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电东送同时加快电蓄能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淏,高进宇,于洋,赵建世[1](2022)在《南方电网水-火电合作博弈及关键影响要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火电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电力供给来源,但其带来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我国西南水电资源丰富,但存在严重的弃水弃电问题。降低水电和火电的竞争矛盾将同时有利于高效利用能源和降低碳排放。本文以澜沧江水电为例研究南方电网水电-火电合作博弈,构建了梯级电站优化调度模型和水电-火电合作博弈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夏普利值法用以利益分配,结果与现实情况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文丰枯、煤炭价格、绿证配额等关键要素对博弈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来水增多和绿证配额提升能增大合作空间;煤炭价格变动对整体利益影响不大;当考虑环境成本时水电公司将明显获益。建议尽快完善绿证制度,以增大水电火电合作空间,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
杨蕙嘉[2](2021)在《输电网项目视角下可再生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及驱动模型》文中指出随着能源发展变革的不断推进,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电力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及市场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但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重开发轻消纳、省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跨越式发展。电网输电项目,尤其是特高压项目,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优化配置中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绿色转型的关键窗口期。2020年中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面对新形势要求,加快能源变革,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转变能源生产方式,以电为中心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以大电网互联转变能源配置方式,将有力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切实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面对新形势下的问题与目标,探索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发展特征及区域协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网输电项目建设时序模型为基础,以2015-2019年中国31个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研究对象,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机理-模拟”的研究,定量刻画研究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时空格局特征与演化趋势,探讨省域的空间作用与驱动机制,并进行省域演化模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中国跨省跨区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模型。研究系统梳理中国区域电网与特高压项目的建设发展历程及电力输送特点,基于2015-2019年跨省跨区输电网项目建设投运时序数据,建立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研究其连通性时空演化特征,为后续省域电力经济分析提供基础工具。(2)分析了中国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及时空演化特征。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工具,识别分析中国3 1个省域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装机出力、电力消纳的时空分布与匹配特征;研究表明,开发利用格局均分布向东南方向偏移,开发指标呈扩散均衡特征,利用消纳指标呈集聚趋势。基于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异质性与依赖性的时序发展特征;空间总体消纳格局由单核极化集聚向多极扩散演化,集聚地区由北部地区向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局部省份扩散。针对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在输电项目联通关系下的四类特征,探讨各类型省域动态演化规律及转移路径;不同消纳类型的省域间存在6种转化关系,8条转化路径,各类型转化概率有显着差异,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溢出效应依赖电网项目关系在类型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3)建立了基于输电项目联通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影响因素驱动分析模型。通过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本文从消纳环境因素、基础设施因素、能源结构因素和市场政策因素4个维度,识别分析用电增长率、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等8个影响因素及其时空特征。基于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以2015-2019年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从全国总样本、地区样本、阶段样本三个角度构建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分析模型,定量测度各影响因素对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省域内、外生动力作用机制及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输电项目联通关系下,省域经济水平、用电增长潜力、市场化交易因素在省域间具有良好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逐步发挥溢出驱动作用拉动消纳水平。(4)开展了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动态演化模拟研究。基于电网输电项目联通关系下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格局特征、空间作用规律、省域消纳特征及其转移概率,设定自然发展与碳达峰政策两类发展情景,运用CLUE-S模型研究不同政策情景下到2025年、2030年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特征的演化特征。两情景下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类型转移均表现为高值类型演化为主向低值类型演化为主,但在碳达峰情景设定下省域类型转化更为活跃,且低值类型演化起步较早。综合来看,沿“内蒙-华北”“西北-华中”方向继续向华中、华东地区延伸优化电网输电项目的规划布局,畅通并优化现有高消纳地区的拉动作用,培育并激活潜在增长极发展将促进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提升。所建立的模型为合理规划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提供可靠理论方法和决策工具。本文基于省域电网输电项目关系建模,以系统性、时序性的空间经济思维围绕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开展“格局-机制-模拟”研究,是对能源电力领域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领域的创新与补充。研究成果从电网项目和省域规划视角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政策建议和研究工具,为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战略政策与电网输电项目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
