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生代敦化—密山断裂大规模左旋平移及其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金磊[1](2021)在《吉林省西岔金银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岔金银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胶辽吉造山带,它的东部为太平洋板块,北部为西伯利亚板块。研究区在元古宙受到辽吉洋构造演化的制约,在中-新生代遭受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影响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具有复杂的构造格局和成矿作用。西岔金银矿矿区出露的地层是古元古代集安群荒岔沟组和蚂蚁河组,其中荒岔沟组是一套以含石墨为特征的变质岩岩系,而蚂蚁河组以含有硼为特征,两者之间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矿区内受到郯庐断裂带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与分布。区域内发育有多期岩浆岩侵入体,岩性主要是闪长岩、斑状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其中与西岔金银矿密切相关的是正长斑岩。矿区矿体主要由6条由金银矿体和4条铅银矿体组成。矿石主要由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少量隐爆角砾岩型三种类型组成。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银、银金矿、毒砂和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碳酸盐岩等。矿石结构主要为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和细脉浸染状构造。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和碳酸岩化。成矿期可以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又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三个阶段。此外,在矿区荒岔沟组地层内可见有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条带状矿化。三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主成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温度主要集中于220℃~250℃,盐度为9-16wt%Na Cl,密度为0.84~1.0g/cm3,总体属于中温、低盐度和低密度流体。成矿压力为19.6–34.6MPa,成矿深度在1.96–3.46km之间。激光拉曼实验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以H2O和CH4为主。C-O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主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石英LA-ICP-MS分析显示,主成矿阶段显着增加的元素以Au、Ag、Cu、Pb、Zn等为主,还相伴有Sb和Bi元素,表明主成矿阶段大量成矿物质的卸载。三个阶段的石英中S含量基本没有变化,这表明主成矿阶段的载金矿物除了硫化物以外,可能还有碲化物和铋化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石英LA-ICP-MS以及C-O同位素的综合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在主成矿阶段流体中成矿物质大规模卸载沉淀,流体演化到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S同位素显示δ34S平均值为5.45‰,主体在岩浆来源硫范围之内,暗示成矿物质主要起源于深部岩浆。通过对西岔金银矿区荒岔沟组变粒岩和正长斑岩时代及成因等研究,认为荒岔沟组的矿化形成于2157Ma,其成因与辽吉洋俯冲引起的强烈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有关;西岔金银矿的成矿时间应略晚于正长斑岩的侵位时间(121Ma),处于古太平洋板块大角度转向导致的构造体制转换时期(由伸展转向挤压),矿床类型属于受到构造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
王斌[2](2021)在《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文中指出松辽盆地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白垩纪时期最大的陆相湖盆沉积单元,也是白垩系陆相地层和地质记录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松辽盆地深部断陷地层中商业油气流的发现,以及盆地内近年来较高频率地震活动的发生,使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地壳深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与矿产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灾害机理研究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参数。在深入认识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研究该区现今地应力环境及其分布特征,对于深入理解该区的地球动力学控制因素及深大断裂活动对该区应力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特征、构造分区、地震活动性、岩石圈动力学背景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method,简称ASR法)成功获得了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近7 km深度的三维地应力状态。分析了松辽盆地深部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并依据松辽盆地及邻区纵向地壳结构特征、横向构造分区及深大断裂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线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ANSYS通用模拟软件,以松科二井深部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及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作为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开展了松辽盆地及其邻区现今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得到了松辽盆地及邻区在现今地球动力学背景下水平主应力大小、方位等,分析和探讨了研究区深大断裂带对应力场特征的影响,以及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形成的原因。通过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利用ASR(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对松科二井深部岩芯进行地应力测试,获得了松辽盆地深部(6~7 km)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在沉积盖层火石岭组6296 m~6335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近垂直,中间和最小主应力近水平,为正断层应力环境,与沉积盖层内利用地震反射剖面观测到的许多高角度正断层的发育相吻合。在基底6645 m~6846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倾角均小于40°,为走滑兼逆冲的应力环境,与钻孔附近区域浅源地震(7~15 km)的震源机制解应力状态一致,即松辽盆地沉积盖层和基底存在显着的应力状态差异,沉积盖层的伸展应力状态可能说明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沉积盖层应力状态的影响是有限的,保留了原来断陷期的正断应力环境,基底现今应力状态则显示了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现今构造运动具有较密切的成生联系。2、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在0~35 km地壳深度范围内,松辽盆地及邻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7.20~1027.0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3.00~994.00 MPa,垂向应力大小为7.83~1130.00 MPa。3个主应力在0~35 km深度范围内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并且在0~7km深度范围内为σv>σH>σh,属于正断型应力状态,与实测得到的应力状态一致;7~35 km深度范围内为σH>σv>σh,表现为走滑兼逆冲应力状态,与松辽盆地内部的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所反演的应力状态一致。松辽盆地及邻区地壳深度内最大主应力方位在地壳深部和浅部差异不大,除华北地块北缘及兴安地块部分区域主压应力方位为NWW向外,其他构造单元内大部分区域现今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向。受各次级地块内地壳物性参数差异性以及断裂带的影响,松辽盆地及邻区各构造单元主应力大小分布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表现出差异性,在较稳定的次级块体内部主应力大小分布较为相似,表现为主应力大小在相同的深度范围内趋于稳定。3、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作为动力边界条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地应力特征与深大断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郯庐断裂带北段的依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在NE走向的郯庐断裂带上,其剪切分量和正向挤压分量引起郯庐断裂带的右旋走滑和逆冲活动,因此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到欧亚板块形成的挤压作用下,并被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右旋走滑所影响。
