结束语

总之,桥头跳车现象,是路桥工程中一个重要而又突出的问题。要减少或消除路桥“桥头跳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查桥头路堤的地质和水文,及路堤所处环境,考虑路堤填筑高度、公路等级,结合公路经济技术指标,做好路桥过渡段地基处治,结构设计,加强控制过渡段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及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就能减少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轻甚至避免桥头跳车现象,提高道路行车舒适性及公路建设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杰:《路桥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措施》,《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年12期。

[2]朱峰:《路桥工程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李立艳:《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知识经济》,2010年第14期。

标签:;  ;  ;  

路桥工程建设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