肖振锋,辛培哲,凌明娟,李沛哲,任浪,李达伟,谌阳,刘磊,詹阳[3](2018)在《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案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已逐步推行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旨在构建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与纽带,多能耦合的高度智能化能源网络,实现整体能源效率提升和多能紧密互动。基于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整合各国加快能源转型发展模式及能源互联网建设思路,从能源互联网面临形势、发展模式、发展规划方案三个层面对我国能源互联网的下一步推广落地提供指南。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基点、三大领域、四重效益、五大任务"发展模式,深入探索我国能源互联网未来5年规划建设方案。并从经济拉动、能源保障、环境治理、产业创新、协调发展等方面对我国能源互联网进行效益评估,论证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何靖治[4](2018)在《云山珠水四十载 砥砺奋进新时代——广州电网40年发展征程》文中研究表明雄州雾列,俊采星驰。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点亮广州第一盏电灯,广州成为南中国第一个有电的城市,自此掀开广州电力发展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电与这座城市同行,融入城市发展命脉,成为推动其跨越前行的重要引擎。今日之广州,从千年商埠跻身世界一线城市,广州电网也成长为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尤其在2002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挂牌成立后,广州供电局在南方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下,电网建设全面加速,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源源不断的
吴云[5](2017)在《我看《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中研究说明在经历10年相关规划"空窗期"后,2016年11月,《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横空出世。这是一部以绿色发展为笔触,以协调发展为框架,描绘出的我国电力工业在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2017年是《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的第三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环境标准"硬约束",以及掣肘电力工业发展的难点及核心问题,如何转换视角,聚焦《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发9号文件两部电力行业顶层设计之合力,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升级,下面,我就"十二五"我国电
董忠博[6](2016)在《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作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能源消耗大区。近十几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东北地区电力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比重逐年增大,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存在供大于求、调峰困难、弃风严重等问题。因此,探索优化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政策既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又符合东北电力工业生产实际,有利于解决东北电力工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本文以国内外电力行业研究及能效分析等资料为基础,对东北地区电力行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装机严重过剩、供热机组比重高、低谷调峰困难、可再生能源消纳困难等问题和未来将面临的经济增长缓慢、节能减排任务加剧等复杂形势进行了分析,从电力生产系统规划、运行以及发电、输供电和用电环节出发,以客观评价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为目标,涵盖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利用效率、需求侧管理三个方面,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筛选,构建科学的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方法,从而在电源装机、电网建设、需求响应、调度运行、技术装备、电力市场、电力监管共七个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提高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措施。措施对减少一次化石能源消耗,促进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电力生产系统各环节的节能减排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论文研究了如何充分发挥电力监管机构的作用,提出促进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和电力节能减排的优化措施。该措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电力生产行业节能减排,可为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目标做出贡献。
唐忠良[7](2016)在《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研究 ——以南方电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电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电网朝着智能电网的方向发展。智能电网不仅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而且联接多种网络和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全局性的推动作用。电网具有基础性、公益性以及准公共物品等特点,政府需要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好支持与引导的角色。财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若能合理、充分地利用好,对于有效促进我国电网产业发展,有效推动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电网产业发展财税支持的理论基础及一般模式,为后续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方面进行了比较,找出了我国财税政策在促进电网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举例分析法,以我国两大电网之一的南方电网为例,分析了我国电网产业在财税支持方面现状、存在的不足及风险,结合南方电网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财税支持总体要求,并分别从财税支持筹划和成员角色分析两方面提出了南方电网财税支持改善建议。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对我国财税支持电网产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安排与加大关键领域的财政投资;精准发力提升财政补贴效果;积极运用税收优惠减轻税收负担;充分利用财政贴息与金融支持;充分发挥电价的信号与调节功能、健全财税支持配套体系”等六点建议,期望有助于促进我国电网产业的发展。本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而揭示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并对本文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理论研究。一方面,对“电网、智能电网、电网产业、电网企业、财税支持”等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为后续阐述与分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分析了基于“外部性理论、规制理论、均衡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博弈论”等财税政策促进电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揭示出我国电网产业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归纳指出了财税政策促进电网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如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政策、电价政策、财政贴息、融资政策,为本研究的后续阐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国外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分析。