薛昊日[3](2020)在《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吉林省地处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及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共同影响区域,区内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形成了大量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这些岩体中孕育着一批铜镍硫化物矿床,其中红旗岭、赤柏松等大中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的发现,奠定了吉林省镍资源大省的地位,为国家镍资源保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吉林省在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中并无重大找矿突破,这表明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及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程度上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成岩成矿岩体年代学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等,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严重制约着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文以现代成矿理论为基础,野外勘查调研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探讨不同时期地球动力学演化,综合分析研究典型矿床,通过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为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系统的总结了吉林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认为其经历了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形成与演化,古元古代辽吉洋构造演化,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构造域的发展与演化及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2.通过地质学及年代学研究,将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5个阶段:(1)新太古代晚期(25892398Ma),代表岩体有荏田6号、9号岩体,小陈木沟含矿岩体,新太古代晚期发生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闭合后的造山伸展环境是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形成的主要地球动力学背景;(2)古元古代中期(22371820Ma),代表岩体有赤柏松1号岩体,形成于辽吉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3)中元古代中期(1200Ma),代表岩体有汉阳沟岩体,其所在的龙岗地块在中元古时期处于强烈的伸展环境,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时限相对应;(4)中晚三叠世(245206Ma),代表岩体有漂河川4、5号岩体、长仁-獐项5、6、11号岩体、西北岔115号岩体以及石人沟含矿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5)早侏罗世(191175Ma),代表岩体有福洞15、26号岩体,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弧后伸展环境的产物。3.通过对吉林地区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认为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原生岩浆起源于受地壳混染或流体交代的亏损型地幔,在熔融期重力分异作用明显,矿石中存在的角砾,代表其形成于动荡的岩浆环境之中,通过年代学研究,该矿床为全国最古老的铜镍硫化物矿床(2589±10 Ma)。对成矿时代争议较大的赤柏松铜镍矿进行矿床成因分析研究,通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确定该矿床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2237±62 Ma),属于熔离-贯入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对红旗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石人沟开展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兴蒙造山带东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时间应起于245Ma,止于206Ma。其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硅、低钛、高镁、贫碱、低∑REE的特征,富集LILE、亏损HFSE,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岩浆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部分源区遭受富集地幔混染。S主要来自于上地幔,原始岩浆来源于原始地幔10%20%的部分熔融,深部熔离作用导致铂族元素亏损,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成度地壳物质的混染。4.通过对早侏罗世福洞岩群进行成矿潜力分析,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局部熔融比例太小,硫化物在源区发生熔离,无法在地壳聚集成矿。5.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很强的成矿专属性,表现在(1)含矿岩体主要受深大断裂控制;(2)分异充分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有利于成矿,辉石岩相是主要的含矿岩相,橄辉岩、辉橄岩、苏长岩次之,辉长岩一般不含矿;(3)含矿岩石发育贵橄榄石和古铜辉石,Fo≈En,镁铁质岩m/f值介于0.52,超镁铁质岩m/f值介于26之间,对成矿非常有利;(4)含矿岩相具有高镁、低硅、低钙、低∑REE,富集LILE、亏损HFSE的特征,Cr、Co和Ni含量较高;(5)地幔源区发生较大比例的部分熔融,达到高镁玄武质或苦橄质玄武岩浆的范畴。6.在判别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的建立,对各个时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成矿与找矿潜力作出客观评价,认为中-晚三叠世是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重要的成矿期,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数量较多,岩体分异程度高,岩相复杂,含矿率高,找矿潜力最大;古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自北向南展布,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与中—晚三叠世岩体相似,形成于大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同样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新太古代晚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由于岩体形成时代古老,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发展、变化过程,对矿体的保存条件要求苛刻,找矿难度较大;中元古代中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分异程度较差,矿化程度较弱,国内同一时期形成的铜镍硫化物矿床较少,该期的成矿潜力不清,在勘查中每个岩体要结合岩体形态、分异程度、侵位深度和矿化特征等具体分析;早侏罗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兴蒙造山带东段零星分布,岩相相对单一,绝大部分为辉长岩(脉),岩体的矿化较弱,因其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比例太小,导致大量硫化物滞留在地幔而无法形成富含金属元素的硫不饱和原始岩浆,因而不具找矿潜力。
马雪俐[4](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东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南段泛指贺根山-黑河断裂以南和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以北的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区域,依据地形地貌特征可划分为西坡、主峰和东坡三个北东向区带。其中,位于其东坡的天山-突泉成矿带发育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典型代表包括神山铁铜矿床、闹牛山铜矿床、莲花山铜银矿床、阿贵铜矿床及布敦化铜矿床等。根据矿床地质、矿化特征及成因可将大兴安岭南段东坡铜多金属矿床划分为矽卡岩型(神山铁铜矿床)、斑岩型(闹牛山和布敦化铜矿床)及热液脉型(莲花山铜银矿床和阿贵铜矿床)三种主要类型。其中,神山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产于哲斯组碳酸盐地层中或其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部位,其成矿作用经历了矽卡岩期及石英硫化物期两期成矿作用,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石英和贫硫化物-石英-碳酸盐两个成矿阶段;闹牛山铜矿床和布敦化铜矿床分别产于晚侏罗世的花岗闪长斑岩及英云闪长斑岩中,热液成矿作用大体可划分为毒砂-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石英及贫硫化物-石英-方解石四个阶段;莲花山铜银矿床及阿贵热液脉型铜矿床均产于次火山岩中,前者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控制,而后者矿体的走向则与矿区北东向或近东西向断裂一致。莲花山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毒砂-石英、黄铁-黄铜-石英、黄铁-黄铜-闪锌矿-方铅矿-石英及贫硫化物-石英-方解石四个阶段,而阿贵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赤铁矿-磁铁矿-石英、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石英及闪锌矿-方铅矿-石英-方解石四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各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均与区内不同时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神山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体系热液,成矿流体源于岩浆水及少量的大气降水;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源自岩浆硫,而铅源于壳幔混源铅。