阐述了北美、欧洲、亚洲发达国家电网产业发展情况及财税支持途径,对国外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特点进行了总结,为第四章研究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政策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第四章为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分析。该部分主要对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进行了阐述,总结分析了我国电网产业发展与国外相比存在的不足,如影响电网安全可靠性的因素较多,电网结构不完备、电网规划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一定问题、智能电网建设不足;以及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如财税政策支持电网发展尚未形成体系、政策制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财税政策对电网技术及其商业化应用的引导力度不足、财税政策的支持领域与明确性有待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混合所有制和股权融资方面有待加强等。第五章为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现状、问题及风险的案例。以我国两大电网之一的南方电网为例,具体分析南方电网在财税支持方面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及现实财税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为下一章提出南方电网财税支持方案的建议打下铺垫。第六章为南方电网财税支持方案的建议。分析了南方电网在财税支持方面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获得财税支持的总体要求,并分别从财税筹划和成员角色分析两方面提出了财税支持的具体建议,使本研究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普遍地参考性。第七章为促进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建议。结合前文财税支持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电网产业发展及其财税支持情况、我国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现实情况,提出了“合理安排与加大关键领域的财政投资;精准发力提升财政补贴效果;积极运用税收优惠减轻税收负担;充分利用财政贴息与金融支持;充分发挥电价的信号与调节功能;健全财税支持配套体系”等六点财税政策促进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高苏杰[8](2015)在《抽水蓄能的责任》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使用电能伊始,就一刻未停地探索着电能的储存方式。电能的使用给人类文明进步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然而,电力供需双方的"时差"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伴随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对"储电"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也在加速进行。抽水蓄能技术是人类最早研发出的"储能"方式之一,经过100多年数代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前仆后继的努力,抽水蓄能技术已日臻完善。迄今为止,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成熟的
朱成章[9](2015)在《如何解决水电弃水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几年,大家在讨论水电站弃水问题,弃水主要出现在水电比重大的四川省和云南省,2014年四川省电力总装机容量7877万千瓦,其中水电6295万千瓦,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79.91%;云南省电力总装机6796万千瓦,其中水电5068万千瓦,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74.57%。除了水电比重大之外,四川、云南水电中季调节、月调节、日调节
孙华平[10](2011)在《对抽水蓄能建设的认识和建议》文中认为从生产运行的角度,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抽水蓄能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经验,分析抽水蓄能建设的必要性、抽水蓄能发展和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抽水蓄能规划、设计、运营和运行等方面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二、西电东送同时加快电蓄能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电东送同时加快电蓄能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南方电网水-火电合作博弈及关键影响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模型建立 |
1.1 梯级电站发电优化模型 |
1.2 水电-火电合作博弈模型 |
1.2.1 合作博弈的概念及合作条件 |
1.2.2 水电-火电合作博弈模型 |
1.2.3 情景设置 |
2 结果及分析 |
2.1 水文丰枯和煤炭价格对云南水电-贵州火电 |
2.2 绿证配额和煤炭价格对水电-火电博弈的影 |
2.3 环境成本对水电-火电博弈的影响 |
3 结论 |
(2)输电网项目视角下可再生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及驱动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 |
1.2.2 区域可再生能源影响机制研究 |
1.2.3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优化研究 |
1.2.4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能源资源流动与空间结构理论 |
2.1.1 能源资源流动 |
2.1.2 区域空间结构基础理论 |
2.1.3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
2.2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2.1 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理论 |
2.2.2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原理 |
2.2.3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2.3 区域规划理论 |
2.3.1 区域规划的属性与特点 |
2.3.2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
2.3.3 区域规划模拟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输电项目格局时空演进特征及空间建模 |
3.1 中国输电项目发展历程 |
3.1.1 区域电网项目建设发展历程 |
3.1.2 特高压项目建设发展历程 |
3.2 输电项目建设运行情况 |
3.2.1 输电项目电压等级及输电特点 |
3.2.2 输电项目输送可再生能源技术特点 |
3.2.3 我国跨区跨省输电布局情况 |
3.3 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建模及特征 |
3.3.1 电网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 |
3.3.2 电网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时空演进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4.1 空间统计研究数据及方法 |
4.1.1 研究数据 |
4.1.2 研究方法 |
4.2 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
4.2.1 水力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
4.2.2 风力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
4.2.3 光伏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
4.3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空间匹配特征 |
4.3.1 发电量与消纳量空间匹配特征 |
4.3.2 发电量占比与消纳量占比空间匹配特征 |
4.3.3 消纳量与消纳量占比空间匹配特征 |