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闹牛山和布敦化)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体系热液,成矿物质源于岩浆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莲花山和阿贵)的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高盐度的NaCl-H2O体系热液,成矿流体前期以岩浆水为主,但在后期混入大量的大气降水;矿床金属硫化物的硫元素源于岩浆硫,铅为壳幔混源铅。流体的沸腾作用在各典型矿床主要成矿阶段中均存在,表明其可能是导致金属矿物沉淀的关键成因机制。典型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兴南岭南段东坡存在印支期早三叠世、燕山晚期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三期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及古太平洋与蒙古鄂霍次克洋共同作用的构造环境。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岩浆活动-热液成矿作用综合分析,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如下:1)印支期早三叠世,研究区受古亚洲洋闭合作用影响,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莲花山花岗闪长斑岩母岩浆,金属矿物在构造薄弱部位富集形成莲花山热液脉型铜银矿床(250Ma);2)燕山晚期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呈剪刀式闭合,软流圈物质开始上涌并引发区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新生及新生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先后形成神山花岗闪长岩、布敦化英云闪长斑岩及闹牛山花岗闪长斑岩的母岩浆。三种岩浆经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并逐渐发育成神山矽卡岩型铁铜矿床(160Ma)、布敦化铜矿床(150Ma)及闹牛山铜矿床(140Ma);3)至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在蒙古-鄂霍茨克洋与太平洋构造体系共同影响下,区内岩石圈发生大面的积伸展作用,壳幔物质混合后形成阿贵铜矿床(125Ma)。
刘根驿,孙国胜,周喜文,李雪,刘承先,单子凌[5](2019)在《吉南石棚沟—夹皮沟—金城洞金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棚沟—夹皮沟—金城洞金矿带是吉林省南部重要的金成矿带,其内分布有大中小型金矿床20余处。通过对带内典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棚沟金矿床、夹皮沟金矿床、海沟金矿床和金城洞金矿床地质特征基本相似,是同一成矿作用下的产物;金矿床受太古宇变质岩、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岩及断裂构造"三位一体"控制,太古宇变质岩的部分熔融为中生代成岩、成矿提供了物源;燕山早期黄泥河岩体、海沟岩体成岩年龄(约160~185 Ma)与成矿年龄(160~178 Ma)相吻合,为成矿母岩体,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化学成分特征,为中生代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分析认为,石棚沟—夹皮沟—金城洞金矿带内的金矿床是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有关的造山型金矿床。
吾克依拉·吾铁朴[6](2019)在《吉林省夹皮沟成矿区金矿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夹皮沟成矿区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境内,是滨太平洋成矿带内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与中亚造山带东段之间的北西向拼贴带内,夹皮沟-大石砬子NW向构造带控制金矿带内金矿床、矿(化)点的分布。区内目前已发现二道沟、小北沟、八家子、三道岔、四道岔、下戏台和板庙子等一批大中小型矿床和数几十余处矿(化)点。伴随矿山开采对已探明资源储量的不断消耗,找寻接替资源任务紧迫,同时由于前人对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主要预测要素(标志)、成矿富集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制约找矿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缓解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源危机,中金集团设立了“夹皮沟金成矿区多元信息找矿预测”科研项目。作者依托该项目研究,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和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收集、分析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典型矿床(二道沟金矿、小北沟金矿和八家子金矿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研究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夹皮沟成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因素(成矿要素),总结成矿规律;根据野外观察结合对已有航磁、重力、化探数据以及本项目实施的高磁、土壤测量成果的综合信息解译,确定金矿的预测要素;最后,以基于GIS平台的区域矿产资源综合信息评价系统(MRAS)为基础,以证据权法为手段,提取夹皮沟金成矿区的地质(地层岩性、构造及岩浆岩)、矿产(矿床、矿点及矿化点)等成矿信息及重力、航磁、化探等预测信息(标志),对区域金矿找矿潜力进行评价,圈出找矿靶区,并对各找矿靶区潜在资源量进行估算,为矿山企业开展后续勘查工作提供选区及科学依据。论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以典型矿床研究为手段,总结了夹皮沟成矿区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建立成矿模式。研究认为夹皮沟金矿区的金矿化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其次是蚀变岩型,赋矿围岩均为夹皮沟群三道沟组,岩性以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特征,矿体严格受北西向夹皮沟断裂及其低序次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综合控制,与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成矿作用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及次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期包括石英(I)、石英-黄铁矿(II)、金矿化-石英-多金属硫化物(III)和晚期石英-方解石(IV)等四个矿化蚀变阶段。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区内金矿的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中低盐度共存的NaCl-H2O-CO2不混溶体系,主要来源于具有幔源流体特征的岩浆水,成矿晚阶段演化为成分相对简单的均一NaCl-H2O体系;矿石硫同位素组成显示区内金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以深源为主,成矿流体上升运移过程中从围岩中萃取了少量成矿物质。对成矿有关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该区至少存在252Ma和230 Ma213 Ma两期岩浆作用。结合矿体与岩浆岩体(脉)的依存关系,提出夹皮沟成矿区金的成矿作用从晚三叠世一直延续到中侏罗世早期,从早到晚可划分为两个成矿期次,分别对应于区域上的两期构造-岩浆事件:印支晚期(240210Ma)和燕山早期金成矿作用(180160 Ma)。综上所处,确定夹皮沟金矿床为中温岩浆热液矿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认为成矿作用形成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与中亚造山带东缘挤压向伸展过渡的构造环境中。2.研究确定了夹皮沟成矿区金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总结了区域金矿成矿要素。夹皮沟成矿区的金矿床受夹皮沟北西向构造带控制,根据地质、地球物理解译结果,提出夹皮沟北西带西侧存在TTG岩浆穹窿,夹皮沟北西带早期为TTG穹窿与夹皮沟群地层接触带,晚古生代-中生代继承性发展为区域性北西向韧脆性断裂带,控制区内金矿床总体北西向带状分布;夹皮沟北西带的低序次北西向、北东向构造控制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构成构造控矿要素;太古界夹皮沟群三道沟岩组中的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在空间上为金矿矿体的主要容矿岩石,其金等成矿元素含量及变异系数、浓集系数特征表明其为金矿成矿提供物质来源,构成金矿成矿地层岩性要素;印支期、燕山早期区域花岗质岩浆活动,在时间、空间、热液来源、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动力学特征方面控制矿体的产出及分布,构成成矿岩浆岩条件。夹皮沟成矿区金矿的形成是上述构造、地层岩性、岩浆作用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及航磁、重力综合信息解译结果,确定了夹皮沟成矿区的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及控矿构造类型及特征,为后续找矿潜力评价奠定基础。3.根据野外观察,结合地质、航磁、重力、化探综合信息解译,确定了夹皮沟金成矿区的金矿预测要素。对已知矿床研究确定成矿有关的硅化、黄铁矿化、钾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为金矿预测的地质标志;夹皮沟北西向构造及其派生的低序次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以及成矿有关脉岩集中发育地段也是金矿成矿预测的地质标志。对区域化探数据解译结果表明,夹皮沟成矿区内Au、Ag、Zn、Mo、Sb、Hg、Pb、Cu等为主要成矿元素(变异系数),且Au、Ag、Pb、Zn、As、U、Mo等元素表现出一个主成矿期(阶段),Cu、Bi、W、Sb、Hg、Sn、Th等元素表现出两个或以上成矿期(阶段);成矿元素划分为Ag-Cu-Pb-Zn、Co-Ni-Ti-V、Au-Bi-W、F-Mo-Th、As-B-Sb、Mn-Sn和Hg-U等元素组合,表明区内成矿元素具有多来源、多阶段叠加富集特征,确定Au、Bi、W、Ag、Pb、Zn、Cu、Sb、Mn等元素异常及Au-Bi-W、Ag-Cu-Pb-Zn组合异常(元素组合因子得分值的异常区)为金矿找矿的地球化学标志。对区域航磁、重力数据进行化极、延拓、解析,根据不同上延高度不同方向水一阶导数轴值(极大值或极小值)反映物性变化界面,不同上延高度垂向二阶导数0等值线反映不同物性地质体边界特征,提取了航磁、重力的线性构造信息和环形构造信息,根据金矿床矿体与重磁解译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的空间依存关系,确定重磁解译北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物性界面)及其交汇部位,北西向构造与环形构造的交汇部位控制矿床矿体空间分布,确定其为金矿找矿的地球物理标志。4.根据夹皮沟成矿区金矿床、矿点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控矿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及重磁解译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关系,总结了区域金矿成矿规律。提出区内金矿床(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矿化与集中分布、等间距规律,这主要受夹皮沟群地层岩性、北西向或北东向构造、太古代TTG分布以及中生代花岗岩分布综合控制;夹皮沟成矿区金矿床(点)多产于北西向与北东向线构造交汇复合部位、环形构造(或成矿地质体)产状变化部位、环形构造与线构造交汇地段;金矿成矿作用集中发生于印支燕山早期。5.以基于GIS平台的区域矿产资源综合信息评价系统(MRAS)为基础,以证据权法为模型,提取夹皮沟金成矿区的地质(地层岩性、构造及岩浆岩)、矿产(矿床、矿点及矿化点)等成矿信息及重力、航磁、化探等预测信息(标志),开展1:5万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共圈定A级成矿预测区5处,B级成矿预测区8处,C级成矿预测区11处,并利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对各成矿预测区进行资源量估算,获得金矿预测资源量总计348t,为研究区开展后续金矿勘查提供选区及科学依据。