4.4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演化格局分析 |
4.4.1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特征检验 |
4.4.2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演化分析 |
4.4.3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依赖性演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输电项目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驱动模型 |
5.1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影响因素识别 |
5.1.1 消纳环境因素 |
5.1.2 基础设施因素 |
5.1.3 电源结构因素 |
5.1.4 政策环境因素 |
5.2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驱动模型构建 |
5.2.1 空间驱动模型设定 |
5.2.2 数据处理与变量检验 |
5.3 全国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3.1 全国样本空间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
5.3.2 全国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4 地区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4.1 地区样本空间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
5.4.2 地区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5 分阶段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5.1 阶段样本空间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
5.5.2 阶段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6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影响因素驱动机制总结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CLUE-S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演化模拟模型 |
6.1 模拟模型构建方法 |
6.1.1 模拟模型概念结构 |
6.1.2 模拟模型步骤方法 |
6.2 模拟模型参数设定 |
6.2.1 消纳类型转移规则 |
6.2.2 驱动因子回归分析 |
6.2.3 发展情景目标设定 |
6.3 模拟模型结果分析 |
6.3.1 模拟消纳结果精度验证 |
6.3.2 消纳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6.4 模拟模型结论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案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基础 |
1.1 我国电网与发电装机规模均处于世界首位 |
1.2 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工程实践效果显着 |
1.3 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居于世界前列 |
2 我国能源互联网面临的形势 |
2.1 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
2.2 能源格局深刻变化 |
2.3 配置能力亟待提升 |
2.4 技术革新方兴未艾 |
3 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
3.1 发展目标 |
3.1.1 建设我国能源互联网, 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深远. |
3.1.2 加快建设我国能源互联网, 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发展 |
3.2 发展特征 |
3.2.1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3.2.2 坚持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的战略方向 |
3.3 发展领域 |
3.3.1 特高压电网 |
3.3.2 智能电网 |
3.3.3 清洁能源 |
3.4 发展成效 |
3.5 重点任务 |
3.5.1 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 |
3.5.2 清洁能源送出与消纳 |
3.5.3 电能替代 |
3.5.4 电网智能化 |
3.5.5 重大创新示范 |
4 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规划方案 |
4.1 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规划方案 |
4.2 清洁能源送出与消纳规划方案 |
4.2.1 大型能源基地特高压通道工程包 |
4.2.2 大型能源基地送端、受端电网 |
4.2.3 风电场、光伏电站配套 |
4.2.4 分布式电源并网消纳 |
4.3 电能替代规划方案 |
4.4 电网智能化规划方案 |
4.5 重大创新示范规划方案 |
5 效益评估 |
5.1 经济拉动 |
5.1.1 带动经济发展 |
5.1.2 消耗过剩产能 |
5.2 能源保障 |
5.2.1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实现清洁替代 |
5.2.2 推动电能替代, 降低对外依存度 |
5.2.3 引进国外电力, 满足国内能源供应缺口 |
5.3 环境治理 |
5.3.1 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 |
5.3.2 有效治理雾霾 |
5.4 产业创新 |
5.4.1 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
5.4.2 带动信息产业发展 |
5.5 协调发展 |
5.5.1 促进西部、北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
5.5.2 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
6 结论 |
(4)云山珠水四十载 砥砺奋进新时代——广州电网40年发展征程(论文提纲范文)
与城共荣4 0年筑造世界一流电网 |
万家灯火电力点亮美好生活 |
生生不息电网精神薪火相传 |
改革转型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 |
(6)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作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2 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现状 |
2.1 东北电力生产系统概况 |
2.2 东北电力生产系统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 |
2.2.1“十二五”期间存在问题 |
2.2.2“十三五”期间面临形势 |
3 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1 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
3.1.1 电力生产系统内部的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1.2 电力生产系统外部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1.3 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影响因素之间关系 |
3.1.4 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界定 |
3.2 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
3.2.1 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 |
3.3 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3.3.1 指标权重分配 |
3.3.2 综合评价过程 |
4 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分析 |
4.1 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现状分析 |
4.2 发输配用各环节对电力生产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的影响分析 |
4.2.1 发电环节运行效率 |
4.2.2 输电环节运行效率 |
4.2.3 配电环节运行效率 |
4.2.4 用电环节运行效率 |
4.3 影响电力生产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
5 提高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措施研究及政策建议 |