刘程[7](2019)在《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化-密山断裂带(敦密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在东北地区(北段)的两条分支之一,呈NE–SW走向,长约1000 km,宽达10 km左右。这一重要的大型断裂带是认识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然而,由于该断裂带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构造活动,关于其起源及演化历史一直认识不清,长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详细的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表明,敦密断裂带的第一期构造(起源期,D1)表现为一系列NE–SW走向的韧性剪切带。这些剪切带具有陡倾的糜棱面理和缓倾的矿物拉伸线理,露头和显微构造均指示为左行走滑剪切带,是区域南北向挤压的产物。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指示,这些起源期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450℃~500℃。一系列剪切带内变形与未变形岩体与岩脉的锆石U–Pb年龄结果,再结合区域地质,可以限定这期左行走滑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初。因而,敦密断裂带起源于早白垩世初,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三叠纪或侏罗纪。正是早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活动才使得郯庐断裂带向北扩展进入到东北地区。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敦密断裂带转变为强烈的伸展活动(D2),一方面发育了一系列NE–SW走向的脆性正断层,另一方面控制了多个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发育。断层滑动矢量反演指示,这期伸展活动的区域应力状态为NW–SE向拉张。继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之后,敦密断裂带又经历了一期左行平移活动(D3)。这期左行平移断层不但切割早期走滑韧性剪切带,还切入早白垩世盆地内部。部分平移断层是利用D2期正断层而发育。断层滑动矢量反演指示,这期左行平移活动发生在区域南北向挤压的应力状态下。一系列盆地火山岩与错断岩脉的锆石U–Pb定年,限定了这期左行平移活动发生在102~96 Ma之间,更可能是晚白垩世初。敦密断裂带在晚白垩世期间(D4)和古近纪期间(D5),又转变为伸展活动,并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育。这两期伸展活动中,敦密断裂带本身呈现为右行正断活动,成为盆地的边界断层。而各期盆地内部,却主要发育近东西向正断层,呈现为张扭性地堑或半地堑特征。断层滑动矢量反演表明,这两期伸展活动中的区域应力状态皆为近南北向拉张。这些盆地内上白垩统与古近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反映晚白垩世末发生过盆地反转与沉积间断。依据一系列锆石U–Pb年龄、εHf(t)值以及Hf的二阶模式年龄分析,可以确定辽源增生带在敦密断裂带以东仍然存在。通过详细确定辽源增生带与华北克拉通的边界位置,本次工作可靠地限定了敦密断裂带的累计左行位移量为170 km。再结合前人确定的依兰-伊通断裂带35 km的左行位移量,郯庐断裂带北段共左行错移华北克拉通北界达205 km。区域对比表明,敦密断裂带白垩-古近纪的5期活动,是区域动力学作用的结果。这期间周期性的挤压与伸展活动,指示了活动大陆边缘弧后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的特征。它们的动力源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正是大洋板块俯冲方式的交替变化,才导致了活动大陆边缘挤压与伸展活动的交替,相应出现了敦密断裂带的多期演化。
徐方[8](2019)在《胶东地区中生代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床集中区和黄金工业基地。前人的研究几乎涉及金属矿床研究的所有方面,对金矿床类型的划分、成矿物质来源、矿物组分、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变质作用、成矿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背景和演化等都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然而,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探讨和解决:为什么主要的金矿床分布在胶北地块,郯庐断裂是分割胶东与鲁西地块的分界线,也是金矿床富集与不富集的分界线,金矿床与郯庐断裂有何联系?就郯庐断裂而言,是切穿岩石圈的断裂,然迄今为止,断裂带内仅发现有限的几处有金矿床的存在,反而是断裂带东侧的胶北地块富集(大型)金矿床;对于胶东金矿的成矿模式,前人先后提出了:岩石圈减薄非造山型、碰撞造山型、地幔亚热柱型、热隆-伸展型、克拉通破坏型、岩浆核杂岩隆起一拆离带热液成矿型等成矿理论和模式。到底何种(或多种)模式更适合胶东地块的金矿成矿模式?此外,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下的金矿床的分类,以及对郯庐断裂活动时间和演化等的分歧,使之与胶东主要金矿床的形成时期等的一致性方面产生很多不同看法;岩浆活动期次与时间和金矿床形成的关系,也有很多不同看法,因此,虽然建立了很多胶东地区金成矿模式,但是,在以板块构造理论下的金矿床成矿模式还较为少见。尤为重要的是,胶东金矿床分布区属于克拉通内还是造山带与克拉通复合区?因此,很有必要根据胶东区地壳性质建立不同的金矿成因模式。基于上述,本论文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胶东地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成矿物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岩浆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单元地壳性质、构造岩浆演化史和金矿床的分布特征,对金矿床的分布规律、岩浆活动、郯庐断裂与金矿床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胶东地块金矿床分区和成矿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的认识与成果:1.岩浆岩体与金矿床分布密切相关,中生代4个岩浆活动序列分别对应三期金矿床的发育。通过胶东地块岩浆岩体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及其金矿床的形成关系研究,厘清了该区岩浆岩体的分布规律,概括得出中生代4个岩浆活动序列:(1)晚三叠世(237~201Ma),以甲子山岩体为代表的岩浆岩体,这一时期与印支期华北与杨子板块的碰撞时代相一致,是在挤压构造环境下侵位的岩浆岩体;这期岩浆岩体中并没有发现金矿床;(2)晚侏罗世(163~145Ma),以焦家-玲珑-滦家河型岩浆岩体为代表的岩浆岩体,区域构造挤压导致地壳增厚引起地壳重熔的产物,代表了大陆弧花岗岩特征这也是在区域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下侵位的,发育了“玲珑型”金矿床;(3)早白垩世中期构造-岩浆热事件(130~115Ma),郭家岭岩体最为典型。这一时期的岩浆活动均具有双峰式岩浆作用特征,反映了伸展动力学背景;(4)早白垩世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115~100Ma),以伟德山岩体为特征,该阶段对应于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的减薄时期,是大陆裂谷作用的高峰期。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相互作用有紧密关系,特别是与岩石圈减薄有关。2.胶东地区岩浆岩的发育与造山带俯冲-拆沉-折返-岩浆作用、郯庐断裂活动、岩石圈减薄和构造体制转换期密切相关,概括出四期岩浆岩发育期。分别对应于焦家-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岩体发育期的胶东地区三期主要金矿成矿期(163Ma~145Ma、130Ma~115Ma和 115Ma~100Ma),以 120Ma~100Ma期为最主要成矿期。其成矿期与岩石圈最大减薄、构造体制由挤压转变为拉张、郯庐断裂为右行走滑正断层活动最强时期相一致。3.通过对胶东地区典型金矿床分布、成矿时代和成矿流体、金矿床类型的研究,以板块构造为指导,结合板块构造活动的成因机制和演化,将胶东地区金矿床划分为五大类:深大断裂控制型、基底构造控制型、复合断裂控制型(网状含矿脉)、拆离断层控制型和剪切-拉张型断裂控制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矿床分布在隆起带上和与距离郯庐断裂远近与金矿床的规模和大小成正比的规律。4.对胶东地区的金矿床形成、演变、金矿床类型、郯庐断裂和胶东地区的地质构造等及其与古亚洲域、太平洋域、特提斯域和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的研究,提出了胶东地区金矿床属于板块碰撞-非碰撞型的复合型矿床成因类型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胶东地块分为板块碰撞俯冲-拆沉折返造山带岩浆岩-金矿床分布区、早白垩世拉张盆地边缘断裂带-金矿床发育区、胶北地体岩浆岩-金矿床分布区和郯庐断裂带岩浆岩-金矿床区四大胶东金矿床成矿区域。胶北区是金矿床最有利发育区。5.建立了三种金矿成矿模式:断裂作用-岩浆岩侵入-地壳上隆-基底绿片岩-四位一体复合作用,不整合-层间断裂作用-岩浆作用三位一体和俯冲-拆沉-折返-岩浆作用型金矿床模式。通过对郯庐断裂的活动时代、方式以及对胶东金矿床形成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郯庐断裂的最大活动期,是在晚侏罗世-白垩纪。这与胶东金矿床的产出相一致。郯庐断裂活动伴生的次级NE、NNE向断裂,及其与NW和近EW向断裂的交汇处是金矿的有利富集区。郯庐断裂切入岩石圈-上地幔,除作为成矿物质上涌的通道外,还限制了鲁西地块的金矿集区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郯庐断裂活动-区域性构造体制转换(由挤压转变为拉张)-岩石圈减薄-地幔物质上涌-胶东群成矿物质迁移-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处聚集-幕式活动-多期次金矿床形成的构造-岩石圈变化的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复合成矿模式。建立了三大金矿成矿模式:海洋型绿片岩相基底(东西向展布)-郯庐断裂-岩浆岩体侵入(胶北)-地壳上隆-胶北“焦家式”(断裂带内蚀变型)-“玲珑式”(脉岩型)金矿成矿模式、变质杂岩与底砾岩层间(有岩浆岩体)滑动破碎型金矿成矿模式和造山带俯冲-拆沉-折返-岩浆作用型金矿床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胶东地区金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及其形成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更好地认识区域成矿规律以及找矿勘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具有重要的金矿成矿理论和勘探开采的实践意义。
彭勃[9](2017)在《吉林东南部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及邻区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那尔轰-天合兴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北部紧邻兴蒙造山带系东段的最南缘,南部为辽吉活动带。该地区经历了华北板块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形成,元古代“辽吉洋”的构造演化,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的发展演化,中-新生代又有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合与转换,最终形成本区复杂的构造格局。本文通过对区内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定年研究,获得龙岗陆块内桦甸-龙岗地区太古宙杂岩体的形成时代为25742504Ma左右。结合太古宙时期构造环境,研究区可能是发生了区域性的,小规模的俯冲作用,原始岩浆主要由热的年轻的太古宙洋壳俯冲部分熔融形成,矿物成分与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可能是不同深度俯冲作用造成的。结合区域上的研究资料确定了辽吉活动带的形成可能与俯冲体系密切相关,并且经历了2.22.0Ga时期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2.01.9Ga时期的沉积作用,1.9Ga的变质作用,1.891.82时期的造山后伸展作用等四个时期,其中,2.01.9Ga时期的岩浆间歇期可能是发生了老洋壳高速率、高角度的冷俯冲作用。通过对珲春杨金沟地区同碰撞花岗斑岩的年代学研究,获得了古亚洲洋在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线闭合最东端的时限为247Ma,且由西向东呈剪刀式闭合。那尔轰地区印支期A型花岗岩(215Ma)的出现标志着晚三叠世仍处于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且未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远程效应的影响。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域对吉林东南部地区的作用表现为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两次俯冲作用的高峰,第一次俯冲作用以吉黑东部地区190170Ma的钙碱性火山岩组合的出现为代表,第二次俯冲作用引起了区域上岩石圈的强烈减薄,形成了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出露的A型花岗岩(114103Ma),揭示了区域性伸展作用的存在。本文选取常发沟和天合兴矿床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常发沟铜矿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矿体明显受常发沟石英斑岩体控制,岩体成岩株状产出,蚀变和矿化围绕岩体内外带分布。初始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的H2O-NaCl-CO2体系,金属钼的沉淀机制为不混溶或沸腾作用,铜的沉淀主要与温度的降低和大气水的加入有关。天合兴铜钼矿为叠生型矿床,存在古元古代晚期的岩浆熔离型矿化和燕山晚期的斑岩型矿化。岩浆期矿体受变质辉长辉绿岩控制,形成于地幔源区的小比例熔融;斑岩型矿化主要赋存在第二期侵入的花岗斑岩体及接触带附近,压力及流体中S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天合兴矿床Cu沉淀的重要因素。对两矿区内燕山晚期含矿和不含矿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表明含矿与不含矿斑岩的岩石类型均为I型花岗岩,两者起源于相似的岩浆源区,但经历的分离结晶作用程度不同,岩浆的分异演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金属Cu在岩体中的富集。对区域铜成矿作用的研究表明,印支晚期由于缺少俯冲流体的加入不利于形成如常发沟铜矿、临江铜矿等斑岩-矽卡岩型热液矿床,但是该时期有利于岩浆熔离型矿床的形成,因为含水成分较少的地幔物质,还原性过强,有利于硫化物从岩浆源区的熔离。燕山早期大规模的钼矿主要形成在189187Ma的早侏罗世和174167Ma的中侏罗世,分别对应了古太平洋第一次俯冲开始时的挤压体制以及强烈俯冲后的间隙伸展环境。对燕山晚期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总体上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金属Mo主要来源于地壳,铜质可能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富铜的上地幔源区,成矿流体也表现为幔源的C-H-O流体。区域上早-中侏罗和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两期重要的斑岩型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了古太平洋板块在东北地区两次俯冲作用的高峰时期,但这两期成矿事件又明显不同,第一期成矿作用形成以钼矿化为主的斑岩-深成细网脉型矿床,且以深成细(网)脉型矿床为主;第二期成矿事件形成以铜矿化为主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岩石圈减薄伸展的环境下,且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方向和速率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区内铜、钼、金等主要矿床的空间分布、控矿因素、成矿作用与地质构造单元相联系等多方面因素,将吉林东南部地区划分为吉中陆缘成矿带、吉东延边火山岩成矿带以及吉南老岭成矿带。辽吉地区、朝鲜北部乃至整个华北板块东北部地区存在着古元古代晚期的岩浆型矿化作用期。印支晚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有利地段应在吉中陆缘成矿带上,区域上的北东向与东西向断裂带的交汇位置。深成岩细网脉矿床应是吉中陆缘成矿带勘探钼(铜)矿床的主攻类型,钙碱性成矿母岩系列的中深成酸性侵入岩(并非斑岩)对于寻找该类矿床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应加强古缝合线北部区域的勘探工作。吉南老岭成矿带存在着铜的上地幔源区,因此古俯冲带以及大规模前寒武玄武质岩石分布的位置应是带内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有利场所,应重点勘探区域内浅成-超浅成的钙碱性中酸性侵入体。
王枫,许文良,葛文春,杨浩,裴福萍,吴韦[10](2016)在《敦化-密山断裂带的平移距离:来自松嫩-张广才岭-佳木斯-兴凯地块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研究指明敦化-密山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北段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大规模左行走滑发生的时限以及平移距离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佳木斯地块以及兴凯地块之上古生代-中生代火成岩的锆石U-Pb年代学资料,结合其空间分布特征,对敦化-密山断裂带的平移时限及距离提供了制约。研究表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与兴凯地块在古生代-中生代期间具有类似的岩浆活动历史,两个地块之上该时期的岩浆作用可以划分为8个主要期次:中-晚寒武世(ca.500516Ma)、早奥陶世(ca.480486Ma)、晚奥陶世(ca.450456Ma)、中志留世(ca.426430Ma)、早二叠世(ca.285292Ma)、晚二叠世(ca.255260Ma)、晚三叠世(ca.202210Ma)和早侏罗世(ca.185186Ma)。相比之下,佳木斯地块中的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岩浆事件则集中在晚寒武世(492Ma)、晚泥盆世(388Ma)、早二叠世(288Ma)、晚二叠世(259Ma)和早侏罗世(176Ma),而晚奥陶世-志留纪和晚三叠世的岩浆活动在佳木斯地块未见报道。早白垩世晚期(ca.105110Ma)和晚白垩世(ca.9094Ma)的岩浆活动在三个地块均存在。上述结果表明兴凯地块东缘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在早古生代经历了共同的地质演化历史,而中生代早期,兴凯地块西缘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经历了同样的岩浆作用历史。上述结果暗示,敦化-密山断裂可能经历了至少两次平移,分别发生在中-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和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推测其总的平移距离约400km。结合研究区中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历史,敦化-密山断裂中生代的左行平移应与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Izanagi板块)的斜向俯冲相联系。
二、中生代敦化—密山断裂大规模左旋平移及其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生代敦化—密山断裂大规模左旋平移及其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西岔金银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论文选题及依托项目 |
0.2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
0.3 研究内容及工作概述 |
0.3.1 本次工作的主要内容 |