5.1 提高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措施研究 |
5.1.1 电源装机方面 |
5.1.2 电网建设方面 |
5.1.3 需求响应方面 |
5.1.4 调度运行方面 |
5.1.5 技术装备方面 |
5.1.6 电力市场方面 |
5.1.7 电力监管方面 |
5.2 优化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行效率政策建议 |
5.2.1 优化电源电网建设 |
5.2.2 优化电力生产系统运行 |
5.2.3 推动电力市场改革 |
5.2.4 加强负荷需求管理 |
5.2.5 加快技术装备进步 |
5.2.6 加强电力发展监管 |
5.2.7 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研究 ——以南方电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电网产业相关概念 |
2.1.2 财税支持相关概念 |
2.2 财税政策促进电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规制理论 |
2.2.3 均衡经济理论 |
2.2.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5 技术创新理论 |
2.2.6 博弈论 |
2.3 财税政策促进电网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 |
2.3.1 财政投资 |
2.3.2 财政补贴 |
2.3.3 税收政策 |
2.3.4 电价政策 |
2.3.5 财政贴息 |
2.3.6 融资政策 |
3 国外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分析 |
3.1 国外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北美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欧洲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3.1.3 亚洲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3.1.4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3.2 国外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分析 |
3.2.1 美国 |
3.2.2 德国及欧盟 |
3.2.3 日本 |
3.2.4 国外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小结 |
4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及财税支持分析 |
4.1 我国电网发展历程及其产业状况 |
4.1.1 我国电网发展历程 |
4.1.2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4.1.3 我国一次能源发展情况 |
4.1.4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方向 |
4.1.5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
4.2 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分析 |
4.2.1 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主要途径 |
4.2.2 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现状 |
4.2.3 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
5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现状、问题及风险的案例 |
5.1 南方电网公司行业典型性分析 |
5.1.1 南方电网公司基本情况 |
5.1.2 南方电网公司电网产业的典型性 |
5.2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现状 |
5.3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
5.3.1 财政投入及补贴的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
5.3.2 税收政策适用困难及风险 |
5.3.3 电价模式单一 |
5.3.4 直接融资利用程度较低 |
6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方案的建议 |
6.1 南方电网财税支持环境分析 |
6.1.1 外部环境分析 |
6.1.2 内部环境分析 |
6.2 南方电网利用财税支持的总体要求 |
6.3 南方电网利用财税支持的筹划建议 |
6.3.1 增值税筹划 |
6.3.2 所得税筹划 |
6.3.3 电价政策支持 |
6.3.4 融资政策支持 |
6.4 南方电网成员单位利用财税支持的角色分析 |
6.4.1 集团母公司 |
6.4.2 跨区域电网运营企业 |
6.4.3 省地县级电网经营企业 |
6.4.4 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
6.4.5 新能源及节能减排等综合能源企业 |
6.4.6 财务保险等金融机构 |
6.4.7 对外电力投资和合作企业 |
6.4.8 上市公司平台 |
7 促进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建议 |
7.1 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
7.1.1 立足国情积极借鉴 |
7.1.2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
7.1.3 统筹考虑密切配合 |
7.1.4 明确职责合力推动 |
7.1.5 平衡利益实现共赢 |
7.2 完善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电网产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
7.2.1 合理安排与加大关键领域的财政投资 |
7.2.2 精准发力提升财政补贴效果 |
7.2.3 积极运用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负担 |
7.2.4 充分利用财政贴息与金融支持 |
7.2.5 充分发挥电价的信号与调节功能 |
7.2.6 健全财税支持配套体系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抽水蓄能的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一、抽水蓄能技术发展历程 |
二、抽水蓄能战略需求发展分析 |
(一)我国能源形势需要大规模开发抽水蓄能 |
(二)我国抽水蓄能发展还应进一步加速 |
1.适应大规模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需要 |
2. 适应智能电网建设、推动能源互联的需要 |
三、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前景和责任使命 |
(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展望 |
(二)抽水蓄能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
(三)抽水蓄能的责任 |
四、西电东送同时加快电蓄能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方电网水-火电合作博弈及关键影响要素分析[J]. 王淏,高进宇,于洋,赵建世. 水力发电学报, 2022(01)
- [2]输电网项目视角下可再生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及驱动模型[D]. 杨蕙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案探索[J]. 肖振锋,辛培哲,凌明娟,李沛哲,任浪,李达伟,谌阳,刘磊,詹阳. 分布式能源, 2018(05)
- [4]云山珠水四十载 砥砺奋进新时代——广州电网40年发展征程[J]. 何靖治.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8(25)
- [5]我看《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J]. 吴云.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7(07)
- [6]东北电力生产系统运作效率研究[D]. 董忠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7]我国电网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研究 ——以南方电网为例[D]. 唐忠良. 武汉大学, 2016(06)
- [8]抽水蓄能的责任[J]. 高苏杰.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15(03)
- [9]如何解决水电弃水问题[J]. 朱成章.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5(11)
- [10]对抽水蓄能建设的认识和建议[A]. 孙华平.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 2011
标签:可再生能源论文; 新能源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生产系统论文; 能源论文;