0.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0.3.3 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
0.3.4 本次工作量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大地构造背景 |
1.2 区域地层 |
1.3 区域岩浆岩 |
1.3.1 古元古代辽吉花岗岩 |
1.3.2 中生代岩浆活动 |
1.4 区域构造 |
1.5 区域矿床分布 |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 |
2.1 矿区地层 |
2.2 矿区构造 |
2.3 矿区岩浆岩 |
2.4 矿区变质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3 围岩蚀变 |
3.4 成矿阶段的划分 |
第4章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与矿床成因 |
4.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1.2 显微测温结果 |
4.1.3 成矿压力及深度 |
4.1.4 包裹体成分分析 |
4.2 石英原位LA-ICP-MS特征分析 |
4.2.1 石英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
4.2.2 石英Ti温度计 |
4.2.3 流体演化特征 |
4.3 稳定同位素 |
4.3.1 碳-氧同位素特征 |
4.3.2 硫同位素特征 |
4.4 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 |
4.4.1 荒岔沟组变粒岩与辽吉洋的演化 |
4.4.2 西岔正长斑岩与古太平洋的演化 |
4.5 矿床成因类型 |
4.6 成矿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研究现状 |
1.2.2 地应力测量研究及其进展 |
1.2.3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1.2.4 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
2.1 概述 |
2.2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活动分区 |
2.3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2.4 松辽盆地地壳深部结构特征 |
2.4.1 研究区地壳厚度分布特征 |
2.4.2 研究区深部波速结构特征 |
2.4.3 研究区地壳泊松比特征 |
2.5 地壳形变特征 |
2.6 小结 |
第三章 松辽盆地地应力测量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
3.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背景 |
3.1.1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值及其随深度分布规律 |
3.1.2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方向 |
3.2 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地应力测量研究 |
3.2.1 大陆科学钻探与地壳深部地应力测量 |
3.2.2 松科二井简介 |
3.2.3 ASR法地应力测量原理及方法概述 |
3.2.4 松科二井ASR实验设备及测试样品 |
3.2.5 ASR古地磁定向方法 |
3.2.6 松科二井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4.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
4.1.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4.1.2 三维地质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构建 |
4.1.3 材料介质参数选取与计算 |
4.1.4 约束条件与边界条件 |
4.1.5 主要活动断裂 |
4.2 模拟结果合理性检验 |
4.3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应力值分布特征 |
4.3.2 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压应力方向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松辽盆地应力场成因机制探讨 |
5.1 深大断裂对该区不同深度应力场特征的影响 |
5.1.1 敦化-密山断裂 |
5.1.2 依兰-伊通断裂 |
5.1.3 嫩江断裂 |
5.2 深大断裂及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松辽盆地应力场形成的相关性探讨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3.2 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及研究现状 |
1.3.3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实验测试方法 |
1.6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7 主要研究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古元古界 |
2.2.3 新元古界 |
2.2.4 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伊通—舒兰断裂 |
2.3.2 辉发河—古洞河断裂 |
2.3.3 敦化-密山断裂 |
2.3.4 集安—两江断裂 |
2.4 区域侵入岩 |
2.4.1 太古宙 |
2.4.2 元古代 |
2.4.3 古生代 |
2.4.4 中生代 |
2.4.5 新生代 |
2.5 区域变质岩 |
2.5.1 新太古代 |
2.5.2 古元古代 |
2.5.3 新元古代 |
2.5.4 早古生代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3.1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与发展 |
3.1.1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陆核演化发展过程 |
3.1.2 华北克拉通基底形成与演化 |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
3.2.1 “辽吉洋”大地构造属性 |
3.2.2 “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 |
3.3.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3.3.2 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 |
3.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3.3.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 |
3.4.1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
3.4.2 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 |
3.5 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 |
3.5.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3.5.2 年代学特征 |
3.5.3 地球化学特征 |
3.5.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3.5.5 成岩构造背景 |
3.6 吉林地区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相关的构造演化史 |
第4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典型矿床研究 |
4.1 吉林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 |
4.2 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 |
4.2.1 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 |
4.2.2 赤柏松铜镍硫化物矿床 |
4.2.3 中-晚三叠世铜镍硫化物矿床 |
4.2.4 早侏罗世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
第5章 区域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
5.1 区域成矿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
5.2 成矿规律 |
5.2.1 时空分布规律 |
5.2.2 矿化富集规律 |
5.3 找矿潜力与找矿方向 |
5.3.1 找矿潜力评价 |
5.3.2 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大兴安岭南段东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地质问题 |
1.3.1 热液铜多金属矿床 |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实物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矽卡岩型矿床 |
3.1.1 神山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2.1 闹牛山斑岩型铜矿床 |
3.2.2 布敦化斑岩型铜矿床 |
3.3 热液脉型矿床 |
3.3.1 莲花山热液脉型铜银矿床 |
3.3.2 阿贵热液脉型铜矿床 |
3.4 小结 |
第4章 矿床成因研究 |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
4.1.1 流体包裹体 |
4.1.2 氢-氧同位素 |
4.1.3 硫-铅同位素 |
4.2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2.2 成矿流体来源 |
4.3 成矿物质来源 |
4.3.1 硫源 |
4.3.2 铅源 |
4.4 矿床成因 |
4.4.1 矽卡岩型矿床 |
4.4.2 斑岩型矿床 |
4.4.3 热液脉型矿床 |
第5章 成岩成矿时代及构造背景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
5.1.1 LA-ICP-MS锆石U-Pb |
5.1.2 辉钼矿Re-Os |
5.1.3 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 |
5.1.4 Lu-Hf同位素 |
5.2 成岩成矿时代和岩石成因 |
5.2.1 矽卡岩型矿床 |
5.2.2 斑岩型矿床 |
5.2.3 热液脉型矿床 |
5.3 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及构造环境 |
5.3.1 成矿时代 |
5.3.2 成矿构造环境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构造演化与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6.1 区域构造演化 |
6.2 区域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和成矿模式 |
6.2.1 印支期早三叠世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6.2.2 燕山晚期晚侏罗世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6.2.3 燕山晚期早白垩世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吉南石棚沟—夹皮沟—金城洞金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矿体特征 |
2.2 矿石特征 |
2.3 围岩蚀变特征 |
2.4 成矿期次 |
1) 石英阶段: |
2) 石英-黄铁矿阶段: |
3) 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
4) 石英-碳酸盐阶段: |
3 成矿地质条件 |
3.1 地层条件 |
3.2 岩浆岩条件 |
3.3 构造条件 |
4 成矿流体特征 |
5 成岩、成矿时代 |
6 矿床成因 |
7 结 论 |
(6)吉林省夹皮沟成矿区金矿多元信息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5.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界 |
2.2.2 元古界 |
2.2.3 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太古宙花岗岩 |
2.3.2 中生代花岗岩 |
2.3.3 基性岩 |
2.3.4 脉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区域褶皱构造 |
2.4.2 区域断裂构造 |
2.5 区域矿产 |
2.5.1 石英脉型金矿床 |
2.5.2 蚀变岩型金矿床 |
2.5.3 角砾岩型金矿床 |
第3章 典型矿床研究 |
3.1 二道沟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围岩蚀变特征 |
3.1.4 成矿阶段划分 |
3.2 小北沟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特征 |
3.2.3 围岩蚀变特征 |
3.2.4 成矿阶段划分 |
3.3 八家子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特征 |
3.3.3 围岩蚀变特征 |
3.3.4 成矿阶段划分 |
第4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4.1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显微测温 |
4.1.3 氢-氧同位素 |
4.1.4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4.2 成矿物质来源 |
4.2.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4.2.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岩成矿时代 |
4.3.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4.3.2 成岩时代 |
4.3.3 成矿时代 |
4.4 矿床成因 |
4.4.1 岩浆岩与成矿关系探讨 |
4.4.2 矿床成因 |
4.5 成矿动力学背景及成矿模式 |
4.5.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5.2 区域构造演化 |
4.5.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4.5.4 区域成矿模式 |
第5章 区域地球化学信息提取 |
5.1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5.1.1 成矿元素低温组合叠生地球化学场特征 |
5.1.2 成矿元素中温组合叠生地球化学场特征 |
5.1.3 成矿元素高温组合叠生地球化学场特征 |
5.2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成矿元素统计参数及特征 |
5.2.2 成矿元素共生组合特征 |
5.3 成矿元素异常特征 |
5.3.1 单元素异常特征 |
5.3.2 元素组合异常特征 |
5.3.3 因子得分等值线及本区找矿方向 |
5.4 区域1:5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5.4.1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2 成矿元素异常特征 |
第6章 区域地球物理解译及信息提取 |
6.1 岩矿石物性参数特征 |
6.1.1 岩(矿)石重力参数特征 |
6.1.2 岩(矿)石磁性参数特征 |
6.2 区域重、磁资料数据处理 |
6.2.1 重力资料的数据处理 |
6.2.2 航磁资料的数据处理 |
6.3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及构造解译 |
6.3.1 航磁异常特征 |
6.3.2 航磁构造解译 |
6.3.3 航磁成果对区域构造的认识 |
6.4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及构造解译 |
6.4.1 重力异常特征 |
6.4.2 重力构造解译 |
6.4.3 重力构造对区域构造和成矿的认识 |
第7章 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
7.1 成矿地质条件 |
7.1.1 地层与岩性条件 |
7.1.2 岩浆岩条件 |
7.1.3 构造条件 |
7.2 找矿标志 |
7.2.1 地质标志 |
7.2.2 地球化学标志 |
7.2.3 地球物理标志 |
7.3 成矿规律 |
7.3.1 成矿时间规律 |
7.3.2 成矿空间规律 |
第8章 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 |
8.1 基础数据 |
8.2 多元地学数据库的建立 |
8.3 建模与信息提取 |
8.3.1 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建模 |
8.3.2 成矿信息特征与提取 |
8.4 资源评价的空间定位预测 |
8.4.1 地质统计单元划分 |
8.4.2 地质变量提取与赋值 |
8.4.3 空间定位预测方法简介 |
8.4.4 空间定位预测 |
8.4.5 成矿预测区优选及评价 |
8.5 预测资源量估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敦化-密山断裂带起源与演化历史 |
1.1.2 敦化-密山断裂带左行平移距离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 |
1.2.1 断裂构造研究 |
1.2.2 断裂活动年代学研究 |
1.2.3 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背景分析 |
1.2.4 断裂带水平位移量的确定 |
1.3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中亚造山带 |
2.1.2 华北克拉通 |
2.1.3 郯庐断裂带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敦化-密山断裂带地质概况 |
2.2.2 沿线变质基底及沉积地层 |
2.2.3 沿线岩浆岩 |
第三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早白垩世初起源期左行走滑活动 |
3.1 走滑韧性剪切带露头构造特征 |
3.1.1 抚顺段 |
3.1.2 清原段 |
3.1.3 鸡西段 |
3.1.4 密山段 |
3.1.5 虎林段 |
3.2 韧性剪切带显微构造 |
3.2.1 显微镜下观察 |
3.2.2 石英C轴组构 |
3.3 锆石U–Pb定年 |
3.3.1 测试方法 |
3.3.2 变形岩体和岩脉年龄 |
3.3.3 不变形岩脉年龄 |
3.3.4 火山岩年龄 |
3.4 韧性剪切活动的时间 |
第四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 |
4.1 早白垩世盆地沉积 |
4.2 正断层特征 |
4.3 断层应力场反演 |
4.4 伸展活动时间 |
第五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白垩世初左行平移活动 |
5.1 平移断层特征 |
5.1.1 抚顺段 |
5.1.2 清原段 |
5.1.3 鸡西段 |
5.1.4 密山段 |
5.1.5 虎林段 |
5.2 盆地内同期挤压变形 |
5.2.1 鸡西盆地 |
5.2.2 勃利盆地 |
5.3 平移断层应力场反演 |
5.4 问题讨论 |
5.4.1 两期左行平移活动的厘定 |
5.4.2 左行平移断层活动时间 |
第六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活动 |
6.1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地沉积 |
6.1.1 晚白垩世盆地沉积 |
6.1.2 古近纪盆地沉积 |
6.2 断层特征 |
6.3 断层应力场反演 |
6.3.1 古近系内断层反演结果 |
6.3.2 上白垩统内断层反演结果 |
6.3.3 晚白垩世之前岩层内断层反演结果 |
6.4 伸展活动的时间与阶段 |
第七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左行平移距离的限定 |
7.1 采样区地质概况与样品描述 |
7.2 分析方法 |
7.2.1 锆石U–Pb定年 |
7.2.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7.3 测试结果 |
7.3.1 锆石定年结果 |
7.3.2 锆石Hf同位素结果 |
7.4 问题讨论 |
7.4.1 敦密断裂带东侧辽源增生带的位置 |
7.4.2 敦密断裂带的左行位移量 |
第八章 断裂带演化史与动力学背景 |
8.1 断裂带演化历史 |
8.2 区域对比与大地构造意义 |
8.3 动力学背景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敦化-密山断裂带岩浆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2 敦化-密山断裂带D_2期正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
附表3 敦化-密山断裂带D_3期脆性左行平移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
附表4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D_4期及D_5期正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
附表5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辽源增生带附近前人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数据 |
附表6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赤峰-开原带两侧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7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赤峰-开原带两侧样品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胶东地区中生代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意义 |
1.2 国内外金矿床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黄金生产、利用与勘探开发简史 |
1.2.2 郯庐断裂及其与金矿床的关系 |
1.2.3 金矿床分类现状与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
1.4.1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实物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3.1 郯庐断裂 |
2.3.2 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系统 |
2.3.3 北西向断裂构造系统 |
2.3.4 北东向断裂构造系统 |
2.3.5 北北东向断裂构造系统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胶东地区地质演化 |
2.7 本章小结 |
3 胶东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特征 |
3.1 中生代岩浆岩概况 |
3.2 胶东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特征及空间分布 |
3.3 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序列 |
3.3.1 晚三叠世花岗岩类 |
3.3.2 晚侏罗世花岗岩类 |
3.3.3 早白垩世中期花岗岩类 |
3.3.4 早白垩世晚期花岗岩类 |
3.4 中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成因探讨 |
3.4.1 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环境 |
3.4.2 晚侏罗世花岗岩成因环境 |
3.4.3 早白垩世中期花岗岩成因环境 |
3.4.4 早白垩世晚期花岗成因环境 |
3.5 岩浆活动序列与构造体制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胶东地区金矿床特征 |
4.1 胶东金矿床分布 |
4.2 金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2.1 胶东地区金矿床类型 |
4.2.2 胶东地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3 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 |
4.3.1 同位素测年方法及应用 |
4.3.2 胶东地区玲珑金矿成矿时代 |
4.3.3 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 |
4.4 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4.4.1 硫同位素特征 |
4.4.2 铅同位素特征 |
4.4.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5 金矿形成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
4.6 本章小结 |
5 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5.1 地幔演化对金矿集中区大规模成矿的控制作用 |
5.2 郯庐断裂及区域构造演化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3 断裂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4 岩浆活动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5 布格重力异常与金矿的相关性 |
5.6 本章小结 |
6 金矿床成因分区、成矿模式和成矿动力学背景 |
6.1 胶东地块金矿床分区 |
6.1.1 胶东地块金矿床分区简史 |
6.1.2 胶东地块金矿床分区 |
6.2 成矿模式 |
6.3 成矿动力学背景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吉林东南部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及邻区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概况 |
1.2 研究意义及论文选题 |
1.2.1 研究意义 |
1.2.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3.2 区域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实验测试方法及本次论文工作量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实验测试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下元古界 |
2.2.3 中元古界 |
2.2.4 上元古界 |
2.2.5 古生界 |
2.2.6 中生界 |
2.2.7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康保-赤峰-开原断裂 |
2.3.2 敦密断裂 |
2.3.3 依兰-舒兰断裂 |
2.3.4 本溪-通化断裂 |
2.3.5 鸭绿江断裂 |
2.4 区域侵入岩 |
2.4.1 太古宙 |
2.4.2 元古代 |
2.4.3 三叠纪 |
2.4.4 侏罗纪 |
2.4.5 白垩纪 |
2.5 区域变质岩 |
2.5.1 太古代变质岩 |
2.5.2 古元古代变质岩 |
2.5.3 海西期变质岩 |
2.6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章 区域动力学演化 |
3.1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与演化 |
3.1.1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陆核的划分 |
3.1.2 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的形成 |
3.2 元古代“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
3.2.1 辽吉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 |
3.2.2“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
3.3 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构造演化 |
3.3.1 古亚洲洋闭合的位置与时限(~247Ma) |
3.3.2 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作用(247~215Ma) |
3.4 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 |
3.4.1 早燕山期第一次俯冲高峰(190-170Ma) |
3.4.2 燕山晚期第二次俯冲高峰(133-103Ma) |
第4章 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典型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
4.1 常发沟铜矿 |
4.1.1 常发沟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4 成矿时代 |
4.1.5 矿床成因类型 |
4.1.6 成矿作用研究 |
4.2 天合兴铜(钼)矿 |
4.2.1 矿区地质特征 |
4.2.2 矿床地质特征 |
4.2.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2.4 成矿时代 |
4.2.5 矿床成因类型 |
4.2.6 成矿作用研究 |
第5章 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含矿斑岩成因 |
5.1 样品的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5.2 锆石U-Pb年代学 |
5.3 岩石地球化学 |
5.3.1 主量元素 |
5.3.2 微量元素 |
5.4 Sr-Nd同位素 |
5.5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6 岩石成因 |
5.6.1 岩石成因类型 |
5.6.2 岩浆源区 |
第6章 区域铜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 |
6.1 区域成矿条件 |
6.1.1 地层条件 |
6.1.2 构造条件 |
6.1.3 岩浆岩条件 |
6.2 区域铜成矿作用研究 |
6.2.1 印支晚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作用 |
6.2.2 早燕山期斑岩型-深成岩细网脉型钼(铜)成矿作用 |
6.2.3 燕山晚期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 |
6.3 区域成矿带划分与成矿规律研究 |
6.3.1 区域成矿带划分 |
6.3.2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敦化-密山断裂带的平移距离:来自松嫩-张广才岭-佳木斯-兴凯地块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佳木斯地块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作用: 期次与岩石组合 |
4 兴凯地块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作用: 期次与岩石组合 |
5 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作用: 期次与岩石组合 |
6 敦化-密山断裂的平移距离与时间 |
7 结论 |
四、中生代敦化—密山断裂大规模左旋平移及其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西岔金银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D]. 孙金磊. 吉林大学, 2021(01)
- [2]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D]. 王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 薛昊日. 吉林大学, 2020(01)
- [4]大兴安岭南段东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马雪俐. 吉林大学, 2020(08)
- [5]吉南石棚沟—夹皮沟—金城洞金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 刘根驿,孙国胜,周喜文,李雪,刘承先,单子凌. 黄金, 2019(07)
- [6]吉林省夹皮沟成矿区金矿多元信息成矿预测[D]. 吾克依拉·吾铁朴. 吉林大学, 2019(10)
- [7]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D]. 刘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8]胶东地区中生代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D]. 徐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9]吉林东南部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及邻区铜成矿作用研究[D]. 彭勃. 吉林大学, 2017(09)
- [10]敦化-密山断裂带的平移距离:来自松嫩-张广才岭-佳木斯-兴凯地块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制约[J]. 王枫,许文良,葛文春,杨浩,裴福萍,吴韦. 岩石学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